《食品與發酵科技》雜志的收稿方向主要包括:應用研究、綜述、專業教學與實踐等。
該雜志收稿方向廣泛,涵蓋了工業的多個重要領域和前沿話題,為工業工作者和研究者提供了一個交流和分享學術成果的重要平臺。
《食品與發酵科技》雜志投稿要求
(1)引言在標題以下,不設標題的分段、分層:使用1)2)3)等、①②③等、abc等,在段首時應退2字起排。
(2)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并結合本刊實際情況,凡接到本刊收稿回執后3個月內未接到稿件處理情況通知者,則稿件仍在審閱中。
(3)論文依次由標題、作者、工作單位、摘要、關鍵詞、正文、尾注或參考文獻組成。
(4)參考文獻的編號按正文中首次出現的次序連續排列,用阿拉伯數字加方括號標于上角,并按引用順序排列于文末。
(5)基金項目,國家、省市科研項目及獲獎論文優先錄用。
《食品與發酵科技》雜志是由四川省經濟和信息化廳主管和四川省食品發酵工業研究設計院有限公司主辦的學術理論期刊,創刊于1973年,國內外公開發行,國際刊號ISSN為1674-506X,國內刊號CN為51-1713/TS,該雜志級別為統計源期刊,預計審稿周期為1個月內。
食品與發酵科技雜志數據統計
食品與發酵科技主要引證文獻期刊分析
該雜志在學術界具有較高的影響力,多次獲得國內外權威獎項,如Caj-cd規范獲獎期刊、中國優秀期刊遴選數據庫、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JFD)、中國科技期刊優秀期刊等。
在收錄方面,《食品與發酵科技》雜志被多個知名數據庫收錄,包括:統計源期刊(中國科技論文優秀期刊)、知網收錄(中)、維普收錄(中)、萬方收錄(中)、CA 化學文摘(美)、哥白尼索引(波蘭)、國家圖書館館藏、上海圖書館館藏等,在工業領域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和影響力,是工業研究者和實踐者的重要參考刊物。
食品與發酵科技雜志發文分析
食品與發酵科技主要機構發文分析
機構名稱 | 發文量 | 主要研究主題 |
四川省食品發酵工業研究設計院 | 203 | 發酵;泡菜;食品;白酒;響應面 |
上海理工大學 | 121 | 食品;教學;課程;貯藏;保鮮 |
四川大學 | 120 | 食品;淀粉;發酵;響應面;農業 |
甘肅農業大學 | 100 | 響應面;響應面法;牦牛;色譜;葡萄酒 |
貴州大學 | 78 | 發酵;揮發性;風味;活性;微生物 |
渤海大學 | 59 | 食品;教學;課程;食品專業;教學改革 |
四川理工學院 | 57 | 白酒;香型;發酵;濃香;濃香型 |
四川省食品發酵工業研究設計院... | 55 | 發酵;白酒;牛肉;微生物;香型 |
瀘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 | 50 | 白酒;香型;濃香;濃香型;香型白酒 |
云南農業大學 | 49 | 發酵;響應面;抗氧化;活性;感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