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口語培訓總結匯總十篇

時間:2022-05-27 20:09:23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英語口語培訓總結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英語口語培訓總結

篇(1)

1. 問題的提出 《英語新課標準》特別強調要培養學生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英語教師應加強英語口語教學改革。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真正得到提高,必須依賴于各種實踐。陶行知說:“整個社會的活動都是我們的教育范圍。”對于農村初中生來說,英語是一個相對薄弱的一門課程,文中針對農村初中學生在英語口語方面的問題作出了一些實驗研究。

對當前農村初中英語口語教學現狀的分析:

1.1 教師因素。(1)英語教師口語水平較低。語言學家佛倫奇(French)認為;口語是第一性的,文字是第二性的。現代語言學把書面語看作是口頭語的記錄,口頭語是語言交際基本的方式。由于農村初中大部分外語教師口語較差,又缺乏有效的口語能力培訓,不能用簡單的英語組織課堂教學,直接影響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許多教師為了讓學生聽得更“明白”,“學得更徹底”,用地域方言教學,只能機械的將教學模式定為“讀單詞-講課文-講語法”,這種做法嚴重制約了學生英語口語能力的提高。造成學生失去了學習英語的積極性。

(2)教學方法不當(不妥)。英語口語教學有其特殊性。在口語課上,有的教師沒有心情聆聽基礎差學生講英語,隨意打斷學生說英語,這種做法挫傷了學生說英語的積極性,造成許多學生不敢開口說English,變成了“啞巴”。在現實生活中,英語口語口語教師應該幫助、鼓勵學生多開展一些口語活動,用各種方法達到學生口語練習的最大實踐。

(3)教師沒有充分利用多媒體課件教學設備。許多教學方法都必須借助于一定的教學設備。如在口語課上,錄音機、光盤、VCD等是最基本的教學設備。而有一部分英語教師,不重視利用,有的顯麻煩,放著配套教學磁帶和收錄機不用,不放給學生聽。由于大部分外語教師無機會參加培訓,操作起來這些教學設備很困難。

(4)教法落后(老化)。許多農村英語教師缺乏教學理論的熱情,一味憑自己的感性經驗教學,教學方法一直沿用幾十年,不會隨時代的變化發展,做出相應的改變。個別教師想對自己的教學做出改變,但終因任課的工作量大,無時間去潛心鉆研教法,連開展必要的集體備課、評課等教研活動都無法保證,教研氛圍可想而又多遙遠?

1.2 學生因素。(1)說英語口語的意識不強。 沒有良好的語言訓練,學生的英語口語水平是很難提高的。學習興趣是決定英語口語學習成功的關鍵。總的來講,農村初中生英語口語學習動機偏弱。

如:農村初中生對英語口語學習認識不夠;學習態度不端正;口語學習目的不明確;教師忽視口語教學而重視應試教育;沒有養成說英語口語的良好習慣。

(2)產生說英語的心理障礙。 首先,很多學生在英語口語課堂上表現出膽怯、懼怕心理。導致學生口語極差,久而久之,形成條件反射;進而更加害怕用英語發言。其次,相當一部分學生英語基礎差,或者發音不準確,存在著嚴重的自卑感。最后,有的學生在英語課堂上,不愿采取積極主動的態度。很多學生在口語課上趨向于隨大流、缺乏表現欲。

1.3 環境因素。(1)農村實踐英語教學條件與城市相比,相對差一些。目前,大部分學校能夠充分利用,多媒體組織課堂教學,使課堂氣氛更加活躍。但只有一少部分學校基礎底子差,無條件建立語音室和電教平臺,與教材相關的配套材料缺乏。加上農村學生接觸英語口語的機會少,能夠說一口流利的口語是不可能的。

(2)針對以上農村初中英語口語表達的現狀,課題組成員經過多年的實踐,發現一些學生對英語的學習態度轉變了,尤其是在口語方面的強化,學習成績也直線上升。為了提高初中學生的口語表達水平,遵循“為用而學,在用中學,學了會用”的原則,我們總結出了以下幾條措施供同行們在教學中參考:

①通過開展英語角等課外活動,為學生提供說英語的平臺。

②課外活動是課堂教學的有益補充,為了鞏固和增強學生的學習效果,英語教師應該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課外活動。如“英語演講”(“ Make a speech of English ”) “Short-play Act”(“短劇表演”)(“Hand writing Match of English”)“英語墻報”等使學生不斷得到展示才能和獲得成功的機會。

改進教學方法:

第一,努力創設說英語的氣氛,增加學生聽說量。

如:在課堂教學中,盡可能使用英語教學,由最初使用簡單的英語口語到口語的容量增大。

第二,面向全體學生,尊重學生。

無論是英語基礎差的學生,還是基礎好的學生,平等對待。讓每一位學生都敢于“開口”大膽張開嘴巴,在適當的時候給予幫助,在學生缺乏信心時給予微笑,向學生投去鼓勵的眼神。

2. 改善辦學條件 由于受經濟條件的限制,農村初中英語教學條件還很落后。農村初中都要合理利用現有的教學設備,盡量讓學生多聽一些純正的英語。

3. 提高英語教師的素質 培養高素質的英語口語教師,應從兩方面入手。一方面教師要注重自我提高。要有自我提高的意識,在教學實踐的基礎上不斷總結教學的得失(經驗),歸納出一套既有英語特色又切合實際的口語教學方式。另一方面學校要經常組織教師參加培訓,能夠用流利的口語組織英語課堂教學,增添課堂氣氛。

4. 激發學生英語口語學習的興趣 口語教學是一種創造性的勞動,對于其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是自然現象。英語口語學習的好環與學生的學習動機有極大的關系。如果學生缺乏對英語學習的興趣,求知欲、好奇心等原因,就很難養成說英語的習慣。案例:以下是筆者在英語課上“師生展開自由對話”的一個教學片斷:

T:Hello! S! How are you ?(嗨,學生你好嗎?)

S:Fine,thank you! And you?(好,謝謝你!)

T:Very well,thanks.Nice to see you!(我很好,謝謝見到你真開心。)

S:Nice to see you,too ! (見到你我也很開心!)

T:Do you like English?

S:Yes.(喜歡)

T:Thank you , I like you ,too. Do you like mummy and daddy?(謝謝你,我也喜歡你,喜歡爸爸和媽媽嗎?)

S:Yes (喜歡)

T:OK! I think your mummy and daddy also like you very much.Yes or no?(很好,我想你的爸爸和媽媽,也很喜歡你。是不是?)

S:Yes (是的)

T:Very good !You're very clever!

S: Sit down,please. (很好!你很聰明,請坐。)

篇(2)

口語是高中英語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生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十分重要,在長期的高中英語口語教學過程中,很多高中教師將學生考試能力的培養視為教學目標,一直在課堂中講解純語言知識,忽視了學生口語能力的培養。學生不具有口語表達能力,英語的交流功能就得不到突顯,培養出的學生會出現高分低能現象。現如今出現了很多其他現狀問題,本文試圖總結一些現狀及探討解決問題的策略。

一、高中英語口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師生對英語口語重視度不夠。師生普遍沒有把英語口語放在重要的位置上。W生只是為了考一個理想分數,簡單地背背單詞,到時候考一個高分。為了分數而學,而不是把它當作交流的工具,也不懂得怎么運用。其實,如果不能熟練地運用,口語自然失去的它的作用,成為了啞巴英語。很多學生在這個過程中花費多年時間,背下了很多單詞,學會了很多語法知識,卻成了高分低能和講啞巴英語的學生。

2.英語口語教學方法比較單一。口語的教學活動在高中課堂上的教學是不足的。在大多數的課堂中,學生的口語都是通過教師領讀的。在這樣單一的教學模式下,教師很難針對閱讀中的文章創設語境,只是領著學生進行機械的閱讀,學生在這個過程中無法理解英語的精華,英語思維難以形成,學生的英語口語能力也無法提高。口語教學方法還應該豐富化,比如加強身體語言的運用。比如手勢、臉部表情等。重視身體語言,可以勝過千言萬語,并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3.缺乏英語口語交流的環境。高中階段,學生普遍害羞不敢表現自己,英語口語交流的環境也沒有,學生只背不練,整個校園都聽不到一句英語,也沒有兩個學生會私下用英語交談。教師們也不會以身作則進行交談。自然,英語的口語得不到普及,全都成為了“啞巴”英語。學生沒有這種環境的熏陶,潛移默化的也就不講了。

4.英語教師培訓略顯不足。高中的英語教師除了自己擁有過硬的專業知識外,還要加強對自身的要求,加強學習,比如經常參加一些培訓,或者自行觀看英語口語視頻,提高英語口語水平。隨著時展,教師要不斷提升技能,不斷充電,與時俱進,特別是英語學科。思想要緊跟時代,不得僵化,最大限度的發掘學生潛力,加強自我培訓,提高技能。另外教師也應該解放思想,放下面子,起到示范作用。

二、提升英語口語教學水平的策略

1.加強重視,明確英語教學的目標。英語課堂教學要加強傳授,加強高中英語口語教學的教學地位。課堂上教師把教學重點放在語言知識的傳授,加強重視語言知識的運用。高中英語教師要把內容講解完畢后,不要馬上展開以筆試為主的演練,要讓學生多用英語口語表達。

師生要把英語口語放在重要的位置上,提高學生用英語獲得信息等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再進一步發展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基礎上明確口語教學目標,使學生形成一種語言技能,而不是單單為了分數而學習。

2.更新教學理念,改革教學方法。教學理念要得到更新,教學方法要得到改革。這需要教師要搞清楚課堂應該交給學生的道理。教師必須清楚在課堂上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處于學習的主導地位。課堂教學應圍繞學生自主學習的活動展開,教師在這個過程中起到引導作用。且不能一味的唱“獨角戲”,學生在課堂上要大膽發語,主動參與口語訓練。教師為學生創設盡可能多的情境,讓學生在語言環境中能夠多多練習。并在過程中鼓勵學生大膽開口,不怕出錯,保護學生自尊,并耐心與學生溝通。

3.培養學生參與的自信心。高中生普遍比較害羞,在日常口語練習中出現錯誤是在所難免的,教師口語教學中其中一個障礙就是學生缺乏良好的心理素質,不敢開口講英語。學生在講口語過程中出現錯誤是難免的,教師在這個時候不能一味的斥責,應該多些耐心進行鼓勵,面對個別學生,還應該個別輔導。并且盡量鼓勵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提高他們的興趣,用口語進行交流,比如談談身邊的事,談談自己的生活感受,或者對某件熱點事件的看法。

4.教師提高能力,借助多媒體。教師要拓寬學生的學習渠道,并且借助多媒體等教學工具,改進教學方式。可以播放英語錄音磁帶,其中下載的課件都有標記。播放規范的英語發音對話。配上優美的輕音樂,多媒體對高中的影響要遠大于教師課上簡單的幾句口語。高中生可以懷著極大的興趣收聽收看。教師應盡可能充分利用多媒體手段,探索新的教學模式,豐富教學內容,促進學生課堂學習,為學生創造自主學習的條件。

在這個過程中,就要提高教師的能力,尤其是年齡大的教師,要與時俱進,主動自我提升,提高學習新媒體的能力。教師以身作則,率先講英語口語,并且組織學生進行口語訓練,使學生擴大詞匯量,并且用英語來提高交流技巧。教師要做好表率,經常講口語,學生潛移默化的受到了熏陶。另外,教師要培養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在口語中找到滿足感,成就感。在多媒體參與中,也應該與學生一起,切不可將教師和學生割裂開來。

篇(3)

一、理論框架

元認知概念最早是美國心理學家J.H.Flavell(1977) 在他的《認知發展》一書中提出的。他的觀點是元認知就是個人在對自身認知過程意識基礎上,對其認知過程的自我反省、自我控制和自我調節。文秋芳教授是引進元認知理論及相關概念的第一人。隨后有眾多的國內外學者對其做出了相應的調查和研究,也取得了頗為豐碩的成果。但是在高職英語口語教學中做調查的少。高職學生大部分英語基礎差,對英語缺乏學習的興趣,尤其是怕用英語口語交流。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高職學生元認知策略運用意識不強。

二、元認知策略對英語口語的影響

英語口語表達能力是指用英語口頭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思想、情感,以達到與人交流的目的的一種能力。在口語練習過程中,許多高職學生只知道反復大量背誦英語對話或課文,從不考慮使用口語策略,結果常常是費時低效。對英語口語而言,掌握相應的口語表達策略可以有效地提高口語表達水平,其中元認知策略尤為重要。元認知策略可以對整個學習活動起著控制和協調的作用。元認知策略包括計劃策略、監控策略、評估策略、調整策略。計劃策略決定著口語表達過程中語言運用和外語學習的水平和方向。監控策略就是學習者在進行認知活動的過程中,積極、自覺地監控和調節認知活動。調整策略是指在有需要的情況下,根據評估策略所得出的反饋結果及時采取一定的補救性措施。

三、高職英語口語教學中元認知策略設計

元認知策略設計分為:口語表達前策略的設計、口語練習中的策略設計和口語表達后策略的設計。

(一)口語表達前策略的設計

口語表達前策略是指對即將進行的口語表達任務做好計劃和準備。說前階段主要涉及確立學習目的、對元認知知識與元認知策略的解釋與示范,以及利用計劃策略對口語表達任務進行計劃和準備。

1. 制定合理的口語練習目標和計劃。確立學習目標,指的是學完一門課后想要達到的目的或能掌握的本領。教師可要求學生根據個人的實際情況來確定合理的目標,制訂明確的計劃。

2. 提供與說的內容相關的語言知識和文化背景知識。教師可以通過講解、討論等方式,幫助學生準備材料中出現的新詞、句型;還要鼓勵學生進行大量的課外閱讀,了解國外的民族風俗和文化背景。

3. 對口語內容進行預測。在口語教學中,教師要指導學生根據有關的背景知識來預測口語表達的主題大意,在口語交流時的時候,學生就可以驗證、核實自己的預測。

通過讓學生討論貼近生活的問題,使他們明確有關詞匯、背景知識等方面的內容,進入積極的語言活動準備狀態,對口語練習活動抱著積極期待的心情,從而提高口語練習效果。

(二)口語練習中的策略設計

口語練習中策略是指在口語練習的過程中,學生監控自己的口語表達過程的策略。其中包括對口語表達材料意義的完整性的監控,選用學習策略的監控,注意力是否集中的監控等等。

1. 預測、確定口語表達主要任務。說者要正確選擇注意力的重點,要據表達任務推知說時大致涉及什么內容,并確定目標語和關鍵詞。

2. 掌握口語表達的習慣用法。eleventh hour 最后時刻(不是“十一點”), sweet water 淡水(不是“糖水”或“甜水”), China policy 對華政策(不是“中國政策”)。掌握一定量的英語口語表達習慣用法,對于學生準確表達自己的想法是至關重要的。

3. 對注意力的自我監控及調節策略。在口語訓練時,每個學生都有可能出現注意力分散的現象。教師應指導學生在聽說的過程中及時調整注意力,忽略某個難以理解的單詞或句子,把注意力保持在說的思路上。

(三)口語表達后策略的設計

1. 學生自述。由學生自己回憶在口語交流時遇到的困難,找出原因以及解決的辦法。

2. 小組討論。以小組為單位討論學生成功運用元認知策略的經驗。這種方式既有利于增強學生的元認知策略意識,又能逐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3. 教師總結評價。教師要對學生成功的做法予以肯定,對于不足之處要分析原因。同時評估自己教授元認知策略的方式、方法以便及時完善,達到教學相長。

四、總結

在實際口語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注意全面培養學生的元認知意識,鼓勵學生積極運用元認知策略。在我們日常的聽力、寫作等各種語言教學實踐中都應該積極引入元認知策略,使學生的英語語言水平得到全面提高,從而提高他們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

【參考文獻】

篇(4)

1 現狀分析

近幾年來,許多高職院校將口語測試納入大學實用英語測試范圍,有效推進了課程、課堂教學改革,改善了大學實用英語口語教學,提高了學生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對全面提高高職學生的英語實際應用能力起到了推動作用,使教、學和評估三者有機結合,體現了課堂教學的完整性。

教育部2007年9月修訂的《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以下簡稱《課程要求》)指出:“大學英語的教學目標是培養學生英語綜合應用能力,特別是聽說能力,使他們在今后工作和社會交往中能用英語有效地進行口頭和書面的信息交流,……以適應我國社會發展和國際交流的需要。”不難看出,新制定的《課程要求》將英語口語能力提高到一個新的高度。

英語口試是語言交際能力測試的重要手段,考查英語學習者運用英語作為一種交流思想的口頭工具的表現。它通過“說”這一言語行為測量學生在實際中運用語言進行交際的能力。作為校內英語口語測試,有別于大規模的英語其他考試。校內英語口語測試是大學實用英語教學的一部分,不是全國統考。學生口語測試的學期成績模塊應該是形成性評估模塊與終結性評估模塊的有機結合。形成性評估建立在正式和非正式評估方式之上,具有持續性特點,與診斷性測驗直接相關。

教師采用該評估方式作為正常教學和檢驗學生學習成果的重要手段,以便指導、促進學生的學習和理解。形成性評估注重學生的學習過程,強調活動過程的連續性、多樣性。通過測試,教師可以迅速獲取學生學習的反饋信息,從而作出判斷,及時對教學內容予以調控。通過測試,學習者不斷從中獲得成就感,增強學習英語的自信心。

在大學英語學習階段,英語課程的總體目標是培養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形成是建立在學生語言技能、語言知識、情感態度、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等素養整體發展的基礎上,口語測試的目標必須與此相一致,把考查目標能力,即檢測學生的實際運用語言的能力作為測試的目標和指導思想并依此制定考試大綱。通過口語測試,教師在了解學生口語水平和發現學生普遍存在的問題的同時檢驗口語教學效果,改進教學策略。口語測試還可以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激發學生學習英語口語的興趣。語言測試和語言教學二者密切相關,測試既為教學服務,又直接影響教學內容,對教學產生一定的反撥作用。可見,口語測試既可以科學、公正地評價大學生的英語口語水平,又能對大學英語口語教學起到良好的反撥作用,還能切實推動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全面發展,不斷提高學生在實踐中應用口語的實際能力。

口語測試作為衡量語言交際能力的主要手段,能直接反映學生語言能力和語用能力。為能全面衡量學生語言綜合運用能力,就必須在考試中包含口語測試,使學生們從被動的練習口語逐步過渡到主動的使用英語口語來交流。缺少“說”的測試,很難全面準確地判斷一個考生的語言水平,而一項不能全面判斷一個考生語言水平的考試不能算是一個效度很高的考試。基于此現狀,我校逐步開始重視口語教學,同時將期末口語測試列入大學實用英語測試范圍。以本學院為例,我校于2013年開始對全院學生進行期末大規模直接型英語口語測試,希望通過組織統一的口語測試來不斷提高在校學生主動說英語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英語表達能力。 基于在國內先進的職業教學模式的啟發,以及國內高職院校英語教學模式改革的嘗試,本人對高職公共英語口語教學考評模式進行探索和研究。

2 研究內容

在實際考試過程中,試題設計是測試的指導思想和載體,其內容是否能體現測試的指導思想,是測試效度的保證。因此,試題設計應以教學大綱為依據。在組織考試過程中,應該考慮以下幾個方面:

2.1考前準備

在考試之前,我們進行了口語題庫建設、期末口語考試大綱的制定、教師培訓等工作,確保口試按照統一程序操作。同時為規范測試行為,保證測試工作客觀、公正地進行,以提高口語測試的信度、效度,安排兩名學生為一組,由認課教師監考。

在測試的場所中,考官不僅僅是考官,還是引導者、促進者,考試場所應是一個雙向的語言交流場所,考生能在輕松愉快的談話氛圍中進行交流。語言測試的非自然性因素被減少到最低程度,這樣學生的實際語言運用能力也就可能得到最大限度的真實再現,測試的效度就能得到保證。在測試中, 擺在考官面前的一個首要的問題是營造一個互動的、寬松的會話環境和氣氛,讓考生放下包袱,自如地發揮真實水平。考官的提問用語要自然簡潔、口語化、準確無誤。如果有可能的話,可由二位考官或多位考官參加測評。由多位考官參加評分可提高評分的可靠性和穩定性,但不同評分者的評分標準也會影響測試的信度,這就要求考官與考官之間保持評分一致,也要求同一個考官自身保持前后評分一致。如果同一考官測試前后所持的標準不一致,或不同的考官之間使用不同的評分標準,那就會在很大程度上削弱測試的可靠性。如何做到考官與考官之間保持評分一致,這可能需要口試考官進行統一培訓,統一的培訓可達到標準化,從而避免考官語言的難度和提問的焦點出現偏差,確保所有考生受到公平和平等的待遇。考官的語言表達的方式應被嚴格控制,以確保考生以同樣的方式接受同樣難度的提問。

2.2考試內容及評分

目前,我院開展的口試是對修完基礎階段(具體是大一學生)大學英語的學生的口語能力進行測試。后期會陸續對其他年級學生開展。考試內容和試題難度根據《大學英語教學大綱(修訂版)》對基礎階段口語能力的基本要求而設定,即“能對教材內容和一般的聽力材料進行問答,復述和討論;能用英語進行一般的日常會話;能就一般的社會生活話題進行簡單的交談、討論和發言,表達思想清楚,語言、語調基本正確。”

試題由三部分組成。

(1)考前熱身,即考生自我介紹,就個人情況、興趣愛好及特長等信息進行的口語表達,時間為1分鐘。

(2)回答問題,考生根據所抽取的問題編號回答問題(問題為20道和《新編實用英語》綜合教程與單元主題相關的問題),時間為兩分鐘。

(3)表演對話,考生根據給定的特定的情景,表演一段約5分鐘的對話,對話情景選自《新編實用英語》視聽說教程中的Face to Face部分。

為了保證測試的信度,在評分環節中,教師采用能力分項評分法(Ability Analytical Scoring)進行評分,即評分者從語音語調、流利度和連貫性、詞匯、語法等各方面,分別對考生的表達能力進行評分,然后根據每個方面的得分算出口試總分,納入本學期總評成績。

3研究方法

(1)調研法。1)聽取各個學院及各位任課教師的意見,分析各個學院學生的實際英語水平層次,制定英語口語考試的考評方法。2)深入了解學生的英語能力水平和實際需求,廣泛征求意見,以學生的實際需求作為口語考評的重要依據。

(2)問卷調查法。了解學生對英語課程的需求以及學生英語學習現狀,分析英語口語考試的題型設置和成績考評方式。通過不斷征詢被調查者的意見,及時調整考試過程中肯能會出現的問題。

(3)文獻研究法。查閱、搜集相關圖書、期刊、論文、學術網站,借鑒現有的研究成果為課題研究提供指導。

(4)歸納總結法。總結研究結果,通過不斷實踐得出改革研究成果。

4 結語

總之,口語測試是一種具有很高效度的考試方式,如果設計合理,能對教學起到很好的反撥作用。科學合理的口語測試為教學服務,對口語教學進行客觀、準確、公正的評價,對教學有良好的反撥作用。盡管面對面英語口語測試是衡量學生口語能力最有效的方式,但校內大學英語口語測試工作量大,也比較復雜,在具體實踐過程中存在許多問題。本文是筆者基于校內大學英語口語測試的實踐,提出的幾點改進建議,以期對大學英語口語教學和口語測試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陳紀梁,陶偉.談大學英語口語考試及其反撥作用[J].山東外語教學,2001,(1).

[2]蔡基剛.大學英語四、六級計算機口語測試效度、信度和可操作性研究[J].外語界,2005,(4):66-75.

[3]龐繼賢,陳嬋.外語口語考試的效度和信度研究述評[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5,(7).

[4]周忠新.大學英語大規模口語測試的探討研究[J].教學研究,2007,(1).

[5]楊冰.談高職高專英語口語教學[J].遼寧高職學報,2006,(1)

篇(5)

English "Four in one" Teaching Method

LI Yan

(Hun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Hengyang, Hunan 421003)

Abstract With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deepening,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is increasingly attach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cultivation of oral expression and communication ability of students, many scholars are committed to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methods, including four in one teaching method advocated five skills simultaneously, and focus on the stage of gradual principle, and achieved good results in English teaching. Therefore, teachers should combine the teaching practice in the teaching of college oral English, and carry out effective teaching activities under the framework of four integrated teaching methods. Based on the above background, this paper makes a brief overview on the four in one teaching method, and analyzes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college oral English teaching, and then discusses the corresponding measure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students' oral English, and promote their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Keywords four in one; college English; oral teaching

1 英?Z四位一體教學法概述

四位一體教學法以夯實語言基礎,提高語言素養為根本目標,將英語教學劃分為知識、技能、能力和素養四個階段,在具體教學活動中應以知識為基礎,在技能和能力訓練過程中提升學生的語言素養。并且,英語教學的四個階段逐層遞進,在培養學生綜合能力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此外,教師創新性地運用網絡技術,在教學中注重學習策略的調整和跨文化交際能力的訓練,并滲透現代教育教學理論與現代語言學和外語教學理論,進而提升英語口語教學效率。在我國英語口語教學過程中,缺乏正宗的語言環境,加之傳統教學中以傳授理論知識為主,學生并不是自然習得語言,而是處于被動接受知識的狀態,不利于提高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和語言素養。而在四位一體教學方法的框架下,教師重視教學內容的循序漸進,簡化教學步驟,以此提高英語口語教學的效率,保證在傳授學生基礎知識的同時,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推動我國大學英語口語教學水平進一步提升。

2 大學英語口語教學存在的問題

2.1 教學方法落后,學生主動性較弱

現階段的大學英語口語教學過程中,教師以糾正學生發音和提高學生單詞量為主,并且在課堂教學中以教師為主導,學生處于被動接受知識的狀態。同時,口語課堂教學模式無異于其他教學活動,并未設置特定的語言環境,學生在口語練習中缺乏恰當的氛圍,極大地扼殺了學生的主動性,使得學生口語學習僅處于基礎知識的積累階段,并未實現語言能力和素養的提升,長遠來看不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

2.2 學生基礎知識薄弱,存在恐懼心理

受應試教育的影響,高中階段師生均注重英語成績的提升,將教學重點和學習中心放在答題技巧的掌握與運用方面,從而忽略英語口語教學,導致學生英語基礎知識薄弱,主要表現在語法運用和句子結構分析等方面。并且,很多學生并未系統學習過音標和發音規則等知識,在大學口語教學中由于自身發音不標準而產生恐懼心理,課堂上不敢開口講英語,課下又缺乏適當的實踐機會,導致學生英語口語學習處于被動狀態,嚴重影響其口語水平的提升。

2.3 知識背景欠缺,受母語影響嚴重

在大學英語口語學習中,學生受母語影響嚴重,通常以漢語使用規則和習慣進行口語練習,嚴重違背了英語的基本使用規則,學生口語不規范現象較為嚴重。并且,在教學過程中,很多師生認為口語教學為單純地語言學習,進而忽略西方文化背景知識的學習,學生不了解西方交流中的忌諱和習慣,多以中國交際習慣開展相關的口語練習,不利于培養學生的英語素養。

3 英語四位一體教學法框架下大學英語口語教學有效措施

3.1 循序漸進,注重訓練學生的英語基礎

在四位一體教學法框架下,英語基礎知識是口語水平提升的前提條件,學生只有掌握扎實的英語基礎知識,才能在口語學習與實踐過程中達到應對自如的狀態,進而提升自身的語言技巧和語言能力,最終形成完善的語言素養。例如在大學英語口語訓練過程中,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組織基礎知識訓練活動。比如教師以“On college students taking part-time jobs”為話題,在教學中引入多媒體教學模式,為教師營造直觀生動的學習氛圍。教師組織學生觀看國外高校該話題辯論賽的相關視頻,要求學生注重其中的重讀、連讀、停頓等技巧,組織學生對其進行模仿,教師可進行現場指導。此外,在口語教學中教師可結合閱讀教學,選定相關閱讀內容,教師通過PPT課件形式為學生呈現文章的結構及其中詞匯知識點,以此充實學生的詞匯量,并在閱讀訓練中掌握英語運用的語境與情景,比如以單詞“work”為例,在不同的場景中其含義存在顯著差異,“work on a novel”中“work”的含義為“寫”,而在“work on a house” 中“work”的含義則為“粉刷,修建”,通過閱讀訓練,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單詞及詞語的應用語境和含義。

3.2 階段側重,開展有效的口語練習

英語口語具有較強的實操性,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摒棄傳統灌輸式的教學模式,結合所學內容,組織學生進行有效的口語練習。例如在口語教學過程中,教師可采取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為學生制作微視頻,在課前上傳至學習平臺,要求學生課前自主學習。教師可制作句型轉換微視頻,在視頻中可設置如下題目:“John was seen to cross the street just now by someone.(改為主動句的英語口語常用句型)

Someone _________ John _________ the street just now.”并結合特定語境,講述書面表達與口語表達之間區別,并在上傳微視頻時輔以相應的測試題,要求學生在微視頻學習后自主完成相關內容,以此在檢測學生自學情況的同時,提高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此外,當學生通過訓練達到聽說自如的程度后,教師可開設“第二課堂”,將文化背景知識設置為重點,以西方國家習俗文化、歷史、政治、經濟和時尚資訊等內容為主,通過觀看紀錄片、電影等形式向學生展示中西文化之間的差異,使得學生在練習口語的同時豐富自身文化內涵,確保了英語使用的地道化。

3.3 精講精練,注重學生的個性化差異

由于學生基礎、興趣愛好和自身接受能力的不同,在學習過程中存在明顯的個性化差異,而在傳統英語口語教?W中,教師教學內容單一,并未針對學生的差異性進行合理教學設計,從而導致大學生口語教學效果欠佳。因此在日常教學中,教師應注重學生的個性化差異,精講精練開展有效的教學活動。例如在口語教學中,教師可充分利用先進的信息技術,將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與英語口語教學相結合,以此創新教學模式,開展科學合理的分層級教學活動。比如在《大學生英語口語教程》“Weddings and Marriage”的學習中,教師在課前針對教學內容制作微視頻,微視頻的主要內容圍繞文章“Wedding Customs and Traditions Form Around the Globe”開展。教師將該內容設定為三個教學視頻,并輔以三個層級的教學任務,其中視頻1要求學生對視頻中各國結婚風俗習慣進行總結;視頻2要求學生以視頻內容為主題,開展相應的演講活動,演講角度由學生自行選定;視頻3要求學生自行收集世界各地殯葬的風俗習慣,并作以相應的總結。在課前微視頻學習中,學生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進行任務選擇,以此達到差異化教學的目的,并激發了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有利于提升課堂教學效率與價值。

3.4 五技并存,開展有效的口語練習活動

四位一體教學法注重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因此在大學英語口語教學過程中教師應遵循“五技并存”的原則,開展豐富多彩的小組活動,以此培養學生的英語素養。例如教師在“Social Issues”話題教學中,將班級學生進行分組,以小組形式開展辯論賽,針對“社會公平問題”進行相關討論,教師作為裁判不參與辯論之中,針對學生在辯論中的表現進行記錄,在辯論結束后進行總結,以此及時發現學生口語表達中存在的問題,同時通過相關熱點問題的討論,引導學生關注時政問題,進而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提升其文化涵養。此外,教師可開展業余培訓活動,以“復述”為主要培訓內容,并將 BBC或者VOA新聞設置為素材,協調好學生的時間,在培訓中為學生播放相關音頻,要求學生對新聞內容進行復述,長此以往學生在鍛煉自身聽說能力的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的信息歸納與總結能力,在把握新聞核心內容的過程中實現信息的內化處理,進而提升自身的綜合素養。

篇(6)

一、農村中學英語口語教學的現狀

“義務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目的是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發展自主學習的能力,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使學生掌握一定的語言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建立初步的語感,獲得初步運用英語的能力,為真實交際打下基礎;開發智力,培養觀察、記憶、思維、想象和創新能力;了解文化差異,培養愛國主義精神,增強世界意識;使學生初步形成健全的人格,為學生的可持續發展打下很好的基礎。”(摘自《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初級中學英語教學大綱》),這是中學英語教學的目的。

二、農村中學英語口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師素質不高,口語表達能力欠佳。

教師作為學生的引導者,對學生的學習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首先,教師是學生學習的榜樣。如果英語教師的口語不好,不能夠說出一口標準、流利的英語。那么,學生沒有可以學習、效仿的對象,英語口語肯定不會好。其次,教師是英語學習氛圍的創造者。我們可以想象一位能夠擁有標準、流利口語的教師,他會很愿意與人用英語交流,當然在課堂上喜歡用英語提問學生,并希望學生用英語回答。

(二)學生缺乏英語口語學習氛圍。

在農村中,應試教育的觀念更是根深蒂固,這里的人們大都希望通過考試這種方式改變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生活,希望通過考試能夠有機會開創另一片天地。所以,無論學校、教師、家長還是學生都認為,只要能夠在考卷上選擇出正確答案,寫出能夠得高分的作文,就可以了。他們忽視了語言是交流工具這一語言的本質功用。在這種環境下,很難形成學生學習英語口語、加強英語口語練習的氛圍。

(三)學生對英語口語的使用有恐懼心理。

形成英語的交際能力,這是我們學習英語的終極目標。但是,許多學生都對開口說英語存在心理上的恐懼。他們擔心自己的英語說的不流利、語法錯誤、發音不標準等等,會招來其他同學、家長或教師的嘲笑,而不敢開口。

(四)經費投入不足,教學條件差。

城市中的重點中學眾多,導致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將大部分的教育經費投入傾向于城市中的學校,從而忽略了農村中學。使得農村中學沒有經費建設語音教室、多媒體教室等在英語學習過程中起著不容忽視的作用的教學器材。對學生學習英語以及英語口語形成了一定的障礙。

三、促進英語口語學習,完善英語口語教學的措施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不但國人走出去了,更有許多國際友人(包括個人和企業等)來到我國,英語的使用范圍逐漸的擴大。這就要求我們加強英語口語的學習,以便適應要求。

(一)加強教師培訓,提高教師素質。

農村中學教學條件差,教師待遇不高,學歷高、教學經驗豐富的教師不愿意到農村工作,又因為農村的工作、生活條件艱苦,很多大學生不愿意下到農村基層。這就要求學校和學校的現有教師加強教師的培訓和自身素質的提高。學校或當地教育部門可以組織教師到大專院校、重點中學、專門的培訓機構進行培訓學習,加強教師的專業素質,并為教師提供了到其他學校與其他教師進行交流的機會,開拓了教師的視野,豐富了教師的教學經驗。

(二)營造英語口語學習氛圍。

學校或英語任課教師,可以在學校現有資源的基礎上,最大限度的為學生學習英語以及英語口語營造學習氛圍,使英語學習在整個學校中形成一種文化。例如:學校可以組織英語文化周,在這一周,鼓勵大家在見面時用英語交流、舉辦英語歌歌唱比賽、以英語為交流媒介的辯論賽等等。

(三)幫助學生克服開口說英語的恐懼感,充分激發學生的主體意識。

主體意識,是指人作為主體的自我意識,也就是人對于自身的主體地位、主體能力、主體價值的一種自覺意識,是人之所以具有主觀能動性的重要根據。在英語教學及英語口語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多為學生創造在課堂上發言,開口說英語的機會。

(四)注重城鄉教育投資均衡發展。

中央和地方的教育管理部門,應該充分認識到農村的教育投資問題,切實加強農村教育的投入,支持農村教育發展,尤其是農村中學的英語教育。為農村英語教育配備必要的教學設施,例如:磁帶、光盤、電視機、投影儀等多媒體設備,并幫助學校充分使用這些設備,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篇(7)

一、網絡環境下的中職英語口語教學模式

當前,中職英語口語教學模式存在的突出問題是:學生口語練習時間過少,發音不標準無法及時糾正指導,學生課后練習不易檢查,考核評價采用口語測評難度較大。

針對口語教學的問題,我們嘗試基于語音識別技術的網絡環境下的中職英語口語教學,它是以互聯網為英語口語教學的平臺和環境基礎,利用語音合成和語音識別技術,結合網上豐富的口語資源進行學習,實現人機對話口語練習、網上交流、作業評改和口語測試。在網絡環境下,充分發揮其資源優勢,通過協作和交流實現英語口語自主學習的建構,讓學生真正成為教學的主體和中心,教師成為教學活動的組織者、指導者、幫助者和促進者。網絡平臺為學生的英語口語學習活動提供了教、學、評一體化的學習環境,通過對網絡技術在英語口語教學中的優勢分析,建構了如圖1的網絡英語口語教學模式。

圖1 網絡環境下英語口語教學模式

(一)創設情境、明確任務

教師根據中職學生的特點,結合學生的就業崗位和職業生涯中涉外工作的要求,利用豐富的網絡視頻,例如優酷、土豆網等,創設一個涉外角色的工作情境,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發自內心認同英語口語學習的重要性。然后,再結合各章節的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分別創建單元教學情境,讓學生能迅速進入角色,調動學生的求知欲。

學生明確課程學習的任務,例如外賓來訪的接待工作,將迎送、安排日程和活動、安排住宿、宴請與迎送會、陪同購物、游覽、就診等任務貫穿于整體教學之中,讓學生在說中完成任務,從而實現教學目標。

(二)示范講解、完成任務

教師利用網絡化音視頻廣播監控技術對課堂教學進行管理,防止網絡環境下學生分心。在統一示范環節,采用屏幕廣播手段,控制學生計算機畫面集中播放視頻對話或由教師現場領讀。教師通過音視頻講解本節課的生詞、關鍵句型以及任務對話。

學生利用網絡工具,例如愛詞霸、訊飛語音網站,學習詞匯、句型的正確朗讀,然后進行人機跟讀,再到人機對話。教師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確定人機對話相似度過關標準,學生可以自行控制學習的進度。

(三)幫助指導、討論交流

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英語基礎將學生分組,每個組內包含不同層次的學生。學生可以通過人機協作進行自主探索,也可以通過網絡進行各種形式的協作交流。例如,通過QQ群進行語音討論,教師可以抽查個別學生進行一對一的語音對話,了解學習的狀況,及時糾正出現的問題。為避免人機交流形式單一產生疲勞,可通過網絡語音交流軟件讓學生配對進行相互交流,最大限度地讓所有學生參與,解決了傳統課堂教學同時對話互相影響的問題。

網絡環境中的小組合作學習,改變了傳統教學模式下以個人成績為標準獎勵學生個人的做法,從而改變了班級成員間以競爭為主的交往方式,促進了組內成員的互助與合作。每一個成員不僅自己要掌握知識,而且還要關心和幫助組內其他成員獲得成功,這種互助精神有效促進了整體口語練習水平。

(四)鞏固復習、集中講解

雖然學生在課堂上已經初步完成了學習任務,但是從會讀、讀準到脫稿會說還需要一個過程,這就需要課后進行大量的練習鞏固。學生在課后利用網絡完成拓展練習,采用不提供文字和讀音提示的人機對話形式,最終將完成的口語練習錄制成音頻文件,然后上傳至網絡平臺個人作業資料中。

教師抽取一定比例的學生錄音文件,播放檢查學生完成的情況,對個別問題通過網絡單獨答疑,對普遍存在的問題統一進行點評講解。

(五)評價測試、歸納總結

改進考核方式也是教學整合中重要的環節,為了解決人工組織口語測試評價主觀性以及工作量較大的問題,利用人機互動的口語測試平臺,學生一人一機,進行口語考核,現場自動判分。

教師對考核結果進行分析、歸納、總結,調整課堂任務,完善課后練習。

二、以“語音識別”為主的網絡教學平臺

中職英語口語教學網站要根據教材的特點、學生的學情和口語教學的現狀來設計,它與其他英語學習網站有許多共同點,如具有英文文章、音頻及視頻播放等功能。但也有許多不同點,主要表現為以下幾方面:按照中職課程教學要求進行組織編排,符合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的習慣;以“任務法”貫穿教學過程,把課程目標分解為一個個口語任務;以語音合成和語音識別技術為核心,實現人機跟讀、人機對話、口語測評。

網站的結構主要包括前臺和后臺兩大部分。前臺包括:課程及章節顯示、音頻視頻播放、任務列表、句型詞匯、人機跟讀對話、在線交流、口語測評等模塊。

后臺包括:課程及章節管理、音頻視頻管理、任務管理、句型詞匯管理、人機交互管理、用戶管理等模塊,其結構設計如圖所示:

圖2 中職英語口語教學網站前后臺模塊

在學生口語練習、任務展示、作業提交、口語測試等多個重要環節,設計網站教學平臺涉及的關鍵技術主要有四個方面,如圖3所示:

圖3網絡教學平臺-關鍵技術

(一)動態網站建設技術

在網絡教學平臺中,各種文字、音頻、視頻等資源的整合及綜合管理需要一個動態網站平臺作為基礎支撐,網站的作用是一個內容的載體,根據英語口語教學的內容需要進行添加、修改、刪除,并對學生、教師等用戶的空間進行權限管理。

(二)屏幕語音廣播及監控技術

本文設計的網絡教學平臺貫穿于課堂教學和課外教學之中。學生始終是學習的主體,教師起著設計、實施、指導的作用。因考慮到中職學生的層次性和自覺性及實際教學情況的復雜性,在計算機機房環境下的課堂教學中要控制好課堂秩序,教師需要一個輔助的控制工具,即目前計算機機房普遍應用的屏幕語音廣播及監控軟件。教師需要統一示范和講解時,就鎖定學生的計算機屏幕,以便學生能集中注意力;教師需要一對一語音對話時,可以利用語音對講功能進行英語口語對話指導;發起討論時,可進行小組語音通話對講。

(三)語音合成、語音識別技術

學生在進行英語口語任務訓練時,出現單詞或一段英文讀音不準確時,可以將單詞或成段內容錄入語音合成系統中,播放出正確的讀音。較之金山詞霸只能讀單個詞匯,語音合成軟件優勢在于可以處理成段英文的自然朗讀。

當學生借助人機跟讀、人機對話系統進行訓練時,采用語音識別技術由計算機播放出標準讀音,學生先模仿跟讀,然后進行對話練習,從讀逐步過渡到說。語音識別技術的另一個優勢是可以在學生讀完后立即評判讀音的正確程度并給出分值。利用該技術還可以實現單元測試和期末考試的自動化考核。

(四)音視頻處理技術

學生在課后完成拓展任務訓練時,需要將自己的作業內容錄制保存為音頻文件,然后上傳到自己的網站空間中,供其他學生參考及教師檢查。教師需要將音頻的錄制、播放、上傳、下載整合至網站中,以便隨時隨地進行教學,突破時空限制,打通課內、課外教學環節。

教學情境導入、任務演示也需要在網站中整合視頻處理技術。例如第一口語網就收集和整合了優酷、土豆等大型視頻網站的英語口語教學視頻,分門別類地進行了二次整理,包括了幾百個大類成千上萬個口語視頻,題材豐富、種類繁多。教師可以根據每節課的任務目標選擇適合的視頻添加到課件中。此外,采用視頻鏈接的方式嵌入視頻,而不是把視頻上傳至網站服務器中,可以解決自建網站空間容量有限的問題。■

【參考文獻】

[1]英語課程標準研制組.英語課程標準(實驗)解讀[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2]束定芳.外語教學改革[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7

[3]高新濤,陳乖麗.語音識別技術的發展現狀及應用前景[J].信息技術,2007(4)

[4]劉翠.淺談小組合作學習在教學中的運用[J].課程教材教學研究(小教研究),2008(12)

[5]謝桂英.網絡輔助大學英語口語教學的優勢及模式[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09(2)

(作者單位:南京江寧中等專業學校)

文摘

提升職業院校教師創新能力的研究

一、教師創新能力發揮的有效性影響

1.教師創新能力在教學實踐中的有效作用。具有創新能力的教師,對學生懷有公平、同情和關愛之心,在教學中善于打破學生被動學習的狀態,啟發學生思考和回答問題,善于創設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與學生間平等相處,也愿意在課外和學生交往。

2.教師創新能力有助于其科研水平的提升。創造性教師是教法的研究者,必須研究終身學習和創新學習的方法、原則等。同時又是學法的研究者,主要是對學生掌握知識、運用知識、創新知識等方法的指導和研究,特別是要加強培養學生對知識的學習能力、選擇能力和創新能力的研究。

二、教師創新能力提升的途徑

篇(8)

當下,隨著經濟全球化的進一步發展,我國與國際交流日益密切,在國際的地位穩步提升,據統計中國2018年貿易出口量占全球首位,由此可見我國正逐步向國際發展。而英語作為國際交往媒介,是我國與各國交流的必用語言,同時大學生作為我國新時展力量,應具有出色的職業技能和語言基礎,肩負我國國際發展重任,所以如何讓當下大學生熟練掌握英語口語,具備英語技能,成為目前我國對高職院校英語口語教學提出的全新要求。

1高職院校英語口語教學的重要性

1.1解決就業問題

高職院校培養學生最終目的在于幫助學生解決就業問題,提高就業率。當下隨著英語語言在我國的普遍應用,促使我國滋生了許多與英語語言相關的崗位,如翻譯、英語編輯、英語記者等,這些崗位都需要應聘者具有一定英語口語基礎。所以,高職院校英語口語教學,可幫助學生掌握英語口語技能,提高就業率,實現高職院校教學初衷,改進社會就業難問題。在我校,隨著高鐵地鐵的迅猛發展,越來越多的鐵路地鐵崗位需要走出國門與外國人打交道,英語口語教育即將成為我校高職教育的重中之重。

1.2提高整體英語應用能力

對于英語語言能力考察,其除了英語知識筆試,還包括英語口語運用。在英語口語運用中,可包括多個知識點,如英語詞匯,英語語法等,是最能考察英語語言能力掌握程度的考察方式。同時,在英語教學聽說讀寫四個能力培養中,加強英語口語教學可輔助英語寫作構建思路,輔助英語聽力聯想記憶,輔助英語閱讀加深理解,從而提高整體英語應用能力。

1.3適應新時代對人才的需求

目前,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的趨勢,我國對于英語人才需求逐步加大,尤其是對具備英語聽說讀寫四種技能的全方位人才更加注重。另外,再加上我國在國際商務領域比例越來越重,所以急需國際貿易、商務談判、國際會議、國際發言等重大場合的英語口語人才。因此,為適應新時代對人才的需求,我國高職院校應注重英語口語教學,創新原有教學方式,實現英語口語技能型人才培養,以此滿足國家與社會所需。

2高職院校英語口語教學問題

2.1教學資源的缺乏

在我國,高職院校屬于我國重點高校,因此,從事高職院校的教師必須具備足夠的專業水平和教育水平,特別是英語口語教學。但是目前,我國高職院校由于起步較晚,所以在英語口語教學方面資源相對匱乏,主要包括兩個方面。教師方面,我國高職院校英語口語教學的教師很大部分來自英語專業大學生,有英語專業和教育能力的雙重教師極少。這些大學生教師雖然具備很強的英語專業能力,但并不能很快轉換教育理念,或并不完全都具備足夠的教育水平,也就不能完全適應高職院校學生,提高英語口語教學質量。學校方面,當下高職院校在英語口語教學方面,缺乏相應教育激勵制度和對教師的專業培訓,致使英語口語教學老師教學質量與效率不成比例,甚至有懈怠工作現象。

2.2英語口語教學的方法不夠科學合理

高職院校英語口語教學,顧名思義其重點即為教學,當下在我國雖然對高職院校英語口語教學進行了一定改革和創新,但效果并不理想,尤其是在英語口語教學方法上,仍存在諸多問題。問題一在高職院校英語口語教學過程中,目前多數學校仍沿用傳統“講授法”教學,該種教學方法雖然對英語口語教學有促進作用,但不符合素質教育的發展,以及師生互動、學生自主性發展,久而久之將影響英語口語教學的教育效率。問題二高職院校英語口語教學缺乏實踐訓練。當前高職院校英語口語教師在教學時,重點集中在音標、讀音上,缺乏英語口語運用型訓練,致使學生只是“紙上談兵”。問題三英語口語教學沒有對應語言環境。對于高職院校英語口語教學,教學多數只集中在課上,學生課下或休息時間英語口語練習甚少,甚至老師課下或業余時間英語口語組織教學時間較少,從而造成學生英語口語知識無法及時鞏固,教育效率下降。

2.3英語口語教學的課程安排不夠科學合理

除了以上英語口語教學問題外,對于高職院校英語口語教學還存在課程安排不夠科學合理等問題。具體為,在高職院校英語口語教學上,多數學校課程安排會放在閱讀課程后,或者精讀課之上,但在實際中,英語口語教學課程往往會因為英語閱讀任務沒完成,或者精讀課教學目標為達標,而被刪減和忽視,致使學生難以得到合適的時間進行英語口語練習和學習,從而阻礙英語口語水平進步。

3高職院校英語口語教學對策

3.1創新教學模式

在新課標的要求下,創新高職院校英語口語教學模式對于現階段教學是非常有必要的。創新教學模式,可改變原有教師主體,學生被動接受的教學僵局,保證學生自主學習,調動學習積極性,增強教學任務完成率,提高課堂效率,尤其可以增加英語口語訓練機會,培養學生英語口語運用能力。具體教學模式,可分為英語口語情景教學法、英語口語游戲教學法、英語口語活動教學法、英語口語小組合作教學法等等。例如英語口語情景教學法,在進行高職院校英語口語教學時,老師可根據教學內容,模擬一些生活情景,讓學生依據模擬出的場景進行創造性、綜合性的英語口語溝通,該種教學模式,可改變原有機械、單調的口語教學與練習,培養學生英語口語交際能力,提高學生英語知識的綜合運用。

3.2豐富教學手段

現階段,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網絡科技已和教學緊密相連。因此,面對高職院校英語口語教學,教師要充分利用先進的教學手段,以此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比如,教師可利用多媒體教室,在英語口語教學課堂上,播放一些當堂教學內容有關的英語視頻、英語圖片、英語歌曲等,或者老師可利用網絡平臺,幫助學生下載相應美劇等一些口語練習視頻,潛移默化的教導他們英語口語知識[2]。

3.3完善校企合作機制

篇(9)

(一)英語課堂過多地使用漢語進行教學

我國中學生是在漢語單一語種的環境中學習英語的,除了學校有限的英語課外,很少有接觸英語的機會 因此,教師所說的英語成為學生所聽到的英語的最大來源之一,教師也成為學生學習英語的榜樣 而許多英語教師為了講解的方便,在課堂上大量使用漢語進行教學,學生借助漢語來學習英語語法 句型等也未嘗不可,但長此以往口語水平必然會受到很大的影響,造成聽說遠遠落后于讀寫的現象

(二)專業教師短缺,口語水平不高

很多高等院校英語專業的畢業生不愿到農村去任教, 造成農村初中缺乏高素質、高水平的英語專業教師。在有些學校, 英語專業畢業的教師少之又少甚至沒有, 很多英語教師是跨專業的, 甚至存在一個教師同時上英語和其他主科的現象。

農村初中大部分英語教師口語較差, 又缺乏有效的口語能力培訓, 課堂口語用量少, 嚴重影響了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現行的考試制度和評價體系尚不完善, 許多教師為了讓學生聽得更“明白” , 學得更“徹底” , 索性用普通話甚至方言教學, 而且整個課堂全是詞匯、句型和語法的講解和練習。學生在英語語言交際上則成了“啞巴” 。學生掌握的是抽象的語法規則, 記憶的是一大堆沒有用過的詞匯。最終學生做習題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而聽、說、讀的能力并沒有得到鍛煉。

(三)教學方法運用不當

1、英語口語教學有其特殊性。注重英語的交際性 ,需要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參與。口語課的好壞與教師的教學方法緊密相關。有的教師認為在口語課上的一個重要特點是“挑錯”、“糾正”, 并認為這是嚴格要求學生的表現, 其實口語教師最主要的任務是幫助、鼓勵學生開展口語活動, 用各種方法達到學生口語練習的最大實踐量。對于學生的錯誤要區別對待,不能“有錯必糾”。在口語課上有的教師沒有耐心聆聽基礎差的學生說英語, 隨意打斷學生說英語, 這極易挫傷學生說英語的積極性, 會讓更多的學生不敢開口說英語。

2、教師沒有充分利用現有教學設備。許多教學方法的落實都必需借助一定的教學設備。如在口語課堂上,光盤、VCD 等是最基本的口語教學設備。這些設備一般的學校都具備,可是有的英語老師不重視利用, 有的覺得麻煩,領到了也不放給學生聽。在條件稍好的農村中學配有幻燈機或多.媒體教室, 但由于大部分英語教師沒有機會參加培訓, 操作這些設備顯得很困難。

二、農村初中英語口語教學的解決策略

(一) 激發學生口語學習的動機

動機是激勵人們去行動的內部動因和力量。對學生來說, 學習動機在學習中發揮著重大作用。英語口語學習的好差與學生的學習動機有極大的關系。我們要有抓住一切機會組織口語訓練的意識,對口語訓練的形式勇于創新。比如傳統的問答訓練,學生可能早已失去了興趣,我們可以換一個方式,讓某個學生提供答句,然后其他學生說出相對應的問題。比如某學生說“The weather gets warmer and warmer when spring comes.” 其余學生可以提出相應的各種問題“When does the weather gets warmer andwarmer?”“What is the weather like when spring comes?”“How is theweather when spring comes?” 等。以此來提高了學生參與的興趣,并拓展學生的思維。再比如在學習了新單詞后,可以選擇3~5個單詞讓學生即興說一個故事,來活躍課堂氣氛,也鞏固了生詞理解及運用。

(二) 盡可能用英語組織課堂

用英語組織課堂教學是英語教學成敗的關鍵,有利于創設英語的學習氛圍,為學生提供大量說英語的示范,便于學生口頭模仿如果學生英語聽力水平欠佳,教師可以先采取漢語配合英語一起組織課堂的形式,但決不能放棄英語而直接使用漢語進行教學。關鍵是要堅持說下去,并且根據學生的反應及時調整漢語所占的比例以及英語的難度,對學生要有信心有耐心 學生在這樣的環境中會逐漸提高聽的能力,不熟悉的話語在多次重復后會漸漸熟悉,學生的聽力水平提高了,才有用英語進行口頭交流的保證。

(三) 培養高素質口語教師

英語教師在農村相對短缺,要想搞好農村英語口語教學, 壯大農村英語教師隊伍。引進大量的英語教師, 并用合理的激勵措施吸引和留住優秀的教師。除了要吸引教師、留住教師, 還要逐步去培養優秀的教師。培養高素質的英語教師, 一方面教師要注重自我提高。教師要有自我提高意識,在教學實踐的基礎上要不斷的總結教學的得失, 理出一套既有特色又切合實際的口語教學方式。另一方面學校要組織教師參加培訓。把對如何使用英語組織教學和如何恰當、有效、簡潔明了地使用課堂英語進行上課作為培訓重點。

(四) 添置教學設備, 改善教學條件

由于受經濟條件的限制及影響, 農村初中英語教學條件還是相對落后的。多數學校只給英語教師配備了一部錄音機, 許多農村初中沒有一個語音室, 與教材配套的教學資料、圖片等也沒有。要提高農村中學英語口語教學質量, 首先, 農村初中英語教學迫切需要國家及各級政府的投入, 加強英語教學的配套設施建設,努力改善英語教學條件。其次, 農村初中教師要合理利用現有的教學設備, 盡量讓學生多聽純正的英語。

(五) 改進教學方法

篇(10)

當今的世界是一個開放的世界,各個國家的交流與合作越來越頻繁,英語口語的交流顯得越來越重要。現階段我國的高職院校的英語教學令人擔憂,無論從教學模式上還是從教學方法上都存在著很多問題,有老師的問題也有學生自身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 學生方面存在的問題

1.1 學生的基礎參差不齊

進入21世紀以來,我國大力鼓勵高職院校招生,導致高職院校學生人數成倍增長,但是生源質量存在很大差異。這些學生有的來自普通高中,有的是成人高考生,還有的是三校生。其中那些基礎較好的學生可以流利的朗誦課文,進行簡單的日常交流,并且具有較好的寫作能力。但是對于那些基礎差的學生,能正確的拼寫出單詞就很不錯了,更別提交流和寫作了,這給高職院校口語教學帶來了很大難度。

1.2 學生學英語的態度很不端正

大多數高職院校的學生認為,自己將來從事的主要都是技術工種學好英語沒有用,他們覺得有學習英語的時間還不如多看看專業知識,這樣還能為以后找工作打下基礎。有些覺得應該學好英語的學生,也僅僅是為了應付各種考試,完全忽視了英語口語的學習與訓練。

1.3 學生學英語存在恐懼的心理

英語口語學習就需要大膽的說、大膽的練,在平時學習中就要不怕丟臉、出丑,這樣才有可能練好口語。但是在實際教學中,很多學生對英語口語教學存在恐懼心理,他們總是怕在課堂上說錯了遭到老師和其他同學的嘲笑,因此,他們在英語學習中一般都是只寫不說,形成了啞巴英語,由于恐懼心理作用使他們在說英語的時候變得過度焦慮和緊張。

2 老師方面存在的問題

2.1 教學模式落后

隨著社會的發展,英語口語教學模式也應該不斷地更新,但是在高職院校依然還有很多教師沿用傳統的教學模式,在教學中還是以教師為中心,教師在課堂上機械的講授語法點和語言知識,不給學生發言和交流的機會,完全忽視了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導致高職院校學生的英語口語無法提高。

2.2 師資力量薄弱

如今在很多高職院校,都是嚴重缺乏優秀的英語口語教師。由于高職院校生源數量不斷增加,現在很多學校都采用大班教學,教學中老師的任務十分繁重、工作量大,由于高職院校不斷地擴招學生,現在很多英語課都是大班教學。教師的教學任務重,工作量大,沒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開展口語教學。同時,老師也很少有時間去自學和參加各種英語培訓,缺少英語實踐和交流的機會,導致了教師的能力越來越差。

3 高職院校口語教學的解決措施

為了解決以上高職院校英語口語的問題,徹底改變高職院校學生英語口語的面貌,因此,提出了以下幾點改進措施:

3.1 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克服畏難情緒

在英語口語課時,老師可以給每一個學生起一個英文名字,在回答問題或者交流討論是要求他們盡量使用這個名字。正式上課前抽出三到五分鐘,讓一個或兩個同學做課前朗讀或者演講,并且老師多鼓勵學生,特別是對于那些說得好的學生,應給與支持和表揚,這樣爭取在幾節課之內爭取每個學生都有說的機會。同時,利用課余時間老師可以利用錄音機、多媒體等現代化設備給學生放英文電影,或者教學生唱英文歌曲,通過聽原聲英語來練習口語。

3.2 創設語言學習環境

平時上課時,老師應該盡量使用英語教學,如果條件滿足還可以請外教來給學生講課,并組織師生互動的節目,讓課堂變成一個地道的英語世界,使每一個學生盡可能多地聽英語、說英語和練英語,讓學生們在這樣的環境中不知不覺的學習英語,促進口語能力的提升。

3.3 提高教師自身的素質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尤為重要,教師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高職院校學生的口語水平,因此,教師必須提高自己的知識儲備和能力。作為一名優秀的英語老師,必須有過硬的英語聽說讀寫能力,還要熟悉英美國家的文化和風俗習慣,并且教師應該盡最大能力對口語教學模式進行改革。用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代替傳統的以老師為主題的課堂,讓學生都參與到口語教學中,使師生互動和全英教學進入課堂。另外,教師在課余時間要自主學習,參加一些好的培訓進修活動,不斷總結和鉆研教學方法,以進一步提高學生口語水平。總之,高職院校的英語口語教學是和大學不同的,老師必須加強與學生交流討論,針對不同資質、基礎和能力的學生采取不同的方法和策略,因人而異,因時制宜,不斷創新,并且持之以恒,就一定能使高職院校學生的口語水平不斷提高。

[參考文獻]

[1]毛建.淺談高職英語口語課的教學[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7(05).

[2]李典芝.高職學生英語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與提高[J].溫州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04(04).

上一篇: 建筑工程專業 下一篇: 職工基本醫療保險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在线免费看看AV | 亚洲日韩欧洲日本国产综合 | 日本一道丝袜国产一区高清 | 日本乱中文字幕系列在线观看 | 一级做片免费观看久久 | 中文字幕在线视频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