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設計的流程匯總十篇

時間:2023-08-04 17:21:12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網頁設計的流程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網頁設計的流程

篇(1)

中圖分類號:TP393.092;TP317.4

隨著網絡技術的飛速發展,電子產品的不斷更新換代,智能手機的不斷普及,互聯網應用達到了空前的繁榮。在互聯網中,各種不同行業、不同種類、頁面精彩吸人眼球的網站頁面帶給人們強大的視覺沖擊力的同時也給人們的生活添加了色彩。在這些精彩頁面誕生的最初,就是設計者根據用戶需求應用Photoshop來不斷完善并完成頁面效果圖的過程,下面就來闡述一下基于Photoshop的網頁頁面的設計方法與流程。

1 需求分析

設計者與客戶簽訂合同之前,都要看設計者的網站頁面效果圖是否能達到客戶的預期要求,那么怎樣能設計出讓客戶滿意的效果圖,關鍵在于正確與全面的了解客戶的需求。精確掌握客戶需求應該從以下兩方面著手:

1.1 確定網站類型。常見的網站分類分為如下幾類:(1)綜合性網站:以新浪為例,他的首頁包括豐富的新聞、資訊、娛樂、體育等信息,包羅萬象,種類非常豐富;(2)電子商務類網站:俗稱購物網站,比如淘寶、聚美優品這一類網站都可以稱為電子商務類網站;(3)娛樂資訊網站:在互聯網上看電影、聽音樂已經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土豆網、騰訊視頻等都屬于這類網站;(4)社交類網站: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人們的交流方式產生很大變化,網絡交流平臺給人們溝通學習帶來了巨大的便利,微博、豆瓣、人人網等都是這類交互式的網站。

1.2 網站的CI設計需求分析。CI(Corporate Image)是指企業的形象,在網頁設計中,色彩的選擇和搭配結合Logo和Banner的設計,能夠最有效的傳達企業形象。(1)Logo設計:Logo即標志,是商標的一種體現,可以是中文,英文字母,可以是符號,圖案,可以是動物或者人物等等,一個好的Logo能體現出網站的特色和內涵[1];(2)網頁的標準色彩:“標準色彩”是網站形象和內涵的延伸,一個網頁的標準色彩不宜超過三種,太少則太單調,太多則讓人眼花繚亂。一般來說,適合于網頁標準色的顏色有:藍色,黃/橙色,黑/灰/白色三大系列色[2];(3)網頁的標準字體:根據網站的內涵,選擇適合的字體,一般網頁的默認字體為宋體;(4)Banner設計:可以作為網頁中的橫幅廣告,也是體現網站中心意旨、情感思想的宣傳中心。

通過標志、色彩、字體、標語協調統一的設計,可以很好的樹立網站的CI形象。

2 頁面的基本組成部分與結構圖

一般企業網站都包括六部分:logo、導航、banner、內容、友情鏈接、版權。根據不同網站的需求定位,這六個部分在體現形式上有著不同的延伸和變化,但不管是大型綜合性網站還是小至個人博客網站,我們都會找到這六部分的身影。由這六部分組成的網頁頁面基本結構圖如圖1所示:

圖1 網頁基本結構圖

3 在Photoshop中制作網頁元素的技巧

3.1 Logo制作。Logo不僅僅是將某些顏色與線條的堆疊,它要比品牌的名稱更具標識度。在設計過程中,要思考、藝術分析和系統規劃。一個優秀的Logo作品,應該具備簡單、動態、靈活、獨特、有意義這五個特點,同時應注意顏色的重要性、不要標新立異Logo不是藝術品、不要低估定制字體、不要可預測的效果、不要落入俗套。

3.2 Banner制作。一個優秀的Banner作品的主題要明確、重點文字要突出、文字要符合閱讀習慣、要在最短的時間激起點擊的欲望、色彩不要過于醒目、產品數量不宜過多、信息數量要平衡、留空給圖形文字以呼吸的空間。

3.3 導航欄制作。導航欄是繼Logo之后用戶第一個看到的組件,如何讓導航欄更加優雅美麗,在設計過程中應主意兩大要點。第一,不要使用一些繁雜的裝飾來做突出,通過字體設計、懸停效果設計、頁面留白可以設計出簡約、優雅的極簡主義導航欄[3]。第二,響應式導航設計更完美,根據用戶終端設備的不同,按照屏幕尺寸來合理縮放頁面,達到更好的閱讀效果。

3.4 網頁背景制作。網頁背景設計目前還沒有一套設計準則可遵循,根據總結,我們把網頁背景大致分為六種類型:顏色背景、沙文背景、條狀背景、照片背景、復合背景、局部背景。一般情況下,考慮到網站的下載速度和網頁內容的顯示效果,我們并不提倡使用圖像作為網頁背景。

4 使用Photoshop制作網頁效果圖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4.1 主頁頁面應干凈整潔、條理清晰、專業水準、引人入勝。過多的絢麗、閃爍、下拉式菜單、圖片等會讓用戶產生無所適從、心煩意亂的感覺,導致快速關閉頁面。

4.2 導航設計要便捷、美觀、全面。導航就如同網站的地圖,導航的設計原則要遵循用戶的閱讀邏輯,同樣也要兼顧網站的重點,設計好的導航條不能隨意改動,否則用戶就會迷路,找不到原來瀏覽的內容,給用戶帶來困惑。

4.3 提高頁面下載速度。網頁的下載速度是網站留住訪問者的關鍵因素,圖片是影響網頁下載速度的重要原因,根據經驗,把每頁全部內容控制在30K左右可以保證比較理想的下載時間,圖象在6-8K之間為宜,每增加2K會延長1秒鐘的下載時間。制作好效果圖之后,執行Photoshop軟件里“將文件存儲為web和設備所用格式”命令,對頁面進行優化,控制最終文件所占的存儲空間。

參考文獻:

[1]朱彩華.Photoshop在網頁版式設計中的應用與技巧[J].電子技術與軟件工程,2013(11).

[2]丁士鋒.網頁制作與網站建設實戰大全[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3.

篇(2)

關鍵詞: 農牧養殖;業務流程優化;Petri網模型;ECRS原則

Key words: agriculture and animal husbandry breeding;business process improvement;Petri nets model;ECRS

中圖分類號:TP3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3)02-0011-03

0 引言

隨著人們對農牧產品需求的增多,農牧產品供給能力不斷擴大,農牧養殖業信息化步伐不斷加快,加之食品安全問題頻出,消費者希望養殖信息透明,吃上放心農牧產品,一些大型農牧養殖公司已經開始引入信息化管理養殖過程。母雞是人們生活中最頻繁食用的農牧產品,目前主要采取公司+農戶方式養殖,即公司負責育種和孵化雞苗,孵化出的雞苗分發到農戶管理的散養基地養至130天左右,公司回收這些小母雞到育肥舍精養至180天左右,最后將達標的老母雞出舍運往銷售點銷售。其中的育肥環節主要為了讓農戶散養的小母雞統一達標并過濾藥殘,在此過程中同批進舍育肥的母雞,到期出舍時有些母雞可能會因不達標導致需要轉舍繼續喂養,為了能夠準確追溯每只母雞的養殖過程和核算養殖成本,需要引入RFID[1]等標簽對母雞進行識別。因此,需要對原母雞轉舍流程進行優化以適應信息化管理養殖。

業務流程優化首先需要對流程建模,然后對模型分析,最后針對分析的結果提出優化方案。目前使用的流程建模工具主要有:業務流程圖法(Flow Chart)、IDEF模型系列、事件流程鏈(Event-driven Process Chain,EPC)、面向對象分析(OOA)、Petri網模型等[2]。

業務流程圖建模法理解性良好,但是對流程改進能力較弱;IDEF模型系列[3]主要面向功能建模,有抽象機制,但是理解性一般;事件流程鏈主要面向客戶建模,支持流程改造,但是計算機化能力較弱,而且無抽象機制;面向對象分析法建模以業務中的對象及其之間的關系為基礎,計算機化能力較強,但是對系統分析評價太簡單;Petri網[4]的建模方向是面向混合型,有計算機化能力和抽象機制,對系統分析評價能力強。綜合考慮后,選擇Petri網建模工具對母雞轉舍業務流程建模分析,并依據ECRS優化原則對業務流程優化。

1 母雞轉舍原業務流程建模分析

1.1 原業務流程描述 為了優化母雞轉舍業務流程,選擇某雞養殖公司開展調研,整理得到母雞轉舍原業務流程如圖1所示。

1.2 原業務流程Petri網模型建立 根據原業務流程圖建立母雞轉舍原業務流程的Petri網模型如圖2所示,Petri網模型的庫所、變遷含義以及耗費時間見表1。

對原業務流程的Petri模型分析是優化業務流程的基礎和依據,先對建立的模型進行結構分析,然后選取指標進行性能分析。

1.3 Petri網模型的結構分析 結構分析主要對業務流程的Petri網模型進行正確性等基礎性分析,保證其與實際業務過程是等價的,不存在死鎖、沖突等異常結構。運用基于關聯矩陣[5]的分析方法對所建立模型的結構進行分析。

假設母雞轉舍業務流程對應的關聯矩陣為C,得出轉置為

C■=-1 1 0 0 0 0 0 1 0 0 -1 1 0 0 0 0 0 0 0 0 -1 1 0 0 0 0 0 0 0 0 -1 1 0 0 0 0 0 0 0 0 -1 0 1 0 0 0 0 0 0 -1 1 0 0 0 0 0 0 -1 0 0 1 0 0 0 0 0 0 0 0 0 -1 1

由公式CTX=0可解得S_不變量:

x1=(1,1,1,1,1,1,1,0,0)T x2=(1,0,0,0,0,0,0,1,1)T

在方程組解中得到的S_不變量,當分量為1時表示托肯流經此庫所,分量為0時表示托肯不流經此庫所。托肯流經何條路線是不確定的,只要托肯的分布符合CTX=0就能保證結構上有界且守恒,但是S_不變量的個數是一定的,即由線性方程組CTX=0的自由變量個數來決定。

根據活性、有界性、可達性[6]的定義可知, 圖中Petri網模型是活的、有界的和可達的, 從而驗證了模型的正確與可行性。

1.4 Petri網模型的性能分析 性能分析主要考察流程中的評價指標,比如有效性、適應性、流程周期時間、效率、流程成本等,流程周期時間和效率具有相關性,而有效性和適應性度量起來比較困難,所以,一般選擇流程成本和流程周期時間作為主要評價指標。選用流程周期時間作為母雞轉舍Petri網模型的主要性能評價指標。

在Petri網中時間參數[7]的計算主要依靠實體托肯的數據傳遞來實現。一般情況下,一個變遷中,托肯的時間參數發生如下變化:

OutToken.Time=InToken.Time+Waiting.Time

+Act.Time (1)

其中,InToken.Time表示變遷的輸入時間;OutToken.Time表示變遷的輸出時間;Waiting.Time是等待時間;Act.Time是處理時間。

Petri網模型中并行結構的時間計算公式是

OutToken.Time=

■■(InToken.Time+Waiting.Timei+Act.Timei) (2)

其中m是并行結構中每個串行結構的變遷數,n是并行結構中的串行結構個數。

Petri網模型中反饋結構的時間計算公式是

OutToken.Time=N×■(InToken.Time+Waiting.Timei

+Act.Timei) (3)

其中m是變遷的個數,N是反饋的次數。

在實際業務中,流程完成的時間在某一區間內是隨機分布的,因此將隨機性引入業務流程的模擬分析中以使得分析與實際更吻合。故設定部分任務的完成時間服從某一區間上的均勻分布。

由公式(1)(2)得公式(4),此業務流程平均周期時間計算公式為:

■=■■■(InToken.Time+Waiting.Timei+Act.Timei) (4)

其中InToken.Time初始為0,在這里我們假設所有變遷在托肯輸入庫所后立刻發生,即Waiting.Time=0。n是流程個數,m是每個流程的變遷個數。得出圖1母雞轉育肥舍業務流程的平均周期為:

■=■■+2+■+■+

■+max2,■+2+30=72(min)

利用上述公式(1),得出每個變遷發生后的時間結果如表2所示。

通過對Petri網模型的結構分析,可知整個模型是正確可行的,與實際業務吻合。整個業務流程包含兩個子流程,即P1P2P3P4P5P6P7,P1P8P9。結合模型定性和定量分析,可以總結出以下時間瓶頸:

①流程中最耗費時間并且對整個流程周期影響最大的是變遷T6,即會計將產品驗收單送給財務部。實際上P5P6是圖中并行結構流程中的一個子流程,所以T6與T7屬于并列結構,T7較T6花費時間極少,從而T6的長時間花費嚴重影響了整個流程的效率。

②變遷T3分揀過稱進舍耗時且費大量人力,最重要的一點是,進舍時,有可能會與上一批母雞混養在一起,對母雞的日齡很難掌握;

③對于耗時很短的T5和T7,仍然是純手工填寫單據,耗時耗力。

④產品碼單與產品驗收單中很多數據元素重復,會計統計時填寫兩張單據繁瑣費時。

2 母雞轉舍業務流程優化

2.1 優化原則 在母雞轉舍業務流程優化過程中,采取ECRS原則[8]。

2.1.1 Eliminate(取消) 業務流程首選考慮某些動作有無取消的可能性,如不必要的輔助活動,不必要的搬運,等等,可一律取消。如果不能全部取消,可考慮部分取消。

2.1.2 Combine(合并) 合并即是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對象變成一個,如動作與動作的合并。當業務流程中出現能力不平衡,出現人員忙閑不均時,就需要對這些流程進行調整和合并。有些相同的工作完全可以合并在一道流程內。

2.1.3 Rearrange(重排) 重排就是通過改變業務流程中的環節,使工作的先后順序重新組合,以達到改善工作的目的。如,前后流程的對換。

2.1.4 Simplify(簡化) 經過取消、合并、重排之后,再對該項工作做深入的分析研究,使現行方法盡量簡化,以最大限度地縮短作業時間,提高工作效率。

2.2 優化思路 根據分析發現的問題,遵循ECRS原則,母雞轉舍流程優化思路如下:

①通過使用ERP系統,自動生成需求單據,工作人員只需網上填寫,多部門共享,省去很多時間,如原流程中變遷T6就可以取消,財務部直接在系統中可以調出產品驗收單。T5、T7同理也可以取消。

②將產品碼單與產品驗收單合并為驗收單,減少整個系統的數據類。

③引入RFID射頻識別技術,在變遷T3分揀過稱后給母雞帶上腳環,隨時跟蹤母雞的飼養情況,解決了對母雞的日齡和養殖成本很難測算的難題。

2.3 優化后的流程 根據優化方案可以得出母雞轉舍優化后的業務流程如圖3所示。

3 優化后的業務流程Petri網模型建立與分析比較

建立母雞轉舍優化后業務流程的Petri網模型如圖4所示,優化后Petri網模型的庫所、變遷含義以及耗費時間見表3。

假設育肥舍進母雞業務流程對應的關聯矩陣為C,得轉置矩陣為:

CT=-1 1 0 0 0 1 0 0 -1 1 0 0 0 0 0 0 -1 1 0 0 0 0 0 0 -1 1 0 0 0 0 0 0 0 -1 1

由公式CTX=0可解得S_不變量:

x1=(1,1,1,1,1,0,0)T x2=(1,0,0,0,0,1,1)T

根據活性、有界性、可達性的定義可知, 圖中Petri網模型是活的、有界的和可達的, 從而驗證了模型的正確與可行性。

同理利用上述公式(4),其中InToken.Time初始為0,在這里我們假設所有變遷在托肯輸入庫所后立刻發生,即Waiting.Time=0。得出圖3的平均周期為:

■=■■+2+■+■+

■+2=49.5(min)

本文選用流程時間減少率和變遷數量減少率作為評價流程效率的綜合指標,用流程時間減少率反映流程優化后流程總體時間減少的效果,用變遷數量減少的比率來評價過程改進因子。從上文模擬計算得出優化前后母雞轉育肥舍業務流程的平均周期分別為72分鐘和49.5分鐘,優化前后流程的變遷數量分別為8個和5個,整個流程時間減少率為31.25%,變遷數量減少率為37.5%。所以采取的優化措施是正確的,有效地簡化了母雞轉育肥舍業務流程,縮短了流程周期,提高了流程執行效率,從而一定程度上地降低了流程的成本,增強了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4 結束語

文章研究利用Petri網對農牧養殖育肥舍業務流程建模分析,找出流程瓶頸問題,并依據ECRS原則優化流程。將此建模分析優化方法應用在某公司其他所有部門業務流程優化中,優化后的業務流程提高了業務效率,減少了流程周期時間。這對提高整個農牧養殖效率具有重要的作用。結果表明該建模分析方法在農牧養殖業業務流程優化過程中是有效的。

參考文獻:

[1]張玉潔,劉軍,賈利民,徐杰.RFID技術在鐵路集裝箱堆場進出口的應用[J].物流科技,2008,(2):34-36.

[2]張玉潔.基于Petri網的鐵路集裝箱運輸流程建模與優化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學,2007,12.

[3]李建中,陳良猷. IDEF 方法族在企業過程再造中的應用[J].工業工程,2000,3(3):6-9.

[4]Murata T.,Petri Nets: Properties, Analysis and Applications. Proceedings of the IEEE,Vol.77,No.4,pages 541-580.April 1989.

[5] 徐新衛,方樂,周小東. 基于“ABCM-CPM-Petri”模型的銷售配送流程優化[J].現代管理學,2011,(10):51-54.

篇(3)

中圖分類號:G43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3044(2012)20-4872-03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Curriculum of Network Learning Communication Platform

PU Xiao-ni

(Lanzhou Petrochemical College of Vocational Technologyg, Lanzhou 730060, China)

Abstract: The less contact fo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in school after school hours with professional teachers asked the students to devel op a professional course of study and exchange network platform. To provide various professional core course materials for students through the learning platform, network guidance and answering multi-directional guidance to help students to immediately solve the problems in students learning skills and heavy and difficult learning. Give full consideration to students’ learning conditions, the system has developed a mobile version. The application of this platform to improve learning efficiency, the promotion of advanced professional skills, learning good way to learn, the accumulation of learning experience and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nd skills, the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value.

Key words: professional courses; networking; learning exchanges

當前很多高校都普遍存在“教師上完課就走,師生交流的時間太少”的現象,特別是很多高職院校學生本身自主學習的能力相對較弱,如果在課堂沒有很好的消化課程內容,課后又沒能及時與教師交流溝通,容易使學生失去學習信心,甚至因此而放棄本課程的學習。這可能直接影響后繼課程的學習,甚至是整個專業課程的學習,從而影響的學生的就業與工作。雖然現在網絡信息量大,知識獲取的途徑也比較多,但是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而言,網絡資源所提供的知識范圍太廣,跟專業及專業相關課程的聯系不是很緊密,不能很好的滿足學生專業課程的學習。針對這一現象,我們提出開發“專業課程網絡化學習交流平臺”。

1專業課程網絡化學習平臺設計

專業課程網絡化學習交流平臺的創建針對高校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疑惑,不能有效及時的解決,從而影響后續學習的情況下提出來的。通過調查分析學生對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進行了分類整理,根據學生對學生中遇到問題期望解決的辦法進行了總結歸納,創建了專業課程學習網,建立的目的旨在使學生通過與專業教師以及同學之間的相互交流幫助學生及時解決因學生問題積壓,并且可以通過平臺論壇的及時交流提高學習自學能力與交流的能力,以及解決專業問題的能力,為以后更好的學習和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平臺和條件。

1.1專業課程網絡化學習平臺設計目標

篇(4)

網頁設計作為高校設計學專業的專業課程,在教學課程知識體系的不斷探索和完善中,形成了以藝術和技術分別主導的側重不同而又緊密關聯的兩種課程知識體系。隨著網頁設計理論與方法研究的不斷深入和發展,人們對網頁的產品設計的屬性認知越來越明確,對網頁設計的工作分工更細致也更專業,這種認知進步也應該體現于當前的高校網頁設計課程的知識構建體系中。

一、網頁設計課程知識體系的構建變遷

1.從代碼知識到網頁制作工具知識的轉變

早期,高校網頁類課程的知識體系構建得益于院校的科研優勢,互聯網的發展直接促成了計算機專業的開設和網頁設計課程的設立。20世紀90年代末,網頁設計課程陸陸續續被列入部分高校設計類專業課程目錄。面向高校學生的網頁設計課程內容是一種全新的事物,即使面向藝術類專業,也由計算機專業相關教師承擔教學任務。各高校、科研院所對網頁制作方法不斷探索,并將成果于各種學術研究出版物,教學方面則直接引用案例教學,教學內容以HTML知識為主。由于面向對象的設計思想在軟件開發中普及,各種不需要用戶直接面對代碼的網頁制作工具相繼誕生,于是,這方面的知識成為課堂的新內容,大大減輕了學生的記憶負擔。2.網頁制作向網頁美工的轉變網站制作的快速發展、網頁制作技術的傳播,使網站在技術層面進入了同質化階段,市場需求開始轉向頁面視覺效果方面的提升。在網頁設計課程中,由于對網頁設計分工認知不足,早期的網頁設計課程時常將設計和制作的名稱與授課內容混用,沒有嚴格區分,也沒有明確的網頁前端設計與視覺設計分工。高校網頁設計課程的授課內容以網頁制作技術為主,以美化頁面效果為輔。此時,高校對于網頁設計課程的視覺設計方面的專業教學研究處于摸索階段。之后,隨著時代的發展,網頁設計課程教學核心開始轉變為制作具有更佳視覺效果的網頁。3.網頁視覺設計與網頁前端設計的內容分離側重于設計的網頁設計課程知識體系重構從探索、發展到成熟,經歷了較長的準備階段。隨著界面設計方法和流程理論體系的日益完善,分工協作機制日趨成熟,前端設計分離后,網頁設計課程的重心確定為符合網頁制作技術規范和條件的頁面創意表達、視覺效果設計與優化。網頁視覺設計的探索從傳統的平面設計方法尋找切入點,通過對網頁設計中的審美需求和各種視覺構成要素(如文字、圖片、顏色等)進行分析,結合人們在瀏覽信息時的視覺習慣,探索網頁視覺信息如何被更有效、更合理地表達。網頁設計教學重心內容在轉移到視覺設計之后,該階段還未意識到網頁交互設計的核心地位。

二、用戶模式的網頁之設計認知構建

網頁設計的本質是用戶的體驗設計。網站作為互聯網非可觸形態的產品,對其認知的構建包含產品屬性認知與服務屬性認知兩個層面的內容。1.網頁設計是一種產品設計設計是一門交叉學科,網頁本身也是一種產品。網頁設計最初被視作平面領域的設計,而鏈接交互是網頁設計有別于平面設計的基本特征。網頁設計存在交互性,使其具有交互設計可用性與易用性體驗的內在要求,適用于工業產品的基本設計流程。2.網頁設計是一種服務設計服務設計層面,各種網頁交互體驗、視聽信息、線上內容服務與線下互動等,是網站向用戶提供服務的設計組成部分。作為一種廣義的產品形態,網頁設計與傳統的實物形態的工業產品設計有一定區別,更傾向于體驗的系統化設計。隨著互聯網向物聯網的可用技術研究與拓展,基于智能化網絡的服務設計將成為跨越線上線下的主流設計形態。3.網頁頁面信息設計是關系網頁設計品質的深度設計網頁設計作為一種信息量龐大的互聯網單元,從工效學角度來看,網站信息本身也擔負著面對用戶、有效傳遞信息的功能和任務,在具體的設計活動中,表現為對信息的設計。信息設計具有多學科交叉性、空間多維性、時間流動性等基本特征,信息設計的目的是為了提高信息的可理解度和可閱讀性。優質的網頁信息設計可以降低用戶獲取信息的時間和精力成本,提升頁面信息獲取體驗。

三、基于用戶模型的網頁設計課程的知識體系構建

網頁設計的本質是對體驗的設計,即以用戶為核心思考設計方案,研究用戶在訪問網站時的需求是網頁課程設計任務的基本出發點。課程內容模塊應該以回答網頁設計是什么、怎么設計、為什么這樣設計三個問題為主線,構建網頁設計課程的知識體系。1.課程的基本目標掌握網站項目與網頁制作的基本設計流程,培養設計項目管理和組織能力;掌握用戶需求研究分析的基本方法,對用戶體驗和需求研究有較為敏銳的洞察力;掌握網站交互原型相關的設計方法與工具;掌握網頁視覺設計方法和設計規范;了解目前網頁前端設計的相關技術和工具。2.知識體系與模塊組成(1)設計方法教學內容模塊設計方法教學內容模塊主要為了解決面對具體問題時設計師怎樣展開分析研究工作并確定設計執行方案。網頁設計方法主要分為項目流程設計與管理、網站策劃方法與規范、用戶體驗研究、交互原型設計方法等,讓學生通過貫穿整個課堂教學的項目流程設計和每個流程的具體設計方法的實踐,掌握基本的設計理論。(2)軟件工具教學內容模塊軟件工具教學內容在形式方面包括課堂內的指導和課堂外的自學兩個部分。鑒于設計軟件的頻繁更新和新的設計軟件不斷涌現,教師必須培養學生自學工具的主動意識以適應社會需求。在工具種類方面,包括圖形處理工具、交互原型工具和代碼工具三類。第一類是圖形處理工具,其中常見的Photoshop、Illustrator等圖形設計軟件,已經在前置課程中基本完成學習。第二類是交互原型制作工具,常見的工具有墨刀、Axure等。第三類是代碼編輯工具,選擇較多,作為對網頁前端知識的入門介紹部分,在本課程中以介紹為主。(3)設計經驗教學內容模塊設計經驗教學以啟發式案例實踐為主,按照網站項目設計的流程需要,設定不同層次、不同要求的設計實踐任務作為課程結課的考核內容。學生通過案例的練習能從優秀作品中學到設計經驗,從具體的案例模仿中獲得設計的成就感。網頁設計課程案例教學同時也是對網頁設計方法的實踐驗證,有助于學生對網頁設計方法的理解和體會。結語任何一種技術變革,都可能讓網頁設計出現新的藝術形態,前端依然是課程必須了解的知識。目前,就設計藝術角度而言,網頁設計課程的內容以交互和視覺設計為基礎,在信息設計層面也有較大的提升空間,設計途徑也已經拓展到用戶的視覺、行為、聲音和邏輯等方面。網頁設計課程的知識體系構建必須以產品的視角,讓學生更深刻、更完整地理解用戶模式下的網頁設計藝術。

參考文獻:

[1]韓旭.新概念網頁設計.包裝世界,2000(5).

[2]鬲波飛.網頁設計之視覺信息傳達分析.湖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S2).

篇(5)

前言:

互聯網時代的到來,改變了人們以往的生活習慣,而且對很多行業崗位產生了較大的影響,尤其催生了一批新型以電子商務為主要經營模式的企業。電子商務網站的網頁設計在現代企業的實際運營管理過程中十分重要,不僅起到了宣傳企業文化作用,而且也是企業拓展新業務、維護客戶的重要平臺,這是互聯網時代的發展為現代企業單位開辟的新路徑。

一、新形勢下電子商務網站網頁設計與制作的目標

所謂“新形勢”指的就是當前快速發展的互聯網時代影響下的社會環境的變化,以及人們思想意識的轉變。隨著各領域貿易的日益頻繁,使得商家更依賴電子商務平臺,因其成本低、信息資源豐富等特點受到了廣大社會群體的認可。

(一)電子商務網站設計與制作的根本目的

在電子商務平臺之上,我們可以清晰的看到商品本身的形態、特征以及價格,而且,越來越多樣化的網站網頁設計形式層出不窮,促使電子商務平臺建設的格局逐步升級,新技術的涌現更是突顯了電子商務模式的優勢。從網站網頁設計與制作的目標來看,能夠以最直觀、最有效的網站網頁設計方案來吸引更多的顧客及促使其參與交易才是新形勢下電子商務網站網頁設計與制作的終極目標。

(二)網站網頁設計與制作要能夠技術合規且突出重點

具體來分析,對于電子商務網站的設計要突出其功能性,需要最新的電子計算機技術來為其做支撐,程序的設計一定要能夠順利運行,通常要經過測試以后才能夠上線運行。對于電子商務的網頁設計而言,結構和形式要突出層次感,內容要盡可能豐富,從而將電子商務的關鍵內容呈現在網頁的重點區域,便于人們登錄瀏覽。

二、電子商務網站網頁設計與制作所需技術

對于電子商務網站網頁設計來說,能夠依托網絡載體使得開展電子商務業務的企業將其業務有效的推廣出去,就是一項成功的設計。在實踐過程中,需要應用到很多計算機技術及電子商務設計軟件。就以web標準為例來看,電子商務網站網頁設計的思想是通過縝密的開發流程來體現的,通過對SHOPEX網上商店系統的制作,進而達到管理網店、拓展業務的目的。從實質上來看,Web標準不是單一的技術標準,而是一個完整的技術體系,其層次較為清晰。在Web標準的支撐下,設計者可以很好地將網站網頁結構分割清楚,并能夠提升網站開發的效率,降低設計及維護成本。總之,從Web標準的關鍵技術來看,整個技術體系都是以Web標準基本思想為基礎,采用一套有效的開發流程,對SHOPEX網店系統進行電子商務網站的網頁設計與制作,最終,這種開發流程在實踐過程中得到了驗證。

三、電子商務網站網頁設計與制作過程

在具體進行電子商務網站網頁的設計與制作的過程中,首先要分析目標網站網頁的設計內容、方向、網站所要突出的重點等問題,然后,要縷清設計思路,規劃出詳盡的設計方案,做好網頁結構的編排,最后,細化網站結構,完善網頁制作的細節。只有按照規劃好的流程來,采用合適的網頁設計技術及軟件,才可以將電子商務網站網頁設計和制作的過程完成。

(一)電子商務網站網頁的設計內容分析

通常情況下,網站設計的方案要符合當下人們的審美觀,簡單來說,就是要符合大多數人的視覺習慣,并需要做好合理規劃。對于電子商務網站的設計而言,要能夠利用大塊區域來突出貿易活動的主體內容,并讓企業的產品、服務等項目列在最為突出的位置上,只有本著重點突出的原則,才能讓瀏覽網站的客戶清楚的看到企業的業務及文化,從而令其產生交易的想法。

(二)網站網頁結構編排與方案設計

以Web標準下的網店系統開發為例來看,在進行網頁方案設計之前,網頁模版的開發較為重要。在實際設計及制作的過程中,采用了SHOPEX網店系統開發的模版來為其做支撐,在每個設計模塊區域放置一個獨立的設計內容、產品或服務,這樣就會令用戶對電子商務平臺上的功能及業務模塊一目了然。最后,要進行網站網頁內容的填充,逐步細化網站結構,增添時尚感的素材完善網頁制作。

結束語:

通過分析電子商務網站網頁設計的特殊性,結合基于web標準的制作技術,來進一步探究網絡時代的發展對于電子商務網站網頁設計及制作的影響,并提出完善電子商務網頁網站設計和制作的具體策略。在web標準基本思想的推進下,開發了一套高效制作電子商務網站網頁的系統,并且將其應用于實踐,取得了良好的實踐成果。總之,以web標準下為例來看,新形勢下電子商務網站網頁設計與制作已經不同以往,需要改換新型設計內容、結構設計、方案設計等內容,只有這樣,才能突出現代電子商務網站網頁的設計特點,抓住人們的視線,從而促進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

參考文獻:

[1]朱淑琴,魏威,張嘉萌.基于Web標準的電子商務網站網頁設計與制作[J].計算機與現代化,2012,03(03):106-109.

篇(6)

中圖分類號:J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3)06-0287-01

一、網頁設計中的用戶體驗概述

網頁設計中的用戶體驗 (user experience) 是指用戶在訪問網站界面、功能的過程中建立起來的心理感受。設計師需要系統的方法才能研究體驗,而且這些方法一定能移情地了解用戶。

唐納德-諾曼博士(美國)在《Emotional Design》一書中提到一個完好開發的,有凝聚力的產品,應該看上去美觀,用起來舒心,并且以擁有它為自豪,也就是說,快樂的擁有,快樂的使用!

良好的用戶體驗成為網頁設計設計的最終目標之一。網頁設計中的用戶體驗是指用戶在訪問網站界面、功能的過程中建立起來的心理感受。研究重點在于網頁所帶來的愉悅度和價值感,而不是網也的性能本身。要求以用戶為中心進行組織設計和提供服務, 通過創造性的工作來體現獨特的個性和價值,讓用戶在與產品交互過程中感到愉快、有趣, 富有啟發性, 給用戶帶來成就感,刺激消費等情感要求。

二、明確網頁設計流程,找準用戶體驗設計思路

用戶體驗不應該是獨立的研究環節,而是貫穿于整個項目流程的。要做好的用戶體驗設計就必須清楚網頁設計流程,這樣才能理清思路。一般互聯網產品項目設計制作流程如下:制定市場需求文檔-.制定產品需求文檔-用戶分析報告-產品架構設計(界面交互與流程的設計)-產品原型設計(頁面線框圖)-界面UI設計(頁面效果圖)-界面輸出(界面代碼化CSS+DIV布局)-設計調整、維護-SEO優化設計。在每一個環節中,都應該換位思考,移情地做好用戶體驗設計。

三、用戶體驗在網頁設計中的運用舉措

1、重視交互設計。

設計人員需經常瀏覽大量的網站,親身體驗和感受交互流程,并收集優秀素材。交互設計也是UI設計中工作量最大,難度最高的部分。比如說,用戶支付流程,支付方式需要幾個選擇?每種選擇方式支付成功后顯示什么流程?遇到問題顯示什么流程?每個流程還包含哪些功能?可能還會出現什么特殊情況等,這都需要慎密設計。

2、做好移情設計。

嘗試考慮用戶的使用環境和體驗地位進行設計。用他人的經驗激發設計的靈感。仔細觀察用戶的行為習慣和真實反應。這里可以在設計過程中做好用戶調查或者模擬用戶參與,嘗試瀏覽我們設計的網站,在過程中記錄問題、做好修正。在選擇調查用戶的時,主要、次要、特殊群體都要有所考慮。

3、色彩導向、注重細節。

小細節能帶來大改變!體驗是建立在信息上的。信息的來源可能是文字、圖形、色彩或其他頁面元素。特別是網頁界面的設計,應該精細到每一個像素。網頁中的色彩選擇和搭配不同會呈現出不同的色彩情感,設計師應該了解色彩情緒,并加以利用。這樣色彩不僅能表現情感,還具有引導功能。網站色彩運用恰當、色彩情感表達合理,不僅能讓頁面美觀更加可以提升網站頁面瀏覽量。因此完全有必要對色彩情感進行深入的研究與探討。

4、內容吸引(實時更新、迅速、快捷)體驗都是建立在信息之上的,良好的信息可以讓用戶更好的掌握,如果它不是過于強烈的描述的話,還可以創造一個愉悅的體驗。網頁中的內容要切實,新聞類的還需快捷、更新。

5、網站優化、兼容性考慮。

隨著越來越多的移動終端電子設備使用率上漲,人們的上網方式發生了很大變化。簡單地舉例:網頁可能會在PC機上顯示,也可能在手機上顯示。兼容性的考慮,移動化的優化都被提上日程。設計人員可以結合頁面布局技術、JQuery Mobile技術、PHP等技術應用方面入手研究。

四、結束語

本文探索了基于互聯網產品項目設計制作流程的用戶體驗設計思路及具體舉措。并歸納了網頁設計整體流程中用戶體驗的方法, 為設計者提供可行性的方法和理論指導。

用戶體驗是藝術、技術、交互設計的統一,是情感與功能的融合,涵蓋了心理學、圖形、色彩、和情境設計等多個領域。以后用戶體驗研究工作不僅可以從設計的角度, 還可從技術角度進行探究。

參考文獻:

[1]黃未之.Web界面設計語義及可用性研究[D].上海:東華大學,2007.

篇(7)

中圖分類號:TP31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9416(2012)11-0222-01

1、引言

網頁設計技術的產生促使網頁設計圖形藝術領域快速地發展,在整個設計過程中離不開技術,設計的需求也是促進技術水平不斷提高的過程中。因此,計算圖形藝術設計的設計師需要正視設計與技術的結合,能夠正確掌握設計藝術與計算機程序設計和多媒體技術相結合的方法,能夠正確運用網頁設計圖形藝術的表現形式,針對其特點設計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2、圖形藝術與網頁設計的改革

雖然在視覺傳遞這一層面上網頁設計的圖形藝術較之以往的網頁圖形藝術設計非常相似,但技術方面的應用也有很大的差別。對網頁的設計藝術與圖形藝術結合在一起是視覺表達的一種技術,它是綜合了計算機網頁圖形藝術及網絡技術運用。

2.1 藝術理念的傳遞

和以往的計算機網頁圖形藝術作品相同,對網頁設計也要求具備一定形式的藝術感染效果。因為毫無章程、平庸無奇、沒有美感的網頁很難吸引到瀏覽者的,更不會使訪問者去打開頁面上的其它窗口。要知道第一印象很重要,直接影響訪問者能否再次光顧改網頁。

傳統計算機圖形藝術作品在設計的過程中看重的是頁面元素的組成、色彩的搭配、版式的布局與空間表達形式等等,這些元素對圖形藝術設計作品很重要,每一個網頁設計作品都是將以上提到的因素結合到一起。通過各個方面有機的結合,在視覺傳達方面給觀看者一種審美的享受,網頁設計藝術最終的目的就是滿足觀看者的審美心理。

2.2 介質的差異

傳統的藝術設計作品的表達方式是印刷品,人們更愿意將美好的藝術設計打印出來保存,而現代藝術設計作品的表達方式是通過計算機顯示器來表現出來,并且在傳輸的過程中受到帶寬的限制。計算機圖形設計師在設計時就會發現,打印的作品的原理是色素減法原理,而設計作品的模式是以CMYK模式出現,而電腦顯示器的色彩工作原理則是RGB模式。

傳統與現代的分辨率有很大的區別,過去計算機圖形藝術的表現形式是印刷品作為表達介質,精度越高所要表達的效果也是約好,在正常的情況下,圖形設計作品的設定值是360dpi,而網頁設計藝術的圖形分辨率的設定值是圖形設計作品的五分之一。由于介質的不同,在藝術設計著色的時候需要慎重,不能將傳統圖形藝術表達的技巧直接應用到現代網頁藝術中去。

2.3 功能的異同

傳統計算機圖形藝術的作品的作用是通過作品向外界傳遞一些信息資源,而現代網頁設計藝術不僅僅具備這些功能,還會增加了一些導向和鏈接。現代網頁藝術設計中超鏈接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功能,以一個頁面超鏈接,點擊它們會就進入到鏈接的任何一個頁面。鏈接的方式是以文字、圖片、按鈕等某種信息表現出來。無論是那種表達方式對頁面的整體設計與布局都會有一些影響,對瀏覽是否方便也會產生影響。

3、規范布局網頁圖形藝術界面設計

在網頁設計圖形藝術中,布局規范、流暢,使視線融會貫通是完善設計的關鍵所在。網頁藝術設計的設計師在設計的過程中需要將重要信息表達在網頁最醒目的區域,視覺流程的停留點設計也需要設計在一目了然的位置。網頁設計先關人員可以依照具體信息資源的傳遞的需求,畫面所呈現不同的著重點,需要根據其位置進行合理的安排,在網頁藝術設計中,視覺傳達效率比較重要,為提高視覺傳遞的功能,必需要掌握以下幾個要點:(1)設計醒目的導航欄;(2)掌握瀏覽者的視覺習慣方式;(3)完善頁面的主從功能關系;(4)消除人的視覺疲勞感;(5)科學設計視覺流程。

在進行網頁設計圖形藝術時還應注重動態方面的設計,這就要求網頁應該具有閃變化的色彩、爍的文字以及Flas。不僅如此,在網頁之間的鏈接設計方面,應該能夠設計出使人們具有訪問更深層次頁面的傾向,這就需要建立合理的導航系統來引導訪問者的視覺流程,將網站的信息、文件以及說明更加醒目、清晰地處于視覺可及范圍之中,從而使引訪問者能夠進一步地觀賞網站。網站的導航系統應該運用簡短、便于理解,導航系統能夠體現出網站的各個視覺方向,這也就要求在網站設計的過程中,導航功能的應用要清楚、自然,簡便、新穎。通過網站導航系統的設置,為使用者提供方便,根據導航提示隨意從一個頁面跳轉帶其他頁面。

4、圖形藝術的界面處理

網頁圖形藝術設計的新穎特點能夠吸引瀏覽者的目光,而創意獨特、設計完美、布局規范的操作也是提高網頁瀏覽回頭率的必勝法寶。一個設計完美的網頁可以促進瀏覽者提高點擊網頁的欲望和愛好,因此這也就要求網頁設計圖形藝術可以根據一切科學技術手段來完善頁面完整度。保證頁面效果能夠更迷人,更吸引人,給客戶一種視覺沖擊的感覺,保證每一個網頁都具有較強的統一性與個性。當然,當我們在運用各種設計方法、科學的軟件以及先進技術方法的同時,要做到收放自如。將圖形設計信息的高效資源傳遞給瀏覽者,這才是網頁設計的最終目標。因此,設計過程中結合各種軟件工具的應用,在配上一些有聲的音樂,這樣就能夠為瀏覽者提供更便捷、舒適的服務。網頁設計所要表達是信息的傳遞,而圖形設計的意義就在與保證訪問者能看到一個豐富多彩、舒適流暢的網站設計,全面提升企業的整體形象。

5、結語

正如建筑藝術最初的目的僅僅是為了滿足人們最基本的生存需求一樣,網頁中圖形設計業是一樣,目前已經告別了僅僅使用HTML和JAVA語言來實現網頁的設計,這些設計的完成者全部都是技術性人才,但這些僅僅能滿足最為基本的傳遞功能,設計不到藝術層面,而現代的網站表達,藝術設計更為重要,現今,Macromedia Dreamweaver、Microson Froltpage等軟件的產生使數字化藝術設計變得更加方便。我相信,網頁圖形藝術設計將會發展得越來越好,展現在瀏覽者眼前的是藝術與技術的結合。

參考文獻

篇(8)

網頁頁面設計:主要應用Photoshop、Illustrator等圖片處理和圖形設計工具;

前端網頁開發:主要應用Dreamweaver、Notepad++、Editplus等網頁編碼工具;

后臺動態網頁開發:主要應用Mysql數據庫、PHP動態頁面開發工具等。

這些工作崗位要求學生熟悉整個網頁設計和開發的工作流程,具備所需的基本知識和操作技能,同時還要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團隊精神,以適應行業發展需求。為了進一步實現職業院校的人才培養目標,提高職業教育的教學質量,圍繞實際的網頁設計和開發的工作過程,對《網頁綜合實訓》課程進行改革和開發。

二、課程設計原則和設計依據

設計原則:以學生為主體,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以職業崗位任務為導向,組織教學內容;以職業崗位需求為依據,突出職業能力培養;以項目為載體,訓練學生職業崗位能力和自學能力。

設計依據:本課程以真實完整的網站開發項目為載體設計教學過程,以網站技術人員的崗位工作任務為依據,設計相應教學工作任務,以這些工作任務為載體設計學習情境。教師帶領學生在網絡機房完成網站項目的開發設計任務,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開展工作任務。

三、根據崗位能力要求和專業培養目標,確定課程培養目標

1.崗位能力目標

(1)網頁頁面設計:要求學生能對網站結構進行規劃及功能設計、能利用ps等工具設計制作網頁頁面效果圖;

(2)前端網頁開發:能將網頁效果圖重構為HTML網頁、能為網頁添加常用的js特效;

(3)后臺動態網頁開發:能進行網站后臺數據庫設計;能對常用的動態頁面功能模塊進行開發。

2.職業素質目標

完成具體工作項目,要求學生能自主學習和查閱資料。通過網絡搜索資源,首先通過模仿然后舉一反三,自主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完成整個網站開發工作項目,要求學生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能夠團結協作共同完成工作任務,重在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和愛崗敬業精神。

四、根據工作流程,基于工作任務,設計學習情境

1.設計思路

網站開發實際工作任務主要包括網站規劃設計、網站前端設計、網站后臺開發、運營與維護。網站開發過程中的重要環節為設計與開發,即網站規劃設計網站前端設計網站后臺開發。遵循實際網站開發流程,本課程主要針對這一階段設計開發一個實際的網站。

2.學習情境設計

遵循網站開發工作流程,以工作過程為導向,以項目為載體,把本課程設計成以下五大學習情境:(1)網站的整體規劃設計;(2)網頁設計與實現;(3)網頁特效設計與實現;(4)網站后臺數據庫設計;(5)網站后臺功能設計。

3.學習子情境設計

對應工作流程和能力目標,每一個情境又以工作任務為載體細分為若干個子情境,即學習任務。學習子情境要與整個項目的實際工作過程相結合,與每個工作階段的能力目標相對應。下面以第二大情境――網頁設計與實現為例,進行基于工作過程為導向的學習子情境設計與實施。

學習情境二:XX網頁設計與實現

子情境設計及主要工作任務:

(1)網頁版面設計:規劃網頁頁面內容版塊;繪制頁面布局線框圖;

(2)網頁素材的搜索及制作:根據網站主題和風格,利用網絡搜索,或利用工具軟件制作網頁素材;

(3)網頁效果圖設計與實現:利用ps完成網頁設計psd效果圖;

(4)HTML網頁重構:根據psd網頁設計圖編寫html網頁代碼。

4.考核評價設計

考核方法:本課程的考核包括平時過程考核和期末結果考核,兩者各占一定比例。

篇(9)

 

1引言

隨著計算機、網絡與通訊技術的發展,Internet在人們的生活、學習和工作中的位置越來越重要,經常性上網沖浪的生活已經成為現代人生活的一個重要特征。通過屬于個人或者公司的Web站點向全世界宣傳個人形象、推廣公司產品或開展公關活動已成為一種新的流行趨勢。因此精通網頁的設計與制作等內容已經成為現代人必備的一種技能。對此,本文基于網頁設計與制作課程本身固有的特點,采用模塊化的教學方法,更好地加強了教學實踐性,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實踐能力。

2 “模塊項目化”教學法在網頁設計與制作課程中的應用

網頁設計與制作模塊項目化教學法是根據網頁設計與制作教學大綱的要求,把教材劃分為若干個模塊,并將這些模塊項目化,同時以學生為主,教師為主導作用,以教、學、練相結合,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啟發學生思維,以實踐為主的教學方法。

2.1網頁設計與制作課程模塊化任務的設計

以項目開發為出發點,將該課程分成網站策劃、網站規劃、網頁風格設計、網頁制作、網站測試和網站上傳與更新維護等六個知識模塊,每一個小的模塊項目又具體細化為一個個小的任務。論文大全。每個任務根據教學的實際情況可以再細化。課程知識體系結構圖如圖1所示。

圖1 課程知識體系結構圖

2.2網頁設計與制作課程模塊項目化設計

模塊項目化教學法的關鍵在于項目的選取。教師所設計的項目,應將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作為出發點,聯系市場發展,從企業需要出發,以實際項目開發流程來確立課程的知識體系,使知識體系結構中的各個知識模塊包含學生應掌握的能力素質。表1是“模塊項目化”教學法的學習模塊分解表。論文大全。

篇(10)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高職計算機專業教育迎來新的挑戰。高職院校作為培養高素質技能應用型人才的基地,其在教學實踐中必須更為重視專業培養與社會需求的緊密結合。面臨互聯網時代對高職網頁設計教學提出的新要求,工學結合模式下的網頁設計課程教學實踐成為了必由之路。

一、基于工學結合的高職網頁設計教學實施意義

網頁設計是計算機專業核心課程,其也是應用非常廣泛的課程。網頁設計實用性強,課程教學內容豐富,集理論與實踐于一體,既要求學生具備基礎理論與操作技能,也要具備項目設計制作能力。同時,社會對高職網頁設計人才的職業崗位能力要求主要體現在創意思維、網頁項目開發、動畫制作以及動態網頁制作等內容,簡而言之,就是要求具備獨立設計制作功能齊全、畫面精致以及維護操作便捷的網頁能力。但當前高職院校針對網頁設計課程的實踐教學存在諸多問題。例如實訓教學缺乏標準化、職場化環境,對學生實際崗位技能培養都造成了影響。而工學結合模式則以學生就業為導向,以專業技能為本位,可有效滿足學生職業生涯發展以及社會需求,基于工學結合模式的高職網頁設計課程教學,具體以職業與崗位需求為依據明確課程體系,以工作任務為主線確立課程模式,以專業崗位劃分設計課程內容,能夠讓學生盡快進入工作實踐的機會,讓學生提前融入由學生到工作者的環境當中,有助于培養學生理論知識遷移與實踐創新能力,同時也注重專業前瞻性與動態性,適應互聯網行業不斷發展的社會需求。這也是當前社會賦予高職教育的重任。因此,面臨計算機專業教學新環境,高職院校應結合當前計算機產業對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的新需求,以校企共建為基礎,實施工學結合的教學模式,促進計算機網頁設計教學改革。

二、工學結合模式下高職網頁設計課程教學設計

工學結合模式下的高職網頁設計課程教學設計,可具體以企業技術人力等作為基礎,課程教學內容以具體工作需求為目標,教學模式以工作流程為引導,實現教學內容項目化,教學過程工作化。具體來講,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教學情境工作化

無論是專業基礎理論,或是實踐,都需要以企業需求為目標。因此學校有必要做到教學情境工作化,構建起校園文化同企業職場文化融合的平臺,實現專業教學同產業的對接。同時結合專業課程培養目標,聯合企業專家等對專業崗位工作任務實施整理歸納,將每一個學習情境結合工作過程細分為具體工作任務,把專業知識點融入工作任務當中,促進理論與實踐的結合。

(二)教學內容項目化

教師以及課程團隊可憑借自身教學經驗以及相關項目資源基礎,以網頁設計制作、網站編輯等職業標準為標準,以實際項目作為課程教學內容,使學生在工作當中學習,在學習當中實踐,切實發展學生職業能力。具體可以專業職業能力作為核心,將課程內容細分為幾個項目任務,以項目為基礎融合專業發展動態,展現教學內容的前沿性。教學實踐中,教師可以項目負責人的角色開展教學。例如以專題網站建設與推廣為具體項目,將其細分為網站規劃設計、交互頁面設計、二級頁面設計以及動態頁面設計等部分,教師首先引導學生分析各個項目,掌握學習目標,激發其主動性;同時結合項目內容將學生劃分為幾個小組,由每個小組長進行任務劃分,合作完成項目;教師以及外聘企業專家進行對項目的定期考察,掌握學生項目完成情況。

(三)教學模式工作化

工學結合模式下,高職網頁設計課程也應采取多種教學模式,搭建起起教、學、做一體化的情境,引入企業技術、工作流程等,緊跟當前專業動態,構建起工作化的教學模式。例如采取問題驅動教學法、案例教學法等,強化學生動手實踐能力、創新能力以及職業素養的培養。以案例教學法為例,首先讓學生欣賞一些優秀的網頁作品,教師對作品從結構布局、設計搭配等各個方面分析,引起學生的興趣,給學生留下初步印象;結合案例向學生講解網頁設計制作方法與步驟,并在示范操作之后讓學生實踐模仿;學生完成之后歸納要點,解決實踐中所出現的各類問題,進行逐步點評;最后則通過模擬項目展開實戰聯系,讓學生結合所學知識,親自為用戶設計制作網站,提升設計能力、創新能力以及綜合能力。在一個學習階段完成之后,教師可針對性安排課程實訓,組織學生到企業當中參與網站設計建設實踐項目,安排學生到企業參與實訓,或者通過骨干教師承接項目的方式,由學生參與設計制作,讓學生按照企業網站開發設計的流程與設計與開發,充分利用所學理論知識,提升創新與實踐能力。

(四)考核評價多元化

基于工學結合模式,網頁設計課程教學考核評價也應做到多元化,具體可構建起理論考試、課程項目評分、實訓評價等多重考核評價模式;其次可引導學生以比賽代考、以項目代考等,鼓勵學生積極參加各類專業認證考試,只要獲取如“網頁設計師”等相關行業證書,以及為相關單位建立網站,參與專業競賽并獲取成績的,都可獲得網頁設計課程的學分。

三、結論

總而言之,工學結合模式下的高職網頁設計教學以具體崗位能力需求為基礎,以工作為標準明確教學內容與方法,促進學生在校期間更好地掌握職業技能,提升就業競爭能力與綜合素質,滿足社會企業用人需求。

參考文獻:

[1]馬曉虎.基于工作過程的高職“網頁設計與制作”課程改革與實踐[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1(10):7034-7036.

上一篇: 數學學科的核心素養 下一篇: 如何開展經濟責任審計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伊人一道日韩欧美在线观看 | 色妞亚洲欧美在线 | 中文字幕波多野结衣丝袜 | 日本久久中文字幕 | 亚洲国产初高中女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