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6-26 16:22:24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分析化學趨勢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2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增加課堂的知識容量和趣味性
在分析化學實驗教學中,如分析天平和分光光度計的使用、定量分析基本操作和重量分析基本操作等,講解內容多,課堂知識容量大,并且有些操作需要展示過程細節,單靠教師在現場示范是不夠的[1]。可將這些內容制成課件,用多媒體教學增加課堂的趣味性。使教學內容更加直觀、生動,變抽象為具體,變靜態為動態,這些方式有助于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認識和理解[5]。比如對滴定終點的判斷,可以緩慢展示變色過程,并呈現出色彩逼真的終點顏色,這樣能增加直觀性,加深學生的主觀印象,便于學生準確判斷終點和快速掌握方法要領。
3增設綜合設計性實驗
高等院校培養的學生應該具有扎實的基礎知識、勇于開拓的創新精神與獨立工作的能力。分析化學實驗教學在完成基本操作訓練和驗證實驗階段后,學生具備比較完備的分析實驗基本操作技能和一定的分析化學理論知識、分析問題的能力,這時,可以增設一些有意思的綜合設計性實驗,比如:奶制品中鈣含量的測定、碘量法測定湖水中的溶解氧、餅干中碳酸鈉和碳酸氫鈉含量的測定、水果汁中抗壞血酸含量的測定等。讓學生在課余時間收集資料、復習理論課學習的知識,自行分組,設計方案,學生對同一個項目,可能設計出幾種不同的分析方案。可以增加實驗的探究性和趣味性,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有利于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和創新思維。對于綜合設計性實驗,學生要經歷查找資料-樣品預處理-樣品分析測定-思考實驗中出現的問題-解決方法等全過程。實驗過程中,應鼓勵學生發現問題并想出解決問題的辦法。這樣既訓練學生思考問題,又強化理論,還訓練了測試技能,很有成就感。綜合設計性實驗的增設,增加了學生學習的興趣,調動了學習的積極性,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提高,綜合思維能力也得到了很好的鍛煉。
4實驗過程中增設不定項選擇
傳統分析化學實驗教學中,使學生在每一個操作環節上,都必須按照規定程序進行。這對培養學生一絲不茍的工作作風和嚴肅認真的科學態度無疑是肯定的,但是另一方面,卻存在著壓制學生想像力和主動參與的弊端,學生缺少在選擇、嘗試和失敗中學習的機會。如果在實驗過程中各個步驟、環節上增設不定項選擇,比如酸堿滴定中增設指示劑(甲基橙、甲基紅、酚酞)的選擇,水樣總硬度測定中可以增設緩沖溶液的選擇、干擾離子掩蔽劑的選擇、指示劑的選擇,Bi3+-Fe3+混合液中Bi3+、Fe3+濃度的測定實驗中增設氧化還原掩蔽劑的選擇、分步滴定pH的選擇等。這樣往往留給學生較多思考的余地,并且鼓勵學生體驗、嘗試不同選擇所得到的實驗現象和實驗結果的差別和對比,使學生對實驗條件以及在測定中所起的作用有了較深的感性認識。這樣雖然學生多走了些彎路,有些實驗結果不盡理想,但是,學生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得到了充分的發揮,不依賴老師,通過不同方案選擇的比較,使學生加深理解實驗內容和影響實驗的相關條件,鞏固所學理論知識[6]。這樣學生能逐步養成科學的思維習慣和創新的意識,提高靈活運用理論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中,如果能以一些奇妙的化學現象制造懸念,創設情境,則能誘發學生的好奇心,而當學生對實驗產生好奇的時候,往往也是學生創造性思維迸發的時候。通過一些富有趣味的小實驗,能達到激發學生化學學習興趣的效果。如“燒不壞的小手帕”“噴泉”等趣味小實驗,能使學生感到化學的魅力,能吸引學生去探索。再如,學到“緩慢氧化和自然”時,先設計這樣一個實驗:將濾紙浸到溶有白磷的二硫化碳溶液中,然后把濾紙掛起晾干,約半分鐘后,會看到濾紙先冒白煙,然后著火。不用點燃,濾紙為什么會著火呢?這樣的實驗可以激起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和探索欲望,為講授新課創造了良好的開端。
二、實驗要富有創造性
舊教材中的實驗,大多是驗證性的實驗,學生主要還是被動地接受、鞏固和檢驗知識,無法更好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如果我們在設計實驗時增加一些富有創意的內容,效果就不一樣了。如在學習燃燒條件時,學生通過實驗知道了白磷在60攝氏度的水中是不能燃燒的,但這時往水里通入氧氣,使氧氣與白磷接觸,結果白磷能在水中燃燒起來,這不可思議的現象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就會設法弄清原因。再如,對“催化劑”概念的認識,除了用教材的演示實驗驗證外,為了提高對比性,課堂上可引導學生做這樣的實驗:將試管傾斜約60度,把氯酸鉀放在試管底部,二氧化錳放在中部,試管中放入帶火星的小木條,加熱二氧化錳,無明顯現象,加熱氯酸鉀一段時間后,小木條火星閃爍,而在這時將二氧化錳滑入試管底部,小木條立即復燃。本實驗操作方便,效果明顯,能很好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學生探究知識的熱情。
三、實驗要富有探究性
化學實驗本身就是科學探究的過程,是學生學習中能動的實踐活動形式。學生通過實驗探究認識物質,掌握化學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初步學會化學研究的實驗方法,發展科學探究的能力,體驗科學家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獲得科學探究的樂趣和成功的喜悅。例如:學完溶液后,教師可以讓學生鑒別同體積的飽和食鹽水與蒸餾水,并寫出鑒別方法與結論。在探究過程中,可引導學生進行多學科、多層次的思考,從本質上分析兩者之間的差別,這種差別導致了兩者之間的物理、化學性質上的不同。學生根據以往所學知識,或從自己的生活經驗出發,探究其中的原因,并設計出多種方案。再如,為了更好地使學生理解碳酸鈣、氧化鈣、氫氧化鈣之間的聯系,可引導學生設計一個探究實驗:將一顆燒紅的碳酸鈣放進無色的酚酞溶液中,溶液會立刻變成紅色,然后用一根導管向溶液中吹氣,溶液立即變渾濁,而且紅色慢慢消失,繼續吹氣,溶液又變澄清。這一實驗貼近生活,現象明顯,趣味性強,很能吸引學生。通過類似的探究實驗,不僅能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而且還能培養他們的發散性思維,使學生在思考問題時思路開闊,能夠從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去思考、去探索。
四、實驗可以有不確定性
所謂不確定性,并不是無主題、無目的,而是在學生明確實驗主題及實驗目的的基礎上,在實驗準備、實驗過程中,不完全按課本或老師事先確定好的、統一要求的實驗進行,讓學生有足夠的思維空間,有足夠的選擇余地。如在“氧氣的實驗室制法”中,在實驗準備的時候,允許學生有選擇儀器的自主,有設計實驗裝置的自主,甚至允許學生設計、自制實驗儀器。這樣,學生才會有更濃厚的興趣、更大的成就感。
中圖分類號:TU984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1世紀的今天,和諧成為我們共同的生活追求。其實早在遙遠的古代,安邦治國的思想中就已經富含了和諧的理念。和諧是一種均和的社會狀態,包含了人與人的和諧、人與社會的和諧、人與自然的和諧等方面。城市規劃在建設和諧社會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一點,城市規劃是一把雙刃劍,城市規劃可以營造出宜居的綠色空間,也可以帶來惡劣的社會影響。和諧規劃是社會的良心發展之路,不和諧的規劃是引發和激化社會矛盾。究竟怎樣的城市規劃才能稱之為和諧呢?歸納起來,和諧規劃的本質就在于通過適當的調節機制,分配有限的社會資源,綜合考慮地方的社會價值體系,尋求滿足多元主體利益的平衡點。與傳統城市規劃相區別的是,其更加尊重人性,提倡人文關懷,更多地將注意力關注在了一些普通收入階層關心的社會問題上。
1和諧社區規劃的必要性分析
社區這一概念最早起源于美國,指的是一定地域空間內形成的人與人相互依存的網絡架構。隨著時代的進步,社區這一理念被越來越多應用,社區開始成為城市社會的基層細胞,社區的和諧對整個社會的和諧貢獻了重要的力量。在我國,社區作為匯集居住、工作、休閑等城市功能交織的基層單元,也是轉型期各種利益關系矛盾突出的地方。在這里,社會的壓力、矛盾和沖突可以得到消減,避免矛盾的進一步激化,和諧社區還肩負統轄區域發展,監督專業管理,完善公共服務,指導社區建設、平衡社會保障、維護安全穩定、營造良好環境、促進鄰里友愛等多重職能。社區意識早已深入人心,在國外許多發達國家,規劃和諧社區都被積極重視起來,社區規劃強調尋找各方利益均衡策略,因此受到了社區群眾的支持和配合,是社會和諧的基礎。
2從城市規劃學角度看和諧社區規劃的理念拓展
構建和諧社區,不可避免地要依賴城市規劃設計人員。首先設計人員要從狹隘的住宅規劃理念中走出來,轉變思想,擴展思路,積極關注與住在社區有關的各個領域,在全面審視當前住區建設存在問題的同時,全面把握和諧居住社區的內涵,實現理念的拓展。
2.1從孤立的生活片斷到連續的住居生活
快速的生活節奏,加大了每一個城市居民的生活壓力,人們越來越少的休閑娛樂,繁忙工作一天后,回到“封閉”的住宅。當前的住宅區大多數都脫離了城市的整體功能,住宅是孤立封閉的,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和聯系越來越少。本該在住宅區解決的社會矛盾被無情地拋給了城市,同時又無視城市的外部功能配套。在處理住宅環境時,很多住宅設計的賣點都是清凈安寧,忽視了日常生活的完整和連續性。居民社區是為了解決居民日常生活需求而建立的,居民生活需求應該被完整地加以考慮,而不是經過切片式的處理。居住社區的規劃必須要做到回歸生活、回歸主題,以完整的提倡生活為線索,確定社區的功能體系,在此基礎上進行功能分區、空間布局,讓社區從單一的功能中走出來,先自上而下的分析生活、分析功能,再自下而上的創造功能、創造生活,有了便利性、連續性,才可能有舒適性、宜居性。
2.2從單一的物質空間規劃到物質空間社會文化統一體
城市規劃學理論明確指出住區規劃分為物質與非物質兩個部分,但是據調查研究表明,在社區規劃中,物質空間規劃被列為主要的考慮對象,非物質空間規劃常常被較少考慮甚至被忽略。目前社區規劃的主要問題就是孤立設計,往往關注的是使用者個體行為,忽視了群體間的互動,造成了住區規劃“見物不見人”的普遍現象。另外,隨著房價的上漲,住宅作為高門檻的市場消費品,這使得居民很難顧及到本該有的人文精神和文化需求,這樣的需求導向進一步使得社區規劃過程過分看重物質空間規劃。隨著時代的發展,物質生活條件的提高,居民的需求也在日益增長,社區不單單是居民的居住地,更應該成為居民的精神家園。
人類需要的不僅僅是一個棲息地,更要求滿足心理、精神、文化等諸多方面的需求。我們每個人都是社會的一員,不能脫離社會而存在,我們需要與家庭之外的其他社會成員交流感情,這樣才能良性發展。綜上,社區的規劃必須兩手抓兩手都要硬,要統籌兼顧物質與精神兩種屬性,社會規劃必須走出原本狹隘的物質空間領域,走向物質空間社會文化的統一體。
2.3從封閉的內部結構到開放的球形結構
城市規劃應該著眼于大局,和諧社區最終是要服務于和諧社會的。當前和諧社區的規劃就缺乏大局意識,開發商都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的封閉區域打造風格迥異的住宅區,城市的統一管理面對這樣的格局總是顯得蒼白無力。城市規劃理論告訴我們,規劃區域要充分考慮其規模、區位、形態與周邊城區、自然環境的關系,建筑、道路、綠化景觀都需要參考周邊環境的風格。
三、和諧社區規劃要點分析
3.1“集約高效、資源共享”的緊縮型布局結構
和諧社區的規劃要考慮到城市整體和長遠發展,緊縮性的布局結構為宜,規劃要注重土地的集約高效利用和社區資源的共享。規劃分區一直是規劃工作的重中之重,既要反對簡單的幾何功能分區,又要綜合考慮各功能的有機聯系和資源共享,從而形成一個理性、有秩序的緊縮型布局結構。在環境承載能力范圍內,社區規劃要加強開發強度,減少土地資源的浪費,社區管理開放化,資源共享可以在更大的社區空間實現。
3. 2“鄰里同質、社區復合”的居住區空間格局
經濟快速發展,人民收入上漲很快,但是人與人之間的收入差異也在逐漸拉大,不同收入層的人居住環境差異也越來越明顯,有距離要防范,有防范就必然產生隔離的鴻溝。另一方面,當今以社會分異(主要為經濟地位)為基礎的擇居行為是導致了城市居住的分化的直接
成因,因為一定范圍內居民的同質性是促進鄰里交往、強化社會認同和促進地區穩定的重要保障。因此和諧社區在主張多元階層混居的同時也要考慮到這一點,盡量使內部的組團或鄰里的社會階層適當同質化。
3. 3住房的多樣化與場所的包容性
和諧社區規劃要充分考慮到不同人的精神、物質需求,倡導住房的多樣化,滿足不同人群入住從而達到人口的融合目的。不僅住宅種類要多樣,包含商品住宅、廉租公寓以及老年公寓等,套型設計也應各有不同,并應在土地拍賣合同明確規定中、小套型比例,以滿足低收人家庭需要。但戶型多樣化是對整個社區范圍而言,而在單棟樓或單個組團內差別不要太大。公共空間的設計要具有一定的包容性,避免過于功利,要人性化,要努力使得各個收錄階層的人都滿意,并存有改造余地以適應未來生活方式的變化。
參考文獻:
[1]高文博.小議城市和諧社區公共設施的規劃[J].山西建筑.2007(27)
[2]林道友.構建現代文明的居住社區――淺談溫州市中心區楊府山居住區規劃理念[J].小城鎮建設.2006(04)
1.內控體系的完善和執行需要進一步的提高
目前,根據相關的規定大部分的事業單位都建立起了一定的內控體系,對內控的具體執行也制定了一定的制度和實施細則,在實踐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很多的事業單位的內控體系并不完善,存在很多的漏洞,財務管理安全隱患嚴重。一些事業單位對財務管理根本不重視,尤其是單位的領導層對財務管理根本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認為財務管理和其他科室一樣只是一種事后服務型部門。因此,在財務管理的實際工作中也沒有給予一定的重視和支持。在崗位的設置上存在不完善的問題,沒有考慮到不相容崗位的設置。其次,事業單位的監督集中不完善,由于缺乏管理層的重視,在實踐中監督機制沒有得到有效的運行,監督制度成為了一紙空文。不僅滋生了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腐化,也使財務管理時刻處在危險的邊緣。再次,有些事業單位雖然沒有建立相應的內控機制,由于管理層的不重視,導致無法實施,內控的相關規定成為了一紙空文。內控最為保證財務管理各項規章制度正常運行以及提高財務管理質量的外在屏障,必須要得到重視。
2.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現代化程度是比較低的
隨著社會經濟和科學技術的發展,我們進入了信息化的時代,多種新型的技術和辦公軟件出現在了人們的視野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和影響,主要包括工作效率和經濟效益的提升。在絕大部分的事業單位中對現代化的科學技術和成果都沒有進行充分的應用。所以,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現代化的程度是比較低的。在當下的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中所應用的主要的方式還是傳統的財務管理方式,與時展的要求是不相符的。對于相應的新型的軟件的應用也沒有深入,當其中存在問題的時候,不能及時、有效的采取有效的措施和手段對其進行相應的解決和處理。出現這種現象和問題是有著一定的原因的,主要就是?]有對現代化的管理體制和方式進行充分的應用,缺乏相應的激勵機制,相關的工作人員的素質和能力都是比較低的。與此同時,事業單位對于工作人員的管理和培訓等都是非常不足的,導致工作人員的工作熱情沒有得到充分的激發,其主動性和積極性也沒有得到相應的調動。正是因為當下的事業單位對傳統的財務管理的模式和手段進行相應的應用,沒有與時代相結合。所以,財務管理的水平和質量得不到一定的提高,對于事業單位的改革也是非常不利的。
二、事業單位實現財務管理科學化和精細化的手段和措施
1.對于事業單位來說,需要對自身的觀念和思想進行相應的轉變,與當下的時代相適應,注重財務管理的科學化和精細化
將精細化管理理念和事業單位財務管理進行充分的融合,同時,將理論和實踐進行相應的結合,需要對傳統的財務管理念進行相應的改善。相關的財務管理人員需要對其做到足夠的重視,對項目內容進行精化。同時,對預算內容的多種指標有一個全面的掌握,發揮出資金的最大的效用,提高其使用的效率。
2.對內控體系進行全面的完善,不斷提高其執行的效力
誠如愛因斯坦所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初中歷史與社會課程如果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就能促使學生在主觀能動性的驅使下自覺參與學習活動,從而促使教學質量的提升。當前的初中歷史與社會課程沒有良好實現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這一教學目標,課堂氛圍過于沉悶,教學活動不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導致教學質量遲遲難以提升。
一、當前初中歷史與社會課程采取趣味化教學的必要性
1.落后的教學模式,教學質量難以提升
縱觀初中歷史與社會課程的教學現狀,我們發現以“粉筆+黑板”為代表的落后教學模式制約了教學質量的進一步提高,導致課程教改之路舉步維艱。長期以來,在講解歷史與社會知識的過程中,教師都采取單純的理論灌輸教學,學生每節課都要接收大量信息,腦子里早已是一團亂麻。我國的傳統教育觀念認為文科知識不值得下工夫學習,只需要課后多背誦即可,這種教學觀念指導之下的歷史與社會教學質量如何提升?
2.課堂乏味枯燥,學生不愿配合教學
初中生身上背負著沉重的中考壓力,大部分地區并沒有將歷史與社會設置為中考的必考科目,因此在學習歷史與社會課程過程中,很多學生并不是非常配合教師的教學活動。教師在講臺上講得大汗淋漓,下面很多學生悄悄拿出理科作業,忙得不亦樂乎。就你是否喜歡上歷史與社會課程這一問題展開調研,很多學生表示:老師的課一點意思都沒有,考試之前看看書就可以了,學習起來沒意思。
針對當前歷史與社會教學過程中出現的教學模式落后、學生不配合教學工作等一系列問題,實施趣味化教學勢在必行。
二、如何開展初中歷史與社會趣味化教學
1.借助信息技術,使課堂煥發新活力
21世紀是計算機網絡技術飛速發展的信息技術時代,在組織歷史與社會趣味化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當積極使用多媒體信息技術輔助教學,從而激發學生的興趣,促使他們將注意力集中到教師所講解的內容上。在課堂導入階段,教師可以用多媒體為學生展示一些圖片、視頻、音頻,吸引學生的注意,使課堂煥發新活力。
例如,在七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第一課“大洲和大洋”一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先在多媒w課件上為學生展示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圖片,引導學生觀察圖片進行思考:根據圖片描述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情況,想一想七大洲、四大洋的輪廓有沒有什么關系。學生觀察圖片,很快能就教師的問題做出回答。為了進一步加強學生對七大洲、四大洋知識的理解,教師可以邀請幾位學生上講臺,用手在幻燈片上指一指七大洲的位置,學會在地圖上正確識別地理位置。學生還可以根據圖片,自己把七個大洲按照面積大小的順序排列一下。
現在的初中生成長于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高科技時代,傳統“粉筆+黑板”式的課堂教學活動已經無法跟上時代潮流、適應教學環境的發展趨勢了。現在每所學校幾乎都配備了信息技術教學設備,教師要更新教學手段,將復雜繁瑣的文字信息以圖片、視頻和音頻的形式呈現出來,使學生能夠直觀形象地了解到本次課所要學習的新內容。心理學研究表明:相比于復雜冗長的文字信息,人們的大腦更容易對圖片信息進行解碼。在組織歷史與社會課程的教學過程中,引入信息技術,呈現圖片、視頻和音頻資料,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可以幫助學生加深對學習內容的印象,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可謂一舉多得。
2.綜合探究活動,解放學生手腳大腦
歷史與社會是一門信息量大、文字內容較多的人文學科,在組織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教師采取灌輸式為主的教學模式,期盼將大量需要記憶的信息一股腦兒地灌輸給學生。這種填鴨式教育無益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課堂被搞得死氣沉沉,缺少生機與活力。作為一門知識容量大、綜合性較強的學科,歷史與社會課程蘊含著豐富的人文教育資源,在組織課堂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教師應當充分挖掘學科人文教育資源,積極開展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綜合探究活動,將學生從課本中、桌椅上解放出來,使他們的手腳、大腦動起來。
初中歷史與社會課程每單元都設有綜合探究活動教學內容,例如,從地圖上獲取信息、在地球儀上看世界、如何認識區域、如何認識城市、對比早期區域文明之間的異同、從宗教景觀看文化多樣性、探尋絲綢之路、從《清明上河圖》看北宋都市生活等。在開展課堂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教師要關注到這些綜合探究活動對于提升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重要意義,積極按照課程的教學要求,組織學生針對教材上的綜合探究內容開展實踐活動。例如在從地圖上獲取信息的綜合探究活動當中,教師可以為學生展示世界地圖、中國地圖,引導學生從地圖上獲得關于地理環境、國家分布、陸地海洋等知識的信息,提高學生從地圖上獲取信息的能力。教師還可以要求學生自己動手繪制一幅中國地圖,加深學生對于地圖的認識。
歷史與社會作為人文學科,對學生記憶能力和理解能力的要求較高,他們每天需要記憶背誦大量的文字知識。教師長期將學生束縛在座位上、桎梏于書本里,學生學得枯燥乏味,還是一點效果都沒有。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開展綜合探究活動,可以活躍課堂氣氛,為沉悶的書本學習注入新鮮血液。趣味化教學旨在豐富教學形式,使學生喜歡上《歷史與社會》、愿意上《歷史與社會》課程。“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在理論知識講解之余,適當組織學生開展探究實踐活動,不僅可以提高他們的動手實踐能力,同時可以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進一步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
3.引入故事元素,喜聞樂見方式教學
學生或許對書本上密密麻麻的文字感到厭煩乏味,但沒有學生會拒絕精彩有趣的故事。初中歷史與社會課程中蘊含著豐富的故事元素,在組織課堂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教師完全可以借助一些小故事吸引學生對課堂的關注,促使他們將注意力轉向教師所講解的內容上,從而提升教學質量。
例如,在“綿延不絕的中華文明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建立與發展”單元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與秦始皇、漢高祖有關的歷史故事進行導入,激發學生學習本單元知識的興趣。在“秦始皇開創大一統基業”一課的教學活動組織當中,教師可以《孔虛經商記》的故事吸引學生注意:故事發生在戰國后期,齊國富家子弟孔虛想經商致富,于是便販運鹽和絲綢前往魏國大梁銷售。孔虛到了大梁之后,得知這里每斗鹽、每丈絲綢,都比齊國貴得多。孔虛心里很高興,心想這回發達了。但令他沒有想到的是,魏國的尺和斗都比齊國大得多,孔虛一不小心虧了本。他賣掉貨物,得到不多的布幣,又發現這些錢在齊國不能用。孔虛只好決定用這些布幣再搏一次,他把貨物運往趙國,到了趙國,他發現趙國的斗比魏國小得多,而兩國貨物的價格差不多,大有賺頭,孔虛趁機賺了一筆。商場得意,孔虛日漸出名,一位趙國商人向他告貸,并立字為據,但孔虛不認識趙國的文字,認為趙國商人有意欺騙他……學生在聽故事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想一想,看完這個故事,可以發現戰國后期存在哪些問題,(答案為貨幣不統一、文字不統一、度量衡不統一,影響各地經濟文化交流),加深學生對統一貨幣、文字和度量衡重要意義的認識。
初中歷史與社會課程不僅涵蓋了人文學、經濟學的相關知識,同時融合了歷史、地理、政治等學科知識,具有相當強的綜合性與社會性,這其中無處不蘊藏著豐富的故事元素。在組織課堂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教師應當巧妙地借助本學科蘊含的豐富的故事教學資源,將歷史與社會同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學習經驗相結合,以講故事的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習動機的產生。
初中歷史與社會課堂追求趣味化教學是為了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愛國主義情感,在教學活動中逐步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提高自身素質。歷史與社會課堂教學水平的提高需要學生、家長和教師的相互配合,在教師提升自身職業素質的同時,學生還需要配合教師的管理,積極參與教師組織的各項活動,家長應當鼓勵和支持孩子認真Υ本門課程的學習,配合教師,實現初中歷史與社會課程教學質的飛躍。
參考文獻:
下面我收集了今年部分省區高考電化學試題,對試題做以解析,并回顧和復習相關部分知識,以期對學生的復習和備考有一定的指導和幫助作用。
1.(海南)下列各組中,每種電解質溶液電解時只生成H2和O2的是( )
A.HCl CuCl2 Ba(OH)2
B.NaOH CuSO4 H2SO4
C.NaOH H2SO4 Ba(OH)2
D.NaBr H2SO4 Ba(OH)2
解析:電解以上電解質溶液產物是:電解質(陰極產物,陽極產物)
HCl(H2,Cl2) CuCl2(Cu,Cl2) Ba(OH)2(H2,O2) NaOH(H2,O2) CuSO4(Cu,O2) H2SO4(H2,O2) NaBr(H2,Br2)
答案:C。
知識回顧:
(1)用惰性電極電解電解質水溶液:
①不活潑金屬的無氧酸鹽實質上是電解電解質,陽極得到陰離子的單質,陰極得到陽離子的單質。
②不活潑的金屬的含氧酸鹽溶液,陽極得到O2,陰極得到陽離子的單質,如CuSO4溶液,陽極得到O2,陰極得到Cu。
③無氧酸溶液實質是電解電解質,如鹽酸溶液,陰極得到H2,陽極得到Cl2。
④有氧酸溶液實質是電解電水,如硫酸溶液,陰極得到H2,陽極得到O2。
⑤活潑的金屬的無氧酸鹽溶液,陽極得到陰離子的單質,陰極得到H2,如NaCl溶液,陽極得到O2,陰極得到Cl2。
⑥活潑的金屬的有氧酸鹽溶液實質是電解水,陰極得到H2,陽極得到O2,如Na2SO4溶液,陽極得到O2,陰極得到H2。
(2)原電池放電時的電子及電流流向、正負極判斷、電極產物及電極現象的判斷:
①外電路中電流從正極流向負極,電子從負極流向正極,對應的電極是金屬材料時,金屬活動性為:負極>正極。
②有氣泡逸出的一極為原電池的正極,金屬活動性為:負極>正極。
③電極質量減少的一極發生氧化反應為原電池的負極,金屬活動性為:負極>正極。
④特例:Mg、NaOH溶液、Al組成的原電池,Al為負極。
2.(山東)以硫酸銅溶液為電解質溶液進行粗銅(含Al、Zn、Ag、Pt、Au等雜質)的電解精煉,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__
①電能全部轉化為化學能 ②粗銅接電源的正極,發生氧化反應 ③溶液中Cu2+向陽極移動 ④利用陽極泥可以回收Ag、Pt、Au等金屬
解析:①電解和電鍍電能部分轉化為化學能。
②粗銅接電源的正極,發生氧化反應,精銅接電源的負極,發生還原反應,電解時,粗銅在陽極溶解,純銅在陰極析出。
③溶液中陽離子Cu2+向陰極移動,陰離子硫酸根離子向陽極移動。
④利用陽極泥可以回收Ag、Pt、Au等金屬,陽極泥是冶金工業中回收貴金屬的重要原料
答案:②④。
知識回顧:
(1)電鍍是電解原理的應用
①電鍍時,以鍍層金屬為陽極材料,以含有鍍層金屬陽離子的鹽溶液為電解質溶液。
②被鍍件連接在電源的負極,作為電解池的陰極。
③電鍍時,在陽極,陽極金屬被氧化成離子進入溶液;在陰極,鍍層金屬陽離子被還原為單質覆蓋在電鍍件的表面。
④電鍍時,電解質溶液中的陽離子向陰極移動,陰離子向陽極移動。
⑤電鍍時,電能部分轉化為化學能。
(2)氫氧燃料電池
燃料電池的表示:燃料氣|電解質溶液(酸性H+、中性Na2SO4、堿性OH-)|燃料氣
①H2|H+|O2
負極反應:2H2-4e-=4H+
正極反應:O2+4e-+4H+=2H2O
總反應:2H2+O2=2H2O
特點:負極產生H+,正極消耗H+
②H2|中性Na2SO4|O2
負極反應:2H2-4e-=4H+
正極反應:O2+4e-+2H2O=4OH-
總反應:2H2+O2=2H2O
③H2|OH-|O2
負極反應:2H2-4e-+4OH-=2H2O
正極反應:O2+4e-+2H2O=4OH-
總反應:2H2+O2=2H2O
特點:負極消耗OH-,正極產生OH-
④H2|熔融鹽K2CO3|O2、CO2
負極反應:H2-2e-+CO32-=H2O+CO2
正極反應:O2+4e-+2CO2=2CO32-
為了解攀枝花市城區中小學生營養狀況,及時發現問題,采取改進措施,為保障少年兒童身心健康發育提供科學依據,筆者將我市城區4所中小學校4128名學生2005年的健康體檢資料用身高標準體重法對學生營養狀況進行了評價。
1.對象與方法
1.1對象:按整群隨機抽樣原則抽取市區四所中、小學校共4128名學生的體檢資料。其中男生2270名,女生1858名。
1.2 方法: 采用“中國學生7~22歲身高標準體重值”[1]作為營養狀況評價標準, 以身高標準體重值的90%~110%之間為營養正常。
2.結果
2.1總體營養狀況:4128名學生中,營養不良率為33.84%(1397/4128),其中輕度營養不良為26.77%,中度營養不良為6.73%,重度營養不良為0.43%,以輕度營養不良為主,占營養不良學生的79.10%(1105/1397)。超重與肥胖率為13.98%(577/4128),見表1。
2.2中小學生營養狀況比較:中學生營養不良率(35.12%)略高于小學生(32.62%),差異無顯著性
(χ2=2.87,P>0.05);超重與肥胖率中學生(16.37%)高于小學生(11.70%),且差異有顯著性(χ2=18.74,P
2.3 男女生營養狀況比較:男生的營養不良與營養過剩狀況均較女生突出。營養不良率男生(35.24%)高于女生(32.13%),差異有顯著性(χ2=4.42,P
3.討論
本次研究結果表明,我市中小學生營養不良和營養過剩出現“雙峰現象”。營養不良狀況較突出,營養不良以輕度營養不良為主,占營養不良學生的79.10%。營養不良率男生高于女生,這可能與男生不吃早餐,早餐質量差的現象比女生普遍有關。建議學校、家庭和社會共同來關心學生的營養問題,加強學生營養知識的宣傳教育及營養行為的指導,提高學生和家長的營養和健康意識,糾正學生不吃早餐、早餐質量差、挑食、偏食、零食的不良飲食習慣,提倡合理營養,保證各種營養素的全面攝入,進行科學合理配餐,有條件的學校可開設課間餐、營養午餐,逐步改善學生的營養狀況,降低營養不良率。
我市學生營養過剩狀況也很突出,中學生營養過剩率高于小學生,這與中學生升學壓力大,課業負擔重,勞動及體育鍛煉缺乏有關,也與有些家長缺乏合理營養方面的知識,食物(營養素)搭配不合理有關;男生營養過剩率高于女生,這與男生不注重體形,營養攝入相對過剩及缺乏勞動與體育鍛煉有關。肥胖是成年人許多疾病的誘因,在物質生活日漸豐富的今天,應充分認識少年兒童肥胖的危害性,家庭應培養學生愛勞動的品德,學校應注意培養學生養成自覺鍛煉身體的良好習慣,使學生掌握一套適合自己的鍛煉方式,通過體育鍛煉消耗過剩熱能,促使機體勻稱發育,防止肥胖。
【中圖分類號】R7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3)09―0623―02
齲齒是學齡前兒童高發的口腔疾病,也是人類最普遍的慢性非傳染性疾病之一,其患病率高,危害性大。若不及時治療,任其發展,可引起乳牙疼痛、過早脫落、功能喪失、后繼恒壓排列不齊等后果,甚至引起兒童營養不良、發育遲緩和心理障礙[1]。為了解我市近5年學齡前集體兒童齲齒變化趨勢,對2009年-2013年間的體檢資料進行調查,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 研究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2009年-2013年間在我市幼兒園就讀的3-6歲兒童。
1.2 研究方法 由經過培訓的兒童保健醫師在自然光下,采用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口腔健康調查基本方法”[2],檢查牙齒是否有褐色或黑褐色改變,或者出現明顯的齲洞,并對兒童齲齒進行計數。
1.3 統計學方法 將體檢結果錄入Excel數據庫,而后轉為SPSS18.0數據庫。 計數資料采用卡方檢驗并進行卡方趨勢性分析,以 P
2 結 果
2.1 2009年―2013年學齡前兒童體檢情況
2009年―2013年昆山市學齡前兒童體檢情況較好,均達到了95%以上。其中2009年在園人數20098人,體檢人數19794人,體檢率98.49%;2010年在園人數21380人,體檢人數20864人,體檢率97.59%;2011年在園人數26223人,體檢人數25381人,體檢率96.79%;2012年在園人數40797人,體檢人數40045人,體檢率98.16%;2013年在園人數43406人,體檢人數42799人,體檢率98.60%。
2.2 2009年―2013年昆山市學齡前兒童齲齒檢出情況
2009年學齡前兒童齲齒的檢出率38.7%,2010年為34.4%,2011年28.6%,2012年23.6%,2013年為29.3%。2009~2013年間,齲齒的檢出率呈現下降趨勢(趨勢p
2.3 2009年―2013年學齡前兒童齲齒狀況的城鄉差異
2010-2013年及5年的合計中,城區兒童齲齒的檢出率均高于鄉鎮(p值均為0.000)。而2009年城鄉間兒童齲齒檢出率間的差異沒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3 討論
齲齒是兒童青少年最常見的疾病之一。由于其進行性、破壞性的損害并可引起全身疾病,故WHO將其列入世界范圍內三大需重點防治的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的[3]。本次調查發現我市2009年學齡前兒童齲齒檢出率為38.7%,而2013年其降低至29.3%,但仍高于重慶市對3804例學齡前兒童調查結果(27.1%)[4]。吳紅麗[5]等調查結果發現秦皇島市海港區2-6歲兒童齲齒的患病率為42.7%,姚應水[6]等發現城區兒童齲齒的檢出率為51.72%,均高于本次調查結果。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長(特別是祖輩)的溺愛,導致兒童含糖食物和碳酸飲料攝入量大。另外,大部分兒童漱口、刷牙方法不正確,又不能堅持早、晚刷牙、進食后漱口,所以在齒縫間和溝裂中存留食物殘渣,更增加了患齲齒的可能性。本次調查結果發現城區幼兒園兒童齲齒的檢出率高于鄉鎮,原因可能在于城區兒童家庭條件較好,兒童攝入的甜食和碳酸飲料更多,因為有調查認為喜歡吃甜食和碳酸飲料仍然是兒童齲齒的危險因素[7-10],柳宏波[11]等對威海地區學齡前兒童齲齒的調查結果也表明城區兒童患病率高于農村,進一步驗證了本文的結果。本研究同時發現近五年來我市齲齒的檢出率有降低的趨勢,這與孫明志[12]等人研究結果類似,這應該得益于近幾年幼兒園防治齲齒宣傳教育力度逐步加強,更多的教職工、家長了解牙齒保健知識,使兒童從小養成口腔衛生的好習慣,學會合理刷牙,及時清除牙齒上的食物殘渣,適時、適量吃糖和碳酸飲料,同時幼兒園口腔保健工作也逐步規范,定期組織對兒童進行口腔檢查,開展局部用氟等綜合性防治措施。
參考文獻:
[1] Brice DM,Blum JR,Steinberg BJ.The etiology,treatment,and prevention of nursing carise[J].Contin Educ Dent ,1996,17(1):92,94,96-98
[2]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Oral Health Surveys Basic methods[M]4th ed.Geneva: WHO.1997.
[3] 閆玉美. 學齡前兒童齲齒的護理干預[J]. 當代醫學, 2011, 17(2): 115-116.
[4] 茍勤勇, 周瓊, 周文莉, 等. 重慶市 3804 例學齡前兒童齲病調查分析 [J][J]. 中國婦幼保健, 2010, 25(20): 2854-2855.
[5] 吳紅麗, 李淮安. 秦皇島市海港區2-6歲兒童健康狀況調查研究[J]. 中國實用醫藥2011:33(9):1404-1405.
[6] 姚應水, 金岳龍, 施六霞. 城市社區學齡前兒童齲齒患病的現況調查[J]. 現代預防醫學, 2007, 34(23): 4471-4472.
[7] 韓霞,嚴,羅曉明等,昆山市3305名學齡前兒童齲齒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兒童保健雜志,2010,18(8):659,680.
[8] Kaye E K. Nutrition, dietary guidelines and optimal periodontal health[J]. Periodontology 2000, 2012, 58(1): 93-111.
[9] Whittle J G, Whittle K W. Household income in relation to dental health and dental health behaviours: the use of Super Profiles[J]. Community dental health, 1998, 15(3): 150.
一、興趣化分層教學模式的內涵
所謂興趣化分層模式,就是將學生發展水平的差異作為依據,為不同層次學生設置不同的發展目標,以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活力,幫助其樹立學習自信心,激發其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促使興趣成為其學習與發展的動力,最終有效提高全體學生素質的一種教學模式.
數學,是一門研究數量關系與空間形式的學科,具有嚴密的符號體系和獨特的公式結構,同時其也是一門具有較強規律性的學科. 小學數學作為數學學習體系的啟蒙階段,培養小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為日后的數學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就顯得十分重要. 因此,小學數學教學中,興趣化分層教學策略的有效實施,有利于小學生數學啟蒙,便于其為日后系統而整體地學習數學奠定堅實的基礎,有針對性地開啟數學知識寶庫之門,引導學生邁向知識的殿堂.
二、關愛學生,激發其學習興趣
低年級的小學生,心智與情感等都不成熟,剛剛離開了父母的愛護,所以需要得到更多的關愛與呵護. 因此,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師應對學生給予更加誠摯的關愛,構建更加親密無間的師生關系,營造無可替代的校園生活氣氛,也只有這樣,學生才能感受到愛與關心,才能產生學習的濃厚興趣,并全身心地投入學習之中.
例如:在“數的認識和大小比較”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就可以立足于對每名學生及其家庭的關愛,用不同的家庭人數引導學生進行比較,說出人數最多與最少的家庭;也可以依據學生的不同年齡進行比較,潛移默化地讓學生聯系生活實際,在不經意間產生對數學知識學習的興趣.
對于低年級的小學生,教師應關注其在校園學習生活及家庭生活,對其進步實行適當的鼓勵與肯定,同時立足于教材,將一些比較抽象的數學知識同學生的實際生活相聯系,將其更加具體、形象、生動地展現于學生面前,促進學生學習興趣與熱情的產生,以便其更好地進行數學學習.
三、激發學生興趣,培養其分層概括能力
小學生的年齡較小,注意力不易集中,其理解能力、邏輯思維等能力也都處于啟蒙階段. 因此,小學數學教師應立足于教材,對教材實現認真的研究與分析,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方式與策略,比如:現代化科學技術多媒體等設備的有效應用,進行圖片或視頻課件的播放,將數學知識更加生動、形象、具體地展現于學生面前,充分調動小學生的積極性與主動性,便于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接受,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熱情,實現興趣化分層教學模式.
例如:教師可用多媒體播放事先準備的圖片:兩個籠子里分別裝有8只和4只小兔子,讓學生自己數一數,提出問題并作出答案. 比如:哪個籠子里的小兔多?比另一個籠子里的小兔多幾只呢?
這樣的教學方式可將數學問題變得更加形象、生動,激發其學習興趣的同時,實現對學生的啟發訓練,促使學生用簡單的語言對數量關系與題意進行理解,學生也會很容易得出答案. 然后,再深入引導學生自己設置問題并進行解答,實現多層次的教學目標,有效培養其問題分析與概括的能力等. 四、分層鞏固聯系,拓展數學思維
數學是一門具有很強規律性的學科,所以一些基本題和復習題的練習是必不可少的. 因此,小學數學教師應在教學過程中合理安排基本題的練習,引導學生應用所學知識和方法解題,以有效提高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掌握,提高其熟練程度,同時拓展其數學思維,培養其靈活性與創造性,不斷提高其實際問題的解決能力. 而對于不同知識水平與能力的學生,教師也應善于“分層”教學與訓練,比如依據學生的知識能力差異進行合理分組的小組學習,為優等生、中等生、學困生有針對性地設計不同的習題,形成“基礎題綜合體提高題”的綜合分層教學與練習,遵循因材施教、循序漸進的教學原則.
例如:在“24時計時法”的教學過程中, 教師就可以分三個層次提出探究目標. 第一層次:清楚了解24時計時法是什么,24時計時法與普通計時法所顯示的時刻之間的關系,并能口算簡單的時間;第二層次:除了掌握第一層次的知識外,還應掌握列式計算一天內經過的時間,區別時間與時刻;第三層次:能夠應用所學的知識進行比較復雜的一些關于時間的應用題.
這樣的分層教學模式,有利于激發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好奇心與求知欲的產生,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有針對性地實現不同能力與水平的知識教學,幫助學生樹立了良好的數學學習自信心,同時激發其進取心意識的培養.
總而言之,興趣化分層教學模式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有效應用,更加有利于開放性課堂氛圍的營造,促使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更加快樂地進行學習,有效激發其學習興趣與熱情,促使其產生積極性與主動性,更加全身心地投入到數學學習之中. 而小學數學教師,更應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方式,重視開放性、多元化的數學教育模式,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與意識的同時,拓展其創新思維空間. 興趣化分層教學模式策略,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值得引起廣大小學數學教育工作者的關注與重視.
【參考文獻】
( Athletics and healthy course standard)( call the new lesson mark as follows) outstanding student the independence of the study, emphasize perse sex of the teaching means of teacher, pay attention to the vivid that the teaching result evaluate, request the teaching method to be advantageous to the sport enthusiasm that stirs up the student, end make the student develop the consciousness of the for life athletics, promote the student adapt the various aspect health, diapason of ability and develop completely in the body, mental state and society.Transfer the new lessonobject premise in the syllabus, the high school student who discovers now likes the athletics but does not like only up the athletics lesson.This text try according to this the circumstance combines the new lessonobject implement to request to the high school student of interest in the athletics carry on the study.The main factor contain followingfew aspectses:Personal factor, teaching of teaching material problem, teacher's problem, teaching condition problem, student organizes the medium creative problem, family factor etc..Investigate the student and don't like the athletics lesson to solve the path in this a few aspects, think the athletics teaching to make a reference opinion of a little, thus pus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athletics education for all-round development.
Keyword:The new lesson mark, interest in the athletics, research, measure
前言
隨著新的課程標準的頒布,體育教學的目標進一步明確——以促進學生身體、心理和社會適應能力整體健康水平的提高為主要目標;以提倡堅持“健康第一”為指導思想;激發學生運動興趣;培養學生終身體育的意識;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學生健康的心理素質;關注個體差異,確保每一個學生受益。但是據了解,近幾年來,有很多老師都說中學生不怎么喜歡上體育課。這種現象屢見不鮮。而且素質教育是當今世界教育改革與發展的主流。多數中學生不喜歡體育課的現象也沒有多大地減少。令人擔憂的是,大多數中學生的體質健康狀況欠佳。有些地方的教學改革卻是做形式上的架子,而忽視了實際教學效果。而要改變這種局面,必須要清楚導致這種局面的因素,下面介紹一下中學生不喜歡體育課的因素及對策。
研究對象與方法
(一)研究對象
增城市華僑中學高一、高二、的部分學生
(二) 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 2、 觀察法3、歸納分析法
三 結果與討論分析
(一)增城市華僑中學學生對上體育課興趣的情況
通過對增城市華僑中學的1280名觀察。對體育課感興趣的男生有450人左右,約占人數的35.2%。女生有154人左右,約占人數的23.7%,感興趣人數約占整人數的29.8%;對體育課不感興趣的男生有830人左右,約占人數的64.8%,女生有496人左右,約占人數的76.3%,不感興趣人數約占整人數的65.3%。
(二)影響學生體育課興趣的原因:
教材問題
教師問題
教學條件問題
學生個人因素
教學組織中的創新問題
家庭因素
(三)教材的更新改革不能符合每一個學生。
教材的更新改革不僅要考慮學生的興趣和需要,更要考慮國家和社會的需要。在教材內容結構、目的的選擇與構建方面,要充分地考慮學生發展的需要及其不同年齡階段的身心特點,但問題就在教材的改革不可能都符合每個學生的興趣,從而就影響到部分學生對體育課的厭學。
(四) 教師的自身問題
在體育教學中,學生不喜歡體育課與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等有關,而且與體育教師關系還大。教師因素可以分為體育教師因素和其他任課教師因素。體育教師因素主要有教師業務水平不高、教學方法不科學新穎、教師自身的責任心不強和教學重點不在體育課教學上等因素。其他任課教師,不支持學生參加體育活動的現象是影響學生學習體育的積極性的重要原因。使學生同他們一起認為,學習體育是沒有用的,而且會影響學生的文化課的學習。
(五)教學條件的限制
在同等的教學內容、體育教師和教法上,如果教學條件差,會直接影響教學的質量。場地、器材的數量和質量與場地、器材安排適當等,還要考慮到學校的周圍的環境問題之類的教條件。這些都是體育課堂教學的前奏;是否上好一節體育課的前提;是否激發學生學習的動機和興趣、建立快樂氛圍的前提;是學生完成技術動作、掌握技能的前提。
(六)學生個人因素的問題
在體育課中,學生主動參與性不高,除了客觀因素外,學生不喜歡上體育課往往表現為:
其一,由于學生自身的體育意識淡漠,可以說學生就沒有主動參與體育訓練的想法;
其二,由于應試教育一直占主導地位,學生平時絕大部分時間被占用,想玩不能玩;
其三,身體發展的性別差異大于智力發展的性別差異,男女學生在身體發育的不同時期,身體形態、機能水平、運動素質、運動功能等方面具有明顯的區別和各自的特點,而且男女學生在運動中的心理狀態也有很大的不同,往往受情緒影響而淡薄參加體育運動的興趣。
(七) 在教學組織方法上不夠創新
常言道:“熱愛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能量的調節者、是行為的動因”。在這個基礎上,教師應該在教學上有所創新。因為:1)教師創新方法能為學生提供多種練習方法和供學生參考,使其擇優而行,以適應學生運動能力,使每個學生在生理上獲得,在心理上獲得滿足。社會適應能力得到提高。2)教法創新應重視對學生個性培養與發展,允許學生發表不同的意見,抒發不同的感受。3)教法創新應與現代教育技術相結合,為學生創造生動活潑的學習氛圍。4)教法創新與學法創新相結合,對學生來說,“會學”比“學會”更重要,對于教師來說,教會學生鍛煉比帶著學生鍛煉更為重要。5)教法的創新要注意學生良好的情感體驗,以獲得藝術地創造和諧愉快教學環境,使學生既喜歡體育課又喜歡體育教師。
(八) 家庭因素的影響
家庭影響著一個孩子的成長。社會學認為,少年兒童的知識、技能、行為規范、人生目標、價值觀念乃至人格特質等,都可在家庭環境中得以初步形成。一些家長不喜歡體育鍛煉,也不喜歡過問孩子的體育活動情況和子女一起進行家庭式的體育活動。而且有些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家長們認為:體育鍛煉會分散孩子的學習注意力,無心向學,倒不如多的看書為好。大多數家長、老師認為體育學好學壞無所謂,導致學生應有的體育鍛煉時間被剝奪,學生上體育課往往不思進取、好惡厭勞、能躲就躲、能逃就逃,對完不成學習任務缺乏應有的恥辱感,更不要說培養起體育興趣了。久而久之,學生就對運動產生消極的作用,從而學生對體育課不感興趣,而至厭學。
四、提高學生體育課興趣的措施
(一)在教材方面要進一步完善
在這個方面里,教師應怎樣抓好呢?一般來說有幾點:1,體育教材都具有一定的娛樂性。教師在備課鉆研教材時首先要深入挖掘教材的娛樂性,也就是教材的魅力所在。因此,教材的魅力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因素。如籃球的投籃、足球的射門、跳遠的遠度、投球的命中率等等。2,鉆研教材不僅要把握教材的魅力,還要鉆研教材的價值和教材的重點和難點等。在鉆研教材的同時,備課的結構也要很注意,在教材的娛樂性同時,將興趣導入到課首。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特別重視課的開始部分的心理活動,在處理教學起點時常采用趣味濃厚的小游戲,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結束時設置懸念于課尾。一堂課的結束并不是知、技能傳授的終止,特別是體育知識、技能有特殊的系統性和連續性,教師在課堂尾設一些問題讓學生去思考、實踐。
(二) 教師自身的思想素質和業務水平等要自我增值
1、教師的職業水平:體育教師必須具備良好的運動能力,才能保證示范動作的準確規范,學生通過觀察教師準確而規范的示范動作,就能準確地感知動作表象,從而達到示范教學的目的。在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今天,學校體育應充分發揮其多種教育的功能。同時,也給我們的體育教師提出了更高的新的要求。目前,在原有的運動項目中,增加了羽毛球、網球、棒壘球、地擲球、門球、輪滑、獨輪車、攀巖、健身操等這一內容的變化,就需要體育教師不斷學習新的技術、新的動作,掌握多種技能,自我提高。
2、教師自身的形象:在體育教學中,教師的形象對學生有強烈的影響力,學生會模仿教師示范的技術動作,學習教師的言行舉止。教師的言行舉止對學生起著潛移默化的影響,從而學生就對教師有一個良好的形象,在教學上往往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3、體育教師的威信:1)加強自身各方面的修養,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2)體育教師要具備較好的運動能力和淵博的知識并善于傳播知識。3)要具有較強的組織能力和管理能力。4)要勤于學習,善于學習,熱愛本職工作。5)有敢于拼搏、不斷創新的積極進取的精神。6)要成為出色的社會活動家。體育教師只有具備以上方面條件才能樹立和提高自己的威信,而教師的威信是教育,教學工作獲得成功的無形巨大力量,才能在學校體育教學中和體育活動中更好地發揮自己的作用。
(三)傳統教學模式的轉變
受傳統習慣的影響,體育教師在上課中一般采用"四部分"的結構模式:開始部分--準備部分--基本部分--結束部分。這種結構由于對課的幾個部分限制過死,從形式和內容上過分突出了基本部分的作用,而忽視了其它部分的教育和培養作用,從而影響了教學質量。
傳統的教學是在應試教育的理論與實踐中生長并形成的一種固定模式,片面強調了身體鍛煉,而忽視了對學生的全面培養和教育,不能以大多數學生為主要教學目標,這與時代所賦予的歷史任務是不相符的。要提高體育教學質量,必須改革傳統的教學模式,在實踐中充分利用體育教育自身的優勢,轉化限制條件為有利條件,正視自己,解放思想,拓寬思路,大膽突破,既尊重傳統,也不要被傳統所拘束。既學習國內外先進的教學方法,也要創造適合本校實際的方法,使每節課都做到教法新穎,措施有力,不斷提高教學質量。讓我們面向跨世紀的青少年,在教學中不斷探索新方法,每節課都體現自身的價值和特點,在教育改革中走出適合自己的路。
(四) 讓學生了解到上好體育課的重要性
從思想上真正認識到上好體育課的重要性,才能逐漸培養出學習體育的興趣來,使學生認識到,上好體育課不僅僅是為了身體好,更能體現一個人的精神面貌和意志品質。在培養學生的正確觀念的同時,加大對體育的宣傳力度,使學生家長和其他任課教師也能充分體會到這一點,成為學生學習體育的有力后盾和積極擁護者,真正從思想的深處接受和認同體育的重要性。
(五)創建以學生為主體的新穎教學方法
體育教學方法是教師組織學生進行學習的步驟、程序、規則、方式等,包括教法與學法。教法起著組織、控制、激發、引導、示范、說明、概括、評價等作用,學法起著主體、目的、內化、發展等作用。教法和學法是有機聯系不可侵害的整體,有什么樣的教法,就會有某種相應的學法,或者為了建立某種新的學法,就必須采取相應的教法。
創建以學生為主體的新穎體育教學方法:一是要堅持內因(學生)與外因(教師)的辯證統一;二是要堅持教法與學法的有機結合;三是以教學目標為依據,以教學內容為基礎,以教學手段為核心,以教學組織為主線,以教學策略為龍頭;四是要對原有的教學方法進行科學的選擇,合理地組合,正確地運用。
五 結論與建議
(一) 結論
1、 隨著教學改革的進一步深化,要求體育課的課堂效率有普遍提高 ,提高學生上好體育課的積極性和興趣是提高體育課的教學效率的有效途徑。
2 、教師和家長對體育學習的重視程度是提高學生學習體育興趣的一個重要前提條件。
3 、 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和新型的教學模式是培養學生體育興趣的重要手段。
4 、 提高體育教師的思想素質和業務水平是提高學生體育興趣的基礎。
(二)建議
1、 加大素質教育的宣傳廣度的和深度,切實使全社會對體育教學的重要性有一個客觀公正的評價,充分認識體育教學的必要性。
2、 采取新型的學生成績考核制度,使學生認識體育教學的重要性,擺脫傳統觀念的不良影響。
3 、加強師生之間的溝通與聯系,切實了解學生想干什么想學什么,靈活機動的安排教學內容,切合本校的實際,開展具有自己學校特點的體育教學。
4、 加強教師基本功的鍛煉,加強新知識新方法的學習,在科研中不斷充實和提高自己。
參考文獻
1、《體育與健康》廣州體育學院2004—1饒紀樂
2、《高中女生厭學體育課行為的歸因研究》體育函授通訊2002-18(2)84-85楊莉敏
3、《淺談體育教師的身心素質》體育師友 2001(2)21吳杰嬋
4、《體育教學中的形象教學》體育師友羅宏中
5、《談體育教師的課堂教學藝術》體育師友2001(4)7高松、楊渝晴
6、《高校田徑選修課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體育師友2000(1)鄧澤祥、李志敏、崔曼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