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理診斷大全匯總十篇

時間:2023-06-12 16:02:48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護理診斷大全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護理診斷大全

篇(1)

美容工作者的敬業精神、職業道德、技藝水平都會對美容咨詢患者產生影響,在臨床實踐工作中應遵守下列一些原則與方法是有必要的。

1.1 切入 把自己切入到患者內心當中,去發現患者真實的求診動機,了解其在美容上究竟希望達到何種要求與目的,并通過自己的工作來調整患者的心態,糾正其一些錯誤、不切實際的觀念、想法與要求,引導其正確的認識自己的客觀情況和目前的美容醫療水平。

1.2 醫學審美標準與個體形態外觀對照 美容醫師應鼓勵患者陳述自身的缺陷,并講述病史。在悉心聽取患者的認識時,醫師應根據科學而客觀的人體美學標準,與患者一道對其進行全方位的多視角的統籌關照,同時對其進行醫學審美教育,以期達到審美觀念上的共識。

1.3 必要說明 美容醫師對患者所需解決的問題提出自己的方案方法,通過通俗的講解使其能透徹的理解手術的一般程序,如采用圖冊、幻燈片、錄像帶等。讓患者了解手術后可能產生的療效,并對可能出現的意外與并發癥也應做出明確的說明,讓患者做好圍手術期心理上的準備。

1.4 保守秘密 美容手術者多不希望他人知道其做過美容手術,有的擔心遭人非議,有的存在不同程度的自卑心理、虛榮心理,有的涉及一些隱私,美容醫師應該理解他們,并為其保守秘密。

1.5 忠實于科學、忠實于患者利益 美容工作者在咨詢宣傳中應避免使用不當的、欺騙性的手段和活動,不應做力所不及的手術。

2 美容外科咨詢的技巧

2.1 美容咨詢的關鍵是針對性的,以對答式開始,以講解式為主,以漫談式為輔。主要是運用醫學人體美學知識、醫學知識和美容心理學知識[2]。醫學人體美學知識包括人體形式美基本要素、容貌形體美的基本要求、人體皮膚美學等,以此來評價美容就診者的容貌和形體狀態,皮膚缺陷,并做出相應診斷,為此應特別注意就診者對自身容貌認識的偏差和局限;醫學知識,主要包括美容治療的手段及基本程序,說明其安全性、無痛性、有效性,講述治療恢復的一段時間與過程極可能出現的意外與并發癥。美容心理學知識包括美容心理診斷、美容心理調節和疏導。

2.2 對于前來咨詢者,重在全面普及美容醫學及相關知識,不要急于讓他們接受治療,而應等待他們的認識;對于徘徊審慎者應做到耐心、細致、認真地解答,以解除其疑慮,提高其對治療的信心;對急于求職者則應實事求是的說明預期效果及可能出現的意外與并發癥,必要時應適當的進行“降溫”,使其期望不脫離實際。在美容咨詢中還應注意如下幾個問題:

2.2.1 嚴格把握適應證 包括美容就診者的心理適應證和美容治療措施的適應證,不可勉強或遷就治療。

2.2.2 不可夸大治療效果 對患者不做超過實際的承諾。較理想的做法是告訴患者可能獲得一定的改善,醫師將盡力改善患者的形象,但不能做出百分百的承諾,以免就診者產生不切實際的期待,減少治療后的糾紛。

2.2.3 記錄完整的病例資料,手術前后照相和簽手術協議書是必要的。較大手術時,最好預約手術時間。

2.2.4 手術指導 告知受術者所需物品、護理品、護理人員及藥品等,并送發有關手術指導材料的印刷品,做好美容護理工作。

篇(2)

 

1 奶牛皮膚真菌病的診治

奶牛皮膚真菌病是由真菌引起的,臨床上以被皮呈圓形脫毛、形成痂皮等病變為特征,且該病傳染快、蔓延廣。

1.1 臨床癥狀

發病奶牛的皮膚病多發生在頭部,特別是眼的周圍、頸部等部位,不久就遍及全身。病初成片脫毛區域如小硬幣大小,有時保留一些殘毛,隨著病情的發展,皮膚出現界限明顯的禿毛圓斑,一部分皮膚隆起變厚形似灰褐色的石棉狀,病初不癢,逐漸開始出現發癢表現。

1.2 實驗診斷

1.2.1 直接鏡檢:刮取患部痂皮連同受害部的毛,浸泡于20%氫氧化鉀溶液中,微加熱3~5小鐘,然后將所采病料置于載玻片上滴蒸餾水1滴,加蓋玻片鏡檢,可看到分隔的菌絲或成串的孢子。

1.2.2 真菌的分離培養:將采集的被毛、痂皮等病料,先用生理鹽水沖洗,再用滅菌吸紙吸干后,接種在馬鈴薯葡萄糖瓊脂培養基上(添加1%酵母浸出液,同時為了抑制雜菌繁殖干擾,每毫升培養液添加0.125毫克的氯霉素),放在37℃恒溫箱中培養10天,在培養基表面形成棉絮狀的白色菌落,顯微鏡下觀察,可見到棒狀的大分生孢子和分隔的菌絲。

1.3 防治措施

1.3.1 分群隔離:對所有牛只逐頭保定檢查,有臨床癥狀的牛只全部轉群集中在同一牛舍內,病、健牛只固定人員飼養,不得串舍。

1.3.2 強化消毒:采取全方位的衛生清理和消毒,牛舍要求每天上、下午兩次清掃,兩次用消防水龍頭沖洗,兩次用來蘇兒、百毒殺更替消毒,舍外包括人員、用具及場地等每天進行一次清現和消毒。

1.3.3 具體治療措施:對于發病牛整個治療工作分為三個療程,每個療程7天。① 用灰黃霉素原粉飲水對癥治療,每頭5克/次,2次/天。② 先用溫的來蘇兒溶液浸泡過的毛巾對患部浸潤→用牙刷去掉患部痂皮→用5%~10%碘酊涂擦患部→最后用達克寧外涂。③ 對于去掉的痂皮集中清理,灑油燒掉,保定牛只用具、人員和場地消毒處理。

1.3.4 健康牛只的預防措施:① 對于健康牛只飲用添加灰黃霉素原粉的水,每頭4克/次,2次/天。② 對于健康牛只在各自固定的運動場進行日光浴,在天氣晴朗時每天中午12:00至下午4:00進行日曬。牛只入舍時運動場隨即實施清理和消毒。

2奶牛風濕病的診治

中獸醫稱風濕病為痹癥。現代醫學認為風濕病是一種全身變態反應性疾病。常侵害肌肉、關節等部位。雖然牛關節風濕病比較少見,但不注意防治危害也較嚴重。

2.1 病因分析

風濕病的發病原因尚不十分清楚,一般認為與溶血性鏈球菌感染有關。久臥濕地,寒風侵襲,汗后受風或旋即下塘暴飲冷水,夜受風寒,突遭雨淋等因素,均可誘發本病。

2.2 臨床癥狀

病牛往往突然發病,體溫升高,,食欲減退。患部肌肉或關節疼痛,背腰強拘,跛行,并隨適當運動而暫時減輕。病牛喜臥,不愿走動。重者肌肉萎縮,感覺遲鈍,失去使役能力。

2.3 防治措施

全身療法。常用10%水楊酸鈉注射液200-300毫升,5%葡萄糖酸鈣注射液200-500毫升,或0.5%氫化可的松注射液100-160毫升,分別靜脈注射,每天一次,連用5-7天。體溫高者,可加用青霉素和維生素C注射液等。

局部療法。對慢性風濕病,可用酒糟熱敷,方法是將酒糟炒熱后裝入麻袋,敷于患部;也可用醋炒麩皮(麩皮6千克、醋4.5升,充分混合,炒至燙手,裝入麻袋)熱敷。論文大全。熱敷時,需將牛拴在溫暖廄舍內,使之發汗。

中藥、針灸療法。可用通經活絡散或獨活寄生湯加減,如配合電針或火針,效果更好。加強護理,主要是避免受風、寒濕侵襲。

3奶牛的冬痢的診治

冬痢是牛群中發生的一種嚴重的季節性腹瀉,發生時間早的可在10月中旬以后,遲的在次年4月底以前,以春節前后發生最多。牛群中一旦暴發冬痢,將會迅速蔓延。病程為1周左右,死亡率很低。但由于發病頭數多,嚴重影響產奶量。論文大全。發病后一般在3~4年內不再發生,因此認為本病痊愈后具有一定的兔疫力。發病原因至今仍未搞清。

3.1 臨床診斷

可根據發病季節、發病規律及特征性的病狀進行診斷。冬痢的潛伏期很短,一般感染后3天就發病。論文大全。發病迅速,呈急性暴發性傳播。一個牛群常在一夜間就有20%發生腹瀉,大多數牛在2、3天里發生同樣的腹瀉。糞廈呈水樣,粽色,有腥臭味,常呈噴射狀排出,約有50%~80%的病牛糞便中伴有鮮紅的血液和血凝塊,體溫、呼吸、脈搏、食欲和飲水都接近正常,只有少數嚴重病例(5~10%)精神沉郁,腹圍縮小,體軀發冷、衰弱,有時不能站立。乳牛產奶量明顯下降。犢牛發病晚而輕或不發病。

本病應與沙門氏菌病、飲食性胃腸炎、病毒性腹瀉等病相區別,特別注意糞便中有無血液,血液的新鮮程度及全身癥狀等情況。沙門氏菌病,糞便中雖可血液,但多呈急性、發熱及敗血病,死亡率較高。飲食性胃腸炎雖有腹瀉,但較少含有血液,而且曾有食人腐敗變質問料的病史。病毒性腹瀉(粘膜病),有高熱及白細胞總數減少,并發生鼻鏡、口腔,舌、食道、前胃、皺胃和趾間損害。冬痢則無以上變化。

3.2 防治措施

目前還沒有有效的疫苗。根據各地經驗,冬痢無需特殊治療即能自愈。但對于癥狀較嚴重的病例,須進行一定的對癥治療,以縮短病群。一般采用磺胺瞇,每頭50克,或痢特靈,每頭2克,灌服1~2次。也可用腸道防腐收斂劑,如松餾油、克遼林等,每頭30~60克,混合灌服,12小時后再重復一次。對脫水嚴重和衰弱者要進行補液,并適當控制精飼料喂量,以供給營養豐富的糊粥為好。

4奶牛自汗癥的治療

4.1 臨床癥狀

奶牛自汗癥又稱盜汗癥,老齡、犢牛、瘦弱及產后的母牛多發,膘情良好的牛在春秋氣候多變時易發病。患牛得病后脊、腰、雙肋汗出如露珠,心率加快,呼吸急迫。有的體溫偏高、鼻流清涕、鼻鳴、頭低耳搭、行走如酒醉、不喜飲水。如不及時治療,可導致生命危險。

4.2 防治措施

4.2.1 中藥療法

(1)產后虛弱、體瘦患牛,可以應用補氣健脾、固表止汗的方劑:太子參50克,黃芪100克,白術60克,防風50克,麻黃根60克,浮小麥40克,牡蠣40克,五味子40克。如出現心率加數、四肢站立不安加茯神、棗紅、生麻各30克。共研細末后連服2~4劑。一日一劑。

(2)氣候驟變、寒風邪氣侵襲致病的患牛,宜采取祛風散寒、鮮肌固表的中藥方劑:桂枝60克,白芍50克,黃芪80克,生干姜40克,何首烏100克,防風40克。出現腰背,關節強硬可加入葛根60克,靈仙、川斷、牛膝各50克,共研細末后連服2~3劑。一日一劑。

4.2.2 西藥治療

靜脈輸入25%葡萄糖1000毫升、0.9%氯化鈉1000毫升、10%維生素c 50毫升、安溴100~200毫升、40%烏洛托品80~100毫升。肌肉注射鹽酸消旋山莨菪堿注射液(654—2)(1毫升含有效成分10毫克的包裝)10~20毫升,一日1~2次,連續2~3天。有利于改善急性微循環障礙。

5 奶牛產后截癱的診治

奶牛產后截癱是一種急性風濕病。

5.1 臨床癥狀

病牛體重540 kg,心跳弱,P 98次/min,R22次/min,T 36℃,結膜潮紅,口色淡紅,糞便稀,四肢發涼,驅趕時前肢呈打弓式,想站而站不起來,刺后肢無反應,兩腿屈曲,食欲稍減,反芻正常。

5.2 防治措施

篇(3)

2007年至2009年我們對80例下肢靜脈性潰瘍的患者進行調護配合中藥膏治療,取得滿意效果,現報告如下:

1 臨床資料

本組病例80例,按就診序號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40例。觀察組男25例,女15例;年齡15―75歲,平均55.7±13.6歲;病程3周―3年,平均10.2個月;發病部位:左下肢24例,右下肢15例,雙下肢1例;潰瘍面積最大20 cm2,最小1.6 cm2,平均9.3 cm2。對照組男27例,女13例;年齡15―74歲,平均56.5±14.2歲;病程3周―3年,平均10.5個月;發病部位:左下肢23例,右下肢17例;潰瘍面積最大19 cm2,最小1.5cm2,平均8.8 cm2。兩組臨床資料經統計學處理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2 治療及調護方法

2.1 治療方法:兩組均給予甲磺酸左氧氟沙星(北京雙鶴藥業生產,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10980067),每次2片,每日2次,連續1周;創面處理均用碘伏消毒潰瘍周圍皮膚,用生理鹽水清洗潰瘍面。在以上治療的基礎上,觀察組分為2個治療階段,先外敷化腐膏治療,當潰瘍面呈鮮紅色后改用愈瘍膏(化腐膏藥用:輕粉10g、紅粉10g、血竭10g、藏紅花6g、冰片0.3g、乳香10g、石決明0.3g,分別研細,過100目篩,細粉備用;將麻油120g放入鍋內加熱,數開后停火,放入蜂蠟30g融化,兌入藏紅花攪拌,再徐徐兌入血竭、乳香,將要冷卻時再兌入輕粉、紅粉攪拌,最后兌入冰片、石決明,攪拌成膏,浸入冷水中去除火毒,將冷卻后的藥膏涂抹在棉布上,每帖3―10g,醫用塑料膜覆蓋,包裝。愈瘍膏藥用:絡石藤20g、孩兒茶20g、當歸30g、藏紅花6g、紫草10g、血竭10g、乳香10g,將藏紅花、乳香、血竭分別粉碎,過100目篩,細粉備用;將絡石藤、黃芪、當歸、紫草切碎,放入容器內,加入麻油100g浸泡7天,再微火加熱,炸至當歸黃枯后,停止加熱,濾除藥渣,油膏中加入藏紅花細粉,再加入乳香、血竭細粉,攪拌成膏,放冷水中浸泡去除火毒,將冷卻后的藥膏涂抹在棉布上,每帖3―10g,醫用塑料膜覆蓋,覆蓋于潰瘍面,愈瘍膏覆蓋面積大于創面邊緣3-5cm,每日換藥膏一貼;對照組用生肌育紅膏(中國北京同仁堂(集團)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Z11021309)紗條覆蓋于潰瘍面,并用外輔料包扎固定,每日換藥一次。在治療前,治療2周后,治療4周后,兩組分別進行雙下肢動靜脈超聲檢查。

與對照組比較,X29.264,P

2.2 臨床調護:兩組護理方法相同。起居調理:抬高患足,減少走動,病情嚴重期應絕對臥床休息,抬高患肢20cm一30cm,以稍高于心臟為度,從而減輕水腫,降低創面周圍血管充盈狀態,減少滲出,這是創面愈合的前提條件和必要措施。飲食調護:囑患者重視食療,講究飲食宜忌。平素宜高熱量、高蛋白、富含維生素的食物,以增強機體抗病能力,并促進創面愈合,嚴格要求患者戒煙、戒酒、忌食辛辣之味,以免助濕生熱加重病情。環境護理:病室要保持清潔整齊,安靜舒適,寬敞明亮,有計劃地安排患者讀書、看報、看電視、下棋等,培養患者的愛好和興趣,活躍情緒,促進身心健康。心理護理:建立良好的醫患關系,耐心傾聽患者的傾訴,對患者表示關心、理解、同情、讓其對醫生產生信任,積極配合治療。由于生活環境、文化程度、經濟狀況的不同,患者心理表現各異,所以平時要因時、因地、因人而異。精神護理:由于患者多有七、八年甚至幾十年的靜脈曲張病史,加之創面久不愈合,多數局部無瘡痛癥狀,因此患者往往不予重視,起始很難遵醫囑行事;或是間斷臥床或床下隨意活動,致使創面滲出增多;或受好奇心理驅使,隨意打開敷料,查看創面,造成意外感染。由于不良行為是在長期環境刺激下逐漸形成的,因此要不厭其煩地向患者解釋,使其主動與醫護人員配合,取得良好的治療。

2.3 療效觀察:參照國家中醫管理局制定的《中醫臨床病證診斷療效標準》“臁瘡”療效標準和《實用傷口護理學》[1]制定。痊愈:瘡面完全愈合,臨床癥狀消失;有效:瘡面縮小75%,臨床癥狀改善;好轉:瘡面縮小25%,臨床癥狀改善:無效:瘡面縮小不足25%,臨床癥狀無改善。

2.4 數據處理: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表示,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卡方檢驗;P

3 結果

臨床總療效比較:治療4周后評價療效,評價結果(見表)。

例表顯示,觀察組總有效率90.0%,比對照組72.5%提高24.1%(P

4 討論

下肢靜脈性潰瘍屬中醫“筋瘤”、 “臁瘡” 范疇,俗稱老爛腿。中醫學認為臁瘡的發生是先天稟賦不足,筋脈薄弱,加之長期站立勞累,負重遠行,耗損正氣;或涉水淋雨,寒濕侵襲;或妊娠等因素,致氣血郁滯,血壅于下,阻遏筋脈,以致擴張充盈,交錯盤曲而成筋瘤。氣滯血瘀,寒濕化熱,濕熱下注,化熱肉腐,或風熱濕毒侵,熱盛肉腐則成臁瘡。故治療以清熱利濕止痛、活血通經、祛腐提膿、斂瘡生肌為主則。腐不祛,新不生,在治療程序上采用先祛腐提膿,后修復創面的分段治療原則,配合內服抗菌消炎藥,內外兼治,達到祛腐生肌,修復創面的目的。化腐膏方中:輕粉攻毒殺蟲、斂瘡。《景岳全書.本草正》[2]記載輕粉“治瘰疬諸毒瘡,去腐肉,生新肉”。紅粉具有拔毒提膿;祛腐生肌;燥濕殺蟲的功效,主治癰疽疔瘡;梅毒下疳;癭瘤瘰疬;一切惡瘡肉暗紫黑;瘡口堅硬;腐肉不去;竇道瘺管;膿水淋滔;久不收口;濕瘡;疥癬。《瘍醫大全》[3]稱其“拔毒去腐,生新長肉。瘡口堅硬,肉暗紫黑,用丹少許,雞翎掃上,立刻紅活。”《瘍科心得集》[4]言其治“一切瘡瘍潰后,拔毒去腐,生新長肉。”血竭行瘀止痛、斂瘡生肌,藏紅花活血通經、化瘀止痛,乳香活血定痛、伸筋、消腫止痛、生肌;石決明清熱、解毒、鎮靜;冰片芳香開竅,消熱止痛;諸藥合用,具有拔毒提膿;祛腐生肌;活血止痛之功效。

愈瘍膏方中:絡石藤祛風通絡、涼血解毒、消腫止痛,主治癰瘡腫毒,孩兒茶消熱收濕、斂瘡止血、定痛,藏紅花活血通經、化瘀止痛,當歸補血活血止痛,紫草涼血、活血、清熱解毒,血竭行瘀止痛、斂瘡生肌,乳香活血定痛、伸筋、消腫止痛、生肌,諸藥合用具有清熱止痛、活血痛經、斂瘡生肌之功效。

參考文獻

[1] 林毅,蔡炳勤.外科專病中醫臨床診治[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0:218.

篇(4)

患者,男,59歲。患者因受涼后出現鼻塞流涕,輕咳,3d后出現頭暈,頭痛,視物旋轉入院。查體:雙肺呼吸音清,未聞及干濕啰音,心肺叩診正常,頭顱ct顯示“腔隙性腦梗死”,診斷“腦梗死”,“前庭神經元炎”,“上呼吸道感染”。入院后給予:a生理鹽水250ml加丹參30ml,口服阿司匹林100mg/qd。活血化瘀,抑制血小板凝集。b生理鹽水250ml加頭孢哌酮0.25g加病毒唑0.25g/bid靜滴,抗感染治療。3d后患者訴癥狀明顯好轉,經醫生同意辦出院。患者回家后當晚飲啤酒一瓶,稍后即感頭部悶漲痛、頭暈、走路不穩,伴寒顫、顏面潮紅、心慌、胸悶、氣促、呼吸困難、煩躁不安、腹部痙攣等癥狀,于晚9p.m送入病房,入院時,查體:t 35.3℃,p 100次/分,r 24次/分,bp 115/60mmhg。神智模糊,雙側瞳孔等大等圓,直徑3mm,對光反射存在,查體不合作,雙肺呼吸音粗,可聞痰鳴音,頭顱ct顯示無新發病灶,診斷為“雙硫醒”樣反應。立即給予吸氧3升/分,保持呼吸道通暢,專人守護,嚴密監測生命體征,靜脈注射納洛酮,含鎂極化液,3h后患者神智逐漸轉清,無寒顫,胸悶氣促明顯緩解。17d后癥狀消失出院。

2.護理

2.1 密切觀察 患者入院時意識已模糊,生命體征不穩定,我們制定了特護記錄單,安排專人守護并做好記錄,給予心電監護,隨時觀察病情變化,做到病情有變化立即通知醫生,患者3h后生命體征趨于穩定,無意識障礙加深。wwW.133229.cOm

2.2 通暢呼吸道 讓患者去枕平臥,頭部偏向一側,備好吸痰器,有痰及時吸出并給予氧氣吸入,糾正了呼吸困難及缺氧情況。

2.3 及時準確執行醫囑 立即遵醫囑輸入納洛酮,含鎂極化液等藥物,保護細胞,加速乙醛排出。

2.4 強化心理護理 由于患者飲酒所致突發的“雙硫醒”樣反應,在心理上毫無準備,家屬也非常擔心。搶救初期,患者表現得非常煩躁,恐懼。護士一方面向患者及家屬進行解釋,使其明白這是使用頭孢哌酮后飲酒所致的不良反應,現正在積極采取措施,經過治療很快就會好轉,鼓勵患者增強信心。另一方面,護士不時撫摸患者的頭部,調整舒適的,寒顫時加蓋棉被,不斷對患者作出一些輕微的手勢動作,這使患者得到很大的心理安慰,情緒逐漸趨于平靜。

3.討論

3.1 “雙硫醒”樣反應發生的原因 “雙硫醒”又稱“戒酒硫”,作為戒酒藥使用,服用這種藥物后只要飲酒立刻就會出現面紅、頭痛、惡心、嘔吐、血壓下降、胸悶、氣促、呼吸困難等癥狀,這些反應癥狀稱之為“雙硫醒”樣反應。研究表明,這些反應是因為體內蓄積乙醛所致,造成乙醛中毒,表現“雙硫醒”樣反應,反應的持續時間從30min到幾個小時,其嚴重程度與藥量和飲酒的多少成正比,嚴重者甚至休克,呼吸抑制、急性充血性心力衰竭、驚厥和死亡,因此應用此類抗生素時必須禁酒,并盡量避免同時使用含醇類制劑。

3.2 提高自身業務水平 “雙硫醒”樣反應可發生在許多患者身上,如使用滅滴靈、痢特靈、黃胺類、降血糖藥物、水合氯醛、頭孢菌素等藥物后,再接觸含乙醇飲料,即可發生“雙硫醒”樣反應,而現在臨床上各種新藥的不斷出現,原有的知識已不能適應,更促使我們從多個渠道去獲得新的知識。如使用藥物前仔細閱讀使用說明書,上網查詢新的藥理知識等,尤其對各種常用藥物的不良反應更應做到心中有數,在為患者進行治療時,可以有的放矢的進行觀察,為患者提供優質的服務。

3.3 重視健康教育 目前,我們對患者進行全方位的整體護理,健康宣教是其中重要的環節,高質量的宣教可以使患者的生活質量大大提高,此患者發生“雙硫醒”樣反應,就是因為護士自身知識不足,沒有充分了解頭孢菌素類藥物的服藥禁忌,在對患者做宣教時,沒有明確的告知飲酒的危害性,致使患者的認知不足,以為飲用少量啤酒不會有礙,從而導致了嚴重的不良反應。

篇(5)

縱觀近20年國內中醫藥英語翻譯著作的發展狀況,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國內中醫藥相關英文著作

1.叢書系列

1990年張恩勤主編,上海中醫藥大學出版社出版了《英漢對照新編實用中醫文庫》。其中包括《中醫基礎理論》(上、下冊)、《中醫診斷學》、《中醫臨床各科》(上、下冊)、《中藥學》、《方劑學》、《中醫養生康復學》、《中國針灸》、《中國推拿》、《中國藥膳》、《中國氣功》、《中國名貴藥材》、《中國名優中成藥》,該套叢書在國內尚屬首部。之后1991~1994年間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徐象才主編了一套《英漢實用中醫藥大全》,其中包括《中醫學基礎》、《中藥學》、《方劑學》、《單驗方》、《常用中成藥》、《針灸治療學》、《推拿治療學》、《醫學氣功》、《自我保健》、《內科學》、《外科學》、《婦科學》、《兒科學》、《骨傷科學》、《直腸病學》、《皮膚病學》、《眼科學》、《耳鼻喉科學》、《急癥學》、《護理》、《臨床會話》等。2002年左言富任總主編、朱忠寶等總編譯,上海中醫藥大學出版社出版了一套《(英漢對照)新編實用中醫文庫》,該套從書包括了《中醫基礎理論》、《中醫診斷學》、《中藥學》、《方劑學》、《中醫內科學》、《中醫外科學》、《中醫婦科學》、《中醫兒科學》、《中醫骨傷科學》、《中醫眼科學》、《中醫耳鼻喉科學》、《中國針灸》、《中國推拿》、《中醫養生康復學》等14個分冊。2001~2006年間劉公望主編,華夏出版社出版了英文版圖書《針灸基礎學》、《針灸臨床學》、《方劑學基礎》、《中藥學》、《方劑學發揮》等,同時劉公望于1994年和2007年主編了《針灸學基礎篇》和《中醫臨床基礎速覽(傷寒、金匱、溫病)》,均由天津科技翻譯出版公司出版。

2.教材

1998~2000年間北京中醫藥大學受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科技教育司委托,編譯了高等中醫藥院校英漢對照教材,并由學苑出版社出版“普通高等中醫藥院校英漢對照中醫本科系列教材”《中藥學》、《方劑學》、《針灸學》、《中醫診斷學》、《中醫內科學》、《中醫基礎理論》等系列叢書。在2007年全國高等中醫藥院校來華留學生衛生部“十一五”規劃漢英雙語教材編審會指導下,由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了一套漢英雙語教材,包括《中醫基礎理論》、《中醫診斷學》、《中藥學》、《方劑學》、《中醫內科學》、《中醫婦科學》、《針灸學》、《推拿學》、《中醫養生學》、《醫學基礎知識導讀》。

3.單個著作

(1)英文

1)中醫基礎理論

2003年劉干中、徐秋萍、王臺主編《中藥基礎知識》(英)由外文出版社出版。

2)中醫臨床

1998年徐象才主編,外文出版社出版了英文書籍《諸病中醫中藥外治大全》。2007年李經緯主編的《中國傳統健身養生圖說》(英)由外文出版社出版。2003年謝竹藩編著了《英文中醫名詞術語標準化》(英)由外文出版社出版。

3)針灸推拿

1981年ChenChiuHseuh編著《Acupuncture:AComprehensiveText》。1999年程莘農主編,外文出版社出版了英文書籍《中國針灸學》。2002年金義成、彭堅所著《中國推拿學概要》(英)由外文出版社出版。2007年李鼎原著,上海中醫藥大學國際教育學院編譯《針灸學釋難》由上海中醫藥大學出版社出版。(2)漢英或英漢

1)中醫基礎理論

1990年陳慰中著,俞昌正譯《西方的中醫五行學說(英漢對照)》由學苑出版社出版。2007年馬偉光、和麗生主編《英漢雙解簡明中醫基礎理論教程》由云南民族出版社出版。

2)中醫臨床

3)中藥學

2006年蘇子仁、賴小平主編《漢英·英漢中草藥化學成分詞匯》由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出版。

4)針灸推拿

4.工具書

二、討論

可以看出,在以上出版的中醫藥英文著作中,叢書系列大致可分為四套,主要為漢英或者英漢雙解形式編寫。教材主要有兩部,基本包括中醫藥主要科目知識,一部全英文,一部漢英雙解。而個人著作最多,全英文形式較少;中醫基礎理論兩部,中醫臨床三部,針灸推拿五部,主要集中于漢英或者英漢形式出版;中醫基礎理論兩部,中醫臨床各科及詞匯十五部,主要集中于針灸推拿學的著作編寫,共有二十八部,中藥學僅一部。工具書包括有十六部,均為漢英形式。

1.目前國內中醫藥英文著作以及普及存在的問題

(1)專業英語教材:專門針對中醫藥院校學生學習的中醫藥專業英文雙語教材還呈現一個短缺狀況,尚需進一步編輯完善。

(2)專業英語人才培養:還缺乏一支數量充足,既掌握中醫藥專業技術,又精通中醫專業英語的外向型中醫藥人才隊伍在醫療實踐中大力宣傳中醫藥,使中醫藥難以進入國際醫藥主流市場,在國外醫療體系中不易取得合法地位和共際認同。

(3)全英文著作:中醫藥英文著作目前主要還是針對國內相關從事中醫藥人士的學習,因此編寫形式以漢英或英漢雙解為主要形式。而以全英文形式編寫的著作相對較少;中醫藥知識全面傳播還尚存缺限。

(4)中藥學以及其他中醫藥經典醫籍:由于國際社會對于針灸推拿已經比較認同,但對中藥學和一些中醫經典醫籍,如《金匱要略》等的英文著作編寫較少,相對限制了有關理論的交流和傳播。

篇(6)

股骨轉子間骨折是老年人最常見的損傷之一,隨著我國人口的老齡化,高齡病人的發病數呈逐漸增加趨勢。而對于這些高齡病人采取傳統的保守治療,則臥床時間長,并發癥多,護理困難,病死率高。因此近年來采用手術治療的方法,包括髖部螺釘固定(DHS,CHS等),股骨近端髓內釘固定(PFN),以及髖關節置換等,并且其相應的適應證也存在很大爭議。但目前均采用髖部動力螺釘固定。本院自2002年1月至2006年9月,選擇67例股骨轉子間骨折的高齡病人采用髖部壓縮動力螺釘內固定系統進行治療,取得良好的臨床效果。報道如下。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

選擇67例病人中男28例,女39例;左側38例,右側29例,平均年齡78.3歲(75~101歲)。隨訪時間30.2個月(5~53個月),其中3例失訪,2例死亡,隨訪率達到92.5%。臨床診斷:

本組病例均為新鮮股骨轉子間骨折。根據Evans分型方法,只對I型病例作髖部壓縮動力螺釘內固定系統治療,其中I°31例,II°22例,III°14例。由于這些高齡病人一般都伴其他慢性內科疾病,如糖尿病17例,高血壓38例,心臟病25例,同時有36例病人伴>2類的慢性疾病。術前準備:

常規術前攝標準骨盆X線平片及患髖正側位片(包括股骨中上段)。入院后即行患肢皮牽引或脛骨結節骨牽引完善各項檢查,明確診斷。內科會診控制原有慢性病,針對病情給予及時治療。使身體狀態盡快達到耐受手術要求:①高血壓者血壓≤157/90mmHg。②糖尿病者空腹血糖≤8.0mmol/L。③心肌梗死病情穩定至少>3個月。④心功能衰竭病情穩定至少>6個月。⑤控制室性心律失常,無嚴重的咳嗽、哮喘、氣促、動脈血氣PaO2>8kPa(60mmHg)、PaCO2

1.2 方法

(1)手術方法:本組病例均采用髖部加壓螺釘系統(Compressive Hip System, CHS),頸干角 135°,防止髖內翻。持續硬膜外麻醉,置病人仰臥于骨科牽引床上,在C臂X光機透視監視下予牽引復位,直至復位滿意后,常規術區消毒鋪巾。于大粗隆骨突處起沿大腿外側向下作長約6~8 cm切口,顯露股骨上段外側。選擇大粗隆與股骨干的移行處稍偏后進釘點,用CHS 135°頸干角定位器定位,沿股骨頸前面經軟組織插入1克氏針,與這根針平行的方向即是前傾角的方向,從進針點打入1根平行的定位針,進入約8 cm。以C臂機進行股骨頸正軸位透視,證實該針在其正中央,并在股骨頭下1.0 cm,以測深器測量定位針進入深度確定髖螺釘長度,即可沿定位針引導下鉆孔開槽,置入髖螺釘,依次上鋼板、螺釘及螺栓[2]。小轉子骨塊可用拉力螺釘或鋼絲固定。手術結束前放置負壓球引流管1根,關閉切口。病人離開手術間前均攝患髖平片,以確保固定位置的良好。(2)術后處理:為了降低感染發生率,術后應用抗生素約7.6d(6~17d)。術后患肢用“丁”支具固定于外展中立位,鼓勵病人作股四頭肌收縮鍛煉。術后24~48 h停引流后即可鼓勵病人作患肢被動功能鍛煉,1周后在床上行髖、膝屈伸活動,4周后可扶拐下地部分負重活動,3個月后視骨折愈合情況可完全負重活動。

1.3 評價方法

(1)功能評價:按照董紀元療效評價標準[3]:優:骨折愈合良好,行走正常,患髖關節活動恢復到傷前狀況;良:骨折愈合良好,行走基本正常,患髖關節活動基本恢復到傷前狀況;可:骨折愈合,但出現輕度髖內翻,行走不便,患髖關節活動受限,有時疼痛;差:骨折愈合但發生髖內翻畸形愈合,行走困難,患髖關節外展明顯受限。(2)影像學評價:在術后1、3、6、12個月拍攝患髖平片(正側位),以后拍攝1次/年,以觀察骨折愈合情況,內固定位置,骨質吸收,股骨頭情況等。

2 結果

隨訪時間30.2個月(5~53個月),其中3例失訪,2例死亡,隨訪率達到92.5%。住院時間22.4d,部分負重時間術后41.2d,完全負重時間93.3d。隨訪期間,無1例發生術側切口感染,神經損傷,內固定物斷裂,松動。1例術后3d出現下肢靜脈栓塞,經及時治療后癥狀明顯好轉。2例死亡病例的原因與手術無關。本組病例中優37例,良20例,可4例,差1例,優良率達到91.9%。影像學評價:隨訪期間平均頸干角為133.6°,61例病人達到骨性愈合,平均時間為4.8個月。1例病人在術后1個月攝X線片顯示明顯髖內翻(約30°)。本組病例中有26例在術后2年取出內固定,無發生任何并發癥。關節活動度正常。

3 討論

股骨轉子間骨折是老年人常見創傷,病人平均年齡較股骨頸骨折高5~6歲[4],文獻報道中可以看出,對股骨轉子間骨折的治療,關鍵有降低病死率;減少髖內翻的發生率。1951年Evans報道髖部骨折手術治療優于非手術治療。Horoitz報道轉子間骨折采用牽引治療病死率達34.5%,而手術治療病死率僅17%[5]。 因此手術治療高齡患者股骨轉子間骨折在目前已經是一個共識的首選方案。且手術時間也應越早越好,減少墜積性肺炎、泌尿系感染、壓瘡等并發癥的發生。高齡病人常伴內科系統疾病,對手術創傷耐受力差,選擇手術治療有一定的風險,故術前準備要充分完善,及時與相關科室聯系制定治療方案,控制內科系統疾病,如條件許可,應盡早實施手術,使病人早離床活動,減少并發癥,恢復肢體功能,提高生活質量。

手術治療股骨轉子間骨折的方案有多種,并存在較大爭議,作者認為對于較穩定的股骨轉子間骨折,加壓髖部螺釘系統是最好的適應證。本組病例均選擇Evans I型的病例,因為CHS對穩定骨折固定失敗率較低,但對不穩定骨折失敗率高達24%~56%。且手術操作方便,只要術前在牽引床上復位滿意,按照常規的操作順序就可完成整個手術,對病人的創傷較小,特別對高齡病人,減少了手術并發癥,降低病死率。而對于不穩定的骨折,則可以采用髖部近端髓內釘固定,或者人工關節置換,但不管采用何種方法,目的只有一個——病人早期下床活動,提高生活質量。

為了達到早期功能鍛煉,堅強內固定是首要條件,對于轉子間骨折的病人來說,主要是處理內側支持結構即小粗隆的解剖復位,防止髖內翻,文獻報道由于后內側不穩定,髖內翻的應力大,可導致鋼板斷裂,滑動釘彎曲或者從螺紋部位折斷等[6],本組因注意重建內側支持結構,未發生上述現象。方法是用1~2枚拉力螺釘將小轉子復位固定,或內側松質骨植骨,誘導早期骨質的形成,消除造成髖內翻的應力。老年病人普遍有骨質疏松,骨的質量差,內固定鋼板螺釘容易發生松動,故除積極治療骨質疏松外,術后3個月不能側臥,適當延長負重時間,功能鍛煉要注重外展肌的鍛煉,以免行走時身體左右搖晃,加重髖關節負荷,也是預防髖內翻的重要措施[7]。本組病例中有1例發生明顯髖內翻,主要是由于病人術后自我保護意識減弱,不能按照醫生的鍛煉方法執行,導致患髖過度活動,引起髖內翻。后予全髖置換,假體柄選用帶股骨距生物固定型,術后關節功能良好。因此應從中吸取教訓,對于高齡老年性癡呆或意識障礙的病人,還需要慎重選用手術方法。

本組病人手術后的功能評價優良率達到91.9%,CHS內固定系統對治療高齡穩定型股骨轉子間骨折病人具有良好的臨床結果。

參考文獻

1 荀建軍. 雙極人工股骨頭置換和全髖置換治療老年股骨頸骨折的療效比較. 中華現代外科學雜志,2006,3(9):51~53.

2 過邦輔主編譯.坎貝爾骨科手術大全.上海:上海翻譯出版社,1991. 846~848.

3 董紀元,李國宏,胡永成,等.老年人股骨轉子間骨折圍手術期的治療分析.中華骨科雜志,2000,20(8):476~479.

4 陸裕樸,胥少汀,葛寶豐,等.實用骨科學.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1991.652.

篇(7)

1.1一般資料選取我院內科2013年8月—2014年1月收治的98例病人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①病人均符合世界衛生組織(WHO)的2型糖尿病診斷標準。②無合并嚴重感染、肝腎功能重度損害、腫瘤、心腦血管疾患等問題。③無智力、精神障礙,具有一定文化水平,能配合學習及調查研究。④病人依從性好,自愿入組參與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49例。對照組中男26例,女23例,年齡40歲~70歲(45.8歲±4.6歲),病程1年~23年(11.6年±2.4年)。觀察組中男28例,女21例,年齡41歲~70歲(46.3歲±5.1歲),病程1年~22年(12.8年±2.1年)。兩組病人的性別、年齡、病程等一般臨床資料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管理方法統一由專門的護理人員成立健康宣教小組,建立健康管理檔案,登記每個病人的信息、治療經過、血糖控制及依從性情況。同時,健康宣教組人員應根據宣教內容需要,制定相關宣教方案,組織相關的學習。本研究針對糖尿病病人同意采用分階段管理模式。分階段糖尿病管理的運行模式具體如下:由專業知識豐富的護理人員對入組病人根據病情進行分段管理,包括評估、調整、維持、并發癥篩查的四個階段[5,6]。按照相應階段的標準,制定不同的治療方案,定期隨訪,掌握治療效果。①評估階段:此階段目的是將入組病人的資料收集,結合輔助檢查對其病情程度的評估。②調整階段:糖尿病病人的治療目標是糖化血紅蛋白值控制小于7%,血壓小于130/80mmHg(1mmHg=0.133kPa),低密度脂蛋白小于2.6mmol/L。當病人不符合此標準,則歸納于此階段,由醫生結合臨床情況,按需進行個體化治療。同時輔助相應的護理健康教育。調整階段病人應保持固定的每2周1次門診隨訪。③維持階段:當病人經治療后各項指標達標,則需堅持現有的治療方案,歸納此期病人為維持階段,維持階段病人需每月進行1次門診隨訪。④并發癥篩查階段:所有病人每半年進行1次并發癥篩查,對腎臟、眼底、心腦血管、足部、皮膚及口腔等全面篩查。

1.2.1對照組管理方法分段護理管理模式下,采用傳統的健康宣教模式,病人入組后,健康宣教周期為6個月。通過發放由健康小組人員收集相關糖尿病內容后制定成的《健康宣傳手冊》,同時組織入組成員每周進行一次講座,通過多媒體教學的模式進行糖尿病相關知識的宣教。

1.2.2觀察組管理方法分段護理管理模式下,采用PBL教育模式,健康宣教周期為6個月。PBL教育模式是以問題為基礎的學習模式,告別傳統教育觀念,重點是強調學習者的主動性。PBL的教學模式打破了傳統填鴨式的教育,通過讓學習者激發學習的興趣,由被動化為主動[7,8]。具體實施內容如下:①成立糖尿病宣教成員組,包括內科的醫生、糖尿病專業知識培訓護理人員、營養師。根據以問題為導向的教育模式,成員組通過針對現階段糖尿病病人普遍遭遇的問題進行收集、總結及歸納。完善相應的“問題大全庫”,并針對相應問題給予合理的解答。將觀察組病人分為5組,每組9例或10例組成。組織病人每周進行1次知識講座,向病人介紹糖尿病的相關知識及治療手段,包括藥物、運動、食物、心理、并發癥防治等多元化教育內容。②建立PBL教學模式平臺,以問題為基礎的學習方式重點在于病人提問,導師解答的模式。健康宣教組人員應以引導式、討論式、啟發式的方法讓病人發掘問題,產生疑問。如通過典型的病例分析,號召小組成員進行病案討論。PBL教學模式的教育過程分為提出問題、建立假設、自學和收集信息、論證假設。此過程提高了病人自我思考及邏輯轉換能力。在學習及收集資料的過程中,所產生的新問題一并收集在“問題大全庫”中,便于后來人員的繼續學習教育。當小組成員陳述相關問題后,應及時組內討論及進一步解決問題。通過相互間的學習指導,力求完美解答問題。疑難問題由宣教導師收集后,進行全體成員探討,通過不斷地提問及解答模式,鞏固所有病人的糖尿病健康教育知識。③健康宣教導師對每位病人的學習情況進行總結評價,對PBL課堂表現不佳的病人,應進行相關指導,針對個體情況提出相應的要求。每輪研討課題結束后,再安排下一課題,重新讓病人進行學習與思考。PBL教學模式輔助病人對糖尿病的各階段相關知識不斷深入了解,間接讓病人對待疾病的態度朝積極方向潛移默化,使其更好地配合治療。

1.3觀察指標①6個月采用自制調查問卷表對兩組病人進行自我疾病了解程度及防治知識調查(包括了解、基本了解及不了解),總了解率=(了解+基本了解)×100%。②采用調查問卷表,記錄并評價并兩組病人健康教育前后的自我管理能力,包括病人自我血糖監測、遵醫服藥行為、合理飲食控制、堅持運動鍛煉、自我足部護理5項內容。③監測病人健康宣教前后的糖化血紅蛋白值變化情況。

1.4統計學方法應用SPSS17.0版軟件進行統計學數據分析,計數資料以率或構成比來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形式表示,采用t檢驗。檢驗水平采用α=0.05。

2結果

2.1兩組病人健康教育后對自身健康狀況及疾病防治知識了解程度比較

2.2兩組病人健康教育前后自我管理能力情況比較健康教育后兩組病人的自我管理能力均提高,且觀察組病人的提高率明顯優于對照組(P<0.01)。見表2。

2.3兩組病人健康教育前后糖化血紅蛋白指標控制

3討論

篇(8)

中圖分類號:R289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7-2349(2011)08-0039-02

康萊特是傳統抗癌中藥提取精制的薏苡仁油甘油三酯,具有較強的抗癌作用。既能直接殺傷癌細胞,又能增強機體的免疫功能,提高機體抗癌的能力,起到祛邪扶正作用。乳劑對癌細胞具有很好的定向性,可提高抗癌作用。藥效學研究證明,本品對肺癌、肝癌、結腸癌及抗肺轉移癌有很好的治療作用,對人體肝癌的抑制率幾乎接近環磷酰胺(91%),優于其他一些西藥[1]。而康萊特注射液為水包油型白色乳裝液體,PH值為4.8~6.8。對局部皮膚、組織的刺激較大,較易導致血管變硬,局部皮膚紅、腫、痛等靜脈炎癥狀,常累及整個穿刺側手臂,給患者帶來很大痛苦,從而影響治療效果。2005年4月~2011年1月筆者采用自制中藥通脈散局部冷敷治療,收到顯著效果,現介紹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科外周靜脈輸注康萊特發生靜脈炎57例,隨機分為觀察組30例與對照組27例,其中肺癌28例,結腸癌29例;其中男30例,女27例;年齡43歲~81歲;2組靜脈炎部位均在上肢前臂。2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均 P>0.05),具有可比性。

1.2 診斷標準[2] 0級:沒有癥狀;1級:輸液部位發紅,伴有或不伴有疼痛;2級:輸液部位疼痛,伴有發紅和(或)水腫;3級:輸液部位疼痛,伴有發紅和(或)水腫,有條索狀物形成,可觸及條索狀靜脈;4級:輸液部位疼痛,伴有發紅和(或)水腫,有條索狀物形成,可觸及條索狀靜脈。長度大于2.5 cm,有膿液流出。

1.3 治療方法 對照組采用50%硫酸鎂注射液浸濕4層紗布直接敷于患處,用保鮮膜覆蓋,膠布固定持續濕敷,每日2次,每次2 h,3 d為1個療程,治療3個療程。觀察組采用自制中藥通脈散(大黃、虎杖、桃仁、紅花、川芎、赤芍、羌活、黃芩、冬青葉、芒硝等,將藥物烘干,研成細粉末,用蜂蜜調成糊狀備用)局部冷敷。使用時,將患處皮膚清洗干凈,然后將調成糊狀的中藥涂于紗布上,厚度0.5 cm~1 cm,面積大于病變部位,外敷于病變部位(需避開穿刺部位,穿刺部位可以用無菌棉球覆蓋),使貼片全面緊貼皮膚,用紙膠布稍作固定。藥物溫度:常溫。每次12 h,每日1次,3 d為1個療程,治療3個療程。9 d后評價2組治療效果。

1.4 統計學方法 所得數據采用SPSS17.0統計軟件包,χ2檢驗。

2 療效標準與治療結果

2.1 療效標準[3] 治愈:疼痛癥狀緩解,局部紅腫及靜脈條索狀紅線或硬結消失,血管彈性恢復正常;顯效:局部紅腫消失,疼痛減輕,有輕微壓痛,條索狀紅線或硬結縮小2/3以上,血管彈性未完全恢復;有效:局部紅腫消失,疼痛減輕,有壓痛,條索狀紅線或硬結縮小1/3以上,血管彈性未完全恢復;無效:癥狀無改善或有進展。

2.2 治療結果 見表1~表3。

3 討論

靜脈炎常由于高濃度,刺激性強的藥物輸入速度過快,超過血管的應激能力或長時間滴入血管,持續刺激血管導致內皮細胞破壞所致。如果藥物或液體的pH和滲透壓過高,刺激血管內膜,可以引起患者的不適或疼痛[2]。而惡性腫瘤患者靜脈炎發生率遠高于其他疾病的輸液患者[4]。如果不及時處理或處理不當,可導致局部皮膚組織紅、腫脹、疼痛、壞死,更嚴重者可引起局部感染、敗血癥等,給患者造成極大的痛苦,也影響治療和康復。

筆者采用的中藥方劑為云南省中醫醫院腫瘤科主任李斯文教授的經驗方。方中主藥為大黃、虎杖、桃仁、紅花、川芎、赤芍、羌活、黃芩、冬大青葉、芒硝等,主要作用為清熱解毒,祛瘀通絡,消腫止痛,斂瘡散結等。其中大黃具有瀉下攻積、清熱瀉火、涼血解毒、逐瘀通經的功效。虎杖有利濕退黃、清熱解毒,散瘀止痛的功效。紅花活血通經、祛瘀止痛。川芎活血行氣、祛風止痛。赤芍清熱涼血、散瘀止痛。羌活可散寒,祛風勝濕,止痛。黃芩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止血的功效。冬青葉可用于治燙傷,潰瘍久不愈合,閉塞性脈管炎。芒硝有瀉熱通便,潤燥軟堅,清火消腫的作用[5]。統觀全方,諸藥配伍具有活血化瘀,清熱解毒,涼血消腫止痛的功效。綜上所述,采用中藥通脈散局部冷敷治療康萊特所致靜脈炎方法簡單,取材方便,操作簡單,使用安全,患者感覺舒適,易被患者和醫護人員接受,是治療康萊特所致靜脈炎的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適合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傅宏義.新編藥物大全[M].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0:858.

[2]王建榮.輸液治療護理實踐指南與實施細則[M].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09:48~122.

[3]毛亞平.中藥外敷治療婦科化療藥物引發靜脈炎的觀察[J].中國藥物與臨床,2010,10(5):568.

篇(9)

中圖分類號:TU243.2 文獻標識碼:A

病房作為醫療建筑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病患者在醫院中使用時間最長的空間。所以,病房樓建筑設計的質量,將直接影響醫生護士的醫療和看護效率以及病人的治療、康復的進程。但是在現代醫院的病房樓發展過程中有著不少影響因素需要我們作出分析。

一、經濟體制的轉變

從醫院管理觀念的角度上講,首先是缺乏統籌規劃的長遠發展意識。表現在: 計劃經濟體制下的醫院資金來源少,資金總量少;計劃經濟體制下的醫院領導的短視行為和急于求成;計劃經濟體制下的醫院建設的前期策劃和準備不足。

在市場經濟體制下,醫院成為了向病人,也就是他們的顧客提供醫療服務產品的企業,按照顧客的需求加強內部各部門之間的聯系紐帶,向特定種類的病人提供標準化的診斷和治療套餐服務的盈利機構。醫院的收入來自于門診掛號、用藥、診斷、手術與住院及生活各項服務等。因此,在設計前期就應確定醫院內利潤最高的部門,哪個科室是未來發展的重點?在設計中就應充分考慮如何滿足其空間需求。面對市場競爭的壓力,各層次的醫院都面臨改善服務,降低成本,提高服務檔次的壓力。因此,醫院在建筑和室內外的設計中,色彩及布局的親和力必須統一考慮、統一構思、統一安排,讓病人在每一個角落都清楚、都知道自己在哪一家醫院治病。

二、醫學模式的轉變

隨醫療技術水平的發展,病人的住院周期也將縮短,但這并不意味著住院部的床數需求量將減少。隨人口數量的增加,就醫量也隨之增加,而且把住院當成療養的病人住院量將增加。所以,未來住院部的床數需求量很難確定,不同地區的情況也有所不同,因為它是由多方面因素決定的。

當今醫療的發展,已從單一生物醫學模式向社會、心理、生物醫學模式轉變。在過去一段時間里,醫療建筑的設計較多注重建筑技術與管理效率,而對室內外的環境的關注較少。隨著人們對健康保健的觀念轉變,人性化的環境需要得到更多的重視。對以往醫療服務中的過度功能主義傾向的批判,也使過去認為對疾病的治療純粹是技術和物理過程的觀點遭到唾棄。醫療建筑目前已被理解是為病患者與傷痛者恢復健康狀態的環境。病人的心理,社會和精神的需要已經被普遍認為是醫療服務中的關鍵性的因素。因此,新世紀醫療設施的外部空間設計,要注意利用內院或建筑物周邊布置綠化帶,構筑亭臺花架等小品,努力為患者和醫院內部工作的醫務人員提供溫馨的戶外空間。

我國醫院建設中的“醫院街”的概念就是在為患者提供交通的同時,通過設置商業、服務、休閑等多種功能,為其提供多種附加服務和人文關懷,以緩解患者在就醫過程中緊張、煩躁的情緒。以病人為本,改善患者就醫的室內外環境是從事醫療建筑設計的建筑師們的應盡職責。信息技術的發展使分散掛號、收費、處方無紙化等成為可能,由于簡化了就診手續和取藥時間,要求門診大廳和候藥大廳的布置方式隨之改變。 醫院一切管理活動都離不開計算機,信息中心真正成了醫院的心臟,所以要求弱電插口精確到位。

三、技術革命的轉變

“以病人為中心”的護理哲學以被人們廣泛地認可。醫護人員在改變護理者的角色和態度的同時,也鼓勵病人參與自身的治療過程。提倡“以病人為中心”的設計思想是正確的,但在此同時不能忽略對醫護人員的關愛,有必要提高他們工作環境的質量,從而使他們更好地為人們服務。所以,“以人為本”需要在優先滿足病人的需求盡可能考慮到醫護人員的需要。此外,還有一些其它因素的轉變對病房樓設計的影響。第一,彈性化思想要求醫療建筑的規劃設計變革,醫院建筑從來就有一定的靈活性、可變性,醫院建筑與其他性質的建筑有一些不同之處,它既有民用建筑為人活動的特點,同時也具有工業建筑設備設施不斷更新變化的特點,所以新建醫院的總體布局應有一定的前瞻性,滿足近期各項要求及各部分再發展的設想和可能,以確保整體功能的合理和有機發展的有效途徑。第二,建筑造價的經濟性要求醫療建筑的規劃和設計變革,高層病房樓標準層面積過低、護理單元過少的設計,必然導致醫院功能和醫療資源的極大損失和浪費,而目前國內由于用地緊張或是對形式的好高務美,一個樓層經常只有一兩個護理單元,甚至出現了一個護理單元分成了兩層,這樣不僅上下聯系不便、路線過長,交通設施和醫輔用房也很難完善。這種狀況需要盡快有所改變。第三,機動車數量的增長要求醫療建筑的規劃設計變革,在用地寬裕的時候,要多設地上停車位,在用地緊張的時候,為減少由于停車而侵占綠地,避免使醫院環境質量下降的通常做法是挖掘地下空間資源修建地下車庫,或是在院內建造機械車庫。也可考慮由院方出地,由外方投資,解決病人就診停車,為醫院帶來大量病人不失為經營良策。

篇(10)

【關鍵詞】一氧化碳中毒;納洛酮;護理

Study of Naloxone treatment on severe acute carbon monoxide poisoning

Huang Wenling Liang Pinghua Tang Ruikang

【Abstract】 Aims: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naloxone treatment on severe acute carbon monoxide poisoning patients and discuss its clinical care. Methods: 58 severe acute carbon monoxide poisoning patients were divided randomly into treatment and control groups, with 29 patients in each group. Both groups were given conventional treatment while naloxone was administrated to the treatment group. Treatment outcome from both groups were analyzed and compared. Results: patients from the treatment group have shorter awakening time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p

【Key word】 carbon monoxide poisoning; naloxone; clinical care

【中圖分類號】R59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6455(2011)06-0377-01

急性重度一氧化碳(CO)中毒患者多呈昏迷狀態,為了促進患者盡快蘇醒,我院急診科在常規治療基礎上,加用阿片受體拮抗劑鹽酸納洛酮催醒,并根據患者的病情采用相應的護理措施,療效滿意,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收集2008年10月至2010年12月急性重度一氧化碳中毒患者58倒,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各29例。其中男27例,女31例,年齡4~70歲,均呈昏迷狀態。本組均符合1999年國家診斷標準(GB8781-88)[1],有明確CO氣體接觸史,有中樞神經系統的癥狀和體征,碳氧血紅蛋白(HbCO)為陽性。

1.2 治療方法:兩組重度CO中毒患者均予以高壓氧、靜脈應用地塞米松、甘露醇和能量合劑脫水降顱壓、防止腦水腫、促進腦細胞代謝,預防感染等處理,治療組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加用納洛酮注射液0.4mg~0.8mg靜注,再用納洛酮注射液2.0mg 加入5%~10%葡萄糖注射液500ml靜滴,必要時4~6 h重復使用一次,每天一次,至意識基本清醒后酌情減量維持。4~7d為一個療程。每30min記錄神志、心率、呼吸、血壓、蘇醒時間。

1.3 統計學方法: 統計資料處理采用t檢驗, 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兩組患者神志轉清醒時間比較,差異有顯著性,見附表。

附表 兩組患者神志轉清醒時間比較

3 護理

3.1 用藥的護理:納洛酮為β-內啡肽拮抗劑,可引起兒茶酚胺大量釋放,用藥過量可致惡心、嘔吐、心動過速、心律不齊、高血壓、驚厥等不良反應[2]。靜脈用藥應該嚴格控制靜脈注射速度,觀察用藥后反應,同時密切觀察生命體征,發現有異常應暫停用藥并報告醫生及時處理。同時應該注意安全,納洛酮使用后患者可由昏迷進入譫妄、躁動、再進入清醒狀態,為防止意外,應加強守護,避免發生墜床和外傷事件。選用淺靜脈留置針輸液以保證靜脈通路的通暢,保證藥物及時使用,防止液體滲出和患者自行拔針。

3.2 保持呼吸道通暢:重度CO中毒的患者會出現劇烈頭痛、頭暈及頻繁嘔吐等,在護理重度CO中毒昏迷病人時, 要注意保持其呼吸道通暢,患者取平臥位,頭偏向一側,如果出現頻繁嘔吐及呼吸道分泌物甚多時,應及時清理呼吸道分泌物,以免發生窒息,在保持呼吸道通暢的基礎上按醫囑高流量給氧或高壓氧治療。必要時行氣管插管,用呼吸機輔助呼吸。

3.3 心肌神經系統癥狀的護理: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意識障礙恢復后,會出現中毒后遲發型腦病,如癡呆型木僵、癲癇、失語、肢體癱瘓等。首先應鼓勵患者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關心體貼患者,協助其完成日常生活護理,并和患者及家屬一起制定康復計劃,對患者進行言語訓練和肢體功能康復訓練等。

3.4 預防并發癥:如果是糖尿病患者監測血糖,防止酮癥酸中毒的發現;重度中毒患者觀察出凝血時間,警惕DIC的發生,并且注意尿量的變化,警惕急性腎衰的發生;昏迷患者易并發肺部、口腔、泌尿系感染和褥瘡等并發癥。故應加強基礎護理。兩組患者均未發生并發癥。

3.5 心理護理:急性CO中毒是一種意外事故性疾病,昏迷患者醒后精神處于不平衡狀態,應多加安慰和鼓勵,細心照料,避免精神刺激,防止遲發性腦病的發生。

3.6 健康教育:患者均為洗澡時或用火爐烤火時發生中毒,缺乏基本常識,熱水器安裝在浴室內,浴室密閉,缺乏通風設施,有的浴室內安裝了排氣扇但因為怕冷,在使用熱水器時也沒有打開排氣扇,使室內空氣不能對流,CO不能及時排出,短時間內濃度劇增。因此加強衛生宣教工作非常重要,宣傳工作應在每年冬春季節反復進行,洗澡時保證室內空氣流通,并且每次洗澡時間不超過20 min;家庭用火爐要安裝煙筒,煙筒嚴密不可漏氣,并且要保持室內通風,有效預防CO中毒的發生。

4 討論

臨床上納洛酮被廣泛應用于呼吸抑制、鎮靜安眠藥中毒、各類休克、意識障礙及顱腦損傷等疾病中。重度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因缺氧能直接作用于延腦前吸氣神經元或間接作用于腦橋等神經中樞,致內啡肽釋放過多,引起昏迷。納洛酮為二氫嗎啡酮的衍生物,是阿片樣受體強拮抗劑,可有效抑制β-內啡肽效應[3],促進大腦皮層血液供應,提高中樞神經細胞。并且可以或者改善腦水腫、缺血、壞死,促進患者盡快恢復意識[4]。

因此,我們認為納洛酮能夠加快重度一氧化碳中毒患者蘇醒、縮短昏迷時間,同時在治療過程中根據患者的病情采用相應的護理措施,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復。

參考文獻

[1] 葉任高,盧南英 內科學[M].第5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971-974.

上一篇: 抽樣調查的主要方法 下一篇: 科研成果和科研課題的區別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热门午夜国产视频观看92 | 偷偷碰偷偷鲁免费视频一区 | 香港三级日本三级三级中文字 | 亚洲国产另类久久久精品黑人 | 日韩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