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平臺設計論文匯總十篇

時間:2023-03-20 16:07:40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商務平臺設計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商務平臺設計論文

篇(1)

一、構建中藥材電子商務平臺必要性分析

1、國內外市場現狀分析

中醫藥是祖國傳統文化燦爛寶庫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人們普遍應用中醫藥進行保健、醫療。國外,民眾對中醫的療效越來越認可和興趣。廣大民眾對中醫藥的需求,推動了中藥材的種植、加工、儲存、買賣、應用。其中,中藥材集約式買賣交易造就了大型的中藥材專業市場。信息時代,民眾迫切盼望通過網絡能查詢了解中醫藥知識,中藥材專業市場、中藥商、中藥消費者非常希望能利用網絡查尋掌握中藥材的行情信息,通過網上洽談買賣交易。開發構建規模大,功能齊全的中醫藥網絡信息與交易服務平臺是中藥材產業發展的需要。

2、傳統中藥材市場改革的需要

投巨資建設的玉林中藥材市場,占地175畝,總建筑面積23萬平方米,鋪面共有3980間。是我國西南地區最大中藥材集散中心。玉林中藥材市場雖然規模大,基礎設施好,但市場交易方式仍停留在傳統的、單一的攤位對手交易,效率低、成本高、信息不暢,不利于客商業務擴展電子商務論文,不利于市場規范管理。在信息化時代,國內外各類市場趨向于電子網絡商務的大背景下,玉林中藥材市場沒有構建電子信息服務、網絡商務,無法與國內、國際市場接軌,市場發展將受到很大的制約,隨著時間的推移,市場優勢也將會消失。玉林中藥材市場迫切需要構建中藥材網絡電子商務信息應用與交易平臺。

目前,國外,主要是西藥網站,以新藥品信息和廣告為主,沒有中藥網站和相關的平臺。國內,尚未發現大型專業中藥材網絡信息與交易服務平臺,多為綜合性藥品網站,中藥材信息是網站的一部分,單獨而專業的中藥材網站少,規模小,功能少。構建功能強大,集市場信息和查詢、網上洽商和交易、質量檢查、商鋪信用評級、市場需求價格分析預測、行業培訓、商鋪網站、市場管理、中藥材數據挖掘、中藥資訊查尋、藥品洽談交易等功能信息服務平臺,是發展趨勢。

二、構建中藥材電子商務平臺展望

1、構建中藥材網絡電子商務平臺,實體商鋪交易與網絡商鋪交易并舉,與國內國際市場接軌,造就大批現代藥商,業態升級,做大做強市場。

玉林中藥材市場構建中藥材網絡電子商務平臺,實行網絡化運作,就走上“業態提升、功能擴充、管理升級、產業促進”的改革之路。改變傳統的、單一的攤位對手交易,實行市場+網絡商鋪+經營業戶的經營模式。使中藥材市場逐步形成藥材集散、價格形成、信息反饋、產業帶動為一體的現代網絡化市場。實現長效科學規范管理,市場的組織化程度提高,市場的公平性、誠信度提升,市場運作效率提高,市場的活力、競爭力得到增強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中藥材網絡電子商務平臺將中藥材市場傳統的商務流程數字化、電子化、網絡化,突破時間空間的局限,大大提高商業運作效率;造就現代藥商電子商務論文,開闊視野,在駕馭瞬息萬變的市場中始終處于主動和優勢。

中藥材網絡電子商務平臺可實現遠程實時商務洽談、交易,為商企低成本拓展全國、東南亞、國際市場鋪就了一條低成本的黃金商道,非常有利于玉林中藥材市場走向全國、全球,從而把市場做大做強。

2、構建中藥材網絡電子商務平臺,能提高商業運作效率、降低流通成本,快捷提供豐富的商業資訊,創造更多商機,規避商業風險,增強商企的競爭力。

中藥材網絡電子商務平臺,讓商務流程轉化為網絡化的電子流、信息流,不受時空限制,大大提高商業運作效率。中藥網絡信息應用與交易平臺可實現遠程實時商務洽談、交易,簡化了客商之間的流通環節,最大限度地降低了流通成本,能有效地提高中藥材客商在現代商業活動中的競爭力。

中藥材網絡電子商務平臺為中藥材市場提供一種基于互聯網的商務活動,具有開放性、共享性、全球性的特點,可為企業、個人提供豐富的商業信息資源,創造更多商業機會,同時有助于客商規避商業風險。

中藥材網絡電子商務平臺對買賣交易活動頻繁的企業非常有利,能有效對企業商業活動的進行科學、規范化管理。

中藥材網絡電子商務平臺使中小企業擁有和大企業一樣的流通渠道和信息資源,這樣也使中小企業以與大型企業相同的成本進行網上交易,高速高效拓展業務,極大提高了中小企業的競爭力。

3、中藥材網絡電子商務平臺及時提供、準確、可靠、全面的市場供需信息,產銷聯動,避免盲目種植藥材,保障藥農收益,促進中藥種植業發展。

玉林中藥材市場的發展,帶動了周邊地區,乃至中西南部眾多省份中藥材種植,中藥材種植面積逐年擴大,逐步成為農民增收的一個途徑。但農民種植藥材決策主要來源于市場人員的直覺信息,由于信息缺乏真實性、全面性,從而導致種植的盲目性電子商務論文,影響藥材種植的收益和積極性,對藥材種植業帶來消極影響。

中藥材網絡電子商務平臺提供及時、準確、可靠、全面的市場供需信息,并提供專家對市場的分析、預測,有效地幫助藥農及時調整種植品種,產銷緊密結合,確保中藥種植收益最大化,有利于中藥種植業良性發展。

4、中藥材網絡電子商務平臺能促進中藥材相關行業發展,創造更多的商機,拓展就業,帶動經濟發展。

中藥材網絡電子商務平臺眾多的優勢,將推動玉林中藥材市場的快速發展,交易額大幅上升,市場輻射效應加倍擴展,進而帶動中藥材相關行業,如:加工、物流、旅業、通訊等二、三產業的蓬勃發展,創造更多的商機,增加就業機會,帶動經濟發展。

三、中藥材網絡電子商務平臺的結構與布局

1、中藥材網絡電子商務平臺功能規劃

中藥材市場涉及中藥材的種植、加工、質檢、交易、倉儲、物流,技術服務等環節,業務范疇廣、流程復雜,具有鮮明的行業特點。中藥材網絡電子商務平臺應該基于一條龍服務的宗旨進行功能規劃,從技術角度來看是一個全面的解決方案。中藥材網絡電子商務平臺需要具有如下功能:

(1)向市場提供豐富的商業信息資源,創造更多商業機會。(2)網上洽商和交易,簡化了客商之間的流通環節,提高商業運作效率,最大限度地降低了流通成本,有效地提高中藥材客商的商業競爭力。(3)有效對客商、企業商業活動的進行科學、規范管理,提高市場的組織化程度,增強市場的競爭力。(4)使中藥材市場逐步形成藥材集散、價格形成、信息反饋、產業帶動為一體的現代網絡化市場。

2、中藥材網絡電子商務平臺子系統的設置

根據中藥材網絡電子商務平臺的功能規劃,可考慮設置九個子系統:市場信息和查詢系統、市場需求價格分析預測系統、網上洽商和交易系統、市場管理系統、質量管理系統、商鋪網站系統、商鋪信用評級系統、中藥材數據挖掘系統、行業培訓系統等九大功能系統。同時,平臺還建立交易中介擔保機制和數據安全機制。

3、中藥材網絡電子商務平臺的功能模塊設置

對應中藥材網絡電子商務平臺九個子系統進行功能模塊的規劃設置。

(1)市場信息和查詢系統

藥材資訊:行業動態、各地快訊、產地信息、藥材展會、招商合作、藥材進出口。

藥材供應信息:最新供應信息、所有供應信息、供應信息綜合查詢、供應信息反饋統計。

藥材求購信息:最新求購信息、所有求購信息、求購信息綜合查詢、求購信息反饋統計。

藥材價格信息:最新價格變動、全部價格、價格走勢、分析預測。

藥材排行榜:供應金額排行、供應數量排行、求購金額排行、求購數量排行、成交金額排行、成交數量排行、價格查詢熱度排行、資訊查詢熱度排行、查詢總熱度排行。

藥材商鋪:商鋪基本信息、商鋪供求信息、商鋪其它信息、商鋪綜合排行、商鋪問詢、推薦商鋪。

(2)市場需求價格分析預測系統:供求分析、供求預測、價格分析、價格預測。

(3)網上洽商和交易系統:會員管理、網上洽談、網上交易、網上付款、收發貨管理、貨款撥退。

(4)市場管理系統:通知公告、文件流轉、租賃管理、合同管理、收費管理。

(5)質量管理系統:質量抽樣檢驗、商品標識抽檢、索證備案檢查、進貨臺帳檢查、下柜退市貨物檢查、虛假宣傳檢查、侵權檢查、檢查綜合評分、排行處理。

(6)商鋪網站系統:商鋪網站注冊、商鋪網站模板管理、商鋪網站信息上傳、商鋪網站綜合排行、商鋪網站綜合管理。

(7)商鋪信用評級系統:商鋪信用評分、商鋪信用排行、商鋪信用監督。

(8)中藥材數據挖掘系統:數據挖掘模型管理、數據挖掘、數據挖掘結果儲存、數據挖掘結果顯示、挖掘特點統計。

(9)行業培訓系統:中藥材種植技術培訓、中藥材加工技術培訓、中藥材鑒別培訓、中藥材儲存知識培訓、中藥材醫用培訓、其它知識培訓。

四、構建中藥材網絡電子商務平臺可行性

網絡電子商務平臺的技術基礎和社會基礎:現代社會,網絡信息技術發展迅速,應用廣泛電子商務論文,技術成熟。有眾多的成功的網絡信息服務平臺范例可供借鑒,構建中藥材網絡電子商務平臺具有良好的技術基礎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隨著計算機網絡在社會各行各業、各階層的廣泛應用,計算機網絡已是人們的工作、生活密不可分的工具,社會已普遍形成了應用計算機網絡良好行為習慣,構建中藥材網絡電子商務平臺也具有了廣泛的社會基礎。

五、關鍵技術與創新

與一般信息網站、網絡信息服務平臺不同,中藥材市場涉及中藥材的種植、加工、質檢、交易、倉儲、物流,技術服務等環節,業務范疇廣、流程復雜,行業特色明顯。因此,中藥材網絡電子商務平臺規模大,集成九大功能系統,設置七十六個模塊,需要解決的關鍵技術不少。如:(1)網上交易中,不同企業、不同技術標準的系統之間實現數據實時傳送、接收。(2)使用不同開發工具的系統集成到一個平臺,并實現數據無縫互通。(3)復雜多樣的業務數據交換標準的研制。(4)巨量數據并發處理機制設計。(5)多服務器分布處理響應。(6)平臺交易數據安全技術。(7)中藥材數據挖掘技術。(8)多媒體培訓課件的設計與集成等等。

網絡信息應用模式的創新:(1)創建現代網絡化中藥材市場。(2)中藥材網上交易。(3)創建中藥材網絡商鋪。(4)中藥材市場信息平臺中的數據挖掘技術應用。(5)中藥材交易資訊服務。(6)中藥材種植資訊服務。(7)網絡化市場管理。(8)網絡多媒體中藥材綜合知識培訓等。在實際開發構建中藥材網絡電子商務平臺的過程中,對這些技術關鍵,要進行大量的分析研究,逐個攻關解決。

參考文獻

篇(2)

目錄:

致謝 第四⑸頁

摘要 第五⑹頁

ABSTRACT 第六⑺頁

目錄 第八⑴一頁

一 緒論 第一一⑴九頁

·鉆研違景 第一一⑴二頁

·鉆研意義 第一二頁

·鉆研規模及鉆研目標 第一二⑴三頁

·鉆研現狀 第一三⑴六頁

·數據電纜行業鉆研現狀 第一三⑴四頁

·虛擬企業鉆研現狀 第一四⑴五頁

·協同商務鉆研現狀 第一五⑴六頁

·論文的鉆研內容以及組織結構 第一六⑴九頁

二 面向數據電纜行業的協同商務平臺整體設計 第一九⑶六頁

·數據電纜行業協同商務需求分析 第一九⑵九頁

·數據電纜簡介 第一九⑵二頁

·數據電纜企業的業務進程 第二二⑵五頁

·數據電纜企業業務進程存在問題 第二五⑵七頁

·數據電纜行業協同商務需求 第二七⑵九頁

·數據電纜行業的協同商務需乞降方案 第二九⑶四頁

·平臺類型 第二九⑶0頁

·平臺體系結構 第三0⑶一頁

·平臺功能需求 第三一⑶二頁

·平臺功能結構 第三二⑶四頁

·平臺癥結問題 第三四⑶五頁

·本章小結 第三五⑶六頁

三 面向數據電纜行業的協同商務信息同享 第三六⑷五頁

·數據電纜企業的信息同享規模 第三六⑶八頁

·基礎信息同享 第三六⑶七頁

·業務進程信息同享 第三七⑶八頁

·信息同享進程模型 第三八⑷一頁

·數據電纜企業的信息同享癥結技術 第四一⑷四頁

·標簽式信息管理方式 第四一⑷二頁

·基于本體辭匯庫的隱約查詢 第四二⑷四頁

·本章小結 第四四⑷五頁

四 面向數據電纜行業的協同業務 第四五⑺0頁

·協同瓜葛樹立 第四五⑸一頁

·協同瓜葛規模 第四五⑷六頁

·協同瓜葛進程模型 第四六⑷七頁

·協同火伴管理 第四七⑸0頁

·協同團隊管理 第五0⑸一頁

·協同采購業務 第五一⑹三頁

·協同采購整體進程 第五一⑸二頁

·銅料協同報價 第五二⑸四頁

·銅料協同采購團隊成立 第五四頁

·銅料協同采購規劃制訂 第五四⑸六頁

·銅料協同采購質量管理 第五六⑸八頁

·銅料協同采購定單跟蹤 第五八⑹一頁

·銅料協同采購合同制訂 第六一⑹二頁

·銅料協同采購財務管理 第六二⑹三頁

·協同銷售業務 第六三⑹五頁

·協同火伴評估 第六五⑹六頁

·數據同步更新模型 第六六⑹九頁

·源數據監視器 第六七頁

·同步規則解析器 第六七⑹八頁

·目標數據轉換器 第六八⑹九頁

·目標數據更新器 第六九頁

·本章小結 第六九⑺0頁

五 利用案例 第七0⑴00頁

·企業簡介 第七0頁

·系統開發環境 第七0⑺七頁

·開發語言 第七0⑺三頁

·系統數據庫 第七三⑺七頁

·信息同享案例 第七七⑻六頁

·信息同享進程 第七八⑻一頁

·標簽式信息管理 第八一⑻四頁

·基于本體辭匯庫的隱約查找 第八四⑻六頁

·協同瓜葛管理案例 第八六⑼二頁

·協同火伴管理 第八七⑼0頁

·協同火伴評估 第九0⑼二頁

·協同業務實現案例 第九二⑼九頁

·協同采購團隊成立 第九二⑼四頁

·銅 料協同采購規劃制訂 第九四⑼五頁

·銅料協同采購質量管理 第九五頁

·銅料協同采購定單跟蹤 第九五⑼六頁

·銅料協同采購合同制訂 第九六⑼八頁

·銅料協同采購財務管理 第九八⑼九頁

·本章小結 第九九⑴00頁

篇(3)

【關鍵詞】電子商務 超市化采購 計劃及需求管理

伴隨著集中規模采購規范及降低采購成本支出、和供應商形成一體化的戰略伙伴關系要求的背景下,物資超市化采購業務效益越發凸顯。按照“以ERP為主線,ECP負責與供應商交互”的原則,依托信息化手段完成物資超市化采購管理各環節緊密銜接,構建覆蓋合同簽訂和履約全過程管控的交互平臺,著力提高合同管理工作質量和效率。

1 概述

電子商務平臺、ERP系統是電力企業物資管理的主要系統,承擔了物資計劃管理、招投標管理、合同管理、到貨驗收管理、庫存管理等業務的信息化支撐。

1.1 電子商務平臺概述

通過電子化的采購尋源、合同管理、供應商管理等手段實現采購模式與方式多元化、合同執行可管可控化、供應商協同一體化、決策支持科學化等轉變,為電力企業提供更好的物資供應保障與服務。

1.2 ERP系統概述

ERP系統業務范圍覆蓋財務管理、項目管理、設備管理、物資管理、人力資源管理等,滿足電力企業價值鏈上相關業務管理橫向集成,縱向貫通的管理要求。

2 超市化采購設計

2.1 業務流程設計

超市化采購是合同執行策略的一種,基于尋源采購管理,通過前期需求分析,明確尋源物料類別,以物資采購量、采購金額比重大的物資作為尋源主要對象。在協議期內,供應商可針對尋源物料更新具體商品的規格型號、價格、配送及服務信息,形成最終的超市化采購目錄,供電力企業需求部門通過目錄進行商品選購,如圖1 。

3 電子商務平臺與ERP系統功能設計

超市化采購,主要通過電子商務平臺與ERP進行交互實施。具體功能分工如圖2所示:

4 電子商務與ERP系統接口集成設計

4.1 應用集成方式

根據對電子商務平臺和ERP系統辦公用品超市自助采購集成需求分析,接口采用應用集成方式實現,主要涉及電子商務平臺與ERP系統。為保證系統接口邊界劃分清晰和業務的連續完整性、信息安全性,應用系統集成采用企業服務總線實現應用集成,接口集成額數據通道采用ESB兩級級聯的方式,數據傳輸性能穩定。

4.2 應用集成架構

電子商務平臺與ERP系統接口共分為四類,分別為電子商務與ERP(國網)集成接口(國網ERP提供服務)、電子商務與ERP(國網)集成接口(電子商務提供服務)、電子商務與ERP集成接口(ERP系統提供服務)、電子商務與ERP集成接口(電子商務提供服務),如圖3。

5 效果

目前,超市化采購業務已經成功上線,功能運行穩定。依托電子商務平臺和ERP系統,以信息化手段,實現流程統一、過程受控、全程在案的物資超市化采購業務管理,有效地解決了采購物資標準不統一和采購效率低的問題。隨著超市化采購業務流程不斷的完善,目前超市化采購已涵蓋的物資采購業務范圍包括:辦公用品、低值易耗品、勞動保護用品、零購固定資產、項目物資、生產運維物資等共31個物資中類、255個物資小類,極大的提高了電力企業物資集中采購效率。

6結束語

隨著電力企業資集約化向縱深發展,越發體現了信息化集成的重要性。電子商務平臺超市化采購不僅能提高企業的管理效率并降低業務跟蹤費用,還能提供圖形化物資電子目錄,實現需求計劃提報簡單直觀、采購過程規范快捷、配送服務高效的目的,有效地解決了物資采購效率低的問題,大幅度提升了電力企業信息化水平。

參考文獻

[1]王建萍.ERP環境上企業內部控制體系的設計[J].管理現代化,2011(04).

篇(4)

中職學校通常采取半封閉的方式對學生進行管理,確保教學和日常管理秩序。學生在有限的空間內對網絡十分依賴,在網上購買日常生活用品如服裝類、鞋包配飾類、日化類商品,占整個消費類型的48.8%,網購已成為消費趨勢。73.2%的被調查者有過網上購物經歷,100%的被調查者表示若網購安全愿意嘗試網購。

(二)中職生的網絡消費需引導

在此次調研過程中73.2%中職生有過網購行為,網購在中職生群體中已經是一種普遍現象。由于中職生仍處在心理發展期,對社會現象的判別度不高,對于網購僅是一種求新或追隨心態,存在盲目的現象。對此,應通過班會、講座、教學內容滲透等形式進行消費引導。同時加強網絡法律法規教育,教授中職生網購自我保護的措施,樹立維權意識。

二、對構建中職校園電子商務平臺的建議

(一)利用學校資源,加強宣傳力度

在學校進行宣傳有著空間小、成本低、效益高的優勢。對校園電子商務平臺進行針對性的宣傳,利用學校資源,通過張貼海報、校園廣播站、贊助學生社團活動、公益講座等途徑直接面對學生顧客,在短時間內可以獲得很高的知名度和認可度。

(二)關注學生消費傾向,適當進行市場細分

中職生社會活動參與度較高,對他們的消費習慣和消費傾向產生影響。從調研結果可以看出中職生在網絡消費中關注的因素各不相同,可以利用這些因素的比例,對學生的消費需求進行細分。

(三)注重質量監督,提高購物效率

校園電子商務平臺的運營過程中,需要建立一支高效的服務團隊,在為客戶提供優質商品和服務的同時,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服務監督、反饋機制,充分了解消費者對商品的使用體驗和對店鋪服務的意見。

根據調研結果,中職生選擇網購的原因主要在于節約時間和價格低廉。在中職學校建立電子商務平臺,在消費人群[dYlW. NeT專業提供論文寫作的服務,歡迎光臨WwW. DYlw.NEt]地理位置相對集中的基礎上要加強提高訂單處理效率、確保貨物無損等售后服務工作的開展。在規范經營的同時拉近與消費者的距離,提升客戶滿意度,通過口碑營銷增強客戶忠誠度。

(四)多形式互動,注重個性化

中職生正處于生長發育的青春期,叛逆心重、表現欲強,受社會流行文化的影響,崇尚個性。所以在校園電子商務平臺的經營過程中,不僅要考慮商品種類細分、店鋪裝潢、商品陳列等因素,還要將各種文化元素融入營銷過程。通過與學生消費者互動,如學生代言人選拔、商品包裝設計、廣告策劃、網店或實體店裝修創意評比等活動,讓學生在購物的同時尋找到展現自我、表達自我、交流自我的空間。

(五)建立企業文化,增強文化歸屬感

一個易于接受的企業文化,是促使消費者認同和反復購買的最有力的武器。中職生好奇心重、探索欲強,在人際交往中尋求認同感和歸屬感。校園電子商務平臺源于校園,在滿足學生消費需求的同時應服務學生,為學生提供個性展示、專業實踐及創業的平臺。因此,提出激發學生奮進的文化可以得到學生消費者的認可。

篇(5)

1外貿企業轉內銷的動因

1.1國際市場需求波動加大出口風險

外貿企業受國際市場需求波動的影響較大,企業對國際市場的依賴程度越高,國際市場需求波動帶來的出口風險就越大。以國際金融危機為例,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后,全球經濟衰退引起國際市場萎縮,至少對外貿企業造成如下不利影響:首先,訂單數量和金額明顯減少,帶來產品滯銷、庫存積壓、資金緊縮等一系列問題,直接關系到外貿企業的生存,金融危機中的104屆廣交會,其境外采購商和出口成交額分別比上屆廣交會下滑9.08%和17.5%;第二,經濟下滑導致貿易保護主義抬頭,貿易摩擦增加,出口產品容易遭受各種貿易壁壘,外貿企業頻繁遭遇反傾銷、反補貼、保障措施和特別保障措施等各類貿易救濟調查;第三,出口收匯難度加大,外商以各種理由拒收貨物或拖延付款時間;第四,外商轉移訂單,在東南亞等地尋找更為廉價的商品。在國際金融危機影響下,由于企業脆弱的抗風險能力,大批高度依賴國際市場的中小型外貿企業紛紛倒閉。

1.2外貿企業自身轉型升級緩慢

外貿企業出口難度增加的原因不僅是國際市場的萎縮,還有人民幣升值、原材料價格上漲、勞動力工資上漲等復雜的因素。出口難度的增加也會“倒逼”外貿企業轉型升級,成為企業轉型升級的動力。但是,培育知名的品牌、研發自己的產品和提高產品附加值等措施都需要時間以及資金的投入,而我國外貿企業深受融資難、負擔重、創新能力弱等頑疾的困擾,導致自身轉型升級緩慢,在面臨這些不利因素時,暫時只能單純依靠降低價格來增強競爭力。根據商務部公布的數據,我國出口企業2010年平均利潤率僅為1.47%,2011年前兩個月持續下降為1.44%。低價競爭進一步壓縮了利潤空間,企業更難以持續發展,如果要進行轉型升級,除了符合政府產業調整倡導的方向外,還必須投入很多資金。在出口受阻情況下,出口轉內銷成為外貿企業維持生存與積累資金最為理想的選擇。

1.3國內市場蘊含巨大的發展空間

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2010年全國經濟運行數據,我國最終消費對GDP增長的貢獻率為37.3%,遠低于發達國家和印度等一些發展中國家。隨著拉動內需政策的實施,我國居民消費能力提高,國內市場的發展空間也越來越大。例如,一直以來作為我國外貿出口主渠道的廣交會,在第105屆時,也積極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挑戰,首次向內地采購商開放,促進出口企業的出口轉內銷。擴大內需戰略在“十二五”規劃中獨立成篇,并提出了相對具體的政策措施和目標,力圖使我國國內市場總體規模位居世界前列。可見,我國國內市場是一個潛在的巨大市場,外貿企業轉內銷在國內市場將大有可為。

2電子商務在外貿企業轉內銷中的作用

2.1電子商務是開拓國內市場的重要渠道

外貿企業轉內銷,在生產管理和成本控制等方面具有優勢,其面臨的主要困難在于營銷渠道的建立和品牌的培育。品牌的培育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在轉內銷的初始階段,建立適合企業自身的營銷渠道是重中之重。外貿企業長期按照國外訂單生產,把貨交到外商手中,不用考慮營銷渠道問題,在營銷渠道建設方面缺乏資源和經驗。電子商務的興起則為外貿企業轉內銷提供了一條重要的營銷渠道。在尚未建立起實體營銷渠道的情況下,外貿企業可以利用電子商務進行轉內銷的嘗試,抓住轉內銷的時機。在電子商務環境下,外貿企業可以把轉內銷的產品銷售、產品宣傳、經營理念、售后服務、企業承諾等通過網絡傳達,網絡成為企業展示和營銷產品的主渠道。

2.2電子商務降低企業營銷成本和風險

在國內實體市場上,不論是依托百貨商場、大型超市等第三方營銷渠道還是建立專賣店等自己的營銷渠道,外貿企業都面臨巨大的風險和困難。第三方營銷渠道存在手續繁瑣、流通成本高等問題,專賣店等自己的營銷渠道則面臨資金缺乏和品牌影響力不足等問題。傳統營銷渠道的前期投入也相對較大,短期難以獲得收益,不少外貿企業連續投入兩年后,不愿承擔繼續投入的風險,早早地退出國內市場。電子商務突破了傳統營銷策略的局限性,通過網絡來展開產品宣傳及產品銷售,制約企業發展的地域限制和銷售范圍限制不再存在。客戶的需求也可以通過網絡很迅速地傳達給企業,極大程度地加速了商業運行,從而還降低了企業市場調查的成本。

2.3電子商務有利于外貿企業資源整合

外貿企業轉內銷在組織機構和人才等企業資源方面與內銷的要求存在一些差距。外貿企業出口屬于簡單的“訂單—生產—訂單”模式,接到外貿訂單后做好生產和質量控制,并完成出口流程,做好出口收匯即可。而轉內銷后則要有負責市場推廣和廣告宣傳的營銷部門等,從研發、市場推廣、銷售到品牌建設和售后服務,都是新增的工作內容。這就需要外貿企業組建新的研發、營銷和企業品牌形象建設等團隊。電子商務在市場推廣、產品銷售和售后服務等方面的成本優勢和渠道優勢有利于外貿企業的資源整合。有不少的外貿企業早已利用阿里巴巴、EBAY等國際電子商務平臺開拓國際市場,轉內銷時只需學習國內電子商務的規則,熟悉國內電子商務的特點,即可有效地整合原有的企業資源,將企業外貿出口的優勢產品轉而推向國內市場。在人才團隊上,外貿企業不必同時設置外貿和內貿兩個團隊,只需一個電子商務團隊來同時運營國內外市場。

3外貿企業運用電子商務轉內銷的模式

3.1利用第三方電子商務平臺

第三方電子商務平臺將買賣雙方集聚到同一個平臺里,大量賣方通過平臺產品信息,吸引眾多的買方訪問平臺,從而又增加了賣方銷售產品的機會。外貿企業利用第三方電子商務平臺轉內銷是以第三方電子商務服務平臺為基礎,通過計算機和通信網絡來實現企業之間或企業與消費者之間的商務活動。外貿企業可以利用第三方電子商務平臺的專業性、公用性、公平性和服務性等特點開展電子商務。目前,國內比較有影響力的第三方電子商務平臺有阿里巴巴、慧聰等,不少企業也利用淘寶網等零售平臺。利用第三方電子商務的優點在于節省了自建電子商務平臺所需的財力、物力和人力,并借助平臺的影響力拓寬市場范圍。外貿企業的工作重點在于選擇一家適合自身需求的第三方電子商務平臺,比如該平臺與自己所在行業是否相近,平臺是否有足夠的影響力,平臺的交易規則是否能接受等。企業也可以同時選擇幾家電子商務平臺進行嘗試,最終選擇一家進行重點經營。

3.2企業自建電子商務平臺

企業自建電子商務平臺就是企業自行開發網站系統,自行對網站進行控制和管理。如果外貿企業對電子商務有較多的經驗并有較強的人才團隊,在轉內銷時可以采取自建電子商務平臺的方式。企業可以對自建平臺按自己的需求進行設計和管理,便于網站管理和信息維護,靈活度較高。在平臺里進行企業形象宣傳、介紹企業新產品、報道公司最新動態等,使之成為企業與客戶、企業與合作伙伴交互的窗口。這種模式能將企業內部管理數據和商務網站信息高度整合,有利于外貿企業更好地實現轉型升級,使企業的綜合管理水平上升到更高層次。但是,自建電子商務平臺顯然對企業的管理和人力資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業將面臨推廣網站,擴大網站影響力,吸引并留住顧客及網站日常維護等方方面面的問題。自建電子商務平臺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優秀的人才團隊共同完成。

3.3企業協作平臺模式

如果企業沒有足夠的能力自建電子商務平臺,也不愿意放棄靈活性去利用第三方電子商務平臺,則可以采取企業協作平臺模式。幾家同行業的企業或者以一個行業為單位,通過企業協作構建電子商務聯合體,共同建設和管理平臺。企業之間根據不同的分類和需要,出現在平臺不同的界面里,同時又實現資源的共享。企業協作可以是橫向的,也可以是縱向的模式。外貿企業轉內銷具有產品上的優勢和流通渠道上的劣勢,可以選擇一家流通企業開展協作。外貿企業借助該電子商務協作平臺迅速推出優質的產品,同時借助流通企業完整的物流設施及供應鏈體系節約商品流通費用;流通企業則借助外貿企業的產品銷量,拓展業務并增加利潤。企業協作平臺可以根據市場需求變化,及時調整和變更自己的合作伙伴,增加合作共贏的機會,盡量避免同行業競爭的加劇。

4外貿企業運用電子商務轉內銷的策略

4.1適應國內市場的環境和經營規則

外貿企業利用電子商務轉內銷,首要解決的問題是適應國內市場的環境和經營規則,包括國內的貿易規則和國內電子商務規則。在觀念上,需要從外貿向內貿轉變,也需要從國際電子商務向國內電子商務轉變。例如,在國內B2C電子商務快速發展的環境下,不少轉內銷的外貿企業希望通過淘寶網進行內銷的嘗試。然而,當他們為淘寶賣家供貨時,仍未轉變外貿的觀念,按外貿大筆訂單的交易習慣進行報價,對小額訂單不屑一顧。內銷與外貿的特點不同,單筆訂單金額相對較小,產品的種類則要比外貿更為豐富。由于內貿面對國內市場,沒有了國家間的比較優勢,也沒有了出口退稅等優惠政策,在報價上會有很大的不同。國內電子商務與國際電子商務面對的是兩個不同的消費群體,國內電子商務發展不完善,消費者心里也不夠成熟,企業要更多地考慮國內買家的習慣和誠信問題。

4.2選擇符合企業特點的電子商務模式

外貿企業運用電子商務轉內銷首先要根據企業自身的特點選擇好電子商務模式。企業所處的行業不同,產品特點不同,規模實力不同,都會影響到電子商務模式的選擇。企業可以選擇的電子商務模式主要有利用第三方電子商務平臺、自建電子商務平臺和企業協作平臺等。企業在選擇電子商務的模式前應該做好詳細的規劃,確定企業要實現的目標,然后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認真分析,準確定位,再根據企業的生產規模和產品特點來選擇符合企業轉內銷需求的電子商務模式。例如,產品種類較多、資金相對較充足并且具有一定技術創新能力的企業,可以采用自建電子商務平臺進行各種網上交易,以便企業根據產品的實際情況和企業發展需要隨時進行調整;而生產規模小、產品種類少、資金實力相對不足、技術人才短缺的企業,則可以選擇第三方電子商務平臺,不但節省基礎設施的資本投入成本,同時還可以解決人才和技術管理問題。另外,企業還可以探索符合自身發展的電子商務新模式,如營銷外包模式和移動通信商務模式等。

4.3全方位提高企業的電子商務能力

外貿企業利用電子商務轉內銷僅僅做好網絡營銷不足以達到企業轉型的目標,企業要全方位地提高電子商務能力。電子商務活動除了營銷,還有生產、物流、資金結算和售后服務等各個環節,為做好這些環節,必須對企業戰略、組織機構、業務流程、企業文化等進行全面系統的改造。企業要調整發展戰略以適應國內電子商務的環境,企業家對電子商務要有足夠的重視和把握;在組織機構方面企業要按電子商務設計職位和職能,實現部門之間在電子商務下順暢地溝通;企業要實施業務流程的重組和變革,建立新的業務流程以適應電子商務的需要;在企業文化上要培育電子商務價值觀,營造積極接納新事物和鼓勵創新的文化氛圍。外貿企業如果在開拓國際市場時就利用過電子商務,在轉內銷時則是做好國際電子商務向國內電子商務的轉化,能較快地提高企業的電子商務能力。

4.4形成精于電子商務經營的人才團隊

電子商務是一項復雜的商務活動,科技含量較高,在開展電子商務的過程中,企業需要一些具有較高專業水平的人才團隊來統籌運作。如果是自建電子商務平臺,還涉及到網站策劃、網絡維護、程序設計、網頁美工、貿易流程、營銷手段、文字翻譯等各項工作,對人才團隊的要求也更高。因此,外貿企業利用電子商務轉內銷時,要有計劃地培養和引進所需的電子商務人才。人才的來源可以從原有員工中發掘,也可以從外界引進。企業可以開設各種形式的短期學習班,進行電子商務知識及應用技術的培訓學習,或者鼓勵企業員工到有關院校學習進修電子商務專業知識,提高企業原有員工的整體電子商務水平。企業領導者和管理者也要加強對信息化知識和電子商務知識的學習,不斷提高對電子商務認識。

參考文獻

[1] 王超.出口企業轉內銷的困境及對策分析[J].生產力研究,2009(13).

[2] 芮琳琳.電子商務的發展對中小外貿企業的影響[J].現代商業,2010(21).

篇(6)

 

1外貿企業轉內銷的動因 

1.1國際市場需求波動加大出口風險 

外貿企業受國際市場需求波動的影響較大,企業對國際市場的依賴程度越高,國際市場需求波動帶來的出口風險就越大。以國際金融危機為例,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后,全球經濟衰退引起國際市場萎縮,至少對外貿企業造成如下不利影響:首先,訂單數量和金額明顯減少,帶來產品滯銷、庫存積壓、資金緊縮等一系列問題,直接關系到外貿企業的生存,金融危機中的104屆廣交會,其境外采購商和出口成交額分別比上屆廣交會下滑9.08%和17.5%;第二,經濟下滑導致貿易保護主義抬頭,貿易摩擦增加,出口產品容易遭受各種貿易壁壘,外貿企業頻繁遭遇反傾銷、反補貼、保障措施和特別保障措施等各類貿易救濟調查;第三,出口收匯難度加大,外商以各種理由拒收貨物或拖延付款時間;第四,外商轉移訂單,在東南亞等地尋找更為廉價的商品。在國際金融危機影響下,由于企業脆弱的抗風險能力,大批高度依賴國際市場的中小型外貿企業紛紛倒閉。 

1.2外貿企業自身轉型升級緩慢 

外貿企業出口難度增加的原因不僅是國際市場的萎縮,還有人民幣升值、原材料價格上漲、勞動力工資上漲等復雜的因素。出口難度的增加也會“倒逼”外貿企業轉型升級,成為企業轉型升級的動力。但是,培育知名的品牌、研發自己的產品和提高產品附加值等措施都需要時間以及資金的投入,而我國外貿企業深受融資難、負擔重、創新能力弱等頑疾的困擾,導致自身轉型升級緩慢,在面臨這些不利因素時,暫時只能單純依靠降低價格來增強競爭力。根據商務部公布的數據,我國出口企業2010年平均利潤率僅為1.47%,2011年前兩個月持續下降為1.44%。低價競爭進一步壓縮了利潤空間,企業更難以持續發展,如果要進行轉型升級,除了符合政府產業調整倡導的方向外,還必須投入很多資金。在出口受阻情況下,出口轉內銷成為外貿企業維持生存與積累資金最為理想的選擇。 

1.3國內市場蘊含巨大的發展空間 

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2010年全國經濟運行數據,我國最終消費對gdp增長的貢獻率為37.3%,遠低于發達國家和印度等一些發展中國家。隨著拉動內需政策的實施,我國居民消費能力提高,國內市場的發展空間也越來越大。例如,一直以來作為我國外貿出口主渠道的廣交會,在第105屆時,也積極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挑戰,首次向內地采購商開放,促進出口企業的出口轉內銷。擴大內需戰略在“十二五”規劃中獨立成篇,并提出了相對具體的政策措施和目標,力圖使我國國內市場總體規模位居世界前列。可見,我國國內市場是一個潛在的巨大市場,外貿企業轉內銷在國內市場將大有可為。 

2電子商務在外貿企業轉內銷中的作用 

2.1電子商務是開拓國內市場的重要渠道 

外貿企業轉內銷,在生產管理和成本控制等方面具有優勢,其面臨的主要困難在于營銷渠道的建立和品牌的培育。品牌的培育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在轉內銷的初始階段,建立適合企業自身的營銷渠道是重中之重。外貿企業長期按照國外訂單生產,把貨交到外商手中,不用考慮營銷渠道問題,在營銷渠道建設方面缺乏資源和經驗。電子商務的興起則為外貿企業轉內銷提供了一條重要的營銷渠道。在尚未建立起實體營銷渠道的情況下,外貿企業可以利用電子商務進行轉內銷的嘗試,抓住轉內銷的時機。在電子商務環境下,外貿企業可以把轉內銷的產品銷售、產品宣傳、經營理念、售后服務、企業承諾等通過網絡傳達,網絡成為企業展示和營銷產品的主渠道。 

2.2電子商務降低企業營銷成本和風險 

在國內實體市場上,不論是依托百貨商場、大型超市等第三方營銷渠道還是建立專賣店等自己的營銷渠道,外貿企業都面臨巨大的風險和困難。第三方營銷渠道存在手續繁瑣、流通成本高等問題,專賣店等自己的營銷渠道則面臨資金缺乏和品牌影響力不足等問題。傳統營銷渠道的前期投入也相對較大,短期難以獲得收益,不少外貿企業連續投入兩年后,不愿承擔繼續投入的風險,早早地退出國內市場。電子商務突破了傳統營銷策略的局限性,通過網絡來展開產品宣傳及產品銷售,制約企業發展的地域限制和銷售范圍限制不再存在。客戶的需求也可以通過網絡很迅速地傳達給企業,極大程度地加速了商業運行,從而還降低了企業市場調查的成本。 

2.3電子商務有利于外貿企業資源整合 

外貿企業轉內銷在組織機構和人才等企業資源方面與內銷的要求存在一些差距。外貿企業出口屬于簡單的“訂單—生產—訂單”模式,接到外貿訂單后做好生產和質量控制,并完成出口流程,做好出口收匯即可。而轉內銷后則要有負責市場推廣和廣告宣傳的營銷部門等,從研發、市場推廣、銷售到品牌建設和售后服務,都是新增的工作內容。這就需要外貿企業組建新的研發、營銷和企業品牌形象建設等團隊。電子商務在市場推廣、產品銷售和售后服務等方面的成本優勢和渠道優勢有利于外貿企業的資源整合。有不少的外貿企業早已利用阿里巴巴、ebay等國際電子商務平臺開拓國際市場,轉內銷時只需學習國內電子商務的規則,熟悉國內電子商務的特點,即可有效地整合原有的企業資源,將企業外貿出口的優勢產品轉而推向國內市場。在人才團隊上,外貿企業不必同時設置外貿和內貿兩個團隊,只需一個電子商務團隊來同時運營國內外市場。 

3外貿企業運用電子商務轉內銷的模式 

3.1利用第三方電子商務平臺 

第三方電子商務平臺將買賣雙方集聚到同一個平臺里,大量賣方通過平臺產品信息,吸引眾多的買方訪問平臺,從而又增加了賣方銷售產品的機會。外貿企業利用第三方電子商務平臺轉內銷是以第三方電子商務服務平臺為基礎,通過計算機和通信網絡來實現企業之間或企業與消費者之間的商務活動。外貿企業可以利用第三方電子商務平臺的專業性、公用性、公平性和服務性等特點開展電子商務。目前,國內比較有影響力的第三方電子商務平臺有阿里巴巴、慧聰等,不少企業也利用淘寶網等零售平臺。利用第三方電子商務的優點在于節省了自建電子商務平臺所需的財力、物力和人力,并借助平臺的影響力拓寬市場范圍。外貿企業的工作重點在于選擇一家適合自身需求的第三方電子商務平臺,比如該平臺與自己所在行業是否相近,平臺是否有足夠的影響力,平臺的交易規則是否能接受等。企業也可以同時選擇幾家電子商務平臺進行嘗試,最終選擇一家進行重點經營。 

3.2企業自建電子商務平臺 

企業自建電子商務平臺就是企業自行開發網站系統,自行對網站進行控制和管理。如果外貿企業對電子商務有較多的經驗并有較強的人才團隊,在轉內銷時可以采取自建電子商務平臺的方式。企業可以對自建平臺按自己的需求進行設計和管理,便于網站管理和信息維護,靈活度較高。在平臺里進行企業形象宣傳、介紹企業新產品、報道公司最新動態等,使之成為企業與客戶、企業與合作伙伴交互的窗口。這種模式能將企業內部管理數據和商務網站信息高度整合,有利于外貿企業更好地實現轉型升級,使企業的綜合管理水平上升到更高層次。但是,自建電子商務平臺顯然對企業的管理和人力資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業將面臨推廣網站,擴大網站影響力,吸引并留住顧客及網站日常維護等方方面面的問題。自建電子商務平臺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優秀的人才團隊共同完成。 

3.3企業協作平臺模式 

如果企業沒有足夠的能力自建電子商務平臺,也不愿意放棄靈活性去利用第三方電子商務平臺,則可以采取企業協作平臺模式。幾家同行業的企業或者以一個行業為單位,通過企業協作構建電子商務聯合體,共同建設和管理平臺。企業之間根據不同的分類和需要,出現在平臺不同的界面里,同時又實現資源的共享。企業協作可以是橫向的,也可以是縱向的模式。外貿企業轉內銷具有產品上的優勢和流通渠道上的劣勢,可以選擇一家流通企業開展協作。外貿企業借助該電子商務協作平臺迅速推出優質的產品,同時借助流通企業完整的物流設施及供應鏈體系節約商品流通費用;流通企業則借助外貿企業的產品銷量,拓展業務并增加利潤。企業協作平臺可以根據市場需求變化,及時調整和變更自己的合作伙伴,增加合作共贏的機會,盡量避免同行業競爭的加劇。 

4外貿企業運用電子商務轉內銷的策略 

4.1適應國內市場的環境和經營規則 

外貿企業利用電子商務轉內銷,首要解決的問題是適應國內市場的環境和經營規則,包括國內的貿易規則和國內電子商務規則。在觀念上,需要從外貿向內貿轉變,也需要從國際電子商務向國內電子商務轉變。例如,在國內b2c電子商務快速發展的環境下,不少轉內銷的外貿企業希望通過淘寶網進行內銷的嘗試。然而,當他們為淘寶賣家供貨時,仍未轉變外貿的觀念,按外貿大筆訂單的交易習慣進行報價,對小額訂單不屑一顧。內銷與外貿的特點不同,單筆訂單金額相對較小,產品的種類則要比外貿更為豐富。由于內貿面對國內市場,沒有了國家間的比較優勢,也沒有了出口退稅等優惠政策,在報價上會有很大的不同。國內電子商務與國際電子商務面對的是兩個不同的消費群體,國內電子商務發展不完善,消費者心里也不夠成熟,企業要更多地考慮國內買家的習慣和誠信問題。 

4.2選擇符合企業特點的電子商務模式 

外貿企業運用電子商務轉內銷首先要根據企業自身的特點選擇好電子商務模式。企業所處的行業不同,產品特點不同,規模實力不同,都會影響到電子商務模式的選擇。企業可以選擇的電子商務模式主要有利用第三方電子商務平臺、自建電子商務平臺和企業協作平臺等。企業在選擇電子商務的模式前應該做好詳細的規劃,確定企業要實現的目標,然后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認真分析,準確定位,再根據企業的生產規模和產品特點來選擇符合企業轉內銷需求的電子商務模式。例如,產品種類較多、資金相對較充足并且具有一定技術創新能力的企業,可以采用自建電子商務平臺進行各種網上交易,以便企業根據產品的實際情況和企業發展需要隨時進行調整;而生產規模小、產品種類少、資金實力相對不足、技術人才短缺的企業,則可以選擇第三方電子商務平臺,不但節省基礎設施的資本投入成本,同時還可以解決人才和技術管理問題。另外,企業還可以探索符合自身發展的電子商務新模式,如營銷外包模式和移動通信商務模式等。 

4.3全方位提高企業的電子商務能力 

外貿企業利用電子商務轉內銷僅僅做好網絡營銷不足以達到企業轉型的目標,企業要全方位地提高電子商務能力。電子商務活動除了營銷,還有生產、物流、資金結算和售后服務等各個環節,為做好這些環節,必須對企業戰略、組織機構、業務流程、企業文化等進行全面系統的改造。企業要調整發展戰略以適應國內電子商務的環境,企業家對電子商務要有足夠的重視和把握;在組織機構方面企業要按電子商務設計職位和職能,實現部門之間在電子商務下順暢地溝通;企業要實施業務流程的重組和變革,建立新的業務流程以適應電子商務的需要;在企業文化上要培育電子商務價值觀,營造積極接納新事物和鼓勵創新的文化氛圍。外貿企業如果在開拓國際市場時就利用過電子商務,在轉內銷時則是做好國際電子商務向國內電子商務的轉化,能較快地提高企業的電子商務能力。 

4.4形成精于電子商務經營的人才團隊 

電子商務是一項復雜的商務活動,科技含量較高,在開展電子商務的過程中,企業需要一些具有較高專業水平的人才團隊來統籌運作。如果是自建電子商務平臺,還涉及到網站策劃、網絡維護、程序設計、網頁美工、貿易流程、營銷手段、文字翻譯等各項工作,對人才團隊的要求也更高。因此,外貿企業利用電子商務轉內銷時,要有計劃地培養和引進所需的電子商務人才。人才的來源可以從原有員工中發掘,也可以從外界引進。企業可以開設各種形式的短期學習班,進行電子商務知識及應用技術的培訓學習,或者鼓勵企業員工到有關院校學習進修電子商務專業知識,提高企業原有員工的整體電子商務水平。企業領導者和管理者也要加強對信息化知識和電子商務知識的學習,不斷提高對電子商務認識。 

參考文獻: 

[1] 王超.出口企業轉內銷的困境及對策分析[j].生產力研究,2009(13). 

[2] 芮琳琳.電子商務的發展對中小外貿企業的影響[j].現代商業,2010(21). 

篇(7)

1.服裝電子商務概述

1.1電子商務概述及發展現狀

隨著互聯網信息的不斷飛速發展,諸如“亞馬遜”、“淘寶網”、“京東商城”、“1號店”等B2C電子商務平臺已經慢慢成為新時代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服裝銷售從線下市場轉而發展到了線上平臺,服裝電子商務時代就此到來。電子商務是一種全新的方式和實施理念,將傳統的服裝營銷從人人對話轉變為了人機對話模式,足以吸引大批消費者。十年來的探索,使得服裝電子商務逐漸走向成熟,但仍然存在發展空間。

1.2服裝電商與實體營銷的差異

從消費者角度而言,服裝作為一種滿足其求異心理的消費品,B2C平臺更好的拓寬了消費者所能接觸到的服裝款式,提供了更多個購買渠道,就此顧客在消費過程中主動性大大增強,選擇也趨于廣泛。

從服裝市場角度而言,電子商務進一步細分傳統市場,從單單的品牌區分轉變成了按門類、風格、價格區間、材質等等方面區分。目標市場明確,信息反饋迅速,數據管理便捷,有利于企業定位長期發展戰略。

從成本控制而言,實體營銷模式主要成本開銷實在店面租賃、廣告投入和人力物力這三個部分。而電子商務在這三個方面能大大降低成本,無需店面,無需導購,一個網頁幾個客服足以。將消費者的眼光重新從形象性的內容拉回到了產品本身。

1.3嬰幼兒服裝電子商務發展前景

嬰幼兒服裝屬于童裝門類,但又不同于絕大多數的童裝。從醫學角度來說,兒童分為嬰兒、幼兒、學齡前兒童以及少年兒童,其中0—3歲的則可統歸為嬰幼兒。據行業人士分析,在今后幾年之內,我國會經歷第5次“嬰兒潮”,預計市場空間將達到1萬億。而作為這可觀的龐大數字背后的消費主力均為80后、9.后,正伴隨著B2C電子商務的成長,他們的消費觀與上一輩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淘寶網也正是看到了這一商機,試圖與傳統的嬰幼兒市場分一杯羹。

2.嬰幼兒服裝設計要素

2.1嬰幼兒服裝中的舒適性設計

說起嬰幼兒服裝的舒適性設計,不得不提及面料設計。嬰幼兒服裝的面料是其最為重要的設計要素。面料作為物質載體的同時,又有著一些表面特征,影響到服裝的視覺效果、觸覺感受,在嬰幼兒服裝設計中,往往后者遠比前者重要。

據調查數據所得,嬰幼兒服裝的面料使用主要以天然纖維為主,其中棉纖維以其良好的吸濕性、透氣性、柔軟性成為最為常見的嬰幼兒服裝材料。另外由于天性好動,針織產品在行業產品中所占比例相當大,主要原因是針織物富有彈性,穿著舒適。特別是電阻絲針織機最新技術的推廣,使得針織產品生產迅速,進一步推動了嬰幼兒服裝針織品的發展。

2.2嬰幼兒服裝中的安全性設計

對于嬰幼兒來說,吃是他們的天性,而區別于成人而言,他們缺乏自我認知,不知道什么是能吃,什么是不能吃,往往會出現咬衣服的習慣,尤其是對上面的紐扣等輔料感興趣。容易脫落的小配件對于嬰幼兒來說,是很大的危險因素,因此對于安全性而言,嬰幼兒服裝的輔料設計直接影響到服裝的安全性。在設計中應該盡量減少服裝的輔料使用,不提倡有使用純裝飾性的配件。

2.3嬰幼兒服裝中的美觀性設計

從暢銷的產品來看,嬰幼兒服裝的美觀性設計主要手段是色彩。在嬰幼兒服裝設計中,“流行色”是相對于“常用色”而言的,大多數的嬰幼兒服裝實在考慮嬰幼兒的心理、勝利需求的前提下,才會進一步考慮流行趨勢。不同于其他的童裝用色鮮艷,嬰幼兒服裝主要還是以淺色系為主,白色、米黃、粉紅、粉藍等等,這樣能避免過多的染料危害。

圖案設計也是嬰幼兒服裝中對美觀影響較大的因素。嬰幼兒有無窮的幻想,視覺還在發育階段,對鮮艷的顏色和小動物有特別的喜愛。因此,設計時可以在簡潔地款式上添加生動的圖案,如大自然、動物、漫畫、動畫片等等。

3.嬰幼兒服裝設計在電商與實體營銷模式下的差異。

總體來說,嬰幼兒服裝的線上線下銷售大體上保持一致,但存在差別,主要是集中在舒適性設計、造型輪廓設計等。

從舒適性設計來看,電子商務平臺上的嬰幼兒服裝相較于實體店銷售的產品有漏洞可鉆。由于消費者并不能親手試摸感受面料的親膚性,網上營銷的產品在舒適性上并沒有被過分要求,消費者主要通過服裝的面料說明以及經驗來判斷舒適程度。

從造型輪廓設計來看,相比線下銷售,電子商務平臺上暢銷的嬰幼兒服裝主要有一下三點共性。一是,基本明確的廓形會在網絡上比較暢銷,最為常見的是H型、A型、O型;二是長度設計隨季節與實用性變化明顯,外套多為長款卻不過膝蓋,既保暖又方便活動,褲裝則以長褲為主,注重一年四季的實用性;三是嬰幼兒服裝受到國際女裝流行趨勢的變化較少,有它自己的常規設計模式,如連衣裙保持80%采用高腰線設計不變。

總結

通過調查發現,線上與線下銷售的嬰幼兒服裝在設計方法上大體相同,都注重服裝的安全性、舒適性設計。網絡上嬰幼兒服裝明顯比實體店用色鮮艷,采用帽裝、連體、斗篷等廓型設計,加上少許條紋、動物等圖案設計,搭配小部件,設計具有相對整體性,同樣吧美觀性設計放在突出位置,而對面料的親膚性、舒適性則相對要求沒有實體店要求高。這兩者的差異主要是由于消費者的選擇方式造成的,線上營銷偏重于視覺,線下營銷偏重于觸覺。B2C電子商務平臺的嬰幼兒服裝應該綜合以上觀點進行貨品的設計選擇,以求更大效益。(作者單位:常熟理工學院藝術學院)

參考文獻

篇(8)

DOI:10.3969/j.issn.1008-0821.2017.04.011

〔中圖分類號〕G20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8-0821(2017)04-0072-10

An Influence Research of Mobile Commerce User Information

Quality Perception to Stickiness Intention

――Information Behavior Process PerspectiveYe Fengyun

(School of Management,Anhui University,Hefei 230601,China)

〔Abstract〕The paper had deeply studied the influence of the information quality perception of mobile commerce users on stickiness inten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process of information behavior,hoped to promote the establishment of a cohesive mechanism for mobile commerce platform,so as to attract and retain customers better.Firstly,the paper had formed a process model of information behavior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process of consumer behavior of mobile commerce users.Then,the influence model(MUISM)of the users information quality perception of the mobile commerce environment was constructed on the process model of information behavior,the corresponding research hypotheses were proposed and specific measurement indicators were designed.Lastly,the MUISM model was tested and analyzed by using ML AMOS17.0 method with the 492 valid questionnaires,and the targeted recommendations had been put forward to improve the user stickiness on the results of the empirical analysis.

〔Key words〕mobile commerce;information quality perception;stickiness intention;information behavior;user

1研究背景

中國互聯網絡統計中心CNNIC 2016年1月的《第37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5年12月,中國手機網民規模達6.20億,網民中使用手機上網人群占比提升至90.1%;我國手機網絡購物規模達到3.40億,手機網絡購物的使用比例提升至54.8%。在網絡應用中,移動商綻嚶τ玫牡匚輝嚼叢街匾,手機支付、手機網絡購物、手機訂餐、手機旅行預訂等應用的網民規模均穩定增長,移動商務已成為電子商務類企業激烈的競爭領域,如何吸引移動互聯網用戶的注意并使他們盡可能停留成為相關企業面臨的重大挑戰。

近年來,基于用戶的信息質量感知研究已成為國外學術界信息質量評價研究的重點。Evans與Lindsay(2005)[1]將信息質量定義為“滿足用戶的需求和偏好”以及“符合或超過用戶的期望”;Hilligoss與Rieh(2008)[2]認為信息質量是在一定的信息環境中,人們參照信息的期望或其它信息而對信息的良好性和有用性所做出的主觀判斷;Knight與Burn(2005)[3]認為互聯網環境下的信息質量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信息生產者、信息存儲與維護系統、信息用戶等所認知的維度;Braay等(1994)[4]構建了用戶生成的網絡信息質量評價指標體系;Schamber等(1996)[5]認為用戶生成的信息質量評價指標體系包含清晰、成本、可靠性、有效性和相關性等5個主要指標;Metzger(2007)[6]指出信息的可靠性是基于接收者的判斷,包括對信息質量的客觀判斷和來源可信性的主觀感知;Naumann和Rolker(2010)[7]從主觀、客觀和過程角度將用戶感知、信息本身和信息訪問過程作為信息質量評價維度。

本文將移動商務用戶的信息質量感知界定為用戶利用手機等移動設備進行消費的過程中對產品、商家、物流、咨詢等方面信息質量所產生的認知。目前,探討電子商務網站粘性因素的研究很多,但對信息質量的關注度不高;事實上,信息行為貫穿移動商務用戶消費過程的每個階段,而在信息行為過程中對信息質量的感知是影響用戶未來是否會繼續重復訪問某移動商務平臺并進行交易的至關重要的因素,因此本文從信息行為過程視角深入探討移動商務用戶的信息質量感知對粘性傾向的影響效應關系,推動移動商務平臺建立粘性機制,從而更好地吸引與保留客戶。

2理論基礎

2.1粘性及粘性傾向的概念

在傳統營銷中用于評估與促進顧客保留的機制在電子商務環境下被稱為粘性(Zemzow,1999)。W站粘性是指網站維系在線客戶和延長他們每次停留時間的能力,是電子商務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8]。網站或網店特征的改變只有經過客戶的感知,得到客戶認可才能發揮應有作用,因而提升客戶粘性是網站粘性研究的最終目的,網站粘性研究的焦點也紛紛從技術與功能視角轉向用戶視角[9],如Li、Browne和Wetherhe(2006)基于客戶視角,將粘性界定為由于用戶深度持有持續再使用網站的承諾,將堅持在未來重復訪問和使用所偏好的網站。

根據學者們對粘性的定義可知,粘性作為一種客觀屬性,是描述網站吸引與保留客戶能力的術語;而傾向指一種態度,更多的是從用戶主觀意愿的角度進行考慮,則將粘性傾向界定為用戶返回特定網站或延長其在特定網站持續停留時間的意愿[10]。

2.2客戶粘性驅動因素

Kurniawan(2000)從用戶――網站互動的交易視角,探討用戶對特定網站缺乏轉換行為的影響因素,構建了一個以社區卷入、網站吸引力和便利為前因變量,愉悅和顧客滿意為中介變量,客戶粘性為結果變量的模型,如圖1所示。

2006年,Li、Browne和Wetherbe(2006)整合社會心理學的人際投資理論和關系營銷中的信任――承諾理論,從用戶視角構建了客戶粘性傾向模型。研究客戶粘性驅動因素的實證研究很多,在此不一一列舉。

已有的研究多側重于從滿意、信任、承諾等非常主觀的變量方面進行考察,且未將粘性傾向進行區分。事實上,用戶有需求時經常在若干個移動商務平臺瀏覽,卻選擇某一個移動商務平臺進行交易,其中的內在因素值得深究。故本文基于用戶視角,結合移動商務用戶的消費行為過程,將粘性傾向區分為訪問粘性傾向和交易粘性傾向兩個階段,其中,訪問粘性傾向是指用戶堅持在未來重復訪問所偏好移動商務平臺進行瀏覽的意愿;交易粘性傾向是指用戶堅持在未來使用某特定移動商務平臺進行消費的意愿;針對訪問粘性傾向和交易粘性傾向從不同的信息質量感知角度分別探討其驅動因素。

3移動商務用戶信息行為過程分析

3.1移動商務用戶消費行為過程

移動商務用戶消費行為過程可以劃分為消費前、消費中和消費后等3個行為階段。

消費前的行為:目前,移動商務平臺眾多,用戶在消費前,一般會根據已掌握的信息及以往的經驗選擇具體的移動商務平臺,然后采用分類瀏覽的方式選擇商品或者輸入關鍵詞查找所需要的商品,接著在移動商務平臺所展示的商品列表中選擇某些商品進行瀏覽和比較,因為同樣的商品往往有多個賣家,每個賣家的價格不同,信用等級和客戶評分也不盡相同,用戶對相關信息進行比較評估后選擇一個或若干個特定商家,直接購買或與商家的客服人員溝通后確定購買與否。

消費中的行為:用戶確定購買某商家的商品后,一般會與商家的客服人員溝通物流配送情況,并選擇合適的支付方式付款。

消費后的行為:商家發貨后,用戶通過移動商務平臺關注訂單信息和物流信息,在收到物流配送的商品后進入移動商務平臺確認收貨,并根據所收到商品的情況進行評論,如果對所收到的商品不滿意,可能會要求退換貨,并在交易結束后進行評論。

綜上所述,移動商務用戶消費行為過程如圖2所示。

3.2移動商務用戶信息行為過程模型

根據移動商務用戶消費行為過程圖,將移動商務用戶的信息行為過程相應劃分為消費前信息行為和消費后信息行為兩個主要階段,其中消費前信息行為又細分為信息需求的認識與表達、信息瀏覽、信息溝通與選擇等3個子階段;消費后行為細分為信息瀏覽、信息溝通與反饋等兩個子階段。每個具體的信息行為又涉及主體和行為客體兩個方面,整體信息行為過程如圖3所示。注:圖中服務信息專指客戶服務人員的信息服務。

結合移動商務用戶信息行為過程模型圖,將移動商務用戶信息行為過程按消費前信息行為與消費后信息行為兩個階段分別簡要描述。

3.2.1消費前信息行為過程

1)信息需求的認識與表達:人們在生活、工作或學習過程中產生一定的消費需求,如果選擇通過移動商務環境進行,首先會根據所掌握的信息和以往的經驗等選擇具體的移動商務平臺,然后將消費需求歸類通過移動商務平臺所提供的分類機制瀏覽所需要的商品/服務,或者將消費需求以具體關鍵詞的形式表達出來,通過移動商務平臺所提供的檢索機制輸入關鍵詞查找所需要的商品信息或商家信息。

2)信息瀏覽:在消費行為前,客戶一般會仔細瀏覽移動商務平臺中所展示的商品信息和商家信息;對所展示商品的價格、商家的位置等信息進行比較分析后點擊進入某一個或幾個產品和商家,了解其詳細信息,并與客服人員進行信息溝通。

3)信息溝通與選擇:客戶通過瀏覽對產品、物流等方面的詳細信息進行綜合比較評估,并根據客服人員提供信息的情況最后決定購買某商家的商品,瀏覽支付信息,并進入實際的消費支付過程。

3.2.2消費后信息行為過程

1)信息瀏覽:賣家獲取客戶的支付信息后,進入發貨流程,物流公司攬件后,賣家和物流公司一般會通過移動商務平臺將物流詳細信息出去,商家可及時跟蹤所銷售商品的物流狀態并進行催件,客戶也可隨時瀏覽所購買商品的物流狀態準備收件。

2)信息溝通與反饋:收到賣家通過物流公司快遞的商品后,客戶經過一段時間的使用體驗,會對商家、商品、服務及物流產生直觀的感受,可以通過移動商務平臺對消費過程中所獲取的產品、物流及服務等方面的感受進行評論和分享;而客戶評論和分享的產品、物流、服務等信息會通過移動商務平臺反饋給網站、賣家及其他客戶。

4研究設計

4.1理論模型構建與研究假設提出

從圖3可以看出,移動商務用戶信息行為主要分為消費前信息行為和消費后信息行為兩個階段,在消費前信息行為階段,賣家、網站等通過移動商務平臺產品、商家、物流等方面的信息,提供售前咨詢信息服務,用戶在消費前的瀏覽、查詢和溝通等信息行為過程中,會對移動商務平臺所提品、商家、物流和咨詢方面的信息質量產生認知,從而影響用戶對該移動商務平臺的再訪問意愿即訪問粘性傾向;在消費后信息行為階段,賣家、網站、物流等通過移動商務平臺用戶所購買商品的訂單信息、物流信息等,提供售后信息服務,用戶在支付后的瀏覽、查詢和溝通等信息行為過程中,會對移動商務平臺所提供訂單、物流和服務等方面的信息質量產生認知,從而影響用戶對該移動商務平臺的再交易意愿即交易粘性傾向。

根據以上理論闡述,本文認為在移動商務環境下,每個特定的行為階段所涉及的具體信息客體不同,同時客戶在不同的行為階段所關注的信息重點也不同,對信息質量的感知也就不盡相同,即用戶在不同階段的信息行為會對不同的粘性傾向產生顯著影響,因此構建移動商務環境下用戶信息質量感知對粘性傾向的影響模型(簡稱MUISM模型),如圖4所示。

根據圖4的概念模型,移動商務環境下,用戶在消費前對信息質量的感知會顯著影響用戶的訪問粘性傾向,結合上文的描述提出以下4個研究假設。

假設H1:在消費前,移動商務用戶對產品信息質量的感知顯著影響其訪問粘性傾向。

假設H2:在消費前,移動商務用戶對商家信息質量的感知顯著影響其訪問粘性傾向。

假設H3:在消費前,移動商務用戶對咨詢信息質量的感知顯著影響其訪問粘性傾向。

假設H4:在消費前,移動商務用戶對物流信息質量的感知顯著影響其訪問粘性傾向。

根據圖3的概念模型,移動商務環境下,用戶在消費后對信息質量的感知會顯著影響用戶的交易粘性傾向,結合上文的描述提出以下4個研究假設。

假設H5:在消費后,移動商務用戶對服務信息質量的感知顯著影響其交易粘性傾向。

假設H6:在消費后,移動商務用戶對物流信息質量的感知顯著影響其交易粘性傾向。

假設H7:在消費后,移動商務用戶對訂單信息質量的感知顯著影響其交易粘性傾向。

假設H8:在消費后,移動商務用戶對評論信息質量的感知顯著影響其交易粘性傾向。

在移動商務環境下,訪問作為交易的前期必經階段,相互之間應存在顯著的相關性,故提出下面研究假設。

假OH9:在移動商務環境下,用戶訪問粘性傾向顯著影響交易粘性傾向。

4.2移動商務用戶信息質量評價指標體系設計

基于3.2對移動商務用戶信息行為過程的分析及4.1所構建之MUISM模型,在已有的信息質量感知指標體系研究成果基礎上從消費前和消費后兩個階段分別設計信息質量感知的測量指標,從訪問和交易兩個角度分別設計粘性傾向的測量指標。

4.2.1消費前信息質量感知指標

結合移動商務用戶消費前信息行為的具體過程和后續研究的可操作性,對移動商務平臺所涉及產品、商家、物流和咨詢方面信息的質量感知采用目前常用的全面性、可靠性、新穎性和便利性等指標,具體測量指標如表1所示。

4.2.2消費后信息質量感知指標

結合移動商務用戶消費后信息行為的具體過程和后續研究的可操作性,對移動商務平臺所涉及服務、物流、訂單和評論方面信息的質量感知同樣采用目前常用的全面性、可靠性、新穎性和便利性等指標,具體測量指標如表2所示。

4.2.3粘性傾向的測量指標

在本研究中,訪問粘性傾向指客戶堅持在未來繼續訪問和瀏覽某移動商務平臺的意愿,交易粘性傾向指客戶堅持在未來繼續選擇某移動商務平臺進行交易的意愿。基于Li等人(2006)[11]和Lin(2007)[12]開發的粘性傾向測量題項基礎上,結合不同粘性傾向的特性,得到訪問粘性傾向和交易粘性傾向的具體測量題項,如表3所示。

4.3問卷設計與調查

4.3.1問卷結構設計

為了保證調查問卷的科學性與有效性,本研究首先邀請有經驗的人員對問卷進行試填,再根據專家意見和試填結果對問卷的部分內容和格式進行修改完善,從而形成正式調查問卷。

調查問卷由兩部分構成:第一部分調查個人基本信息,為單項選擇題;第二部分為問卷主體,調查移動商務用戶消費過程中信息質量感知對粘性傾向的影響,采用Likert 5度量表,從“非常同意”、“同意”、“一般”、“不同意”到“非常不同意”分別給予5、4、3、2、1的分數,請用戶根據自己對相關變量的主觀感受進行打分,從而對變量進行測量。

4.3.2數據來源與樣本分析

從2016年7月至2016年8月,利用問卷星在線網站(http:∥)設計網絡調查問卷,通過EMAIL、QQ、微信等方式獲得有效問卷32份,利用問卷星在線網站提供的樣本服務獲得有效問卷460份,因此,調查共獲得有效問卷492份。利用SPSS18.0對調查對象的性別、年齡、職業、受教育程度等幾個方面進行描述性統計分析,如表4所示。

5實證分析

5.1信效度檢驗

5.1.1信度檢驗

為了檢驗樣本的信度,本研究應用SPSS18.0進行運算,得到各變量的克朗巴哈一致性系數(Cronbachs α),Cronbachs α的值一般介于0和1之間,其值越大,說明變量的各個測量題項越相關,即內部一致性程度越高,統計結果如表5所示。

由表5可知,各變量的Cronbachs α都在0.6以上,且各變量的項已刪除的Cronbachs Alpha值差異不大即各個變量在單一測量題項刪除情況下,克朗巴哈一致性系數都沒有發生顯著改變,這些數據表明調查問卷具有較好的信度。

5.1.2效度檢驗

在正式調查全部完成后,為檢驗量表題項的結構合理性和內容可靠性,需要對量表的效度進行分析。

1)探索性因子分析

在進行探索性因子分析前,利用SPSS18.0運算得到的KMO(Kaiser-Meyer-Olkin)值檢驗樣本數據的因子適合性,檢驗標準為:KMO>0.5,表示變量之間具備較多公共因子,適合進行因子分析;如果KMO

①消費前信息質量感知

如表6所示,在消費前信息質量感知方面,樣本的KMO值為0.857 >0.5,Bartlett球形檢驗的卡方值為1 905.812,顯著性水平為0.000,說明各測量題項間存在聯系,適合對樣本數據進行因子分析。

消費前信息質量感知變量的探索性因子分析結果如表7所示,產品信息質量、商家信息質量、物流信息質量、咨詢信息質量4個因子累積解釋了53.114%的方差,各個項目在其相關聯的變量上的因子負荷都大于0.5,交叉變量的因子負荷沒有超過0.5,表明本部分問卷的結構效度較好。

②消費后信息質量感知

如表8所示,在消費后信息質量感知方面,樣本的KMO值為0.818>0.5,Bartlett球形檢驗的卡方值為2 010.540,顯著性水平為0.000,說明各測量題項間存在聯系,適合對樣本數據進行因子分析。

消費后信息質量感知變量的探索性因子分析結果如表9所示,服務信息質量、物流信息質量、訂單信息質量、評論信息質量4個因子累積解釋了53.506%的方差,各項目在其相關聯的變量上的因子負荷都大于0.5,交叉變量的因子負荷沒有超過0.5,表明本部分問卷的結構效度較好。

2)驗證性因子分析

Fornell和Larcker(1981)[12]提出評估收斂效度3項標準:完全標準化的因子負荷都大于0.5且達到顯著水平(p

利用AMOS17.0對樣本數據進行驗證性因子分析,以最大似然法作為參數估計方法,得到因子分析的結果,應用以上標準評估調查問卷的收斂效度,如表10所示。

根據表10的數據,所有指標的因子負荷值均在0.5左右且達到顯著水平(p

5.2MUISM模型檢驗

利用AMOS17.0應用最大似然法(Maximum likelihood,簡稱ML法)對模型進行檢驗與修正,計算得到理論模型的假設檢驗結果,如表11所示。

通過AMOS17.0計算得到相應的擬合指數值,所構建的MUISM模型的擬合指數結果如表12所示。

表12的數據說明,MUISM模型的擬合效果比較理想。

6研究結論及建議

6.1MUISM模型的效應關系及說明

根據表11的假設檢驗結果計算出MUISM模型中各變量之間的總效應,如表13所示。

表13的數據說明,產品、商家和物流等方面的信息質量感知顯著影響移動商務用戶的訪問粘性和交易粘性;從表1和表2的測量指標可以看出,這些方面的信息質量感知測量指標注重測量了信息的全面性、可靠性、新穎性和便利性等方面。

移動商務平臺應從用戶信息行為全過程的視角,首先吸引更多的商家進入移動商務平臺,提升移動商務平臺產品的多樣性和全面性;增強對商家所產品、物流等的信息質量控制,提高相關信息的可靠性;并敦促商家不斷更新產品信息,保證移動商務平臺上商品的新穎性;借助人機交互理論,提高移動商務用戶獲取相關信息的便捷性。提升移動商務用戶消費全過程的信息質量感知,從而提高用戶對移動商務平臺或商家的訪問粘性及交易粘性。

6.2.2建立全過程的客戶服務體系,提高客戶服務各階段的信息質量

從表1和表2的測量指標可以看出,咨詢信息質量和服務信息質量均是針對商家所提供的客戶服務信息質量而言的。其中咨詢信息質量側重于售前咨詢的信息質量感知,服務信息質量則側重于售后服務的信息質量感知,表13的數據卻說明它們對粘性傾向的影響明顯不同。

通過對被調查者深入訪談得知,移動商務用戶在消費過程中,已經習慣于對所需商品進行詳細的咨詢,并注重咨詢信息質量的感知;而在目前的移動商務環境下,主動、專業提供售后服務的商家很少,從而出現多數用戶對售后信息服務的質量感知度低的狀況。在這種現狀下,移動商務平臺或商家如果能重視商品的售后服務,提供優質的售后服務信息,同時優化咨詢信息服務的質量,建立全過程的客戶服務體系,將會明顯與其它移動商務平臺和商家形成差異化,從而有效提高用戶對移動商務平臺或商家的訪問粘性及交易粘性。

6.2.3鼓勵移動商務用戶高質量評論,提高用戶評論信息的質量

從表1和表2的測量指標可以看出,評論信息質量感知變量主要測度的是移動商務用戶對產品、商家及物流等相關信息的質量感知,表13的數據說明移動商務用戶并不太注重移動商務平臺所提供的用戶信息方式;而用戶所評論信息的獲取質量體現在消費前信息質量感知的各個變量中,表13的數據說明移動商務用戶在消費過程中,注重所獲取到的用戶評論信息質量的感知。

因此,移動商務平臺和商家應該鼓勵用戶積極自身消費體驗方面的評論信息,從而提高用戶對移動商務平臺或商家的訪問粘性及交易粘性。

參考文獻

[1]Evans G,Lindsay W.The management and control of quality[M].Mason,Oh:Thomson,2005:102-211.

[2]Hilligoss B,Rieh S Y.Developing a unifying framework of credibility assessment:Construct,heuristics,and interaction in context[J].Information Processing & Management,2008,44(4):1467-1484.

[3]Knight S,Burn J.Developing a framework for assessing information quality on the world wide web[J].Informing Science,2005,(8):159-172.

[4]Barry C L.User-defined Relevance Criteria:An Exploratory Study[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1994,45(3):149-159.

[5]Schamber L,Bateman J.User in Relevance Evaluation:Toward Development of a Measurement Scale[C].In:Proceedings of the 59th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Baltimore,MD,USA.Medford,NJ:Learned Information,1996:212-305.

[6]Metzger M J.Making sense of credibility on the web:Models for evaluating online information and recommenda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7,58(13):2078-2091.

[7]Naumann F,Rolker C.Assessment methods for information quality criteria[EB].http:∥mitiq.mit.edu/iciq/iqdownload.aspx?ICIQYear=2000&File=AssessmentMenthods4IQCriterria.pdf,2010-01-22.

[8]Li D H,Browne G J,Wetherbe J C.Why do Internet users stick with a specific web site?A relationship perspective[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lectronic Commerce,2006,10(4):105-141.

[9]魏楸.B2C網店社會臨場感與粘性傾向的關系研究[M].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2013:95-102.

篇(9)

【論文摘要】文章探討了廣西發展中國警東盟區域性信息服務的區位優勢,借鑒阿里巴巴的運營模式,提出了構建中國一東盟區域性電子商務平臺的模式,以及應充分發揮本地信息服務提供商優勢,合力打造能夠服務于廣西各行業、各部門信息化商務平臺的對策

電子商務作為信息產業迅猛發展的產物,產生于信息化的高級階段,它是一種以互聯網為基礎,交易雙方為主體,電子支付和結算為手段,企業信息化為依托的全新商務模式。它改變了傳統的生產、經營、管理、服務和消費模式,實現了信息流、資金流、物流三要素的有機結合,給世界各國和全球經貿帶來了深刻的影響和變革。

1構建中國一東盟區域性電子商務平臺的重要條件

1.1我國構建對接東盟的電子商務平臺的歷史機遇2000年7月,東盟第三十三屆部長級會議宣示了發展電子商務的目標。2000年11月,東盟10國首腦共同簽署了“電子化東盟”框架協定,朝具體的中國一東盟區域性電子商務合作跨出了重要的一步。

2002年11月,中國與東盟簽署《全面經濟合作框架協議》,正式啟動建立雙方自由貿易區的進程,決定在lO年內建立中國一東盟自由貿易區。2004年到2009年在廣西南寧舉辦了6屆中國一東盟博覽會和中國一東盟商務與投資峰會。從首屆中國一東盟博覽會開始,中國一東盟博覽會承辦方就傾力打造中國一東盟自由貿易區最具影響力的電子商務平臺——南博網,通過建立一個龐大的產品、企業、投資數據庫,逐步實現網上展示、網上洽談、網上交易,實現貿易配對和項目對接,為我國和東盟企業創造更多的貿易和投資機會。

以上這些都為我國和東盟國家提供雙向互動的合作平臺,并為構建中國一東盟區域性電子商務平臺創造條件。

1.2廣西迎來發展新機遇

中國一東盟自由貿易區的建立給廣西帶來巨大的歷史機遇和前所未有的歷史挑戰。廣西地處我國南疆,是內地聯系東南亞的“橋頭堡”,在未來的中國一東盟自由貿易區建設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必將成為我國與東盟的信息高地和集散中心。

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政府提出了中國一東盟“一軸兩翼”區域經濟合作新格局,啟動了廣西北部灣經濟區開放、開發的規劃與建設,提出以港口建設為龍頭,以發展沿海工業為重點,以基礎設施建設為保障,以南寧、北海、欽州、防城港城市群為依托,同時包括玉林市和崇左市的交通和物流區,努力將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建設成為中國一東盟區域性物流基地、商貿基地、加工制造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此項決策,體現了廣西壯族自治區高層對信息化建設的審時度勢和高瞻遠矚。

2適合構建中國一東盟區域性電子商務平臺的模式

2.1目前電子商務的運營模式

把廣西建成中國一東盟區域性信息交流中心,加快信息化建設,需要利用合適的電子商務運營模式來構建起中國一東盟區域性電子商務平臺。目前,電子商務有主要有3種運營模式,分別是C2C型電子商務、B2B型電子商務以及B2C電子商務。C’是指個人,…B’代表企業,…2’的意思是說這種關系的維持是雙向的。

2.2我國最成功的B2B型商務運營模式

首先,B2B型電子商務是一種企業對企業之間的商務運營模式。在我國最成功的B2B案例是“阿里巴巴”。“阿壁巴巴”是目前全球最大網上交易市場和商務交流社區之一,創立于我國抗州市,在大中華地區、日本、韓國、歐洲和美國共設有5O多個辦事處。“阿里巴巴”從創建開始就有明確的商業模式,這一點不同于早期的互聯網公司。早期的互聯網公司主要是以技術作為驅動的,創始人大都是計算機或通信技術等方面的專家或愛好者,由自娛自樂到創造出有特色的網站,進而才摸索可能的網絡服務及盈利模式。

2.3“阿里巴巴”網站運營模式成功原因分析

“阿里巴巴”網站從純粹的商業模式出發,與大量的風險資本和商業合作伙伴相關聯構成網上貿易市場,其運營模式取得成功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1)專做信息流,匯聚大量的市場供求信息。“阿里巴巴”在充分調研企業需求的基礎上,將企業登錄匯聚的信息整合分類,形成網站獨具特色的欄目,使企業用戶獲得有效的信息和服務。

(2)“阿里巴巴”采用本土化的網站建設方式,針對不同國家采用當地的語言,簡易可讀。這種便利性和親和力將各國市場有機地融為一體。“阿里巴巴”已經建立運作4個相互關聯的網站:國際網站、中國網站、全球性的中文網站以及韓國網站,而且即將推出針對當地市場的日文、歐洲語言和南美洲語音網站。這些網站相互鏈接,內容相互交融,為會員提供一個整合一體的國際貿易平臺,匯集全球178個國家(地區)的商業信息和爪l生化的商人社區。

(3)在起步階段,網站降低會員準入門檻,以免費會員制吸引企業髓錄平臺注冊用戶,從而匯聚商流,活躍市場,而會員在瀏覽信息的同時也帶來了源源不斷的信息流和創造無限商機。“阿里巴巴”的會員多數為中小企業,免費會員制是吸引中小企業用戶的最主要因素。

(4)“阿里巴巴”通過增值服務為會員提供了優越的市場服務、增值服務,一方面加強了這個網上交易市場的服務項目功能,另一方面又使網站能有多種方式實現直接贏利。目前該網站不向普通會員收費,但據介紹,其在我國供應商、委托設計公司網站、網上推廣項目和誠信通等欄目上實現了總體贏利。

(5)適度但比較成功的市場運作。比如參加福布斯評選,提升了“阿里巴巴”的品牌價值和融資能力。“阿里巴巴”與日本互聯網投資公司軟庫(Softbank)結盟,聘請軟庫公司首席執行官、亞洲首富孫正義擔任“阿里巴巴”的首席顧問,聘請世界貿易組織前任總干事、現任高盛國際集團主席兼總裁彼得·薩瑟蘭擔任“阿里巴巴”的特別顧問。通過各類成功的宣傳運作,“阿里巴巴”多次被選為全球最佳B2B站點之一。

3構建中國一東盟區域性電子商務平臺對策

3.1借鑒“阿里巴巴”成功特點,匯聚大量市場供求信息

在2008年“廣交會”期間主辦的電子商務研討會上, “阿里巴巴”創始人馬云闡述了以下觀點,即中國電子商務將經歷3個階段——信息流、資金流和物流階段,而目前還停留在信息流階段。交易平臺與“淘寶”網站的C2C網上交易情況不同,企業對在線進行大額交易基本上還沒有需求,因此做在線交易意義不大。要建立起一個區域性的電子商務平臺,起步工作就是要建立一個信息平臺,像“阿里巴巴”一樣從做信息流開始。

3.2充分發揮信息提供商的優勢。打造服務廣西各行業各部門信息化的商務平臺

篇(10)

 

海爾是國內大型企業中第一家進入電子商務的公司,率先推出電子商務開放式交易平臺,包括網站、BtoB 和CtoC系統。通過構建BtoC,為用戶提供個性化定制服務,充分滿足客戶的個性化需求,使海爾電子商務網站成為海爾與用戶保持零距離的平臺。海爾電子商務在經歷了多年來由定性模式向創新模式的艱難探索中找到了適合自己的發展之路,而且已經邁向跨國電子商務大市場。

2.海爾電子商務的運營戰略

隨著海爾的快速發展,海爾的電子商務戰略的成功實施幫助海爾擴大了國際影響力。

2.1提升物流能力

為了優化資源配置,提升供應鏈的整體優勢,海爾物流應用了世界最先進的SAPR/3系統和SAPLES物流執行系統是其物流信息系統不斷完善的保障。

2.2改進網絡營銷方式

海爾通過網上商城(eHaier.com)來開展網絡營銷,主要特點有以下幾方面:

(1)采用先進的搜索引擎工具進行產品搜索。海爾的產品種類、數目比較龐大,在開展網絡營銷時,其站點能夠根據產品性能和價格對產品進行分類,以提供給客戶方便的產品搜索功能。

(2)采用會員制進行產品銷售。在會員制銷售模式中,會員在其站點選購產品后,系統會自動驗證用戶的會員類別和所在城市,根據會員的基本信息,海爾俱樂部和海爾銷售分公司所在城市就會辨別該會員所享受服務及其他優惠待遇電子商務論文電子商務論文,大大方便了用戶對產品的采購過程,也減少了用戶對信息的依賴性。

(3)采用先進的支付模式畢業論文格式。海爾的網上購物主要采取在線支付、貨到付款、銀行電匯三種支付模式。有了開展電子商務戰略數據的完整性和安全性的保障,海爾的網上支付就得到了用戶的信賴。

2.3先進的信息管理機制

包括先進的信息研發機構和信息系統的綜合構架機制。海爾的企業信息平臺,包括海爾的全球網站、子公司網站、產品搜索等功能,企業內部信息系統、企業物流信息系統、GPS系統等,這些都確保了海爾在企業跨國運作及物流等方面的順利運作,滿足了客戶的根本性需求。

2.4 海爾電子商務的運營管理

海爾的電子商務管理方法是實現其電子商務活動有效管理的重要工具與手段,從資源管理角度認識和運用了ERP管理系統,從電子商務活動整體角度認識和運用了供應鏈管理系統,從電子商務活動整體角度認識和運用了客戶關系管理系統方法,并在此基礎上海爾整體評價了自己電子商務活動的成效。

3.海爾電子商務競爭優勢

3.1 海爾電子商務取得的成效

海爾電子商務自試運行以來發展良好,系統運行正常。海爾開展電子商務建設的突出效果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遏制價格戰,賣出有價值的產品過去各產品事業部各自為戰,現在應用電子商務平臺,實現了資源共享、統一營銷運作平臺,直接降低了交易費用。此外還遏制了價格戰所帶來的損失,保證了產品的附加值。

(2)縮短市場響應時間,提高了客戶滿意度,企業內外部終端都能及時的進行信息互動,并根據預算要求自動生成所要的數據,而終端也可從網上分享信息,并能得到訂單的指令,以便對市場做出最快的反應。

(3)零部件價格降低,質量上升,用電子商務平臺集中采購,發揮集體采購優勢,降價幅度逐年增加。

(4)吸引供應商建廠并參與設計,獲取有價值的訂單。目前很多國際化的供應商在海爾周邊設廠,以快速滿足市場的要求,如愛默生、三洋等。

3.2 海爾電子商務贏得競爭優勢的因素

按照海爾自己的說法,他們是以“一名兩網”為基礎,與用戶保持零距離,快速滿足用戶的個性化需求,一名即知名品牌;“兩網”是指海爾配送網絡和支付網絡,然后利用網絡放大海爾的優勢,減低成本和培植新的經濟增長點。

4.海爾電子商務對我國電子商務的啟示

雖然我國電子商務發展起步較晚,但是我國的電子商務有自己的特點與優勢電子商務論文電子商務論文,海爾電子商務的成功使人們看到我國電子商務的發展空間很大,海爾電子商務的成功對我們研究如何推動我們電子商務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4.1開展電子商務要找到適合自己的模式

開展電子商務沒有一個標準的模式,在美國,Dell公司可以越過經銷商直接銷售,但在我國,這種模式并不能被大規模推廣,因為現階段經銷商對生產企業開展電子商務的作用十分重要。同樣,海爾根據自己的情況走的是一條先把公司內部信息化,再把信息技術的應用由內向外延伸的道路,而對資金、技術實力比較薄弱的中小企業,則不妨先利用互聯網進行網絡營銷、在線采購,然后再內部信息化。

4.2樹立電子商務供應商庫存管理的理念

目前,我國大部分企業缺乏對客戶需求的系統整理,缺乏“顧客為本”的網絡交易原則。因此,必須幫助這些企業樹立起供應商庫存管理的理念,國家政府應積極組織各種研討活動,企業應積極開展各種宣傳培訓活動,讓企業職工真正了解電子商務和供應鏈庫存管理的思想。

4.3電子商務技術能提高傳統企業的競爭力

海爾充分利用當代最新的技術——互聯網,將其應用到自己的公司的運營上,充分利用搜集到的信息,不斷拓展業務范圍,從而使海爾走向了電子商務這條路,并不斷創新,最終提升了企業的競爭力。對其他企業也是這樣,要對當前的信息技術有一個清醒的認識和準確的判斷,并掌握必要的方法。

4.4要從戰略的高度看電子商務

電子商務是一個事關企業發展的戰略問題,電子商務提升企業競爭力的關鍵在于改變了企業業務活動中的信息流程,把直線型的鏈狀信息改為了網絡型的信息流,但是,互聯網只是從技術層面上提供了這種改變的可能性畢業論文格式。如果企業的管理體制、決策程序、業務流程不進行相應的調整,即使企業建立了網站,其業務信息流也不會發生根本性的轉變。電子商務意味著企業業務活動的網絡化,因此,企業開展電子商務,管理體制、決策程序、業務流程就必須進行相應的調整。

4.5制定適合電子商務的運作方案

海爾成功的背后離不開其強大的物流配送體系,能利用電子商務的特點,設計合理的物流方案,建立地區、全國乃至全球的快速、準確、低成本與優質服務相配套的物流運輸配送網絡,包括計算機管理中心、運輸配送和庫存設施等等。公司運用電子商務后,公司的運作必然要發生變化,要根據實際情況制定出一個合理的方案來支持電子商務的應用,會對企業的運作產生重要的影響。

4.6建設電子商務的信用體系

在電子商務全球化的發展趨勢中,電子商務作為一種商業活動電子商務論文電子商務論文,信用同樣是其存在和發展的基礎。一方面,電子商務需要信用體系,而信用體系已經最先在電子商務領域取得廣泛的應用并體現其價值。

4.7加強電子商務宣傳和人才培養

利用各種手段大力宣傳電子商務對推動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作用,開展計算機、網絡知識和技能的教育和普及工作,逐步創造電子商務普及應用的社會環境,使更多的企業和消費者選擇應用電子商務。電子商務需要大量的具有多元化特點的計算機人才和網絡經濟人才,隨著國外IT企業的大量進入,人才的外流和流失更容易,作為電子商務企業要重視人力資源管理,將人才視為企業之本,做到用待遇吸引人,用感情凝聚人,用事業激勵人。

5.結論

海爾電子商務的成功依賴于其強大的物流配送體系、信息管理機制、營銷網絡,這些前提是海爾走向成功的重要保證,然后通過電子商務提供個性化服務,提升了其客戶服務能力。海爾個性化電子商務滿足了人們多樣的需求,提升了產品的市場競爭力,為海爾走向國際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也為我國傳統企業的電子商務化提供了參考價值。海爾網站與海爾電子商務的不同點等問題,本文均未涉及,還需要進一步進行研究。

參考文獻

[1]牟曉勇.經濟社會發展中電子商務的意義探析[J].現代商業,2009,(18):161.

[2]梁旭.ehaier顧客與供應商的橋梁[J].電子商務世界,2001,3:63-65.

[3]黃建康.電子商務使海爾集團贏得競爭優勢[J].審計與經濟研究,2000,15(6):50.

[4]劉偉江,王勇.電子商務風險及控制策略[N].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1):37-40.

[5]史瑜璐.電子商務中的供應商管理庫存研究[J].大眾商務,2009,(102):82.

[6]王譯.如何建設電子商務的信用體系[J].網絡與信息,2009,(07):22.

上一篇: 語文學習論文 下一篇: 美術教育專業論文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亚洲五月天婷婷狠狠 | 日韩综合一区二区 | 亚洲AB五月天在线观看 | 日本七七中文字幕 | 午夜亚洲国产理论飘花中文 | 亚洲欧美中文日韩欧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