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1-23 11:07:47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三年級英語教師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2)忽略學生的讀寫能力培養。
(3)活動形式多樣,卻只流于形式,沒有太多的實效性。
(4)上課時指令目標沒有顯性化的要求,不能落到實處。對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不夠細致。
筆者結合以上的問題和自己的教學實踐,就三年級起點的英語教學進行了以下幾點實踐:
一、使用規范,簡練的課堂用語,倡導英語授課的理念
小學三年級是學習英語的關鍵期,盡管三年級的學生剛接觸英語,有的甚至還沒聽說過英語,但我覺得應該從第一節課起,堅持用英語進行教學,必要時才輔以適當的中文作解釋,幫助學生盡快理解老師所說英語,還可以充分運用眼神、手勢、動作、表情等形式來幫助學生理解。我們倡導用英語授課,一定要用最簡練的語言。所謂的“簡練”就是簡單、精煉,不拖泥帶水,學生易懂。如果用遠遠超過三年級學生的實際水平和過于復雜的語言來組織教學,對初學英語的學生來說不僅不容易被他們理解,而且有可能成為他們的一種負擔,有時還會增添他們學習英語的畏懼心理,從而懼怕學習英語。比如,在課堂上讓學生停止去進行另一個活動時:在教學字母時,可以以教師說字母的形式讓學生停(T:A,B,C.Ss:C,B,A);教學新單詞時,可以以單詞的形式(T:he,he,he.Ss:he,he,he.);也可以以句子的形式,等等。通過這樣簡單的課堂教學用語,不僅可以進一步鞏固學生的新知,更培養了學生“用中學,學中用”的能力。
二、關注聽說能力的同時重視讀寫能力的培養
三年級作為學習英語的起始階段,教師從一開始就要重視學生讀寫能力的培養。新教材從第一單元就開始學習26個字母了。在學字母前,我覺得教師應該先讓學生討論為什么要學習字母,還要正確地書寫,重要性在哪;學生明白后,再進行字母的教學。在學習字母時,要貫徹聽說領先,讀寫跟上的原則。學字母的發音時,先讓學生聽清楚教師的示范讀,并仔細觀察教師的口型,再學讀字母,學生已經能聽讀字母后,再用粉筆在預先畫好在黑板上的四線三格內進行規范的書寫示范,這樣才可以進行扎實的字母訓練。學完26個字母后,和學生一道將26個字母按讀音歸類。字母的認讀鞏固階段,可以讓學生拼讀單詞中的每一個字母。如先讀hello,再拼讀h-e-l-l-o,hello。當學生已經能熟練認讀和書寫26個字母后,可以先讓學生默寫26個字母,再打亂順序聽寫,教師也可以讀單詞中的字母,學生聽寫:如教師讀morning,m-o-r-n-i-n-g,morning,學生寫出morning這個詞,這樣不僅便于教師的批改,還有利于學生更加有效地認讀字母,知道字母學習的重要性,從而為進一步的單詞背誦打下堅實的基礎。
另外,三年級學生在英語學習方面的主要難題是單詞和句子的認讀,那么教師在一開始就要加強對學生認讀策略的培養,要經常復習前面所學知識,采用整體感知方式教學生詞。滲透字母或字母組合發音規則的教學,對比相似的單詞,也可以用些趣味性的想象來幫助學生認讀。如:ruler和rubber兩個詞的詞義學生很容易混淆。我就故意把ruler中的1畫成一把長長的尺子,學生一看就一目了然,意思就明白了;she和he比較多了什么呀?she比he多了一個s,s像一個馬尾辮,那就是代替女的她。學生很快就記住詞的意思,并認讀了單詞。常規訓練不在于多,貴在堅持,這樣才能為今后進一步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精心設計有效的教學活動,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為了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教師要精心設計有效的教學活動,并在設計教學活動時考慮以下一些因素:教學活動要在明確的語言教學目標引導下設計;活動要盡可能貼近學生生活,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和語言水平,要面向全體學生;活動形式要多樣化,要活而有序,要具有層次性;活動說明要簡潔明了,教師要發揮好指導作用;活動過程中間要有顯性的評價,等等。針對小學生好動、好奇、喜歡親身經歷的心理特征,課堂教學中要盡可能多地創設各種情境,要分層設計,充分運用各種感官,讓學生在說、唱、跳、畫、演中學英語。在活動前教師做好示范,教學活動的開展一般以小組為單位,教師不可能關注每位成員的個體活動,一些學困生會因為任務較難沒能得到教師的幫助而產生畏難情緒,因此教師要在學生進行活動時,深入參與到每個小組中,傾聽學生的發言,給學生分組時要保證組內成員優勢互補,不讓一位學困生掉隊,這樣組內成員才可以互相幫助,共同進步。教師在創設活動時應以學生的生活經驗和興趣為出發點,創設一種自然、真實的情境,讓學生在這種情境中體會和學習英語。另外,在學生活動過程中要有一定的評價記錄,這樣才可以保證教學活動切實可行并富有成效。
一、認真備課、面向全體授課
在教學中,認真備課,認真閱讀各種教科參考書,結合自己的教學經驗與學生的學習情況,認真編寫好教案制定好教學計劃,并不斷地加以改善修改,在傳授學生知識的同時,關心愛護學生,特別是差生,課堂密切注意他們,教育他們求學勿半途而廢,在思想教育的同時,還耐心地輔導學生復習遺漏知識。使他們的學習成績跟上班里的其他同學。幫助他們樹立學好各門知識的信心。
二、優化課堂教學,努力提高課堂效率
1. 在課堂上,認真授課,運用實物教具、簡筆畫,情景教學、手勢語言等方法來啟發、教育學生。教學生做游戲、唱英語歌等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鼓勵學生大膽質疑,注重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導的教學方法,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生有疑難和不懂讀的地方,我總是不厭其煩地講解、分析、帶讀,力爭讓他們學了就懂,懂了會用。
2. 在批改作業方面。學生的作業總是按第一公文頻道時及時地批改,并詳細地做好批注,對普遍性錯誤,在全班重復講解、分析。針對個別學生的作業還采取面批方法,一一地分析講解、幫助學生解決疑難習題,大大提高了教學質量。
3. 在聽力方面。為提高學生的聽力水平,常讓學生聽英語歌曲及英語會話的錄音磁帶,還讓學生表演對話,背書。
總之、一學期以來,我努力做好各項教學工作,孜孜不倦地傳授給學生各種英語會話知識,努力開發快樂課堂,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學生的成績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3.教材相配套的教學錄音帶
4.制作好的windowcard。
【教學過程】
(一)熱身/復習(Warm-up/Revision)
1.猜袋中東西數
將全班分成若干小組,每組抽一人到前面,背對著班級。教師拿一個袋子,并向學生們借一些書本,鉛筆,鋼筆,橡皮等,放入袋中,然后讓各組學生輪流猜袋子里東西的數目,猜對的給該組記10分。
2.學生一起有節奏地說唱Let’schant部分的歌謠,并請學生分角色表演。
(二)呈現新課(Presentation)
1.搶讀單詞
教師將全班分成若干小組,然后逐個出示一些圖片,學生們舉手搶答,教師讓最先舉手的學生將圖片的單詞說出來,說對的給該組記10分,得分最多的組為優勝。
2.看單詞卡讀出單詞并說出中文,復習1-3單元要求四會的單詞。
3.教師用實物投影出示1-3單元課文中的某一幅圖片,讓學生根據圖片內容進行對話練習。
4.讓學生填寫Aement部分的內容,自己對1-3單元所學內容的掌握情況進行自我評價。
5.教師向學生出示已制作好的windowcard:Thissiawindowcard.并教讀windowcard教師問學生:Doyoulikeit?Canyoumakeit?Doyouwanttolearnhowtomakeawindowcard?
6.學生回答問題后,教師給學生示范如何制作windowcard。一邊做,一邊用英文講解。
7.教師發給學生學具,并帶著學生制作windowcard。
8.卡片做好后,教師指導學生學寫一些簡單的表示祝愿的話,并讓學生隨意互贈這張卡。
9.教師播放Let’ssing部分的錄像,讓學生聽看。
10.教師根據實際情況,帶讀歌詞幾遍,并大概介紹一下歌詞的意思.
11.跟著錄音帶或錄像,學生學唱歌曲《Themorewegettogether》
(三)趣味操練(Practice)
1.看圖猜詞大家答
教師先出示一些單詞的圖片,然后收起來,請一名學生到前面猜,猜的學生面對全班,再請另一名學生上前站在他身后,抽出一張圖片高舉在手中。猜的學生可以問全班:“Isitaplane(ship,bike)?”等,全班學生答:“Yes.”或“No.”猜對后可以換另一位學生繼續猜。
2.找對子
教師將20個單詞的圖片貼在黑板上,另外將20張對應的單詞卡扣著放在講臺上,然后讓參賽的兩組學生逐一上來抽卡片,抽出卡片后先要舉給學生們看,然后把黑板上相應的圖摘下來并將單詞讀出來,找對讀對的得2分,找對讀錯給1分,找錯了的不得分,卡片全部抽完后,得分多的為優勝。
(四)擴展性活動(Add-activities)
集體舞
教師可將全班分成3-4個組,每組學生手拉手圍成一圈。教師播放歌曲“Themorewegettogether”,教給學生幾個基本的舞蹈動作。大家跟著音樂,載歌載舞。然后小組比賽,看看哪個小組唱得最好,跳得最棒。
【板書設計】
第三課時
探究內容:Let’smakecards
活動目的:通過制作賀卡,培養學生的動手、動腦以及與他人合作的能力。還可從中學到一些常用的詞匯,擴充詞匯量。
活動形式:個人或小組合作
活動過程:
Step1:將一張硬紙片的邊緣剪(cut)成波紋(rile)狀,然后對折。
Step2:在紙的一面剪出你想寫的字的形狀(shape),另一面用不同的彩筆涂色。
Step3:用碎布頭縫制一個小口袋,里面塞上海綿(onge),然后用繩纏繞固定。
一教材分析
Let’sact部分通過給學生展示出一個熟悉的對話情景來再現1-3單元中所學的會話,使學生能夠更自然、更好地對Who’s...?He/Sheis...Whereareyoufrom?I’mfrom...Howmany...?等句型進行復習和鞏固。對話中What’sinyourbox?Let’sshare.是沒有學過的,教師可在實際的情景中讓學生加以理解,單詞chocolate,cookie是首次出現,教師可以用實物讓學生學會說這兩個單詞。總之,在這節課中教師要注意培養學生在實際情景中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二教法建議
教師可先通過演唱歌曲、師生對話、讓學生小組操練和回答問題等方式復習1-3單元所學的會話并使其綜合運用來呈現前四幅圖的對話內容。在呈現后四幅圖的內容時,教師可先出示一個空盒子,讓一名學生往里面放東西,讓其他學生去猜的這種游戲方式來導入對話內容:What’inyourbox?Gue!之后,教師再拿一個里面裝有巧克力和曲奇餅干的盒子,讓學生猜:What’sinmybox?導入單詞chocolate和cookie和Howmany?這一句型。
第二課時
一教材分析
Let’schant部分是通過歌謠呈現學生所學的單詞:boy,girl及有關家庭成員的詞匯。使學生在說唱歌謠中,增強他們的語感,進一步鞏固這些詞匯。教師可以角色扮演的形式,加以表情和動作,使歌謠更加生動、有趣。
Let’splay部分要求學生聽錄音、邊指數字和字母,并且大聲朗讀,教師還可把這一活動當成游戲來做。
二教法建議
教師可先復習Unit2/A和B部分的Let’schant.來活躍課堂氣氛。然后把收集上來的學生的照片通過實物投影給全體看,復習句型:Who’sthatboy/girl/man/woman?He/Sheis...最后通過演唱歌?quot;Fatherandmother"導入新課。在呈現新課時,教師用一張全家福的照片讓學生回答問題來復習有關家庭成員的詞匯。教師手指著照片說:Thisisafamily.Let’sallbeafamily.教師指著照片中的媽媽說:Iplaymother.Iammother.教師分別指著照片中的爸爸、男孩和女孩問:Whoplaysfather?Whoplaysmother?Whoplaybrotherandsister.導出chant的內容。當學生學習了chant之后,可讓學生借助道具分組到前面表演這首歌謠
在做Let’splay部分時,教師可先把字母卡和數字卡混在一起,讓學生認讀。然后再聽Let’splay部分的錄音,邊聽,邊指,邊跟讀。
第三課時
一教材分析
小學五年級的學生有著自身的特點,對于他們的教學,既不能像對待小學低年級的學生那樣,也不能像對待初中的學生那樣,而是要根據他們自身的特點,制定科學合理的教學模式,使五年級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的質量有所提高。根據“導趣、導讀、導思”的教學指導,在閱讀教學中對學生進行逐步地引導,提高他們的閱讀水平。
一、導趣
這是三導閱讀教學的第一步,也是比較關鍵的一步。所謂導趣,就是在進行課堂教學的時候,將興趣導入課堂,在學生進行閱讀之前,先提高他們的閱讀興趣,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較高的學習興趣,才能使學生熱愛學習,有一個較高的學習積極性,在進行閱讀時,不斷發揮自己的潛力,提高自己的閱讀水平。
由于小學五年級的學生年齡還比較小,心智發育還沒有完全,雖然有一定的自制力以及分辨是非的能力,但他們畢竟還是孩子,孩子對于故事的渴求程度都是比較大的,所以在教學開始之前,可以先給他們講一些與之有關的故事。比如,在學習“A field trip”這一節時,可以先給他們講一些與trip有關的故事,或者是讓他們自己講一下自己“a field trip”的經歷,這樣可以極大地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并且可以使他們對要學習的內容有一定的了解,有助于他們在課堂上的學習。
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在課堂上播放一些與之有關的視頻,使他們可以有一個比較具體動感的認識。比如,小學生郊游的視頻,以及一些旅行者拍攝的錄像,讓他們對“trip”有一個比較具體的認識,讓教師告訴他們“they are trip”。但是,教師應該注意要有一定的時間限制,這個過程不能占用太多的時間,否則將會不利于學生的聽講,適得其反,所以要掌握好時間。
二、導讀
在進行閱讀教學時,教師在課堂上可以先帶領學生進行導讀。所謂導讀,就是教師先讓學生知道課文的大致意思,導讀的內容不是具體詳細的內容,所以教師要對導讀的內容有一個比較合理的把握。這就要求教師在上課之前做好充分的準備,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以及要學習的內容組織合理的導讀內容。通過導讀,學生可以對文章內容有一個大致的了解,有助于他們對文章進行進一步的理解。英語閱讀所鍛煉的就是學生對文章的理解能力,對于五年級的學生來說,理解深層次的文章是不可能的,所以,五年級的課本內容都是一些比較簡單的內容,學生理解是完全沒有問題的。只要教師在課堂上能夠對文章以及學生的水平有一個合理的把握,就可以做好導讀的工作。仍是以“A field trip”為例,這一節有關閱讀的內容是一段對話,比較簡單,對于教師來說,可以這樣安排“Three boys are taking about ant’s food”,這樣短短的一句話,就可以將文章的內容概括,然后教師再慢慢地帶領學生進入文章,這樣就可以使學生對文章有一個從整體到局部的認識。
三、導思
在閱讀完文章之后,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思考。讀完文章就放下,對于學生的學習來說是沒有任何幫助的,對于英語閱讀的思考能力要從小就開始進行培養。所以,教師要引導學生去對文章進行思考,這樣不僅使他們對文章有一個更深的認識,還可以鍛煉他們的理解思考能力。還是以上文的例子來說,在教師對文章進行通篇的閱讀之后,要給學生提出一系列的問題讓他們進行思考,比如“what does the ant like?”“Does the ant like sweet?”讓他們進行思考和回答。這樣可以更好地提高他們的閱讀能力。
“三導”教學法的應用,不但可以使課堂教學效率有所提高,最主要的是可以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對于教師和學生都有很大的幫助。在五年級這個過渡階段,英語閱讀能力的提高對他們有很重要的作用。筆者希望廣大教師能將此教學方法在課堂上進行合理的應用,以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以及課堂效率。
參考文獻:
[1]張文明.淺談小學閱讀教學中教師的“導”[J].學周刊, 2011(1).
立體引學式教學提出在教師的啟發引導下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而數學應用題教學,是小學數學教學的重要環節。生動有趣的小學應用題教學,不但可以培養小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逐漸鍛煉他們的抽象思維能力。作為一名小學三年級的數學老師來說,對如何運用立體引學式教學理念,提高小學生應用題的自主學習能力我有一定的體會和有一些膚淺的認識。
由于小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差,在做題是往往不是對題目進行實質性綜合分析,而是單一的聯系代替運算分析,孤立地以題目中一些表面的個別的外部因素為依據進行解答;遵循機械的聯系,按固定的習慣思路,套用以前熟悉的方法以及所形成的運算定勢,思維不能隨題目性質的變化而靈活地轉移;思維只能隨著生活中接觸到的事物的發展順序,由原初條件推向結果,而不能由結果返回到原初條件;思維缺乏邏輯性,不能對題目進行連貫的分析綜合活動,注意力容易被情節所轉移;思維容易受外界的暗示,不能正確審視自己的運算結果以及根據題目的本質聯系來檢驗自己的思維過程。因此,對小學生進行數學應用題教學,首先是老師要通過對學生的啟發引導,讓學生掌握題目的結構,在讓學生根據生活實際來理解題目的具體的數量關系,從中選擇正確的運算方法,然后才是計算結果,這樣不但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能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為以后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具體來講要做到“三啟發三促進”:
一、啟發引導學生良好的審題習慣,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
應用題的難易不僅取決于數據的多少,往往是由應用題的情節部分和數量關系交織在一起的復雜程度所定。同時題目中的敘述是書面語言,對小學生的理解會有一定的困難,所以解題的首要環節和前提就是理解題意,即審題。因此教師必須啟發引導學生良好的審題習慣良好的審題習慣首先要會讀題,讀題必須認真、仔細,通過邊讀邊想掌握題中講的是什么事情,經過怎樣,這就是我們常說的應用題的條件。結果怎樣,則是所講的問題。要想弄清楚題中給定的條件是什么,要求問題是什么?不僅要邊讀邊想,在必要情況下還要借助簡單的實物圖或線段圖來輔助理解,這樣能把題目里難以理解的內容或抽象的概念簡單化,具體化,把抽象的東西擺在眼前,便于讓學生容易理解和掌握其題意,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例如,小學三年級數學課本中有這樣一道題:雞有24只,鴨的只數是雞的2倍,問雞和鴨一共有多少只?題中哪些數據與問題有直接聯系,哪些沒有直接聯系,如果在邊讀邊想基礎上再加簡單的線段圖幫助分析,學生就更容易知道條件是什么,要求的問題是什么了,否則對于抽象概念能力較差的部分學生就難以理解了。實踐證明,學生不會解答某一應用題,往往就是對該題的題意不理解或理解不透徹。一旦了解題意,其數量關系也將明了。因此,從這個角度上講,啟發引導學生理解題意就等于解答應用題中完成一半的任務。
二、啟發引導學生正確的解題步驟,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
概括地說解題步驟是在學習了復合應用題時才進行的,但在開始應用題教學時就要注意啟發引導學生按正確的解題步驟解答應用題,逐步養成良好的習慣,特別是檢查驗算和寫好答案的習慣。
一道題做得對不對,學生要能自我評價,對的強化,不對的反饋糾正,這實際上是一個推理論證的過程。完成列式計算只解決了“怎樣解答”的問題,而推理論證是解決“為什么這樣解答”的問題。然而很多小學生不善于從已知量向未知量轉化,有時又受生活經驗的制約無法檢驗明顯的錯誤,因此,一要啟發引導學生驗算的方法,如:聯系實際法、問題條件轉化法等;還可以先由師生共同完成,然后過渡到在教師的啟發引導下學生進行,最后發展成學生獨立自主完成。
在教學中還經常遇到學生不重視寫答案,只寫“是多少”就算完了的現象。答案實際上是很重要的,是一件事情的結束。我們做事強調有好的開端,也得有好的結束,那才是一件完整的事,我們做題就同做工作一樣,應該有完美的結束。因此,不僅要使學生重視寫答案,還要使學生學會寫答案。
三、啟發引導學生聯系生活實際,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
《數學課程標準》十分強調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在教學要求中增加了“使學生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這不僅要求應用題的選材要密切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而且還要求數學教學必須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興趣的事物出發,為他們提供觀察和操作的機會,使他們有更多的機會從周圍熟悉的事物中學習數學和理解數學,體會到數學就在身邊,感受到數學的趣味和作用。因此數學應用題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啟發引導學生聯系生活實際,要讓應用題的情節具有現實性,盡量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除應用題本身的內容要聯系實際外,還要擴大聯系實際的范圍,如在百分數應用題中增加利息的計算,以及一些保險、納稅等內容,從而提高學生應用題的自主能力。
一、課堂教學活動要趨向生活化
小學三年級學生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好活動、愛表現、善模仿等特點,也喜歡新鮮事物,但對陌生語言內心還是存在畏懼感。目前所使用的小學英語教材都很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教學內容就是平時孩子生活的真實再現。所以新教材中有很多內容都涉及學生熟悉的生活,如:打電話、買東西、問路、看病等,我們可把教室變成他們的活動場所,為他們提供使用英語進行交流的機會,讓他們自由地施展個性,激發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讓他們在真實的情景中學習,使他們感覺很自然親切,認為英語學習很生活化,與實際生活很貼近,真實體驗學習英語帶來的樂趣,對英語的厭倦感和畏懼感也就無從談起了。
心理學告訴我們,小學生感覺的情緒性很明顯,也就是說,對自己感到不畏懼的,進而產生興趣的,感覺親近自然的、與生活很貼近的知識能記得很牢。所以教師在教學中要竭力創設比較真實、貼近生活的教學情境,讓他們參與其中,更好地體會語言的交際性和情境性,進而更好地運用語言,體驗學習語言成功的樂趣,使他們更好地學習英語。
三年級學生剛開始學習英語,從生理和心理的角度考慮,他們對直觀的、形象的、生活化的,以及接觸過的實物、好玩的東西感興趣。所以教師設置的教學活動要以他們的生活為出發點,“投他們所好”地進行教學,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孩子,在生活化的教學活動中快樂地學習,進而激發他們學英語的興趣。
比如在3A Unit6 “Colors”中,我就設計一個教學活動“小小售貨員”:
S: Good morning.
C: Good morning
S: Would you like a skirt?
C: No , thank you.
S: A T- shirt?
C: What colour?
S: Red, please.
通過這樣一個教學活動,積極地鼓勵他們模仿買賣雙方的語音語調,而且給予一定的教學評價,達到語言的真實目的,充分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學生的學習興趣很高,都很樂于參與這個活動,體現了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二、課堂教學活動要設置情景化
在小學英語課堂中,真真實實地引入自然真實的生活化情景,減小學生因不理解所帶來的困難,同時真實的生活情景會吸引他們的注意力,激發他們的興趣和熱情,積極踴躍地參與進去。在活動中,要鼓勵他們大膽地模仿、感受感知、體會、張口說,激發他們想用英語表達的欲望。學生將在情景中獲得的感知和理解運用到情景中,而這情景又是與生活相貼近的,是現實生活真實的寫照,這樣學生在潛意識里會有這樣一個初步的理解:生活中某個時候、某個場合,他們可以這樣使用英語,既一定意義上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又在一定意義上體現該教學是以學生終身發展的教育理念為指導的,真正體現素質教育的意義。
低年級學生有的時候在理解上還是有一定的困難,所以在引入貼近生活化的情景時,可以幫助他們理解、感受、感知,進而體會情景化的語言環境。
例如3A Unit 4 “My family”介紹自己的家人或朋友給別人認識,可以創設一定的生活化情景。情景一:你和你媽媽去超市買東西遇到你朋友;情景二:你和你朋友去逛公園遇到了你的英語老師,鼓勵學生大膽地模仿,大膽地說,鼓勵他們真實地進入情景中,也可以激發他們創設一定的情景。
三、課堂教學活動要著眼于多元化
課堂教學活動要體現明確性、開發性、生活性、層次性。新課程標準倡導通過表演、唱歌、游戲、競賽、猜謎和畫畫等小學生容易接受的形式,激發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培養他們初步用英語進行聽、說、讀、寫的能力。任何活動都應是為了學生獲得語言知識和語言技能而設計的,如果采用的教學活動形式脫離教學內容,偏離教學目標,那么再好的教學形式也不能收到理想的教學效果。所以要從學生的日常生活出發,培養學生實際運用語言的能力。語言的交際性和實踐性決定了要讓學生在語境中、在活動中學習語言和感受語言,只有將語言融入生活,才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有一次,老師教我們讀“newfriend”這個單詞,我們每個同學都要起來把單詞讀了一遍。一位男同學站起來了,他很害羞,低著頭,手指緊緊地拽著自己的衣角,兩腿微微地抖著,嘴巴一直發不出聲音。老師走到他旁邊,微笑著對他說:“大膽一點!不要怕,怕是學不好英語的!”
男同學吃力地讀了,可瞬間教室里響起了笑聲。“他把newfriend讀成了牛糞了!”一位女同學大聲地說道。
男同學更加難受了。他滿臉通紅,鼻子輕輕地抽動著,一副要哭的樣子
“同學們!請安靜!”Q老師放下手上的課本,“學英語不但需要多記、而且需要多讀,要大膽地讀,要大聲地讀。X同學,不要怕,誰都有錯,不要緊的。”
X同學坐下,也不好意思地跟著笑了。
“老師,如果讀得不好,讀得不準怎么辦?”一位同學認真地問。
“如果讀得不好,別人笑話我們怎么辦?”
“如果讀出來別的同學聽不懂怎么辦?”
“千萬別讓外國人聽到就行了。我們自己聽不就行了嗎?”
“老師說話了,安靜!”課堂上七嘴八舌,十分熱鬧。
2.B,dl,j在書寫時易寫錯。【教具準備】
1.字母卡、數字卡
2.教材相配套的錄像
【教學過程】
(一)熱身/復習(Warm-up/Revision)
1.復習Unit2/A和B部分的Let’schant.
2.教師把收集上來的學生的照片通過實物投影給全體看,讓學生做問答:Who’sthatboy/girl/man/woman?He/Sheis..
3.復習歌曲“Fatherandmother”
(二)呈現新課(Presentation)
1.教師拿出一張全家福,問學生:
Howmanypeoplecanyousee?Whoarethey?
學生回答:Theyarefather,mother,brother,sisterand…
2.教師手指著照片說:Thisisafamily.Ok,Let’splayagame.Let’sallbeafamily.教師指著照片中的媽媽說:Iplaymother.Iammother.教師分別指著照片中的爸爸、男孩和女孩問:Whoplaysfather?Whoplaysmother?Whoplaybrotherandsister.
3.當找到扮演這些人物的學生時,教師引導他們說:Iamfather.Wearebrotherandsister.
4.播放Let’schant部分的錄音,讓學生先聽再跟學說。教師注意教讀句子Let’allbeafamily.的發音以及play的第三人稱單數的讀音。
5.教師把準備好的扮演以上人物的道具呈現給學生,并說:Let’sgo,boy.Let’sgo,gils.Let’sallbeafamily.讓學生分組到前面表演這首歌謠。
6.教師出示字母卡和數字卡混在一起,讓學生認讀。
7.聽Let’splay部分的錄音,邊聽,邊指,邊跟讀。
(三)趣味操練(Practice)
1.跳著讀
學生用硬紙制作一個骰子,用Let’splay部分的畫面當棋盤。兩位或四位學生分別擲骰子,并按上面的數字移動到相應一格并讀出該格中的字母和數字,讀對的前進一格,讀錯的后退一格,最快到達終點的為勝者。
2.Bingo
第一課時
一教材分析
Let''''sact部分通過給學生展示出一個熟悉的對話情景來再現1-3單元中所學的會話,使學生能夠更自然、更好地對Who''''s...?He/Sheis...Whereareyoufrom?I''''mfrom...Howmany...?等句型進行復習和鞏固。對話中What''''sinyourbox?Let''''sshare.是沒有學過的,教師可在實際的情景中讓學生加以理解,單詞chocolate,cookie是首次出現,教師可以用實物讓學生學會說這兩個單詞。總之,在這節課中教師要注意培養學生在實際情景中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
二教法建議
教師可先通過演唱歌曲、師生對話、讓學生小組操練和回答問題等方式復習1-3單元所學的會話并使其綜合運用來呈現前四幅圖的對話內容。在呈現后四幅圖的內容時,教師可先出示一個空盒子,讓一名學生往里面放東西,讓其他學生去猜的這種游戲方式來導入對話內容:What''''inyourbox?Guess!之后,教師再拿一個里面裝有巧克力和曲奇餅干的盒子,讓學生猜:What''''sinmybox?導入單詞chocolate和cookie和Howmany?這一句型。
第二課時
一教材分析
Let''''schant部分是通過歌謠呈現學生所學的單詞:boy,girl及有關家庭成員的詞匯。使學生在說唱歌謠中,增強他們的語感,進一步鞏固這些詞匯。教師可以角色扮演的形式,加以表情和動作,使歌謠更加生動、有趣。
Let''''splay部分要求學生聽錄音、邊指數字和字母,并且大聲朗讀,教師還可把這一活動當成游戲來做。
二教法建議
教師可先復習Unit2/A和B部分的Let''''schant.來活躍課堂氣氛。然后把收集上來的學生的照片通過實物投影給全體看,復習句型:Who''''sthatboy/girl/man/woman?He/Sheis...最后通過演唱歌?quot;Fatherandmother"導入新課。在呈現新課時,教師用一張全家福的照片讓學生回答問題來復習有關家庭成員的詞匯。教師手指著照片說:Thisisafamily.Let''''sallbeafamily.教師指著照片中的媽媽說:Iplaymother.Iammother.教師分別指著照片中的爸爸、男孩和女孩問:Whoplaysfather?Whoplaysmother?Whoplaybrotherandsister.導出chant的內容。當學生學習了chant之后,可讓學生借助道具分組到前面表演這首歌謠
在做Let''''splay部分時,教師可先把字母卡和數字卡混在一起,讓學生認讀。然后再聽Let''''splay部分的錄音,邊聽,邊指,邊跟讀。
第三課時
一教材分析
Makeawindowcard部分主要是通過教師的示范,讓學生學會制作卡片。教師可在示范過程中適當用英講解,讓學生熟悉一些較常用的詞匯。Assessment部分是讓學生自己對前3個單元所學的知識進行評價,教師可在課堂中用多種形式和學生一起復習和鞏固這些知識,然后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掌握情況進行自我評價,鼓勵學生要實事求是。Let''''ssing部分可讓學生通過學習歌曲來活躍課堂氣氛。
二教法建議
教師可通過游戲和chant復習本單元所學的數字和有關家庭成員的詞匯。再通過游戲和看圖說單詞、看圖做對話等形式復習本單元所學的詞匯和會話部分的內容。然后讓學生根據自己所掌握的情況做Assessment部分的自我評價。在Makeawindowcard部分,教師可先給學生看一看已經制作好的卡片,學生對此產生興趣后,教師再示范并帶著學生學做windowcard。對于歌曲,教師也可在學之前,先讓學生聽一聽,然后再學唱。
第一課時教學設計方案
【課題】Recycle1第一課時
【教學重點】讓學生將1-3單元的中心語言融為一體,在具體情景中自然運用。
【教學難點】新出現的句型:What’sinyourbox?Guess.Let’sshare.
【教具準備】
1.供學生表演用的人物頭飾和實物道具:小盒子、巧克力、曲奇餅干等。
2.教材相配套的教學課件
3.教材相配套的教學錄音帶
【教學過程】
(一)熱身/復習(Warm-up/Revision)
1.師生一起唱第一冊所學歌曲“Hello”。
2.播放本冊Unit1B部分Let’ssing歌曲“Boyandgirll”,把歌詞改為:I’m…Youare…Doyouwanttobemyfriends?(人名可更換)
3.師生進行對話練習。
T:Hello,I’m…
A:Hello,I’m…
T:Nicetomeetyou.
A:Nicetomeetyou,too.
T:Who’sthatboy/girl?
A:He/Sheis…
T:Whereareyoufrom?
B:I’mfrom…
T:Welcom.
4.鼓勵學生兩人或三人一組模仿做對話。
5.教師出示事先準備的圖畫,教師提問:Howmany…canyousee?讓學生用完整句子回答:Icansee…
(二)呈現新課(Presentation)
1.教師出示一個盒子說:Look!Ihaveabox.(教讀box)教師把盒子打開對學生說:Look,it’sempty.Whowanttoputsomethinginit?
2.教師找一名學生往盒子里放東西,讓其他學生閉上眼睛。當這名學生把東西放好后,在讓大家把眼睛睜開,引導學生去問:What’sinyourbox?再引導那名學生說:Guess.學生每猜一次,教師便和拿著盒子的學生說:Let’sopenitandsee.學生猜對了,要及時給與表揚。
3.教師可再找2-3名學生繼續往盒子里放東西,重復上面的語言和動作。
4.教師又拿出一個一模一樣的盒子,對學生說:Hereisabox,too.Butitisn’tempty.Therearesomethinginit.Guess.What’sinmybox?(教師一邊搖盒子一邊問)
5.學生猜不到,教師就把盒子遞給一名學生,并帶領全班一起說:openitandsee,please.學生拿出里面的巧克力和曲奇餅。教師指著它們說:Oh,chocolatesandcookies.并教讀這兩個詞。
6.教師手拿一袋巧克力問學生:Howmanychocolate?Guess.
7.不論學生回答的對不對,教師說:OK.Let’scounttogether.全班一起數。
8.教師說:Oh,somanychocolates!Let’sshare!OK?引導學生說:Goodidea!
9.看對話錄像。
10.讓學生對課文內容回答問題:
Who’sthatboy?
Who’sthatgirl?
What’sinthebox?
Howmanychocolates?
11.播放動畫課件Let’sact的內容,模仿跟讀課文對話。教師要注意糾正chocolate,cookie,Let’sshare和goodidea的發音。
(三)趣味操練(Practice)
1.Let’sact.
3人一組進行課文對話表演。選出最佳小組和最佳男、女演員獎。
2.Playagame.
3人一組做guess的游戲。內容如下:
A:Look!Ihaveabag.
B:What’sinyourbag?
A:Guess.
B:Books.
C:Pencils.
A:Pencils.Youareright.Howmanypencils?
B:12.
C:17.
B:15.
A:Openitandsee.
B,C:Let’scount.Oh,…pencils.
注:劃線部分可替換。
3.傳話。每一縱排為一組,全班分成若干組。教師分別發給每一組最后一排的學生一張紙,上面寫一句話,在教師說“開始”后,最后一排的學生即用耳語說紙上的話告訴前面的學生,這位學生再把聽到的話告訴前面的學生…這樣依次進行下去。最后一排的學生把所傳的話說給大家聽,看一看那組同學最后的答案與老師寫在紙上的句子相同或相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