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勞動研究》雜志的收稿方向主要包括:勞動研究、工會研究等。
該雜志收稿方向廣泛,涵蓋了政法的多個重要領域和前沿話題,為政法工作者和研究者提供了一個交流和分享學術成果的重要平臺。
《中國勞動研究》雜志投稿要求
(1)本刊堅持一稿專投、反對一文多用,凡已在公開出版物、互聯網上發表的文章,一律不予以采用。
(2)來稿應為作者與其合作者獨立研究完成的作品, 內容不得涉及國家機密, 也無任何違法、違紀和違反學術道德的內容。
(3)來稿應能反映該學術領域的最新進展與水平。
(4)建議來稿字數15000字以上,參考文獻以近三年的文獻為主。
(5)論文正文應包括六部分內容:問題提出,文獻綜述,理論演繹(理論模型、理論框架、理論視角、假說),實證檢驗,結果討論,結論和啟示。
(6)問題提出:論述本文研究的重要實踐基礎、文獻基礎及選題的意義。論述選題的意義要有事實支撐,切忌泛泛而談。
(7)文獻綜述:圍繞論文選題,對近5年的相關文獻做理論性和系統性的文獻述評,重點梳理現有研究的不足之處,體現前沿性。一般性綜述建議并入前言和討論,有關方法方面的文獻并入實證檢驗部分。
(8)理論演繹:構筑研究該問題的“理論框架”,體現論文獨特的理論研究視角、理論研究邏輯和脈絡,避免把文獻綜述和理論分析相混淆。文中請勿出現知識性、資料性內容和教科書式的描述,以及照搬國外理論模型的推演。
(9)實證檢驗:實證檢驗對“是什么”和“為什么”兩方面的問題進行檢驗。實證檢驗必須有理論支撐,模型設計具有科學性、嚴密性和創新性,盡可能運用第一手資料進行實證檢驗。實證結果解釋要有深度,與理論分析相呼應。
(10)[作者簡介]格式為:姓名,作者單位+職稱/職務。通訊作者,電子郵箱。作者單位具體到二級單位(學院),在讀研究生要具體寫明“博士(碩士)研究生”;已獲學位,要寫明經濟學博士或管理學博士。文末寫上所有作者的聯系方式,包括聯系電話、電子郵箱和通訊地址。
《中國勞動研究》雜志是由中國工人出版社主管和中國工人出版社主辦的學術理論期刊,創刊于2021年,該雜志級別為部級期刊,預計審稿周期為1個月內。
該雜志在學術界具有較高的影響力,多次獲得國內外權威獎項,如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JFD)等。
在收錄方面,《中國勞動研究》雜志被多個知名數據庫收錄,包括:知網收錄(中)等,在政法領域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和影響力,是政法研究者和實踐者的重要參考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