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理科研培訓匯總十篇

時間:2023-09-08 17:12:38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護理科研培訓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護理科研培訓

篇(1)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強調“教育應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強化實踐教學環節,推進教育教學改革”。本研究在對《內科護理學》這門課程綜合分析的基礎上,融知識傳授、能力培養和素質提高為一體,圍繞促進健康這一護理的根本任務,將改革著眼點從“以疾病為中心”轉向“以人的健康為中心”,構建基于護士核心能力培養目標的內科護理實訓教學體系,以期提高護生實施整體護理的能力,強化內科護理實訓教學效果。

1.內科護理實訓課現況調查

1.1對象與方法

本實訓方案的設計與實施前的調研對象以江蘇省南通衛生高職校五年制高職護理專業大四的學生,以及該校從事《內科護理學》教學的教師為對象,分別設計調查問卷,如表1。

1.2結果

我校內科護理任課教師共9名,其中教授1名,副教授2名,講師4名,助教2名,發放調查問卷9份,回收9份,回收率100%。隨機抽取2013級五年制大專護理專業學生100名,發放調查問卷100份,回收率100%。

1.3結論

從調查結果來看,94%的學生認為有必要開展內科護理實訓課,92%學生愿意開展,并且73%的學生認為內科護理實訓課內容應該以內科疾病護理為主。而100%的內科護理教師認為有必要開展內科護理實訓課,77.8%的認為該以內科疾病的護理為主。開展內科護理實訓課的難點排在前三位的是:無現有的,適合本校的內科護理實訓方案、沒有現成的可供內科護理實訓課使用的教材、開展實訓課的實訓室及教師資源緊張。

因此,開展內科護理實訓課是十分必要的,但要開展內科護理實訓課必須制訂切實可行的、科學的內科護理實訓方案,編寫實訓課可用的教材及解決實訓課教學資源不足的問題。

2.內科護理實訓方案制訂

“方案”是進行工作的具體計劃或對某一問題制定的規劃。而內科護理實訓方案就是關于內科護理實訓教學的具體計劃,包括實訓教學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實施步驟、評價方法、具體要求等。通過方案的制訂,加強內科護理實訓教學的規范性、計劃性、可實施性、可評價性。

2.1內科護理實訓目標

為什么要開展內科護理實訓課?制訂方案時,這是首要考慮的問題,關系到實訓課的內容選擇、實訓方案、評價方法。按護理人才培養方案醫院對護士的要求,內科護理教學目標是“融知識傳授、能力培養和素質提高為一體”。從護士職業成長來說,今天在校的學習是為了成長為一名臨床合格的、甚至優秀的護士。而護理人才的成長有其階段性、復雜性、實踐性。我認為階段性大體包括三個階段,即護生的在校教育、臨床見習、臨床工作。可以說,知識、能力、素質的提高是貫穿整個護士職業生涯的,但每個階段又有側重點。護生在校期間,就內科護理學這門課來講,主要是夯實理論基礎、掌握基本??萍寄?、了解理論知識在臨床實踐中的應用。因此,內科護理實訓課應該以促進理論知識理解和掌握、促進??萍寄苷莆蘸蛻?、在內科護理理論與臨床實踐之間搭建平臺。而這一切都是以護士核心能力[1][2]培養為中心,今天的教育是為了成就明天的高素質、技能型護理人才。

2.2內科護理實訓內容

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很多從事內科護理教學的人將“腹腔穿刺術的護理、胸腔穿刺術的護理、骨穿的護理”,“心電監護、管道氧的操作使用、胰島素筆皮下注射、血糖監測儀的使用”等作為內科護理實訓的主要內容,少有人將內科疾病病人的護理作為內護實訓課的主要內容。我認為內科護理學要教給學生的是“如何護理內科病人”,培養護生護理內科病人的能力。而“腹腔穿刺術的護理、胸腔穿刺術的護理、骨穿的護理”、“心電監護、管道氧的操作使用”等診療技術不僅內科護理中用得到,外科護理中同樣用得到;至于“胰島素筆皮下注射、血糖監測儀的使用、內科護理病人病情監測、咳嗽咳痰的護理等常見癥狀體征的護理”等技術是具有內科護理特色的、體現內科護理技能的項目。所以,內科護理實訓內容應該以后者為主,即內科常見病病人的護理、一些癥狀體征的護理、內科病人病情監測及內科護理中常用的一些技術。

2.3內科護理實訓方法

首先,方法是為目標服務的,用什么樣的實訓方法培養符合臨床護理工作需求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呢?用什么樣的方法有利于護士核心能力培養呢?無論是高素質技能型人才,還是護士核心能力,都有其共同點,都是為了滿足臨床護理工作的需要。所以,要想獲得臨床護理工作的能力,除了學習相關理論知識、夯實理論基礎,還要像做臨床工作一樣去學習、訓練。內科護理實訓方法總體來說是模擬訓練,具體包括角色扮演、小組討論、情景模擬、仿真教學、標準化病人等。

其次,每次實訓課都應該包括課前準備、課堂訓練、課后反思三部分。每次實訓課前教師提前把實訓課內容布置給學生,請學生做好理論知識、實訓用物、分組準備,充分的課前準備是實現訓練滿意結果的必備條件。課堂上,組織學生就某個護理技能進行訓練、討論、講評,沒有反復的訓練就沒有技能的成熟,討論是發現問題及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而講評的目的是揚長補短,不斷提升。課后,讓學生反思、總結本次實訓課,以達到不斷提高的目的。

2.4內科護理實訓教材編寫

內科護理實訓教材不僅是實驗內容的體現,更是內科護理實訓目標、方法的體現,含有內科護理實訓方案的指導思想。目前內科護理實訓教材多以內科常用診療技術的護理及內科護理技術的護理為主,很少有以疾病護理為主要內容的教材。因此,要開展內科護理實訓課,迫切需要一本能提升護生護士核心能力的實訓教材,內容以疾病護理為主,在疾病護理中運用一些內科護理技術。內科護理技術應該在護理內科病人中得到訓練,而不是作為一個單獨的實訓項目。因此,我和幾位內護教師一起編寫了《內科護理實訓指導》。

2.5評價方法

參照內科護理實訓課的教學目標,結果評價應該從兩方面進行,一方面是理論考試,很多研究證明內科護理實訓課可以有效提高學生對內科理論知識的掌握程度[3][4]。另一方面是技能抽考,關于內科常見病病人的護理技能及內科疾病的健康教育情況。同時,效果評價要關注教師和學生對內科護理實訓課的體驗,及時了解并設法解決學生及教師在內科護理實訓課中的常見問題。

3.討論

關于內科護理實訓的研究從未終止,要開展內科護理實訓,必須理清以下問題:

第一,為什么要開展內科護理實訓?開展內科護理實訓課應該結合護理人才培養目標,即獲得日后護理內科病人的能力,或提升護生的護士核心能力。對于在校護生應該夯實理論基礎、掌握??谱o理技術、了解內科護理理論與技術在臨床實踐中的應用。

第二,內科護理實訓課“練”什么?應該突出內科護理專業特色,即護理內科病人需要的技能,如常見內科疾病的護理、護理內科病人所需的內科護理技術、內科病人的健康教育。

第三,內科護理實訓課怎么上?想怎么上就怎么上,制訂科學、合理的實訓方案。顯然是后者,方案是有序、有效實施的保障,是廣泛推廣的必備條件,更是不斷提升內科護理實訓教學水平的研究方法。

第四,內科護理實訓效果如何評價?結合實訓課開展目的采用理論和技能雙項考核方法,再按各自比例綜合成內科護理這門課的成績。

護理人才的培養是綜合能力的培養,所以,教師應該對護理人才培養有宏觀認識。同時知曉,自己所任的這門課程在護理人才培養中所起的作用。既知道學生在這門課應達到的理論水平,又知道這門課應達到的技術、技能水平,才能更好地實施教學。內科護理實訓教學是不可或缺的,實訓課不僅促進理論知識掌握和運用,還是培養護士核心能力的必經之路。

參考文獻:

[1]劉明.??谱o士核心能力架構之探討[J].中國護理管理,2009,9(4).

[2]徐少波,葉志弘.護士核心能力概念和構成要素的研究進展[J].中華護理雜志,2010,45(8):764-766.

篇(2)

[中圖分類號] R471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3)08(b)-0158-02

不管是頸椎骨折患者還是頸椎病術后患者,都很容易發生呼吸道梗阻造成呼吸困難[1],一旦搶救不及時,極有可能導致死亡。有的患者因建立有效呼吸通道的時間較長,雖然保住了生命,但因大腦缺氧時間過長而長期處于昏迷狀態。因此,如何及時對患者實施有效搶救,對患者的預后有著重要意義,而提高護士的專科急救綜合能力,是成功實施搶救的保障[2-3]。模擬急救作為一種有效的培訓方法,在國內已得到研究與運用[4-5]。為培養本科護士的急救綜合能力,最大限度地提高搶救成功率,本科制訂了頸椎患者發生呼吸道梗阻急救流程,從2011年開始,每年對本科護士統一進行頸椎患者發生呼吸道梗阻急救流程的培訓+演練,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科室共有脊柱外科護士30名(包括工作3年內的輪轉護士),其中,副主任護師1名,主管護師2名, 護師13名,護士14名。

1.2 方法

1.2.1 培訓 按急救流程對涉及的項目如吸痰、吸氧、口咽通氣管的使用、面罩呼吸囊的使用、心臟按壓、急救用藥等進行培訓。

1.2.2 演練 演練是在培訓的基礎上,根據臨床病例編寫劇本,由演練組成員根據劇本分配角色完成整個急救流程,對于新到本科的護士,要求她們扮演不同的角色并反復參加演練,除患者為模擬人以外,其余均為真實的臨床場景。頸椎患者發生呼吸道梗阻的急救流程見圖1。

1.3 臨床評價標準

培訓+演練結束后,采用自行設計的調查表調查護士對培訓效果的評價,調查內容包括您認為是否有必要進行急救流程培訓+演練選項。共發放調查表30份,回收有效問卷30份,有效回收率為100%。

2 結果

護士對培訓+演練效果評價較好,認為有必要進行急救流程培訓+演練者占100.0%。在6個項目中,沒有護士選擇“無幫助”一項,感到幫助較大或很大者占絕大多數(表1)。

3 討論

醫護人員要勝任急救工作,除了應學會一般技術操作外,還必須要具有對病情的評估、判斷、決策、指揮協調、信息傳遞、相互配合等非技術性能力[6-7]。脊柱外科患者因痰液阻塞、喉頭水腫、手術部位血腫壓迫、頸髓損傷等原因易發生呼吸道梗阻,痰液阻塞引起的呼吸道梗阻在清除痰液后呼吸困難癥狀很快就能得到改善,而其他原因引起的呼吸道梗阻一定要盡快建立有效的呼吸通道,不能在吸痰等環節占用太多的時間而耽誤搶救。頸椎患者發生呼吸道梗阻急救流程有效地解決了這些問題,通過對急救流程進行培訓+演練,護士不但熟練掌握了急救技能,還提高了應變能力、急救處置能力、指揮決策能力及協調配合能力,從而提高了護士的急救綜合能力,增加了護士臨床應急處置時的信心[8-9]。從參加培訓護士的調查提示,培訓+演練與以往的培訓方式相比,具有更符合臨床實際需求的優點[10]。培訓+演練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急救能力培訓方法,值得在臨床中推廣。

[參考文獻]

[1] 夏同霞,周芬,王玉和,等.2種方案防止頸椎前路手術患者呼吸道阻塞的療效觀察[J].中國藥房,2010,21(22):2091-2092.

[2] 趙戎蓉,吳瑛,金寧寧,等.護士核心勝任力界定工具的編制和評價研究[J].中華護理雜志,2008,43(6):485-489.

[3] 張曉萍,戴曉潔,張英,等.核心能力培養在骨科??谱o理培訓中的應用[J].中華護理雜志,2009,44(1):64-66.

[4] 趙遠蓮,江智霞,吳永清,等.體驗式教學在急危重癥護理學中的應用[J].中華護理雜志,2011,46(11):1100-1102.

[5] 劉家紅,楊青,鄭顯蘭,等.兒科ICU ??谱o士培訓模式的實踐與體會[J].護士進修雜志,2011,26(5):405-408.

[6] 秦儉,孫長怡.心肺復蘇中的常見錯誤分析[J].中國急救復蘇與災害醫學雜志,2007,2(3):183-186.

[7] 任素芬,徐興亞,任海斌.護理學基礎實踐教學中角色體驗學習的設計與實施[J].中華護理教育,2010,7(5):212-213.

[8] 曾慧,江智霞,黃蕓,等.應用體驗式教學進行重癥監護病房專科護士培訓的角色功能體會[J].重慶醫學,2012,41(9):898-899.

篇(3)

Research on application effect of core-competence teaching model in training of special nurses of blood purification

MAI Zhiqin DENG Zhizhen HAUNG Hailing LIANG Qiaomei LI Yanhong

FENG Yinghong TANG Liuzhen

Zhaoqing Gaoyao District People's Hospital, Guangdong, Zhaoqing 52602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application effect of core-competence teaching model in training of special nurses of blood purification. Methods 80 special nurses of blood purification who received training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6 to December 2016 were selected as research objects. Included nurses accepted the research voluntarily and 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research group, with 40 in each.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l-training of lecture method. The research group was given training according to the core-competence teaching model. Training effect and core-competence scores before and after training of nurses in two groups were observed, recorded and comparatively analyzed. Results Before training, every aspect of core-competence scores of nurses in two groups ha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 Core-competence scores after training had certain improvements and score after training of the research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

[Key words] Blood purification; Special nurse; Training; Core-competence teaching model; Effect

血液凈化專科屬于醫院比較重要的部分,近幾年該??撇粩喟l展與成熟,護士能力逐漸被重視起來。血液凈化專科護士護理工作相比一般科室而言,在專科知識、臨床經驗、操作技能等方面有更高的要求[1]。此外,由于該專科在國內發展較晚,缺乏大量經驗豐富、??评碚撝R豐富、操作熟練的血液凈化??迫瞬?,為此需積極做好專科護士的培訓[2]。傳統護理教學模式在新時期受到了社會環境與現代醫學的挑戰,培養新型護理人才成為關鍵[3]。核心能力教學模式(competency outcomes and performance assessment model,COPA)以實際工作所需能力為導向,重組課程體系,教學期間重視能力目標設定、先進教學方法等應用,同時結合科學化的能力測評,實現提高學員護理核心能力的目的[4]。為了進一步探討血液凈化專科護士培訓中應用核心能力教學模式的效果,我院針對2016年1~12月培訓的學員80名實施了對照研究,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2016年1~12月血液凈化??谱o士培訓中的80名學員進行研究,納入研究對象自愿接受本研究,均為女性;年齡30~45歲;工作年限1~6年。隨機分組,各自40名。對照組年齡30~44歲,平均(36.98±1.25)歲;工作年限為1~5年,平均(2.64±0.21)年。研究組年齡31~45歲,平均為(36.54±1.42)歲;工作年限為2~6年,平均(2.76±0.14)年。兩組學員在性別、年齡、工作年限上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本組學員采取傳統教學模式培訓,即傳統講授法,按照課本知識制定培訓內容,按部就班地指導員教授知識,學員接受知識[5]。

1.2.2 研究組 本組學員采取核心能力教學模式培訓,具體步驟與方法如下:(1)成立COPA小組,組成成員包括血液凈化??谱o士培訓基地負責人、主管護師及高年資護師。(2)根據核心能力制定相關的培訓目標與內容。(3)根據培訓大綱改革課程進行設置,盡量拓展基礎知識,將人文素質教育等加入其中。(4)核心能力教學具體培訓方法:①合作教學法。主要對學員知識分析、綜合及掌握能力等進行培訓,由培訓中心制定教學用書與參考資料,并統一制定學習的目標與任務[6]。教學期間,可將學員進行分組教學,通過學生和學生、學生和教師間的協同合作,以及組員間互相交流、鼓??、虓嵈_絞劍?盡量得出正確結論。②互動式教學。主要對學員學習知識能力進行培訓,培訓方式可采取多種多樣的方式綜合處理。比如角色互換與師生雙向交流等,盡量營造與應用多媒體輔助教學,通過互動學習環境,以視覺、聽覺、讀寫等多種方式培訓。③個案教學。主要對學員知識綜合能力與理論應用能力等進行培訓,教師可主動提供透析個案,或者讓學生網上查詢或圖書館搜尋資料等方式處理,誘發學員系統化地分析與學習。④情景模擬教學。主要對學員自身應急處理能力等進行培訓,盡量營造和工作環境類似的搶救環境,以及血液透析案例,以便對透析各種常見情景實施模擬教學,使得教學任務更加形象與生動。

1.3 觀察指標

在培訓前對學員發放“一般情況調查表”與“注冊護士核心能力量表”,培訓完成后發放“護士核心能力量表”。觀察記錄兩組學員培訓效果,以及培訓前后核心能力得分,并對比分析。評分越高,說明核心能力越強,培訓效果越好。溝通能力倫理判斷能力、解決問題能力、觀察能力、自主學習能力、信息整理能力各項能力總分為100分。

1.3.1 專業理論知識 在理論培訓階段對學員實施階段性理論考試,共計3次,前兩次為每2周1次閉卷小測試,第三次為月底理論學習結束后理論知識閉卷考試,并將考試成績記錄在檔案。

1.3.2 操作技能 臨床實踐階段主要對學員實施階段性操作考試4次,每2周進行1次,同樣將考試成績記錄在檔案。

1.3.3 臨床實踐能力 帶教老師根據臨床實踐手冊每周所需學習內容對學員進行評分,將成績記錄在檔案。

1.4 統計學方法

采取統計學軟件SPSS18.0處理,所有計量數據均采用()的形式表示,計數數據則采取百分比(%)表示,組間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或χ2檢驗,t檢驗,P

2 結果

2.1 組間培訓前后核心能力得分比較

兩組學員培訓前溝通能力、倫理判斷能力、解決問題能力、觀察能力、自主學習能力、信息整理能力得分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但培訓后研究組前述核心能力得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

自主學習能力(87.02±1.34)分,信息整理能力(86.92±5.36)分,培訓后分別為(96.34±1.42)分、(93.17±3.28)分、(91.08±4.93)分、(90.75±8.01)分、(95.38±5.23)分、(92.18±5.11)分。

培訓前,對照組溝通能力(90.54±5.12)分,倫理判斷能力(85.54±2.82)分,解決問題能力(82.36±5.87)分,觀察能力(82.65±8.88)分,自主學習能力(87.34±1.54)分,信息整理能力(86.87±5.51)分;培訓后分別為(91.23±5.11)分、(90.23±2.98)分、(83.45±3.39)分、(85.53±2.39)分、(89.04±2.34)分、(87.56±2.39)分。

2.2 組間培訓效果比較

研究組學員培訓效果在理論、核心能力、答辯成績上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

3 討論

隨著近幾年我國醫療體制不斷改革,醫療體制也處于轉型與變革時期,患者對醫療服務有了更高的需求。血液凈化專科屬于比較重要的組成,集門診、病房、ICU、急診室等于一身,護理??铺厣怀?,技術性強,其護士的基礎知識、操作技能等能力對于護理服務有著關鍵性作用[7-10]。傳統培訓方式重視學生知識灌輸與技巧培訓,但忽視臨床實際中

篇(4)

由于我國護理人員對科研的認識不夠完善,且科研成果缺乏臨床實踐。鑒于這種現狀,護理人員須打破傳統觀念,以創新性的思維去發現護理工作中所存在的問題。而本研究就是根據我院手術室專業的特點劃分了專業護理小組,從2014年起開始實施護理科研亞專業小組管理,通過全新的管理模式,培養護士的創新性及臨床實踐能力。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我院手術室共168人,文化程度:中專6人占5.3%,大專58人占34.5%,本科102占60.6%,碩士1人占0.5%。根據以上數據,我科本科及以上護士共占60.6%。由于護理本科生為護理事業的主力軍,培養其科研意識,提高科研能力,顯得非常重要。國家教育部將本科護士的培養為護理科研的高級專門人才是在護理領域中重要目標之一[1]。因此,為更好的發展科室的科研能力及水平,我科2014年1月至2016年8月參與科研亞專業小組護士共18人組成,包括1名研究生和17名本科生。

1.2方法

1.2.1劃分手術室亞專業。根據醫學亞專業的劃分,是在傳統的一級,二級,三級醫學專業分類基礎上進一步細分亞專業,是醫學事業進步的發展,極其有利于對患者疾病的診治[2]。為促進醫護一體化和適應??瓢l展,再結合手術室的具體情況劃分出胃腸肝膽,心胸外科,血管乳腺,口腔整形等十幾個亞專業小組。且每個亞專業護理小組由兩位主管護師擔任組長。①組織低年資護士參與??漆t生的探討和學習,講授??浦R使小組的護理人員熟練的掌握專業技能。②由專業組長制訂關于亞專業臨床教學和科研等工作計劃。相關問題的探討,復雜手術如何配合,如何擺放,業務學習護理查房,科研項目申報和等。1.2.2設置護理科研亞專業小組。為加強對護理科研的組織和管理,保證護理科研得點質量和水平[3]。手術室科研學術小組設置科研亞專業小組。成員們都是從各臨床亞專業中選,對專業知識與技能熟練,對科研感興趣的人員。

1.3科研亞專業小組在手術中的應用

1.3.1組織科室科研培訓。每月定時以自由討論的形式開展培訓,針對每位護理人員的自身情況,同時結合手術室臨床護理工作的特點。開展一對一地培訓,重點加強檢索文獻的能力,科研實踐能力,科研設計的能力,處理資料的能力,改文寫作的能力和總結及發現問題的能力等方面的培訓[4]。1.3.2開展專題講座??剖议_展每季度一次有關科研組成員外出參加學術會議后的專題講座。每一位參會人員,在會議結束后,將所學內容及相關信息或會議精神等制作成PPT,通過專題講座來進行傳授和交流。1.3.3信息化建設與相關書籍指導。鼓勵護理人員與時俱進,特別是現在信息化運用如此便捷的時代,下載手機APP隨時學習利用微信,云之家來進行互動探討。另外科室也訂閱了《中華護理雜志》等國內優秀的護理期刊供護理人員在業余時間學習閱讀。1.3.4設立科室科研基金。有效的目標管理和激勵機制是護士積極開展科研工作的驅動力。[4]根據科室的具體情況,期刊后,給予發表期刊的相應補助,并在年終科室評優時給予一定的獎勵;對護士提出的改進護理技術或優化流程的方法設立金點子獎。

1.4評價指標

參照肖順貞[5]主編的《護理研究》制定相關量表,護理人員科研能力的理論和實踐考核的成績分均為0到100分,得分越高的表明其科研能力越強。1.5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16.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手術室護理人員科研能力提高2.2科室科研成果匯報據2014~2015年我科護理人員立4項科研課題,共計58篇,其中包括《護理學雜志》、《中華護理教育》等核心期刊文章8篇。

3討論

科研亞專業小組促進手術室護理人員科研能力提高。本研究中如表1所示,科研亞專業小組成立后手術室護理人員科研能力理論考核成績和實踐考核成績均比干預前有明顯提高(P<0.05)提示科研亞專業小組可促進手術室護理人員科研能力提高,據趙夢霞等調查結果顯示學歷和職稱是臨床護士科研能力的主要影響因素[6]。而本科室學歷本科級以上占60.6%,這也是手術室護理人員科研能力提高的主導因素之一。此外本科室護士和課題立項的數量明顯增加,外出學習和參會的人次數也逐漸增多。

4結語

手術室通過設立護理科研亞專業小組,通過各種創新的形式和途徑,提高護理人員的科研意識和能力,引進目標管理和激勵機制,使我科的護理科研工作順利開展并取得豐碩的成績。

作者:凌玉潔 單位:四川省人民醫院手術室

參考文獻

[1]李秋芳,王麗麗,張振香,等.本科護理生護理科研狀況的調查分析[J].河南職工醫學院學報,2012,24(1)85-86.

[2]楊小玲,袁麗,熊真真,等.科研亞專業小組在內分泌代謝科的應用研究[J].護理管理雜志,2016,16(2):126-127.

[3]馮建萍,張萍,嚴麗潔.創新思維在手術室護理科研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1、8(23):22-23.

篇(5)

[摘要] 在護理學的現今發展中,護理科研是能夠充分反映其學科獨立性的一大表現。護理科研的進展能夠充分表現出整個護理學科的發展水準,進一步推動促進整個護理領域事業的發展。文章主要是對該院護理科學的發展狀況進行了較為全面的分析研究,并針對其存在問題提出制定了較為科學有效的管理對策。

[

關鍵詞 ] 護理科研;問題;對策

[中圖分類號]R1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15)01(b)-0069-02

護理科研主要是指通過運用較為科學有效的方式對護理領域發展中存在的問題進行較為全面及細致的分析研究,從而對整個護理實踐工作起到極佳的指導性作用。護理科研活動的進行毫無疑問的能夠幫助促進護理學中理論與專業實踐技能的增強發展。

1 基層醫院護理科研現狀問題

1.1相關工作人員對科研工作的認識誤區

大部分的護理工作者對于相關科研及臨床實踐相互之間所存在的關系在認知方面存在著部分問題及誤區。較長時間以來,護理工作模式的功能制極為突出,從而使得我國護理工作狀況的要點為技術操作。雖然較大部分的護理工作者對于科研工作的發展重要性認識發生了一定的轉變,對其開展必要性均較為認可,但是在臨床與科研關系認知方面存在的問題依舊未能得到妥善解決。大部分的護理工作者均將日常護理工作作為一種職業,而未發現其專業性。同時也未充分認識到,要想有效促進護理專業發展需通過不斷開展科研活動[1]。同時,護理工作者也未認識到護理科研活動開展后所獲取到的成果能夠更好地為自身日常工作服務,提供幫助,提升其工作質量,促進整個護理學專業的良好發展。

另外,該院中的相關管理人員尚未在護理工作者的績效考核中納入科研內容,直接導致護理人員將科研工作的開展當作一種非必要的工作,只是在需進行職稱評定時才不得不被動的進行科研文章的寫作。此種現象充分表明了護理工作者對于科研活動的認知缺乏科學性,而在護理管理工作中也存在著一定的問題。護理教育的缺失、護理管理工作的忽略致使相關科研工作無法順利的貫徹落實,致使相關工作人員對于科研活動的積極開展缺乏重視性。

1.2 護理人員學歷、職稱等專業素質水平有待提升

在護理科研工作開展中,能力是能夠充分影響其開展效果的一大因素。目前,相關教育組織機構對于護理教育方式正在逐步創新,促使其單一化的中專教學逐漸走向大專、本科及更高水平的多層次教學體系。在該院護理人員的學歷層次分類各有不同。但是依舊不可否認的是護理校內教育層次水平的逐步提升并不能直接帶動相關科研活動開展質量的提升。而在職類的護理教育重點又為??祁惖睦碚撝R及實踐技能,對于科研內容培訓缺乏科學系統性。從而致使大部分護理工作者自身的科研意識較為缺乏,相關活動的開展思路也受到極大的限制,對于科研方式、技能、文獻找尋等知識的掌握了解度極低,給科研活動的發展帶來了極為不利的影響。

1.3 科研資金投入偏少

護理科研活動的投入資金偏少對于其科研質量將會產生極大的不利影響。該院對于科研工作雖然有所投入,但是由于受到自身經濟能力的限制影響,能夠給予護理科研的使用經費數目較小,同時卻又無法從外界爭取資金幫助。自身經濟實力的不足加上外界支持幫助的缺失,致使護理科研工作無法順利進行。因此,在進行針對性對策制定實施時,需著重關注科研活動的資金投入問題。

1.4 人員配置未優化,帶頭人員較缺失

在以往的科研活動開展中,對于高級職稱護理人員未進行極具計劃性、目標性的培養,在人員配置上存在問題,無法真正做到優化整合,對人才進行合理應用。日常工作的單一、重復性致使護理人員想象創意的空間受到嚴重限制,具有豐富理論知識及專業實踐技能的護理人員無法在工作中充分發揮自身的作用,自我感知無用武之地,對于科研工作的積極自主性一再降低。另外,大部分的醫院在高級技術職務的編制中或多或少的存在著一定重醫輕護問題,致使具有專業素養的人才紛紛走上改行的道路或是退休。雖然在該院發展中此種情況出現的次數較少,但是依舊不可否認的是,在該院護理科研活動開展中,專業優秀的學科帶頭人極為缺乏。

2 護理科研活動的科學管理對策

2.1 轉變對科研活動的認知與態度

在科研活動開展中,應不斷加強相關認知教育,促使護理工作中充分認識了解到,科研活動也具有一定的認知度,能夠通過不斷加強臨床實踐的方式幫助護理工作者獲取到更為豐富正確的感性認識,實現理性思維到理論知識的轉變。護理科研活動的順利開展能夠為工作人員在日常工作中遇到的一些問題進行充分全面的分析解答,給予臨床實踐科學正確的指導幫助,幫助護理工作中提升工作質量水平與效率,促進護理學的前進發展。

與此同時,還應將護理人員的自主科研意識進一步的提升增強,將護理工作者的科研活動開展狀況逐漸納入至其績效考核中。積極建立相關科學的獎懲制度,幫助提升工作人員的科研意識,積極引導其參與各類科研活動,對護理工作者的科研積極自主性進一步調動起來。從而有效幫助護理人員對科研活動產生一個全新的認識,逐漸形成一個科學良好的價值取向,樹立信念。

2.2 增強培訓,提升科研能力水平

前文已經說明,在該院的護理團隊中,護理人員的學歷、資質各不相同,較大部分人員依舊為低學歷者。此種情況致使整個護理團隊的專業素質偏低,相應的嚴重影響了其科研能力[2]。護理科研活動的進行出現嚴重滯后的現象。所以,為了更好地解決這一問題,需著重關注護理團隊的建設問題,逐漸實現人才建設的梯隊性。初級護理人員應具備較為豐富的實踐技能及高超的專業操作能力。而中級人員則應具備較強的教學、科研能力。該院可以通過舉辦科研論文寫作、在職教育、專家講學、骨干進修等多種培訓方式,幫助強化護理工作者的繼續教育。通過開展一系列的培訓活動,能夠幫助有效提升護理團隊的專業素質水準,提升其護理質量。

2.3 積極成立相關管理組織

護理部門應進行科研活動的專業化管理,為廣大護理人員提供極為優良的科研環境及條件。盡可能地通過各種方式加大在科研活動上的資金投入,為工作人員提供必要的設備條件與支持。通過實施加大資金投入、時間支持、輔助設備提供、相關科室部門合作等一系列的方法措施,將管理組織的管理作用充分及全面的發揮出來。

2.4 積極培養科研帶頭人

護理工作的專業化日益突出,科研工作的基礎重要性也得到了較大關注,??祁愖o理人員將在其相關領域成為無法替代的領頭人。對于一些具有高超專業技能的護理人才,該院管理層應積極鼓勵其自主參與各類學術會議、進修培訓活動,以此進一步擴大自身的知識視野。與此同時,還需對一些國內外的專家學者發出邀請,希望其傳授更多的理論知識、技術給予護理工作者,促使該院的護理科研活動始終保持著活力與生命力。對科研帶頭人的臨床觀察、分析能力進一步的增強培養,為科研活動的順利開展提供極為必要的幫助[3]。

3 結語

護理學現今正處于蓬勃發展的階段,大量的科研成果正在不斷的涌現出來,護理科研論文也得到了不斷的發表涌現,為護理學的發展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在該院護理科研活動開展進行中,由于受到各類問題因素的影響,致使其整體發展水平較低。通過該次的針對性分析研究,積極提出制定并貫徹落實了一系列的管理對策,相信能夠有效促進該院護理科研活動的進一步良好發展。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便能夠幫助護理研究活動的開展水平上升一個臺階,推動整個護理學的良好前進發展。

[

參考文獻]

[1]林菊芳,曾雨清,劉玉蓮,等.基層醫院護理科研現狀調查分析[J].贛南醫學院學報,2013,33(3):392-394.

篇(6)

護理學的發展要求護理人員不再是機械性地執行醫囑,而是要求現代護士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創造性地開展工作。但由于目前大多數護士未接受過系統的科研培訓,科研能力及水平與臨床其他工作人員存在一定差距,不但使護理學科較醫學學科發展滯后,而且在個人職稱晉升、學習深造等機會上也讓護士困難重重[1]。近幾年來,護理從業人員科研水平低的現象不斷引起護理管理者和護理教育者的重視。部分院校從在校學生抓起,開設護理科研相關課程,并開展相關的護生科研情況研究。我校地處祖國西北地區,是目前青海省唯一一所高等護理本科學校。本此調查旨在了解我校本科護生的科研現狀和科研需求,以期為今后相關科研課程的設置、教學方法的采用及護生的科研意識和科研能力的培養提供參考依據。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選取我校2009級二年級本科護生120人為研究對象,其中女101人,男19人,年齡19-23歲,學制4年。

1.2 方法

1.2.1 調查工具及方法 查閱并參考相關文獻后,自行設計問卷進行調查,問卷由護生一般資料和護生科研現狀調查兩部分組成。其中護生一般資料包括性別、年齡、班級;科研現狀調查部分包括單選題和多選題兩部分,內容包括對進行護理科研活動的愿望;查閱及閱讀護理文獻情況;對自我科研能力的評估情況及提高科研能力途徑的認識等多個方面。由研究者講解填寫注意事項后統一發放問卷,當場收回。有效問卷回收率100%。

1.2.2 統計學方法 采用excel軟件對數據進行整理并進行區間檢錯和邏輯檢錯。對數據進行統計學描述。

2 結 果

2.1 護生科研現狀 從調查情況看,有護理科研愿望的護生占77.50%,其中19.17%的護生表示愿望強烈,但只有6.67%的護生參與過護理科研,可以看出我院護生參與護理科研現狀不容樂觀。

2.2 護生科研態度 從調查中看,80.00%的護生認為做護理科研能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74.17%的護生認為參與護理科研能有利于以后就業。對于大學階段對護理本科生安排護理科研指導課程的必要性,89.16%的護生給予肯定答復。90.84%的護生認為在護生階段做護理科研有必要,有87.50%的護生認為護理科研不只是少數專業人才從事的。從中表明我院護生對護理科研持肯定的態度,護生對開展護理科研態度是積極的。

2.3 護理期刊閱讀現狀 63%的護生閱讀過護理期刊,但較常閱讀的護生只占3%,而37%的護生從未閱讀過護理期刊。護生閱讀護理期刊主要通過上網查閱、圖書館借閱或向他人借閱,護生閱讀護理期刊的目的主要為拓寬視野和了解科研知識,其中21%的護生也坦言閱讀護理期刊是因老師要求。護理期刊是了解護理學科前沿動態,探討護理學科理論與實踐的重要平臺,需要引導和培養護生對護理期刊的興趣。

2.4 護生科研認知 對于如何提高護生護理科研能力,80.00%以上的護生認為護生組成護理科研小組和專業老師輔導學生進行科研活動是主要方法。對于護生做護理科研的困難,科研知識的缺乏以82.50%的比例占居首位,其次為科研意識缺乏、無專門科研指導、資金缺乏和文獻檢索知識缺乏。對于護理科研過程,71.67%的護生認為科研方案設計是最困難之處,其次為選題、資料分析、文獻檢索、資料收集、申請書和論文的撰寫。由此可見,目前我校護生對于科研知識的掌握情況不容樂觀,缺乏科研選題、設計、資料收集、數據處理分析、論文撰寫等相關知識,這些都是阻礙護生開展科研的主要因素,而上述困難在護生中存在比較普遍。

3 討 論

臨床護理、護理科研和護理教學,是護理學發展的三大支柱,而護理科研則對臨床護理工作和護理教學具有重要的指導和推動作用。[2-3]今日護生就是明日的臨床護理工作者,所以了解和培養在校護理本科生的科研意識和科研能力是我國護理教育的重要任務。上述調查顯示,我校護理本科生對護理科研興趣濃厚、態度肯定,但缺乏科研相關知識,參與程度不高。護理科研學術水平的高低,取決于護理研究課題質量的高低,而后者又取決于護理人員的科研意識及素養[4]。護理學生科研能力的培養缺乏連貫性與系統性,基礎培訓、護理研究課程教學、科研實踐三者之間沒有形成有機結合的現象普遍存在,導致學生科研知識結構松散,學生科研能力難以得到系統性的培養[5] 。作為未來護理科研力量的主要補充者,護理本科生在學科發展中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6]。因此,從護理教育的源頭抓起,積極探索護理本科生護理科研教學方法和模式,提高護生對護理科研重要性的認識,加強護理科研知識教育和科研能力培養,是提高護理人員整體科研素質的關鍵,也是護理教學工作者的重要任務。

參考文獻

[1] 鄭雪梅,辛愛利,黎巧玲.護士對護理科研認知的調查和分析[J].第四軍醫大學學報,2005,26(3):288.

[2] 韓琴,胡衛平,周宗奎.國外對課堂教學中學生創造性問題提出能力的影響研究[J].國外職業教育,2007,(1):36-39.

[3] 郭孝鋒,陸偉,葆樂心.美國研究型大學培養本科生科研能力的理念與措施[J].現代教育科學,2006,(3):52-54.

篇(7)

關鍵詞:科研能力 護理人員 影響因素

護理科研是用科學的方法反復地探索、回答和解決護理領域的問題,直接或間接地指導護理實踐的過程,護理科研被認為是護理學發展的基礎。護理科研水平近年來已經取得了長足進步,但仍然存在亟待解決的問題,因此分析護理人員科研現狀,探究其影響因素,提高護理人員的科研意識和科研素養是非常必要的。本研究通過對某醫學院校附屬醫院護理人員進行調查,分析醫學院校附屬醫院護理人員科研現狀及影響因素,并構建護理人員科研能力績效評價指標體系,以期為提高護理科研能務,促進護理實踐發展相關決策提供科學依據。

1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以某醫學院校4所附屬醫院護士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抽樣方法從中選取200名護士進行調查。納人標準為參加工作1年以上且取得護士資格證者。

1.2研究方法

1.2.1科研能力綜合評價體系的建立在查閱文獻和專家咨詢的基礎上初步確定指標評價體系,繼而運用德爾菲法構建科研能力綜合評價體系。通過兩輪咨詢,對初擬評估體系中的指標進行篩選后最終確定評價指標體系及分數。

1.2.2調查內容

(1)個人基本情況:包括性別、年齡、學歷學位、職稱、護齡、學習經歷(國外、國內)、是否是導師、研究工作領域、行政職務等。

(2)科研條件:科研團隊構成、學術交流次數、經費數量、科研管理是否規范、工作滿意度。

(3)科研成果:發表文章數量及影響因子、專利數量、科研成果、研究生培養等。1.3數據分析隨機抽取200名護士后發放問卷,發放問卷由被調查者填寫,收回后由專人使用EpiData3.0建立數據庫后進行平行雙錄入,使用SPSS19.0對定量資料進行一般描述性分析和Logistic回歸分析。

2結果

2.1科研能力評價指標體系

在用德爾菲法建立科研績效評價指標體系時,所選專家均具有豐富醫學科研經驗以及科研管理經驗,具有高級技術職稱且從業10年以上。涵蓋科研管理、基礎研究、臨床研究等多個領域。此外,為了保證專家庫的權威程度,本研究打破行業界限,將其他領域專業人員納入專家庫,為指標的準確評估提供保障,最終入選專家38名。本研究兩輪專家咨詢均發出問卷38份,回收率均為100%,表明專家積極性很高,專家在認真填寫咨詢問卷的同時,對指標的設計和內容提出了建設性的意見。專家意見的權威程度由專家權威系數表示,值越大表示專家意見越有價值、結果越可靠。本研究中,咨詢專家的權威系數均值為0.879,說明專家對指標非常熟悉,所選指標具有較高的可靠性。兩輪咨詢的Kendall協調系數分別為0.79和0.83,均大于0.7,表明專家意見的協調性較好,結果可信。經過兩輪德爾菲專家咨詢后最終確定評價指標體系的入選指標及其權重

2.2科研能力影響因素分析

為了探討影響護理人員的科研能力的影響因素,對調查所得數據進行分析。調查獲得的可能影響因素為自變量,各變量賦值情況,以科研能力總分為應變量,將科研能力評分在70分及以上者設置為高分(Y=1),70分以下者為低分(Y=0),利用逐步回歸分析法對護士科研能力的影響因素進行分析,回歸方程Y=1.079×3+2.163×9+1.291×12+2.315×13。結果顯示,學歷、團隊情況、科研經費、科研管理規范性4個因素對護理人員的科研績效影響作用顯著。

3討論

3.1加強護理人員學歷教育,提高科研能力水平

學歷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護理人員的專業能力水平,通常狀況下學歷越高其科研能力越強。本研究邏輯回歸分析表明學歷是影響護理人員科研能力水平的重要影響因素之一。我國的護理教育呈現多層次、多規格的特點,表現出來的護理人員科研能力也參差不齊,缺乏高層次高學歷護理人才是我國護理隊伍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學科要發展,教育要先行,護理教育應該置于高等教育范疇。對于新招聘的護理人員,建議在學歷上要有要求,優先招聘具有碩士研究生及本科學歷的護理專業畢業生。對于在職的護理人員,鼓勵護理人員參加學歷的繼續教育,特別是加大護理本科及研究生的培養力度,更新知識結構,拓寬知識面,提高整體人員的科研素質,以滿足科研的需要。在護理人員的繼續教育中,應該多種渠道并重,并在政策上給予傾斜,特別是加強科研知識培訓。同時也要加強對外交流,積極支持鼓勵護理人員參加各種學術會議和培訓班,使其了解護理學科的國內外發展動態,拓展護理人員的視野,培養和激發護理人員科研創新的積極性。

3.2加強護理科研團隊的培養

科研團隊是一種多功能組織,既有研究職能,又有學習型組織功能,能達到組織內知識共享和團體的集體修煉??蒲袌F隊通常具有較強的綜合實力,是進行重大科研攻關的基礎,容易產生創新思想,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蒲袌F隊組建后,通過各成員的共同努力能夠產生積極的協同作用,使團隊的績效水平遠遠高于個體成員績效的總和。加強護理科研團隊的培養可以加速護理科研水平的發展。有研究表明,成立護理科研型團隊可以使不同層次的護理人員實現技能互補,提高總體科研素質和科研意識。護理科研型團隊是一個有著科研團隊氣氛的群體,這個群體可發揮團隊協作的優勢,以臨床護理為基礎和依托,開展護理科研,解決臨床實際問題,提高護理服務質量。護理科研型團隊的建設可改善目前護理科研總體素質較低和支持系統不完善等現狀,加速護理學科發展。

3.3增加護理科研經費的投入

在我國,從對醫療科研經費的投入來看,科研經費的安排通常都是優先資助醫生,護理專業受資助力度較小,表現為經費撥款難、經費來源窄、經費數目小等。經費的保障是激勵科研開展的一種重要手段,我國護理科研經費管理和投入有待加強。在訪談中發現盡管護士對于科研的積極性較高,但是經費不足已經嚴重的影響了護理人員的科研積極性。為此,應該結合臨床工作實際,有目的、有針對性地開展以應用為主的護理科學研究,對臨床護理工作中難度大、與護理質量關系密切、病人急需解決的問題等方面的課題予以重點資助。

3.4進一步加強護理科研管理的規范性

隨著護理科研工作的開展,科研的集體性、綜合性和長期性越來越強,同時護理科研工作的開展涉及各個方面的投入。這就要求有一個比較完善的運行機制,從組織管理上提供保證。統一規范的管理可以避免造成大量資源的浪費,如在組織管理上給予保障,將有利于護理成果的交流和轉化,這不僅可以促進臨床護理質量和護理水平的提高,還可促進護理學科的快速發展?,F代科研管理正由以往的行政管理轉變為學術管理,要求管理者能夠按照學科自身的特點和固有的規律進行管理,因此有必要建立科研管理的專門組織。我國缺乏健全的護理科研管理的組織機構和制度,至今缺少國家級和省級護理研究中心。護理科研管理既隸屬于醫院科研管理,又隸屬于護理部管理,導致有些醫院護理科研處于無專人管理、無專項經費、無考核的狀態。因此,應該建立護理科研管理組織,規范護理科研管理流程,健全護理科研管理制度、科研獎勵制度等,保證護理科研工作無缺口、無斷層、無盲區,促進護理科研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RETSASA.Barrierstousingresearchevidenceinnursingpractice[J].JournalofAdvancedNursing,2000,31(3):599-606.

[2]尹英,包純安,李園藝,等.我國護理管理的進展[J].中國醫院管理,2003,23(3):46-48.

[3]楊明瑩,袁薇,李斗艷,等.云南省某三級甲等醫院護士科研現狀及制約因素研究[J].護理學雜志,2010,25(4):58-60.

[4]馮靈,陳紅,楊蓉,等.我國護理人力資源配置現狀分析[J].中國醫院管理,2013,33(8):69-71.

[5]李軍,陳靜,吳欣娟,等.北京市優質護理服務現狀調查與對策研究[J].中國醫院管理,2014,34(1):25-27.

[6]陳輝,李宜,何美,等.護理科研存在的問題及管理對策[J].護士進修雜志,2007(8):699-700.

[7]張虹波,趙曉寧.科研群體與科研團隊模式探討[J].科技人才市場,2003(5):25-27.

[8]方文東.關于科研團隊組建的一些認識[J].科技管理研究,2002(4):42-43.

[9]喻姣花.分層次分階段科研培訓提高臨床護士的科研能力[J].護理雜志,2008,25(1):19-20.

[10]楊玉美,王麗波,李秋潔.不同職稱護士科研現狀的調查[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1,17(11):1276-1277.

[11]張玉梅,丁學易,趙愛平.護理科研型團隊建設現狀及設想[J].護理管理雜志,2005,5(6):23-25.

[12]王建榮,韓忠福,牛小林,等.加強管理和資助力度促進護理科研開展[J].中華護理雜志,2001,36(6):45-46.

[13]席淑華,周立,于冬梅,等.規范護理科研管理的實踐與體會[J].中華護理雜志,2004,39(8):49-50.

篇(8)

作者單位:519000中山大學附屬第五醫院特診科護士長和護士是臨床一線工作的管理者和具體實施者,工作質量的高低,與護士長、護士的綜合素質和專科技能水平密切相關。為了更好地對在職人員實施高效率的知識培訓,作者隨機對本院37名護士長和104名在職護士進行了知識需求問卷調查,以了解相關人員對知識的需求,為制定培訓計劃和內容提供一定的參考。

1資料與方法

1.1調查對象

1.1.1本院在職護士長,共37人,其中內科14人,外科16人,門急診7人;均為女性;年齡:26~50歲,平均36歲;職稱:護師20人,主管護師及以上職稱17人;文化程度:中專10人,大專及以上學歷27人;從事護理管理工作年限2~20年。

1.1.2在職護士,共104人,均為女性,年齡20~38歲,平均28歲。內科58人,外科46人;職稱:護士69人,護師28人,主管護師及以上人員7人;文化程度:中專62人,大專及以上人員42人;從事臨床護理工作1~20年。

1.2調查方法調查問卷為自行設計,調查項目共分八項,分別為護理管理、護理教學、護理科研、專科理論、??萍寄堋⒓本燃夹g、護理新進展、外語。將自行設計的問卷隨機下發給臨床在職護士,說明填寫要求,采用不計名方式進行填寫,當場發出問卷填寫完畢后當場收回;發出問卷104份,收回104份,收回率100%,有效問卷100%。將收回的問卷進行統計學分析。

2結果

2.1護士長與護士知識需求比較本組資料顯示:護士知識需求以急救技術、??谱o理技能、外語學習需求率較高,分別為92.31%、88.46%、78.85%,而護理管理知識和護理新進展則需求率較低,分別為44.23%、46.65%;護士長知識需求以護理管理知識、護理科研知識、護理新進展的需求率較高,分別為何97.3%、 86.48%、75.67%。

運用χ2檢驗或校正χ2檢驗,表1顯示:護士長與護士知識比較中護理管理知識、護理科研知識、護理新進展比較,護士長需求高于護士,有顯著差異性(P

2.2相同職稱的護士長與護士知識需求比較

2.2.1護師職稱的護士長與護師職稱的護士知識需求的比較

2.2.2主管護師及以上職稱的護士長與相應職稱的護士知識需求的比較

3結論

3.1無論是護士長還是護士都有知識培訓的欲望與需求。

篇(9)

口腔病人大部分在門診接受治療。以武漢大學口腔醫院為例,計有口外、牙體、牙周、矯形、正畸、特診、兒科、預防、中醫粘膜、急診、種植等12個專業科室,4O個口腔治療急診室,共有口腔綜合治療機302臺。

1.2器械手機用量大,消毒頻率高

為治療需要,需要消毒的小器械、手機量大,而且要求周轉快,否則會延誤治療。在這方面與其它專科相比有其特殊性,采取每日從供應室一次取回消毒物品的方法是行不通的。該院日門診量平均達2450人次,每個病人均需要準備好經滅菌消毒的小器械及手機。因條件所限,不可能全部使用一次性器械,只有增加消毒頻率,提高手機、器械使用的周轉率,才能滿足臨床需要。根據測算,口腔門診治療一位患者,平均耗時30rain,并使用兩支高速渦輪手機、一支低速手機。每消毒一批手機平均耗時30rain。

2口腔醫院預防醫學護理工作極其重要

2.1口腔器械及手機的消毒

國內外大量研究表明,高壓蒸汽滅菌仍為目前最安全可靠的消毒方法。根據口腔??菩枰镜奈锲妨慷唷⑾绢l率高、周轉快的特點,該院在實踐中體會到,使用小型臺式快速高壓滅菌器安全、快速、可靠、方便。該院每個診室一般安裝1O臺綜合治療機,每個患者用3支手機,則每一輪患者治療完畢有3O支手機消毒,使用40L以下容積即可滿足要求。

2.2建立消毒點

口腔??扑梦锲返南救敉耆芍行墓医y一消毒,以該院為例,按平均每位病人用3支手機計算,每日共需消毒2450人次×3=7350支手機,既延長周轉時間,而且也造成設備浪費,需要購買數量驚人的手機及器械,還容易造成保養和管理上的困難。所以,應結合單位的具體條件,建立幾個消毒點,消毒點應距診室盡可能近。以縮小消毒物品的傳送距離。有條件者可按每科一個消毒點,也可考慮設立集中消毒點,相對集中的幾個科室共用一個消毒室,分享消毒資源,也便于管理、檢查。

2.3設專職消毒人員隨著醫療改革的深入,必須高度重視消毒工作,不能一味只追求經濟效益,忽略消毒工作。應設專人定崗、定編、定責。消毒室應有兩人.可由一名護士和一名消毒員完成,但必須經過正規培訓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崗。

2.4加強消毒管理必須嚴格管理、健全消毒制度及檢查制度。每鍋必須放置3點指示劑,并有詳細操作記錄。如為雙層布包裝,應加貼3M膠帶,每臺滅菌器每月必須有一次芽胞菌及細菌培養,并將檢測結果報感染辦公室。要定期及不定期地檢查消毒工作,及時發現并解決問題。

2.5一次性檢查器的管理由供應室統一管理,各科護士長要把好關,嚴格檢查三證,定期抽樣作熱源檢測。對成箱的一次性檢查器,使用前一律開箱檢查,核對消毒日期,檢查干燥情況,注意有無破損及混入雜物等。使用后的一次性檢查器,必須按要求進行分檢、浸泡消毒并毀形處理,絕對要防止這些使用過的檢查器流失到院外。

2.6口腔醫療器械的消毒處理

2.6.1堅持雙消毒制對所有使用過的器械一律實行雙消毒制,即先以含氯消毒劑浸泡消毒、用水沖干凈、擦干、上油后再進行高壓滅菌消毒。

2.6.2分類包裝消毒對于象充填器、刮匙、潔治器、剝離子等體積略大而堅固的器械,放入雙層帶格的布袋內,袋的一端封口,另一端折疊蓋,包內備公用鑷子一把。使用時將布袋放在治療臺上,打開折疊覆蓋端,露出器械邊緣,以公用鑷取出所需器械。這樣做既可保證無菌操作,又很方便。口腔器械、手機的消毒問題是一個嚴重而又亟待解決的關鍵問題,衛生部門對口腔??漆t院的管理給予了高度重視。

3影響預防醫學護理科研的因素

3.1客觀因素

3.1.1歷史遺留因素自2O世紀5O年代起,我國護理教育以中專教育為主體,1983年才恢復護理本科教育,1995年本科護理人員才占0.26%。由此看來,我國現階段護理人員的學歷是以中專為主。受教育的知識結構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臨床護理科研的開展。

3.1.2傳統觀念的影響權力、性別以及衛生保健機構的醫療化是影響護理專業發展的三個主要因素。護理專業大多數是婦女,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專業的發展.習慣上,護理從屬于醫療,醫療占主導地位,護士只是醫生的助手。因此,護理工作平凡、瑣碎,使護理工作人員難以走出自身工作的圈子去搞科研。

3.1.3護理科研的資源不足護理科研需要人力、時間、信息、輔助設備及經費等條件的支持。現在大部分圖書館的藏書中,屬護理專業的藏書不多,沒有提供足夠的護理信息資源,臨床護理水平難以提高。

3.2主觀因素

3.2.1護理科研人才素質不高,知識水平偏低從事臨床-.線工作的護理人員,很大一部分都是中專畢業的中青年護士,在中專的教育中缺乏科研素質的培養。對于護理科研涉及的知識如科研設計方法、研究的范圍、如何選題、文獻檢索、臨床資料的收集方法、科研論文結構以及書寫方法等,掌握得很少,從而影響了護理科研的開展。另外,外語水平普遍偏低,較難獲取國外先進護理信息。臨床上出現兩種現象,一方面,年資高、有經驗的護理人員,雖然有豐富的臨床經驗,但缺乏科研理論知識,而年輕的大專、本科畢業生,雖然有科研理論知識,但又缺乏臨床實踐,從而造成了護理人員整體素質偏低。

3.2.2缺乏科研意識現實中大部分護士把護理工作當成一種職業而不是一門專業。護士在工作中,只有機械地發藥、打針、執行醫囑,只考慮怎樣做而很少去考慮為什么這樣做,缺乏科研的動意。對臨床上的疑難問題沒有養成收集統計、分析資料的習慣和方法,造成部分護理人員認為搞科研難而缺乏信心。

3.2.3人才使用不當和缺乏必要的支持護理人員不論技術職稱和工作能力高低,都從事一樣的工作,無法分出專業技術層次,既造成人才的浪費,也不利于人才的培養。臨床上大部分護理人員沒有按職上崗。護理人員不分層次都是做同樣的工作,由于單調、重復的工作限制了護理人員發揮創意的空間,使具有豐富臨床經驗和部分學歷高的護士認為自己無用武之地,認為護理工作只不過如此,在工作上沒有積極性去搞科研。領導的重視程度是影響科研的重要因素。領導重視科研,在資金、時間、輔助設備和科室的合作精神上都會給予足夠的條件和支持。如果臨床一線領導對護理科研認識不足,也沒有一定的科研要求,沒有相應的科研組織管理,護理科研就難以開展。

4對策

4.1樹立科學思維,強化科研意識

4.1.1轉變思想,開拓評判性思維臨床護士要徹底打破護士只是醫生的助手的觀念,從平凡的工作中,認真細心地觀察和不斷收集資料,通過臨床實踐來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和針對問題提出解決的辦法,把臨床護理工作中所取得的經驗上升到理論方面,在臨床實踐中不斷探索。

4.1.2強化信息意識和預防醫學知識培養信息意識、獲取和運用文獻信息的能力,是進行護理科研的前提,在臨床上發現有問題需要通過探討解決時,要確定此問題有否研究的意義和價值,就要通過信息來了解國內外研究的現狀、水平和發展趨勢。因此,在臨床實踐中注重歸納、總結,收集好工作中的護理信息,以便在比較中發現問題、廣泛收集資料、積累信息并運用信息。醫療上開展新的項目時,護士應學會從迅速發展的醫療中尋找相應的護理研究課題,如開展專科護理的系列研究,使醫護發展的差距減少,提高護理科研的層次,促進護理學科的發展。

4.1.3培養科研“靈感”臨床平凡的工作中,隨時都會有科研的“靈感”,如在臨床實踐中發現有些問題通過探討解決,并確定此問題有研究的價值時,即應著手研究,并不一定要等待條件成熟后才動手。如通過護理查房尋找護理問題,然后針對要解決的問題,通過品質改善的方法去解決,從中找出護理科研的“靈感”,捕捉科研題材。

4.2提高口腔護理人員的整體素質

4.2.1提高臨床護士的學歷層次,開展護理專業再教育提高口腔護理人員的整體素質,首先教育要先行,臨床護士可以通過上護理夜大、自學或由單位選派有能力的護理骨干去深造來改善臨床護士的學歷結構,提高學歷層次,從而保證護理隊伍有較高的群體素質。護理部應抓好繼續教育,積極創造條件,為護士提供各種接受繼續教育的機會。臨床上可以按各類護理人員教育的要求進行培訓,如護師、主管護師以上人員,重點以現代護理學科技術發展中的新理論、新知識、新方法進行培訓,培養這類護理人員成為科研型、實用型、管理型的人才。

篇(10)

Abstract:Through the hospital ICU specialty nurses four roles in clinical practice experience, including direct caregivers and nursing instructors, researchers, educators, collaborators and clinical adviser, the specialist nurses discusses the confusion and the experience in clinical practice, for junior nurse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hospital.

Key words:ICU; Specialist nurses; Clinical practice

隨著重癥醫學的快速發展和人民群眾對健康要求的不斷提高,對高素質護理人才的需求越來越迫切。ICU??谱o士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應運而生。??谱o士(Clinical Nurse Specialist,CNS),是在護理專業化進程中形成和發展起來的高級臨床護理工作者。我院綜合ICU有省級危重癥專科護士3名。通過實行??谱o士與護理組長相結合的管理模式,充分發揮護理人才的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在提高醫院及科室危重癥護理水平、規范護理人員培訓、帶動護理科研和創新等方面均取得良好效果,現報道如下。

1臨床實踐

1.1直接護理者和護理指導者 ??谱o士的培養最終目的是為了更好地服務于患者,利用??谱o士在某一領域的專長和技術為患者和社會人群提供優質的護理服務和護理教育。我院綜合ICU實行專科護士與護理組長相結合的管理模式。??谱o士親自參與病情復雜患者的臨床監護工作,如嚴重多發傷或多臟器功能衰竭、罕見病種、新開展的大手術等。對其他護士遇到的護理難題予以指導和解決,及時發現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隱患,充分發揮臨床護理專家的優勢。護理組長的身份使得專科護士有更多的機會參與護理管理、質量控制。

1.2教育者 ??谱o士的教育對象不僅僅限于本科室范圍,還包括全院各科臨床護士乃至市級或院級專科護士。有研究表明[1]:實施急診-重癥科一體化護理管理模式對培養??谱o士有幫助,其急救和重癥各項理論技能綜合能力、臨床應變能力大為提高。在護理部的組織下,2013年ICU作為醫院急診醫學中心的一份子共同參與南通市急診急救專科護士的臨床教學;2014年完成第一批院級危重癥??谱o士的培訓??剖覂炔繉嵤┓謱优嘤?,全科護士根據資歷和學歷層次、ICU工作能力分為N1-N4共5個階段,其中N2又分為N2-1和N2-2。??谱o士承擔了主要的培訓和考核任務。N1級護士是培訓的重點,培訓形式多樣化、考核方式靈活化。通過培訓前后的理論和操作考核以及實際工作能力的對比,年輕護士進入工作角色的時間、掌握??谱o理的程度、應急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的進步等方面,??谱o士均顯著優于普通護士培訓。

1.3協作者和臨床顧問 護理會診是發揮??谱o士作用的重要途徑[2]。全院各科凡遇到危重疑難病例、專科不能獨立解決的健康問題和需求、高難度的專科護理技術以及新型儀器的使用等均列入會診范圍。對會診結果均書面填寫護理會診單,一式二份,其中一份留在會診科室,一份交給護理部。目前已成功指導CCU開展漂浮導管進行血流動力學監測技術、參與婦產科進行羊水栓塞的救治、協助兄弟醫院及其他病區對病情危重的腎衰患者進行床邊腎臟替代治療、幫助臨床科室解決機械通氣方面的困惑等。

1.4研究者 專科護士具有豐富的臨床經驗,接受過護理科研知識的培訓。開展專科領域的護理研究,并將研究的結果應用于本專業是??谱o士必須完成也是有能力完成的一項任務。我院2010年開始實行護理優秀青年人才培養計劃,綜合ICU 3名專科護士被列入首批培養對象,為??谱o士進行護理科研、技術創新提供了良好的支持平臺。分別從中心靜脈導管相關性血行感染的預防、腹瀉患者造口袋的應用、PiCCO導管監測技術在感染性休克患者的應用等方面進行護理臨床研究,撰寫論文6篇,參與科室的市級課題申報工作。打造學習型科室、科研型科室。培養科內成員科研意識及進行科研基礎知識的培訓。帶動護士姐妹根據個人的工作興趣和潛能,選擇某一??谱鳛閷W習和研究方向,并把學習體會和研究結果與全院護士共享。

1.5管理者 護理部成立危重癥質控小組,危重癥專科護士為核心成員,各臨床科室選出1~2名護士為網絡成員。質控小組核心成員定期對全院危重癥患者的護理質量進行檢查和指導,對發現的問題進行資料匯總、原因分析、提出整改方案。護理質量管理不是指責錯誤,而是改進程序。針對全院護士在中心靜脈導管和氣管切開護理中存在的普遍問題,重新修訂了護理質量標準、優化了工作流程,并組織網絡成員學習和實施這些流程和標準,大大提高了護理效率和護理質量。

2體會

2.1??谱o士的作用和意義:隨著護理的發展和轉變,護理角色和功能性日趨復雜。專科護士的形成和確立是護理專業化發展的一個標志。培養??谱o士不僅是醫學發展和患者的需求,更是落實國家衛生部"十一五"護理發展規劃的要求。實踐證明,專科護士在縮短患者住院時間、改善患者對治療的遵從性、人才培養等方面做出了貢獻。

2.2實踐過程中的困惑

2.2.1醫護人員對專科護士的認知 ICU作為一種專業在我國僅有20多年的歷史,ICU??谱o士發展尚處于起步階段。醫護人員對??谱o士的學歷、計算機和英語水平、護理質量管理、研究課題、人員分配等方面存在較大的認知差異[3]。??谱o士希望得到醫護人員和患者對其專業地位的認可,所承受的壓力是巨大的。我相信道路雖然是曲折的,但前途一定是光明的。

2.2.2??谱o士的實踐方向 我國??谱o士的培訓和使用尚未規范化,大部分醫院存在重培養、輕使用的現象。??谱o士和其他護士一樣從事常規護理工作,很少專職從事專科工作,很大程度影響了??谱o理的發展。危重癥患者大多數局限在監護病房和病區搶救室內,也決定了危重癥??谱o士不能象糖尿病、造口??谱o士那樣開展護理門診和社區咨詢等工作。如何在繁瑣的日常工作中找準專科護士的定位?以什么樣的形式開展專業活動?就成了擺在危重癥??谱o士目前的難題,還需要大家的努力探索。

2.2.3專業能力的進一步提升 目前??谱o士在臨床實踐能力、教學指導能力、咨詢能力3個方面達標率較高,科研能力水平相對較低[4-5]。導師制的實施有望彌補??谱o士科研方面的薄弱點,使護理科研更具前瞻性、可行性。要轉變落后觀念、提高科研意識、培養科研能力,使護理工作上一個新的臺階。

3總結

??谱o士的發展在中國可謂欣欣向榮,全國各地不斷組織??谱o士培訓班,為護理事業的發展、醫院護理質量的提升輸送了大量護理人才。但??谱o士培訓完成后回到各自醫療單位,如何開展專業護理活動、如何進行護理科研,還缺乏有力的后續跟蹤和支持。這有賴于醫療行政部門、專業學術部門、醫療單位、專科護士的共同努力。

參考文獻:

[1]陳玲.急診-重癥科一體化護理管理模式對培養急危重癥??谱o士的效果觀察[J].中國醫藥指南,2013,11(22):70-71.

[2]劉云,田付麗,霍孝蓉,等.??谱o士的使用與管理[J].中國護理管理,2011,11(9):15-18.

上一篇: 防范電信詐騙法律法規 下一篇: 傳統營銷與網絡營銷的優勢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亚洲国产美日韩欧美特级 | 亚洲成aV人片在线不卡 | 一级中文字幕片 | 亚洲日本va一区二区 | 三级亚洲中文字幕 | 亚洲国产在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