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士護理基本知識匯總十篇

時間:2023-09-07 17:40:36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護士護理基本知識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護士護理基本知識

篇(1)

2010年3月至2012年1月,我院護理部在開展優質護理服務的同時,針對原有各種護理記錄本存在的問題,對各種護理記錄本的書寫進行了格式化管理,使護士長思路清晰,工作有條不紊,忙而不亂,按時完成各項護理管理工作,幫助新上崗護士長更加快速適應護理管理工作。

我院每月護理部質控檢查結果顯示,各種記錄本合格率由原來的80%提高到98%~100%,消除了各種記錄不及時,內容不全、不完整、有漏項、字跡潦草甚至應付檢查等現象?,F將我院格式化后的各種記錄本記錄格式匯報如下。

1 護士長手冊記錄本記錄格式

(1)年計劃:年初按照護理部計劃,結合各科實際情況制定表格落實內容、措施、完成情況。(2)季安排:根據年計劃,安排每季度工作內容。(3)月工作重點:如第一周業務學習,第二周業務查房,第三周召開工休座談會,第四周操作培訓考核。(4)每周具體工作內容:周一行政查房;周二檢查護理文件書寫;周三業務學習;周四查基礎護理與??谱o理落實情況;周五業務查房;周六上午檢查各項工作落實情況,制定下周計劃。周日及周六下午按醫院規定休息。(5)日工作程序:護士長根據本科工作特點、工作性質安排每天工作。(6)完成項目打√,未完成者及時安排完成時間。

2 護士長行政查房記錄

每周1次,空格設置根據查房內容設計

表格內容:

時間:_______地點:_______ 主持人:_______

參加人員:_______

查房內容:

(1)勞動紀律;_______(2)著裝;_______(3)A.P.N各班工作落實;_______(4)責任護士工作落實;_______(5)護理員工作落實;_______(6)護工工作落實;_______(7)服務態度;_______ (8)無菌技術操作;_______(9)消毒隔離;_______(10)Ⅰ級護理及危重病人護理;_______(11)護理安全落實;_______(12)其他_______。

3 護士長業務查房記錄(每月2次)

表格內容:_______

時間:_______地點:_______主持人:_______

參加人員:_______護士長:_______主管護師:_______

護士:_______

責任護士:_______

查房者:_______

責任護士介紹病情及護理情況:_______患者姓名:_______床號:_______

護理級別:_______

醫療診斷:_______

陽性癥狀、輔助檢查:_______

特殊治療用藥:_______

特殊護理措施:_______

現存護理問題:1.……2.…… 3.……4.……

措施:1.……2.…… 3.……4.……

責任護士希望解決的問題:1.……2.……

病人要求:1.……2.……

查房者指導意見:……

4 工休座談會記錄(每月一次)

時間:_______地點:_______

參加人員簽名:_______主任:_______護士長:_______

護士:1.……2.…… 3.……4.……

患者:1.……2.…… 3.……4.……

主持人發言:……

病人發言:1.……2.…… 3.……4.……

護士長總結:

問題:1.……2.…… 3.……4.……

反饋時間:_______反饋部門:_______解決時間:_______

記錄人:_______

5 護理績效考核記錄本

內容:

科別_______姓名_______年度考核成績_______

項目:根據各醫院績效考核制度、內容及實際情況設定。

時間:1~12月(縱橫排列月份)。

月考評成績:_______本人簽名:_______

年度考核總成績:_______

6 討 論

在未應用格式化護理記錄本之前,由于受知識層面、工作經驗、專業技能等許多因素的影響,各種護理記錄本的書寫不盡人意,給護理管理帶來一定的困難。使用格式化護理記錄本以后,極大地減輕了護士長的書寫壓力,減少了護理工作的書寫時間,讓護士長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參與病房的行政管理和業務指導,讓護士有更多的時間服務臨床,同時使全院護理記錄有了統一模式,統一檢查標準,便于管理及工作改進,各種記錄本得以整齊美觀地存檔保留,從而使護理質量的管理達到良性循環。

業務學習記錄、操作培訓記錄、考核記錄、護理安全措施檢查落實記錄、護理部主任查房記錄等也都統一了內容、格式,規范了書寫要求。

參考文獻

[1] 李繼平.護理管理學[M].2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6:91.

[2]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臨床護士實踐指南[M].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11:98.

篇(2)

1980年,日本加入《關于特別是作為水禽棲息地的國際重要濕地公約》(簡稱《濕地公約》,或稱《拉姆薩爾公約》),并出臺了一系列有關干濱海濕地、淺海域的決議及勸告書。為了國內更多的濱海濕地能夠成為具有國際意義的保護濕地,日本環境省制定了“日本重要濕地500”。

入選“日本重要濕地500”的標準有五項:選擇標準一,在泥沼、鹽性濕地、河川、湖沼、濱海濕地、紅樹林、海藻叢生區、珊瑚礁中選擇具有豐富的生物多樣性、又占據一定面積的濕地;選擇標準二,存在珍稀物種或瀕臨滅絕物種的濕地;選擇標準三,具有多種生物相的濕地:選擇標準四,擁有特定物種群落、并且有相當規模的個體數量;選定標準五,屬于在生物生活史中不可或缺的濕地生態系統。

日本已有改變漁業者、農業者傳統意識的重要成功事例。不過,日本社會組織保護濕地的過程并不像想象得那樣順利,其發展有著特定的歷史背景。由日本濕地保護史上三次影響較大的濕地保護運動,即諫早灣濕地保護運動、藤前濕地保護運動和高松濕地保護運動,可以看出日本社會組織在濕地保護實踐中的努力與貢獻。

以“諫早灣圍海造田項目”為例,日本政府在開發諫早灣濕地之初,沒有充分認識到開發濕地所產生的環境影響。諫早灣事件本是環境問題,卻演變為矛盾巨大的社會問題,日本政府在該事件中失掉不少民心。

日本學者錦織純指出,諫早灣濕地圍海造田事業所引起的環境及社會問題上升為整個有明海再生戰略的問題,即沒有好的戰略就無法順利推行政府的公共政策;通過諫早灣濕地囤海造田事業問題,推行新的地域振興戰略十分必要。

錦織純提出:第一,不能浪費有限的地球資源;第二,生態系統、環境。自然景觀三者應同時保護;第三,不進行無謂的公共投資,要實行社會資本和資源合理分配的公共投資;第四,要使新產業經濟的振興與自然資源、環境共生;第五,應正確評價第一產業的作用(農林漁業);第六,應運用最尖端的科學技術成果;第七,地方自治體需要有自己獨立的產業政策。

筆者認為,上述第五和第七點戰略對我國尤其具有借鑒意義。重視第五點,正確評價第一產業的作用,將把農林漁業的發展放到更重要的位置上,有利于實現濕地保護與促進農林漁產業發展的雙贏:濕地中豐富的資源將能促進我國農林漁業發展;而保護好濕地,也就是在提高農林漁業的產出比。第七點提出日本地方自治體需要更多自主管轄權,以便結合地方特色推行地方產業政策,而不是由中央來推行產業政策。我國也可以考慮給地方更多的權力以便其自治濕地。

日本非常重視自然資源保護,其《憲法》第13條、第25條、第29條、第94條,分別從公民權利、財產權限制、立法授權等方面對自然資源保護做出規定。《自然環境保護法》是日本自然環境保護領域的基本法。近幾年,日本國內熱烈討論著制定一部專門保護濕地生態系統的“濕地保全法”。

有日本學者主張,這是當前日本濕地最根本的課題。也有日本學者提出,不制定濕地保全法也行,但是,應盡快制定拉姆薩爾地域條例。該條例是由地方主導,并由地方自治體在拉姆薩爾條約理念下整合濕地的保全與管理體制。

篇(3)

【Key words】undergraduate nursing students community nursing questionnaires

隨著“人人享有衛生保健”目標的進一步推進和實施, 我國政府已將“逐步建立和推廣社區衛生服務”納入衛生工作重點。人口老齡化、疾病譜改變、醫學模式的轉變、大眾對衛生服務的需求增加,以及我國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和城市醫療體制的改革預示了社區衛生服務廣闊的發展前景[1] 。目前,我國新一輪醫療體制改革已經開始,社區醫療服務機構將作為社區居民看病首診和雙向轉診的關鍵環節。高素質的護理人員在社區將有很大的發展空間,社區需要越來越多的高層次護理人才。在此背景下,我們于2011年3月對南京醫科大學護理學院2007級、徐州醫學院護理學院2008級、南京中醫藥大學護理學院2008級共120名護理本科生用自設問卷形式進行調查,以便于了解護理本科生對社區護理的認知情況及就業意向。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調查對象)

南京中醫藥大學護理學院2008級護理本科生、南京醫科大學護理學院2007級護理本科生、徐州醫學院護理學院2008級護理本科生,每學校隨機抽取40名,共120名護生,其中女生118人,男生2人,年齡 20~23歲。他們均學習過《社區護理學》。

1.2 方法

1.2.1 調查內容 自制調查問卷,學校開設的《社區護理學》課程是否重要、對社區護理知識的掌握情況、就業意愿及影響因素等。2011年3月我們對南京醫科大學護理學院、南京中醫藥大學護理學院、徐州醫學院護理學院護理本科生學生進行問卷調查。無記名問卷調查以保證真實性。共發放問卷120份,收回120份,回收率100%,有效率100%。針對調查結果,對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了相應的措施。

1.2.2 統計學方法 運用 SPSS 14. 0 對原始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采用描述性分析、X2檢驗,α= 0.1水準, P

2 結果

2.1 護理本科生對社區護理的認知情況 66.74%的學生對自己學校社區護理的開設情況不是很滿意。詳見表1。

表1 護理本科生對社區護理的認知情況(n=120)

2.2 護理本科生擇業意向情況 77.5%的護生選擇醫院;13.3%的護生選擇社區;9.17%的護生選擇其他職業。影響護理本科生選擇社區護理就業的因素,見表2。(調查對象可進行多項選擇)

表2 護理本科生社區就業關注的因素

轉貼于

3 討論

3.1 護理本科生對社區護理的認知情況

調查發現,66.74%的護生認為學校有必要改進《社區護理》課程的教學方式。問卷第1、2、4項結果顯示:所有被調查學生均熟悉社區護理的對象和含義,但僅有40.83%的學生熟悉其重要性。從表1可以看出,護理本科生對其他社區護理相關內容總體上有所了解。隨著我國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預防、保健、康復和健康教育的需求也越來越高,各院校開設的社區護理課程學習能讓護生基本的掌握社區護理工作的內容并認識到其必要性,但由于學校開設《社區護理學》課程課時數不足、理論教學、實踐教學力度不夠等因素,影響了護生對社區護理重要性和其他社區護理相關內容廣度與深度的認識[2]。而對社區護理的系統知識,如:社區婦幼保健工作流程、社區家庭訪視工作流程、社區傳染病及死亡信息化管理流程,學生只能小部分熟悉,對其掌握欠完整和系統,這也是教師在以后社區護理教學中需要注意的地方。

3.2 護理本科生的社區擇業觀及其影響因素

從表2可以看出護生從事社區護理的意向低僅占13.3% ,77.5%的護生擇業選擇醫院。影響護生選擇社區護理就業的主要因素,從表2可見,缺乏個人發展空間,福利待遇差、職稱晉升困難使之對從事社區護理工作缺乏信心。一方面護生不了解國家開展社區護理的政策,學校關于社區護理的教育宣傳力度也不夠。另外社區衛生機構服務的對象不僅包括前來就診的患者,還有很多健康咨詢者,他們都有著較高的衛生需求[3]。而由于我國社區護理發展起步較晚,社區衛生機構設施簡單,人才缺乏,人員學歷普遍較低,醫療服務范圍也有限,使護理本科生對社區衛生服務失望和不滿,從而影響了護理本科生的擇業觀。

4 對策

4.1 增加《社區護理學》的權重

大多數本科護理院校把《社區護理學》課作為考查課設置,一定程度上也減輕了護生對社區護理的重視程度。各院校應適當增加社區護理課程的課時數,加強學院社區護理實驗室建設,提高學生對課程的認同感。在課程設置上,學校可開設具有社區護理特色的課程,如健康教育、營養與膳食管理、人際溝通、心理學、康復學、人文學、社區醫學、社區組織學、社區管理學等,逐漸培養出知識層面上合格的社區護士[6]。另外教師要及時做好教學評價反饋工作,保證教學質量,使護生真正理解社區護理與臨床護理的相互關系及我國現行醫療衛生政策和社區護理發展方向[4]。這樣護生才能夠真正清楚社區護理的意義,掌握社區護理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從根本上認識到開展社區護理重要性。

4.2 提高教師執教能力 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

我國社區護理起步晚,教學模式尚未成熟,開展社區護理服務、教育工作時間不長,與國外(如:美國、日本)還存在很大差距。社區護理教育工作者的社區實踐經驗不足直接影響著教學質量。學校在開展社區護理課程建設時,應優化教師資源配置,聘用有國外社區護理經驗的護理專家教學,也可派教師進修深造,切實學習國外發展的經驗和前沿信息,在教學中豐富護生知識,提高護生學習興趣。眾所周知,社區護理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它集醫療、預防、保健、康復、健康教育、計生“六位一體”。因此,將社區護理知識用于實踐最為重要。如在高血壓患者的飲食健康教育時,我院護生在教師的帶領下,親自實踐跟隨教師做“高蛋白低脂餐”,加深了學生對專業課知識的印象。不但能節省授課時間,也使知識的傳授過程更加形象、逼真,易于理解并能掌握[5]。另外在課堂教學中還可以采用學生授課、自由討論、角色扮演等模式,調動護生學習的積極性,充分發揮其各方面的協調組織能力,以便以后更好的適應社區工作。

4.3 開展社區實習基地建設 提供社區護理的就業途徑

社區護理是將公共衛生學與護理學的知識與個結合,借助有組織的社會力量以社區為基礎,人群為服務對象,對個人,家庭,社區提供可及的、連續的、綜合性的服務。因此走進社區將理論用于實踐是學好社區護理必然要求。目前, 社區護理實踐主要在家庭和衛生服務站,基地建設尚不夠全面。而社區護理教學的完成需要一系列社區場所提供實踐機會,包括衛生服務中心、護理站、學校、家庭、社區護理養老機構等[7]。學校應大力開展社區實習基地建設,與社區保持固定的聯系,這樣有利于社區護理的開展,也對滿足社區居民的健康需求、提高社區的健康意識及健康水平有一定的促進作用,使護生能學以致用,提高工作的主動性。學校在進行職業指導工作時,多幫助護生分析當前的就業形勢和我國護理事業發展的前景,宣傳國家關于社區護理的政策,使護生感受到社區護理廣闊的發展空間,拓寬就業思路。同時校方應及時搜集更新高水準的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招聘信息供護理本科生選擇,拓寬就業途徑。

5 結論

通過調查研究發現護理本科生對社區護理認知缺乏深入、系統、全面的了解,就業意向也較低。分析其原因,并提出了在以后的社區護理教學和就業指導工作中應采取的增加《社區護理學》的權重、提高教師執教能力、提供社區護理的就業途徑等相應對策,使護理本科生更深入、全面的了解社區護理知識、認識到社區護理的重要性,拓寬護理本科生就業思路并促進其就業。

參 考 文 獻

[1] 陸紅, 尚少梅, 劉宇,等. 學院式社區護理模式在中國的應用[J]. 中國護理管理,2004,4(5): 37 -40

[2] 于浩. 高職護生對社區護理認知及從事社區護理意向的調查[J]. 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08,30(3):331-332

[3] 白雪蓮,周萍,謝鈺. 護患溝通技巧應用于社區護理的實踐及體會[J]. 中國初級衛生保健,2010,8(24):101-102

[4] 肖家連. 高職護生對社區護理認知情況分析[J]. 中國當代醫藥,2010,3(17):126

[5] 覃業寧,官江. 護理本科生教學中教學方法的研究[J]. 中外醫療,2010,13: 149

篇(4)

計算機感染病毒后,會有一些明顯癥狀:不能正常啟動;信息丟失或遭到破壞,程序、文件的長度發生變化;運行速度明顯變慢,硬盤容量變小,經常出現“內存不足”的提示信息或其他異?,F象;出現音樂聲或其他不明聲音;顯示屏混亂等。

17.怎樣預防計算機病毒

(1)安裝殺毒軟件,如KV3000、瑞星、金山毒霸等,定期檢查計算機上的所有磁盤,并且對殺毒軟件要經常升級。

(2)不用來源不清的軟盤、軟件或盜版軟件,必須使用的軟盤,先用殺毒軟件檢查一下,確認沒有病毒后再使用。

(3)不從網絡上下載來源不清的軟件及信息,不查看來源不清的電子郵件,不訪問不良網站、惡性網站。

(4)重要文件在其他盤上再存一份。

18.如何保持鍵盤的清潔

鍵盤的底座和按鍵之間有較大的空隙,容易進入灰塵,造成按鍵失靈,應當保持清潔;工作場所保持清潔,減少或避免粉塵,用后用軟布覆蓋;關機后將鍵盤反過來輕輕拍打,把里面的灰塵抖出來;定期用毛刷清理,用擰干的濕布清洗鍵盤表面,不能讓水進入鍵盤內部。

19.怎樣延長軟盤和光盤的使用壽命

軟盤和光盤如果不注意保存,使用一段時間后,就讀不出里面的內容,甚至會永久損失。使用和保存過程中要注意以下幾點:

篇(5)

中圖分類號:B845.6,C91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0-6729(2009)008-0603-04

doi:10.3969/j.issn.1000-6729.2009.08.015

Miller將離職意愿(Turnover Intention)定義為,離開目前工作與找尋其他工作機會傾向的總體表現或態度[1]。多數研究者認為離職的最佳預測因素是離職意愿[2]。護士離職率高是普遍存在的間題,影響護士離職意愿的因素較多,這些因素可以歸結為護士個人因素、工作環境及外界因素3大類,但是哪些因素對護士離職具有負向影響,尚無定論[3]。本科護生是我國今后護理隊伍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其離職意愿將直接影響我國護理隊伍的建設情況。但目前對本科護生離職意愿及其影響因素的研究少見。本文調查本科護生的離職意愿現狀,并探討其可能的影響因素。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根據2004年衛生部劃分的我國衛生職業人群的3個地域(即東部、中部和西部),在每個地域抽取3個設有護理本科院系的醫學院校即海南醫學院、廣東藥學院、北京中醫藥大學、中南大學、湖南中醫藥大學、咸寧醫學院、湖北中醫學院、甘肅中醫學院、新疆醫科大學,符合研究標準的研究對象共1250人,自愿參加調查者900人,收回有效問卷682份,有效回收率76%[無效問卷包括:回答不完整(80份),中途退出(56份),郵寄丟失(82份)]。納入標準:①愿意參加并完成測試;②年齡>16歲;③身體狀況能夠配合完成問卷;④神志清楚,無精神性疾病;⑤參加實習至少8個月以上。

1.2 工具

1.2.1自編一般資料問卷

包括人口學資料和兩條測評實習護生的工作滿意度和對未來工作信心的條目。

1.2.2 離職意愿量表(Turnover Intention scale,TIS) [4]

共6個條目,為1~5分計分法,如第一題:您是否考慮要辭去目前的工作?選項為:總是、經常、偶爾、甚少、從不,相應賦值1~5分??偡?~2分為離職意愿嚴重,2~3分為中度,3~5分為輕度,即分數越高,離職意愿越低。在本研究中該量表的Cronbach α系數為0.723。

1.2.3 護士工作應激源量表(Nursing Job Stressor Inventory,NJSI) [5]

共61個條目,分為6個分量表:與護理工作性質有關的應激源、與工作負荷有關的應激源、與護士期望有關的應激源、與接觸瀕死病人有關的應激源、與工作-家庭矛盾有關的應激源、與護理工作中人際關系有關的應激源。為了適用于護生群體,本研究修改了其中的2個條目(將第52題“護理工作的負面感受影響家庭氣氛”改成“影響寢室氣氛”;第59題“因家務瑣事消耗精力而影響工作”改成“因找工作、考研等消耗精力而影響工作”)。在本研究中量表的Cronbach α系數為0.852。

1.2.4社會支持評定量表(Social Support Rating Scale,SSRS) [6]

共10個條目3個維度:客觀支持、主觀支持、社會支持利用度,具有較好的重測信度[6]。

1.2.5簡易應對方式問卷(Simplified Coping Styles Questionnaire,SCSQ) [7]

共20個條目,分為積極應對和消極應對2個維度。采用0~3級評分。

1.2.6 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GSES) [8]

共10個條目,采用1~4級評分。分數越高,自我效能感越強。

1.2.7艾森克人格問卷簡版(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EPQ) [9]

分為4個量表:內外向、神經質、精神質、掩飾性。在本調查中除精神質的信度在0.51~0.60之間外,其余量表的信度均大于0.70。

1.2.8護士工作倦怠量表(Occupational Burnout Inverntory,OBI)[10]

工作倦怠(Occupational Burnout)是指個體長期處于工作壓力狀態下所出現的一種負性的、個體化的認知與情感反應,包括情感耗竭、非人性化和工作無成就感[10]。情感耗竭和非人性化得分越高、工作成就感得分越低,表示護士的工作倦怠越嚴重。

1.2.9總體健康問卷(General Health Questionnaire,GHQ) [11]

共28個條目4個維度:軀體癥狀、焦慮/失眠、社交障礙、嚴重抑郁。分數越高,健康問題越嚴重。

1.3 統計方法

采用EpiData軟件進行數據錄入,SPSS 13.0進行統計學分析。統計方法包括統計描述、相關分析、獨立樣本t檢驗、多元回歸分析、路徑分析等。α值取0.05作為檢驗水準,P值均為雙側概率。

2 結 果

2.1 一般情況

682名本科實習護理學生中,男96人,女586人;年齡20~26歲,平均(23±3)歲。在三甲及以上的醫院實習者占88.9%(606人),滿意度較好者36.9%,有缺勤情況者33%,對成為合格護理工作者沒有信心者35.5%,要讀研者47.7%,獨生子女31.8%,經濟自評較好者8.8%,家庭人均月收入1000元以下者40.9%。

2.2 各調查量表得分情況

本科護生的離職意愿平均得分為(2.22±0.48)分,低于已有研究得分(2.63±0.84) [12],(t=-4.24,P

2.3 離職意愿與各變量的相關分析

相關分析結果表明,離職意愿與工作滿意度(r=-0.23)、工作信心(r=-0.24)、應激源(r=-0.23)、總體健康(r=-0.25)、工作倦怠(r=-0.25)呈負相關(均P

2.4 本科護生離職意愿影響因素的回歸分析

多元線性回歸結果顯示,進入回歸方程的是總體健康、工作倦怠、工作信心和工作滿意度,父母受教育程度和工作應激源被剔除出方程,方程的決定系數為30.8%(見表2)。

2.5 各變量關系的路徑分析

采用路徑分析研究各個變量的因果關系,發現工作應激源通過其他變量影響離職意愿,工作滿意度是重要而核心的中介因素(見圖1)。

3 討 論

本研究682位本科實習護生離職意愿得分(2.22±0.48),與其他的一些在職護士的得分相比,離職意愿更強[12],可能與取樣的學歷不同有關,因為有研究認為,學歷越高,離職意愿越強[13],這說明很可能高學歷護士的離職意愿在實習階段就產生了。學歷越高的個體,其期望值越高,使組織難以滿足其期望[14],而且學歷越高的個體,其工作機會越多,因而離職意愿越強。高學歷護士的人才流失值得關注,護理事業需要更多高學歷的護理精英的加入而不是不斷的流失。

有研究表明,離職意愿與工作應激兩者呈現正相關[15]。本研究也發現,離職意愿與應激源的相關系數達到了0.229,但是在回歸分析中,這一因素沒有進入回歸方程,路徑分析發現工作應激源通過中介因素影響離職意愿。這和很多研究的結果不同,分析有以下原因:①大部分研究以在職護士為研究對象,但是在本研究中的對象為本科實習護士,研究對象不同;②很多研究只是做相關分析,并沒有把很多因素納入進來,如本文也發現兩因素相關,但是工作應激源不是離職意愿的預測因素;③在諸多中介因素如工作倦怠,身心健康的影響下,該應激源對離職意愿的直接影響減小。

過往研究[16]已經證明工作倦怠是影響組織成員離職的主要因素。本研究發現,工作倦怠顯著影響離職意愿,倦怠水平越高,離職意愿越強??梢韵胂?當個體的情感資源過度消耗,疲憊不堪,精力喪失,對工作持冷淡的、負性的態度,干工作而沒有成績,感受不到成就時,個體的工作積極性就不會高,工作成績也不會好,離職的意愿自然就會產生。

在以往的研究中,對離職意愿與健康水平的研究較少。本研究表明身心健康與離職意愿呈負相關。因為護理工作的勞動強度不但要求有較好的心理素質,還需要很強的身體素質。如果身體狀況不好,就不能勝任護理工作的倒班勤、工作負荷大的特點,工作無法勝任,離職的想法就自然而然的產生。同時,路徑分析顯示,工作應激和工作倦怠感越強,個體的總體健康水平越差,離職意愿也越強。

有很多的護生對未來自己是否能夠成為一個合格優秀的護士擔憂,認為自己的能力不足,性格不適合或者從事本專業的興趣不濃等[17]。本研究結果表明,離職意愿與工作信心呈負相關,即工作信心越強,離職意愿越弱。所以在以后的實習教學中,我們應該從各方面加強護生對未來工作的信心,減輕對未來的迷茫和恐懼的情緒,多傳遞正面和積極的信息,加強交流,定期召開座談會,教育他們進行職業生涯規劃,對他們多加鼓勵等等。

有研究表明,離職意向是離職的最佳預測因子,而工作滿意感是離職的預兆[ 18]。對工作不滿意、工作態度消極的護士可直接影響其對病人提供的護理質量[19],導致護士不服從醫院管理、病事假增多、曠工增多,甚至最后離開護理工作崗位[20]。本研究也證實滿意度低的實習護生更容易產生離職意愿。工作滿意度對離職意愿有著直接的作用(路徑系數=-0.48),其他變量都會部分通過工作滿意度起作用,這說明與其他因素相比,工作滿意度起著更為重要和直接的中介作用。

雖然是否讀研,父母受教育程度沒有進入回歸方程,但他們與離職意愿的相關有統計學意義。有讀研打算和父母受教育程度高的護生,離職意愿更強。離職意愿與缺勤、家庭收入、性別等的關系不大,這可能是因為條目設計過于簡單(缺勤只有1個條目),男女護生人數的差異過大等造成的。另外本研究的有效問卷回收率較低,所得結果有待進一步驗證。

參考文獻

[1]Miller LM.An evaluation of the Mobley,Horner,Hollin-gsworth model of employee turnover [J].J Appl Psychol,1979,64:509-517.

[2]Alfonso S,Fred H.Analyzing job mobility with job turnover intention:an international comparative study [J].J Econ Issue,2004,38(1):130-157.

[3]陳芙蓉,閻成美.護士離職意愿相關因素研究進展[J].護理學雜志,2007,2(11): 78-80.

[4]崔來意.高科技公司女性專業人員工作-家庭沖突、工作倦怠及離職意愿關系之研究[D].臺灣: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

[5]張靜平,姚樹橋,唐瑩.護士工作應激源量表的編制及信效度檢驗[J].中華護理雜志,2007,42(5):396-401.

[6]肖水源.楊德森.社會支持對身心健康的影響[J].中國心理衛生雜志,1987,1(4): 183-185.

[7]解亞寧.簡易應對方式問卷(Simplified Coping Style Questionnaire)[J].中國心理衛生雜志,1999,(增刊):122-124.

[8]王才康,胡中鋒,劉勇.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的信度和效度研究[J].應用心理學,2001,7(1): 37-40.

[9]錢鉻怡,武國城,朱榮春,等.艾森克人格問卷簡式量表中國版(EPQ-RSC)的修訂 [J].心理學報,2000,32(03):317-323.

[10]李小妹,劉彥君.護士工作壓力源及工作疲潰感的調查研究[J].中華護理雜志,2000,35(11):645-649.

[11]Chan DW.The Chinese version of the General Health Questionnaire: does language make a difference[J].Phychological Medicine,1985:147-155

[12]楊美玲,王冉冉,侯淑肖.在職護士離職意愿及其相關因素調查分析[J].現代護理,2006,12(18): 1667-1669.

[13]陸靜波.護士工作價值觀對專業穩定性的影響[J].護士進修雜志,2007,22(06): 506-508.

[14]Mowday,R.T.Reflections on the study and relevance of organisational commitment[J].Hum Resour Manage J,1998,8(4): 387-401.

[15]吳欣娟,張曉靜,高鳳莉.護理人員離職意愿與工作壓力相關性研究[J].中華護理雜志,2000,35(4):197-199.

[16]Fogarty TJ,Singh J,Rhoads GK,et al.Antecedents and consequences of burnout in accounting: Beyond the role stress model [J].Behav Res Account,2000,12: 31-67.

[17]Sharif F.Masoumi S.A qualitative study of nursing student experiences of clinical practice [J].BMC Nurs.2005,4(1):6.

[18]Murrells T,Robinson S,Griffiths P.Is satisfaction,a direct predictor of nursing turnover? Modell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atisfaction,expressed intention and behaviour in a longitudinal cohort study [J].Hum Resour Health.2008,6(1):22.

篇(6)

近些年我國在施工及工廠產業鏈運轉中機械設備得到越來越多的應用,機械設備為經濟發展作出了極大貢獻,與此同時機械設備的成本管理工作也逐漸被提上了日程。機械設備成本控制方面有自己獨特的特點,它總會受到一些因素的干擾和制約,探究、分析出成本控制中存在的問題,并針對問題采取一定的措施就能很好地節約成本,幫助企業做好日常管理工作,提高經營效益。

1提高設備成本重視程度,全面開展機械設備成本管理工作

現階段,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與現代工程建設要求的提高,機械化施工被廣泛應用到了各工程項目中,通過各種類型的施工機械的應用,有效減輕了施工人員的勞動強度、加快了施工進度,同時在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施工的規范性、精確性,有利于保證施工質量滿足相關規范、設計要求[1]。施工機械作為工程項目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其成本管理情況也直接影響到工程造價,關系到施工企業的經濟效益,由此必須要提高設備成本重視程度,從設備購置(建造)開始到報廢處置均要做好各項費用的管理工作。例如在工程開始階段,可以參照和以前施工條件、結構相似的工程,利用成本評估方式分析得出需要預測的工程項目的預算成本,以便購買適合工程使用的產品設備;在設備的使用上要注意設備性能的變化,發現問題及時上報,及時維修,以免發生不必要的傷害,增加額外成本;及時報廢維修成本過高的機械設備等。通過全面落實機械設備成本管理工作,有利于提升施工企業設備管理的整體水平,為企業發展中機械設備更新、施工成本制定等提供有效的經驗支撐,促進施工企業穩定、健康發展。

2制定可操作性強的制度,為成本管理提供制度保障

良好的制度能夠為企業的日常管理工作提供規范,保證企業的運作活動在科學、合理的范圍內進行。成本控制依據過于簡單和表面化會導致部分企業機械設備成本管理工作不能發揮有效的作用,因此,企業很有必要設立可操作性強的制度,具體如下:(1)構建完善的機械設備、零部件的采購、驗收制度,保證機械采購價格合理、質量合格;(2)構建制定操作人員持證上崗制度、人機定位制度以及機械檔案管理,編制《設備操作指導書》、《設備維修保養手冊》等,有效保證機械設備使用操作的規范性,減少因為操作不當導致的不必要的成本增加;(3)構建設備集中檢修管理制度、零配件管理制度、設備大修和報廢制度,有效維護施工機械設備的技術性能,維持其正常使用壽命,確保機械設備保值、增值;(4)構建施工機械設備成本核算制度,通過落實相關核算、分析工作,明確施工機械成本盈虧情況與影響因素,由此為施工機械成本管理、控制工作的開展提供依據,

3增強設備管理人員及操作人員培訓、考核

施工機械設備的使用者、管理者均是人,因此對施工機械設備成本管理歸根結底還是要落實在相關人員的管理上,包括操作人員、維修人員以及管理人員。在施工機械設備相關員工管理工作主要集中在培訓和考核兩方面:(1)要制定出完善的業務技術培訓制度,定期對員工進行技能培訓,確保工作人員掌握管理、使用和修理設備需要的專業技術知識。(2)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我國工程機械領域中微機技術、電液控制技術等均得到了廣泛應用,此類技術較為先進,要想用好、管好、保養好這些機械,發揮機械效率、控制機械使用成本,則必須保證相關人員全面了解機械設備的技術特性、使用性能等,實現科學操作、維修養護與管理。機械設備操作、維修、管理人員的培訓主要分為3種:(1)不定期的培訓,根據項目現場施工、管理需求安排培訓工作,如:由設備商、廠家針對某一系列或是型號的設備的使用管理進行培訓,從而保證工程項目的順利實施,避免出現不必要的損壞,影響機械設備使用成本;(2)定期培訓,包括短期集中培訓、分期輪訓等方式,主要是根據員工實際工作需要,按職務層次確定培訓內容,以業務知識為主,根據經營管理和生產技術發展需要,更新員工知識體系,通過培訓要求管理人員業務知識水平提升,實踐能力增強;操作人員熟練掌握機械設備的操作規程,具備必要保養、維修能力,做到“四懂、三會”,即懂機械原理、構造、性能、用途,會操作、維修、排除故障;維修人員則是做到“三懂、四會”,即懂技術要求、質量標準、驗收規范,會拆檢、組裝、調試、鑒定。(3)在員工的薪酬方面,應制定出完善的的績效考核制度,讓薪酬與績效掛鉤,多勞多得,鼓勵員工在工作中開動腦筋,大膽創新,提高員工工作的積極性。

4及時淘汰落后設備,增加工程所需的關鍵設備

在日常工作中要對機械設備進行實時的監控,閑置設備要定期檢查,確保設備的完好率。(1)建立對設備進行可靠性、操作性強的分析調查的規范流程,將單位所有的機械設備都納入監控的范圍內,監察機械設備的性能和運作狀況,一旦發現設備老化、性能異化時要及時維修或更換,及時淘汰落后設備,這樣就能夠避免施工、生產過程中發生故障,造成不必要的損失或浪費。(2)在設備的選購上也應當把好關,按照施工的實際需要選擇實用性強、性價比高的機械設備,確保設備選型的科學、合理。在保證減少設備老化帶來損失現象的同時,也要盡量避免因為選購的設備不適用而導致的閑置浪費現象。及時淘汰落后的機械設備能夠保證企業保證其生產效率,在單位時間內安全、高效地完成施工及生產任務,同時也能杜絕因為設備老化而導致施工、生產停工的現象發生。

5結束語

綜上所述,機械設備的維護和管理水平影響著生產任務和企業的經濟效益,成本管理在機械設備管理中占據著十分重要的位置,文章通過一系列的措施,能在提高機械設備的使用效率的同時實現工程企業的可持續發展。細節決定成敗,機械設備在一個企業的生產鏈中占據了比較重要的位置,對其成本進行管理能促使企業將成本控制落到實處,促使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保持較好的競爭優勢。

篇(7)

中圖分類號:F235.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7217(2008)04-0077-05

一、引言

西方學者對債務治理效用研究最有代表性的是Masulis(1983)所進行的實證,其檢驗表明企業負債程度在0.23~0.45區間,其與股價具有正相關性,與企業績效也呈正相關性。學者Coughlan and Schmidt(1986)、Weisbach(1988)、Gilson(1989)所進行的實證檢驗也表明債務存在治理效應,能夠很好地抑制成本,提高企業價值。

我國學者對債務治理問題日益關注,相關的理論分析文獻日益增多,但實證研究文獻相對不足。在實證研究方面,學者杜瑩、劉立國(2002)選取了1999~2001年共288個樣本,以主營業務利潤率、總資產收益率、凈資產收益率與債務相關性進行回歸,發現我國債務治理存在負面效應,即債務高的公司業績反而不好。于東智(2003)選取1083家上市公司在1997~2001年四年間的面板數據進行檢驗,也得出令人失望的結果――我國上市公司債務治理具有無效性特征。沈藝峰、沈洪濤、張俊生(2006)對2000~2002年我國A股中ST公司為樣本進行實證,發現即便存在財務困境的公司中,負債也沒有發揮相應的控制作用。鄧莉、張宗益、李宏勝(2007)則對銀行債務的治理效應進行實證檢驗,表明無論短期貸款還是長期貸款,對借款企業的治理效應均不顯著。但是,有趣的是,徐向藝等(2006)選取2002~2004年度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的數據,共2284個樣本進行回歸,卻表明債務對公司績效存在顯著的二次關系,在負債率為21.79%前呈正相關,此后呈負相關。如果這個發現為真,似乎可以合理推斷,隨著市場化深入,我國上市公司債務治理效應逐漸形成,且治理效應逐漸接近Masulis(1983)的實證結果。當然,這個結論需要更多、更進一步的實證檢驗來證實。

二、理論分析與研究假設

債務融資效應不僅包括治理效應,同時也包括稅盾效應和財務杠桿效應。所謂治理效應,主要是指債權人為保障債權的安全和利益的完整性,對舉債企業及其內部控制人的行為進行監督控制或激勵約束,客觀上有利于舉債公司的治理機制的完善和績效的提高所帶來的效應。具體而言,債務治理效應主要通過舉債公司挑選機制、債務契約限制機制、自由現金流約束機制和控制權相機機制等機制來實現。挑選機制意味著債權人對資本投向決策的慎重選擇,只有優秀的公司才能獲取債權人的資本信貸。挑選機制客觀上促使企業改善公司經營管理和完善內部治理結構以提高效率。債務契約限制機制是通過債務契約中設計各種對舉債公司及其人的約束條款,以保障債務人利益的契約治理行為。自由現金流約束機制是指舉債公司存在債務還本付息的壓力,而無法將自由現金流進行過度投資,負債客觀上降低了內部控制人的成本??刂茩嘞鄼C機制是最為重要的債務治理機制,當企業財務狀況出現危機,企業的控制權可能從原來的控制者(內部經理人或大股東)轉移到債務人。這無疑是高懸在企業控制者頭上的一柄達克力摩斯之劍。債務治理效應直接結果抑制了股權成本,在一定程度上解決股東和經營者之間的問題,從而產生債務治理績效,最終提升企業綜合績效。

債務治理效應到產生可觀測的治理績效,以及最終對債務綜合績效產生影響,一般路徑是:債務治理效應抑制(股權)成本形成債務治理績效形成債務綜合績效

問題在于,債務治理效應,即對股權成本的抑制作用受到很多因素影響,債務人自身的消極作為、法律制度環境的不完善或缺失,產權困境(如國有企業債務軟約束)均可能削弱債務治理效應。而股權成本的抑制也不必然會形成債務治理績效,因為債務可能降低股權成本的同時提升債務本身的成本。債務治理績效到綜合績效的傳遞過程更是復雜,有可能治理績效被其他因素所抵消,從而使負債無法產生可觀測的綜合績效。

基于上述理論分析,本文試圖揭示湖南上市公司債務治理效應的傳遞機制是否有效。具體而言,通過對湖南上市公司進行實證研究,試圖檢驗以下幾個假設:

H1 湖南上市公司存在債務治理效應,債務治理對成本有抑制作用,成本與負債程度之間具有顯著相關性。

H2 湖南上市公司存在債務治理績效,債務治理績效與負債程度之間存在顯著相關性。

H3 湖南上市公司存在債務綜合績效,債務綜合績效與負債程度之間存在顯著相關性。

三、研究設計

(一)樣本選擇

本文研究對象為從2003年開始就已經上市且連續在JaM和深圳證券交易所掛牌交易、注冊總部在湖南的上市公司。同時為了避免統計的“噪音”干擾,剔除被ST處理的公司,滿足這一條件的湖南上市公司為38家。最終,本文選擇2003~2006年共152個樣本數據作為觀測值進行實證分析。樣本公司的數據主要根據wind金融數據庫、中國上市公司資訊網以及巨潮咨詢網站等渠道,經手工整理而得。數據處理和統計分析采用SPSS11.5軟件。

(二)變量定義

1、因變量。為檢驗以上3個研究假設,本文選擇三個指標分別作為成本、債務治理績效和債務綜合績效的替代變量。

本文采用管理費用率(RMES),即當年管理費用與主營業務收入之比來刻畫成本。度量成本的方法主要有四種:一是采用權益市值比來度量(Rajan and Zingales,1995);二是采用期間費用率(包括管理費用率、營業費用率和財務費用率)和總資產周轉率來度量(Ang,1998);三是采用管理費用率和營業費用率和總資產周轉率來計量成本(呂長江,2002);四是采用管理費用率與資產周轉率的綜合結果來度量(鄧莉、張宗益、李宏勝,2007),即為資產費用率。本文選擇管理費用與主營業務收入之比來度量成本,是認為銷售增加,管理支出也相應增加,而此為股權成本發生提供了更多的契機和借口。

選擇主營業務利潤率(CPM)、凈資產收益率(ROE)分別作為債務治理績效、債務綜合績效的替代變量。主營業務利潤率為主營業務利潤與主營業

務收入之比,之所以選擇這個指標,而不是總資產收益率(ROA)或凈資產收益率(ROE),是因為本文認為ROA不僅含有債務治理效應,而且也含有稅盾效應。ROE則是集債務治理效應、稅盾效應以及財務杠桿效應一體,不宜用來刻畫債務治理的績效,而只能用來刻畫債務的綜合績效。

2、解釋變量。解釋變量有資產負債率與資產負債率的平方。資產負債率(DAR)=[(期初負債+期末負債)/2]/[(期初資產+期末資產)/2]。

3、控制變量??刂谱兞坑腥齻€,即公司規模,公司成長性與行業。公司規模(LNSS)以公司主營業務收入的自然對數來度量。公司成長性(GROWTH)采用凈利潤增長率來刻畫。凈利潤增長率=(本年凈利潤一上年凈利潤)/上年凈利潤。行業(IND)變量為虛擬變量,本文將行業劃分制造業和非制造業兩大類。當樣本公司為制造業時IND=1;否則,IND=0。

(三)模型建立

為檢驗本文的研究假設,揭示湖南省上市公司債務治理效應傳遞是否靈敏和有效,建立以下回歸模型:

模型1  RMES=β0+β1DAR+β2GROWTH+β3LNSS+β4IND+ε

模型2 RMES=β0+β1DAR+β2DARSQUARE+β3GROWTH+β4INSS+β5IND+ε

模型3 CPM=β0+β1DAR+β2GROWTH+β3LNSS+β4IND+ε

模型4 CPM=β0+β1DAR+β2DARSQUARE+β3GROWTH+β4INSS+β5IND+ε

模型5 ROE=β0+β1DAR+β2GROWTH+β3LNSS+β4IND+ε

模型6 ROE=β0+β1DAR+β2DARSQUARE+β3GROWTH+β4INSS+β5IND+ε

其中,β0為截距,β1、β2、β3、β4、β5分別代表模型各變量的回歸系數,ε為隨機擾動項。

四、實證結果

(一)描述性統計分析

表2為湖南上市公司相關變量描述性統計,表中表明這些變量具有如下特征:

1、湖南上市公司2003~2006年資產負債率(DAR)平均值約為49.93%,公司之間負債水平差異較大,負責率最大的公司達到72.4%,而負債率最小值僅為5.77%,數據變動程度即標準差為14.62%。另外,從表3也可看出,湖南上市公司負債水平四年來呈增長的趨勢。

2、湖南上市公司2003~2006年管理費用率(RMES)平均值為10.52%。最高值達到65.2%,而最低值僅為1.6%,標準差為8.73%,表明公司之間成本差別較大。但管理費用率年平均值各年間變動不大。

3、湖南上市公司2003~2006年主營業務利潤率(CPM)均值為23.53%,但有些公司高達75.89%,而有些卻為-5.66%,標準差為14%,說明公司間主營業務盈利能力差別較大。湖南上市公司2003~2006年凈資產收益率(ROE)平均為4.87%,相比CPM,ROE公司間變動更大,最大值達到37.44%,而最小值卻為-57.59%,標準差達到11.985%。另外,表3和圖1表明,CPM和ROE四年來有下降的趨勢。

4、湖南上市公司2003~2006年四年凈利潤增長率(GROWTH)平均值為-118.52%,表明湖南上市公司成長性較差,盈利狀況近幾年呈現下降趨勢,而且公司間成長性差異相當大,標準差達到617%。

(二)回歸檢驗

表4列出了6個模型回歸結果,我們發現:模型1的資產負債率(DAR)與成本呈正相關,但未通過顯著檢驗。模型2的F值為15.41,P值為0,模型整體顯著,調整后的R2分別為32.3%,擬合優度尚可。解釋變量資產負債率的平方(DAR-SQUARE)與RMES呈負相關,且通過95%置信度水平下顯著檢驗(t-value為-2.428),表明湖南上市公司債務與成本呈倒U型特征。因此,模型2回歸結果檢驗了本文研究假設H1。

模型3的資產負債率(DAR)與主營業務利潤率(CPM)呈負相關,不過,未通過顯著檢驗。模型4資產負債率的平方(DAR-SQUARE)與主營業務利潤率(CPM)二次方曲線回歸,雖然DAR-SQUARE回歸系數為負數,但也未通過顯著檢驗。而且模型3和模型4擬合優度和F值均不理想。因此,模型3、模型4回歸結果拒絕了本文研究假設H2。

模型5的解釋變量資產負債率(DAR)回歸系數為正,沒有通過顯著檢驗。意外的是,模型6解釋變量資產負債率的平方(DAR-SQUARE)回歸系數為0.006,且t值為1.940,在90%置信度水平下顯著,表明負債程度與負債綜合績效相關性呈U型特征。因此,模型6回歸結果檢驗了本文研究假設H3。

五、分析、結論與啟示

從回歸結果看,同樣通過顯著性檢驗的模型2和模型6的回歸結果中,資產負債率的平方(DAR-SQUARE)回歸系數符號不一致,前者意味著負債程度與成本的抑制呈倒U型,后者則意味著負債程度與負債綜合績效呈U型。為進一步分析債務治理效應傳遞,分別求出對成本抑制作用以及債務綜合績效最大的負債水平是45.83%和35.25%。換言之,湖南上市公司債務治理效應即債務對股權成本的抑制作用在負債程度0~45.83%區間內是遞增的,超出這一臨界,則開始下降,原因是此時債務本身的邊際成本大于邊際股權成本。而債務綜合績效在負債程度0~35.25%區間內是遞減的,超出這一臨界,則開始上升。

我們將湖南上市公司債務治理效應、債務治理績效以及債務綜合績效結合起來分析。

篇(8)

在金融市場上,做空機制是與做多機制緊密聯系的一種運行機制,是指投資者因為對于市場未來走向看跌所采取的保護自身利益和進行獲利的操作方法及與其有關的制度。正是由于投資者對于市場的預期不同,才有了做多與做空的反向交易,才使投資者對沖風險成為可能。市場的平穩運行取決于做多機制與做空機制的平衡發展。

做空可以通過期貨、期權、融券等多種方法實現。一般常見的做空機制有三種:一是期貨賣空,通過中央對手方來實現交易,賣出的是在未來特定時點交割的標準化合約;二是融券賣空,是指當股票投資者預期股票價格將要下跌時,從經紀人手中借券賣出,然后在一定時間內買入股票再歸還經紀人的行為,進行賣空操作的投資者要為所借股票支付利息(融券賣空也能以投資者所擁有的股票為基礎進行,在某些國家的制度安排下,這樣做可以實現避稅目的);三是“裸賣空”,是指投資者沒有借入股票而直接在市場上賣出根本不存在的股票,并在股價進一步下跌時,再買回股票獲得利潤的投資手法。

在實踐中,做空機制被廣泛應用于各種交易策略中,如動量交易(momentum trading)、套期保值、套利交易等。基于各國各時期數據的多項研究成果表明,做空可以為市場提供有效的價格發現機制,減少市場泡沫,增加市場流動性,便于投資者進行風險管理。

做空機制對市場流動性至關重要

對于市場流動性,通常的解釋是當投資者需要時,如果投資者能夠以較低的交易成本、合理的價格水平很快地買進或賣出某種大量金融資產,并且對該資產的市場價格產生較小的影響,那么這一市場的流動性就是好的。在股市發生大幅下跌之際,保持市場流動性比僅僅關注股票價格更能起到穩定市場情緒的作用。當投資者對于股票市場后市預期不同時,就會有人做多,有人做空。在沒有做空機制的情況下,做空只能采用離場觀望的方式。隨著股票的下跌,離場觀望者越來越多,成交量會越來越少,最終導致股價大幅下跌。而如果市場存在做空機制,當股票價格下跌時,做空就有獲利的可能,也能吸引大量資金入場來提供流動性。在行情下跌的市場上,合理的做空使得投資者能夠在相對固定的價位大量賣出股票,緩解了投資者因流動性不足,為了盡快賣出股票而不斷壓低報價,進而加劇價格下跌的趨勢。

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時期,股市暴跌,許多國家了做空禁令。然而,多項實證研究結果表明,全面禁止做空對救市有弊無利,并沒有實現穩定市場的初衷。Battalio and Schultz(2009)研究了2008年9月19日至10月8日期間,美國SEC頒布的797只股票賣空禁令對市場的影響。實證結果表明:賣空禁令不僅使這797只股票的買賣價差加大(買賣價差常用來衡量流動性,買賣價差變大說明流動性變差),而且還使與之對應股票期權的買賣價差變大。而且估計在禁止賣空期間,因為流動性急劇下降,做市商無法有效對沖,投資者的交易成本共增加了5.05億美元。Beber and Pagano(2010)研究了2007―2009年金融危機期間30個國家共17040只股票賣空禁令對各國市場流動性的影響,研究發現賣空禁令不利于保持市場流動性,而且對于市值小、波動率較大或無對應期權股票的影響相對更大。英國于2008年9月18日宣布禁止做空金融股,為期4個月,但市場波動率并未顯著減小。在禁空令后,無論是代表英國市場的FTSE 350指數的波動率,還是金融板塊和銀行板塊指數的波動率,都沒有顯著下降(見圖1)。

圖1 英國市場指數、銀行業指數、金融板塊指數在金融危機期間的波動率

數據來源:英國金融服務管理局工作論文(FSA February 2009 Discussion Paper)

從收益率來看,金融股的收益率在禁空令后15天內高于市場收益率,在禁空令30天后及更長時間內都低于市場收益率(見表1)。

表1 英國禁止賣空令前后金融股股票及市場收益率的變化

禁空令前90天 前60天 前30天 前15天 禁空令后15天 后30天 后60天 后90天

禁止賣空股票市值加權收益率變化(%) -0.3 -0.17 -0.52 -0.98 0.09 -0.38 -0.18 -0.41

整個市場加權收益率變化(%) -0.25 -0.23 -0.36 -0.87 -0.77 -0.4 -0.14 -0.17

數據來源:英國金融服務管理局工作論文(FSA February 2009 Discussion Paper)

對于禁止賣空的股票來說,在禁空令前15天有點成效,但在禁空令15天后,股票成交量下降,買賣價差增大,市場流動性反而變得更差,禁空令并未實現其初衷(見表2、表3)。表2 成交量的變化

成交量的變化 禁空令期間/禁空令前90天 禁空令后60天/前60天 禁空令后30天/前30天 禁空令后15天/前15天

禁止賣空股票成交量變化(%) -36.1 -31.3 -9.6 21.7

市場 FTSE 350成交量變化(%) -11.4 -2 21.4 4.5

篇(9)

關鍵詞:食管賁門癌;高齡患者;圍手術期治療;圍手術期護理

中圖分類號:R619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3-2197(2009)03-0152-01

食管癌、賁門癌是臨床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手術為首選治療方案。隨著外科技術、麻醉及術后監護治療措施的逐步改進,醫療吻合器械的不斷完善,高齡已不再是手術禁忌證,接受手術治療的患者年齡有逐漸增高的趨勢。但老年患者因生理機能的衰退,各重要臟器代償能力不足,對手術創傷的耐受力下降,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上升,手術風險增大。要降低手術風險,關鍵在于嚴格掌握手術適應證及正確處理圍手術期并發癥。針對高齡食管癌、賁門癌特點,筆者總結了術前、術中、術后應做的準備,現報告如下。

1 術前準備

①心理護理。老年患者由于心理防衛及適應能力下降,對軀體疾病及所帶來的精神負擔的耐受能力減退,加之老年人具有孤獨、寂寞、抑郁心理。因此,應做好耐心細致的心理護理;②加強衛生宣教。勸其戒煙,指導有效的咳嗽、排痰及呼吸功能鍛煉;③預防感染,注意口腔衛生,每天早晚刷牙;入院后即開始口服滅滴靈0.4/d,連服3d,必要時可靜脈滴注抗生素預防感染;④了解患者肺功能。對嚴重肺功能減退者,結合動脈血氣分析,給予間斷吸氧,3~4L/min,每次30min,2次/d,持續7d;⑤積極治療高血壓、心功能不全等合并癥,口服降壓藥、靜滴極化液保護心肌;⑥加強營養。對不能進食者靜脈輸入葡萄糖注射液、白蛋白,有條件者可深靜脈滴注高營養液。

2 術中處理

包括麻醉配合、技術改進等,應時刻考慮到患者系高齡患者這一事實。

2.1 麻醉配合

①麻醉過程宜平穩,避免血壓忽高忽低;②術中避免單位時間內過多液體進入機體引起心臟負荷加重及肺間質水腫;③術中可給予抗生素,維持有效藥物濃度;④對肺功能低下或手術時間較長者,可給予烏司他丁,此藥系廣譜蛋白水解酶抑制劑,可抑制全身炎性反應,保護肺功能;⑤術畢應徹底吸痰,待患者完全清醒,肌力、肌張力恢復后再拔除氣管插管。

2.2 技術改進

本研究在技術方面做了如下改進:①減少術中對肺臟的損傷和牽拉,采用雙腔氣管插管,同時定時膨肺,避免肺長時間萎縮。術中嚴重擠壓肺所引起的肺損傷使肺微小血管栓塞,肺泡細胞損害,術后生理性死腔增多,通氣血流比例失調,容易導致術后肺部感染和ARDS;②術中常規放置十二指腸營養管。腸內營養可在術后早期改善高齡患者的營養及代謝,幫助恢復胃腸功能;③一次性吻合器、閉合器、荷包鉗的使用明顯縮短了手術時間,避免長時間手術帶來的術后并發癥。據報道,當高齡患者的手術時間大于4小時,術后心肺并發癥的發生率明顯上升;④吻合技術上常規吻合完畢后,將吻合口上胸膜與吻合口下前壁胃組織懸吊3針,有效減張后減少了術后吻合口疹的發生率。

3 術后并發癥的治療

3.1 呼吸系統并發癥的治療

①PT PI:PT PI是胸外科手術后最常見的并發癥,發生率為20%~71%,為術后并發癥的治療重點。術后保持呼吸道通暢是PT PI發生與否的決定性因素,清除痰液是首要任務。排痰應以患者自行咳嗽排出為主,考慮到開胸手術后尤其是高齡手術患者,咳痰能力下降,應為患者提供咳痰的有利條件;鼓勵、協助并刺激患者咳痰;使用鎮痛藥物泵定時鎮痛;稀釋痰液,包括使用沐舒坦等化痰藥物和蒸氣吸入;提供足夠能量,增強患者體力;對咳痰無力,血氧飽和度明顯下降的患者宜早作氣管切開;②哮喘:除PT PI引發哮喘外,還應重視胸腔積液造成的肺壓縮誘發的哮喘。一旦穿刺或引流排液使肺復張后,哮喘立見緩解;③RF:高齡食管癌、賁門癌患者術前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OPD),術中肺組織機械性損傷范圍大,手術時間長者術后易發生RF;④術前充分準備,行痰培養+藥敏,以利術后針對性抗感染治療;⑤手術操作要簡單,不適合采用時間過長和創傷過大的手術方案,手術時間最好小于4h。

3.2 心血管系統并發癥的治療

心血管系統并發癥中以心律失常多見。高齡食管癌、賁門癌患者手術后心律失常發生率顯著增加。術后充分鎮痛、鎮靜、供氧,保持呼吸道通暢,充分糾正電解質及酸堿平衡失調,大部分心律失常在誘發因素緩解后可自行消失。對心律失常持續存在者可藥物治療,同時加強對血流動力學的檢測。

3.3 精神系統并發癥的治療

興奮性譫妄臨床表現為睡眠顛倒、認知障礙、注意力不集中、易激惹,持續2~5d,經鎮靜對癥處理后癥狀消失,考慮與手術創傷、感染、低氧血癥、物等綜合因素有關。

在術后并發癥的治療、護理中也要注意使用呼吸機以輔助患者呼吸,注意循環系統的監護,同時注意持續胃腸減壓及保持胸腔閉式引流管通暢,以便發現問題及時處理,提高患者生存率。高齡食管癌、賁門癌患者雖然術前伴有其它合并癥,術后有較高并發癥,但只要有針對性地作好圍手術期處理,手術成功率完全是可以保障的。

參考文獻:

[1] 馬海濤,倪斌,秦涌,等.高齡食管癌的手術治療[J].蘇州大學學報(醫學版),2005,25(6):1070-1071.

[2] 公維營,張延平.高齡食管癌患者切除術的圍手術期治療[J].臨床腫瘤學雜志,2004,9(3):294-295.

篇(10)

1、目的

此次調查為在于為學生職業核心能力的培養提供理論依據,樹立高職護理教育"以人為本"的理念,使學生既有專業技術知識,還有良好的職業態度和較強的職業能力,同時加強學生人文素質的培養,用以體現現代護理專業的特色,并使學生能夠適應職業崗位任務的要求和未來職業發展的需求,幫助學生盡快完成由"準社會人"向"社會人"的轉變,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作者展開此次調查。

2、范圍

3+2護理專業實習學生215人參與,回收有效試卷211份。

3、方法

本次調查采用問卷的形式,試題分兩大部分,選擇題部分和問答題部分。選擇題20小題,屬封閉性問題,即學生必須在規定的答案范圍內做出選擇。問答題部分設4個小題,所設問題全部是開放型問題,可以說是一個采訪提綱,即學生可以根據看法各抒己見,采取無記名方式,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內心的真實想法。調查由實習科統一組織試卷發放與回收,然后再對調查試卷進行統計與分析。

4、內容

本次調查涉及實習生概況、實習生對本專業的認知程度、人際關系與協調溝通能力、理想與現實的反差等四大項的20小項內容。

4.1 實習生概況

(1)實習生性別;(2)實習醫院;(3)實習生活的適應狀況;(4)對實習工作的態度

4.2 對護理專業的認知程度

(1)是否喜歡本專業;(2)對護理事業的了解程度;(3)對實習現狀的滿意程度;(4)對學校護理專業教育教學質量的滿意程度;(5)對實習中轉科室實習的態度。

4.3 人際關系與溝通、協調能力

(1)能否與醫務人員、患者關系和諧相處;(2)和帶教老師的關系;(3)與他人交往上是否存在障礙及出現障礙后的調節方式。

4.4 理想與現實的反差

(1)對實習環境滿意程度;(2)對自己的就業前途是否感到困惑和擔憂;(3)對理想與現實的沖突的感受。

5結果與分析:

通過對調查內容的統計和分析,結果表明:

5.1女性護士絕對占優,實習場所單一,適應實習生活但缺乏吃苦精神

實習生中女生占93.4%,屬絕對優勢。實習地點分布在32家醫院,其中市級三甲醫院8個,二級綜合醫院24個。從實習醫院可以看出,實習場所單一,不利于學生將來從事基層工作。能適應實習的生活,并按照規定上下班,但缺乏吃苦耐勞精神,有28%實習生認為實習場所臟、亂、差,從而不愿實習。(見表1)

表1 生源概況的調查

5.2 喜歡所學專業,但不能正確認識所學專業,對就業前景抱悲觀態度

調查中回答喜歡自己所學專業的占93.8%,但對自己將來的就業環境和工作性質了解的只占65.4%,認為專業能力欠缺的有85.3%,而以南丁格爾為偶像的僅占58.3%,這表明學生既對自己的專業能力沒有信心,也缺乏精神上的動力支持。認為學校的專業課程設置認為合理的占84.4%,但在開放性問題回答中認為理論脫離實際工作,應用困難。再有對將來從業所必需的護士職業資格證書比較重視,有75.4%的人能正確認識,92.4%的人準備考取護士資格證。但實習學生的法律意識有待加強,只有31.8%的人知道《護士條例》。(見表2)

表2 對護理專業的認知程度的調查

5.3實習生與醫患溝通存在障礙,能配合帶教老師工作,但關系淡漠

在人際關系方面,有60.2%的實習生表示與醫患溝通存在障礙。在開放型調查中,在回答你如何處理醫患糾紛時,多數同學表示要講道理,將不通或被誤解就不去解釋,保持沉默或自我調節。實習生認為自己能配合帶教老師工作的占86.7%,但由于轉科室時間短,師生關系淡漠,交流少,相互之間不了解。他們心目中的理想帶教老師的形象,是和藹、可親、朋友式的,且業務能力強,道德品質高。(見表3)

表3 人際關系與溝通、協調能力的調查

5.4理想與現實反差大,對自己的人生前途感到渺茫

在調查中,有95.7%的學生對所學專業將來的就業前景認為有壓力,理想與現實的沖突感到困惑很大的占87.7%,只有45.5%的學生經常思考人生意義、目標。在開放型試題調查中,學生認為母校在加強專業理論培養的同時,應給她們更多地實踐機會,以增強專業技術能力,并且要使職業生涯等課程更接近就業實際,對將來的職業生涯的開啟具有現實的指導意義。(見表4)

表4 理想與現實反差的調查

6、建議

通過對實習生基本情況調查結果的分析,提出以下建議:

針對實習生現狀,學校要加強高職護理專業思想教育和宣傳力度,擴大男性護士的招生培養力度,改變女性護士一邊倒狀況,滿足醫院對男性護士的需求。增加學生實習、見習的機會,采取措施改變學生只在三甲醫院實習的現狀,讓學生有機會了解鄉鎮衛生院及社區醫療機構的狀況,培養吃苦耐勞精神,從心理上做好思想準備,為將來做好基層醫療單位工作奠定基礎。

針對要根據實習學生學習和就業的實際,探索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改革,縮短在校所學知識與臨床實際應用的差距,學校應和醫院結合,經常邀請臨床護理工作者到學校開講座和座談,傳授臨床經驗。護理專業課教師要定期到醫院接觸臨床,提高臨床工作能力,以便應用于日常教學。并結合實際,為實習學生分期制定目標,不斷積累經驗。實習初期:老師應先試教,使她們掌握要領,及時加以指導糾正,采取多鼓勵少批評的教學方法,使護生在短時間適應環境。實習中期:老師應適時激發她們的積極性,盡量給她們提供操作及書寫機會,但必須做到放手不放眼,發現問題及時糾正,加以分析,加強道德素質培養,使她們養成良好的工作作風和學習習慣,了解工作職責及核心制度。實習后期:在實習中積累了一定的經驗后,可增加她們的工作量,鼓勵參加重癥及疑難病例的討論,書寫標準護理計劃,培養溝通和語言表達能力,使其盡快適應即將擔任的護士崗位,培養獨立工作能力,以便更好地開展工作。同時在專業教學中引入醫學人文知識教學,增強學生的法律意識,并幫助學生通過其專業資格證書考試,使學生的專業自豪感和歸屬感的內容充實有物,從思想上和專業能力上堅定從事并熱愛護理工作的信心。

針對學生人際關系與溝通、協調能力方面存在的問題,要疏通師生溝通的渠道,建立校園心理疏導園地,為學生的身心健康全面發展創造更加有利件。同時針對實習生實際建議采用情景教學,讓學生模擬醫生、護士、患者等角色扮演,練習如何接診、如何鼓勵患者、如何交代注意事項等,讓學生學會語言的組織、語氣的使用、動作神態的展示。練就自然得體的交往技巧。提高學生的交往能力、溝通能力,增強自信心,使其以良好的心態進入實習。在實習過程中,鼓勵學生主動與老師、患者及其家屬接觸、溝通,鍛煉口頭表達能力,在實踐中培養其主動溝通、協調的能力。

針對理想與現實的反差問題,以“治病救人、救死扶傷”為基本點,學校要采取學生易于接受的各種形式,把“三觀”教育貫穿到學生日常的生活和學習中,教師可結合實例,請優秀護士進行護理工作先進事跡講座;組織護理專業學生開展怎樣做一個合格的護士專題討論等活動。讓她們認識到護理工作的重要意義和作用,且要從新生入學開始直到畢業,進行學生就業觀教育,使其能夠準確定位,立志在社會需要的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業績。

參考文獻:

[1]閆瑞芹,沈寧.護士核心能力的研究與發展現狀[J].護理研究,2004(2)

上一篇: 地理學科素養在課堂的運用 下一篇: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培養方向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亚洲国产一级在线观看在 | 亚洲中文字幕乱码少妇饥渴 | 亚洲欧美丝袜精品久久中文字幕 | 台湾久久三级日本三级少妇 | 亚洲美女在线一区二区 | 日本午夜片源在线看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