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氣治理的方法匯總十篇

時間:2023-07-06 16:29:34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大氣治理的方法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大氣治理的方法

篇(1)

STI氣動執行器因其具有大推力、大轉矩、動作快速的特點,主要應用于火電廠的風煙控制系統中,用于風煙擋板的控制。氣動執行器動作迅速,調節靈敏,適用于快速調節過程。但它結構復雜,可靠性差,調節不夠準確。因此,執行器的檢修和校準過程就顯的尤為重要。

1 氣動執行器的參數及工作原理

1.1 氣動執行器參數

風煙系統中使用的STI氣動執行器主要有三種型號:SC160/250,力矩為1206~1688Nm;SC100/150,力矩為277~388Nm;SC100/300,力矩為555~777Nm。分別用于主二次風擋板,中心風擋板及燃盡風擋板控制。SC系列執行器具有“三斷”自鎖功能,即斷電源、斷氣源及斷信號時,執行器能夠保持原位不變,同時,執行器防護等級為IP66,可在惡劣環境中連續運行。執行器具體參數如下所示:

輸入信號:(4~20)mADC

輸出信號:(4~20)mADC

靜態耗氣量:單臺氣動執行機構0.5Nm3/h(0.5MPa)

動力氣源壓力:(0.35~0.7)MPa

電源:220VAC 50Hz

靈敏度:≤0.2%FS

線性:±1%FS

滯后:≤0.5%FS

重復性:≤0.15%

工作溫度范圍:-40~+120(°C)

1.2 氣動執行器工作原理

1.2.1 執行器結構及控制原理

如圖1所示,SC系列氣動執行機構主體由氣缸、支架、氣動定位器、電氣轉換器組成。輔助裝置有手動操作裝置、位置變送器、“三斷”自鎖裝置等。通過下圖可以詳細了解執行器的控制原理。

如圖2所示,電氣轉換器接收(4~20)mADC指令信號,轉換輸出(20~100)kPa的氣壓信號。該氣壓信號作用于導閥定位器,執行器在導閥定位器和氣缸的共同作用下,開始動作。在未輸入信號時B處底部行程為零。當(20~100)kPa的輸入信號進入定位器室時,左氣室和右膜片面積的差異,會形成左右的壓力差使導向閥向左移動,氣源進入B室。A、B室的壓力差,使活塞向上運行,這時彈簧被活塞拉伸,當彈力與氣室的作用力相平衡時,閥芯退回起始位置,關閉A、B兩室,活塞運動隨之停止。輸入信號的大小,決定定位器氣室壓力差的大小,從而達到控制活塞桿行程的目的。

1.2.2 “三斷”保護動作原理

①氣壓降低保護

主要由排氣閥與閉鎖閥實現。將排氣閥的動作壓力調整在(250~350)kPa的某個值上。當氣壓高于調定值時,排氣閥正常輸出氣壓,打開閉鎖閥,使滑閥通往氣缸兩端的氣路相通,即正常自動工作狀態。當氣壓低于設定值時,排氣閥閉塞切換氣路,使閉鎖閥的控制氣壓通過排氣閥排空,閉鎖閥閉鎖氣路,維持負載的原有位置,實現斷氣自鎖保護。

②斷電源保護

主要由電磁閥實現。當220VAC電壓正常時,電磁閥接通排氣閥的控制氣路,通過排氣閥打開閉鎖閥,即正常自動工作狀態。當電源消失時,電磁閥切換氣路,將排氣閥控制氣壓排空,排氣閥切換氣路,排空閉鎖閥的控制氣壓使閉鎖閥處于閉鎖狀態,維持負載的原有位置,實現斷電源保護。

③斷信號保護

由電子開關實現,信號電流通過電子開關控制電磁閥電源,再通過排氣閥、閉鎖閥實現自鎖保位。當信號電流大于下限電流時(對于4~20mA信號,一般將電子開關的動作電流調在2.5mA),電子開關導通,即正常自動工作狀態。當信號電流中斷時,電子開關阻斷,電磁閥失電,即實現斷信號保護。

2 氣動執行器常規檢修方法

2.1 首先檢查執行機構及其附件是否完好,檢查支架各固定螺絲是否緊固,各氣源管路有無漏氣現象。

2.2 檢查執行器電氣部分,包括信號線是否整齊牢固,電纜和電纜保護套管有無破損,接頭是否裂開或損壞。測量接線端子絕緣情況。

2.3 檢查執行器內部機構,拆除排氣閥、閉鎖閥等,用清洗劑或酒精清洗閥體并更換膜片;清洗空氣過濾器,必要時應更換濾芯。檢查氣缸密封圈,如明顯老化,則更換密封圈。

常規檢查完畢后,如有故障,可按下表中方法進行排除。

3 氣動執行器的校準方法

3.1 基本誤差及回程誤差校準

3.1.1 電氣轉換器檢查校準

首先,檢查電氣轉換器的線圈電阻應為160Ω左右,氣源壓力應為140kPa左右。然后開始校準步驟,將信號電流分為4mA、8mA、12mA、16mA、20mA五個校準點,電氣轉換器的輸出氣壓應與之對應為20kPa、40kPa、60kPa、80kPa、100kPa,其誤差應在±3%以內,回程誤差小于5%。如果誤差超差,則小幅調整電氣轉換器的零點和量程電位器,再進行校準,直到誤差合格為止。

3.1.2 執行機構檢查校準

執行器機構校準時,先檢查氣動定位器的氣源壓力是否在550kPa左右,最低不能低于350kPa。將校準后的電氣轉換器輸出作為氣動定位器的輸入信號。輸入電流信號(4~20)mA,對應執行機構行程0~100%,位置變送器輸出電流(4~20)mA,相對誤差應小于±5%,回程誤差應小于5%。如反饋有偏差,則調整位置變送器并重復進行調試。

3.1.3 執行機構的機械對位

首先要進行位置變送器的校準:

①手動操作將執行器全關,先大范圍轉動位變使位變內的轉角指條對準零刻度,鎖定位變,調整位變的零位電位器,使輸出為(4.0±0.16)mA;

②將執行器全開,調整位變的量程電位器,使輸出為(20.0±0.16)mA;

③由于位變的量程對零位會產生影響,所以需要重復①、②步驟,使零位和量程的誤差均在±0.2mA之內。

然后進行定位器的校準:

①將導閥的閥芯上鎖緊螺絲松開調整滑閥高度,使導閥桿平衡時處于上下限位螺絲的中心。

②輸入4.0mA電流指令,調整調零螺母,使位置變送器輸出為4.0mA。

③輸入20mA電流指令,調整滿度螺母位置使變送器輸出為20mA,注意每次調完后均應先進行鎖定。

④重復②、③步驟進行調整,直到誤差在允許范圍之內。

執行器調整完成后,需要進行驗證:輸入(4,8,12,16,

20)mA電流指令,觀察凸輪的位置和位置變送器的反饋電流是否在允許誤差范圍內,如不在范圍內,則重新進行調整。

3.2 不靈敏區校準

不靈敏區,也稱死區,是執行器動作靈敏程度的一個指標,死區越小,執行器動作越靈敏,但如果死區太小,則會造成執行器頻繁動作,影響系統的穩定性。因此,需要將執行器死區調整至一個合適范圍,才能兼顧到執行器動作的靈敏性和系統的穩定性。一般選擇校準點應在全行程的25%、50%、75%位置進行,執行機構和閥位輸出的不靈敏區應小于3%。

3.3 空載全行程時間校準試驗

執行機構從下限到上限或從上限到下限的全行程時間應符合表一:

3.4 三斷自鎖性能檢驗

3.4.1 閉鎖要求:執行器閉鎖應在一秒內完成,自鎖后,閥位的變化每小時不應超過10%,輸入信號為50%,執行機構處于工作狀態。

3.4.2 斷氣閉鎖試驗:突然斷去氣源,執行機構應在氣壓降至200kPa下自鎖。

3.4.3 斷信號閉鎖試驗:解掉信號線,執行機構應在一秒內閉鎖。

3.4.4 斷開執行機構的220VAC電源,執行機構應在一秒內閉鎖。

3.4.5 調節閉鎖閥的調節螺絲可改變閉鎖壓力,但閉鎖壓力不允許調整到200kPa以下。

3.5 氣源壓力變化影響試驗

此項試驗的目的是為了檢驗在氣源壓力變化的情況下,執行器的位置是否會發生變化,如果變化,則不應超出規定值。試驗時,設定輸入信號為50%,將氣源氣壓由500kPa降到450kPa或升到550kPa時,執行機構輸出轉角的變化不應超出額定轉角的1%。至此,STI執行器SC系列已檢修校準完畢,可投入使用。

4 結語

STI執行器所屬的風煙控制系統直接關系到燃燒系統的風量控制,要求控制準確,響應迅速,如執行器動作卡澀,會造成風煙系統調整失控,嚴重時甚至會造成爐膛滅火事故。因此,通過以上步驟,可完成STI執行器的檢修、校準及性能測試工作,確保執行器在機組運行中動作準確,反應靈敏,保證風煙系統調整的穩定性,也為同行業檢修人員提供了參考和借鑒。

參考文獻:

篇(2)

在網絡2.0時代和全球化背景下,“自媒體”、“眾包”等情報信息以及內容知識生產的新模式出現,造成集思廣益、群策群力的技術和方法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國內外的政府機構、公益團體、企業組織都在思索和嘗試新型的溝通互動、協作創新、知識管理的模式和辦法。其中,IBM推行的在線腦力大激蕩(Jam)的技術和方法具有重要的創新意義和參考價值。IBM號稱世界綠色巨人,是知識經濟的典范,其在知識管理、合作創新方面的理念和技術具有前沿性,其所開展的名為“Jam”的在線頭腦大激蕩活動取得了巨大的成效,直接催生了包括“智慧地球”在內的眾多重大成果。國內對“智慧地球”給予極大的關注,卻鮮有研究和介紹其背后的“Jam”。深入摸查國內外的零碎信息材料,還原Jam的真面目,研究其內涵、深層特點以及技術方法,才能夠切實掌握其中的奧妙,剖解其中可吸收借鑒的經驗做法。

1 在線頭腦大激蕩研究的背景和意義

盡管IBM公司是當今世界上最為成功的知識型企業之一,但要對在線頭腦大激蕩活動進行研究,不是因為IBM在IT行業或世界產業當中的地位人力資源管理論文,而是主要有三個方面的背景和意義。

1.1 IBM公司Jam活動引領了集智創新潮流

IBM公司是世界級IT企業,有藍色巨人之稱。它從2001年開始,探索推行一個名為“Jam”(在線頭腦大激蕩)的創新活動,成功地革新了企業創新文化、創新模式和流程,取得了重大的經濟效益,產生了積極的社會影響。這種創意活動開創了在線收集創意點子的全新方式。相較于一般企業花同樣時間的思考效率,IBM采用的在線頭腦大激蕩方法是千倍、甚至萬倍的力量躍進。國內外專家學者及各行業實務人士對“Jam”表示了濃厚的興趣。其在中國大力推行的“智慧地球”概念及商業模式就是“Jam”的產物。可惜,至今為止,國內大陸的人們多關注“智慧地球”這一“后果”,鮮有人研究“Jam”這一在線頭腦大激蕩的“前因”。這一方面會造成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對IBM的商業布局及重要舉措缺乏足夠的理解,另一方面則是撿了芝麻丟了西瓜,吃了“智慧地球”之“魚”,而沒有掌握到“Jam”這一“漁”具。

1.2 網絡2.0下眾包成為知識創意新模式

互聯網進入web2.0時代后,互動、透明、協作、共享成為關鍵詞。開源軟件、維基百科及臉譜等交往社區為代表的眾包模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造成廣泛的影響,逐漸被各種信息、知識、創意行業和組織所采用。眾包模式說明,眾人之力可以善加利用,完成以前只有少數專業人士能做的事。眾包解放所有人隱伏的潛力,也使得工作的組織方式、人才的運用方式、研究的執行方式,產品的生產和營銷方式急劇變動。以通過大量參與者協作創新、合作創意的辦法發現及確定新的知識、技術、機會、方案的做法已經成為知識經濟時代的一個成功經驗。

1.3產出“創新”的機制需要創新

中國經過了改革開放三十多年發展,基本完成了工業化原始積累并開始進入了以信息化、知識化為特征的知識經濟發展階段。一方面,傳統產業需要轉型升級,另一方面,戰略性新興產業急需培育發展。從中央到地方、從政府到企業、從組織到個人,都意識到創新在經濟社會科學發展中的重要性,并紛紛從各個層面和角度采取了一些創新舉措,希望能突破固有思維、掌握內在規律、站立發展前沿。“創新”比黃金還貴,產出產品不如產出知識,尤其是產出真正具有知識含量的“創新”中國知網論文數據庫。全社會要把注重點放在如何建立科學合理、先進有創意的創新產出機制上來。

2 在線頭腦大激蕩的內涵及特點

2.1 在線頭腦大激蕩及其內涵

Jam(在線頭腦大激蕩)是IBM公司受爵士論壇(Rock Jam)和布魯斯論壇(Blues Jam)(音樂專家的頂級聚會人力資源管理論文,強調即興創作)的啟發,自2001年起推行的一種由大批人并行參與的72小時在線會議(World Jam)。World Jam首次驗證了IBM通過內部網聯系員工并采集想法的能力,開創了新型在線討論方式。由于該次嘗試非常成功,IBM意識到這一計劃還應該有更廣泛的應用。自2001年在內部舉辦第一個在線頭腦大激蕩以來,截止至2010年2月5日,IBM已經舉辦了超過30個不同主題、類型的在線頭腦大激蕩,其中20個是為其他機構提供合作服務,既有來自聯合國、歐盟、法國、美國、瑞典等國際組織和國家的公共部門,也有諾基亞等私營機構。另外10幾個IBM自己的在線頭腦大激蕩活動則針對各種不同的主題,有Manager Jam、Consultant Jam、On Demand Jam等,還有非常有名的針對IBM新價值觀討論的Value Jam,以及由IBM員工、客戶和合作伙伴共同參與的以創新為主題的Innovation Jam。

Jam是全球第一個使用Internet進行大規模系列在線討論的方案,可以支持成百上千的甚至數百萬人同時進行溝通,一般稱為“創新頭腦風暴”或“創新即興大討論”。Jam具有豐富的內涵。首先是基于互聯網的協作創新活動。Jam透過網絡舉行集中式腦力大激蕩,利用現代信息技術等高新科技、通過大量參與者合作創意,在很短的時間內集合成千上萬人的智慧,并運用內容挖掘分析工具,搜集、識別、消化大量主張。其次是全新的群策群力的扁平化機制。Jam就像一個大規模并行的會議,通過多對多的對話創建多對一的信息收集。扁平化的放權機制達到了吸納和集中控制信息流動的效果。再次是全球化協作式管理工具。Jam具備清晰的業務用途、明確的目標和可預期的結果,是適應全球化時代特點和需求的協作式管理工具,可以成為跨區域組織的管理系統的一部分。第四是知識管理的新型模式。Jam的參與者尤其是思想、知識、點子貢獻者實際上參與建立了一個關于最佳實踐和點子的收集庫。

2.2 在線頭腦大激蕩的特點

在線頭腦大激蕩與傳統的在線社區、最佳實踐分享項目等有一些相似之處,但具有自身鮮明的特色。主要表現為以下五個方面:一是規模。Jam的價值在于其可以在大規模的溝通中識別出重要的知識。并非只是管理團隊里的少部分代表,而是任何人都可參與討論。二是橫向平等性。從結構上看,Jam是水平平等的。無指揮系統,無人管理,甚至權威專家在民主討論面前都要退居次席。人人有權發言。三是明確目的性。參與者圍繞一個共同的目標來進行Jam(腦力大激蕩)。Jam的發起旨在分享各自的經驗做法、思想火花,以解決與組織相關的特定緊迫問題。四是即時性。Jam是實時發起的并有時間限制的事件。由于時間緊迫,會在參與者中間發生真實的,且經常是偶然發現的“知識意外事件”。五是可追溯性。盡管Jam有即時性,但是任何記錄都不會丟失。因為一切討論都是在線進行,所有的相關記錄都是即時可查詢的和可分析的。

3 在線頭腦大激蕩的方法和技術

Jam方法在本質上類似于在上世紀50年代里被人歸納出來的那種集體想象或頭腦風暴方法,其核心任務是讓所有人的智能結合在一起。然而誕生于網絡2.0時代,具有開放創新觀念支撐的Jam在具體操作上已經面目全非人力資源管理論文,特別是它所覆蓋的“集體智慧”大大超越了一組必須處于同一地點的專家,而是全球各處數以萬計的人群。看似“無為而治”,實際上難度很大。既需要管理方法和技巧,還需要技術和工具。

3.1 程式:“流水線”創新

Jam的一個重要方法是“流水線”式創新,其摸索設置了一套成熟的流程。以2006年創新Jam(InnovationJam)為例,Jam的程式包括:

一是組織籌備。通過全球高端調查的方式,聽取世界相關領域的頂級專家學者的意見,提出了研討的主題和方向,事先張貼在Jam專門網站上,作為參與者討論的基礎。明確將議題限定在四方通達、金融與商業、醫療保健、為了一個更美好的地球這四個領域,并對每個領域的討論方向作了具體說明,并為每個版塊設置若干“聯合負責人”,隨時控制無關的研討,引導大量的參與者集中在研討的主題方向上。

二是開展第一階段研討。為了避免成千上萬人參與的頭腦風暴成為混亂的大塞車,Jam設計者分兩個階段安排了兩個時間窗口開放討論。第一階段開放的是第一個72小時時間窗口,參與者點入特設的網頁,輸入代號和密碼,看到四大討論區域,選擇自己有興趣的主題進入,就可針對議題發表意見。網站則隨時更新熱門討論的話題。

三是對研討內容作初步整合。第一階段的活動結束,IBM借助專門開發的文本挖掘分析系統,對第一階段收集到3.7萬個想法和評論進行自動化處理,交給專門的項目小組會挑選出討論數最多的創新方案,過濾掉已經被商業化或離現有技術太遠的想法中國知網論文數據庫。一個獨立的核心小組,對這些初選的點子分別提出技術、商業等方面的四到五個疑難問題。放到網上,討論如何進一步將好創意執行出來。

四是第二階段研討。第二階段(第二個時間窗口)主要是通過頭腦風暴將這些理念化為具體的產品、解決方案和合作伙伴。這一階段參與者和前一階段“大雜燴式”的參與者已經有了很明顯的不同,參與期間的主要分為兩大類:技術專家和行業專家。這個階段的研討,不再安排相關的負責人。另外,盡管這個階段Jam依然是只要有帳號,就可隨時隨地發帖研討人力資源管理論文,但是會談室才是最為有氣氛的地點,“網上創意”與“室內創意”共同促進。

五是消化利用研討成果。最后IBM50名高管和專家細化消化第二階段產生的設想,將其變為公司將投入資金的10個項目,它們是:3D互聯網、大型綠色創新、無分支銀行、數字個人、電子健康檔案系統、智慧醫療支付系統、集約化城市交通信息系統、智能電網、實時翻譯系統和簡化的商業引擎。這些被發現、提取和整合出來的“金點子”,會被投放到IBM的創意工場,進一步進行商業化開發和利用

3.2 主要支撐技術

Jam運用包括 Web2.0 及云端運算等強大“網絡社群”技術,透過動態資源共享、虛擬化和高可用性的新一代運算平臺,后端連接巨大的系統資源,以互動和服務的方式將運算、智能型的商業應用和管理資源提供給參與者,更快速、有系統地匯整討論,協同創造出更多價值與智能。其中,網絡社群及內容分析技術是主要技術手段。

一是網絡社群技術。IBM整合利用了當今世界上最為重要的網絡社群技術,服務于Jam研討活動,這些技術都屬于“協同技術”,對合作創意、集體創新起到重要的支撐作用。關鍵詞是如何被使用的;而主題云是展現Jam大討論中緊密相關的對話,其以很有邏輯的方式來突出顯示討論的重點,以使新參與者能盡快加入討論。這樣可使參與者即時快速了解討論的進展程度及出現的新討論主題,參與者就會愿意再次上論壇來進行對話。

二是內容分析技術。由于是大規模并行在線研討活動,如何對零散的、海量的觀點內容進行識別、篩選、分類、整合就成為一個關鍵性問題。IBM利用的是內容挖掘和文本分析工具來對數據進行整理、分類。其中,IBM日本實驗室開發的內容分析軟件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另外,為了適應全球范圍內員工、客戶等討論參與者中少數參與者的不同文化背景、不同語言、不同思維習慣,IBM還專門開發了同步斷點技術、不同轉接工具(如思維工具)。

3.3三層把關機制

為了保證質量,Jam要求發言者要避免空談,不要偏離目標,用事實說話。由于參與創新的人數是以前的百倍,甚至萬倍,需要引導,才能讓創新的過程不會各談各調,最后失了焦。在看似自由的創新網絡中有三層把關者,確認參與者的創新方向與深度人力資源管理論文,不會偏離。

Jam的最底層協助者是營銷部門與人力資源部門的職員,他們兢兢業業地在協助參與討論者,并隨時翻譯整理出最熱門的討論議題, 張貼在主要網頁上。另外,在全球的上千名技術專家也將輪班上線,充當各個方向的技術顧問,保障創新的討論時刻能夠精煉和聚焦。IBM在全球分公司邀集上千名專家72小時輪班掛在網上,每個人專長不同,有人懂技術,有人懂業務,一個新留言出來,他們可以立刻反應,表明此想法已經被實現了,或許可以另尋方向討論,或是這種應用可能牽涉到某些技術等。技術專家讓創新的討論不會失焦,最上層的主持人,則負責去整合,隨時丟出新的話題,引導大家談得更深。

此外,IBM規定,參與者事先要簽署聲明放棄知識產權(不是交給IBM,而是成為公共產權),成功的也沒有報酬。另外,還規定,只有當一家企業參與人數達到或超過40時才有權直接于網上觀看各個討論主題的資料,否則只能獲得由IBM公司按照主題,地區與產業等指標,歸結出的創新應用服務報告。

4 在線頭腦大激蕩的方法借鑒

在線頭腦大激蕩(Jam)產生的影響及可借鑒的內容是多方面的。從匯整智慧、協作創新的角度看,我們可以從中得到一些重要的啟示,并可提煉梳理出若干可吸收借鑒的寶貴經驗做法。

在認識論層面,首要任務是在思想觀念層面改進對創新的認識。目前大部分人對創新的認識還停留在老舊的觀念當中人力資源管理論文,完全受制于工業時代的標準和流程,把創新等同于發明。在研究階段,產學研需四個層面聯系不強,關起門來挑選研發突破口的做法比比皆是;在知識成果產出上,強調的是又快又多,往往在投入大量資源研發出來后,就束之高閣了。理念創新、方法創新、流程創新等方面更是處于全社會創新文化和創新活動的邊緣。其實,知識經濟的定義已經悄然被改寫了,新經濟必須由供方、需方甚至第三方一起來創造。IBM的經驗是,創新=發明 + 社會洞察力 + 商業思維。

在方法論和具體操作層面,關鍵是要借助現代信息技術科學開展“流水線”創新。通過以上的分析和判斷,Jam是新時期尤其是互聯網環境下頭腦風暴的有效工具,可以推動創新,促使區域、組織和企業對變化作出更快、更好的反應。借鑒IBM的做法,開展Jam需遵循以下步驟:

首先,明確目標和話題。召開Jam時首先要設定明確的目標。組織的領導及相關人員需要考慮召開Jam所帶來的預期變化。此外,還要研究和選擇合適的話題作為研討對象。最好是選擇一組特色各異的話題而非一些焦點話題。可以利用員工調查、經營管理策略、焦點團隊和其他溝通工具來幫助確定Jam的話題。話題說明要足夠吸引人,因此,要特別對話題說明做精心的制作。一旦確定了討論話題,需要對每一個話題進行調查研究,以便全面了解整個組織對該話題的認識程度。根據已選的話題數目,研究過程可以長達一個月,以便慢慢梳理中國知網論文數據庫。

其次,選擇協調員和主持人。協調員小組由有過Jam經驗的人組成,他們往往是主題事務專家或在某種程度上可以促成Jam達成預期目的的一群人。協調員可以作為參與者,享有引導對話的自由。進行全球性的Jam(global Jams)協調員應是遍布全球各地的。與協調員不同,主持人是較正式的討論引導者。主持人的選擇依據是其在話題領域的公認專業水平或權威程度。他們往往廢寢忘食地忙于日常工作,且很難抽出固定的時間參加Jam。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每位主持人可以配一名主協調員。這位主協調員有過Jam的參與經驗,可作為主持人的得力助手人力資源管理論文,在Jam進行期間協調整個協調員小組的工作和引導主持人抽時間進行有重點的溝通。

再次,組建和培訓協調員小組。Jam召開前大約提前一個月,協調員和主持人抽一天時間開會,簡要梳理Jam的目標,并要針對Jam最佳實踐進行培訓,這是一個技能交付的過程。在此會議中,他們需要闡明各自的角色,并正式組建協調員小組。協調員和主持人小組可以創建一個網絡協作空間,遠程在線持續進行Jam的準備工作。在Jam進行時,此協作空間也可用于協調員、主持人進行信息溝通。

第四,最后的籌備和正式啟動。Jam開始前的一個月內,協調員小組審閱其相關話題的調查研究材料,制定Jam的工作流程,討論其話題對話的可能走向及調整各協調員的可能行動。Jam研究小組開始對Jam結束時開展的研究進行規劃。溝通小組開展吸引參與者和確保參與者不中途退出的相關活動。時間的設定要參照參與Jam的主要管理層人員的行程表。Jam進行時,準備妥當的小組執行其計劃。話題協調小組通過短信息發送和時不時打電話來持續保持聯系。跨話題討論和地理傳遞在協作空間中進行。

第五,挖掘吸納知識。隨著Jam的全部討論內容被保存,所有想法或點子都應該被轉化為組織知識庫的一部分。Jam結束后的數月內,組織將適當地使用一些內容分析工作來輔助開展知識挖掘, 持續從該Jam的成果中汲取知識。

參考文獻

[1]繆其浩,黨倩娜.“智慧地球”給我們的啟示:從技術到產業的開放式創新值得關注[N].科學時報,2010年3月30日.

[2]李超.IBM“流水線”創新,21世紀經濟報道[N].2006年9月16日.

[3]曠文琪.IBM與Google不斷改變世界 秘訣在不斷集體的創新[J].商業周刊(臺灣版),979期.

[4]張曉峰.從隨需應變到全球整合的IBM[J].國企雜志,2008(7).

[5]許.IBM:狂想與創新[J].T經理世界,2006年10月5日.

[6]Lynn Dorsett, Michael A.Fontaine and Tony O’Driscoll. Redefining Manager Interaction at IBM. KnowledgeManagement Review. Sept/Oct 2002.

[7]Spira, Jonathan,Friedman, Steven and Ebling, Susanne. (2001). ‘IBM’s WorldJam: How IBM Createda New Standard Intracompany Communication. Basex: New York.

[8]Feder, B.J.IBM Meetswith 52,600 Virtually. New York Times, 29 May 2001.

[9]Boone, Mary(2001).Opening a Dialogue with the WholeOrganisation. Knowledge Management Review. Sept/Oct 2001.

[10]許.IBM:狂想與創新[J].T經理世界,2006年10月5日.

[11]IBM公司網站:ibm.com/.

篇(3)

中圖分類號:D922.6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1605(2012)07-0079-04

一、主要發達國家環境噪聲污染防治立法簡介

1.美國環境噪聲污染防治立法

環境噪聲污染問題在美國產生由來已久,受到人們普遍關注,正是如此,美國于1968年制定了《飛機噪聲消減法》,主要用于防治飛機環境噪聲污染問題,具體由聯邦航空航天局來操作實施。美國國會于1972年制定了《聯邦噪聲控制法》,該法旨在使美國公民免受環境噪聲污染的危害,并保障其健康快樂和幸福的生活。這部法律在美國的環保機構制定國家環境噪聲防治標準時起到了指導作用,并被作為一項國家法制政策固定下來。美國國家地方法律辦公室于1975年制定了《社區噪聲控制法規樣本》,主要用于指導各州、地區制定地方環境噪聲污染防治立法。與此同時,美國《聲音分貝率法》也開始實施,該法使借助先進的技術手段對環境噪聲污染進行監測成為可能,并用法律條文把環境噪聲控制在合理范圍,起到預防和治理環境噪聲污染的作用。除此之外,美國其它一些州、地區大多也制定了環境噪聲污染控制法律法規或者稱之為反噪音法規。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紐約市于1963年制定的《反噪音法規》,該法規對防治環境噪音污染的范圍、方式方法、主管部門、法律責任等規定十分詳細,并限制性地規定了環境噪音的定義:“任何喧鬧聲或不合理的吵鬧聲及噪聲、令人不舒服的、不必要的聲音以及具有這類性質與強度的和持續性的使人健康受到影響的環境噪聲的產生”。而且該法規還對每一種環境噪聲都規定了特別的預防措施和防治標準,并具體規定了嚴格的法律責任。[1]

2.日本環境噪聲污染防治立法

二戰以后,隨著日本經濟的迅速復蘇,由于經濟建設以犧牲環境為代價,導致環境公害問題十分凸顯,而環境噪聲污染作為日本最為嚴重的環境公害問題之一,引起了日本政府的高度重視。日本環境噪聲污染來源主要有:飛機環境噪聲污染、鐵路干線環境噪聲污染、公路干線環境噪聲污染、交通運輸工具環境噪聲污染、工業生產環境噪聲污染、服務行業環境噪聲污染等。[2]日本環境噪聲污染防治立法主要是一個由下而上的立法過程,最先開始于日本地方政府為防治環境噪聲污染而制定一系列法規和條例。日本國會于1968年在《公害對策基本法》的基礎上制定了《噪音基本法》,該法作為日本環境噪聲污染防治的基本法,對工廠、企業、服務行業的生產活動、建筑施工所產生的。在一定范圍內的環境噪聲污染進行了必先的限定。其后,為了適應新的形勢,日本對《噪音基本法》加以修訂,把交通運輸工具的環境噪聲污染防治也納入該部法律之中,并在原來的立法基礎上擴大了對工廠、企業、服務行業的生產活動、建筑施工所產生的環境噪聲的限定范圍,并制定了更加嚴格的環境噪聲污染監測標準。在環境噪聲污染防治單行法方面,日本政府于1967年制定了《關于預防公用機場附近飛機噪音公害的法律》和1978年制定了《特定機場飛機噪音防止特別措施法》,用于專門規制飛機所產生的環境噪聲污染問題。其它關于鐵路干線和交通運輸的環境噪聲污染防治立法主要有:1967年制定的《關于新干線鐵路噪音對策綱要》、1987年制定的《關于推進國鐵改革后新干線鐵路噪音的對策》、1995年制定的《未來鐵路建設和大規模改良時的噪音對策方針》、1980年制定的《關于整備主要道路沿線的法律》。

3.德國的環境噪聲污染防治立法

篇(4)

中圖分類號:F120.4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9-9166(2011)017(C)-0033-03

一、利益觀念強化

物質利益原則是歷史唯物主義的一個基本原理,長期以來,關于物質利益的原則由于傳統因素的制約,被搞得混亂不堪,相當長一段時期企業職工不敢公開講個人利益。黨的十七屆五中全召開期間,中國社會科學院政治學研究所研究員劉山鷹在接受《中國日報》的專訪時說,收入分配的不公導致人民沒有公平地分享經濟發展成果,這是社會矛盾和不穩定的源頭。并警告說,收入分配問題如果不能得到解決,將會引發社會動蕩。按照物質利益的分配原則去促進生活,促進歷史發展,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使企業成為依法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我發展,自我約束的商品生產者和經營者,其目的正是為了更好地貫徹物質利益原則。尤其是在國有企業推進自主創新,為可持續發展提供支撐過程中,為了科學發展著力調整內部關系,加強內部改革,以股權多元化推動治理結構的合理化,實現社會分配的持續的良性調整,使物質利益原則更進一步得到貫徹落實,從而強化了職工的利益觀念。其原因有如下幾點:

其一,市場經濟存在的條件決定必須承認本位利益,是使職工利益觀念強化的原因之一。

我們知道市場經濟的存在,必然是有兩個因素,一是社會分工。二是生產資料和勞動產品屬于不同所有者。即使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也離不開這兩個基本條件。社會分工和勞動產品屬于不同所有者,這就決定了在全民所有制的單位,企業之間,企業內部職工之間,在物質利益上也存在著“你我”的界線。既然客觀地存在著“你我”的界線,那么在實際中,就得必須承認商品生產者本位的物質利益,如果不承認各企業、職工個人的物質利益,那么商品生產者也就沒有積極性,企業就會失去活力。既然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客觀地存在著物質利益“你我”的界線,那么在我們所實行的各項經濟政策中就必須使這個界線得到真正的貫徹落實。正因為如此職工的利益觀念才得以強化。

其二,企業生產追求目標利潤最大化是使職工利益觀念增強的原因之二。

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企業的一切生產經營活動都是為了增加自身的經濟利益,即追求目標利潤最大化,正是圍繞追求目標利潤最大化,才構成了企業從事生產的內在壓力。企業根據市場的需求有權調節生產,調整產品價格。這樣在各企業之間客觀地存在著競爭。如果企業的實力不雄厚,競爭力弱,就會被淘汰,為此作為企業生產者的職工,當自身的命運與企業的命運連為一體時,企業的經濟利益也就成了他們自身的直接利益,企業的命運成為他們特別關心的焦點。為使自己的物質生活不受影響,迫使職工站在本企業角度去關心其經濟利益,這就使得利益觀念大大增強了。

其三,按勞分配,效益優先原則的認真貫徹,是使職工利益觀念強化的原因之三。

按勞分配中的“勞”不僅僅是勞動者的體力勞動,還包括智力、技術、管理等因素。在按要素分配的今天,關注收入,時世常情。雖然過去也提倡并貫徹按勞分配,但由于“大鍋飯”使得按勞分配原則形同虛設,職工干多干少報酬一個樣。今天,建立企業職工工資正常增長和支付保障機制,把經濟發展成果合理分配到群眾手中,為按勞分配,效益優先原則的徹底貫徹創造了條件。按勞分配其等量勞動領取等量報酬,實質上就是對個人物質利益的肯定。同時多種所有制并存的特點還決定了按勞分配不是唯一的分配方式,這就為效益優先提供了經濟條件,具體表現為不同的企業由于素質上的差別而帶來企業利益的差別;同一個企業內部勞動者由于個人體力智力的差別也帶來了個體收入的差別。這就從根本上對物質利益更進一步給予了肯定。所以今天職工重視物質利益,講經濟、講功利已經成為理直氣壯的時代語言,這是一個不可回避的事實。

總之,在加快轉變國有企業發展方式的過程中,職工利益觀念強化了,它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因此在實際操作中,我們就要對它有個清醒的認識,不合時宜的思想觀念和做法,必定嚴重干擾了科學合理的收入分配體制和制度的建立,使社會公平明顯失衡,使經濟發展過程中效率與公平之間的矛盾不斷深化,倘若我們的思想還停留在過去計劃經濟上,那么哪怕我們在一些具體方法上雖然下了不少功夫,也未免能抓住廣大職工的思想脈搏,因此,我們必須公平公義切好蛋糕,動用初次和再分配等各種手段,調整好高、中、低收入者之間的關系,大庇天下寒士以及低收入群體俱歡顏。

二、民主意識增強

企業職工民主意識是主人翁思想的一種反應形式,它的產生和發展受制于兩方面。一方面社會主義生產資料公有制與勞動者直接結合使職工成了企業的主人,作為企業的主人理所當然有民主管理企業的權利。另一方面雖然有了產生職工民主管理的現實基礎,但并不等于民主意識就會增強,平均主義分配體制下,職工和企業的命運處于分離狀態,職工在自我意識上就根本沒把自己置身于主人翁地位,因此民主意識薄弱。那么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職工民主意識為什么增強呢?概括講有以下原因:

其一,“主人翁意識”的真正確立是民主意識增強的內在動因。

企業職工的民主意識要達到增強,主要取決于職工在企業中的主人翁意識是否真正確立。計劃經濟體制下,雖然有了確立主人翁地位和意識的觀念基礎,但由于企業不是獨立的商品生產者和經營者,因此主人翁的地位與企業的命運處于分離狀態。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企業成為真正的法人實體和市場競爭的主體,對其法人財產擁有獨立占有,經營和處置的權利,這就使包括經營管理者在內全體職工與生產資料的結合更直接,更緊密。

職工與生產資料的緊密結合大大促進了主人翁意識的確立,命運共為一體迫使職工自覺將自己置身于主人翁地位,關心企業的經營狀況,濃厚的參與管理意識促使他們以積極的姿態投身于企業的改革和發展,并通過“職代會”參與決策,監督經營,提建議,獻才智追求民主管理的形式,以期整體效益。所以主人翁意識的真正確立是民主意識增強,要求民主管理的內在動因。

其二,“優勝劣汰”的競爭形勢是促進職工民主意識增強的外在動力。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競爭作為市場的一大特點,存在于每個角落。企業作為相對獨立的商品生產者,為適應市場,彼此之間就要展開競爭,既然有競爭,那么就會出現“優勝劣汰”的格局。當企業的命運與職工命運血肉相連時,嚴峻的現實迫使其不得不關心本企業的命運,正因為如此,強烈的主人翁意識激烈要求實行民主管理。為使自己企業在競爭中不敗,不僅對產品的數量、質量、銷售量表示關心,而且對企業生產中物化勞動的消耗也非常重視。所以“優勝劣汰”的競爭形勢是促進職工民主意識增強的外在動力。

職工民主意識增強表現在要求參政議政上,參政議政實質上就是民主意識的具體表現。面對這種現狀,作為領導者要在加以引導,使之正確行使民利的基礎上,尊重他們的首創精神,努力形成既有個人心情舒暢,又有統一意識的生產經營環境。

三、求知欲旺盛

科技知識來源于生產實踐,并在生產實踐中直接轉化為生產力。但是,在企業吃“大鍋飯”的年代,職工對企業的勞動生產率怎么樣,很少有人過問,因此可轉化為直接生產力的知識也就難以引起人們的重視。那么在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職工為什么會產生強烈的求知欲旺盛呢?其原因有如下兩點。

其一,知識更新的不斷加快,促使職工迫切需求文化知識。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人才是競爭的基礎,知識是競爭的保證。企業作為市場競爭的主體,從實踐中充分認識到知識是增強競爭力度的最有力武器。為此他們一方面積極利用新技術對現有裝置挖潛改造,另一方面全力吸收世界新知識為企業儲蓄后勁。如此以來加快了知識、技術更換的步伐。作為直接從事生產的職工,為適應形勢的發展,提高自身素質,必然產生學文化、鉆業務、求知識的強烈愿望。

其二,職工內部競爭環境的形成,是產生求知欲旺盛的動因。

市場經濟條件下,人才的競爭,知識的競爭,迫使企業千方百計在充實職工的知識結構下功夫、花力氣,為此除對必要的專業人才引進外,還在具體崗位上,根據職工技術水平高低實行達標上崗。使一些綜合素質較高者進入高難度崗位,而相形見拙者受到調整,并根據責任大小,技能高低再給予不同的崗位津貼。這就使復雜勞動與簡單勞動在物質利益分配上拉開了檔次,使職工在技術水平上的差別明顯地反映在利益分配上來。從而形成激烈的內部競爭環境。正是環境的熏陶,強烈的自尊心驅使職工重新認識自己,完善自己,強烈要求學文化,鉆業務,求知識。

求知欲旺盛具體表現為,不少職工不惜犧牲休息時間,參加定向培訓。面對這種現象,我們不能簡單地把它同“出風頭,撈文憑”劃等號,應看到他們與時俱進,渴望文化知識提高自身素質,立志為社會有所作為的思想愿望。

四、需要層次提高

所謂需要,是指有機體內部環境或外部生活條件的穩定要求在人腦中的反映。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將人的需要分為七個層次。前四個為低層次需要,后三個為高層次需要,即,精神的需要。他認為人的需要是由低層次向高層次發展的,一種需要滿足后又會產生新的需要。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職工的低層次需要即物的需要已基本滿足,開始轉向高層次即精神需要。具體表現如下:

1、人際交往擴大

按照馬斯洛的需要層次論,人際交往屬于高層次需要。所謂人際交往是指:人們在由個人支配的閑暇時間內與他人的交往和聯系。人的本性是人的社會性,人類為生存和發展,在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過程中必定要結成一定的社會關系。企業職工人際交往擴大的原因主要來自于如下兩方面。

一方面,現實生活中人與人之間客觀地存在著極大的“差異”,這種“差異”成為促使人們擴大交往的內部動因。正因為彼此之間存在“差異”才要求互補、互助、共生,一起探討問題、尋求意趣,從而在社會元素中實現自我價值。

另一方面,從馬斯洛需要層次看,當人們的低層次需要已基本滿足后,就會向高層次即“求知與理解”的層次發展。而要實現這個高層次,其中包含著必須進一步充實個體的認識結構,增強彼此間理解。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由于職工低層次需要已基本滿足,并向高層次需要發展。這樣那種由于受物質生活條件限制的人際交往,顯然已經難以豐富、充實和滿足人們的認識結構。這就必然要沖破原來狹隘的交往范圍,擴大人際交往,拓展需要層次。

由此看來,人際交往擴大是職工需要層次提高的外在表現形式,而且這種對需要的追求是高尚的,不可把它與腐朽庸俗的“關系學”劃等號。

2、工余活動轉向

從馬斯洛“自我實現”這個高層次看,其中包含著個性心理的發展和完善。心理學認為,個性心理,指心里現象的個別性,包括興趣、性格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物質生活的提高,將那種每天往返于工作崗位家庭兩點一線的生活方式,變為呈“放射線型”的網狀生活結構,就其原因有一下兩點。

其一,個人“收入”的增加為“個性心理”的發展奠定了物質基礎。

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收入的增加為“個性心理”的發展奠定了物質基礎。職工為使自己的性格、興趣、愛好和情感得到更好地陶冶,緊張而繁忙的勞動后,利用閑暇時間努力使自己的生活更加充實、豐富、以實現自我完善。顯然原有“兩點一線”工余做家務的生活方式已經不能滿足這些需要了,這就促使原有狹小的生活空間必然被沖破,導致工余活動轉向整個大自然。

其二,物質條件的優化為工余活動轉向創造了條件。

市場經濟條件下,商品生產已打破了原來的封閉狀態,沖破了產品稀少的壟斷,各種產品應有盡有,往返交通更便捷,通訊網絡四通八達,先進電器突飛猛進進入了職工家庭并排上勞動的用場。物質條件的優化使其從繁重的家務勞動中解脫出來,有了多余的閑暇時間和過剩的精力,原來下班麻將齊上陣、超市酒吧泡的生活方式已感乏味和不滿足,意趣不同的情感驅使他們走出狹小的家庭空間,投身于廣闊的大自然獲取新的感知。

毋庸置疑,職工工余活動轉向是有其必然性的。對這種現象我們要有正確認識,不要認為職工工余活動轉向是“神馬都是浮云”的表現。其實任何業余活動都寓有樂趣,而這種樂趣正是需要層次提高的欲望。

3、審美心理大變

審美情趣是馬斯洛《需要層次論》的最高層。在現代生活中人們的審美心理集中體現在“時髦”上。現代漢語詞典將“時髦”解釋形容為人的裝飾衣著或其它事物“入時”,對“入時”我們可表達為“入時”即跟上時的步伐,不落于時代之謂也!可見其并不是一個壞字眼。作為一種心理現象“時髦心理”是一個時代人心的反映,從積極方面看,時髦心理是一種向上追求的精神,可以說是一種社會競賽,是時代精神的反映,時下一個個發燙的詞條和網絡語言都很給力。因此,時髦心理具有時代性,它和人類的好奇心競爭心以及愛美心是經常聯系在一起的。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職工普遍出現追求美的穿著、美的裝飾、美的布局、美的享受,因此審美心理大變了。引起其變化的原因概括講有以下兩點:

其一,職工“收入”增加是追求美、使審美心理大變的物質基礎。

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企業職工的物質生活得到了改善,低層次的需要基本滿足,開始逐步向最高層次“美的需要”發展。當家庭收入有一定積累時,就出現要求穿得更“時髦”些,住得更舒適些,擺設更現代化些的心理動態。所以“收入”增加是職工審美心理大變的物質基礎。

其二,款式新穎、鑒賞藝術化是刺激職工審美心理大變的外在原因。

心理學定向反射原理認為,審美主體在一定時間內獲得的美感達到飽和程度,如果繼續審美就不能再獲得美感,而當環境中出現另一新的刺激物時,定向反射又迅速恢復,使注意指向新的刺激物。市場經濟條件下,產品豐富,品類齊全,款式新穎,格調藝術化,如此充足的市場,必將使人們的審美意識隨市場牽動,與物品轉移,因此一旦社會環境中出現新式服裝,新的裝飾,新式用品等新的刺激物時,人們的“時髦心理”又會指向新的目標,從而引起審美心理的不斷變化和發展。

美在生活中,生活也需要美。可以說任何時候人們都在追求著美,只是某些原因使人們追求美的程度不同而已。面對今天職工審美心理大變的這種現象,我們一是要認識其必然性。二是要引導。向他們講清“時髦”與美既有聯系又有區別,“時髦”不全等同于“美”,所有“時髦”的東西不一定都是“美的”,要使他們善于區分“美”與“丑”。

綜上所述,在當前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淺析職工隊伍的心理特點,找出產生這些特點的原因。目的是使我們的思想政治工作,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更具有針對性、時效性、現實性和規律性。

篇(5)

中圖分類號:F4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69X(2010)01-0008-04

1 引 言

制造性企業均有各自的供應商隊伍,就大型企業而言,一般均有一二十年甚至更長時間的發展歷程,其供應商隊伍變得越來越龐大。盡管日常也有一些要求來管理這些供應商,但是采購部門在選擇下訂單給哪家現有供應商時,一籌莫展,好像下給誰都可以,同時下給誰又都感覺有缺陷,不合理,只好看誰的價格低就下訂單給誰,或干脆輪流坐莊來下單,導致供應商激勵與良性競爭機制無從談起,偷工減料或無序化低價外包作業,成了舊有供應商爭奪訂單的第一選擇;另一方面,開發單位還在持續開發新的產品,還想于其BOM(Bill of Material)中添加績效未知的新供應商,而新供應商一旦在設計階段未加資格考核就輕易進入新產品的BOM中,后來再想調換綜合績效更佳的廠商,驗證與核準的流程將會漫長而復雜。新供應商的選擇變得越來越主觀化和人情世故化,有時甚至是不擇手段。其結果是:已有供應商素質日益下降,不合供應商資格績效條件的新供應商爭先恐后涌入,企業的供應商隊伍滾雪球似的無序化膨脹,即使采取某種臨時措施強行精簡,也會很快再膨脹,無法執行系統化的供應商管理。可見,企業研究制定一套有效的供應商精簡和防止再膨脹的方法,并在此基礎上對其實施持續的跟蹤管理,勢在必行。

2 以創新能力和品質績效評價考核供應商

一個企業要生存和發展,必須要有一支高效優秀的供應商隊伍為后盾,雙方的關系應是基于互利共贏的伙伴關系而非簡單的買方與賣方的關系[1~3],且這種伙伴關系是基于可度量的優良績效基礎之上的。如果企業建立了這樣一套有效的績效考核評價系統,就能很方便地對公司整個供應商隊伍的績效進行持續的評比和績效排名,該排名應遵循公正、公開、公平的原則,它為執行供應商精簡、構建高績效的供應商伙伴團隊提供了坐標。可見,如何建立適合企業自身實際需要的供應商績效考核評價系統是問題的關鍵。

企業供應商規模各異,各有千秋,縱觀世界500強,他們均有一個共同的特質:以創新+高品質為基石并貫徹于公司經營的始終。可以說,供應商的創新能力評價和品質績效評價是供應商績效管理的核心。目前,各企業有著各式各樣的供應商績效考核模式,但基本上還主要停留在來料檢驗結果和價格高低的環節上的考評,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建立以創新能力IC(Innovation Capability)評價和品質績效QP(Quality Performance)評價為核心的供應商績效SP(Supplier Performance)考核評價模式,就能夠有效偵測到供應商的內在特質,從而決定是否能為我所用。同時,持續對已有供應商績效變化進行監控,并作為動態精簡的依據,可有效避免供應商隊伍膨脹或再膨脹。

3 建立供應商績效考核系統

企業技術創新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4],創新是科學發展觀的核心內容之一。沒有創新,就沒有未來。供應商若沒有創新能力的話,明天的路就必然越來越窄,企業不應該選擇這樣的供應商作為自己的伙伴供應商;品質是工作品質、產品品質和服務品質的總稱,供應商品質績效QP也就包含交貨實物品質Qg(Quality of goods)和服務品質Qs(Quality of service)及價格優劣性Qp(Quality of price performance)。供應商的績效應是其創新能力評價和品質及價格績效評價結果經加權后的綜合。即:供應商績效SP=IC×pi + QP×pq(其中pi, pq為權重)。完成考核后,要對考核的結果進行評定,供應商績效評定的規則定義如下:

合格供應商:85~100%;有條件合格供應商:60~84.9;不合格供應商:

3.1 創新能力的評價

許多企業認為:創新與否是供應商自身的事,供應商只要能交出合格產品就行,其它與本企業無關,這是短視的觀念。供應商沒有創新能力,就沒有發展后勁,其命運只能是一步步走向衰竭。高度關注供應商的內部創新能力,對于保證企業自身長遠發展息息相關。著眼于供應商創新能力評價的客觀性、可量化性、可追溯性、可比較性的考量,并結合供應商經營運作過程的實際,可每季度按表1對供應商創新能力進行一次評價。

3.2 品質績效評價

如果說創新能力決定了供應商的未來,也決定了其是否有技術能力成為企業的長期伙伴供應商。那么,品質績效則是企業現有供應商合格資格能否得以維持的前提條件。SQE(Supplier Quality Engineer)人員每月對供應商產品品質和品質改善狀況進行Qg績效評價,采購人員則每月對其交付及時性、售后服務績效和價格績效進行Qs和Qp評價,并按照其重要程度予以權重處理,得到供應商月度QP: QP=Qg×g + Qs×s + Qt×t(其中,g,s,t為權重);依據每月QP實績可求得每季度供應商的平均品質績效SP=IC×pi + Σ(QPi)×pq/3。

3.2.1 供應商產品品質與品質改善評價(Qg)

SQE人員針對進料品質Qi(Quality of incoming material),客戶對材料品質抱怨Cc(Customer complaint)和品質管理Qm(Quality management)三方面的績效分別按q1/q2/q3予以加權處理,得到供應商實物品質和管制績效評價結果,評價要素如圖1,計算公式:Qg=Qi×q1 + Cc×q2 + Qm×q3 (其中,q1,q2,q3為權重)

3.2.2 交付及售后服務品質評價(Qs)

由采購人員針對準時交付率Od(On-time delivery),交付彈性處理Df(Delivery frexibility)和售后服務As(After sales)績效,按照d1/d2/d3的權重進行評價,評價要素如圖2,計算公式:Qs=Od×d1 + Df×d2 + Cq×d3 (其中,d1,d2,d3為權重)

圖2 供應商交付績效評價要素構成

3.2.3 價格績效評價(Qp)

由采購人員針對供應商的價格競爭性Pc(Price competitiveness)、降價率Pr(Price reduction)、付款條件Pt(Payment term)和主動降價性Pp(Proactive price reduction),依據p1/p2/p3/p4的權重進行評價。評價要素如圖3,計算公式:Qp=Pc×p1 + Pr×p2 + Pt×p3 + Pp×p4 (其中,p1,p2,p3,p4為權重)

4 考核的供應商的流程、步驟與方法

依據上述供應商季度績效,企業就可以很客觀公正地對其供應商隊伍進行評比,優勝劣汰,實現供應商精簡。具體步驟按圖4流程展開執行。具體流程闡述如下:

4.1 按物料類別對應分類列管現有供應商

首先將企業的主要物料按制造/工藝差異分為幾個大類如:PCB、五金、塑膠、連接器等,依據物料類別將供應商對應分類列管,后續周期考核、評比與精簡均在各類別內對供應商展開。

4.2 對現有供應商資格歸為六類列管

第1類:依據供應商與企業的合作現況與交付實績,將在兩年左右時間內無業務往來的供應商定義為冬眠供應商;

第2類:將在過去相互互動業務過程中,經審核不能達到企業要求的供應商定義為不合格供應商;

第3類:重新審查合格供應商資料,甄別出因歷史原因造成的資料錯誤的供應商定義為廢棄供應商;

第4類:客戶核準并指定的供應商定義為客戶指定供應商,此類供應商企業僅進行正常的周期績效考核和來料品質管制,并將結果反饋客戶,其合格供應商資格的維持或取消由客戶裁定;

第5類:供應商與企業的合作現況與交付實績一直處于比較平穩優良狀態的供應商,暫定義為合格供應商,并納入后續周期SP考核進一步考察;

第6類:對于當初以有條件合格或在后續互動合作中,實際績效狀況表現較差的供應商,暫繼續列為有條件合格供應商,并納入后續周期SP考核。

4.3 首輪立即式精簡

對上述第1~3類因歷史原因沉淀下來的長久已無交易或績效差的各類別供應商,在對應類別內給予立即精簡(屬于單一供應商暫不能立即精簡的,列入特別管制如每次來料執行100%篩選后入庫等。同時,繼續執行后續SP考核,且啟動替代供應商選擇流程)。

4.4 對剩余的供應商考核

對第4~6類供應商進行首輪創新能力和品質SP考核。對于考核不合格的第4類客戶指定供應商,通報客戶處置;對于考核不合格的第5~6類供應商,要求供應商限期改善。

4.5 周期SP績效考核

首輪績效考核合格的供應商,納入后續每月持續的周期品質績效考核并推動持續改善。

4.6 限期對策改善

對首輪或周期績效考核不合格的供應商,企業必須要求其提交改善對策,要求限期改善,并對對策的有效性執行驗證確認。對于改善有效的供應商,繼續納入后續周期績效考核,監控其績效。對改善無效的客戶指定供應商,同樣需要反饋給客戶處置。

4.7 動態性供應商精簡

針對限期改善無效的供應商或無意愿執行改善的供應商,發現一個,及時精簡一個。

4.8 維持適度規模的合格供應商隊伍

經過持續動態供應商的精簡,必要時再尋找新供應商,來滿足不斷變化的市場/客戶需求,并推動合格供應商間的良性競爭,企業的合格供應商隊伍將維持在適度規模。

5 應用案例

US公司是一家具有30年歷史的大型全球化的電子設計與制造服務企業,與一系列全球大公司有著近三十年的長期穩固的合作關系,但其在冊合格供應商數目也高達5100家之多。按以上步驟,將US公司物料分成9大類,將提供每類物料的供應商分成1~6六個小類,其中1~3類占40%,5~6類僅占23%,第4類也高達37%(1887家),我們將其中的1~3類執行首輪立即性精簡,US公司供應商隊伍立即就被精簡了40%(2039家)。我們再對其中的5~6(1173家)供應商執行首輪創新能力和品質績效評估,發現第5~6類供應商中約有20%(236家)評價得分低于60,屬于不合格供應商。SQE發出改善對策要求書,要求供應商限期改善。SQE持續對供應商的改善跟進確認。經確認,這些供應商中還是有約35%(83家)不能達到有條件合格供應商資格標準,US公司按規則執行首次動態供應商精簡,再次精簡83家供應商,共成功地精簡了42%共計2122家不合格供應商。以上精簡均基于統一的量化標準,體現了客觀公正性。US公司正按計劃持續進行周期供應商SP績效考核和動態精簡,并必要時增補新合格供應商。可以預見,US公司的供應商隊伍將能持續維持在高效和適度的規模上。

6 結論

案例證明:基于創新能力評價和品質績效評價為核心的供應商績效考核系統,是企業執行供應商精簡并防止再膨脹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參考文獻:

[1] 馬士華,林勇,林志祥.供應鏈管理[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0.

[2] 詹姆斯L,博薩特.王劍譯.供應商管理手冊[M].北京:中國城市出版社,2004.

[3] 王成,劉慧,趙媛媛.供應商管理業務精要[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0.

[4] 馬衛國,王歡.淺議技術創新與企業核心競爭力[EB/OL].公文易文秘資源網/2009-10-08.

Research of Suppliers Retrenchment Method for Large CompaniesBase on the Core

Performance Rating of Innovation & Quality from Suppliers Performance Review

Jin Xing,Balance Zhou

篇(6)

1引言

多環芳烴(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 PAH)是最主要的大氣有機污染物之一,具有顯著的致癌、致畸、致突變效應(美國環保署,US EPA,1984)\[1\]。研究表明,PAHs普遍存在于氣相或顆粒相,城市大氣中90%以上的顆粒相PAHs存在于粒徑

2實驗部分

2.1儀器與試劑

Quatto micro GC串聯四極桿氣質聯用儀(美國Waters公司);大流量PM2.5單通道采樣器(VFCPM10, 美國賽默飛世爾科技有限公司);SPME裝置:SPME手動進樣柄,85 μm聚丙烯乙酯(Polyacrylate, PA),50 μm聚二甲基硅氧烷/二乙烯苯/碳分子篩(Polydimethylsiloxane/Divinylbenzene/Carboxen, PDMS/DVB/CAR)和100 μm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萃取纖維(美國Supelco公司)。NEVAP 111型氮吹儀(美國Organomation公司)。SB5200DTN型超聲波清洗機(寧波新芝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6種EPA優控PAHs的混合標準、3種氘代PAHs(d8Acenaphthylene, d10Phenanthrene和d12Chrysene)、甲醇和二氯甲烷(色譜純,美國SigmaAldrich公司)。氘代PAHs配制成10 mg/L甲醇混合標準溶液,作為內標使用。超純水(18.2 MΩ?cm,由美國Thermo公司純水儀制得)。石英纖維濾膜 (20 cm×25 cm, Pallflex Membrane Filters,美國Pall 公司)。

4 結 論

本研究將固相微萃取樣品前處理技術與氣相色譜串聯質譜聯用檢測了PM2.5中的16種EPA優控PAHs。在多反應監測模式下,通過對比不同萃取條件和萃取方式下PAHs的響應強度,優化了萃取條件,實驗結果表明,100 μm PDMS固相萃取纖維對PAHs的萃取選擇性最高,最佳萃取條件為:超聲萃取;萃取溫度為60 ℃;萃取時間為30 min,樣品溶液中不加鹽,據此降低了石英膜樣品的用量,提高了萃取選擇性、檢測靈敏度和精度。檢測了清華大學采樣點采取的2013年1月1~15日北京PM2.5樣品中16種優控PAHs,實驗結果表明,其中總質量濃度相對較高的依次是四環、五環和三環的PAHs,分子質量濃度較高的依次是熒蒽、芘、苯并(b)熒蒽、GFDA2、苯并(a)芘、苯并(k)熒蒽、苯并(a)蒽和菲,PAHs的污染主要來源于化石燃料燃燒和機動車排放。

References

1 Nisbet Ian C T, LaGoy Peter K. Regulatory Toxicology and Pharmacology, 1992, 16(3): 290-300

2 WU ShuiPing, LAN Tian, ZUO Qian. Environmental Chemistry, 2005, 24(1): 76-80

吳水平, 藍 天, 左 謙. 環境化學, 2005, 24(1): 76-80

3 ZHAO HongShuai, LIU BaoXian, CHANG Miao, SHEN XiuE, WANG XiaoJu, XU SuShi, ZHAO QiYue. Chinese J. Anal. Chem., 2014, 42(5): 729-734

趙紅帥, 劉保獻, 常 淼, 沈秀娥, 王小菊, 徐穌士, 趙起越. 分析化學, 2014, 42(5): 729-734

4 Belardi R P, Pawliszyn J B. Water Pollution Research Journal of Canada, 1989, 24(1): 191-218

5 Arthur C L, Pratt K, Motlagh S, Pawliszyn J, Belardi R P. J. High Res. Chromatogr., 1992, 15(11): 741-744

6 Pillonel L, Bosset J.O., Tabacchi R. LWT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2, 35(1): 1-14

7 Tuduri L, Desauziers V, Fanlo J L. J. Chromatogra. Sci., 2001, 39(12): 521-529

8 WU CaiYing. 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 Beijing Chemical Industry Press, 2011: 115-122

吳采櫻. 固相微萃取. 北京: 化學工業出版社, 2011: 115-122

9 DUAN FengKui.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Sources of Carbonaceous Aerosols in Beijing, Beijing: Tsinghua University, 2006: 117-132

段鳳魁. 北京市含碳氣溶膠污染特征及來源研究. 北京: 清華大學, 2006: 117-132

10 Poerschmann J. Journal of Microcolumn Separations, 2000, 12(12): 603-612

11 Mayer P, Vaes W H J, Hermens J L M. Anal. Chem., 2000, 72(3): 459-464

12 Vaes Wouter H J, Philipp M, Oomen Agnes G, Hermens Joop L M, Johannes T. Anal. Chem., 2000, 72(3): 639-641

13 Zhang Z, Pawliszyn J. J. High Res. Chromatogr., 1996, 19(3): 155-160

14 Zhang Z, Pawliszyn J. J. Phy. Chem., 1996, 100(44): 17648-17654

15 Poerschmann J, Gorecki T, Kopinke F D.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0, 34(17): 3824-3830

16 Nisbet C, LaGoy P. Regulatory Toxicology and Pharmacology, 1992, 16(3): 290-300

17 Guan F Y, Watanabe K, Ishii A, Seno H, Kumazawa T, Hattori H, Suzuki O. J. Chromatogr. B, 1998, 714(2): 205-213

18 PérezTrujillo J P, Frías S, Conde J E, Conde J E, RodríguezDelgado M A. J. Chromatogr. A, 2002, 963(1): 95-105

19 ZENG FanGang, WANG GuanYu, TIAN Jian. Acta Scientiae Circumstantiae, 2002, 22(3): 284-288

曾凡剛, 王關玉, 田 健. 環境科學學報, 2002, 22(3): 284-288

篇(7)

近些年來,我國大部分城市被霧霾席卷,有的城市甚至遭遇6級以上的嚴重霧霾。隨著城市大氣污染的加劇,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城市空氣質量,嚴重威脅著城市居民的身體健康,也給當前我國經濟發展觀念敲響了警鐘。因此,要分析導致城市大氣污染的原因,然后采取相應的治理措施,為人們創造宜居城市。因此,本文首先分析大氣污染的概念和成因,接著就如何做好大氣污染治理展開論述。

一、大氣污染的概念以及成因

大氣污染問題越來越受到社會各界的普遍關注,要解決大氣污染問題,就要分析成因,制定完善的大氣治理措施,改善空氣質量,為人們創造良好的空氣環境。

1.大氣污染的概念

所謂大氣污染是指人類生產、生活活動或自然界向大氣排出各種污染物,其含量超過環境承 載能力,使大氣質量發生惡化,使人們的工作、生活、健康、設備財產以及生態環境等遭受惡劣影響和破壞。污染源可分為天然污染源和人為污染源。天然污染源是指自然界向大氣排放污染物的地點或地區,如排放灰塵、二氧化硫、硫化氫等污染物的活火山、自然逸出的瓦斯氣,以及發生森林火災、地震等自然災害的地方。人為污染源則又可按不同的方法分類:按污染源空間分布方式可分為點污染源、面污染源、區域性污染源;按人們的社會活動功能可分為生活污染源、工業污染源、交通污染源等;按污染源存在的形式可分為固定污染源和移動污染源。

2.大氣污染的成因

隨著我國城市化水平不斷提高,在創造大量的物質財富的同時,也對生態環境造成破壞,污染了大氣環境,導致城市霧霾現象不斷加劇。下面就針對大氣污染的成因展開論述。

(一)燃料燃燒。隨著工業行業的迅速發展,需要大量的能源和燃料,尤其是在工礦地區和工廠比較集中的崎嶇,污染濃度很高。在實際生產過程中,有的企業沒有采用新的節能技術,仍然采用高硫煤作為燃料,尤其二氧化硫,對環境造成了極大的污染。還有一些化工企業,產生了大量有毒氣體,造成了嚴重空氣污染,危害著人們的身體健康。

(二)交通運輸,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我國交通行業的迅速發展,人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私家車數量出現成倍的增長,不僅造成了交通的阻塞,而且車輛排放的尾氣,同時夾雜著大量的可吸入顆粒,對大氣產生極為嚴重的污染。

(三)生態環境破壞。隨著人口不斷增加,需要更多的生存空間,就會無休止的破壞自然環境,出現很多濫砍濫伐的情況,植被遭到破壞,增加了水土流失,導致有的地區出現揚沙和揚塵,對人的身體也會造成損害。

(四)工業布局不合理。在有的城市,是依托資源建立起來的,但是整體布局不合理,導致市區空氣污染嚴重;還有的新型的城市,沒有制定長遠的發展規劃,環保綠化沒有跟得上城市發展的步伐,綠化標準遠遠達不到城市實際發展的需要。

(五)環境意識薄弱,經濟發展沒有做好科學發展和可持續發展。在很長一段時期里,一些地區的政府部門只顧盲目的追求區域的經濟發展,在進行經濟發展的過程中或者在進行城市或者產業規劃的時候,往往會忽視對大氣環境保護的內容,造成以犧牲環境為代價換取經濟的快速發展。這造成的環境危害和損失是難以挽回的。

二、防治大氣污染的措施

為了做好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環保部門要協同其他部門,認真分析大氣污染出現的原因,不斷總結經驗教訓,結合城市發展,制定出長遠的控制防治規劃,為人們創造良好的生活環境。下面就如何做好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展開論述。

1.做好大氣防治的措施

就目前而言,治理大氣污染的途徑和方法很多,具體包括調整能源戰略、采用清潔能源、推行清潔生產工藝、合理使用煤炭資源、強化大氣環境管理、進行污染物總量控制,應用綠色植物凈化大氣等。在城市發展過程中,要使用清潔能源,比如風能、太陽能以及水能。在工業生產過程中,要不斷采用高新的節能技術,提高煤炭資源的利用效率,提升煤炭燃燒方式;還要健全城市大氣污染管理法律,對大氣污染進行監控。

隨著城市空氣污染不斷加劇,大氣含有很多有害物質。因此,為了更好的控制空氣污染,要根據大氣污染的程度,采用不同的方法對大氣環境進行監測。大氣常見的污染物主要包括懸浮顆粒、浮沉、可吸入式顆粒、一氧化碳、二氧化硫、鉛、氟化物等。

2.綜合整治方法

在城市發展過程中,要制定完善的大氣污染整治計劃,控制好最大排放量和削減量,從而根據實際情況,確定科學合理的大氣污染治理方案。同時要根據城市發展結構和交通情況,確定污染城市大氣的污染物,做到有的放矢和對癥下藥。因此在實際治理過程中,要改進落后的燃料方式,廣泛普及氣體燃料、太陽能以及地能等能源,通過綜合治理的方法,建立無煙控制區;另外,要做好城市發展規劃,調整工業布局,加強城市空氣污染源的質量,降低尾氣和廢氣的排放量;還要做好城市綠化工作,提高城市綠化水平,凈化城市空氣。

3.利用氣象條件防治大氣污染

在污染源變化比較穩定的情況下,大氣污染狀主要取決于氣象條件。在實際過程中,污染物在大氣中的稀釋和擴散受氣象條件的支配非常明顯,因此,利用氣象條件來制約污染源是防治大氣污染現實而又有效的途徑,而污染氣象條件預報則是其中的關鍵。氣象部門不僅要提供大氣污染預報,還可以為政府規劃部門搞好城市建設的合理布局和城市環境規劃提供科學依據。所以氣象部門可以通過人工增雨、增雪、消霧等技術來凈化大氣、消除污染。

參考文獻:

篇(8)

中圖分類號:X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5)12(b)-0189-02

大氣污染問題的存在不僅會對人們的身體健康構成危害,導致人體出現急、慢性中毒的癥狀,如果人長時間處于受到污染的空氣環境中,體內的遺傳物質會在污染物長時間作用下發生突變,導致后代畸形或是使機體發生癌變,還會對工農業造成嚴重危害,比如:工業材料和設備以及建筑設施會受到大氣中SO2、NO2和酸性污染物的侵蝕;酸雨不僅會對農作物生長造成直接影響,還會引發土壤和水體酸化,溶出的有毒成分又會毒害動植物與水生生物,嚴重的還會使森林衰亡、魚類滅絕。此外,大氣環境受到污染之后還會對天氣和氣候造成影響,比如:能見度降低,使得太陽光對地面的輻射量減少、在氮氧化物和氟氯烴類以及碳氫化合物等污染物作用下,臭氧大量分解出現臭氧層空洞問題、地球氣候在溫室效應影響下逐漸變暖等一系列環境效應。可見,大氣污染對人類生存、發展構成了嚴重威脅,亟待加強對大氣環境的保護與治理。下面就此問題做進一步探討。

1 引發大氣環境污染的影響因素

大氣環境在城市發展腳步不斷向前邁進的過程中受到越來越嚴重的污染,直至今日已經嚴重破壞了人類的生存環境,影響到了人類正常的生產、生活,威脅到人類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為此,在經濟和科學技術都得到了迅猛發展的當代,迫切需要對大氣環境污染問題加強重視,積極探尋治理和解決的有效措施。為提高大氣環境治理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必須先找到污染問題出現的根源,這樣才能保證大氣環境治理更加徹底。下面就分析下引發大氣環境污染問題的主要原因:

1.1 城市發展腳步過快

在大氣環境還沒有遭受到如此嚴重破壞的時候,大氣污染問題也并沒有明顯的表現,再加上一直以來,國家都把關注的重點放在了經濟發展上,所以,在不斷加快城市建設步伐和推動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完全把保護大氣環境的問題拋在腦后,沒有這個意識,以致出現現在如此嚴重的大氣污染問題,若一直放任不管,不采取任何治理措施,任其發展下去,必將對生態環境造成無法挽回的破壞,乃至影響到環境、人類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在城市化建設進程中最明顯的特征就是工業化,雖然工業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帶動了經濟的發展,但同樣的也給環境造成了很大破壞,尤其是大氣環境。最為突出的問題就是一些工廠一心只想把生產效率和生產效益提升上來,而對自身可能對環境造成污染危害的行為視而不見,把廢水、廢氣隨意排放到大氣和周邊河流當中,經過生態循環就會間接對大氣環境造成嚴重影響,并陷入惡性循環當中[1]。

1.2 生活垃圾

人們日常生產、生活中產生的各種生活垃圾也會給大氣環境造成一定污染,比如:農業生產中的秸稈焚燒、生產制造工業中產生的各種固體廢棄物、生活油煙、污水等。以破壞大氣環境為代價謀得經濟增長和物質生活水平提升是不科學的,是一種目光短淺的行為,如果對這些人類可控行為再不加以控制,最終承擔后果,受到傷害的還是人類自己。

1.3 機動車尾氣排放

城市化發展、人們物質生活水平提升的另一個特征就是,摩托車、私家汽車等各種大中小型車輛越來越多,現在的人們在出行時很少會選擇步行,以致道路上到處都是行駛中的機動車輛,排出大量對大氣有污染作用的機動車尾氣。

2 新形勢下治理大氣污染、保護大氣環境的有效措施

2.1 大氣環境的保護

第一,針對機動車尾氣污染問題采取一定措施,在機動車管理上實行黃綠標管理辦法,這樣只有那些尾氣排放不會對大氣造成污染,并持有相應證明標志的機動車才能上路行駛[2]。同時,在治理在用機動車尾氣污染防治工作中應用簡易工況法,并針對機動車排氣污染制定包括初次檢驗與年度檢驗等方式在內的定期檢驗制度以及動態檢測和抽樣檢測活動。此外,還要注重機動車燃料管理工作的開展和油氣回收治理工程的推進,一方面從源頭上保證燃油合格;另一方面通過對儲油庫和汽油運輸以及加油站油氣污染狀況的全程監督,避免或減少有機物污染問題發生。

第二,加強環境監管,嚴控燃煤類污染源排放污染物,進一步推進分散燃煤鍋爐的改造力度和拆并力度,比如:將處于熱電聯產覆蓋范圍之內的燃煤小鍋爐、分散鍋爐以及集中供熱鍋爐并入集中管網。同時,在各大城市和鄉鎮地區針對高污染燃料劃分禁燃區和嚴管區。

2.2 大氣環境的治理

2.2.1 煙氣污染物治理措施

第一,從宏觀角度出發進行全面規劃和合理布局。治理大氣煙氣污染時,首先應該在觀念上認清和擺正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之間的關系,實現二者的平衡、協調發展。在此基礎上對存在于當地的煙氣污染源種類和數量、分布情況等信息進行全面細致地深入調查,為煙氣污染物治理工作的開展做好準備,提供參考依據[3]。另外,在對那些會產生煙氣污染物工業產區進行規劃布置的時候,要將當地風向可能對其產生的影響劃入考慮范圍之內,這就需要把這些工業產區布置在位于城市主導風向下風向的位置,同時,還要保證居民生活區與煙氣污染區間留有足夠的間距,并在二者之間設置綠化帶。

第二,積極開展綠化造林工作。在防治大氣污染的眾多措施當中,綠化造林不失為既高效,又經濟的一種防治辦法,因為綠色植物相當于天然的空氣過濾器,城市綠化當中的植物還具有吸附和阻礙灰塵的功能,當雨水沖洗過后能起到凈化空氣的作用。另外,植物經過光合作用之后還能夠吸收空氣中二氧化碳,并向大氣中釋放出大量氧氣,有助于空氣質量的改善。

2.2.2 顆粒污染物治理措施

當固體燃料燃燒過后會向大氣中排放出大量煙塵,使大氣環境中出現煙塵、粉塵、霧等污染物。當期治理大氣顆粒污染物的方法主要有干法、濕法和過濾法以及靜電法。干法治理主要是利用顆粒污染物自身所受重力作用和離心力作用,常用的有慣性除塵、離心除塵和重力除塵等方法,用到的設備設施有旋風除塵器、慣性除塵器和重力沉降室等。濕法治理主要是先利用水或者其他液體潤濕存在于大氣環境中的顆粒污染物,然后再把它們收集起來進行相應去除處理,當前階段主要使用的幾種濕法治理辦法有泡沫除塵法和洗滌除塵法等,期間會使用到噴霧塔、填料塔和泡沫除塵器等設備。過濾法則是利用有很多毛細孔的濾料老過濾含有顆粒污染物氣體來達到去除顆粒污染物的目的,當前階段常用的方法有布袋過濾法和填充層過濾法等,其中會用到的過濾設備有顆粒層過濾器和帶式過濾器等。靜電法主要是利用高壓電場的電場力作用去除存在于大氣中的顆粒污染物,在使用此種方法的時候需要把顆粒污染物大小、數量、操作費用等多種因素都考慮到,以此為參考依據選擇適合的治理辦法。一般來說,當大氣中的顆粒污染物比較大的時候宜采用干法治理;當顆粒污染物比較細小的時候宜采用過濾法與靜電法[4]。

3 結語

綜上所述,大氣環境污染問題是當前我國面臨的主要問題,應將其與經濟發展放在同樣重要的位置上,經濟采取各種措施加強對大氣環境的保護力度和治理力度,保證環境、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米良川.新形勢下我國大氣污染治理的方法探索[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5(21):2026-2027.

篇(9)

伴隨著現代化技術的快速發展,環境的改變正嚴重的損害著人類的健康,越來越多的人們開始意識到保護環境的迫切性和重要性。環境的污染包括大氣污染、水污染和噪音污染等等,其中大氣污染是和人類聯系最緊密的。近些年來衡水市的大氣污染愈加嚴重,污染嚴重的影響了衡水市的環境,同時威脅了人們的身體健康。大氣污染不僅是我國各個城市環境中要面臨的重要問題,對衡水市而言,更是重中之重。

1 大氣污染的特征

大氣污染不僅是影響衡水市城市環境的重要因素,也是需要環境治理的重點內容。由于治理大氣污染工作的不完善和治理過程中的困難,沒有得到顯著的治理效果,衡水市的大氣污染主要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特征:

1.1 污染物較多

隨著衡水市工業新區和其他一些工廠的發展,大氣污染源在逐漸增加,工廠生產和居民生活產生的廢氣,以及私家車產生的尾氣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污染源,PM2.5是近期各個城市中霧霾天氣中的主要顆粒,霧霾天氣更加劇了大氣污染的速度。

1.2 污染范圍較大

由于空氣的擴散使污染物漂浮,同時受到風向和氣候的嚴重影響,增大了大氣污染的影響范圍,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大氣污染治理的難度。

1.3 污染治理困難

大氣污染的治理工作是十分復雜和繁瑣的,需要完善的治理措施和有效的預防措施,但很難準確的控制污染源,并且沒有完善的治理措施和監管制度,使整個大氣污染治理的工作存在很多困難。

2 衡水市大氣污染的原因

大氣污染的來源可以分為固定污染源和移動污染源兩類。由于衡水市工業新區的發展,工農業生產活動中燃料燃燒產生的污染物和居民產生的生活垃圾屬于固定污染源;由于衡水市機動車的發展,私家車大量使用產生的汽車尾氣屬于移動污染源,兩種污染源造成了嚴重的大氣污染,并嚴重的威脅了城市的發展和人們的健康,但是大氣污染治理工作十分困難,大氣污染的影響因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2.1 衡水市經濟發展方式的影響

衡水市的發展主要依靠工業生產,而傳統的工業生產會產生大量的廢氣和污染物,產生的廢氣和污染物是導致大氣污染的重要因素之一。

2.2 居民環保意識的薄弱

當前衡水市居民的環保意識還很淡薄,多數居民認為只有工業廢氣才導致大氣污染,沒有意識到自身的生活中產生的廢氣也污染了大氣,比如汽車產生的尾氣、煙花爆竹產生的氣體和生活垃圾等等,都污染了大氣。

2.3 治理措施的不完善

由于大氣污染的治理過程緩慢,且環保部門的治理措施不完善,使現有的治理難以發揮有效的作用。環保部門沒有實時的對污染進行監測,對大氣污染物的監測力度不夠,監測范圍不合理,導致一些容易控制的污染物釋放到大氣中,對大氣治理造成了不利的影響。

3 綜合治理大氣污染的建議

改善環境對于城市發展和人們的健康很重要,但治理大氣污染是改善環境重中之重的舉措,為了盡快改善衡水市的環境,能更好的綜合治理大氣污染問題,提出如下建議:

3.1 提高居民的環保意識

造成衡水市大氣污染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居民對環保意識的認識薄弱是重要的因素,應通過加強環保的宣傳教育,普及環保知識,使居民提高對環保的認識,明確知道造成大氣污染的污染源和重要原因,進而正確的改善自己的生活方式,減少生活廢物,自覺保護環境。

3.2 完善衡水市大氣污染的治理措施

為了進一步完善治理措施,衡水市的環保部門可以通過相關的法律手段對造成污染的工廠企業進行限期整理,并通過限制發放生產許可證的方法要求工廠企業進行整改;市政府應該加快餐飲行業的油煙凈化裝置的安裝進度,減少油煙的排放,加大力度取締或者整改露天燒烤;在完善治理措施的同時,市政府應積極開展大氣環境治理考核活動,將日常大氣的督查情況應用于考核結果,并定時定期的公布衡水市大氣環境的質量和排名。

3.3 采用科學技術減少污染物

在綜合治理大氣污染的過程中應合理的采用現代的科學技術,在大氣污染的源頭做好凈化防治工作,減少工業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氣和煙塵的排放量,使污染物扼殺在污染源的搖籃中。采用先進的科學技術做好排污大戶工廠的整理建設工作,并大力推行潔凈且無污染的技術,盡可能的減少污染物排放。

3.4 調整工業布局,搞好城市綠化

為減少污染物排放到大氣中,應將排污量大的工廠企業設置在城市的郊區,在郊區和城市之間建造防護林,并在城市中種植能吸收一些有害氣體和粉塵的有針對性的植物,以起到凈化空氣和保護大氣環境的作用,降低大氣污染對人們造成的危害。

3.5 提高政府部門的監管力度

衡水市政府部門應加強對環境的監管力度,針對環境問題應出臺相應的監管方案,提高所有工作人員的環境保護意識,降低工廠企業所排放的污染物數量,努力使污染物數量符合國家檢測標準,并嚴肅處理污染物排放超標的工廠,從政治和經濟等多方面遏制工廠的違規行為,確保衡水市相關部門的執法質量,有效的控制大氣污染物的排放。

4 結束語

我們對大氣污染的特征和形成大氣污染的原因進行了詳細的敘述,治理大氣污染是衡水市改善環境面臨的重要問題,而治理大氣污染又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作,要想真正的治理大氣污染問題,應需要衡水市各個部門和居民的密切配合,認真分析大氣污染的形成原因,并制定出有效的綜合治理對策,對大氣環境進行實時的監測和科學的管理,從而提高衡水市的空氣質量,保證人們的身體健康。

參考文獻

[1]何靜華.有關大氣污染預防及防治工作的探討[J].科技資訊,2013(29).

[2]陳智.淺談城市大氣污染極其綜合防治[J].科學時代,2013(4).

篇(10)

1 大氣污染源及危害

1.1 我國大氣污染因素及現狀

對于大多數發展中國家來說,在經濟發展的頭些年都要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在各項技術不夠成熟的情況下,只依靠充分的資源以及廉價的勞力來實現經濟的快速發展,在發展過程中經濟效益始終排在第一位,對于環境的保護工作做的不夠到位,導致了生態的破壞以及空氣污染等環境問題,尤其是在工業廢氣方面,由于沒有先進成熟的廢氣處理工藝,很多工廠對廢氣都只進行高空排放處理,使得我國大氣污染近些年來日益加重。

1.2 危害

大氣污染的危害首要就是對人體和動物的健康傷害,人或動物吸入過多的污染空氣或吃了被空氣污染的食物就會危害健康,造成病變甚至死亡;此外,大氣污染嚴重之后有可能形成酸雨對農業、林業、養殖業還有建筑物等造成影響;大氣污染要是更加嚴重會破壞臭氧層形成空洞,或者由于CO2的排放過多形成溫室效應,造成全球變暖,對人類和生物的生存環境造成危害。

2 激光質譜大氣探測方法

2.1 激光質譜法的原理

大氣污染主要是由燃燒氣體造成的,而大氣污染源氣體主要有CO、CO2、NOx、SO2以及二惡英類化合物等,其中二惡英有毒并且是嚴重的致癌物質,二惡英主要來源是垃圾的焚燒,應用激光質譜法能夠有效的檢測出空氣中的二惡英化合物。激光質譜法是共振多光子電離(REMPI)與飛行時間質譜(TOF-MS)的結合,在共振多光子電離時,中性分子吸收一個或多個光子達到中間激發態,再吸收一個或多個光子實現電離,通過與分子中間激發態的共振,產生電離的幾率很高,最簡單的情況就是中性分子吸收一個光電子達到其激發態,再吸收第二個光子達到電離限之上的連續態,這就是(1+1)共振多光子電離過程。此時,需要通過高階多光子電力過程,依據每個分子特殊的吸收光譜的特點,可以用合適的激光波長來選擇電離某些分子,同時可以抑制其他分子的電離信號,因此共振多光子電離法可以實現多組分分析;同時激光質譜法還會使用飛行時間質譜儀,這個質譜儀可以對脈沖激光產生的離子進行選擇性探測,高速的對離子進行質量分辨,具有高靈敏度和高質量分辨率的特點,其激光器和進樣系統的重復率可達到100Hz,能夠實現10ms的時間分辨。

2.2 激光質譜法的優勢和應用

與傳統的大氣污染源探測技術相比,激光質譜法具有高靈敏度、高選擇性、高速度分辨和多組份一起分析等優點,是目前國內對大氣污染源探測的主要探測技術,激光質譜發不僅能夠實現實時動態監控,還能有效地對大氣進行全面的污染源確認,有利于快速、全面地得出分析數據以及確定污染氣體治理方案。目前,激光質譜法在我國汽車尾氣和垃圾焚燒氣體探測中得到了大力應用,采用可移動的激光質譜儀,可以有效地對汽車尾氣中各個成分實時動態變化進行監控和繪圖,對汽車在不同行駛狀態時的尾氣污染物變化提供可靠證據,得出汽車在什么行駛狀態下才能使尾氣中有害物質濃度最低,確認什么時候燃燒最為安全,對空氣污染最小;總的來說激光質譜儀起到了排放氣體的有效在線檢測的作用。

3 大氣污染防治措施

我國目前空氣污染的主要問題是含菌量大、懸浮顆粒和可吸入顆粒含量高、工業廢氣排放不達標、機動車尾氣排放量大、生活垃圾焚燒不完全等,針對我國大氣污染的國情,在大氣污染防治措施方面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3.1 采用激光質譜法對大氣污染源進行實時探測

治理污染的同時也應該控制污染源,才能保證空氣治理工作得到效果,因此對大氣的污染源進行實時探測就是尤為重要的,采用激光質譜法高速高效的進行探測,通過得出的數據和圖譜分析空氣污染情況,及時采用有效手段解決污染源問題,不能徹底解決也要把污染指數控制在國家法律規定的合格值范圍內。

3.2 改善燃燒工藝

其實大多數的工業污染和生活垃圾焚燒污染都是由于燃燒不完全造成的,采用先進的國外技術或者自主研發更好的燃燒技術是解決大氣污染的重要一步,如果燃燒工藝不能夠得到改善,廢氣中的污染物質不會減少,會對大氣的治理工作造成困難。

3.3 大力推廣空氣凈化裝置,開發新技術

在控制污染源污染物排放量的同時,也要重視空氣凈化裝置的使用,一定要要求工業廢氣經過凈化處理達標后才可以排放,汽車排氣管也要大力推廣尾氣凈化器,減少汽車尾氣對大氣的污染。

3.4 增加城市綠化面積,保護樹木

綠化就是城市的肺,增加城市的綠化面積、保護樹木也是一種治理大氣污染的一個途徑,樹木能夠起到吸收有害氣體,凈化空氣的作用,因此城市綠化工作不可忽略,還要嚴格要求,大力推廣,保護環境。

4 結語

大氣污染與人們的身體健康和生活環境息息相關,我國是大氣十分污染嚴重,嚴重的大氣污染已經對我國部分城市造成了酸雨、霧霾等惡劣的空氣問題,已經影響到了人們的正常生活,我國對大氣污染的治理工作已經到了迫在眉睫的地步,并且對大氣的治理工作還要幾十年如一日的持續下去才能見到成效。而解決大氣污染問題首要就是對對大氣污染源的探測工作,近些年來我國對大氣污染源的探測工作也有所進展,其中激光質譜探測技術已經在汽車尾氣和生活垃圾焚燒氣體檢測等方面日臻成熟和完善,激光質譜探測法也是目前最高效、最靈敏、最先進的大氣污染源探測技術。

參考文獻:

[1]樊新巖.激光質譜法在大氣污染物分子探測中的應用研究[J].曲阜師范大學,2005.01.

上一篇: 施工單位安全管理體系 下一篇: 財務相關基礎知識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亚洲国产aⅴ精品一区二区 日韩一级二级一区二区 | 色爱区综合激月婷婷视频 | 亚洲专区国产精品 | 亚洲欧美另类自拍 | 午夜福到在线a国产4视频 | 日韩欧美精品国产亚洲综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