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17 17:56:28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電力負荷管理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2故障等級劃分
2.1符合以下條件之一確認為Ⅲ級故障
(1)夏天市電計劃停電1小時以內(含1小時),機房溫度不高于30℃;(2)冬天市電計劃停電2個小時以內(含2小時),機房溫度不高于30℃。
2.2符合以下條件之一確認為Ⅱ級故障
(1)夏天市電計劃停電2小時以內(含2小時),且無法通過柴油發電機等其他方式恢復供電;(2)冬天市電計劃停電3個小時以內(含3小時),且無法通過柴油發電機等其他方式恢復供電;(3)非計劃停電1小時以內(含1小時),且無法通過柴油發電機等其他方式恢復供電;(4)機房溫度高于30℃不高于35℃。
2.3符合以下條件之一確認為Ⅰ級故障
(1)夏天市電計劃停電2小時以上,且無法通過柴油發電機等其他方式恢復供電;(2)冬天市電計劃停電3個小時以上,且無法通過柴油發電機等其他方式恢復供電;(3)非計劃停電1小時以上,且無法通過柴油發電機等其他方式恢復供電;(4)機房溫度高于35℃。
3Ⅰ級故障的應急處理
(1)運維值班人員通知信息中心負責人;(2)運維值班人員通知系統管理員關閉機房二、三級用電負荷設備,通知相關人員關閉遠方集控值班室、調度值班室、監控機房、調度機房內非必要的工作站、顯示器等用電設備;(3)運維值班人員外網中斷及相關業務中斷通知;(4)運維值班人員每15分鐘巡視一次動環系統,注意機房溫度、蓄電池容量等信息并做好記錄;(5)如機房溫度大于35℃,采用風扇加快機房散熱,并使用冰塊進行降溫;(6)當蓄電池容量低于80%,運維人員電池每15分鐘測量一次蓄電池電壓,當蓄電池單體電壓下降至11.5V時運維人員通知生技部,建議切斷調度權。調度權切換后通知電修部關閉相關設備。
4沅陵監控制中心及遠方集控中心負載級別定義
用電負荷級別定義:一級為最重要用電負荷,一般情況不允許關停,即不允許間斷的電源;二級一般重要用電負荷,在確認暫停不會影響考核指標的情況下可關停的設備,即允許短時間中斷用電設備供電的電源;三級為一般用電負荷,在應急情況下可以立即關停的用電設備。其中監控系統、二次防護網的用電設備在正常情況下定為一級最重要用電負荷,在調度權轉移至鳳灘后,降為二級;水庫調度設備正常情況下定為一級用電負荷,在沅陵無人值班的情況下降為二級。
5加強通信機房設備巡視與管理
電力通信機房承載著電力系統通信設備運行的重任,因此需要加強對機房設備的日常巡視,從而保證系統的正常運行。機房設備的日常巡視工作主要包括設備巡視周期、巡視前準備、巡視路線以及巡視記錄等,同時,設備日常巡視的完善程度也是電力企業通信機房管理自動化水平的表現。
5.1通信機房設備的巡視
5.1.1機房設備巡視的周期。
機房設備的巡視應根據有關規定增加巡視周期,在早上7時、中午11時、晚上6時和晚上10時進入機房進行設備巡視,并記錄巡視情況。這樣縮短機房設備巡視時間間隔,有利于及時準確地了解機房設備的運行情況,及時對可能發生的問題進行預防或者解決。
5.1.2機房設備巡視前的準備工作。
進行機房設備的巡視之前需要進行多方面的準備,其中最重要的是巡視人員的安全。首先,巡視人員需要通過《電力安全工作規程》的考試,身體健康,具備工作所需要的電氣知識與專業知識,對系統和設備熟悉,具有較多的工作經驗,著裝規范,才能夠進行機房巡視。其次,要針對巡視過程中通常存在的一定危險點,制定相應預防措施,避免設備巡視危險點的發生。
5.1.3機房設備巡視的路線。
對機房設備的巡視路線對于設備的巡視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合理地巡視路線,既能夠提高設備巡視的效率,同時也能夠保證設備巡視的質量。因此,需要根據機房的實際布局情況,制定最科學合理的機房巡視路線。進入機房時首先檢查空調的運行情況,然后查看機房的溫度和濕度,最后對機房設備逐個巡視,從而避免漏巡和巡視不到位的情況,提高巡視的效率和質量。
5.1.4機房設備巡視中應遵守事項。
設備巡視前,應對使用的工具進行檢查,避免不合格工具的使用。設備巡視的主要工具包括有靜電接地工具、數字萬用表、應急燈、組合工具箱和清掃工具等。對巡視過程中發現設備異常、缺陷、故障等隱患及機房“六防”環境異常情況進行缺陷登記并具備一定應急處理技能。
5.1.5做好設備的巡視記錄。
為確保設備的穩定運行,應通過詳細的巡視記錄來提高記錄本身的適用性與準確性,同時還需要對機房運行環境實施更有效的監控,其中對機房運行環境的監控主要包括機房溫度、濕度、內置空調的顯示溫度以及告警提示等。通過對上述指標的監控以及巡視記錄,為以后故障的處理提供一定的參考指導。
5.2加強機房設備的管理
5.2.1加強機房設備溫度和濕度的監控。
通常對機房設備的巡視主要是實現對整個機房內的溫度和濕度的控制,而各個設備的散熱情況存在一定的差異,即使機房的溫度和濕度達到標準,也存在部分設備散熱不佳的情況,這將嚴重影響設備的正常運行,甚至對整個機房和電網系統運行造成影響。因此,需要加強對各個設備的溫度和濕度的監控,如對設備和機房安裝溫度和濕度監控單元等,將機房的溫度和濕度以及異常情況等參數接入手機系統,從而對設備運行時的溫度和濕度及機房異常情況進行實時監控,有助于第一時間及時發現異常和缺陷告警和排除故障,對預防事故的發生,確保設備安全運行有著重要的作用。
5.2.2完善并落實設備巡視、管理制度。
完善的設備巡視制度、考核制度與相關的管理制度才能夠促進設備巡視質量的提高,保證設備以及相關工作人員的安全。因此,需要進一步完善各種規章制度,從而提高設備的安全性能,督促設備巡視工作的順利進行。制度完善后需要切實落到實處,應嚴格按照制度的規定執行,建立設備巡視考核積分管理制度,保證設備巡視的質量以及效果。
1.1具備全面而扎實的物流管理能力電子商務物流系統與其它物流系統一樣,需要物流管理人才具備全面而扎實的物流管理能力。要求物流管理人才在掌握物流管理基本理論基礎上,具備物流業務管理的基本能力,能夠運用物流專業技術、管理方法和手段等對采購、運輸、倉儲、包裝、裝卸搬運、流通加工、配送等主要物流活動進行有效的計劃、組織、協調、控制和監督;能夠進行電子商務物流系統分析、規劃和設計,物流系統運營模擬與決策分析,物流系統的控制與評價;同時,還應具備特定物流項目管理的知識和能力。
1.2具備物流信息系統與技術應用能力在電子商務時代“,信息”在為顧客提供便利、快捷、個性化的物流服務中日益扮演重要的角色,這就促使每一個電子商務物流系統必須擁有完善、便捷的物流信息系統。這就要求新時期的電子商務物流管理人才具備物流信息組織、開發利用、傳播、信息系統分析設計的基本能力,能夠運用先進的物流信息系統和技術對電子商務物流流程進行管控、優化和改造,運用大數據技術對物流信息系統集成的海量數據進行挖掘、分析、處理和利用,從而為客戶提供更優質的物流服務。
1.3具備熟悉物流運作尤其是快遞業務的能力當前物流管理畢業生普遍缺乏對物流業務操作層面的認識和體驗,更是對快遞行業操作規范、運作流程以及運作模式缺乏深入了解,這也是目前我國電子商務物流管理人才普遍的短板。這就要求在電子商務尤其是“網購”快速發展的大環境下,物流管理人才能夠深入學習快遞業務的相關知識,熟練掌握快遞業務流程和運作管理模式,具備從事快遞企業、郵政企業和其他電子商務物流企業業務管理的能力。
2復合型電子商務物流管理人才培養措施
電子商務和現代物流的快速發展對電子商務物流管理人才的培養提出了挑戰,傳統的物流管理人才培養無論在辦學定位、培養模式,還是在課程設置、師資隊伍建設、教材規劃、教學科研、實踐實驗等方面都不能適應我國電子商務發展的需要。因此,為了適應電子商務高速發展對物流管理人才的迫切需求,借鑒國內外高等院校的培養經驗,改革傳統的物流管理人才培養模式、體系,增加電子商務的商務、管理、信息等特色內容,突出理論和實踐的良性結合,為我國電子商務行業培養更多高素質的物流管理人才。具體而言,復合型電子商務物流管理人才的培養措施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2.1整合校內外資源,形成雙軌制的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傳統學?!疤铠喪健钡睦碚搶W習模式,整合校內外物流教育資源,將理論學習和認證教學、企業實戰和創新學習有機結合,實現理論和實踐、學校和企業、學生和教師以及書本和課堂之間的無縫銜接,不斷創新電子商務物流人才培養模式。電子商務物流具有操作性強、環節多、鏈條長、訂單多且規模小、客戶群體規模大且地域分散等特點,高等院校在培養電子商務物流管理人才時除了理論知識的傳授外,還應注重學生實際操作能力的培養,可采用聘請快遞企業的專業人士進課堂教學,同時與快遞企業和電子商務企業或平臺建立校外參觀、實習基地,支持學生利用假期時間到快遞企業進行頂崗實習,鼓勵學生在學校、小區等場所建立片區快遞服務網點進行創業或兼職;逐步開展“學歷證書+職業資格證書”的“雙證書”制度,鼓勵學生參加物流及電子商務職業技能培訓及考證。通過以上多種措施,構建一種產、學、研相結合,校內學習與企業實踐相銜接,社會、企業、院校和培訓機構互動的人才培養新模式,為社會培養更多適應社會需求的高素質電子商務物流管理人才。
2.2面向電子商務需求,優化電子商務物流管理課程知識體系根據電子商務物流企業經營管理的基本要求以及相關崗位的發展需要對現有物流管理的課程體系進行有針對性的補充。突破單純以學科為核心來設置課程體系的傳統本科教育課程結構,結合崗位及崗位發展需要,實行“平臺+模塊”的課程架構,構建通識教育課程平臺、專業教育課程平臺兩個平臺,以及專業方向課程模塊、創新創業教育課程模塊、個性化拓展課程模塊三個模塊[4],同時增加電子商務概論、郵政與快遞服務管理、物流信息系統分析與設計、電子商務法、電子商務系統建設運營與管理、網絡數據挖掘、快遞法律法規等專業方向課程,將更多電子商務物流專業知識傳授給學生。
2.3改革物流教學模式,由“推式”物流教學模式向“拉式”教學模式轉變傳統物流教學主要以單向的教師向學生灌輸知識為主,我們稱為“推式”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通常以教學任務為中心,基于教師現有的資源和知識,采用灌輸的方式向學生傳授知識,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處于被動地位,導致響應人才需求變化速度慢,學生難以滿足社會實踐需求。而與“推式”教學模式相反的“拉式”教學模式則以學生為中心,以社會需求和電子商務物流能力培養為牽引,通過團隊形式開展案例討論、互動交流、實踐體驗等多種教學方式,培養學生專業能力、執行能力、分析能力、創新能力等綜合能力,更好地符合社會對電子商務物流管理人才的需求。
2.4改革傳統評價方式,形成全面、綜合的人才培養評價體系改革傳統的以期末考試成績為標準的欠科學的人才培養評價方式,構建體現復合型電子商務物流人才培養特質的綜合評價機制,建立以知識、能力、素質等多方面結合的綜合評價體系,著重考察學生的發現、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實踐動手能力、創新創業能力。改變傳統的期末考試定成績為過程考試為主,期末考試為輔的考核方式,建立多元、動態的人才培養評價機制,全面科學地評價學生的知識、能力和素質。專業基礎課程考核將平時成績、能力成績和綜合筆試成績有機結合考核;專業課程考核則將專業知識、專業技能、社會能力、方法能力、思維能力等進行綜合評價;校外實習課程考核則全部交由企業按企業考核標準考核,同時避免校外實習考核流于形式。
貫流式水輪機單位過流量大,轉速高,水輪機效率高,且高效區寬,加權平均效率也較高,具有比軸流式水輪機更優良的能量特性。其特征參數比轉速ns、可達1000以上,比速系數可達3000以上。與軸流式水輪機相比,在相同水頭和相同單機容量時,其機組尺寸小,重量輕,材料消耗少,機組造價低。貫流機組電站還可獲得年發電量的增加。
貫流式水輪機的空化性能和運行穩定性也優于軸流式水輪機,其空化系數相對較小,機組可靠性高,運行故障率低,可用率高,檢修時間縮短,檢修周期延長。對于低水頭資源開發,貫流式水輪機的穩定運行范圍寬,在極低水頭時也能穩定運行(如超低水頭1.5m以下),是其他類型的水輪機不可比的。如廣東白垢電站,額定水頭6.2m,最大水頭10.0m,但在1.3m水頭時仍能穩定運行。
貫流式水輪發電機組結構緊湊,布置簡潔,廠房土建工程量較小,可節省土建投資。貫流機組設備運輸和安裝重量較輕,施工和設備安裝方便,可縮短工期,實現提前發電。根據國內外有關水電站的統計資料,采用燈泡貫流機組比相同容量軸流轉槳機組,電站建設投資一般可節省10%~25%,年發電量可增加約3%~5%。如我國廣東白垢和廣西馬騮灘水電站,投資節省分別達22.6%和24%。小型水電站采用軸伸貫流機組與立式軸流機組比較,也可節省建設投資約10%~20%。由此可見,貫流式水輪機是開發低水頭水能資源的一種最經濟、適宜的水輪機形式,具有資源利用充分、投資節省的優勢和電量增值、綜合效益增值的效果。
2國內外貫流式水輪機的應用現狀
貫流式水輪機自20世紀30年代問世以來,因其優良的技術經濟特性和適用性而得到廣泛應用和迅速發展,包括燈泡貫流發電機技術在內的貫流機組技術日益成熟,貫流式水電站的開發、設計、運行技術與經驗日益豐富。國外水頭25m以下的水電開發,已出現取代軸流式水輪機的局面。貫流機組技術在1960~1990的發展最為迅猛,這一時期投入運行的貫流機組,最大單機容量達65.8MW(燈泡貫流,日本只見),最大水輪機轉輪直徑達8.2m(豎井貫流,美國墨累),最高工作水頭達22.45m(燈泡貫流,日本新鄉第二)。
我國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貫流式水輪機的研究和應用,到20世紀80年代,貫流機組技術及其應用取得突破性的進展,1983年引進設備的第一座大型燈泡貫流機組電站一湖南馬跡塘水電站建成,1984年自主開發的廣東白垢電站轉輪直徑5.5m,單機容量10MW燈泡貫流機組投運,標志著具備自行開發研制大型貫流機組設備的能力。貫流式水輪機的應用研究和運行技術也獲得了發展,積累了經驗。最近20年來,相繼開發建成引進設備、技術合作或自行裝備的大型燈泡貫流機組電站數十座,如凌津灘、王甫洲、尼那、洪江等。其中洪江水電站最大工作水頭27.3m,單機容量45MW,是目前世界上應用水頭最高、國內單機容量最大的燈泡貫流機組。國內已運行的燈泡貫流式水輪機最大轉輪直徑已達7.5m。目前規劃或在建的貫流式水電站遍布全國各地,在建的廣西長洲水電站裝機15臺,總裝機容量達621.3MW。在西北地區,20世紀80年代開始貫流式水電站的規劃設計,并完成了柴家峽等電站的可行性研究。在黃河干流上現已建成青海尼那電站,寧夏沙坡頭電站即將竣工,甘肅柴家峽、青海直崗拉卡等電站在建。尼那電站是我國海拔最高的大型燈泡貫流機組電站,沙坡頭則是應用于高含沙水流的第一座大型燈泡貫流機組電站,各具特色,為貫流式水電站的開發提供了新的經驗。
對于低水頭小型水電站,軸伸貫流水輪機和豎井貫流水輪機具有與燈泡貫流水輪機相當的技術經濟優勢,國外20m以下的小水電開發,已逐步取代軸流機組。據文獻介紹,國外已運行的軸伸貫流式水輪機轉輪直徑達8.6m,單機容量達到31.5MW,最大使用水頭達到38m。我國軸伸貫流式水輪機的技術開發起步較晚,自行研制的GZ006、GZ007(5葉片)等轉輪的性能達到或超過國際先進水平,但尚沒有得到普遍的技術推廣和形成相應的生產和市場規模。國內已運行的軸伸貫流水輪機多采用定槳式轉輪,最大轉輪直徑2.75m,單機容量3.5MW,最大使用水頭22m。而豎井貫流和全貫流機組技術開發程度較低,應用很少,與國外存在明顯差距。
3貫流式水輪機的應用及技術發展探討
我國水電資源豐富,第四次水力資源復查成果顯示,全國江河水電資源蘊藏量達7億kW,可開發量5億kW,經濟可開發量4億kW?,F已開發量1億kW,只占到經濟可開發量的25%。我國江河的低水頭水力資源,根據文獻估算,水頭在10m左右的資源量占到可開發資源的約500,達0.2億kW以上。此外,我國大陸和島嶼海岸線蘊藏著巨大的海洋潮汐能資源,可開發量超過0.21億kW,尚未進行規模開發。以上數據說明,我國適用于貫流式水輪機開發的低水頭水能資源蘊藏巨大,貫流式水輪機應用前景廣闊,需求巨大。經過40余年的研究與實踐,我國對貫流機組設備開發、研制以及貫流水電站設計和運行技術都取得了很大的發展和成就。對于25m以下低水頭水電開發,優先選擇貫流機組,已基本形成共識。但目前國內貫流機組設備技術和供給能力還不能滿足水電建設的需要,許多大型或頂級的機組設備需要國際市場供貨,國內外同類產品在設備性能、單位千瓦材料消耗等技術方面存在著較明顯的差別,中小型貫流機組產品的多樣性和技術適應性也不能滿足國內或適應國際市場的需求。由于研發能力和技術水平的限制,又影響貫流式水輪機的廣泛應用。因此,全面提升我國貫流式水輪機的技術水平,任務迫切,意義深遠。
推進我國貫流水輪機技術的進步,應當關注貫流機組大型化技術的發展,并致力于提高國內貫流機組整體技術水平。
根據對貫流式水輪機的應用及其技術發展的分析,應用水頭逐漸提高、貫流機組大型化是國際貫流水輪機技術發展的趨勢,這也和我國低水頭水電開發對大型貫流機組的應用需求相吻合。貫流機組對開發低水頭水電資源具有優勢,而這些資源的開發地點往往位于經濟發達、人口稠密的平原或河谷地區,自然資源富集或處于交通要道(如黃河上游等地區)。這類水電資源經濟合理的開發,要求實現發電、防洪、航運等綜合利用功能,保護生態環境和土地資源,減少移民搬遷及交通設施等淹沒、浸沒及賠償,修建高壩大庫通常已不適宜。為了優化開發方案和工程總體布置,便于工程綜合功能經濟地實現,有利于保護生態和環境等資源,往往需要采用單機容量(機組尺寸)更大或應用水頭更高的貫流機組。
大型化貫流式水輪機的水力設計不存在重大的技術難題,但機組設計、制造與安裝等方面的一些關鍵技術,以燈泡機組為例,燈泡體及水輪機的支承結構,軸系的分析計算、大噸位軸承的設計制造,發電機的設計,發電機的通風冷卻,機組的剛度及振動特性的評估、優化,大尺寸機組的安裝技術等,存在較大的技術難度和經濟風險。近年,我國水電業界結合湖南洪江、廣西惡灘擴建工程、四川桐子林等水電站機組的選型設計,對此進行了研究。在洪江水電站,對采用燈泡貫流機組的關鍵技術及制造難度,與日本只見、俄羅斯薩拉托夫等電站的大型燈泡機組進行了對比研究,結論是技術可行。該工程已成功實施,成為我國貫流電站技術進步的典型案例。而惡灘擴建工程采用燈泡貫流機組方案,其應用水頭和單機容量等設計參數,機組設計制造的技術難度均已超越了世界上已運行的同類電站機組,研究表明采用燈泡貫流機組在技術上是可行的。兩座電站的經濟分析數據也都表明,可節省建設投資和獲得年電量的增加,特別是惡灘擴建工程采用8臺75MW燈泡貫流機組與采用4臺150MW軸流轉槳機組的方案比較,前者首臺機組提前9個月發電,工程總工期縮短一年,其提前發電的電費收入,與比后者高出的投資差基本相抵(貫流機組方案設備投資概算按采用2臺進口、6臺合作編制),每年還可多獲得約3%的電量增加,其經濟性明顯優越。上述研究也說明,開發、應用25~35m水頭段的貫流式水輪機和單機容量75MW及以上的燈泡貫流機組,技術上可行,經濟上仍處于有利和合理范疇。
用,電力企業售電量、電價執行、線損管理以及電費管理等
營銷業務已全面實現信息化,對大量繁雜的營銷數據進行核
查分析已成為營銷稽查工作必須面對的課題,同時SG186營
銷系統是一套以實際營銷業務應用為基礎的面向工作流的
系統,導致很多營銷稽查人員無法找到準確的工作切入點,
給數據分析和稽查管控帶來不便。電力營銷稽查監控系統在
電力營銷中的作用突顯而出。
論文關鍵詞:電力營銷;營銷稽查信息;稽查監控;
電力營銷工作具有點多面廣、業務量大、作業分散、流
程復雜、時效性高、與客戶接觸點多等特點,容易發生因人
員業務素質、政策理解、工作態度等差異,導致政策或標準
執行不到位的情況。為了保證營銷稽查工作的順利開展,電
力營銷稽查監控系統作為一種集中、統一的實時稽查監控手
段應運而生,該系統對營銷關鍵指標、工作質量、服務質量
進行集中監控與稽查,規范員工營銷服務行為,規避違規用
電情況,凈化供用電環境,塑造品牌形象,實施成效分析顯示,
稽查監控系統的應用是減少差錯、降低風險的有效手段,是
一個能有效提高營銷業務的管控力、加強日常業務的執行力,
提升客戶服務的監督力的有力武器。同時也可以促進營銷整
體工作質量和管理水平的進一步提升。
一、營銷信息稽查系統概述
營銷稽查監控系統具體業務是通過稽查主題管理,完善
稽查監控主題庫,利用稽查主題庫所提供的主題,對供電應
急處置、經營成果、營銷工作質量、營銷服務資源中不正常
現象以及應用系統產生矛盾數據進行監控與稽查,提交可疑
問題;利用發現的可疑問題,通過稽查任務管理,實現檔案
修正、營銷制度完善。最終對電力營銷工作產生的經濟效益
和管理效益進行評價。營銷稽查監控系統既實現了與SG186
營銷業務應用系統的緊合,又與用電采集系統、數據中心數
據、收費平臺進行了連接,實現了各部門、各專業營銷數據
的全面集成。從而可以對營銷經營指標、工作流程關鍵節點、
數據質量、服務資源等營銷工作內容進行全面的稽查監控。
系統可以根據管理者不同時期的管理要求靈活設置各項監
控指標閥值,還可以按照月、周、日的監控頻度對不同營銷
業務進行監控,可滿足不同營銷業務的管理要求。通過監控
對供電質量、保障能力存在異常的供電單位、線路、臺區、
客戶,以及重大服務事件進行稽查監控,查找異常原因,采
取措施,提高保障能力和應急處置能力,包括供電質量及停
復電情況、重大事件及緊急情況處理,對新裝增容及變更用
電、供電合同管理、抄表管理、核算管理、電費收繳及賬務、
用電檢查管理、95598業務處理、資產管理、計量點管理、
計量體系管理、電能信息采集、市場管理、檔案信息管理(信
息管理論文)、報表管理監控等業務主題的工作質量進行監
控。系統包括10個業務類,抽象出7個功能域、39個功能項、
146個功能子項、5類非功能需求、5個監控主題類、27個監
控主題子類、126個監控主題、187個監控指標,。
二、部分功能在營銷體系中具體的應用
1、居民大電量:依我縣2013年統計數據為例,2013年
全縣居民生活售電量167803萬千瓦時,其中城鎮居民生活
售電量為10223萬千瓦時,農村居民生活售電量為157580
萬千瓦時,城鎮居民戶月均用電量202千瓦時,農村居民生
活戶月均用電量122千瓦時,冬夏空調及取暖用電高峰時期,
城鎮城鎮居民戶月均用電量317千瓦時,農村居民生活戶月
均用電量188千瓦時,依據我縣居民生活用電實際狀況,我
公司在營銷稽查監控系統居民大電量主題中設置監控閥值
600千瓦時,對于每月戶用電量超過600千瓦時的用戶開展
現場稽查或派發異?;楣ぷ鲉?,自2013年5月份我公司
開展此項業務稽查以來,共計查處違約用電及定比定量不合
理的用戶389戶,追補違約用電費38.88萬元,更改定比定
量不合理用戶149戶,有效的堵塞了營銷中的管理漏洞,提
高了公司的經濟效益。
2、農排大電量稽查主題,我縣為農業排灌大縣,農民
自留地較為分散,排灌呈季節性較強,排灌主要集中在每年
的春冬兩季,主要為一變一井,或一變雙井,每臺機井平均
負荷為32KW,排灌高峰用電時期月均機井用電量達到8500
千瓦時以上,處于農排低谷時期,89%用戶用電量為0千瓦
時,根據我縣農排的實際狀況,我公司在營銷稽查監控系統
在農排低谷時期設置監控閥值為1000千瓦時,在農排低谷
時期閥值超過1000千瓦時的用戶開展現場稽查,自營銷稽
查監控系統上線以來,共計查處農排用戶違約用電現象37
起,共計追補電費及違約使用電費85.34萬元。
3、超容用電主題,該系統設置超容用電量閥值為用戶
的配變容量×用戶使用天數×24小時。某大工業用戶配變容
量為315+315,配變總容量為630千伏安,計量方式為高供
高計,兩臺配變合并用電,2013年1月該用戶報停一臺配變,
SG186中使用配變容量為315千伏安。2013年4月營銷監控
系統中顯示該用戶4月份用電量為315500千瓦時,該用戶4
月份理論用電量為315千伏安×24小時×30天=226800千瓦
時,,超容用電39.1%。公司稽查人員迅速對該用戶展開現場
檢查,經現場核實,該用戶擅自將報停的配變啟封用電。屬
違約用電行為,追補基本電費315千伏安×23.3元=7339.5
元,追補違約使用電費14679元,共計追補電費22018.5元。
三、結束語
通過營銷稽查監控系統的推廣應用,我縣供電公司在營
銷稽查工作建立了事前有預測、事中有監控、事后有跟蹤的
新型營銷稽查監控體系。營銷稽查監控系統全過程、實時的
在線監控和稽查各營銷系統的數據質量,實現了營銷稽查監
控的閉環管理,營銷管控工作達到了“橫向到邊,縱向到底”,
全面提高了營銷業務管控力、日常業務執行力和客戶服務監
督力。為電力企業“三集五大”改革和城鄉營銷一體化運作
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措施。
參考文獻:
[1].石棟.營銷稽查與電力系統營銷管理[J].安徽電氣
工程職業技術學院,2007,12(2):77-79
[2].閆劉生.電力營銷基本業務與技能[M].北京,中國
電力出版社,2002
[3].于崇偉.電力市場營銷[M].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
2002
[4].張戈.電網經營企業客戶盈利能力分析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