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4-26 11:00:40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測控技術與儀器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什么是測控技術與儀器?本專業適合干哪方面的工作?本專業前途如何?帶著這些問題,我們參加了這次的生產實習。
本次生產實習由查曉春、黃愛華和黎勉三個老師帶領,測控專業總共四個班,150幾人參加實習。6月30日出發去順德,安住在順德大良風城中學。
三年來第一次來到一個陌生的地方,真是一件令人興奮的事情,我們住的中學環境很好,由于這是一所中學,又遇暑假,這里很靜,真是學習的好地方,本人正好想在實習之余順便的進行自己的網絡工程師計劃,這樣可以讓時間滴水不漏了。
本次實習預定是三個星期,但由于出現些預想不到的事情,最終把行程縮短為兩個星期,而本次生產實習在教學計劃是四個星期,所以剩下的兩個星期必須在下學期補回!
兩個星期的生產實習,我們去過了申菱空調設備有限公司、順特電氣有限公司、美的洗碗機公司、聯塑科技實業有限公司、廣東泓利機器有限公司、順德科威電子有限公司、廣東鍛壓機床廠等大型工廠,了解這些工廠的生產情況,與本專業有關的各種知識,各廠工人的工作情況等等。第一次親身感受了所學知識與實際的應用,傳感器在空調設備的應用了,電子技術在電子工業的應用了,精密機械制造在機器制造的應用了,等等理論與實際的相結合,讓我們大開眼界。也是對以前所學知識的一個初審吧!這次生產實習對于我們以后學習、找工作也真是受益菲淺,在短短的兩個星期中讓我們初步讓理性回到感性的重新認識,也讓我們初步的認識這個社會,對于以后做人所應把握的方向也有所啟發!
順德是個美麗的地方,這里的交通路線四通八達,或許這就是順德為什么一直保持全國百強縣之首的原因吧!當然還有其體制是否健全原因,社會保障是否完善原因!這里也是我們初涉社會的開端,邁向美好而殘酷的未來,我一直堅信自己的能力,即使人生路如順德四通八達的公路,但方向只有一個,那就是前進,永不言棄,永不退縮! 申菱空調設備有限公司 7月1日,這是我們實習的第一天,我們來到了申菱,這是一家生產中央空調的廠家。來到該廠,該廠負責人首先介紹了一下申菱的一些生產情況。
了解到,廣東申菱空調設備有限公司于1992年正式建成投產,是集科研、生產、檢測、銷售、工程服務于一體的現代化企業,是中國500家最大電氣機械器材制造企業之一。專業生產“申菱”牌大、中型水冷、風冷單元式空調機,潔凈式空調機,恒溫恒濕型機房專用空調機,屋頂式空調機,高溫環境特種空調機,除濕機,冷水機組成風機盤管、柜式風機盤管和組合式空氣處理機等末端設備。其中單元式空調機和潔凈式空調機包括冷風型、冷風電熱型、熱泵型、恒溫恒濕型等多個系列和品種。 接著將我們分成五組對其生產車間進行參觀。
我們首先來到鈑金車間。從車間的定置管理圖中,可了解到該車間的生產過程是: 下料區 沖壓成型區 焊料一庫 焊料二庫 沖壓轉型區 散件特檢點 鋁合金加工區 鈑金半成品周轉區 焊接 噴涂 成品。 在鈑金車間,觀看了各種機器的生產情況。有M-2023剪板機、J23-25沖床、J23-40沖床、J23-60沖床、J23-80沖床、J28-500四柱油壓機、CSW-250沖角床、TA-60T彎板機、RG-80彎板機等等,各種我們熟悉和陌生的機器。 接著是兩器車間。
一、測控技術與儀器的研究現狀和發展概況方向
測控技術與儀器專業,是一門研究信息的獲取和處理,以及對相關要素進行控制的理論與技術。“測控技術與儀器”是指對信息進行采集、測量、存儲、傳輸、處理和控制的手段與設備,包含測量技術、控制技術和實現這些技術的儀器儀表及系統。測控技術與儀器專業涉及儀器學、電子學、光學、精密機械、計算機、信息與控制技術等多項技術,這些技術涉及多個學科領域。測控技術是一門應用性技術,廣泛用于工業、農業、交通、航海、航空、軍事、電力和民用生活各個領域。隨著生產技術的發展需要,測控技術從最初的控制單個及其、設備,到控制整個過程,乃至系統,特別是在當今現代科技領域的尖端技術中,測控技術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測控技術與儀器專業屬于工程技術專業,是建立在精密機械、電子技術、光學、自動控制和計算機技術的基礎上,以工為主、多學科綜合的專業,它主要研究各種精密測試和控制技術的新原理、新方法和新工藝。近年來,計算機技術在測控技術的應用研究中呈現出越來越重要的地位。測控技術是直接應用于生產生活的應用技術,它的應用涵蓋了“農輕重、海陸空、吃穿用”等社會生活各個領域。儀器儀表技術是國民經濟的“倍增器”,科學研究的“先行官”,軍事上的“戰斗力”以及法制法規中的“物化法官”。計算機化的測試與控制技術以及智能化得精密測控儀器與系統是現代化工農業生產、科學技術研究、管理檢測監控等領域的重要標志和手段,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當今世界已進入信息時代,測控技術、計算機技術和通信技術并稱信息科學技術的三大支柱,而測控技術是信息技術的源頭,是信息流中的重要一環,為信息技術的發展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儀器儀表是多學科交叉的綜合性、邊緣性學科,以信息的獲取為主要任務,并綜合有信息的傳輸、處理和控制等基礎知識及應用,“儀器儀表是信息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信息工業的源頭。”科學技術發展史實人類認識自然、改造自然的歷史、也是人類文明史的重要組成部分。科學技術的發展首先取決于測量技術的發展。近代自然科學是從真正意義上的測量開始的。許多杰出的科學家夢都是科學儀器的發明家和測量方法的創立者。測量技術的進步直接帶動著科學技術的進步。
二、廣東測控技術與儀器面臨的機遇
廣東是改革開放的前沿,在各領域對測控技術有更多更關鍵的應用。制造業的產業化發展,產品大批量生產的特點是循環作業和流水作業,要讓這些自動起來,就要求加工生產的滅個階段自動檢測工件的位置、尺寸、形狀、姿態或性能等。為此,需要大量的測控裝置。另一方面,以石油為原料的化工工業興起,就需要大量的測控儀表。自動化儀表開始標準化生產,按需構成自動控制系統。同時,此期間還誕生了數控機床和機器人技術,測控技術與儀器在其中都有重要的應用。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儀器儀表從只能進行簡單的測量、觀察開始,已成為測量、控制和實現自動化必不可少的技術工具。為了滿足各方面的需求,儀器儀表已從傳統的應用領域擴展到了生物醫學、生態環境、生物工程等非傳統應用領域。21世紀以來,一大批當代最新的技術成果,如納米級的精密機械研究成果、分子層次的現代化學研究成果、基因層次的生物學研究成果,以及高精密超性能特張功能材料研究成果和全球網絡技術推廣應用成果等相繼問世,是儀器儀表領域發生了根本性的變革,促進了高科技化、智能花的新型儀器儀表時代的來臨。
三、個人對測控專業的理解和就業意向
我們可以看到現在在報紙雜志上經常出現測控技術這四個字眼,這是因為我們國家的航天事業正在欣欣向榮地闊步前進,報紙媒體大力地宣傳著。當然,航天測控是離我們一般測控專業很遙遠的,然而我們可以了解,現代社會正在奮力向智能化發展,智能化的前提就是機械的自動化。要使得機械得以自動化,就要依靠測控技術。測控技術包括兩個主要方面:測量和控制。這兩項是任何一個機械工作必須完成的。工作都可以看作是一項任務,任務信息的獲得要依靠測量,任務的自動化完成要依靠控制。我認為,測控是一個國家技術競爭力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哪個國家的測控技術先進,那么該國就擁有較強的競爭力!測控專業人才的大量需求是個必然,就在這幾年必然會顯現出來。就業方向:畢業后可到技術學校、研究單位、生產企業、管理部門,從事相關領域的教學、科研、設計、生產、應用、經營、管理以及質量檢測與技術監督等工作。
四、對測控專業的個人意見和建議
形成本專業的培養特色:本專業遵循“測控一體、光機電融合、計算機信息化特征”的專業定位,以機械學、電子學、光科學為基礎,以計算機技術、檢測技術、控制技術、光電技術以及儀器設計與運用為主要技術手段,強調學生堅實的多學科理論基礎的獲得,著重學生創新思維意識的造就,突出學生專業實踐能力的培養,強化學生工程技術應用方面的訓練。
什么是測控技術與儀器?本專業適合干哪方面的工作?本專業前途如何?帶著這些問題,我們參加了這次的生產實習。
本次生產實習由查曉春、黃愛華和黎勉三個老師帶領,測控專業總共四個班,150幾人參加實習。6月30日出發去順德,安住在順德大良風城中學。
三年來第一次來到一個陌生的地方,真是一件令人興奮的事情,我們住的中學環境很好,由于這是一所中學,又遇暑假,這里很靜,真是學習的好地方,本人正好想在實習之余順便的進行自己的網絡工程師計劃,這樣可以讓時間滴水不漏了。
本次實習預定是三個星期,但由于出現些預想不到的事情,最終把行程縮短為兩個星期,而本次生產實習在教學計劃是四個星期,所以剩下的兩個星期必須在下學期補回!
兩個星期的生產實習,我們去過了申菱空調設備有限公司、順特電氣有限公司、美的洗碗機公司、聯塑科技實業有限公司、廣東泓利機器有限公司、順德科威電子有限公司、廣東鍛壓機床廠等大型工廠,了解這些工廠的生產情況,與本專業有關的各種知識,各廠工人的工作情況等等。第一次親身感受了所學知識與實際的應用,傳感器在空調設備的應用了,電子技術在電子工業的應用了,精密機械制造在機器制造的應用了,等等理論與實際的相結合,讓我們大開眼界。也是對以前所學知識的一個初審吧!這次生產實習對于我們以后學習、找工作也真是受益菲淺,在短短的兩個星期中讓我們初步讓理性回到感性的重新認識,也讓我們初步的認識這個社會,對于以后做人所應把握的方向也有所啟發!
順德是個美麗的地方,這里的交通路線四通八達,或許這就是順德為什么一直保持全國百強縣之首的原因吧!當然還有其體制是否健全原因,社會保障是否完善原因!這里也是我們初涉社會的開端,邁向美好而殘酷的未來,我一直堅信自己的能力,即使人生路如順德四通八達的公路,但方向只有一個,那就是前進,永不言棄,永不退縮!
申菱空調設備有限公司
7月1日,這是我們實習的第一天,我們來到了申菱,這是一家生產中央空調的廠家。來到該廠,該廠負責人首先介紹了一下申菱的一些生產情況。
了解到,廣東申菱空調設備有限公司于1992年正式建成投產,是集科研、生產、檢測、銷售、工程服務于一體的現代化企業,是中國500家最大電氣機械器材制造企業之一。專業生產“申菱”牌大、中型水冷、風冷單元式空調機,潔凈式空調機,恒溫恒濕型機房專用空調機,屋頂式空調機,高溫環境特種空調機,除濕機,冷水機組成風機盤管、柜式風機盤管和組合式空氣處理機等末端設備。其中單元式空調機和潔凈式空調機包括冷風型、冷風電熱型、熱泵型、恒溫恒濕型等多個系列和品種。
接著將我們分成五組對其生產車間進行參觀。
我們首先來到鈑金車間。從車間的定置管理圖中,可了解到該車間的生產過程是:
下料區 --> 沖壓成型區--> 焊料一庫 --> 焊料二庫 --> 沖壓轉型區 --> 散件特檢點 --> 鋁合金加工區 --> 鈑金半成品周轉區 --> 焊接 --> 噴涂 --> 成品。
在鈑金車間,觀看了各種機器的生產情況。有M-2023剪板機、J23-25沖床、J23-40沖床、J23-60沖床、J23-80沖床、J28-500四柱油壓機、CSW-250沖角床、TA-60T彎板機、RG-80彎板機等等,各種我們熟悉和陌生的機器。
接著是兩器車間。
非常感謝您在百忙之中抽出時間看我的自薦信。我是xx大學信息工程學院電子系學生,xx屆應屆畢業生。我的專業是儀器儀表檢測。
在大學期間,我學習刻苦努力,成績優異,先后五次獲獎學金,基礎扎實,實踐能力強,學校安排的實習、課程設計均獲得優異成績。此外,我還擅長計算機和英語,已通過了計算機國家三級A考核和英語國家四級。同時,我對計算機進行了較為系統的學習,必修課包括:計算機文化基礎,計算機軟件基礎,計算機硬件基礎,計算機接口技術,計算機控制技術,并自學了C語言、VB、OFFICE和宏匯編。學習理論知識之余,我也注重實踐能力的培養。大一時我就參加了校電子科技協會。自大二起,我就在實驗室幫助老師準備各種實驗。經常參與實驗室儀器的維護,對實驗室的儀器比較熟悉,動手能力和實驗能力都比較強,能開發單片機系統,熟悉DSP硬件,軟件應用。
為培養自己各方面的能力,我先后擔任過寢室長,學生會干部,xx班班長和檢測專業班班長。我還積極參與策劃社團活動,廣泛建立人際關系,組織策劃過一系列活動,深得老師同學好評。在任班長期間,在我和全班同學的共同努力下,我班先后獲校文明班級、市文明班級稱號,我本人也被評為校優秀大學生。具備了較強的組織能力和把理論運用與實際的能力。
進入21世紀以來,計算機技術、互聯網技術、微電子技術的快速發展使得測控與儀表技術朝著虛擬化、網絡化、微型化方向發展,測控技術與儀器專業的發展速度也非常快,該專業的綜合性和集成性越來越強。該專業目標是培養基礎知識扎實、知識面廣的寬口徑人才,以滿足社會的人才需求。
1.測控技術與儀器專業現狀
測控技術與儀器專業是在精密儀器制造、計量測試技術、光學儀器等多個專業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門新興學科,專為社會培養信息技術人才。該專業的學生就業面向測量與控制技術、電子與計算機技術等領域。從1996年設置該專業開始,該專業的招生人數就在以飛快的速度持續增長,不同的院校有不同的培養目標,絕大部分院校培養的是應用型人才,也有少量院校專門培養技能人才,還有少量院校培養研究型人才。從2005年開始,該專業的招生人數雖然依然在增加,但是增速有所放緩,呈現穩定狀態。
2.存在的問題
雖然該專業已經歷了十幾年的發展,但是在教學中仍然存在許多問題,而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使得高校的人才供給無法滿足社會的需求,高校培養的人才與社會需求的人才存在一定的差異。那么,從教育上來說,測控技術與儀器專業又存在哪些問題呢?第一,教學理念落后,眾多高校仍然采用傳統的教學理念,教學內容沒能做到與時俱進。盡管多數學校都會組織教務人員進行各專業教學研究與探討,但其始終是缺乏市場需求指導,還是會將本專業新技術的課目之上搭配許多與之相關的課程,而多數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沒了主次覺得精力不足學不過來,而追求學分的教學模式也更多的看到的是學生的缺點,沒有看到學生的優點,在這種壓抑的學習環境中,學生的學習興趣難以得到提高。第二,師資力量不足。大部分院校師資隊伍與人才培養要求存在很大差距,而社會需求缺口又非常大,使得越來越多院校開設了這門專業,一些專業性差、辦學能力低、地理位置不好的院校很難招到高素質的專業教師,于是只好拉相近專業的教師來頂替,這樣一來,教學效果自然就差了。許多教師對該專業沒有深刻的理解,也就無法開展深入的科研活動,無法獲得更多有關教學的成果,教學目標難以實現。第三,課程體系。由于該專業面向的是信息技術行業,面向高新技術密集型行業,這使得高校在安排課程時總是面臨諸多困擾,課程多、課程難,每門課程都需要學生花費大量的時間,但是仍無法學好,學生學起該專業,比電子類、機械類專業的難度都要大,這樣就與大眾化教育理念不一致。雖然說歷經多次改革,但是課程體系的改革顯然比教學模式、教學內容等的改革更難。第四,實踐教學少。該專業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學科,學生不僅要學習理論知識,還要學習技能,實現理論知識與操作能力的融會貫通。而許多學校的實踐基地不完善,給學生安排的實習時間少,產生這一問題的原因更多的是學校不重視實踐教學,很多學校有充足的資金也沒有為學生建設更加完善的校內實踐基地,為學生發展校外實踐基地。
3.應對措施
為促進人才培養,改變該專業當前面臨的現狀和問題,必須盡快采取系列措施進行教學改革,使該專業由“專才教育”走向“通才教育”,提高教學效果,為社會培養更多技能型、應用型人才。
3.1課程體系的改革
在課程體系改革中,高職院校的教育工作者應認真研究每一門課程在人才培養中地位,從該專業的人才培養大局出發,從整體上優化課程體系,然后再從局部研究。課程體系改革遵循從整體到局部的改革思路,只有緊跟社會形勢,時刻不放松改革,認真研究學生的認知狀況、人才培養目標、社會需求、社會發展狀況等,才能不斷完善課程體系,提高教學質量。
3.2加強實踐教學
我國高校的實踐課程主要是實驗課,實驗內容與理論知識捆綁在一起,實驗內容簡單繁瑣,不僅無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也無法促進學生吸收專業知識,實驗目的難以實現。對此,高校首先應從實驗內容的設計上著手,立足于培養一名優秀的測控技術與儀器專業人才,系統設計實驗內容,明確一名優秀測控技術與儀器專業人才應掌握的基本能力和發展能力,開展豐富的實驗課。其次,將科研課題與實驗課結合起來,教師將自己的科研課題提供給學生選擇,讓學生自己去選擇儀器、設計方案,得出結論。學生在科研過程中將知識串聯起來,吸收更多的專業知識;同時,還提高了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3.3改變學生的學習態度
測控技術與儀器專業的課程多,課程難,許多學生認為很多學科之間沒有必然聯系,許多學科學來根本沒有用,因而在學習時不認真。對此,教師要轉變教學理念,學會從情感上感化學生,讓學生了解到每門課程的重要性,讓學生了解到最重要的是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將更多的時間放在實踐環節上,這樣才能不斷提高自身的動手操作能力,成為一名優秀的測控技術與儀器專業人才。作為一門多學科交叉的綜合性學科,測控技術與儀器專業具有寬口徑、知識面廣、實踐性強等特點。本文分析了該專業的教學現狀,挖掘出了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就提高教學質量提出了三點建議,供有關人員參考。 [科]
DOI:10.16640/ki.37-1222/t.2016.03.100
0 引言
電子信息技術是推動社會進步的重要手段,工業社會的進一步發展對以往的發展模式也有著打破,在當前的一些電子信息技術已經滲透到各個發展領域。一些控制技術和設備的作用也愈來愈重要,在智能化技術于測控領域的應用過程中,應用水平也在不斷的提升,人們在智能化技術的應用下就促進了工作效率的提升,使得測控技術以及儀器的發展也有了進步的空間,故此加強這一層面的理論研究就有著實質性意義。
1 測控技術以及儀器儀表分析
1.1 測控技術分析
測控技術作為現代化工業發展中的重要支柱,對我國生產力水平的提升有著積極作用,也是產品市場競爭力增強的重要保證。國家的綜合實力提升對科學技術的支持是離不開的,尤其是一些比較尖端的科技,而一些重大成果的獲得通常都和測控技術有著緊密聯系,我國在測控技術層面和發達國家的水平還有著很大差距,所以當前要加大測控技術的進一步優化發展[1]。測控技術儀器發展和生產力的發展是相互協調的,并且是和經濟社會進步有著比較密切的關聯,在計算機技術的不斷進步下,將其和測控技術得到融合就能夠實現測控自動化以及智能化,這將對我國的科學技術發展起到重要促進作用。
1.2 儀器儀表分析
儀器儀表是對信息采集以及測量處理的一個重要手段及設備,并已經成為對科學技術推動的一個重要技術。處在當前的發展過程中,信息化發展已經成為趨勢,儀器儀表和測試技術則是信息科學技術中比較重要的部分,其中的儀器儀表作為工業發展中的倍增器,一些發達的國家對其有著充分重視,并將其作為是重要發展戰略。我國在經濟發展過程中要能對市場優勢充分利用,在測控技術發展領域與之相結合,推動新技術的發展,對儀器儀表的應用創新要進一步體現。儀器儀表以及測量技術的作用在社會發展中愈來愈得到了凸顯,為能夠對儀器儀表的智能化技術的進一步拓展,就要能和我國的具體發展情況相結合[2]。
2 智能化技術的應用優勢以及具體應用探究
2.1 智能化技術的應用優勢分析
對于當前的技術發展,智能化技術作為高端科技類型,對我國的諸多領域都有著重要作用發揮。測試測量儀器的自控系統在出現的故障時,對于智能化系統就能對故障自主分析,及時的找到問題的原因,為管理人員提供比較科學化的處理方案,這樣在故障的解決效率上就得到了大幅度提升。通過智能化技術的應用還能對測控儀器在設計上進行優化,使其能夠在其系統應用下更加可靠高效。在當前的測控系統運用過程中,對于相應的儀器儀表均是智能化的,具體應用過程中也相對比較靈活,在智能技術的不斷發展下這一水平也將會得到進一步提升。
2.2 智能化技術的具體應用探究
將智能化技術進行應用能夠在多方面體現,測控技術和儀器智能化技術的可靠性以及高效率都比較突出,對信息的獲得以及數據的轉換等都能夠實現,可對信息數據的顯示以及控制實現三維形象化。在測控系統中的計算機輔助設計過程中信息化以及網絡化的發展,計算機技術對測控系統就有著支持,而在網絡技術下也能夠對測控系統的進一步發展有著推動[3]。在這一過程中計算機是對信息處理以及繪圖功能實現的重要保障,并且有著比較突出的作用功能發揮,體現在邏輯判斷以及推理功能上,還有在數值的快速計算能力上也比較突出,在儲存盒管理數據信息功能和圖像的顯示繪圖功能方面也比較突出。這樣就能夠將設計質量得到有效提升。
將儀器儀表中的溫度計在實際中的應用也比較突出,對提問而對測量方法比較多樣,其中的熱電偶以及水銀和石英晶體等都能夠作為測溫元件制作體溫計,這些技術都是接觸式的測溫,所以就比較容易發生交叉感染的情況。而在接觸測溫的部分一旦移動就會對測溫的效果產生很大的影響。但是在非接觸測溫方法的應用上就能對這些問題得到有效解決,通過紅外測溫技術的應用能夠對測溫技術水平提升有著促進,也能滿足實際的需求。
測控系統的智能化虛擬技術是測控技術的進一步發展,也是智能技術的進一步延伸,通過人機交互能夠對人在自然環境中的動作以及視聽覺等感受進行模擬,這樣將其在軟件開發中加以應用就比較方便。通過智能化虛擬儀器就能夠在軟件的靈活性上得到有效提升,進而來提供全方位系統集成模塊化硬件,從而能夠對測控系統的進一步發展打下基礎[4]。
2.3 儀器智能化技術和測控技術發展前景
對于測控技術以及儀器智能化技術的發展,在今后也會向著智能化以及網絡化等方向邁進,從而實現多功能跨領域的發展目標。通過物理學新效應以及高新技術來進行開發新型高靈敏度及高穩定性測控技術及儀器就會比較有利,對我國當前的儀器儀表應用的情況來說,還是在九十年代初期時候的水平,對于產品可靠智能化的程度還有著很大的進步空間。我國當前對儀器儀表技術的應用有一半是從國外進口,所以在這一方面的發展形勢還比較嚴峻,這就需要將對測控系統以及儀器儀表的開發研究創新的水平進一步提升和加強,通過信息化以及工業化的發展優勢對其進行帶動。
對于當前的各產業發展的狀況,對測控技術的發展也有著帶動,將測控技術以及儀器智能化技術向著標準化以及開放化的方向邁進就成了一個重要趨勢。自動化測控技術和儀器儀表系統是整個發展裝備的中心以及安全屏障,對我國的工業化發展的推動有著重要作用,在市場化的作用下,我國在自行研發的智能化執行機構以及流量計等都在市場中得到了廣泛應用,一些高檔的智能化產品也不斷涌出,所以針對測控技術以及儀器智能化技術的發展也將會有良好的發展前景[5]。
測控技術和儀器智能化技術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能夠實現模擬人類神經網絡來對信息傳輸和處理,對測控的實時性以及故障監測的準確及時性也會進一步提升。并且在建立于生物遺傳規律模擬基礎上的遺傳算法能夠對測控系統給予優化調整,能夠將智能化的水平得到繼續發展。在多值邏輯基礎上通過模糊集合方法對模糊性思維加強研究,就能對未知性得到進一步的分析研究,結合測控系統自身的發展特征,
(下轉第119頁)(上接第113頁)
智能化技術應用發展的趨勢將會向著功能的用戶界面圖形化和計算的可視化方向邁進。在性能的發展趨勢上將會向著高精度以及高效化和柔性化的發展方向邁進,在體系結構層面的發展趨勢將會向著網絡化以及智能化方向邁進。
3 結語
總而言之,對于當前我國的各領域技術發展的情況來看,技術上的優化必然會帶來實際生產水平的提升。智能化技術的發展正向著迅速化邁進,對于測控技術以及儀器智能化技術在實際生產過程中的應用就要充分發揮作用。此次主要從測控技術和儀器智能化技術理論進行著手,然后就起應用優勢以及具體應用和發展趨勢進行了詳細分析,通過此次的理論研究希望有助于我國測控技術以及儀器智能化技術的進一步發展。
參考文獻:
[1]謝啟,徐本連,李智超,戴梅,李鑫.測控技術與儀器專業建設探索與實踐[J].常熟理工學院學報,2013(12).
[2]梁勇,于新業.綜合測控系統教學改革研究[J].科教導刊(中旬刊),2014(12).
[3]魏紹亮,仉毅,孫步勝.探索:儀器科學與技術學科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J].教育教學論壇,2014(08).
一、引言
隨著現代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的發展,以信息技術產業為支柱的知識經濟也隨之迅速發展,人類已經逐漸進人信息社會,各種高新技術也愈來愈多地融合滲入到測量領域和儀器儀表行業。作為測量領域惟一的本科專業,測控技術與儀器已經發展成為當今信息科學技術學科領域的重要分支,是研究信息的獲取和預處理,以及對相關要素進行控制的理論與技術。
二、測控技術的專業介紹以及發展趨勢
(一)專業介紹
測控技術與儀器專業是多學科交叉融合的專業,知識面非常的廣,涉及測量與測控技術、儀器儀表技術、計算機技術、信息技術、系統與網絡技術等多個學科的知識。測控技術自古以來就是人類生活和生產的重要組成部分。最初的測控嘗試都是來自于生產生活的需要,對時間的測控要求使人類有了日晷這一原始的時鐘,對空間的測控要求使人類有了點線面的認識。現代社會對測控的要求當然不會停留在這些初級階段,隨著科技的發展,測控技術進入了全新的時代。
本專業以光、機、電、計算機一體化為特色,培養具有現代科學創新意識、知識面寬、基礎理論扎實、計算機和外語能力強,可從事計算機應用、電子信息、智能儀器、虛擬儀器、測量與控制等多領域的產品設計制造、科技開發、應用研究、企業管理等多方面的高級工程技術及經營管理人才。同時因為他們專業知識面寬廣,具有很強的適應能力和廣泛的發展空間,也可從事計量、測試、控制工程、智能儀器儀表、計算機軟件和硬件等高新技術領域的設計、制造、開發和應用等工作,轉行比較容易。
(二)發展趨勢
1.教育發展狀況
科學史上重大的發現往往是由于新的測量技術的發明而獲得。在信息科技時代,測控技術與儀表是實現信息獲取、存儲、處理的必備工具,也是揭示物質運動的必備工具。在現代化建設中,由于儀器儀表對生產工藝和產品的質量的具有的監測作用,人們在技術上對它有著更高層次的要求。
測控技術與儀表是適用于各類不同專業的一門實用性非常強的學科,如工業自動化、生產過程自動化、檢測技術及儀表、電子儀器及測量技術、計算機過程控制等等。在當今的大學理工科類院校中,幾乎都已開設了此專業。由于該專業在國內設立較早,因此現已處于成熟的階段。
測控技術與儀表可以說是一門邊緣學科,它和自動控制、工業自動化、儀器儀表以及計算機專業有著密切的聯系。而正是由于測控技術與儀表專業的這種聯系,對于該專業的畢業生來說,其就業可以選擇的方向十分廣泛,既可以進入生產工程自動化企業從事自動控制、自動化檢測等方面的工作,也可以在科研單位進行儀器儀表的開發和設計,同時還可以在工程檢測領域、計算機應用領域找到適合本專業個人發展的空間。
2.分布式測控系統
分布式測控系統其核心思想是集中管理,分散控制,即管理與控制相分離,上位機用于集中監視管理功能,若干臺下位機分散到現場實現分布式測量與控制,上、下位機之間用控制網絡互聯以實現互相之間的信息傳遞。因此,分布式測控系統有力的彌補了集中式數字測控系統對控制器處理能力和可靠性要求高的缺陷。
3.基于交換式連接工業以太網及分布式、測量控制管理一體化的測控系統
以太網的工業控制優越性和可能性主要表現為:足夠帶寬并且進行交互式互連從而保證測控系統得實時性,采用TCP從而獲得通信協議的開放性、易與Internet集成從而更有利于建立測量控制管理一體化的測控系統,有成熟的以太控制網絡軟件及成本低廉等。
三、測控技術發展前景與發展新階段――網絡化
目前測控系統中迅猛發展的現場總線,它的通信模型和OSI模型對應,將現場的智能儀表和裝置作為節點,通過網絡將節點連同控制室內的儀器儀表和控制裝置聯成有機的測控系統。測控網絡的功能將遠遠大于系統中各獨立個體功能的總和。結果是測控系統的功能顯著增強,應用領域及范圍明顯擴大。1999年2月,JiNI軟件技術問世。Jini軟件技術旨在使各種電器設備、測量儀器及采用JAVA芯片的各種裝置能連接上網,Jini軟件連同以Java語言編寫的簡單程序,可使聯網的任何儀器設備實現其自身功能的同時,還能為其他儀器設備加以利用。網絡技術的出現,正在并將極大地改變人們生活的各個方面。具體到計量測試、測控技術及儀器儀表領域,微機化儀器的聯網,高檔測量儀器設備以及測量信息的地區性、全國性乃至全球性資源共享,各等級計量標準跨地域實施直接的數字化溯源比對,遠程數據采集與測控,遠程設備故障診斷,電、水、燃氣、熱能等的自動抄表,都是網絡技術進步并全面介入其中發揮關鍵作用的必然結果。
測控技術是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以及社會的進步而產生的,在測控技術中光機電一體化系統的開發研制與應用越來越受到重視。現代測控技術是21世紀重點發展的技術之一。現代科學技術的融入不但使現代測控技術在各方面得到廣泛的應用,而且加快了現代測控技術的發展。隨著其在國防、工業、農業等領域應用的深度和廣度的擴大,它將為提高生產效率、改進技術水平做出巨大的貢獻。測控技術在生活中的應用以實際情況為例,對現實中出現的問題進行一系列的監測。
參考文獻:
[1]靜.測控技術與儀器專業導論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6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489X(2016)10-0143-03
On-campus Practical Training Exploration of Measurement and Control Technology and Instrument Specialty//YIN Lunhai, WANG Junsheng, LAN Hehui
Abstract The on-campus practical training teaching system is established. Training target, training content and training module is formulated. All the training contents are from basic to professional, and go from the easy to the difficult and complicated. The Engi-neering practice ability of the students can be increased through training. Students of three year of graduation are trained and good results have been achieved. Both the Engineering practice ability and ability to research of the students are all increased.
Key words measurement and control technology and instrument specialty; on-campus practical training; training content; training syllabus
1 引言
目前許多院校校外實習以走馬觀花為主,雖然學生在實習過程中可以見到許多未曾見過的儀器設備,可見識到實習單位的整個生產流程和生產工藝,但實習效果仍不理想。所以在校外實習基礎上做好校內實習、實訓,對提高學生實踐動手能力尤為重要。
遼寧工業大學為保障學校各專業培養學生工程實踐能力、工程設計能力和工程創新能力,不斷提高工程人才培養質量,在實驗實訓硬件設施方面采取了一系列保障措施。同時,測控技術與儀器專業(以下簡稱測控專業)教研室教師豐富的工程實踐能力為測控專業學生實習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2 校內實習實訓平臺建設
目前測控專業可用校內實訓的實驗室和實訓基地條件良好,足可滿足學生實訓需要。
實驗室建設 測控專業基礎類實驗室有測控技術實驗室、單片機實驗室、計算機控制技術實驗室、“電工電子技術”遼寧省實驗教學示范中心、“智能控制理論及應用”省高校重點實驗室;專業實驗室有過程控制實驗室、智能機器人實驗室、“新能源汽車智能控制技術”省重點實驗室、與德國西門子共建的“PLC實驗室”、與美國羅克韋爾自動化公司共建的“工業控制網絡實驗室”、與美國飛思卡爾半導體公司共建的“嵌入式應用實驗室”。
學校實習實訓基地建設 2012年,遼寧工業大學在國家發改委專項資金資助下,投資8000余萬元建設工程實訓中心,面積2.8萬余平方米,目前完成試驗設備安裝并投入使用的有金工實訓平臺、電工電子實訓平臺、現代加工技術平臺、電氣工程綜合實訓平臺、光網絡通信實訓平臺、新能源技術綜合實訓平臺、汽車檢測與維修工程訓練平臺、工業生產過程自動化訓練平臺、化工生產工藝實訓平臺和材料工程實訓平臺。基地可同時滿足1000名學生從事創新創業項目訓練[1]。10個實訓平臺中測控專業學生可利用8個進行實訓。
實習實訓中心實訓平臺及測控專業實驗室的實驗設備及裝置,為測控專業學生校內實訓提供了良好的實訓硬件條件。
3 合理的實訓師資隊伍建設
測控專業教師學歷、職稱結構合理 測控專業現有專任教師15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5人,講師3人,高工1人,實驗師2人;具有博士學位6人,碩士學位7人;中國儀器儀表協會理事1人,遼寧省“百千萬人才工程”千人層次1人,遼寧省青年骨干教師2人[2]。聘請了丹東東方測控集團有限公司、丹東華日理學電氣有限公司、錦州利達航海電器有限公司等公司8名高級工程師為客座教授,聯合指導生產實習、實訓等。
測控專業教師具有較強的實踐經驗和指導學生實習實訓的能力 自2013年以來,測控專業教師共指導大學生創新創業計劃項目11項,其中省級6項、校級5項;3年來指導學生參加全國大學生電子競賽,獲得國家一等獎1項、省級一等獎4項、省級二等獎5項、省級三等獎3項;指導學生參加中國機器人公開賽,獲得國家一等獎1項、國家三等獎1項、省級一等獎2項、省級二等獎1項、省級三等獎1項;指導學生參加飛思卡爾杯智能車競賽,獲得全國總決賽二等獎1項、東北賽區一等獎2項;指導學生參加“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中國大學生計算機設計大賽、創青春全國大學生創業大賽、“藍橋杯”軟件創業團隊賽等大賽,獲得多個國家級和省級獎項。
4 確定實訓教學目標,建立適合測控專業的實訓教學體系
實訓的目標是通過實訓教學培養學生實踐動手能力、創新能力和工程設計能力。基礎訓練要求:通過實訓,學生能夠完成控制系統設計;根據被控對象特性與技術參數要求,學會選擇傳感器、變送器、控制器、執行器、顯示儀表等裝置,能夠完成系統組裝調試、系統投運與參數整定;學會各個裝置的拆卸與組裝、設備維護與維修。能力提高訓練要求:能夠完成信號調理電路、簡單變送器、控制器、輸出控制電路的設計、焊接、調試。實訓項目包括專業基礎技能實訓、專業技能實訓和創新訓練。
專業基礎技能實訓 主要包括金工實習、電子實習、生產實習、畢業實習、信號變換綜合設計、過程控制系統課程設計、單片機原理及接口技術設計、專業基礎技能實訓。對于基礎實訓模塊內容以“實用、夠用、熟練”為原則,要求學生掌握基本的實訓技能。綜合運用電子技術、電路等電類基礎課程知識,設計完成實物制作與調試。實訓指導教師根據學生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選擇實訓內容或項目,為專業技能實訓打好基礎。
專業技能實訓 主要包括以智能儀表為主線的綜合實訓,培養學生具有儀器儀表開發、設計的創新能力;以儀表工程為主線的綜合實訓,培養學生具有控制系統設計與儀表選型、安裝及調試的工程實踐能力。
1)智能儀表實訓:主要訓練傳感器與檢測技術、單片機技術、嵌入式技術、DSP技術、測控電路等專業課程內容的綜合應用,包括完成儀器儀表的設計、參數選擇、仿真、實物制作、調試等環節。
2)儀表工程實訓:主要訓練傳感器與檢測技術、測控電路、PLC技術、過程控制系統、控制儀表及裝置、DCS技術、工控網絡技術、工控組態軟件等專業課程內容的綜合應用,包括完成控制系統的方案設計與儀器儀表的選型、安裝、調試及維修等環節。
實訓內容要隨著知識的更新有所創新、增減,體現實訓的實用性和先進性,同時著重于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培養教育。
創新性訓練 主要包括開放性實驗設置、創新創業項目設置、科技競賽項目設置:開放性實驗以信號調理、單片機技術和PLC技術課程內容為主設置實驗項目;創新創業項目以企業需求為導向,設置檢測與控制為主的工程實踐類項目;科技競賽依托校電工電子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羅克韋爾自動化實驗室、西門子共建PLC實驗室、浙大中控共建DCS實驗室、校實習實訓中心的實驗實訓資源,開展相應的專業技能競賽。
5 建立測控專業實訓模塊
根據培養目標設計相應的實訓教學模塊,包括專業基礎技能實訓設置和能力提高實訓模塊設置。
基本技能實訓模塊
1)熟悉檢測變送器、控制裝置結構原理,學會拆卸與組裝。傳感器拆裝與調試包括熱電偶拆裝與調試、熱電阻拆裝與調試、壓力或差壓傳感器拆裝與調試、流量傳感器拆裝與調試、物位傳感器拆裝與調試。變送器拆裝與調試包括溫度變送器拆裝與調試、流量變送器拆裝與調試、壓力或差壓變送器拆裝與調試、液位變送器拆裝與調試。執行器拆裝與調試包括氣動薄膜控制閥拆裝與調試、氣動推桿拆裝與調試、電動調節閥拆裝與調試、電動推桿拆裝與調試、低壓電器拆裝與調試、變頻器調試、電動機拆裝與調試。顯示儀表拆裝與調試包括模擬式顯示儀表和智能顯示儀表拆裝與調試。控制器拆裝與調試包括模擬式控制器和智能控制器拆裝與調試。
2)根據被控對象特性設計控制系統,如單閉環、串級、比值等控制系統。根據系統要求和被控對象特性選擇傳感器、變送器、控制器和執行器,然后組成所需控制系統。
3)控制系統組裝,將所選擇的自動檢測和控制裝置組裝成實際應用的控制系統。根據設備情況,可組成溫度檢測控制系統、壓力檢測控制系統、流量檢測控制系統、液位檢測控制系統,以及四種控制系統合成的綜合控制系統。
4)控制器作用方向的確定。根據被控對象特性,選擇執行器、變送器作用方向的選擇或設定,最終確定控制器作用方向。
5)根據被控對象特性,選擇控制規律,設置控制參數。
6)系統投運,包括投運前儀器設備的校驗與檢修、控制器參數的整定。
能力提高實訓模塊 為了進一步提高學生工程實踐能力,設置了能力提高的實訓環節,包括網絡控制系統實訓和電路設計、制作與調試實訓。
網絡控制系統實訓包括PLC技術、過程控制系統、控制儀表及裝置、DCS技術、工控網絡技術、工控組態軟件等專業課程內容的綜合應用,包括完成控制系統的方案設計與儀器儀表的選型、安裝、調試及維修等環節。
電路設計類實訓包括信號調理電路、變送器、控制器、輸出控制電路設計、制作、焊接和調試。相應的實訓環節有基于傳感器與檢測技術、測控電路等課程的信號變換綜合設計,基于單片機技術、嵌入式技術、DSP技術等課程的控制器設計等。有些能力提高實訓部分安排在基礎技能實訓模塊中進行。
6 制定實訓大綱
制訂了較為詳盡的培養計劃,使實訓與課程設置緊密結合,實訓環節盡量安排在相關課程結束后就進行。比如:專業基礎技能實訓在電路、電子技術基礎結課后的第5學期進行,2學分;信號變換綜合設計在傳感器與檢測技術、測控電路、電力電子技術課程結束后的第5學期進行,2學分。
對于綜合性實訓環節,只能在所有理論課程都結束后進行,或者分步進行實訓。如表1綜合實訓教學計劃,分為6、7兩個學期進行實訓。同時,根據實訓內容多次安排實訓學時,并根據學時數與實訓項目權重分配成績比例。實訓成績最終通過現場演示、報告、答辯等方式進行考核。
7 實訓效果
實訓教學中以學生為中心、以教師為主導開展,根據不同實訓模塊、教學內容以及每節實訓課的重難點,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以教師為主導開展采用啟發式教學方法,把學生作為教學的主體,引導學生肯思考、會思考,以提高其分析和解決問題能力。從2013年開始,對2010、2011、2012級測控專業學生進行實訓。
傳感器拆裝、調試實訓 使學生深入了解傳感器工作原理、特性和輸出信號特點,從而可以根據信號特點制作信號調理電路,或者選擇傳感器。
專業基礎技能實訓 通過對電子元器件性能測試和簡單電路設計制作,充分了解器件性能,為復雜電路設計制作時器件選型獲得第一手經驗;信號變換綜合設計實訓要求學生設計信號放大、濾波、隔離、線性化等功能的信號調理電路,設計輸出控制電路,利用自己設計的控制器組成一個簡單控制系統。這樣可以鍛煉學生掌握較復雜的控制電路設計、開發、制作能力和電路檢修能力。
控制器制作實訓 在單片機原理及接口技術、DSP技術及應用、嵌入式系統設計實訓過程中,利用相應的開發板,并分層次設置實訓內容。在此基礎上進行控制器設計、制作、焊接和調試,培養學生電路設計、開發、制作能力,培養學生設計性、綜合性和創新性工程設計的能力。
網絡控制系統實訓 在PLC技術、DCS與FCS實訓中,依托S7-300實驗室、羅克韋爾實驗室、DCS實驗室開發創新性實驗項目,在3屆學生中開展多項技能培訓、技能競賽,取得較好的工程訓練效果。
經過實訓鍛煉,測控專業學生的工程實踐能力、研發能力都有了較大的提高,提高了就業競爭能力,部分工程能力較強的學生在工作伊始就表現出較強的科研能力和業務能力。如2010級一名學生,工作不到一年,就成為丹東華日理學儀器有限公司技術骨干,承擔科研項目;就業于丹東金洋科技發展集團有限公司的一名2011級學生在實習期滿后就成為項目組長,承擔項目。
具有了較強的工程實踐能力,畢業生在就業時具有較強的競爭優勢。通過統計,近3年來,本專業畢業生的一次協議率分別是49.06%、63.86%、73.08%,就業率分別為90.57%、96.39%、98.78%,呈現穩步攀升趨勢。
8 結語
建立實訓教學體系,實訓過程形成從簡單到復雜、從基礎到專業、從接受基本知識和技能到培養綜合能力這樣一個逐步積累、深化和提高的完整的教學體系。實訓教學與理論教學組成一個完整的測控專業培養體系,全面培養學生的實訓技能、科學作風,以及綜合分析、發現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學生具有創新、創業精神和較強的工程實踐能力。
什么是測控技術與儀器?本專業適合干哪方面的工作?本專業前途如何?帶著這些問題,我們參加了這次的生產實習。
本次生產實習由查曉春、黃愛華和黎勉三個老師帶領,測控專業總共四個班,150幾人參加實習。6月30日出發去順德,安住在順德大良風城中學。
三年來第一次來到一個陌生的地方,真是一件令人興奮的事情,我們住的中學環境很好,由于這是一所中學,又遇暑假,這里很靜,真是學習的好地方,本人正好想在實習之余順便的進行自己的網絡工程師計劃,這樣可以讓時間滴水不漏了。
本次實習預定是三個星期,但由于出現些預想不到的事情,最終把行程縮短為兩個星期,而本次生產實習在教學計劃是四個星期,所以剩下的兩個星期必須在下學期補回!
兩個星期的生產實習,我們去過了申菱空調設備有限公司、順特電氣有限公司、美的洗碗機公司、聯塑科技實業有限公司、廣東泓利機器有限公司、順德科威電子有限公司、廣東鍛壓機床廠等大型工廠,了解這些工廠的生產情況,與本專業有關的各種知識,各廠工人的工作情況等等。第一次親身感受了所學知識與實際的應用,傳感器在空調設備的應用了,電子技術在電子工業的應用了,精密機械制造在機器制造的應用了,等等理論與實際的相結合,讓我們大開眼界。也是對以前所學知識的一個初審吧!這次生產實習對于我們以后學習、找工作也真是受益菲淺,在短短的兩個星期中讓我們初步讓理性回到感性的重新認識,也讓我們初步的認識這個社會,對于以后做人所應把握的方向也有所啟發!
順德是個美麗的地方,這里的交通路線四通八達,或許這就是順德為什么一直保持全國百強縣之首的原因吧!當然還有其體制是否健全原因,社會保障是否完善原因!這里也是我們初涉社會的開端,邁向美好而殘酷的未來,我一直堅信自己的能力,即使人生路如順德四通八達的公路,但方向只有一個,那就是前進,永不言棄,永不退縮!
申菱空調設備有限公司
7月1日,這是我們實習的第一天,我們來到了申菱,這是一家生產中央空調的廠家。來到該廠,該廠負責人首先介紹了一下申菱的一些生產情況。
接著將我們分成五組對其生產車間進行參觀。
我們首先來到鈑金車間。從車間的定置管理圖中,可了解到該車間的生產過程是:
下料區 --> 沖壓成型區--> 焊料一庫 --> 焊料二庫 --> 沖壓轉型區 --> 散件特檢點 --> 鋁合金加工區 --> 鈑金半成品周轉區 --> 焊接 --> 噴涂 --> 成品。
在鈑金車間,觀看了各種機器的生產情況。有m-2023剪板機、j23-25沖床、j23-40沖床、j23-60沖床、j23-80沖床、j28-500四柱油壓機、csw-250沖角床、ta-60t彎板機、rg-80彎板機等等,各種我們熟悉和陌生的機器。
接著是兩器車間。
什么是測控技術與儀器?本專業適合干哪方面的工作?本專業前途如何?帶著這些問題,我們參加了這次的生產實習。
本次生產實習由查曉春、黃愛華和黎勉三個老師帶領,測控專業總共四個班,150幾人參加實習。6月30日出發去順德,安住在順德大良風城中學。
三年來第一次來到一個陌生的地方,真是一件令人興奮的事情,我們住的中學環境很好,由于這是一所中學,又遇暑假,這里很靜,真是學習的好地方,本人正好想在實習之余順便的進行自己的網絡工程師計劃,這樣可以讓時間滴水不漏了。
本次實習預定是三個星期,但由于出現些預想不到的事情,最終把行程縮短為兩個星期,而本次生產實習在教學計劃是四個星期,所以剩下的兩個星期必須在下學期補回!
兩個星期的生產實習,我們去過了申菱空調設備有限公司、順特電氣有限公司、美的洗碗機公司、聯塑科技實業有限公司、廣東泓利機器有限公司、順德科威電子有限公司、廣東鍛壓機床廠等大型工廠,了解這些工廠的生產情況,與本專業有關的各種知識,各廠工人的工作情況等等。第一次親身感受了所學知識與實際的應用,傳感器在空調設備的應用了,電子技術在電子工業的應用了,精密機械制造在機器制造的應用了,等等理論與實際的相結合,讓我們大開眼界。也是對以前所學知識的一個初審吧!這次生產實習對于我們以后學習、找工作也真是受益菲淺,在短短的兩個星期中讓我們初步讓理性回到感性的重新認識,也讓我們初步的認識這個社會,對于以后做人所應把握的方向也有所啟發!
順德是個美麗的地方,這里的交通路線四通八達,或許這就是順德為什么一直保持全國百強縣之首的原因吧!當然還有其體制是否健全原因,社會保障是否完善原因!這里也是我們初涉社會的開端,邁向美好而殘酷的未來,我一直堅信自己的能力,即使人生路如順德四通八達的公路,但方向只有一個,那就是前進,永不言棄,永不退縮!
申菱空調設備有限公司
7月1日,這是我們實習的第一天,我們來到了申菱,這是一家生產中央空調的廠家。來到該廠,該廠負責人首先介紹了一下申菱的一些生產情況。
了解到,廣東申菱空調設備有限公司于1992年正式建成投產,是集科研、生產、檢測、銷售、工程服務于一體的現代化企業,是中國500家最大電氣機械器材制造企業之一。專業生產“申菱”牌大、中型水冷、風冷單元式空調機,潔凈式空調機,恒溫恒濕型機房專用空調機,屋頂式空調機,高溫環境特種空調機,除濕機,冷水機組成風機盤管、柜式風機盤管和組合式空氣處理機等末端設備。其中單元式空調機和潔凈式空調機包括冷風型、冷風電熱型、熱泵型、恒溫恒濕型等多個系列和品種。
接著將我們分成五組對其生產車間進行參觀。
我們首先來到鈑金車間。從車間的定置管理圖中,可了解到該車間的生產過程是:
下料區-->沖壓成型區-->焊料一庫-->焊料二庫-->沖壓轉型區-->散件特檢點-->鋁合金加工區-->鈑金半成品周轉區-->焊接-->噴涂-->成品。
在鈑金車間,觀看了各種機器的生產情況。有m-2023剪板機、j23-25沖床、j23-40沖床、j23-60沖床、j23-80沖床、j28-50XX柱油壓機、csw-250沖角床、ta-60t彎板機、rg-80彎板機等等,各種我們熟悉和陌生的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