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5-03 18:53:48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奧運金融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青島市殘聯協會工作辦公室主辦了此次活動,來自市內各區的200余名殘疾人代表參與活動。殘奧會形象大使桑蘭就中國舉辦2008年奧運會及殘奧會的意義、個人擔當殘奧會形象大使的自豪與光榮、奧運會及殘奧會的相關知識等講話。活動采取了有獎知識競答及穿插文藝演出的方式進行,使整個活動始終處于歡快愉悅的氣氛中。最后,大家游覽了青島市奧帆基地。映襯在碧海藍天下的奧帆基地在秋高氣爽的季節里顯得格外美麗,望著眼前短短幾年就改頭換面的奧帆基地,殘疾人感到無比振奮和自豪:剛剛成功舉辦的相約北京――2006青島國際帆船比賽證明,美麗的青島創造了奧運會館、基地、基礎實施建設的奇跡?!?/p>
(青島市殘聯協會工作辦公室)
輪椅上走出北京人民大學金融博士
2006年,中國人民大學黨委學生工作部以《身殘志堅創佳績 雨潤心田思潤人》為題,在學校網站上宣傳了輪椅上的肢體殘疾博士生路蒙佳的事跡。2004年5月,24歲的路蒙佳被中國人民大學財金學院金融學專業錄取為公費博士生,她在銀行理論與實踐研究方向總分成績第一、順利通過面試且取得英語免修免考資格,格外引人注目。
路蒙佳患神經元性肌無力, 1998年7月,坐著輪椅參加全國統一高考,并以617分的好成績受到社會關注,中國人民大學將她錄取成為該校財金學院本科生。4年大學生活,路蒙佳不僅完成了人大財金金融專業的大學本科教育的所有必修、選修課,還利用課余時間參加社會實踐活動,所撰寫實踐報告取得了學校社會實踐一等獎。這期間,她打過工,做過家教,甚至參加過許多校外活動。2002年,她被保送成為該校的研究生,撰寫的論文獲得人大第六屆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一等獎和該校財政金融學院第四屆學生學術論文競賽獎。2004年5月,路蒙佳參加了中國人民大學銀行理論與實踐方向的博士生入學考試,并以所報方向總分第一名的好成績成為該校一名公費博士生。博士生學習的第一學年,她的2篇專業學術論文就在《金融參考》和《中國金融》上發表,并參與了北京市精品課程《商業銀行業務與經營》的修訂與flash課件的腳本編纂,還參加了國家“211”工程“金融政策與金融管理”子課題《銀行經濟學》課題組,成為該研究生教材的編寫者之一。2005年10月,路蒙佳獲得了中國人民大學優秀研究生獎學金。在人大學習的7年多里,有將近2萬多人次的師生無聲地加入到幫助她的志愿者隊伍中,正是這種無私的愛,幫助她完成了學業,成就了夢想?!?/p>
(朱東瓊)
陜西榆林市召開人大常委會主任會議落實《殘疾人保障法》
日前,陜西省榆林市人大常委會舉行主任會議,再次聽取市政府《關于貫徹落實市人大常委會〈關于榆林市人民政府實施殘疾人保障法情況報告審議意見〉的報告》,會議對市政府及有關部門落實《審議意見》情況給予充分肯定。
榆林位于陜西省最北部,有殘疾人11.54萬人,占全市總人口的3.5%,是國家級能源重化工基地。2005年,新一屆市人大領導班子產生后,隨即將《殘疾人保障法》實施情況,作為市人大執法檢查內容,并由人大副主任馮九海帶隊深入縣、鄉、村、殘疾人家庭檢查。同年9月,市人大常委會第二次會議專門聽取副市長井劍萍《榆林市政府關于實施〈殘疾人保障法〉情況報告》和市人大農工委《關于榆林市實施〈殘疾人保障法〉情況調查報告》。經審議,針對存在問題及今后著重抓好工作提出《審議意見》。榆林市政府召開兩次常務會議研究,及時調整了市政府殘工委組成人員。2006年,市委副書記、代市長李金柱剛到任,便主持召開市政府第八次常務會議,專題研究部署殘疾人工作,決定2006年安排80萬元為全市殘疾人做好10件實事。
榆林市政府以政府名義制定了《關于進一步加強扶助貧困殘疾人工作實施意見》,針對殘疾人基本生活保障、就業、康復服務、醫療救助、教育、維護合法權益等提出系列措施;建立健全以縣區殘聯為主導,鄉鎮殘聯為骨干,社區、村殘協為基礎的基層殘疾人組織網絡,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市財政每年安排一定專項資金為殘疾人辦實事;加大殘疾人就業保障金征收力度,全面推行“地稅代征,財政代扣”制度;加大殘疾人康復、殘疾預防工作力度,組織實施“復明、助行、助聽”等康復項目;市政府責成市殘聯等部門修訂完善扶助殘疾人優惠辦法,制定好殘疾人事業“十一五”發展綱要。■
(榆林市殘聯)
山東威海環翠區康復示范區建設“三到位”
山東省威海市環翠區作為全國首批殘疾人社區康復示范區,創建做到認識、聯動、服務“三到位”。
認識到位。成立了以分管區長掛帥的領導小組,區政府辦公室下發《實施方案》,區政府殘工委印發了《百分考核辦法》,并召開了全區動員大會,區直部門及各鎮辦按照創建標準及職責任務抓落實。區財政拿出30萬元創建工作專項經費,自2002年起,每年從財政預算中安排20萬元的康復工作經費(轄區人口每人每年0.7元)。
聯動到位。積極爭取財政、人事、民政、衛生等部門聯合發文,各鎮辦安排一名專職康復協調員,負責基層康復需求底數調查、康復訓練檔案整理歸檔、轉介服務。
服務到位。充分發揮各鎮(辦)依托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設立的殘疾人康復指導中心(站)作用,重點開展殘疾人醫療康復工作,投資近百萬元,免費為各站(中心)配發康復訓練器材,送康復器材到殘疾人家庭。他們還以政府名義印發康復服務有價證券,發放到殘疾人手中。目前,全區9個鎮(辦)、16個社區全部建立了不少于30平方米的殘疾人康復訓練場所,并完善了相關管理制度及訓練登記。在做好康復網絡建設、經費爭取、人員配備基礎上,將康復服務機構聯系電話、聯系人、辦公地點、服務項目及收費標準印成《康復服務一卡清》,發到有康復需求的殘疾人手中。■
(江華 唐泉)
濟南市舉行“殘疾人就業保障金圓你‘大學夢’”活動
一、商業銀行服務營銷成長路徑
“市場營銷”本身是一種管理行為,它貫穿于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全過程,對企業的生存與發展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特別是在我國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軌過程中,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統購統銷的經營模式已被打破,市場機制已經在各個經濟領域發生作用,同行業間的競爭日趨激烈,作為國有專業銀行的中國銀行也同樣面臨著這種沖擊??v觀改革開放30年,通過對金融業的大力改革,我國金融業已經取得很大的成就。特別是中國銀行以改革開放為契機,樹立現代市場營銷觀念,面對不斷變化的金融市場,正確分析金融大環境和自覺營造市場營銷小環境,在競爭中求生存,在生存中求發展,不斷壯大自身實力,拓展市場。
銀行市場營銷觀念的核心,是以金融市場需求為出發點,開發、設計、經營金融產品和金融工具,尤其是那些具有特殊性能要求的新型金融產品、金融工具以及新型金融服務項目,以滿足廣大客戶的需要,最終獲取銀行的長期利潤。因此,銀行市場營銷就是通過創造金融產品與服務,并與客戶進行需求與獲利的交換,以滿足需要的過程。它對銀行整體業務的發展壯大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商業銀行成功經驗足以證明這一點。中國銀行要在不斷變化、競爭激烈的金融市場中立于不敗之地,必須樹立市場營銷觀念,采取營銷手段,以市場要求、客戶需要為中心來開展經營活動。
二、中國銀行服務營銷主體檢視
中國銀行原為國家外匯外貿專業銀行,長期獨自經營國家外匯資金和外貿企業資本、外幣存貨款業務,以其特有的功能從事國際金融活動。全稱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總行在北京。是中國四大國有商業銀行之一,規模排列位列第二。
中國銀行主營商業銀行業務,包括公司、個人金融、資金業務和金融機構業務等業務。公司業務以信貸產品為基礎,致力于為客戶提供個性化、創新的金融服務和融資、財務解決方案。個入金融業務主要針對個人客戶的金融需求,提供包括儲蓄存款、消費信貸和銀行卡在內的服務。資金業務包括本外幣保值、資金管理、債務保值、境內外融資等資金運營和管理服務。而金融機構業務則是為全球其他銀行、證券公司和保險公司提供諸如資金清算、同業拆借和托管等全面服務。
中國銀行在改革開放30年以來,從沖破計劃經濟時代的統購統銷模式已經轉變成了市場機制為主導的營銷模式。通過除了在金融業大環境下的改革以外,中行在內部小環境下作出的改革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和創新。下面舉出中行在新世紀新環境下作出的一大成功營銷案例:
中國銀行實施“奧運營銷”戰略的成功運營
2004年7月14日,中國銀行通過激烈競爭,與北京奧組委正式簽約成為2008北京奧運銀行惟一合作伙伴。中國銀行以“奧運創造價值”為核心理念,以“奧運精神與企業文化建設互動;以奧運促發展,以發展促奧運;服務奧運,蓄勢待發”為營銷戰略,提前開始了奧運征途。中國銀行從他成為奧運合作伙伴第一天起就開始了奧運營銷,制定了奧運營銷戰略和營銷計劃,確立了各階段營銷主題,獲得了“2005年度中國企業營銷創新獎”(中央電視臺和《銷售與市場》雜志共同舉辦)。
根據中國銀行主管奧運的副行長華慶山對他們的奧運營銷戰略的披露,我們了解到,“以奧運促發展,以發展助奧運”,是中國銀行參與奧運的目標,也是中國銀行奧運營銷戰略的核心。其內涵就是希望充分利用奧運平臺,建立中國銀行的差異化競爭力,通過品牌形象、產品、業務以及服務等各個方面與奧運會充分結合和互動。華慶山介紹,中國銀行的奧運營銷工作將充分利用奧運市場開發排他原則及合作伙伴享有的奧運營銷權益,充分整合已有的營銷資源,通過產品創新、客戶營銷、市場推廣、媒體宣傳、奧運主題贊助、現場展示等,不斷演繹精彩的奧運新篇章。通過奧運會這個特殊的全球平臺,實現奧林匹克和中國銀行的互動提升和雙贏。
通過中行實施的“奧運營銷”戰略,其成果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品牌形象得到進一步提升。借助奧運品牌,提升中國銀行品牌形象和品牌價值,是中國銀行實施“奧運營銷戰略”的首要任務。
第二,企業文化得到進一步加強。奧運精神與企業文化建設互動是中國銀行實施奧運營銷戰略的又一重要任務。
第三,奧運產品得到進一步開發。奧運產品的開發和創新是中國銀行服務奧運、創造價值的重要手段。
第四,奧運市場得到進一步拓展。中國銀行在以創新奧運產品為主導途徑開發市場的基礎上,還通過實施奧運特許計劃、奧運票務計劃,以及和奧運合作伙伴間的合作,進一步拓展了奧運市場。 三、中國銀行營銷創新戰略
“美國正陷于‘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機當中,這場危機引發經濟衰退的可能性正在增大?!贬槍θ缥烈咭粯诱谌蚵拥慕鹑谖C,美聯儲前主席艾倫格林斯潘發出這樣的感嘆。毫無疑問,在這場金融危機當中,美國銀行業首當其沖。然而,“金融魔咒”對中國銀行業的影響也不容小視?!爸苯佑绊戄^小,但間接影響具有一定不確定性”、“近期影響不大,中長期影響深遠”。從美國次貸危機對國內金融機構的影響來看,目前受到美國次貸危機影響較大的國內上市銀行主要包括中國銀行、工商銀行、建設銀行、中信銀行等,所受影響主要體現在這些金融機構持有的美國住房抵押貸款債券、Alt一A住房貸款支持債券、次級住房貸款支持債券、結構化投資工具以及雷曼等公司債券及相關貸款上,目前上市銀行持有上述次貸危機相關資產約400億美元左右。據悉,截至2008年6月末,目前中國銀行披露持有的次按債券、Alt一A住房貸款抵押債券、Non一Agency住房貸款抵押債券、“兩房”發行及擔保債券、雷曼債券及貸款等合計已經達到233.50億美元(折合人民幣1594. 24億元)。
那么,加強和改善并創新中行的營銷戰略已經刻不容緩。結合國際國內的金融環境,從自身的實際情況出發,中國銀行至少應采取以下市場營銷戰略,促進業務的發展。
1.
是強化金融調研功能,充分發揮金融研究所和計劃部門的綜合研究職能作用,適時提出、制定業務發展目標,確定營銷策略,制訂可行性行動方案,并組織實施。
2.是加強轉變經營觀念,改變“大門打開,客戶自來”和被動服務的思想觀念與做法,深入市場調查,建立良好的客戶關系,在鞏固老客戶的基礎上,發展新客戶。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方法,使客戶與銀行保持持久的密切合作關系。如配置大堂經理,增設導向服務等,及時解決客戶在辦理柜臺業務時遇到的問題;設置顧客投訴中心,及時解決客戶遇到的問題。
3.是根據中國銀行外匯貸款業務量大,國際結算業務專業化程度高的特點,將貸款業務與當今世界金融市場聯系起來,盡最大的能力減少風險,把金融危機帶來的損失降到最低點。
4.是在金融監管許可的情況下,根據客戶和市場需求的不斷變化,努力開發新的業務品種,領導金融市場新潮流。
5.是加強員工素質的培訓,充分發揮海外培訓基地的優勢,使員工直接學習和接受西方商業銀行的先進管理經驗,盡快培養一批業務全面、思維敏捷、創新意識強、工作作風務實、管理水平高的綜合型人才。
6.是充分發揮中國銀行電腦設備先進、電腦人才濟濟、網絡化程度高的優勢,率先推出“網上銀行”,也即利用“Internet"(國際網絡),發展一批極有潛力的客戶,促使客戶與銀行的業務往來更加密切。隨著電腦的普及和國際網絡費用的下降,"Internet’’已經廣泛應用,銀行業,網絡營銷時代的突圍。
(一)“舉國體制”的含義與特征
“舉國體制”是指以國家利益為最高目標,動員和調配全國有關的力量,包括精神意志和物質資源,去攻克某一項世界尖端領域或國家級特別重大項目的工作體系和運行機制。“舉國體制”的所表現出來的特征是與當時計劃經濟體制相吻合的,主要表現為:目標高度的一致性,計劃管理的統一性,組織實施一體化,政府投入的主力性。
(二)“舉國體制”關注度的數據分析
通過對相關的文章的數據分析發現近20年來,關于“舉國體制”的研究專家學者們發表了大最的學術論文,從不同角度、不同方向對進行了論述。按照主題檢索方式,以“舉國體制”為檢索詞進行檢索,從1992~2012(2012并非全年文獻)的20年間,在中國知網上共檢索出文獻6858篇文獻。通過數據分析發現,對“舉國體制”的研究日益成為人們關注的熱點話題。特別是2008年以后,數量陡然上升,這與2008年北京奧運會有關,奧運會結束以后,關于怎樣改革競技體育“舉國體本文由收集整理制”的研究已成為科研工作者關注的焦點,李娜單飛奪得網球大滿貫后,競技體育是否該“單飛”,如何實現競技體育的職業化、商業化,成為爭論的焦點。
二、“舉國體制”的優勢
(一)舉國體制”最大的好處是能集中精力、物力、財力辦大事,統一行動,集中力量,快速高效。這種體制有利于重大問題的解決。北京奧運會的完美舉辦,”舉國體制”可謂功勛卓著。北京奧運會如此龐大的交通、體育場館等基礎設施建設,倘若沒有傾全國之力,集結中央和各地方的支持,很難舉辦的這么完美。在巨大災難面前,如汶川地震,舉國體制顯示出了強大的制度優勢。“5·12”汶川特大地震,受災面積近50萬平方公里,相當于整個西班牙國土;受災人口3000多萬,比北歐五國總和的人口還要多;地震破壞程度堪稱建國來之最,重建規模與難度也是世所罕見。舉國體制以強大的資源調動能力,靈活的政策創新,舉世獨創的對口援建方案,用兩三年的時間完成初步的災后重建工作,上海當時援建都江堰總計117個項目,投入資金達到82.5億、人員大約1.2萬,其中80多個農民集中安置點,配套基礎設施是全部一次性到位的。災后重建工程能帶來如此多的項目和資金,原因是其地方政府手里掌握了足夠的資源,集中的資源能夠被迅速投放到災區。出在巨大的災害的面前,災區“交易條件”忽然降低,自救力量受到極大的限制,這時舉國體制發揮出重要的作用,由政府出面調動資源,進行干預。相形之下,1995年日本神戶阪神7.3級大地震,用了將近l0年的時問才恢復重建。這就是中國的制度優勢。
(二)“舉國體制”這種特定組織形式和制度安排,面向國家重大需求,實現特定科技領域的重大突破與創新,即所謂的科技創新舉國體制。“舉國體制”可以保證把錢花在最需要的地方,尤其是一些科研航天醫藥方面,“舉國體制”的作用是無法估量的。我國航天事業的蒸蒸日上,神舟飛船系列的成功發射,探月工程的完美實現,這些舉國體制下的成果對我國的軍事、綜合國力以及國際地位的提升是功不可沒的。
一、市場前景及優劣勢分析
(一)市場前景
個性化3D人面公仔是基于三維掃描和快速制造技術的一項新興行業,其技術和理念來源于日本。由于產品充滿時尚氣息,處處彰顯個性和自我,很快便風靡日本并受到各大媒體的廣泛關注。如今,這種個性化的3D人面公仔已經流行于澳大利亞、美國、加拿大、韓國、東南亞、以及歐洲各國。2008年北京奧運會后,我國也陸續出現了個性化3D人面公仔的制造、銷售公司,并逐漸形成規范性行業。
(二)優勢分析
1.新興行業,市場空白
個性化3D人面公仔兼備大頭貼與陶藝真人公仔雙重優點:制作時間短,成本低廉,具有個性化立體效果。作為一項剛剛在國內駐足一年多的新興行業畢業論文怎么寫,目前國內生產銷售同類產品的公司并不是很多,主要有濟南高科、北京愛松利(樂思淘)、北京韓情國度、東莞旭隆實業、中國思維(香港)等,相比同類玩具行業,市場基本屬于空白狀態。
2.響應國家創業號召,進入門檻低
2009年,隨著金融危機的不斷深入,這場風暴的影響已經不可避免的向實體經濟擴散開來,多國經濟出現衰退,無數企業倒閉、裁員,本科生甚至碩士、博士生就業困難。個性化3D人面公仔的出現為人們提供了更多的創業機會,也為社會增加了就業機會,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就業壓力小論文。正因如此,國家沒有對這一新興行業實施壁壘,進入門檻較低。
3.產品多樣化、競爭優勢顯著
3D人面公仔行業的所有產品均以“個性”為主題,包含眾多時尚元素。產品可以用于手機飾品、書包飾品、汽車飾品、家居飾品、電腦飾品、辦公飾品等,風格多樣,品種齊全。既有個性化玩具所具有的共性特征,又有自己的獨到之處,競爭力強,擁有潛在的消費市場和較高市場需求。
(三)劣勢分析
1.產品結構單一、替代產品排擠
3D人面公仔產品,雖然獨特且具有多樣化特點畢業論文怎么寫,但是所涉及的主題和理念僅僅局限于玩具和裝飾用品,其他用途的產品尚未涉及,產品結構單一。玩具產品的替代性較強,容易被相關替代品排擠,如模型手辦、陶藝公仔等。
2.技術商用化速度慢、程度低
3D人面公仔的核心技術源自于日本,日方企業擁有這一行業的核心競爭力,國內也有自主研發3D人面公仔的技術和設備,但是研發和實驗需要一個過程,而實驗成果運用于實踐又需要一個過程,技術化的商用化速度慢,運用程度低。
3.新興行業面臨市場細分
新興行業的發展要對癥下藥,不同的市場對產品有著不同的需要。對于市場上已經存在的行業競爭者來說,細分的市場已基本形成。然而對于新興行業來說,空白市場意味著沒有依據可循,一切都是未知的,一旦對市場進行了錯誤的細分,產生的影響將是致命的。
二、細分市場模糊綜合評價
(一)確定指標體系各維度及其指標的權重系數
表1細分市場評分指標體系
評價內容
具體指標
權數
市場消費者需求結構(u1)
市場需求量0.3
0.15
需求量保持穩定0.3
需求結構合理化0.4
消費群體資金情況(u2)
有可供支配的消費資金0.4
0.2
用于休閑、娛樂的資金量0.6
市場對新事物的接受程度(u3)
善于發現新鮮事物0.3
0.3
消費者敢于嘗試0.4
對其他群里的影響力0.3
該市場對信息的掌握程度(u4)
充分掌握市場動態、信息0.5
0.15
信息傳播能力0.5
市場是否易于進入(u5)
幾乎無壁壘,易進入0.5
關鍵詞:房屋銷售價格指數;房地產;奧運會
一、 北京市房地產現狀
數據來源:《2010年北京市統計年鑒》及年度數據。通過房地產開發經營投資數據計算得出。
由圖1、表1可以看出,除了2008年以外其他年份房地產投資總額都有較大幅度地增長,08年受金融危機影響,房地產投資有4個百分點的回落,但09年在政府政策刺激和國內經濟企穩回升的態勢下,房地產投資又有了將近23個百分點的提升。預期北京市房地產投資仍可穩定增長。
但值得注意的是,隨著國家對房地產開發的調控政策日趨嚴格,2006――2009年房地產投資總額分別占當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的51%、50%、49%和48%,呈現下降趨勢,可知房地產投資總額雖然在上漲,但漲幅卻低于北京市固定資產投資總額的增長幅度。并且隨著保障性住房日益占據政府投資預算比重的加大,可預見未來北京市房地產價格不會有較大幅度的增長。
二、奧運會對北京市房地產的影響
2001年7月13日,北京獲得第29屆2008年奧運會主辦權。這不僅對于北京是個歷史性的時刻,更給中國體育事業揭開新的一頁。
奧運會主辦權的取得,使北京更加朝著一個開放的,國際化的大都市發展。不僅源源不斷的外資流入這個潛力巨大的市場,更帶動了北京市很多產業的發展,其中對于北京市房地產行業的促進作用更是不容忽視的。
北京奧運會將使用37座比賽場館。在北京地區的32座場館中,新建13座、改擴建12座、臨時性賽場7座,計劃總投資200億元人民幣。《長江商報》2008年1月30日統計31個比賽場館的投資控制在130億元人民幣之內,其中,國家體育場的投資控制在35億元人民幣之內。切實做到了“節約辦奧運”的承諾。
(一)奧運會對房屋銷售價格的影響
奧運會對北京市房地產的影響,直觀的反應在奧運場館周邊房價增長十分驚人。從圖2可以看出,2007――2008年間,北京市房屋銷售均價在11000――14000元/平方米之間,只有08年2月達到了15000元/平方米。而奧運場館周邊的房屋遠遠不是這個價位可以買到的。
1、 工體在售項目均價27200元
位于東二環邊上的工人體育館與工人體育場將作為奧運會拳擊與足球的主賽場.一直以來承接重要足球比賽、重大娛樂活動等的工人體育場,是上世紀50年代北京著名的十大建筑之一。據調查發現,2007年工體周邊在售的5個項目中,銷售均價為27200元。并且在短短的半個月時間里,銷售均價漲幅高達7%,由8月初25400元/平方米漲至目前27200元/平方米。
2、 石景山五棵松在售項目均價為13750元
石景山老山自行車館是2008年自行車項目的比賽場館,與五棵松籃球館一起構成了京城西邊奧運場館陣地,也是位于奧林匹克公園之外最主要的比賽場館,2007年在售兩個項目銷售均價在13750元左右。目前紫金長安的第三期住宅均價達到22000元/平方米,與第一、二期的八、九千元相比,上漲了一倍多。
3、 大學區房價漲幅很大
分別承載了排球、舉重、跆拳道、柔道、摔跤、乒乓球六項奧運比賽項目的首都體育館、北京理工大學體育館、北京航天航空大學體育館、北京科技大學體育館、北京農業大學體育館、北京大學體育館,周邊的房價也高出北京市房屋銷售均價很多。
2007年該區域在售僅3個項目,其中兩個是普通住宅項目褐石、橡樹灣,另外一個樓盤是酒店式公寓項目輝煌國際廣場。褐石銷售均價為19000元,與年初比漲幅達19%;而將學府氣息融入樓盤建設的橡樹灣更是由年初的9000元均價上漲到如今14500元的均價,漲幅達到61%,成為房價上漲尤為突出的樓盤之一。
(二)奧運會對租房價格的影響
除了對房屋銷售價格的影響外,奧運會對房屋租賃價格的影響也很大。從2007年初開始各奧體場館周邊的租賃房源非常緊俏,一居室都被熱租。據統計國體周邊一居室的成交速度最快,價格主要集中在1800-2000元之間,而去年12月份,此地段的一居室租賃價格為1500元,租賃價格上漲20%;工體周邊的一居室價格集中在1800-2000之間,去年12月份為1600元,上漲12.5%;老山自行車館周邊兩居成交最旺,價格在1500元左右,去年12月份為1200元,上漲25%。
三、利用統計方法預測2010年房價走勢
1、指標介紹
反映商品住宅價格的核心指標有兩個,一是房屋銷售價格指數;二是北京市期房預售平均價格及其漲幅。以下就用房屋銷售價格指數來預測北京市后幾年房價。
房屋銷售價格指數是反映一定時期房屋銷售價格變動程度和趨勢的相對數,它是通過百分數的形式來反映房價在不同時期的漲跌幅度。包括商品房、公有房屋和私有房屋各大類房屋的銷售價格的變動情況。
房屋銷售價格指數的優點是“同質可比”,這種方法反映的是排除房屋質量、建筑結構、地理位置、銷售結構因素影響之后,由于供求關系及成本波動等因素帶來的價格變動。因此,它更直觀的體現北京市房價變動的情況。
2、預測過程
明顯看出從1998年到2009年,北京市房屋銷售價格指數呈上升趨勢,特別是03年以后,上漲迅速,并且無季節趨勢。因此用時間序列的無季節模型(Holter-Winter)方法,預測2010年房價。
四、北京市房價上漲有其自身特點
1、生活水平提高
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提出的標準,恩格爾系數在30-40%為富裕,低于30%為最富裕。2006年北京市城市居民家庭恩格爾系數就已經降到30.8%,距離最富裕只差分毫,而當居民收入水平提高時,首先追求的就是住房條件的改善。這與中國人的傳統觀念及中國歷史上在城市化與住房質量標準上欠賬過多是分不開的,因此隨著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不斷提高,人們對于房屋的需求將穩步高漲。受北京市面積的制約,房地產開發有限,北京市房價不會有下降的機會。
2、居民購房需求與奧運會舉辦沒有必然聯系
08年奧運會的舉辦對北京市房地產行業的帶動作用是不容忽視的,但絕大多數居民并不是因為北京要舉辦奧運會才買房的。購房需求的上漲實屬生活需要,據2006年北京市統計局抽樣調查顯示,年齡組為20――24、25――29的男、女性人口所占比重高于其他年齡組人口所占比重,而這一年齡段人,正面臨著結婚生子、成家立業的問題,再加上各地優秀人才的涌入,據分析很多人剛剛考進北京的大學就已經在考慮在北京買房子了。因此房價高漲的基礎是供需之間的失衡,而2008年奧運會的召開只是在高漲的需求上多加一點,奧運會的結束并不會直接導致房價的下跌。
3、城鎮化擴大了對房屋的需求
為了統籌城鄉的全面、協調和可持續發展,北京市近些年加快了城鎮化進程,住房的城鎮化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與農村拆遷相關的項目個數2008年為273個,2009年增長了16.5%,達到318個。與其直接相關的建筑面積分別為428萬平方米和416萬平方米。2009年拆遷戶數為32662戶,城鎮化使部分農民脫離了中等收入群體,步入消費得起大面積住宅居民的行列,自然就成為北京市房屋的需求方,而且由于以前房屋的拆毀,還成為房屋的迫切需求者。需求的不斷增長與供應量有限的矛盾,必然使北京市房價一漲再漲。
參考文獻:
[1]北京住房建設規劃(2006-2010年)公告說明全文.北京市規劃委員會
中圖分類號:G80-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2808(2013)05-0017-05
1922年法國夏蒙尼第1屆冬季奧林匹克周,冬奧會正式加入現代奧林匹克體系,與夏季奧運會一起成為國際體育文化交流的重要組成部分。1936年柏林奧運會第一次進行電視轉播。從1964年東京奧運會首次通過通訊衛星實現奧運會全世界直播。1968年第墨西哥夏奧會和第10屆法國格勒諾布爾冬奧會共同采用了彩色電視信號轉播賽況,電視傳播對體育運動發展產生巨大影響力。電視傳播技術的不斷革新為奧運會,包括冬奧會的電視視傳播創新提供的了巨大的機遇。
電視傳播在現代奧運會的發展歷史上有著巨大的影響力,電視傳播技術不斷改造,營銷的商業化和規范化途徑,電視傳播展現出自身傳播優勢,為國際奧委會貫徹奧林匹克精神,傳播奧林匹克教育理想,促進相關國際體育運動組織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電視傳播發展受到國際政治、經濟形式、技術革新等多因素的影響,組織制度、商業化模式和傳播理念始終處于動態發展變化之中。而冬奧會的電視傳播,作為奧委會與商業機構、媒介組織、奧運會組委會等進行多元博弈和戰略角逐的試驗平臺,其創新發展路徑備受關注。對應夏季奧運會,冬奧會的電視傳播發展歷史與動態變化,因其特殊性和復雜博奕特征,成為體育傳播的理論與實踐熱點問題。
1.研究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本文對冬奧會電視傳播發展從技術、制度和傳播理念三個層面進行研究。技術層面主要從實踐層面著手,探索冬奧會的電視傳播方式和技巧、技術的發展。在制度層面主要關注冬奧會電視轉播權發展情況。從理論層面對冬奧會的奧林匹克精神內核進行探索。
1.2研究方法
1.2.1文獻資料法 論文對歷屆冬奧會電視傳播電視轉播權出售與競爭談判相關資料、電視持權轉播商營銷模式的收集、整理,獲取基礎數據資料,在此基礎上作進一步分析論證。查閱和收集電視傳播、新聞傳播理論相關文獻資料,為課題研究奠定基礎。
1.2.2專家訪談法 訪問國內外體育學、傳播學和新聞學的專家學者,對本文涉及的奧運會尤其是冬奧會電視傳播的熱點問題進行深入訪談,從而獲得本文研究目標中的基本素材與權威性意見,為確定研究方向,把握研究框架提供參考。
1.2.3邏輯分析法 在理論與實踐研究基礎上,采用邏輯分析方法,對冬奧會電視傳播進行研究,從而獲得結論。
2.結果與分析
2.1冬奧會電視傳播機制的現狀
2.1.1商業營銷層面面臨諸多挑戰與困境 近年來全球經濟危機全面爆發,影響了博弈各方在電視轉播權中的商業談判籌碼。一方面是轉播商在進行戰略安排過程中,不得不重新審視水漲船高的轉播權費用能否真正回收效益,或者在夏冬奧運會的各周期轉播權購買戰略中,實現收支平衡。而另一方面,對轉播權尤其是電視轉播權冀以重望的奧委會必須不斷組織新型營銷策略,以保證轉播權繼續攀升態勢。電視轉播不可低估的商業價值,促使國際奧委會保持對電視媒介國際巨頭的偏愛,將其做為商業化操作重要對象加以研究,并在商業談判中把電視轉播商的要求置于重要地位維持博弈雙方利益平衡。全球經濟波動后,雙方相對平衡的利益不免受到震動,二者在電視傳播實踐層面都面臨巨大的挑戰和困境。
上個世紀,奧委會通過對奧林匹克的多次修定,不斷確定電視轉播權的所有權。并通過同電視轉播機構的商業談判等途徑來深化奧委會對奧運會賽事轉播權的壟斷,有效確保了奧運會電視轉播費持續增長。然而,近年來奧運會在全球經濟普遍低迷,尤其是2008年雷曼兄弟公司倒閉所連帶發生的國際金融危機進而引發的全球性金融危機的蔓延,使得隨后進行的2010年溫哥華冬奧會大受牽連,電視傳播面臨產業鏈難以持續的困境。電視轉播商虧損報告迫使國際奧委會對奧運會轉播權銷售小心謹慎,并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只升不降的轉播權分銷途徑,曾經稀缺的電視內容資源,一度面臨價高難售局面。電視轉播商業只能通過冬夏奧運會捆綁購買,以2008年北京夏季奧運會的盈余平衡2010年冬奧會電視轉播的虧損。
2.1.2電視傳播傳統影響力被削弱 隨著手機,網絡等新的電子信息終端接收技術日益成熟,奧委會不得不重視新媒體轉播,開始逐步放開對新媒體的限制,這一轉變,直接沖擊電視傳播的霸主地位。以2008年北京奧運會為例:1997年,國際奧委會在出售轉播權時,尚未將新興的媒介形式納入商業化操作層面,對網絡、手機等新媒介采取限制,以保護電視轉播商的經濟效益。但到臨近奧運舉辦年,即2007年12月18日,奧委會已經由最初限制網絡等媒體轉播奧運會轉而正式出售新媒體的轉播權。
新媒體因其互動、即時、靈活多樣的傳播優勢,深得年青的受眾群體喜愛,迅速成為轉播權購買新生力量。加之新媒體技術革命,在奧運會的轉播中可操作性不斷提高,并發揮越來越積極的作用,成為國際奧委會不能忽視的銷售對象。由于其特殊的受眾對象,新媒體的影響力不斷加強,處于不容動搖的壟斷地位的電視轉播,面臨著新的競爭對手,不得不尋求應對措施。
2.1.3電視傳播權談判的過度商業化,產生了極大的負面效應 國際奧委會為了獲得更多的資金來源,不斷開拓新的營銷模式,在轉播權銷售中對競爭策略淋漓盡致的發揮,迫使各轉播商加大轉播權購買投入力度,各屆轉播費手筆令人嘆為觀止,可說是超忽估量(見表1)。
電視轉播權的競爭,只局限于媒介組織中的超級巨擎,不具備經濟實力的小型媒介組織根本無法涉足。奧運會的賽事資源成為壟斷在少數巨型媒介組織中的稀缺產品。電視視轉播過度商業化操作運行,廣受詬病,國際上不乏反對聲音。奧委會被指責為“像個商業機構”,有違奧林匹克精神的廣泛傳播,實際上商業化的過度開發,極大限制了這一人類文化財富核心精神的傳播,引起了各方廣泛關注。反觀奧林匹克運動發展歷史,冬奧會奉行奧林匹克思想基礎,弘揚奧林匹克精神,關心年青一代,尊重大自然和對人類文化、教育及社會生活的關注才是其精神核心,一味商業化,有違這一宗旨,其負面影響不容忽視,誤導人們對奧運會主體精神的判斷。
2.2冬奧會電視傳播發展的對策
2.2.1商業營銷層面面臨的挑戰與困境,需要奧委會運行模式革新 奧運會電視傳播是基于電視傳播技術創新,奧運會職業化與商業化進程及跨國商業組織與傳播機構共同發展基礎上廣泛、深入開展起來的。自1984年奧委會對奧運會實行商業化運作后,一直到2010年溫哥華冬奧會以前,無論是北美地區,還是新興的亞洲國家,都在與國際奧委會合作過程中,通過奧運會實現了雙贏的商業博弈格局。電視轉播的加入解決了國際奧委會組織奧運會的資金困境和財政難題(見表2)。
電視轉播一直是實現奧運會商業化發展的重要保障。國際奧委會的官方數據顯示,20世紀末到21世紀初,僅電視轉播權一項,在奧委會的收入中占據比例達50%以上,是其各贊助機構、門票銷售、特許權和紀念幣、郵票等諸多單項營銷模式所得資金之和。事實上,奧委會用于奧運會持續發展、資助單項運動協會和各國奧委會等多項資金,大部分要依賴于少數幾個國際傳媒巨擎。從全世界范圍來看,2008年以前,歐洲和亞洲加在一起不到40%的轉播權收入,比較北美地區高達56%的轉播費貢獻率,使得北美的電視轉播商成為國際奧委會最重要的“客戶”。做為轉播權出售的重頭,奧委會對電視轉播權的營銷確實煞費苦心,深謀遠慮。然而,全球經濟在本世紀遭遇了巨大挫折,由北美地區開始的金融危機,迅速波及全球,奧運電視轉播權最大的買家,無論是NBC還是ESPN,無論是歐洲廣播聯盟還是亞洲廣播聯盟,無不受到震蕩。媒介巨擎也要考量自身實力。很多媒介公司的母體,因為承擔了巨額電視轉播費而拖累總體收益,尤其是溫哥華冬奧會,轉播商更是承受巨大虧空。向來收益看好的電視轉播權的營銷,成了燙手山芋,迫使買方尋求新的收益方式。這也直接影響到國際奧委會在轉播權銷售過程中的決策和戰略。實際上,溫哥華冬奧會之后,國際奧委會遲遲未能實施新一輪轉播權銷售,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受本次冬奧會電視轉播商的反饋影響,在尋求穩健的營銷方案,以確保轉播商、國際奧委之間的博弈平衡。
2.2.2新技術革命在電子平臺的廣泛開展,成為影響電視傳播的雙刃劍 縱觀電視傳播發展歷史,技術革新是促進冬奧會影響力持續擴大的主要動因。與夏季奧運會相比,冬奧會發展步伐要遠遜于前者,受眾影響力也不及夏季。加之冬奧會對環境與技術條件的獨特要求,更影響到其電視傳播的覆蓋面。國際奧委會因此加強了冬奧會電視傳播的技術更新。值提一提的是奧林匹克廣播服務公司(OBS),為了實現奧運會電視轉播客觀性,保證傳播信號的高水準,國際奧委會成立了OBS。在2010年溫哥華冬奧會,OBS確保賽事信號全球覆蓋,并用了高清電視信號和5.1聲道的音頻傳送,極大的滿足了電視轉播質量的要求,也為擴大本屆冬奧會最大電視覆蓋奠定技術基礎。但是,受益于技術革命的不僅是電視轉播,新媒體也得益于新技術發展而躋身于奧運傳播盛宴,在轉播權利益中分一杯羹(見圖1)。
一部分電視轉播商通過自身轉播渠道的拓寬,開發網絡、手機模式來促進本身傳播多元化,沖消競爭壓力。但獨立的新媒介經銷商對奧運轉播權的覬覦,其自身商業操作的需求,都成為新媒介加入轉播權競爭不可阻擋的動力。新技術革新,將電視媒介技術整合和資源整合的進行提到日程,任何電視轉播商都不能忽視新媒介平臺的建設,都需要在自身的多元化建設中進行切實可靠的操作。電視傳媒和新媒體的資源整合已提上電視轉播商組織發展戰略中的重要日程,只有占據這一新平臺的電視組織,才能占據新的產業高地。轉播商面臨的變革,也給奧委會制定轉播權營銷戰略提出了一項新的課題。
2.2.3冬奧會的電視傳播現狀,迫使國際奧委會探尋新型商業模式 冬奧會的電視傳播商業模式主要是基于確定了冬奧會電視傳播活動的文化、商業價值基礎上,并在傳播過程中通過出售電視轉播權及衍生產品,聯結、整合了受眾、傳媒組織、跨國商業公司等利益相關者,創造、獲取經營利潤并因而所確立的經營活動范式及其制度保障系統。所涉及的利益相關者,共同構成了一個基于體育賽事傳播內容基礎上的產業鏈條。
冬奧會的冬奧會賽事電視傳播內容產業鏈構成包括的關鍵性因素主要集中于以下幾點:賽事資源、電視轉播信號制作、資源交易、賽事播出及衍生品開發等。冬奧會商業模式是否具有發展潛力,應根據商業模式系統、變化、可操作和獨特性特征,進行綜合、客觀的評價。冬奧會電視傳播的商業模式只有符合了系統、動態、可執行與獨特性的特征,才可以稱之為好的商業模式。國際奧委會也直致力于此:1960年初,美國CBS廣播電視公司還需要同冬奧會的組委會談判,以購買冬奧會轉播權。1994年,國際奧委會決定分開舉辦夏、冬奧運會,為冬奧會單獨出售電視轉播權奠定基礎。國際奧委會在遵循夏季奧運會傳播基本模式基礎上,不斷在冬奧會電視傳播的實踐操作層面創新與突破營銷模式。冬奧會的電視轉播營銷的低成本優勢,使冬奧會電視傳播具有新的發展空間。1998年,第18屆長野冬奧會,通過日本政府的巨額投資,第一次實現電視轉播扭虧為盈,使奧運會的電視營銷增加了一個新的生長點。1996年開始,奧運會的夏冬電視轉播權由“零售”方式轉向打包銷售、捆綁銷售。媒介產業的并購與資本運作,巨型傳媒帝國的全球發展,也拓展冬奧會在全球市場售出途徑。奧委會通過分攤利潤彌補奧運會的虧空風險促成了北美地區一攬子電視轉播權協議這一新的銷售模式,也使商業營銷產業鏈條各方共同獲益。
對各地區的電視轉播采取競爭方式,進行電視轉播權的銷售,是奧運會的轉播權談判重要手段。2013年8月12日國際奧委會(IOC)宣布,日本電通公司獲得俄羅斯索契第22屆冬奧會(2014)、巴西里約熱內盧第31屆奧運會(2016)和中國南京第2屆夏季青奧會(2014)在亞洲17個國家和地區的轉播權。加之早前獲得的中亞五國的轉播權,日本電通總計獲得22個亞洲國家和地區,其中包括中國香港和中國臺北的全權轉播權。屆時日本電通將壟斷這幾大奧運會的全部轉播權的分銷利潤。相比之下,國際奧委會在電視轉播權商業運作中,更加強調對賽事的最大化傳播原則,合作媒介組織的國際化規模和實力,以及為深挖經濟收益而制定的單一國家轉播權出售意向,開啟了索契冬奧會之后,奧委會在賽事轉播權商業銷售模式上的巨大變革,必將給全球體育新聞電視轉播的革新帶來新的風暴。
2014年冬奧會電視轉播權銷售,國際奧委會不沿用前幾屆奧運會的營銷模式,在主辦城市確定之前進行競標。2009年以來,冬奧會過去形成的商業模式遭遇挑戰,無論是電視轉播權法律救濟機制,還是各種媒介形式之間的有效融合,都需要不斷完善。
3.結論
(1)經濟的發展,奧林匹克文化全球傳播,使得奧運會的電視轉播市場成為一個具有巨大經濟收益預期、持續發展潛力和全球傳播效果誘人的商業目標。這種商業模式是包括國際奧委會、轉播設備提供商、電視轉播商業和奧運贊助企業等在內的電視傳播產業鏈共同愿望。無論冬奧會電視轉播鏈條中的哪一部分,都期待它的傳播體系保持創新和改革。
(2)通過強調升華奧林匹克精神和對奧運會電視傳播布局的規劃,制定可持續發展的轉播權全球戰略來消彌過度商業化所帶來的負面影響。進一步確立轉播國際救濟機制,通過對奧林匹克等傳播法律依據的修訂,強化轉播對各類媒介組織和傳播活動的約束機制。另一方面,在冬奧會電視內容產業化發展過程中,強調奧林匹克精神核心的建設,才能促進冬奧會電視傳播這一體育文化產品的經濟與社會效益的共同發展,才會實現商業模式的進一步成熟,保障現代奧運會自重新確立以來一脈相承的奧林匹克精神,繼承和發展人類從古代奧運會開始的更快、更高與更強的理想追求。
(3)客觀定位參與到冬奧會電視傳播產業鏈條各個組成部分,有針對性地對指標進行利益分銷調整與取舍,積極發展電視傳播新技術的轉化和應用,提高電視傳播受眾吸引力,突破電視傳播線性傳播不足。發展多元傳播體系,建設多媒體傳播平臺,實現以電視轉播為核心的內容生產,加深冬奧會傳播影響力。通過節目創新,加強冬奧會電視傳播的新聞深度和節目互動吸引力,強化電視傳播所具有的擬態真實優點。
總之,冬奧會的電視傳播發展,需要通過對多種影響因素長期跟蹤研究,在廣泛調查,深入探索基礎上,不斷強化加深奧林匹克內涵建設、擴大和鞏固受眾群體,以深化冬奧會電視傳播發展在國際體育文化傳播中的積極作用。
參考文獻:
[1]2010 OlyInpic Marketing fact file[z].
[2]王仁周,朱志強,冬季奧林匹克運動[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5:7.
中圖分類號:G80-0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1007-3612(2010)10-0029-05
A Study on Impact of Olympic Sailboat Game on the Internationali zation Process of Qingdao
ZHANG Tong-gong
(College of Economy and Management, Qingdao University of Scien ce and Technology, Qingdao 266061, Shandong China)
Abstract: Olympic sailboat game has greatly facilitated internationalization process of Qi ngdao In this thesis, on the basis of qualitative analysis and quantitative an aly sis has been applied to evaluate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level The study indi cates that Olympic sailboat game has greatly improved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l evel of Qingdao Moreover, reasonable countermeasures and advices have been putforward in the paper.
Key words: Olympic sailboat game;Qingdao;Internationalization
2008年奧運會已經過去一年多了,但是其對舉辦城市各項事業的發展影響是深遠的。作 為 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伙伴城市,承辦奧帆賽為青島提供了一個千載難逢的歷史性機遇。 雖然奧帆賽對青島的影響不能與北京奧運會相比,但是奧運城市的殊榮和隨之在全世界產生 的廣泛影響極大地推動了青島城市國際化的發展。通過奧帆賽的籌備和舉辦,青島市無論是 以城市基礎設施為代表的硬環境,還是以城市的開放意識和知名度為代表的軟環境都得到了 極大的發展,同時奧帆賽的國際屬性能夠帶動相關產業的國際化,所以奧帆賽可謂青島城市 國際化建設的推進器。本文將在定性分析的基礎上定量研究奧帆賽對青島城市國際化發展進 程的影響,并提出相應的對策建議。
1 研究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奧運帆船賽的籌備與舉行對青島城市現代化和國際化的進程有巨大的推動作用,通過籌 備與舉行奧帆賽,青島市2001年以來各項經濟和社會事業都獲得了前所未有的發展,城市基 礎設施建設、人民生活水平、生態環境改善、社會文明程度、城市國際化進程等都取得了驕 人的戰績。本文著眼于奧帆賽對青島城市國際化發展進程的影響展開研究,試圖在眾多推動 城市國際化進程的眾多因素中確定奧帆賽的貢獻程度。
1.2 研究方法
1.2.1 模型分析法 首先,本文結合研究目的,對所有單指標 根據歷史發展的規律選擇了合適 的趨勢外推模型,此處主要借助Excel工具,在線性回歸、指數、對數、乘冪、多項式和移 動平均等趨勢外推模型中選擇和原趨勢最吻合的模型;其次本文采用目標趨向法,創立了貼 近度模型,進而求出了各指標的實現程度。
1.2.2 統計分析法 統計分析始終貫穿與整個定量研究過程中 , 前述模型分析都是對相關數據統計的基礎上完成的,最后國際化指數是采用加權平均的統計 方法求得。
1.2.3 比較研究法 本文最后的采用比較分析法來研究奧帆賽 對 城市國際化程度的影響,主要是用2007年的實際數據求得的指數和根據1990-2001年國際化 發展趨勢預測的國際化指數進行比較。通過比較可以得到奧帆賽舉辦對青島國際化進程的貢 獻度。
1.2.4 專家訪談法 本文研究過程無論是研究方法的確立、研 究技術路線的確定,還是研究 結論的驗證都時刻借助專家的力量,統計分析時的權重是采用的德爾菲法獲得的。研究過程 中得到了北京奧委會、青島奧帆委、青島市發改委、青島市社科院等很多專家的支持。
2 定性分析―奧帆賽的舉辦是青島城市國際化建設的推進器
2.1 奧帆賽的特性及其影響分析
2.1.1 奧運會是全人類的盛會,對舉辦國和舉辦城市有著深遠的影響 發端于1896年的現代奧林匹克運動會,經過百年風雨的洗禮,它的魅力與日俱增, 已成 為世界最具影響力的體育盛會,是當今世界規模最大和全球性的文化慶典之一,
投稿日期:2009-10-28
基金項目:山東省軟科學基金支持項目2009RKB197號;青島奧帆委委托 課題《奧帆賽對青島的影響研究》部分成果。
作者簡介:張同功,副教授,碩士生導師,在讀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 體育經濟與城市經濟。 以其特有的 文化魅力影響著現代人類社會,更以其強烈的人文精神催人奮進,生生不息。奧運會對舉辦 國尤其是對舉辦城市社會經濟等的深遠影響,也已被國內外所矚目和公認。
如果說出于仇恨,人類最大的聚會是世界大戰;如果為了和平,人類最大的聚會則是奧 運會。通過這種全球盛會能夠使各國人民之間加深了解,增進友誼,在不同民族、不同制度 、不同文化、不同貧富、不同信仰的人們之間建立起友誼和對話的橋梁,來促進世界和平, 發展經濟,減少對抗。奧林匹克運動的宗旨是與人類和平和發展的目標是相一致的,是與現 代國際社會的需要相吻合的,它已經成為世界和平事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同時,奧運會作為世界性的綜合體育盛會,其意義和作用已經遠遠超越了體育競賽本身 ,他的籌辦與舉辦給主辦國家和主辦城市的環境、社會、文化和經濟將帶來不可估量的影響 ,成為推動當地社會、經濟快速發展的重要契機。無論是漢城、巴塞羅那、亞特蘭大、悉尼 還是雅典,通過奧運會的舉辦,城市的經濟活力都明顯增強,城市的吸引力進一步提升。它 促進了主辦國在政治、經濟、文化、體育、科技等各方面的突破性發展變化。如1996年亞特 蘭大奧運會創造出120億美元的產值,這超過大部分參賽國家一年的國民生產總值;又如經 濟學家在分析日本、韓國兩國經濟起飛原因時,高度評價1964年東京奧運會和988年漢城奧 運會對國民情緒的鼓舞和激發作用,以及由此帶來的經濟景氣,并稱之為“奧林匹克”效應 。[2]
2.1.2 奧帆賽作為奧運會主要項目之一,為青島帶來了展示城市和加快發展的契機奧帆賽作為奧運會主要項目之一,同樣是舉辦城市的一次盛會和發展契機,它是2008年 奧運會的一部分,為青島帶來了展示自我、宣傳城市和加快發展的契機。
2001年以來,青島作為2008年北京奧運會帆船比賽舉辦城市,堅持把籌辦2008年北京奧 運會帆船比賽作為促進經濟社會全面發展難得的重大歷史機遇,全面貫徹“綠色奧運、科技 奧運、人文奧運”理念,全力朝著舉辦一屆“有特色、高水平”奧帆賽目標,深入體現“以 奧運促發展,以發展助奧運”的總體思路,認真落實“賽事組織最出色、奧運效應發揮最充 分、市民參與最廣泛”的要求,一手抓迎奧籌備、場館建設,一手抓人文奧運、城市發展, 形成了奧帆賽籌辦與經濟社會發展互促共進的良好局面。奧帆賽籌辦與舉辦過程已經成為青 島經濟社會和諧發展、城市建設穩步推進、城市知名度顯著提升的過程,在經濟發展、社會 進步和文化繁榮各個層面將青島的綜合實力提升到了一個新高度,集中體現了青島在新形勢 下加快改革開放的新成效。
2.1.3 奧帆賽的籌辦與舉辦促進了青島市各項事業的超常規發展 圍繞“綠色奧運、科技奧運、人文奧運”的理念,青島市以籌辦和舉辦奧帆賽及其它國 際賽事為契機,取得了各項事業的超常規和全面發展。首先奧帆賽的籌辦和舉辦促進了青島 經濟發展達到了新高度。青島堅持以籌辦奧帆賽促進經濟發展,以經濟發展助力奧帆賽籌辦 ,特別是堅持不懈地抓好以基礎設施為重點的城市“硬件”建設和以服務質量為核心的城市 “軟件”建設,使軟硬件合力共同形成更優的投資環境,有力地提高城市的輻射力和吸引力 。在奧運基礎設施建設的帶動下,其經濟也呈現了一波高增長。比如2004年GDP增長達到了1 5.9%,高出全國近7個百點,2005年為16.9%,2006年為15.7%,都明顯高于2001年之前和 全國 平均水平。[3]其次,奧帆賽的籌辦和舉辦促進青島社會進步達到新高度;培育和 諧的社會 環境,促進社會事業發展,同樣是奧帆賽籌辦工作的重要方面。青島的全體市民都從奧帆賽 籌辦中得到了實惠,都是籌辦奧帆賽的受益者。這一點在生態環境、體育事業和民生改善等 方面表現得尤其突出。
再次,奧帆賽的籌辦和舉辦促進青島人文精神達到新高度。在迎辦奧帆賽過程中,青島市確 立了以人為本的籌辦理念,以推進人文奧運為重點,圍繞提高市民文明素質和城市文明程度 兩大目標,把“迎奧運、講文明、樹新風”融入到文明城市創建活動之中,以重大節會為節 點,以基層群眾性活動為載體,組織開展了豐富多彩的迎奧運宣傳教育活動,城市整體文明 程度不斷提升。
奧帆賽為青島留下豐厚的奧運文化遺產?;I辦和舉辦奧帆賽對青島經濟社會實現又好又 快發展的積極促進作用是持久的。如青島正在充分發揮奧運拉動作用,努力打造世界級的“ 帆船之都”。青島已經結緣了克利伯、沃爾沃、美洲杯世界三大頂級帆船比賽。同時在開展 群眾性的青少年帆船運動中,青島提出了“千帆競發”計劃,并針對性地建立了100多個青 少年帆船俱樂部和39所青少年帆船運動特色學校,為打造“帆船之都”奠定了更為堅實的基 礎。完全可以預期,隨著奧帆賽的舉辦以及其后余波效應的發揮,籌辦奧帆賽已經而且必將 繼續把青島的改革開放提高到一個新水平。
綜上所述,通過國際大型體育賽事奧帆賽的籌辦和舉辦,青島市各項事業取得了超常規 的發展,如青島特別注意突出以奧帆賽籌辦推動外向型經濟發展,在2003-2008年5年間,累 計實際利用外資是改革開放30年總量的60%;外貿進出口總額突破1 000億美元,引進全球50 0 強項目56個。2007年,進出口額達到2002年的3.1倍;旅游業發展取得了新跨越,2007年實 現旅游總收入突破400億元,旅游總人數突破3000萬人次。港口集裝箱吞吐量946萬標箱,機 場旅客流量達到787萬人。港口吞吐量、集裝箱吞吐量上升至世界港口第七位和第十位。這 些數據顯示,奧帆賽對青島城市國際化的發展起到了極大地促進作用。
2.2 奧帆賽的舉辦是青島城市國際化建設的推進器
2.2.1 奧帆賽推動了城市環境設施的國際化,進而推動了青島的外向型經濟發展奧帆賽是青島歷史上實現經濟的一次機遇,雖然實際的比賽時間只有十幾天,但 青島卻花了6~7年時間來運作籌備,為了迎接2008年奧帆賽,青島市進行了大量項目建設投 資,除了奧帆賽場館、浮山灣改造和奧運分村等直接配套項目之外,還以奧帆賽為契機,進 行了生態環境建設項目、城市基礎設施項目、信息通信設施項目、城市文化及景觀項目、城 市社會事業項目和城市旅游項目等大量改進城市環境和發展城市的建設投資,這些項目都和 城市基礎實施的發展分不開,極大地推動了城市基礎設施的發展。如社會事業項目就有青島 游泳館、青島體育館、市立醫院東院區、大劇院等體育、衛生、文化設施,以及智能交通信 息平臺,高清晰度大型顯示屏,“青島通”多媒體信息亭等信息通信設施。這些建設工作不 僅僅是為了承辦帆船比賽,更是為了抓住機遇提升青島的城市形象。圍繞奧帆賽進行的一系 列建設工作得到了國際奧組委的高度肯定。目前,青島的跨海大橋、海底隧道和地鐵項目都 在轟轟烈烈展開建設工作,相信借勢奧帆賽,青島環境設施建設將取得更大的進步。
只要城市的環境設施都達到一定的標準并規范建立,就會吸引更多外商投資項目的到來 ,奧帆賽對青島發展外向型經濟的推動影響不可小覷。2006年,青島榮獲世界銀行評選的中 國投資環境“金牌城市”稱號,這一殊榮進一步拓寬了青島對外招商引資之路,過去,青島 大力提倡“企業走出去,外商請進來”的外向型經濟發展。近年來隨著城市經濟的騰飛發展 ,青島以其現代化的城市建設及配套設施贏得了越來越多外商的青睞,其中許多投資商正是 看準了青島的奧運契機,預備借勢奧運,為自身企業謀求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2.2.2 奧帆賽同樣推動了青島市軟環境的改善,并為青島城市國際化發展打下基礎2001年以來,青島在世界的知名度越來越高,許多大型世界級節會和展會相繼在青島舉 辦落地,從這些大型活動所透露出的信息理念來看,青島正有意識地向世界開放,并成為青 島的根基與靈魂。奧帆賽在青島的成功舉辦將成為青島走出國門走向世界的最佳契機,通過 奧運光環吸引而來的強大媒介推廣,讓青島在全球矚目下亮相國際舞臺,這對于一個城市是 難得的機會。事實證明奧運賽事的舉辦對于一個城市的帶動提升影響很大,而青島近年來的 發展眾所認同。青島市一直致力于發展成為國際化城市,隨著一系列項目的建設,青島的硬 件配套設施越來越好,但在軟實力上還有所欠缺。最近這幾年,市政府為打造國際化帆船之 都做了非常多的工作,市民參與的積極性也很高,但對于市民參謀城市發展建設、市民素質 全面提升等方面尚有較大差距,通過推動人文奧運等城市文明程度和人文氣息等軟實力的發 展,能夠推動青島進一步與國際接軌。進而進行國際化城市建設。
城市國際化的建設與發展,在進行基礎設施等硬環境建設和改善的同時,必須重視軟環 境的建設,青島市正在以“科技奧運”和“人文奧運”為契機,大力開展軟環境建設,以求 為青島城市國際化的可持續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2.2.3 奧帆賽的國際屬性帶動了青島市的相關產業國際化和城市知名度的提高奧帆賽無疑將使青島具備更多的國際化元素。僅奧運帶動的相關產業就達200余種,包 括船舶制造、城市美譽度、外賓接待標準及城市道路標識等方面的發展和完善,當以上方面 均達到國際化標準后,青島也就由此冠上了國際屬性,而這個國際屬性正是推動青島邁向國 際化城市的發動機。 2008年幾乎所有的品牌營銷策略里都融入了奧運元素,奧運也以鮮明 的時代特征引領著這一時代的時尚文化,使這座城市充滿了濃厚的人文奧運氛圍。2001年以 來,青島市相關產業借力奧帆賽獲得了超常規的發展,青島已步入一個嶄新的時代―后奧運 時代。
作為架起青島與世界交流的橋梁,奧帆賽等一系列國際賽事的舉行吸引了世界上許多個 國家的游客匯聚島城觀賽,這對于具備國際屬性的青島來說是一個考量城市綜合素質的時期 。通過奧帆賽的舉辦,青島也由此具備了承辦國際水上運動比賽的能力和水平。因此將有更 多的人了解青島,認識青島,喜歡青島。大大提高了青島的城市知名度。[4]
綜上所述,通過籌備和舉辦奧帆賽,在市政府和廣大市民的努力下,青島市的軟硬環境 都得到了極大的改善和提高,相關行業也得到了又快又好的發展,隨著奧帆賽的成功舉辦, 青島市的國際知名度和美譽度也得到了進一步的提升??梢?奧帆賽的舉辦加速了青島城市 國際化發展的步伐,并為青島市城市國際化進一步發展提供了的契機。
3 定量研究―奧帆賽加快了青島城市國際化發展的進程
3.1 城市國際化的內涵及青島市的特點 城市國際化是國際上20世紀80年代提出的新概念,屬于城市科學最新研究領域之一。 其特點是把國家首都或綜合性大都市的發展放在國家范圍的政治、經濟、文化充分開放的大 系統中考慮,超前謀劃其在國際或洲際中可能借助的戰略性資源和突變性機遇,以擠身于更 高層次的空間,謀求國際分工中的角色和獨特地位。[5]德國著名的歷史學家斯賓 格勒在《 西方的沒落》中指出,世界歷史即是都市歷史,[6]充分說明了國際化城市在歷史 發展中的 重要作用。城市國際化主要包括兩大方面的內容: 一是國際化,二是專業化。所謂國際化 是指:(1)擁有雄厚的經濟實力,是世界的經濟、貿易、金融中心之一,在世界經濟中有相 當的競爭力和影響力;(2)集中了較多的跨國公司和國際金融機構以及國際經濟與政治組織 ,是國際資本集散中心,在某種程度上能夠控制和影響全球或區域性經濟活動;(3)具有很 高的經濟開放度,通行國際慣例和國際法規,生產業(特別是通訊、信息、科技、咨 詢、商業、市政公用等)發達,具有方便快捷的高速市際和市內交通系統;(4)國際性商品、 資本、技術、信息和勞動力集散中心,國際性新思想、新技術、新體制創新基地等。所謂專 業化是指:(1)城市在政治、經濟和文化等活動中的某一方面具有十分鮮明的特征,并在國 際上或區域范圍內發揮極其重要的作用;(2)城市的地理位置、資源稟賦非常特殊,在國際 上或區域內具有獨特的優勢,并產生重要影響;(3)人口規模和城市面積都較大, 并逐步發 展成為大城市連綿區;(4)跨國公司總部、大企業集團、中介組織和相當的資產存量、要素 流量和內外貿易額;(5)現代化的城市基礎設施、現代化的公用事業、高層樓群和生態環境 。[7]
青島市1994年被列為全國15個副省級城市之一,是我國較早對外開放的城市,不僅以其 美麗的海濱風光和海上仙山―嶗山而聞名,其港口吞吐量、進出口事業和國際旅游業的發展 都處于我國同類城市前列。同時,作為山東省最大的工業城市,也是中國著名的“品牌之都 ”。2007年青島被評選為“感動世界的中國品牌城市”,獲“城市品牌營銷獎”,這是青島 打造品牌城市獲得的新殊榮截至2007年度,青島市共有2個產品獲得了中國世界名牌產品稱 號,中國名牌產品總數達到69個,占山東省中國名牌總數的25.1%,是中國名牌產品擁有量 最多的城市之一。[8]同時,青島涌現出一批企業與品牌創造和打破了中國世界紀 錄協會多 項世界紀錄、中國紀錄,獲得多項世界之最、中國之最。海爾、青島啤酒和海信更是馳名中 外,譽滿全球。此外,“奧帆賽”,這像一張亮麗的名片,擴大了青島這座品牌城市在全世 界的影響力。青島正以奧帆賽為契機,青島著力打造世界級的“帆船之都”,并卓有成效。
中國“品牌城市”和“帆船之都”的稱號自然賦予青島更多國際化屬性,其國際化程度 在全國通等城市居于前列,定量的研究青島城市國際化的進程,有利于青島合理定位,進而 加快建設國際化城市的步伐。
3.2 指標體系及其標準值的確立評價城市國際化,僅用簡單的量化指標來評價很難揭示事物發展的規律,必須建立一套 科學完整的綜合評價指標體系,綜合評價體系主要特點就是要在定性分析的基礎之上, 運 用定量分析方法揭示事物發展的規律。關于城市國際化的指標體系,國際上公認的指標體系 是聯合國伊斯坦布爾城市年會提出的城市國際化指標體系,該指標體系是絕對量指標,可以 簡單測算城市國際化的絕對水平。國內的研究指標體系都是以其為基礎根據城市特點進行了 改良,如上海市的祝兆松等專家學者曾經以上海市為例對城市的國際化進行了詳細研究,并 給出了詳細的指標體系和標準值;[9]青島市的李國華和劉文儉全面分析了衡量城 市國際化發展進程的基本指標體系。[10]
本文以聯合國伊斯坦布爾城市年會提出的城市國際化指標體系為基礎,參照其它城市國 際化指標體系,結合青島實際,確定如下指標體系及其標準值,具體如表1所示。
3.3 奧帆賽對青島城市國際化進程的影響評價
3.3.1 指標變動分析進行定量評價的基礎是數據,表2給出了各指標1990-2007年的變動情況,從表1中可以看出 ,由于我們選擇的都是正指標,各指標都呈現較為明顯的增長態勢,大部分指標2001年 后增速明顯加快,如人均公共綠地面積和入境旅游人數占比等指標,這都體現了奧帆賽對青 島建設國際化城市的帶動和影響。
表1 城市國際化評價標準體系
指標名稱單位初級中級高級人均GDP美元>5 000>10 000>20 000第三產業占GDP比重%>60>68>73人均年收入美元4 0007 00015 000人均電力消費千瓦時2 0003 0004 000入境旅游人數占本地人口比重%4070100產品出口額占GDP比重%4060100進口總額占GDP比重%305080外商直接投資占本地投資比重%102030非農業勞動力比例%758085人均公共綠地面積平米/人152020表2 青島市國際化指標1990-2007年變化情況
指標
年份人均GDP
(美元)第三產業占
GDP比重/%人均年收入
(美元)人均電力消費
(千瓦時)入境旅游人數占
本地人口比重/%出口額占
GDP比重/%進口總額
占GDP比重/% 外商直接投資占
本地投資比重/%非農業勞動力
比例/%人均公共綠
地面積/m2•人-1199046830.30414616.21.0815.3415.8355 643.18199152831.00440663.317.9955.18 3.45199266933.40512769.320.9856.33 3.67199394934.00637814.754.0126.7256.11 3.68199486535.50627895.273.9433.9157.26 4.2219951 11535.607099822.673.944.3930.4658 476.6419961 25036.207631 05662.9542.3360.1 6.7819971 39538.208081 11959.6938.8560.0 76.7819981 55838.908641 1392.8552.5828.3636.7260.629.7419991 75340.409661 2543.2451.2230.7435.7362.069.9720002 03841.601 1581 5113.6957.4136.5443.68 63.6110.5020012 32942.401 4621 6344.5557.4235.7445.05 66.5710.8020022 67642.801 6221 8375.8355.2133.1953.39 70.6311.1020033 13742.601 7632 0494.7354.8236.5760.63 72.6812.3020043 75542.101 9762 2977.1557.4940.8232.06 75.1613.7020054 40041.602 4692 6169.2458.4340.9121.13 77.8215.0020065 349422 9322 87411.458.5439.0419.77 8.9915.7020077 136433 8693 11914.352.3428.9316.29 79.8020.302007預測5 500462 5002 6508.556301270.0019來源:青島市歷年統計年鑒[11]
注:選擇2007年數據作為最終數據的原因:一是2007年末奧帆賽各項籌備事業已基本完成; 二是2008年呵2009年受金融危機的影響使得指標數據不能客觀體現城市國際化的發展程度。
需要特別說明的是,產品進出口額占GDP的比重和外商直接投資占本地投資 比重不升反 降并不能說青島的國際化程度降低,進出口額占GDP的比重下降是由于進出口形勢的變化使 得進出口額未能與GDP同步增長造成的,近幾年在國內GDP加速增長的情況下,由于出口退稅 政策的調整和人民幣的持續升值,使得進出口,尤其是出口遭遇了極大地挑戰。而外商直接 投資占本地投資比重主要是由于近幾年由于奧帆賽的影響,固定資產投資增長過快所致。從 進出口和利用外資的額度絕對值來看,也都增長較快,完全能夠體現奧帆賽青島城市國際化 進程的推動。
至于預測數據,如前文所述我們是綜合研判了Excel中對數、線性、乘冪、多項式、指數和 移動平均等趨勢外推方法,找出最吻合的趨勢進行外推,(預測模型中的R2基本都在0.95 之 上,說明趨勢的正確性)按照1990-2001年的發展軌跡預測出了2007年的數據。預測數據見 表2。限于篇幅,具體的預測模型僅舉入境旅游人數占本地人口比重(%)一個指標為例(圖 1),其余不再列出。
從圖1可以看出,除了2003年發生非典的影響,2001年以來入境旅游人數占當地人口比 重加速增長,加速度明顯,2001年以來實際數據變動軌跡明顯快于1990-2001年的原趨勢線 變動,預測趨勢線已包含正常情況下的加速,可見奧帆賽效應明顯。
圖1 1990-2007青島市國外旅游人數占本地人口比重
變化情況及其預測3.3.2 綜合評價與判定按照前述的研究方法,根據表2-1中的數據和標準值可以求得各指標實現程度,結果如表3所 示。
需要說明的是,由于青島市是沿海開放城市 ,如果單純的從進出口和利用外資的額度和比例來看,早已經實現了初級國際化,基本達到 中級國際化水平,但是一個真正的國際化城市需要協調發展,由于我們已經對超過1.00的 實現程度定為1.00,使得城市國際化指數可能偏低。
根據表3中實現程度和權重可以得出,青島市2001、2007和2007年預測數據的國際化指數為 。表3 城市國際化化指標實現程度綜合表
指數
指標權重初級國際化實現程度200120072007預測中級國際化實現程度200120072007預測高級國際化實現程度200120072007預測人均GDP(美元)0.10.47110.230.7140.550.12 0.360.28第三產業占GDP比重(%)0.10.710.720.770.620.632 0.680.580.590.63人均年收入(美元)0.050.370.970.630.210.5530 360.10.260.17人均電力消費(千瓦時)0.050.82110.5410.880 410.780.66入境旅游人數占本地人口比重(%)0.150.110.360.210.06 0.200.120.050.140.09產品出口額占GDP比重(%)0.151110.960.870.930 570.520.56進口總額占GDP比重(%)0.110.9610.710.580.60 450.360.38外商直接投資占本地投資比重(%)0.1511110.820.60.50.540.40非農業勞動力比例(%)0.10.8910.930.830.990.88 0.780.940.82人均綠地面積(m2/人)0.050.72110.5410.950 5410.95表4 青島城市國際化指數
年份
指數200120072007預測初級國際化指數0.720.870.83中級國際化指數0.610.70.63高級國際化指數0.410.510.46由上述國際化指數可以看出,2001年以來青島市的城市國際化程 度得以快速提高,預測數據計算出的國際化指數明顯實際指數,說明各項指標發展都快于原 趨勢。這也和現實發展完全印證,體現了奧帆賽的影響和推動。
從表4的指數可以看出,2001年青島實現了城市初級國際化的72%,中級國際化的61%, 高級國際化的41%;2007年青島實現了城市初級國際化的87%,中級國際化的70%,高級國際 化的51%;而如果按照1990-2001年的發展趨勢的話,2007年青島實現了城市初級國際化的83 %,中級國際化的63%,高級國際化的46%。明顯低于2007年的實際實現程度,這其中奧帆賽 肯定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
4 問題與對策
4.1 問題分析奧帆賽對青島建設國際城市的推動和影響效應明顯,大大的加快了青島市城市國際化的 進程。但是通過對青島市城市國際化發展的研究,在充分肯定奧帆賽對國際化有巨大推動作 用的同時,我們同樣發現了青島市在國際化發展的過程中存在不少問題。主要是一些用以說 明國際化的指標發展緩慢和滯后。具體主要有以下幾點發現:1)第三產業占GDP的比重這 幾年變化不大,而且離標準值尚有不小差距。該比重2001年為42.4%,而2007年為43%,離 初 級國際化60%標準明顯偏低,而2001-2007年的停滯不前,說明我們第三產業發展速度明顯偏 慢。2)入境游客占游客總量和當地人口的比例也都明顯偏低。說明國際旅游市場開發度 不夠。3)相對于GDP的快速增長,人均年收入增長緩慢,工資水平偏低,人民生活水平提 高緩慢,人均GDP2007年達到7 136美元,已經遠遠高于初級國際化的標準5 000美元,而人 均年收入則依然低于初級國際化的標準。4)相比經濟的發展,外貿進出口和利用外資未能 同步增長。5)相對于進出口和利用外資的額度類指標,其他指標明顯發展滯后。單純的 考慮該類指標幾乎可達到高級國際化的標準。而很多指標都達不到初級國際化的標準,這種 不均衡性明顯存在。
4.2 對策研究后奧運時代,我們一是要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完善產業區域分工。中心城區大力發展強 輻射的高端第三產業,要不斷推進金融保險業、信息服務業、旅游業以及物流業的發展,使 第三產業產值盡快增加;二是借奧帆賽契機,大力開發國際旅游市場,宣傳青島,讓世界更 多的了解青島。吸引更多外國游客來青島旅游度假;三是要加快建立中學雙語言教育制度, 加快培育新一代的英語等外語交際能力,為青島創造良好的國際交流語言環境;四是加快城 市化建設,大力推進城市化進程。提高城市人口比重。五是進一步改造城市環境,增加城市 綠地,改善四方、李滄區的市容市貌,促進各區域平衡發展,六是發揮城市特色,積極增加 對外交往,發展進出口,努力吸引外資。使得經濟方面的對外交流能夠和經濟同步發展;七 是以奧帆賽為契機,改善就醫難、交通擁堵等生活問題,切實提高人民的物質和文化生活。 最后,青島市應更多的看到我們建設現代化和國際化城市存在的差距和問題,加快建設國際 化城市,使得各區域、各行業能夠協調發展。
總之,奧帆賽的舉辦對青島城市國際化的發展進程有巨大的推動作用,促進了城市各 項事業的發展。但是某些城市國際化的必要條件發展依然緩慢,同樣值得我們關注。后奧運 時代,我們同樣要以奧帆賽為契機,發展青島,建設青島,爭取早日把青島建成真正的國際 化大都市。
參考文獻:
[1] 蘭芳.城市國際化進程綜合評價理論與方法研究[D].暨南大學學位畢業 論文,2006.
[2] 北京市社會科學院科研處課題組. 申辦2008年奧運會對北京發展的影響分析[R]. 2007.
[3] 青島市統計局,2002~2008青島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EB/OL].w ww.省略.
[4] 張同功.奧帆賽對青島市擴大對外交往與提高城市知名度的影響性分析[J].改革 開放,2008(4):17-18.
[5] 辛章平. 國際化城市理論的基本要義──兼論我國國際化城市的建設[J].城市問 題,1996(3):8-13.
[6] Oswald Spengler(2006). The Decline of the West[M]. Vintage; Reprint ed ition,2006,4.
[7] 王發明.城市國際化水平綜合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J].統計與決策,2009(22) :55-57.
[8] 郭先登.青島打造品牌城市2009白皮書研究[N].青島財經日報,2009-1-24.
競技體育是社會機體的一部分,社會的運行不斷促進競技體育的發展,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從傳統的計劃經濟體制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轉變,這是我國社會發展歷史上前所未有的兩個根本性轉變。競技體育的運行交織在社會經濟、政治、文化的運行之中,不斷影響社會的發展,競技體育作為一項事業,國家予以投資,關系到國家資源的合理配置。要對人競技體育投資作出正確決策,就必須有可行性研究作為科學依據,其核心就是對投資項目的評估,即對項目進行經濟效果和社會效果評價。在我國將競技體育作為一項事業來發展,強調競技體育事業的公益性,競技體育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環境下,則逐步強調競技體育的經濟性。
對競技體育項目的建設、實施與社會經濟、自然資源利用、自然與生態環境,社會環境等方面的社會效益,影響予以分析,使自然資源和社會資源在競技體育項目的運行過程得以合理配置,提高投資效益,使競技體育項目的發展得以整體優化,從而有助于建立競技體育與經濟、社會的良性運行機制,有助于競技體育與社會的協調發展。
社會評價理論是一門應用科學,屬于規范科學范圍,它是隨著經濟科學與社會科學發展而發展的,至今沒有規范的學科理論。為此,競技體育的社會評價理論還未建立起來。如果對競技體育項目發展的投資沒有一個科學的評估方法,則會導致資源的浪費和國有資產的流產,影響競技體育社會目標的實現。
本文以體育社會學為基礎,對競技體育社會評價的內容進行研究與探討,以便為競技體育的良性運行和可持續發展提供幫助。
一、體育明星效應帶來滾滾財源
在體育場上,籃球運動的天皇巨星喬丹以神話般的競技表演和獨特的人格魅力,足足征服了幾代人;而在商業領域,他同樣奇跡般地創造了“喬丹神話”,即使在他退役多年后的今天,這個商業上的“神話”仍然在延續。
今年5月,許久沒露臉的喬丹在中國刮起一陣旋風,他乘坐豪華的“灣流5型”私人飛機首次商務訪問中國,雖然只是短短的三日“中國之行”,卻贏得成千上萬球迷狂熱的尖叫聲,和一筆筆不菲的廣告費。
人們沒有忘記,“飛人”喬丹和他往日的輝煌。
在喬丹1993年帶著籃球體壇無人能及的榮譽:兩枚奧運會金牌、三枚NBA最有價值運動員的稱號第一次退出NBA之前,他的年收入已達3600萬美元。1995年夏出,僅廣告年收入就激增4000萬美元。1996年,喬丹以年薪3000萬美元與公牛隊續約一年。1998年最后一個賽季,喬丹共獲得工資3314萬美元。
據美國《福布斯》雜志統計,連續多年蟬聯世界體育運動員“首富”的邁克爾·喬丹,包括廣告收入在內,其總收入已經接近2億美元,而且他的財富在退役后還將繼續增加,在他有生之年估計會增至于75億美元。
成為億萬富翁的喬丹,并不只是獨善其身,他把體育明星的效應發揮得淋漓盡致,給NBA籃壇、公牛隊、贊助商、廣告公司、電視轉播業等所帶來的財富更是不勝枚舉。體育用品公司耐克與喬丹的合作就是體育營銷最完美的典范之一。1984年,面臨破產危機的耐克公司在關鍵時刻,冒險以巨額酬金聘請喬丹作為其運動鞋的代言人,并推出富有創意的“空中飛人喬丹鞋”的銷售額達到13億美元,耐克公司賺得盆滿缽滿。至今,耐克公司單從喬丹系列產品便贏利26億美元,從而進一步鞏固了其世界體育用品第一品牌的地位。還有,只要是喬丹參加的比賽,無論是主場還是客場,觀眾席都場場爆滿。喬丹所在的公牛隊曾飆升為NBA票房收入最高的俱樂部之一。據統計,借喬丹的個人號召力,公牛隊的老板雷斯多夫從1990年起,每年至少賺到1億美元。似乎凡是與喬丹沾邊的群體都受益匪淺,《財富》雜志曾評估過,受喬丹明星效應影響的相關產業就有100億美元。
姚明,中國的喬丹,他的明星效應一點也不遜色。這個謙虛而略帶靦腆的中國大男孩,自2002年以狀元身份加盟NBA后,現在已是中國體育界最富有的頭號人物。喬丹曾指出:“姚明的擔子太沉重了,他是肩負國家和民族的重任來打球的。”但正因如此,姚明具有西方體育明星無法比擬的優勢,他的背后是13億人口的中國市場。隨著姚明在NBA的逐漸成長,其明星效應所帶來的商業價值更是無法估量,他目前已是眾多知名品牌(例如蘋果電腦、百事可樂、銳步、麥當勞、中國聯通等)的形象代言人。
再說,足球明星貝克漢姆。阿迪達斯為了反擊對手耐克,以1億英鎊的天價與貝克漢姆簽下廣告合同,這是體育史上最大金額的合同。阿迪達斯全球執行官馮·沙爾克說:“他是世界體壇的新形象,貝克漢姆已經從體育明星的形象中走出來,在更大程度上被看作一個大眾偶像?!庇胸惪藵h姆這張王牌,使阿迪達斯在市場上取得初步成效。
其實,體育明星們的明星效應所產生的商業價值,遠遠超過了他們本身的收入。在高度發達的市場經濟社會,體育明星們被一個龐大群體(例如觀眾球迷)追棒,同時群體的消費需求也帶來了無形、巨大的商業市場。所以,球隊老板和贊助商向體育明星揮舞巨額支票的同時,體育明星憑著明星效應也為他們帶回了高額、超值的利潤。
二、大型賽事推動地區經濟發展
如果體育明星效應只是給體育明星和俱樂部以及贊助商帶來財富的話,那么奧運會、世界足球錦標賽、歐洲足球錦標賽、亞運會等大型賽事則大大推動了地區經濟的發展。
眾所周知,奧運會以弘揚奧林匹克精神、展示競技水平、促進世界和平為主題,但現在更令人矚目的是,現代奧運會不僅是體育盛會,也是經濟盛會近30年來,奧運會作為經濟的載體成為世界經濟中一種獨特的經濟現象。奧運經濟給主辦國或地區的國民經濟注入活力,對主辦國市政建設的完善、就業機會的增加、服務業水平的提高、電子信息業及商業的發展等方面都起到極大的促進作用。
例如漢城奧運會,從1981年爭取主辦權到1988年正式舉辦,一共創造了33.6萬人的就業機會,此次奧運會本身贏利4.7億美元,還帶來了相當于70億美元生產誘發效益和27億美元的國民收入誘發效益。韓國憑此舉躍入亞洲四小龍的行列,創造了世界經濟史上的奇跡。1992年巴塞羅那奧運會,僅電視轉播權一項便賣出6.63億美元。這屆奧運會給巴塞羅那帶來260億美元的經濟效益,讓巴塞羅那由一個中等城市一躍成為歐洲第七大都市,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為亞特蘭大和喬治亞州創造了51億美元的經濟效益,其中門票收入達到4.68億美元,9億美元電視轉播和6.8億美元的企業贊助費。2000年悉尼奧運會,門票高達5.51億美元。另外,從1997年起至2000年的4年里,受舉辦奧運會的影響,澳大利亞的旅游總收入達到42.7億美元,海外投資達到87億美元,創造了15萬個就業機會,國內生產總值增長了65億美元。
歐洲足球錦標賽剛剛曲終人散,雖然葡萄牙隊最后功虧一簣,最終未能奪得金杯,但葡萄牙得到了可觀的經濟效益,僅電視轉播費就有5.52億歐元。葡萄牙在這屆歐洲杯中至少獲利7.96億歐元,預計今年葡萄牙的經濟增長率將達到3.2%,比去年增長了兩個百分點。受益最大的是旅游業,今年收入已達到了2.66億美元,同時還創造了1萬至4萬個就業機會,而長遠旅游效益就更可觀,初步估計,在2010年前平均增長的旅游年收入將在1.8億至3.6億歐元之間。
大型體育賽事形成的產業經濟是一種資源相對集中的注意力經濟。從籌備賽事到賽事如期舉行期間,必須集中大量的財力、人力、物力,大力興建各種體育館以及完善交通、通訊、酒店等服務設施,這必然創造了大量的就業機會,產生大量的投資需求、消費需求、產業需求和服務需求,從而加快了主辦國或地區的經濟發展速度。
在希臘雅典主辦的28屆奧運會備受矚目。世人的目光匯聚在這里,尋找104年前奧運圣火的源頭和奧林匹克體育精神的精髓,同時也在尋找體育產業所帶來的商機。
展望2008年北京奧運會和2010年廣州亞運會,前景非常誘人。這兩大盛會將會為我國提供數以百萬計的就業機會,帶動旅游業的發展,加強我國與世界各國在文化、科技、經濟等方面的合作,并吸引大量外資投資,等等。北京奧運會和廣州亞運將成為一條紐帶,把中國體育產業的各個部分連接起來,為我國的經濟騰飛裝上重型的助推器。
三、體育產業推動經濟騰飛
日益發展起來的體育產業,不但對體育運動員、體育事業以及地區經濟的發展有利,對全球的經濟發展都起到相當重要的推動作用。
后工業化社會經濟中,產業結構的演變同樣遵循配第一克拉克定理,第一產業的地位迅速下降,第二產業的比重也在逐步下降,第三產業迅猛增長,在國民經濟中將處于主導地位。體育產業是第三產業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并隨著第三產業的迅猛發展而發展,并成為國民經濟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體育產業作為第三產業中的新興產業,進一步加重了第三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拓展了第三產業的發展空間,并在優化產業結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在一些經濟發達的國家中,體育產業已占GDP的3%。同時,體育產業的蓬勃發展,加大了一系列與其相關的產業結構的調整力度,從而熨平世界經濟的周期性波動,增強地區經濟對世界性金融危機的抗干擾能力,調整各個經濟部門協調發展。
美國之所以能夠在20世紀的最后10年里、在日本和西歐經濟疲軟的狀況下保持經濟持續增長,并重新奪回一些曾經輸給日、歐的某些領域,這與包括體育產業在內的第三產業迅速地發展密不可分。美國現在的體育產業已在第三產業中位居第三,年產值超過2500億美元,遠遠超過石化等產業。
一、我國體育動漫產業的發展現狀
體育動漫是一種新興的媒介產業之一。即以體育項目及其相關人物為題材而創作的動漫作品。最早的體育動漫作品已難以追溯,但可以確定的是,體育動漫是在二戰以后才開始大量出現的。戰后隨著經濟的迅速發展,以奧運會及各類職業運動比賽為代表,體育運動在產業化、全球化的支撐下,借助現代傳媒得到了迅捷的傳播和普及。在這種時代背景下,以體育項目和體育人物為題材的動漫作品推出,并得到了社會的強烈反響。競技體育運動中所體現出的拼搏向上、團結友愛、昂揚奮斗等文化特質為動漫藝術作品提供了很好的創作素材。通過體育動漫作品,很好的引導了受眾群體對人性中真、善、美等優秀品質和健康價值觀的追求和感悟。
例如1964年東奧會和1984年漢城奧運會,都直接引起了兩國的動漫創作熱潮,足球世界杯、棒球職業聯賽、網球公開賽等職業賽事的推廣,也成為取之不盡的動漫素材。尤其是北京奧運會以后,中國體育受全球化趨勢以及體育格局調整的影響而發生根本性的變化,并逐步的接納了體育市場產業化的基本理念,實施體教結合的總體戰略。我國真正涉及的絕大多數體育動漫作品是北京奧運會前后完成的,這就使得這一時期的體育動漫作品具有很強的功利性,其欲借奧運契機造勢的痕跡非常明顯。由于繪畫設計、創作動機、資金投入以及技術條件等因素的制約,引起社會積極反響的體育動漫作品并不多見。
二、制約我國體育動漫產業發展的因素
(一)缺乏高素質體育動漫人才
據調查,目前我國動漫從業者不到1萬人,僅為韓國的1/3。更糟糕的是,國內動漫界,懂動漫藝術的不熟悉電腦制作技術,而熟悉電腦技術的,藝術素養的功底又很薄弱;學生實際動手操作能力差,具備創新能力的復合型人才更是鳳毛麟角。
雖然國內正在大力培養高層次的動漫人才,來應對當前動漫創作專業人才不足的現狀,但絕大多數高校目前缺乏師資力量和適合的教材及相關教學資源,與創作和生產的實際要求還存在著一定的差距,無法在短時期內改變人才匱乏的現象。而且,作為動漫產業不僅需要動漫制作人才,還需要優秀的熟悉動漫產品的商業運作人才。盡管目前這類人才極為缺乏,但各相關院校開設相關專業的卻為之不多。
(二)消費群體定位不恰當
在日本,對動漫的消費群定位就是全民,其動漫作品在理念、內容、表達方式上更加成熟。而在我國,動漫作品的受眾大多是低齡兒童,情節對白簡單幼稚、畫面粗糙、缺乏想象,這也是我國體育動漫的問題所在,推及體育動漫,在此環境下,也使得體育動漫本身所具有的社會文化價值功能未能得到充分的利用和體現。80年代以來,我國競技體育事業迅猛發展,在世界體壇取得了驚人的成績,但與競技事業高速發展的驕人成績相比,我國體育文化的發展建設卻舉步維艱,進展甚微,體育文化的發展步伐嚴重滯后于競技體育的發展,體育事業漸行漸遠的客觀事實須引起我們的高度關注。
(三)體育動漫創作資金的缺乏
體育動漫創作資金的缺乏也是我國動漫產業所面臨的一個通病,資金短缺成為制約動漫產業的重要問題。據某業內人士透露,造成動漫企業面臨嚴重的資金緊缺的原因主要有:動漫產業是依靠衍生產品賺錢的行業,產業鏈較長,投資回收慢,需要大量的啟動資金做鋪墊,風險很大;同時,行業自身并不成熟,漫畫市場不夠發達,動漫未實現聯動效應,增加了投資數額和投資風險;另外,民間資金和金融資金為規避風險,無法進入動漫產業。因此,動漫市場的萎縮也就在所難免了。
三、發展我國體育動漫產業的對策
(一)加大體育動漫人才培養力度,提高原創力
體育動漫產業對人才有較高的依賴度,同時對人才的素質也有更高的要求,擁有創新思維、科技意識、人文素養等綜合能力的人才是動漫產業的寶貴財富。我國從現在起就應充分重視動漫人才的培養和儲備,從點到面,全面提高動漫人才的整體水平。
1、校企合作共同培養動漫人才
培養體育動漫人才的教育機構要廣泛利用校企合作,“針對市場需求設置專業,針對崗位能力設計課程,針對工作任務訓練技能,針對崗位標準實施考核”,并通過實施“工學交替”教學管理模式,從每一個教學環節對接市場、對接企業、對接崗位、對接技能,才能真正培養出適合國情、適合市場、適合崗位的創作兼技術復合型體育動漫人才。.
一方面,校企雙方需要共同確定培養目標,改進評價機制,確定專業培養的特色,真正達到學生與企業之間雙向理性選擇、專業崗位對口的目的;另一方面,企業要全方位參與到教育教學過程中,將企業文化融入到學校教育教學管理中,共同編寫動漫教材,建設校內企業工作室等方式推動教學發展。
總之,應積極鼓勵并引導社會辦學機構開設動漫專業培訓,從基本面上擴充人才數量,有效彌補市場缺口;充分發揮各大高等院校優勢,加大對專業人才,尤其是復合型動漫核心技術人才的培養力度,以“高、精、尖”為目標,傾力構建中國動漫的精英團隊;廣泛吸納國際頂尖的動漫經營管理人才加入到原創動漫的后期推廣過程中,學習先進經驗,著眼于本國體育動漫。
2、培養具有民族特色文化內涵的動漫隊伍
為了培養出適合我國國情和市場的體育動漫人才,應該首先在體育動漫題材創作方面善于從豐富多彩、博大精深的運動文化中汲取營養,并憑借文化傳播與精神互滲發散的規律,培養出一批具有民族內涵,滲透、傳承傳統民族文化的優秀體充動漫創作者。其次在教育理念中應關注傳統音樂與現代音樂融合。音樂作為一種表達心靈狀態的藝術,是由一定的時代、民族、社會階層的審美情趣所決定的,是人和人之間在生命存在的原本狀態中產生一種對話與交流,樂曲不但能增強與觀眾的交流和感應,把音樂進行動漫形式的再創作,其銷售市場的前景也是不可估量的。
3、動漫人才培養教學模式和教學手段的創新
體育動漫人才培養的教學模式是重視“素質型”,是以增強設計綜合能力為培養目標的新模式,著眼點是學生的綜合能力和綜合素質的養成教育。這些綜合能力包括設計邏輯分析能力、社會文化的洞察力、創造性思維能力、設計表達的駕馭能力等等。它具有深刻的內涵,體現了民族、地域、文化、歷史等方面的特色。教學手段也早已摒棄了一支畫筆打天下的年代,圖像處理、三維動畫、虛擬現實、多媒體技術等已經為每一個從事動漫教育的工作者所熟悉,感受它們帶來的便利及快捷?;邮浇虒W手段和方法的應用也改變了以往單向線性的教學模式,學生可以隨時通過網絡與設計師、生產者、工程師保持聯系,互動式教學打破了時空的限制,并最大限度地支持個性的發展??傊?隨著我國的動漫產業核心技術研發能力的提高,體育動漫產品的出現與市場的形成,我們需要拓展動漫周邊產品的研發制作,疏通流通渠道,促進消費群體的形成,逐步提升體育動漫產品的附加值,推動產業化進程發展。
(二)改變受眾群體定位,提高市場運作
受眾群體的定位制約了動畫的發展方向,正確的定位必然會引導動畫走向成功的道路。
群眾的定位,有的時候范圍可以大到從5歲到80歲之間,聽起來似乎有些夸張,但是這對中國動畫是一個大的挑戰。而市場營銷的運作直接影響了盈利。我們應該學會形成一條動畫產業鏈,加強宣傳的力度,注重衍生物的開發,才會有效地運行市場。
體育動漫作為承載體育文化的藝術形式載體,它應該向包括少年兒童在內的更為廣泛的社會群體傳遞體育運動的文化內涵。這是一條艱辛曲折的文化之路,我們應做好充分的工作準備,在不斷的探究摸索中走好每一步,使體育動漫之舟載體育文化行至更遠。
中國傳統文化的內涵十分豐富,涉及的范圍也相當廣闊——標志設計就是其中之一。現今人們對標志并不陌生,在經濟信息文化高速發展的當今社會,無論是用于公眾和社會活動的公用標志,還是用于商業性質的商標或是有關專利的專用標志,都可謂是無處不在。
一、設計與文化
中國在其上下五千年的悠久歷史中,逐漸形成了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的中國傳統文化,就這一點來說,是勿庸置疑的。中國傳統文化的內涵十分豐富,涉及的范圍也相當廣闊,中國書法、中國傳統圖案等具有中國特色的傳統文化,它在對世界各國人民展現它的魅力。中國書法藝術是我國特有的一種藝術形態,有著悠久的歷史與光輝的承傳并獨具審美性。它有著最基本的三大要素——結字、墨法、章法。正如書法理論家鐘明善先生所言,“它起于點畫用筆,基于單字結構,成于章法布局,美于風神氣韻……”設計是一門綜合性的學科,它直接反映出了一個國家的文化積淀和這個國家主要民族的心理共性。設計在不同的國家形成了不同的風格和特征,這時它對各國文化的一種反映,一種詮釋。在我們中國,雖然設計還沒有形成一種民族風格,但是中國文化對設計的影響是不容忽視的。在中國的美學理論中,不均衡是一種形式,均衡是一種形態。所謂均衡是雙向選擇的結果,它可以促進事物發展,達到完美與統一。從美學的角度來認識,美產生在平衡與不平衡之間,這是認識美的方法,歷代中國碗家正是運用了中國的美學思想,才得以產生了中國畫獨到的藝術構思的方法,形成了具有中國傳統哲學體系的構圖理論。
二、中國文化與設計的結合
從設計的角度來講,標志是平面設計的一種,是具有相當視覺美感的一種藝術造型,但它同時也是實用美術,它在商品經濟中所起的作用和創造的價值越來越為人們所重視,因此近年來標志成為了CI策劃的主要內容,它不僅僅是一種符號,一個產品的名稱,更是商品制造商的代言人和企業形象的象征,從這個意義上來講,在現代商品社會中,標志屬于現代設計的范疇。可是現代設計是不是就等于要將傳統摒棄、淘汰甚至與之隔絕,又或是束之高閣,否則就是陳舊過時而體現不出創意感和時代感呢,當然不是。我們從近年來一些膾炙人口且深入民心的標志設計的佳作中不難看到設計者是如何將傳統圖案與現代設計互相結合,互相融為一體的。
1,中國文字與設計元素
中國銀行(圖1)是中國金融商界的代表,要求體現中國特色。設計者采用了中國古錢與“中”字為基本形,古錢圖形是圓與形的框線設計,中問方孔,上下加垂直線,成為“中”字形狀,寓意天方地圓,經濟為本,給人的感覺是簡潔、穩重、易識別,寓意深刻,頗具中國風格。中國銀行標志之所以能夠給人們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象,我想這主要還是得歸功于一直以來人ffJX"I象征財富的古代銅錢形象的根深蒂固的認識吧。
中國電信的標志(圖2)是以“中”字及中國傳統圖案的回文作為基礎,經發展變化而成的三維立體空間圖案,寓意為四通八達的通訊網絡,象征中國電信時時暢通,無處不達,形象的表達了中國電信的特點,科技、現代、傳遞、速度、發展,該圖案裝飾效果強烈,并具有中國特色和時代感,可以說是將傳統文化運用得極具現代感的經典之作。
北京王府飯店的標志(圖3)也是此類設計的佼佼者。王府飯店地處北京王府井,是一家五星級飯店,此地原是清朝皇室官宦的居住地,飯店的建筑外形具有中國傳統古典風格,所以該標志采用幾何圖形構成,以中國“方勝盤長”吉祥圖案為基本形,經變化成垂直和水平直線構成上下左右對稱的正方形,有秩序的經緯穿插,表現出王府飯店的規范管理、優秀服務的含義。在細節處理上,作者在四角處的線條有意斷開,意在描繪“井”字,暗示飯店位置,同時“井”字寓意“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之意。圖形中問的“王”,既是五府飯店的第一字,又代表飯店在同行中的王者地位。在標志設計中融人傳統文化,不僅是將本土文化自我延續,在世界信息交流方面也表現出極大的推動作用,同時對樹立我國的國際形象也具有積極的意義。
2,中國傳統文化與設計元素
中國傳統向來推崇以和為貴、和氣生財、家和萬事興的處世哲學,而最能形象生動表述出這一哲理的,則要算“太極圖”(圖4)——陰陽魚合抱、互含,兩條魚的內邊銜合得天衣無縫,兩條魚的外邊是為正圓。通過這個“太極圖”,祖圣和先賢給我們講述了這樣一個道理,在一個統一體之中,凡是有利于對方的,便有利于整體的和諧統一,也就必然反過來有利于自身,這個“太極和諧原理”,無論個人之間、家庭之間、民族之間、國家之間乃至人類與自然之間,都是廣泛適用、概莫能外的。而在設計這個概念中,我們則把這種形式稱之為“互讓”。也正是因為這個太極圖所蘊含的深刻意義,聯合國選定中國傳統太極圖案作為2001年8、9月問在南非舉行反對種族歧視世界大會這一盛會的會徽。設計者對太極圖案進行了藝術加工,將黑白兩色的陰陽兩極增加了不同層次的灰色作為過渡,象征著各國人民雖然種族、文化及地域不同,但在這個世界里他們卻能取長補短、和睦相處。這個標志,不僅是把中國文化推向世界,更重要的是把中國一向主張和平共處的原則和團結友愛的民族精神向世界傳播?,F今最有代表性的莫過于2008北京奧運會的標志了。
從中辦奧運會中所設計的申辦會徽(圖5),到正式的奧運會徽,都充分展示了中國的特色,受到全世界的一致稱贊。申辦會徽由奧運五環色構成,形似中國傳統民問工藝品的“中國結”,又似一個打太極拳的人形?!爸袊Y”象征著吉祥如意,也體現了每一個中國人大家心心相連、團結一致的精神,太極拳則是中國的國粹,整個圖案如行云流水,和諧生動,充滿運動感,象征世界人民團結、協作、交流、發展,攜手共創新世紀的深刻涵義。正式的標志更為出色,這個標志名為“中國印·舞動的北京”,它將中國傳統的印章和書法等藝術形式與運動特征結合起來,傳達和代表了三層含義,一是以中國傳統文化漢字印章作為標識主體圖案表現形式,選用中國傳統顏色——一紅色作為主題圖案基準色,體現了中國文化的特點,代表著民族與國家,代表著喜慶與祥和。二是作品主體部分又似“京”字,又似舞動的“人”張開雙臂,充分反映了古老而又充滿現代氣息的中國,傳遞著友好、真誠與熱情。三是作品中巧妙地幻化成向前奔跑、迎接勝利的人形,充分體現了奧林匹克更快、更高、更強的宗旨,強調了以運動員為主體和健康向上的精神,充滿動感與活力。這個標志把中國文化和奧運會的精神表達得淋漓盡致。國際奧委會主席羅格也贊不絕口,稱其“既展現了中國的歷史和文化遺產,又傳遞了一個前途光明的偉大國家青春和富有朝氣的精神”。其實諸如此類的設計還有很多,比如中國人民銀行標志中所采用的中國古代刀形錢幣,港龍航空公司標志中的象征著生氣勃勃、飛黃騰達的龍的造型圖案等等,都深為人們所熟知并喜愛。僅是在標志設計這個的小小空間里,我們都能體會到傳統文化給我們帶來了多么巨大的創作動力,更何況在現代其他各種文化藝術領域之中,這樣的例子是不勝枚舉的。
3,中國印與設計元素
奧運會徽——中國印(圖6),“中國印·舞動的北京”會徽將肖形印、中國字和五環徽有機地結合起來,充滿了深沉的活力。尺幅之地,凝聚著東西方氣韻,筆畫之問,升華著奧運會精神?!爸袊 の鑴拥谋本辈皇瞧胀ǖ挠∮?。她是奧運會近百年歷史中對舉辦城市名單最大一處空白的填補!她是中華民族在奧運會舉辦史上邁出的第一步!她足中華文明對奧林匹克的首次闡釋!她還是對奧林匹克運動做出的最多人數的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