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黨校學報》雜志的收稿方向主要包括:中國共產黨百年歷程研究、新時代新思想研究、治理研究、福州發展研究等。
該雜志收稿方向廣泛,涵蓋了政治的多個重要領域和前沿話題,為政治工作者和研究者提供了一個交流和分享學術成果的重要平臺。
《福州黨校學報》雜志投稿要求
(1)本刊除印刷版外,還有光盤版和網絡版等電子版本。稿件一經采用,所有版本的版權即由作者轉讓給本刊,請作者自留文章底稿,本刊恕不退稿。
(2)題名應文題相符,一般不超過20字,避免使用非公知公用的縮略字、代號等( 一般不用副標題) 。
(3)正文中各級標題一律用中文數字連續編號,一級標題編號為“一”“二”,二級標題編號為“(一)”“(二)”。
(4)務必在文中引用處上角用方括號注明參考文獻序號。參考文獻書寫格式參見GB/T7714-2015。作者不超過3人的全部給出,3人以上只寫前3名,后加“等”。
(5)基金項目指文章產出的資助背景,一般為國家或省部級基金項目項目名稱應按國家有關部門規定的正式名稱填寫;多項基金項目應依次列出,中間用“;”隔開,每個項目須給出基金編號。
(6)摘要應是一篇完整的短文,不分段,不用圖、表,公式和參考文獻的序號,不出現非公知公用的符號或術語和縮略語。篇幅一般不超過300字。并附英文摘要。
(7)作者簡介:姓名、出生年、籍貫、性別、職稱、職務、學位、專業研究方向、聯系電話、郵箱及論文屬項目、資金來源(應注明項目的名稱和項目編號)。
(8)每幅圖(表)插入在文中相應位置。每幅圖(表)應冠有中文圖(表)題,說明性的資料應置于圖(表)下方注釋中。本刊采用三橫線表(頂線、表頭線及底線),表內數據要求同一指標有效位數一致。
(9)本類注釋是對論著正文中某一特定內容的進一步解釋或補充說明,或者各種不宜列人參考文獻的引文,如檔案資料、內部資料,轉引類文獻。
(10)來稿應遵守學術道德和學術規范,文責自負。本刊所發表文章中的觀點均屬于作者個人,并不代表編輯部或主辦單位的立場和觀點,特此聲明。
《福州黨校學報》雜志是由中共福州市委員會主管和中共福州市委黨校主辦的學術理論期刊,創刊于1983年,國內外公開發行,國際刊號ISSN為1674-1072,國內刊號CN為35-1204/D,該雜志級別為省級期刊,預計審稿周期為1個月內。
福州黨校學報雜志數據統計
福州黨校學報主要引證文獻期刊分析
該雜志在學術界具有較高的影響力,多次獲得國內外權威獎項,如中國優秀期刊遴選數據庫、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JFD)、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全文收錄期刊等。
在收錄方面,《福州黨校學報》雜志被多個知名數據庫收錄,包括:知網收錄(中)、維普收錄(中)、萬方收錄(中)、國家圖書館館藏、上海圖書館館藏等,在政治領域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和影響力,是政治研究者和實踐者的重要參考刊物。
福州黨校學報雜志發文分析
福州黨校學報主要機構發文分析
機構名稱 | 發文量 | 主要研究主題 |
中共福州市委黨校 | 696 | 主義;社會主義;黨校;共產黨;政治 |
福建師范大學 | 162 | 農村;文化;政府;企業;教育 |
中共福建省委黨校 | 51 | 主義;政府;社會主義;農村;馬克思主義 |
中共福州市委 | 49 | 市委;市委黨校;開學典禮;黨校;城市 |
福州市行政學院 | 37 | 社會化;社會化大生產;社會主義;主義;社會 |
廈門大學 | 35 | 政府;共產黨;政府職能;行政;中國共產黨 |
中共中央黨校 | 33 | 和諧社會;黨內;政府;政府職能;執政 |
山東大學 | 25 | 主義;共產黨;中國共產黨;人民;社會主義 |
福建社會科學院 | 25 | 兩岸;文化;文化產業;民主;閩臺 |
《學報》編輯部 | 24 | 來稿;來稿須知;政黨;政黨建設;執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