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9-12 09:57:43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一篇學生音樂考級現象弊端與建議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的物質條件得到滿足,于是開始追求精神方面的滿足。小孩子除了在學校學習文化知識以外,課外興趣的培養也不可或缺,為了提高孩子的競爭力,家長不遺余力地培養自己的小孩,而音樂教育,則成為了課外學習的首選。學習一門樂器或者是學習唱歌,能夠培養孩子的綜合素質、音樂素養、陶冶情操,同時,學習樂器對于孩子們注意力的集中有顯著提高。考級的推廣,對于音樂教學的規范化以及孩子們學習興趣的提高有著非常積極的作用,但是當考級成為熱門話題之后,考級的紅本本成為評判學生技巧的標準,成為了家長炫耀的資本,考級似乎也變味了。社會調查顯示,2017年全國音樂考級報名人數高達135萬人,這驚人的數字,不得不讓人對考級這一現象進行深深的思考。
一、音樂考級存在的一些弊端
音樂考級最早出現在英國,1889成立的英皇音樂學院聯合委員會至今也是世界上最為權威的音樂考試機構一。我國由中國音協于1990年推出了全國音樂考級,其目的是為了普及音樂教育,提高全民素質。[1]考級本身的意義是為了規范教學以及對于孩子們的水平有一個大致的定義,考級能夠提高孩子學習的興趣,同時能夠促使孩子們更加認真刻苦地練習,這對于孩子們學習音樂來說是一件非常有積極意義的事情。然而,隨著考級的普及,導致了越來越多的家長以考級為目的,很多培訓機構也以“三年考十級”這樣夸張的字眼來吸引家長的眼球,考級似乎成了一個家長炫耀孩子、老師炫耀教學的資本。考級成為了老師招生的敲門磚,很多家長被“三年考十級”這樣夸張的效果吸引。老師為了招生,只按照考級教材上的要求,教會學生幾首考級曲目,再也不是為了培養學生的興趣而進行教學。也許每年的考級學生都能考過,而家長看到了成效自然也就放心讓自己的孩子繼續學習。可是,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究竟學到了什么呢?學會了這幾首曲子,這是毋庸置疑的,然而其他方面呢?學生也僅僅是學到了幾首曲子罷了,對于音樂素養的提高,音樂的體會是肯定沒有的。教師為了讓學生考級,一味地讓學生練習考級曲目,對于音樂的感受、體會全然不顧,僅僅為了自己的生源,而不顧學生的興趣以及實質性的教學,這樣耽誤了孩子們練習基本功的大好時機,孩子們以后再想要往更高的方面發展就很困難了。“三年考十級”似乎成為了一個值得炫耀的資本。但是反過來看,三年考十級,真的那么值得炫耀嗎?三年考十級,就意味著學生在這三年的時間內,只學習了考級曲目,對于一些基本功的練習肯定是缺乏的,也就是說,學生學習的基礎不牢,這就像一座空中樓閣,看起來很華麗,實際上一點內容都沒有。筆者曾經教過一個這樣的學生,她是半路過來學習的,學了三年,過了三級,曲子彈得飛快,但是手指的力度,音符的顆粒性全都沒有。學生其實非常認真,但是因為錯誤的教學導致學到的知識基本等同于無,又得從頭開始教學。如果遇到明理的家長,也許也沒有那么難熬;但如果碰到難纏的家長,在他們眼中看不到他們所認為的成效,那么你的教學也就很難再繼續下去了。還遇到過一個學習聲樂的學生,也是學了三年,過了三級,但是她連怎樣用氣都不知道,可想而知,在這三年里,她根本就沒有學到任何與唱歌有關的基礎知識。這樣的事情層出不窮,歸根結底還是因為老師不負責任造成的。老師對學生不負責任,僅僅一味地讓學生去考級,而家長又沒有太多的分辨能力,以為考級是因為學到了很多知識,所以導致整個培訓行業的混亂。各種不負責任甚至還有很多老師根本就沒有太多的專業知識,他們僅僅是憑著自己的好口才來忽悠家長忽悠學生,這樣的一個市場,歸根結底還有由于家長對于考級的過分追求而導致的。那么,面對這樣的一個現實情況,我們應該怎么做呢?
二、扭轉家長的觀念
對于考級這件事情,更重要的是從根源上扭轉家長的觀念。考級固然很好,但是一味地去追求考級就沒有必要了,家長應該正確地看待考級,應該知道更重要的是自己的孩子能夠學到的知識,而不是僅僅在意那一張考級證書。學習音樂是一門藝術修養,可以陶冶情操、培養興趣,并不一定非得達到某些功利性的目的,家長應該端正心態,注重對于孩子興趣的培養,以及孩子學習基礎的牢固,尊重藝術規律,不要逼著孩子考級,給予孩子太多壓力,而應該是從一個積極向上的角度出發,多鼓勵孩子。過分盲目地追求考級、攀比,只會影響到正常的教學,導致考級意義的畸形發展。在學音樂的過程中,到底最后能收獲什么,才是家長應該關心的重點。花費了大量的時間、花費了大量的精力,最后孩子真的能夠化為己用的東西才是最重要的。考級的意義在于能夠規范教學,同時它能夠使得學生以及家長了解學習的程度,它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學到一定程度,具備了考級的能力,當然就可以水到渠成。考級僅僅是一個階段性成果的手段,而不是學習的最終目的,一味地揠苗助長,為了考級而去考級,最后反而會失去更多。
三、音樂考級機構
目前,我國音樂考級中,考級的機構有中國音樂學院業余考級、中央音樂學院校外和業余考級、上海音樂學院業余考級等,還有各省的音樂家協會舉辦的鋼琴考級。種類繁多的考級單位由于沒有規范管理和統一的指標,使考生在報考時難以選擇,這也不利于篩選優秀的鋼琴學習者。而我國承辦的單位的現狀則更為糟糕。[2]承辦考級的機構是各大琴行,這樣一來,考級的水分就會加重。自己琴行的學生考級,自然過關的幾率就高。學生并沒有達到這個級別的實力,卻因為在這個機構學習,所以可以得到優先過關的權利。琴行利用這個考級的便利,招收了更多的學生,學生考級的級別越來越高,但是水平卻并沒有大的上升,導致了考級市場越來越混亂。鋼琴考級所考試的內容基本上是音階、琶音彈奏,一首練習曲,再加一首樂曲。聲樂考級就是演唱一首作品。這些內容考察的主要是學生的鋼琴演奏能力。但是對于綜合能力的考察,卻很有欠缺。中國的考級機構是從英國英皇音樂學院聯合委員會借鑒過來的,但是卻丟失了考級最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對于視奏能力的考察。這樣一個情況就導致在考級過程中,老師僅僅只會讓學生練習考級需要練習的曲目,對于其他的練習一概不碰。為了提高考級的過級率,很多機構都會讓學生這樣練習,可想而知在這樣一個大氛圍下,學生能學到的化為己有的知識也只會少得可憐。考級中出現了種種問題,已經嚴重地擾亂了正常的考級秩序,想要避免這樣的情況出現,需要建立一個強有力的監管機構,針對考級過程中出現的問題能夠不斷地補充和完善,通過正確地引導,使得考級能夠更加規范化,進而良性發展。
四、對于考級的一些建議
考級發展到今天,出現了種種問題,導致了考級市場的混亂發展,不管是對于學生還是對于付出了諸多心血的家長來說,在這樣一個大環境下都是不公平的。為了能夠使得考級能夠步入正軌,使得學生能夠學到更多的專業知識,考級改革已經刻不容緩了。從大環境來說,對于考級的這些主辦以及承辦單位,應該建立一個完善的機制來進行監管,承辦考級的機構可以是各地的大琴行,但是考官可以實行異地調動的方式,且幾年之內評審地點不重復。這樣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避免琴行學生過級簡單的現象,這種考級的不良之風應該也會逐漸消失。從教師來說,對于考級培訓的教師,應該實行考核制度,只有達到了什么樣的水平才能教授什么程度的學生應該有一個實質性的規定。通過對教師的篩選,提高教師的水平,從而達到對學生的良好教學。從考試內容來說,不僅僅是局限在幾首曲子的彈奏以及一首歌曲的演唱,應該在這個基礎上,加上即興視奏、視唱、練耳、節奏、旋律等的考核,來達到一個增強學生綜合素質能力的效果。通過這一系列的改善,相信考級的不良之風能夠逐漸消失,并使考級步入正軌,發揮出考級本身的優點,達到規范教學的目的。
五、結語
學習音樂專業是培養孩子綜合素質與音樂素養的良好手段,考級也是對學習成果的一個階段性考核。正確地看待學習音樂的方式,正確地看待考級。學習就像糧食生長一樣,只能循序漸進地發展,如果過于快速地拔高,最后導致的也不過是揠苗助長的后果。
參考文獻:
[1]何璇.對音樂考級現象的思考[J].井岡山學院學報,2009,(05):124-127.
[2]劉楠.業余鋼琴考級現狀的分析和思考[J].吉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5,(05):136-137+142.
作者:張敏 單位:湖南科技大學藝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