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解剖與臨床雜志收稿方向有哪些?

《中華解剖與臨床》雜志的收稿方向主要包括:專家述評、論著、臨床研究、綜述、繼教園地、技術與方法、學術動態、短篇及病例報道。等。

該雜志收稿方向廣泛,涵蓋了醫學的多個重要領域和前沿話題,為醫學工作者和研究者提供了一個交流和分享學術成果的重要平臺。

《中華解剖與臨床》雜志投稿要求

(1)作者署名項:高校等大單位注明院系等二級單位,第一作者與第二作者不在同一單位的,分別標注。后列單位所在城市(不是省會或直轄城市的,還須標出省份)和郵編。

(2)論文符合國家相關政策和法規,在政治或涉外問題上符合國家政策,內容不涉及泄露國家機密。

(3)摘要一般150字左右,中英文摘要內容應一致,主要說明目的、方法、結果、結論等。

(4)獲得基金或課題項目資助產出的文章應注明項目名稱,若有項目編號,則在圓括號內注明其項目編號。

(5)正文中表示標題級別的序號形式,一般從大到小依次為:“一”“(一)”“1”“(1)”“①”等。可以根據標題的實有級別,跳過某些形式的序號。

《中華解剖與臨床》雜志是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管和中國醫師協會;蚌埠醫學院主辦的學術理論期刊,創刊于1996年,國內外公開發行,國際刊號ISSN為2095-7041,國內刊號CN為10-1202/R,該雜志級別為統計源期刊,預計審稿周期為1-3個月。

中華解剖與臨床雜志數據統計

中華解剖與臨床主要引證文獻期刊分析

該雜志在學術界具有較高的影響力,多次獲得國內外權威獎項,如中國優秀期刊遴選數據庫、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JFD)、中國科技期刊優秀期刊等。

在收錄方面,《中華解剖與臨床》雜志被多個知名數據庫收錄,包括:統計源期刊(中國科技論文優秀期刊)、知網收錄(中)、維普收錄(中)、萬方收錄(中)、國家圖書館館藏、上海圖書館館藏等,在醫學領域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和影響力,是醫學研究者和實踐者的重要參考刊物。

中華解剖與臨床雜志發文分析

中華解剖與臨床主要機構發文分析

機構名稱 發文量 主要研究主題
蚌埠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 106 腫瘤;手術;細胞;切除;動脈
河北醫科大學第三醫院 66 脊柱;骨折;腰椎;椎間盤;生物力學
蚌埠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 51 手術;細胞;腫瘤;切除;關節
南京醫科大學 45 骨折;入路;手術;動脈;脊柱
蚌埠醫學院 44 細胞;腫瘤;成像;關節;灌注
山東大學 30 動脈;成像;皮質;腦皮質;MRI研究
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29 手術;腫瘤;外科;血管;動脈
南京大學醫學院附屬鼓樓醫院 27 脊柱;動脈;畸形;主動脈;脊柱側
徐州醫科大學 26 關節;X線;置換術;動脈;頸椎
唐山市第二醫院 25 皮瓣;動脈;軟組織;缺損;關節
中華解剖與臨床雜志

中華解剖與臨床雜志

主管單位:中國科學技術協會

主辦單位:中國醫師協會;蚌埠醫學院

全年訂價:¥340.00,雙月刊,正版雜志,提供發票

相關問題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亚洲欧美日韩另类一区 | 性做久久久久久久久 | 最新国产v亚洲v欧美v专区 | 色七七在线综合视频 | 日本有码在线视 | 亚洲欧美国产精品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