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針灸》雜志投稿要求,如下:
(1)注釋主要用于對文章篇名、作者及文內某一特定內容作必要的解釋或說明,序號一律采用“①、②、③……”,且采用當頁腳注,每頁重新編號。
(2)本刊可對來稿做必要的文字修改、刪節(jié);投寄本刊的稿件自發(fā)表之日起,其網絡傳播權即授予本刊。
(3)作者簡介:姓名,出生年,性別,籍貫,單位(大小單位都要寫清)及所在省市、郵編,職稱或學位。
(4)文題:要求簡潔、明了,準確反映論文的內容,一般不超過20個字。
(5)正文所引文獻須在正文末尾列出。中文參考文獻在先,外文在后。中文按作者姓氏的漢語拼音字母順序排列,外文按作者姓氏的字母順序排列。每條文獻必須頂格書寫或打印,換行時前面空兩格。
中國針灸雜志發(fā)文分析
中國針灸主要機構發(fā)文分析
機構名稱 | 發(fā)文量 | 主要研究主題 |
天津中醫(yī)藥大學 | 578 | 針刺;針灸;灸療;針灸療法;灸療法 |
中國中醫(yī)科學院 | 468 | 針灸;針刺;針灸學;灸療;灸療法 |
北京中醫(yī)藥大學 | 461 | 針灸;針刺;灸療;灸療法;針灸療法 |
南京中醫(yī)藥大學 | 439 | 針灸;針刺;灸療;灸療法;針灸療法 |
廣州中醫(yī)藥大學 | 338 | 針灸;針刺;灸療;灸療法;針灸療法 |
上海中醫(yī)藥大學 | 308 | 針刺;針灸;穴位;電針;隨機對照試驗 |
山東中醫(yī)藥大學 | 307 | 針刺;針灸;隔藥灸;藥灸;針刺治療 |
成都中醫(yī)藥大學 | 291 | 針灸;針刺;灸療;灸療法;針灸療法 |
河南中醫(yī)藥大學 | 239 | 針灸;針刺;療效;灸療;灸療法 |
中國中醫(yī)研究院 | 228 | 針灸;針刺;灸療;針灸療法;灸療法 |
《中國針灸》雜志是由中國針灸學會;中國中醫(yī)科學院針灸研究所主辦的月刊,審稿周期預計為1-3個月。該雜志的欄目設置豐富多樣,涵蓋創(chuàng)刊40周年紀念專欄、臨床研究、醫(yī)案選輯、刺法與灸法、特色療法、征訂·書訊、臨證經驗、機制探討、百家園、傳承與創(chuàng)新、標準研制、理論探討、器具研制、文獻研究等。
該雜志為學者們提供了一個交流學術成果和經驗的平臺,發(fā)表的文章具有較高的學術水平和實踐價值,為讀者提供更多的實踐案例和行業(yè)信息,得到了廣大讀者的廣泛關注和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