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土族》雜志的收稿方向主要包括:卷首語絲、本刊特稿、脫貧攻堅、探索發現、鄉鎮巡禮、動態薈萃、瀚海新曲、人物坐標、民族團結、西部大觀、文化視野、改革方略、鼓樓觀潮、歲月流金、書苑走廊、花兒與少年、群文寶庫、生態家園、金色土地、藝苑擷英、民俗拾萃、旅者印跡、學界走筆、七彩沙龍、心香一瓣、鄉風民韻等。
該雜志收稿方向廣泛,涵蓋了歷史的多個重要領域和前沿話題,為歷史工作者和研究者提供了一個交流和分享學術成果的重要平臺。
《中國土族》雜志投稿要求
(1)作者姓名置于論文題目下,居中書寫。作者工作單位、職稱等用“?”號注釋在文章首頁下端。
(2)論點新穎,論證充分,結論可靠,條理分明,數據準確,文字精練。
(3)文章標題為三號黑體,摘要為5號楷體字,正文為小四號仿宋體,行距為24磅。
(4)注釋與參考文獻:注釋是對論文中某一特定內容的解釋或補充說明,用帶圈數字注于當頁頁腳;參考文獻是論文中引用的觀點、數據和材料等內容的出處,用帶方括號的數字(如[])按順序編碼標明,并與文末編碼對應。
(5)論文不區分注釋和參考文獻,采用當頁腳注。腳注用上標形式①②③數字表示,每頁重新編序。
《中國土族》雜志是由青海土族研究會主管和青海土族研究會;青海日報社主辦的學術理論期刊,創刊于2001年,國內外公開發行,國際刊號ISSN為1009-8674,國內刊號CN為63-1056/D,該雜志級別為省級期刊,預計審稿周期為1個月內。
中國土族雜志數據統計
中國土族主要引證文獻期刊分析
該雜志在學術界具有較高的影響力,多次獲得國內外權威獎項,如中國優秀期刊遴選數據庫、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JFD)等。
在收錄方面,《中國土族》雜志被多個知名數據庫收錄,包括:知網收錄(中)、維普收錄(中)、萬方收錄(中)、國家圖書館館藏、上海圖書館館藏等,在歷史領域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和影響力,是歷史研究者和實踐者的重要參考刊物。
中國土族雜志發文分析
中國土族主要機構發文分析
機構名稱 | 發文量 | 主要研究主題 |
青海省政協 | 22 | 土族;納頓;民族;文化;納頓節 |
青海師范大學 | 20 | 土族;政權;中西交通;墓葬;考古 |
青海民族大學 | 16 | 土族;文化;旅游;民俗;民族 |
西北民族大學 | 14 | 土族;土族《格薩爾》;格薩爾;敘事;《格薩爾》 |
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 10 | 文物;墓志;墓志銘;熒光;熒光光譜 |
《中國土族》編輯部 | 9 | 土族;納頓;政協;青海土族;納頓節 |
青海省社會科學院 | 8 | 絲綢之路;英雄史詩;玉石;政治;政治文化 |
中央民族大學 | 8 | 土族;權利;權利主體;民國;民國時期 |
中共青海省委 | 7 | 民族;土族;權利;權利主體;人大 |
中國社會科學院 | 7 | 墓群;墓主;形制;吐蕃時期;民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