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黃地理》雜志投稿要求,如下:
(1)參考文獻按在正文中出現的先后順序列于文后(同一參考文獻在文中可以用同一序號加頁碼標出),并與正文中的引用序號一一對應。
(2)來稿須遵守學術道德規范,一旦發現有一稿多投、抄襲、變造等不良行為,本刊五年內不予刊登其稿件。
(3)作者信息請在文末附言:姓名、性別、民族、工作單位、職務/職稱、通訊地址、郵政郵編、聯系電話、E-maiI地址。
(4)摘要:用第三人稱寫法,不以“本文”“作者”等作主語,分目的、方法、結果及結論四部分,完整準確概括文章的實質性內容,以150字左右為宜。
(5)如是基金項目,請在首頁以腳注方式注明項目來源和批準號,標注項目不超過3個。
炎黃地理雜志發文分析
炎黃地理主要機構發文分析
機構名稱 | 發文量 | 主要研究主題 |
《本刊》編輯部 | 39 | 京杭大運河;小吃;旅游;老北京;建筑 |
福建師范大學 | 37 | 文化;傳承;語言;舞蹈;傳統文化 |
貴州民族大學 | 22 | 文化;旅游;喪葬;神話;文化產業 |
西華師范大學 | 20 | 清末;文化;統治;統治危機;清末新政 |
新疆師范大學 | 18 | 文化;地名;文化符號;民族;意味 |
吉首大學 | 15 | 土司;清代;文化;旅游;改土歸流 |
遼寧師范大學 | 14 | 文化;地理;地理環境;遼金;藝術 |
齊齊哈爾大學 | 14 | 孝道;文化;北魏;飲食;飲食風俗 |
青海民族大學 | 12 | 文化;土司;旅游;藏族;元朝 |
大理大學 | 11 | 文化;民族;民族文化;白族;文化內涵 |
《炎黃地理》雜志是由山西文化藝術傳媒中心主辦的月刊,審稿周期預計為1個月內。該雜志的欄目設置豐富多樣,涵蓋歷史文化、風土人情、遺產保護、旅游與思考、文物古建、神話史詩、書畫長廊等。
該雜志為學者們提供了一個交流學術成果和經驗的平臺,發表的文章具有較高的學術水平和實踐價值,為讀者提供更多的實踐案例和行業信息,得到了廣大讀者的廣泛關注和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