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產與保護研究》雜志投稿要求,如下:
(1)來稿須為作者本人的研究成果。作者應保證對其作品具有著作權并不侵犯其他個人或組織的著作權。
(2)參考文獻:僅限于作者親自閱讀過的近期公開出版發行的主要文獻。本刊的參考文獻著錄格式執行GB/T 7714-2015《信息與文獻 參考文獻著錄規則》。
(3)標題:一般分為三級,第一級標題用“一”“二”“三”等,第二級用“(一)”“(二)”“(三)”等,第三級用“1.”“2.”“3.”等。
(4)引征注釋以頁下腳注形式連續編排,翻譯文章中,譯者需要對專有名詞進行解釋說明,并以【*譯注】的方式在腳注中表明;如譯者對原文內容進行實質性補充論述或舉出相反例證的,應以【*譯按】的方式在腳注中表明。
(5)作者姓名、性別、工作單位、職務或職稱、主要研究方向、通信地址、電子郵箱等,以上信息需以腳注形式標注于文稿首頁。同時可在稿件尾部留下作者身份證號和手機號碼。
(6)摘要應具有獨立性和自含性(也就是說,摘要就是一篇短文,看完摘要,就知道文章的內容,即解決的問題、所用方法、結果與結論等),不應出現圖表、冗長的數學公式和非公知公用的符號、縮略詞。
(7)主題適應性:投稿的文章應與遺產保護和文化遺產管理領域相關。該雜志接受各種類型和主題的學術研究,包括但不限于考古學、建筑學、藝術史、社會學、法律、經濟學、歷史學、人文地理學等。文章可以圍繞保護政策、文化遺產法律與規范、文化遺產與社會等問題展開研究。
(8)學術質量:投稿的文章應具有學術深度和原創性,對遺產保護和文化遺產管理領域的理論或實踐做出有意義的貢獻。文章應清晰地闡述研究問題、目的和方法,并提供充分的實證和論證支持。
(9)引用與參考文獻:請在文章中引用準確、可追溯的資料,并按照學術引用規范進行標注。同時,請提供完整、準確的參考文獻列表,包括書籍、期刊文章、研究報告等。
(10)學術道德:請確保所投稿件符合學術研究的道德倫理要求。如有使用他人研究成果或引用他人言論,請在文章中明確標注并致謝。
《遺產與保護研究》雜志是由北京卓眾出版有限公司主辦的雙月刊,審稿周期預計為1個月內。該雜志的欄目設置豐富多樣,涵蓋展示與利用、專題策劃、理論與方法、保護與管理、遺產觀察、動態信息等。
該雜志為學者們提供了一個交流學術成果和經驗的平臺,發表的文章具有較高的學術水平和實踐價值,為讀者提供更多的實踐案例和行業信息,得到了廣大讀者的廣泛關注和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