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遺產》雜志投稿要求,如下:
(1)來稿要求題材新穎、內容真實、論點明確、層次清楚、數據可靠、文句通順。推薦大家通過電子郵件形式投稿。
(2)論文可以寫200字以內的中文摘要和3~5個關鍵詞,若論文受到省、部級以上基金項目支持,請注明基金名稱和項目編號。
(3)在參考文獻表中:作者不超過3個的姓名都寫,超過3個的,余者寫“,等”或“,etal”。
(4)作者信息,姓名:工作單位,郵編,所在城市。
(5)文章標題須簡潔、具體、鮮明,原則上不要加副標題(原則上不錄用加副標題的論文),原則上不超過25個字。
文化遺產雜志發文分析
文化遺產主要機構發文分析
機構名稱 | 發文量 | 主要研究主題 |
中山大學 | 418 | 文化;非物質文化;非物質文化遺產;戲曲;傳承 |
華東師范大學 | 48 | 文化;民俗;非物質文化;傳承;戲曲 |
北京師范大學 | 42 | 非物質文化;非物質文化遺產;文化;民俗;民俗學 |
山東大學 | 41 | 民俗;信仰;民俗學;非物質文化;非物質文化遺產 |
華中師范大學 | 39 | 非物質文化;非物質文化遺產;文化;傳承;文學 |
中國社會科學院 | 32 | 文化;非物質文化;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神話 |
南京大學 | 28 | 戲曲;文化;文學;化生;俗文學 |
山西師范大學 | 28 | 戲曲;演劇;戲劇;考論;雜劇 |
中國藝術研究院 | 25 | 非物質文化;戲劇;戲曲;昆曲;非物質文化遺產 |
廣西師范大學 | 25 | 文化;秩序;審美;壯族;文化空間 |
《文化遺產》雜志是由中山大學主辦的雙月刊,審稿周期預計為1-3個月。該雜志的欄目設置豐富多樣,涵蓋傳統戲劇、民俗、口傳文藝、瀕危方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理論、實踐等。
該雜志為學者們提供了一個交流學術成果和經驗的平臺,發表的文章具有較高的學術水平和實踐價值,為讀者提供更多的實踐案例和行業信息,得到了廣大讀者的廣泛關注和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