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農業科學》雜志的收稿方向主要包括:遺傳育種、生理生化、耕作與栽培、資源與環境、植物保護、綜述等。
該雜志收稿方向廣泛,涵蓋了農業的多個重要領域和前沿話題,為農業工作者和研究者提供了一個交流和分享學術成果的重要平臺。
《山西農業科學》雜志投稿要求
(1)文稿原則上必須原創,發表過的作品須在投稿時聲明,如有抄襲現象,文責自負。
(2)作者姓名用漢語拼音表示,姓氏的字母均大寫,復姓連寫;名字的首字母大寫(其余均小寫),雙名之間用“-”相連。
(3)來稿如系基金資助產出的文章,還應注明基金項目的具體名稱和項目編號。
(4)注釋與參考文獻:注釋是對論文中某一特定內容的解釋或補充說明,用帶圈數字注于當頁頁腳;參考文獻是論文中引用的觀點、數據和材料等內容的出處,用帶方括號的數字(如[])按順序編碼標明,并與文末編碼對應。
(5)正文中標題編排格式為:二級標題用“一”或“一、……”(居中、宋體四號);三級標題用“(一)”(首行縮進兩格、宋體五號加粗);四級標題用“1.……”(宋體五號)。
《山西農業科學》雜志是由山西省農業科學院主管和山西省農業科學院主辦的學術理論期刊,創刊于1961年,國內外公開發行,國際刊號ISSN為1002-2481,國內刊號CN為14-1113/S,該雜志級別為統計源期刊,預計審稿周期為1個月內。
山西農業科學雜志數據統計
山西農業科學主要引證文獻期刊分析
該雜志在學術界具有較高的影響力,多次獲得國內外權威獎項,如Caj-cd規范獲獎期刊、中國優秀期刊遴選數據庫、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JFD)、RCCSE學術期刊、中國科技期刊優秀期刊等。
在收錄方面,《山西農業科學》雜志被多個知名數據庫收錄,包括:統計源期刊(中國科技論文優秀期刊)、知網收錄(中)、維普收錄(中)、萬方收錄(中)、JST 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數據庫(日)、國家圖書館館藏、上海圖書館館藏等,在農業領域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和影響力,是農業研究者和實踐者的重要參考刊物。
山西農業科學雜志發文分析
山西農業科學主要機構發文分析
機構名稱 | 發文量 | 主要研究主題 |
山西省農業科學院 | 3129 | 玉米;小麥;栽培;選育;育種 |
山西農業大學 | 2192 | 土壤;小麥;基因;玉米;性狀 |
山西大學 | 536 | 土壤;玉米;基因;小麥;抗氧化 |
山西省農業科學院棉花研究所 | 313 | 棉花;基因;小麥;栽培;轉基因 |
山西省農業科學院農業環境與資... | 152 | 土壤;施肥;玉米;養分;重金 |
山西省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經... | 92 | 農業;玉米;施肥;養分;小麥 |
北京林業大學 | 68 | 景觀;園林;植物;城市;景觀設計 |
河南省農業科學院 | 63 | 小麥;玉米;性狀;施肥;土壤 |
中國農業大學 | 62 | 小麥;玉米;農業;生態;施用 |
河海大學 | 61 | 農業;土地流轉;農村;土地利用;生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