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環境學報》雜志的收稿方向主要包括:研究論文、綜述等。
該雜志收稿方向廣泛,涵蓋了環境的多個重要領域和前沿話題,為環境工作者和研究者提供了一個交流和分享學術成果的重要平臺。
《生態環境學報》雜志投稿要求
(1)稿件應具有科學性、先進性和實用性,數據真實、邏輯嚴謹、文字準確、語句通順。
(2)作者單位及職務.職稱,地址.郵政編碼.聯系電話,電子信箱等(請務必填寫可方便收到樣刊的地址)。
(3)中文關鍵詞標注3-5個,選詞要規范,應盡量選取專指性敘詞,避免泛指之詞。
(4)題目務必言簡意賅,一般不用副標題,字數不超過20個字,中英文題目應一致。
(5)附注請一律使用當頁腳注的形式,以帶圈①……⑩的方式編號,使用每頁重新編號的方式。
《生態環境學報》雜志是由廣東省科學技術協會主管和廣東省土壤學會;廣東省科學院生態環境與土壤研究所主辦的學術理論期刊,創刊于1992年,國內外公開發行,國際刊號ISSN為1674-5906,國內刊號CN為44-1661/X,該雜志級別為北大期刊、CSCD期刊、統計源期刊,預計審稿周期為1-3個月。
生態環境學報雜志數據統計
生態環境學報主要引證文獻期刊分析
該雜志在學術界具有較高的影響力,多次獲得國內外權威獎項,如Caj-cd規范獲獎期刊、中國優秀期刊遴選數據庫、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JFD)、中國科技期刊優秀期刊、北大圖書館收錄期刊等。
在收錄方面,《生態環境學報》雜志被多個知名數據庫收錄,包括:北大期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期刊)、CSCD 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來源期刊(含擴展版)、統計源期刊(中國科技論文優秀期刊)、知網收錄(中)、維普收錄(中)、萬方收錄(中)、JST 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數據庫(日)、國家圖書館館藏、上海圖書館館藏等,在環境領域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和影響力,是環境研究者和實踐者的重要參考刊物。
生態環境學報雜志發文分析
生態環境學報主要機構發文分析
機構名稱 | 發文量 | 主要研究主題 |
中國科學院 | 588 | 土壤;污染;植物;群落;重金 |
中國科學院大學 | 175 | 土壤;物量;植物;群落;微生物 |
華南農業大學 | 142 | 土壤;污染;植物;水稻;入侵 |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 | 128 | 土壤;污染;有機碳;群落;沉積物 |
內蒙古農業大學 | 124 | 土壤;草原;荒漠;針茅;荒漠草原 |
中山大學 | 118 | 污染;生態;城市;植物;土壤 |
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 | 117 | 土壤;人工林;植物;植被;碳儲量 |
北京林業大學 | 111 | 土壤;植被;植物;人工林;群落 |
廣東省生態環境與土壤研究所 | 99 | 土壤;污染;重金;重金屬;菜地 |
學研究院 | 89 | 土壤;污染;重金;重金屬;城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