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毒理學報》雜志的收稿方向主要包括:綜述、專論、生態毒理學教學常設專欄等。
該雜志收稿方向廣泛,涵蓋了環境的多個重要領域和前沿話題,為環境工作者和研究者提供了一個交流和分享學術成果的重要平臺。
《生態毒理學報》雜志投稿要求
(1)如果文章有基金項目,必須注明基金項目的名稱和編號。
(2)請作者恪守學術倫理,文責自負。請勿一稿數投。
(3)作者姓名及工作單位宜署真名,多名作者姓名之間要用逗號隔開;工作單位包括工作單位全稱、所在省市名稱及郵政編碼。
(4)文中如出現外國人名,第一次出現時需譯成漢語,用括號標注外文原名,以后出現時直接用漢譯人名。
(5)按GB/T 7714-2005《文后參考文獻著錄規則》,采用順序編碼制著錄,依照其在文中出現的先后順序用阿拉伯數字加方括號標在右上角。
《生態毒理學報》雜志是由中國科學院主管和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主辦的學術理論期刊,創刊于2006年,國內外公開發行,國際刊號ISSN為1673-5897,國內刊號CN為11-5470/X,該雜志級別為北大期刊、CSCD期刊、統計源期刊,預計審稿周期為1-3個月。
生態毒理學報雜志數據統計
生態毒理學報主要引證文獻期刊分析
該雜志在學術界具有較高的影響力,多次獲得國內外權威獎項,如中國優秀期刊遴選數據庫、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JFD)、中國科技期刊優秀期刊、北大圖書館收錄期刊等。
在收錄方面,《生態毒理學報》雜志被多個知名數據庫收錄,包括:北大期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期刊)、CSCD 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來源期刊(含擴展版)、統計源期刊(中國科技論文優秀期刊)、知網收錄(中)、維普收錄(中)、萬方收錄(中)、CA 化學文摘(美)、JST 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數據庫(日)、國家圖書館館藏、上海圖書館館藏等,在環境領域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和影響力,是環境研究者和實踐者的重要參考刊物。
生態毒理學報雜志發文分析
生態毒理學報主要機構發文分析
機構名稱 | 發文量 | 主要研究主題 |
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 | 291 | 污染;毒性;土壤;重金;重金屬 |
中國科學院 | 248 | 污染;毒性;細胞;重金;重金屬 |
中國科學院大學 | 161 | 污染;毒性;污染物;細胞;毒性效應 |
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 | 101 | 水生;污染;水質;水質基準;毒性 |
南京大學 | 93 | 毒性;斑馬;斑馬魚;毒性效應;內分泌干擾 |
上海海洋大學 | 85 | 毒性;重金;重金屬;毒性效應;污染 |
南開大學 | 82 | 毒性;污染;毒性效應;生態毒理;納米 |
中國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 | 71 | 化學物;化學物質;化學品安全;污染;毒性 |
中國海洋大學 | 69 | 毒性;毒性效應;污染;魚類;塑料 |
大連理工大學 | 64 | 毒性;全氟辛烷;全氟辛烷磺酸;化學品;PFO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