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法學研究》雜志的收稿方向主要包括:思想譯介、部門法視野、思想譯介_阿西莫夫短文之機器人學三法則、跨界對話、域外觀察等。
該雜志收稿方向廣泛,涵蓋了政法的多個重要領域和前沿話題,為政法工作者和研究者提供了一個交流和分享學術成果的重要平臺。
《人工智能法學研究》雜志投稿要求
(1)文中涉及的量和單位應按《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計量單位》規定執行,并用規定縮寫符號表示。每一個組合單位符號中,斜線不得多于1條,如每天每千克體重用藥劑量應寫成mg/(kg.d)。
(2)文末請附作者詳細聯系方式(真實姓名、工作單位、地址、郵編、電話、電子郵箱等),以便及時聯絡。如愿附上作者個人簡況,甚是歡迎。
(3)摘要應是一篇完整的短文,不分段,不用圖、表,公式和參考文獻的序號,不出現非公知公用的符號或術語和縮略語。篇幅一般不超過300字。并附英文摘要。
(4)論文所涉及的課題如取得國家或部、省級以上基金或攻關項目,需注明,如:基金項目:×××基金(編號)。
(5)來稿須是未公開發表的論文,本刊不接受一稿多投,反對抄襲、剽竊等侵犯他人著作權的行為。本刊實行專家盲審制度,稿件正文中不宜出現任何個人信息。
(6)文題應準確、具體;簡潔、明了;醒目而富有深度;文題中不得使用非公知公用的縮略語、元素符號、分子式等。
(7)“參考文獻”請按論文中出現的先后順序連續編碼,并用代碼標識,且在文章引用處右上角順序標注。
(8)本類注釋是對論著正文中某一特定內容的進一步解釋或補充說明,或者各種不宜列人參考文獻的引文,如檔案資料、內部資料,轉引類文獻。
(9)請作者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尊重知識產權,文責自負:編輯部有權對文稿內容進行適當修改或提出建議,如不同意,請在投稿時申明。
(10)前言:一般不超過300字。應重點概述研究的背景、理論依據、預期結果及意義等,一定要明確提出本文的寫作目的。
《人工智能法學研究》雜志是由西南政法大學人工智能法律研究院主管和西南政法大學人工智能法律研究院主辦的學術理論期刊,創刊于2017年,該雜志級別為省級期刊,預計審稿周期為1個月內。
該雜志在學術界具有較高的影響力,多次獲得國內外權威獎項,如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JFD)等。
在收錄方面,《人工智能法學研究》雜志被多個知名數據庫收錄,包括:知網收錄(中)等,在政法領域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和影響力,是政法研究者和實踐者的重要參考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