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雜志收稿方向有哪些?

《考古》雜志的收稿方向主要包括:研究與探索、調查與發掘、信息與交流、本刊專稿、本刊專稿——商周冶金考古、考古與科技、考古簡訊、讀者·作者·編者、考古學家·考古學史等。

該雜志收稿方向廣泛,涵蓋了歷史的多個重要領域和前沿話題,為歷史工作者和研究者提供了一個交流和分享學術成果的重要平臺。

《考古》雜志投稿要求

(1)作者如對文章題名、責任者、基金項目(名稱和編號)需做必要的解釋或說明,請在當頁用腳注表示;對于文章特定內容的解釋說明,請用“注釋”方式置于文后,序號用帶“[]”的阿拉伯數字表示,連續編號。

(2)題目務必言簡意賅,一般不用副標題,字數不超過20個字,中英文題目應一致。

(3)圖中外文字母用斜體,單位符號應為正體。框圖中英文字母用正體。圖中法定計量單位用符號標出,不用單位中的中文名稱。

(4)編輯部對稿件進行匿名評審。審稿周期為3個月。逾期未接到用稿通知,可自行處理稿件。本刊有權對來稿進行編輯加工。

(5)在參考文獻表中:作者不超過3個的姓名都寫,超過3個的,余者寫“,等”或“,etal”。

《考古》雜志是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主管和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主辦的學術理論期刊,創刊于1955年,國內外公開發行,國際刊號ISSN為0453-2899,國內刊號CN為11-1208/K,該雜志級別為CSSCI南大期刊、北大期刊、統計源期刊,預計審稿周期為1-3個月。

考古雜志數據統計

考古主要引證文獻期刊分析

該雜志在學術界具有較高的影響力,多次獲得國內外權威獎項,如中國優秀期刊遴選數據庫、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JFD)、社科雙百期刊、中國科技期刊優秀期刊、北大圖書館收錄期刊等。

在收錄方面,《考古》雜志被多個知名數據庫收錄,包括:CSSCI 南大期刊(含擴展版)、北大期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期刊)、統計源期刊(中國科技論文優秀期刊)、知網收錄(中)、維普收錄(中)、萬方收錄(中)、國家圖書館館藏、上海圖書館館藏等,在歷史領域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和影響力,是歷史研究者和實踐者的重要參考刊物。

考古雜志發文分析

考古主要機構發文分析

機構名稱 發文量 主要研究主題
中國社會科學院 1013 遺址;考古;出土;石器;墓葬
北京大學 190 遺址;石器;石器時代;考古;出土
吉林大學 162 遺址;考古;石器;石器時代;文化
山東大學 110 遺址;龍山文化;墓葬;考古;石器
四川大學 110 考古;遺址;漢代;考古學;古學
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 101
南京博物院 88 遺址;石器;石器時代;新石器;西漢
武漢大學 75 遺址;石器;青銅;出土;戰國
西北大學 62 遺址;出土;文化;考古;遺存
中國科學院 57 遺址;石器;石器時代;舊石器;考古
考古雜志

考古雜志

主管單位:中國社會科學院

主辦單位: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

全年訂價:¥700.00,月刊,正版雜志,提供發票

相關問題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天天狠天天天天透在线2020 | 婷婷中文视频在线 | 日本人成ⅴ在线观看免费 | 亚洲一区视频香蕉 | 中文字字幕在线综合亚洲 | 亚洲自拍偷拍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