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地研究》雜志的收稿方向主要包括:學術論文、研究記錄、研究綜述、研究簡報、會議報道、學術討論、新書簡介等。
該雜志收稿方向廣泛,涵蓋了地質的多個重要領域和前沿話題,為地質工作者和研究者提供了一個交流和分享學術成果的重要平臺。
《極地研究》雜志投稿要求
(1)引用文獻作者不超過3人的全部著錄;超過則只列出前3人,后加“,等.”
(2)若有基金項目,請填寫項目名和編號。
(3)文稿應寫明作者姓名、第一作者個人簡介,所在單位、省市地名及郵政編碼。注明聯系電話、E-mail。
(4)引言章節編號為0,一級標題按123等順序編號,二級標題使用1.1、1.2、1.3等,三級標題使用1.1.1、1.1.2、1.1.3等,一律左頂格。
(5)摘要:論著性文章需附中、英文摘要,中文摘要400字以內,英文摘要250個實詞左右。摘要包括目的、方法、結果、結論4部分,各部分冠以相應的標題,摘要采用第三人稱撰寫。英文摘要還應包括文題、文中所有作者姓名(漢語拼音)、單位名稱、所在城市及郵政編碼,其后加列國名。
《極地研究》雜志是由國家海洋局極地考察辦公室主管和國家海洋局極地考察辦公室;中國極地研究所主辦的學術理論期刊,創刊于1988年,國內外公開發行,國際刊號ISSN為1007-7073,國內刊號CN為31-1744/P,該雜志級別為北大期刊、CSCD期刊、統計源期刊,預計審稿周期為1-3個月。
極地研究雜志數據統計
極地研究主要引證文獻期刊分析
該雜志在學術界具有較高的影響力,多次獲得國內外權威獎項,如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全文收錄期刊、中國科技期刊優秀期刊等。
在收錄方面,《極地研究》雜志被多個知名數據庫收錄,包括:CSCD 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來源期刊(含擴展版)、統計源期刊(中國科技論文優秀期刊)、知網收錄(中)、維普收錄(中)、萬方收錄(中)、CA 化學文摘(美)、國家圖書館館藏、上海圖書館館藏等,在地質領域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和影響力,是地質研究者和實踐者的重要參考刊物。
極地研究雜志發文分析
極地研究主要機構發文分析
機構名稱 | 發文量 | 主要研究主題 |
中國極地研究中心 | 202 | 海冰;冰蓋;南極冰;南極冰蓋;極冰 |
中國科學院 | 184 | 隕石;球粒;球粒隕石;氣候;夏季 |
武漢大學 | 120 | 冰川;海冰;GPS;冰蓋;遙感 |
國家海洋局 | 111 | 海冰;氣候;夏季;大洋;南大洋 |
國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 79 | 海域;海冰;白令海;楚科奇海;沉積物 |
上海海洋大學 | 79 | 海冰;南極冰;極冰;海域;耳石 |
國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 67 | 沉積物;營養鹽;植物;夏季;浮游植物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 56 | 湖泊;湖泊沉積;地球化;地球化學;氣候 |
中國海洋大學 | 56 | 海冰;夏季;白令海;北極海冰;水團 |
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 | 45 | 氣象;海冰;南極長城站;氣候;夏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