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0-16 23:18:32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如何快速學習英語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1. 讀音錯誤
大多數學生之所以會出現單詞拼寫錯誤,是因為他們遺忘了單詞的讀音,特別是對一些讀音相似的單詞。例如unite和unit,take和talk等。
2. 單詞拼寫錯誤
大多數學生在高中英語學習中拼寫錯誤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1)常表現在名詞單數變為復數的詞尾變化、動詞-ed結尾和-ing結尾的變化等,因為遺忘其詞尾的變化規則,導致拼寫錯誤。(2)對一些同音異形和異義詞,由于記不清其詞形和詞義致使拼寫錯誤。(3)對一些動詞過去式的不規則變化也容易拼錯。
誤區一:很多學生傾向于集中某一段時間來突擊記憶單詞,而且很長時間都不會主動地進行復習。
誤區二:很多學生習慣于機械背誦復雜的單詞,而較少從課文中去理解詞匯的意義和使用環境。
針對以上現象,本文將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提出不同的記憶方法:
1. 借助于構詞法記憶單詞
俗話說:“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英語學習也是一樣,它的每個單詞并不是孤立散亂的,而是存在著緊密的聯系。在日常英語教學中,逐漸地滲透構詞法知識,既指導了學法,點撥了技巧,又培養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和識記單詞的科學方法與良好習慣。我們知道,高中英語課本中的大部分英語單詞都屬于派生詞,它們可以分解成詞根、前綴或后綴。在每組同根詞中,在音、形、義上都基本相同,而且反復出現,便于記憶。另外,同組同根詞的各前綴、后綴不同,使詞義或詞性發生了變化,也便于通過對照、比較,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地將它們一一牢記。例如courage,encourage,encouragement這三個單詞的共同詞根為courage,且詞根的讀音相同,學生在掌握基本的構詞法知識后,只需掌握一個詞根,通過加不同的詞綴來記憶更多的單詞,進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 通過聯想與分類記憶
所謂聯想與分類記憶是指將某個新單詞放在和它有一定關系的單詞群中進行記憶的方法。單詞之間的關系越緊密,記憶的效果越好。利用聯想和分類方法,可以使學生把詞匯記憶置于一個大的意義環境之下,而且聯想的組合愈緊密,詞匯愈易于記住。比如把這樣一組詞匯(fit,suit,match,suitable)放在一起教學,不僅提供各自的詞義,而且通過例句來說明它們的用法和對比,這樣便于學生記憶詞匯,同時也使學生掌握了各自的用法。聯想還可以圍繞著一個主題或中心展開,如由school聯想到classroom,teacher,student,headmaster,examination等。這種詞語同現可以使學生所學的單詞形成一定的知識框架,也使他們在表達某一方面的思想內容時可以使用不同層次的單詞。事實上,尤其在詞語的使用中,每個詞都被一種像網絡一樣的聯想詞群所包圍。可見,聯想與分類記憶對擴大學生的詞匯量是非常有效的。
3. 根據固定的字母組合記憶單詞
英語是拼音文字,單詞的讀音與字母及其字母組合的發音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系。因此,教師必須幫助學生系統地學會音標知識,讓學生詳細地總結、熟記和使用字母及字母組合在單詞中的發音規則,學生一旦掌握了這個方法,就可以節約大量的記詞時間,而且效果較為持久,既增強了興趣、信心,又增加了成功感,為進一步學習英語打下堅實的基礎。
4. 在聽、說、讀、寫的過程中記憶和鞏固單詞
我們知道,單詞的記憶鞏固主要是在聽、說、讀、寫句子時實現的。離開句子孤立地記憶單詞,只適用于單詞記記的初始階段。我們對某一句子越熟悉,我們對其中的詞的音形意的掌握就越牢固。而當我們嘗試著說寫句子時,我們對其中的音形意的掌握就會更深一些。這就告訴我們聽、說、讀、寫對鞏固單詞記憶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例如單詞appreciate的記憶,如果我們僅僅通過機械記憶,只能記住它的形和意,對它的用法一無所知,且容易遺忘。但如果我們通過如“I appreciate your helping me”這樣的句子進行記憶的話,就更加容易有效。
在對學生的學習方法進行改進之后,我們也應對相應的教學策略和教學方式有所學習和改進:
1. 在教授新單詞時,有必要把記音、記形和記意三者結合起來
例如,在熟讀新詞后,要求學生根據單詞的讀音規則在固定的時間內記憶所學的新詞,之后通過搶答或個別提問等方式由老師讀單詞的中文意思,學生回憶相應的單詞,且進行口頭拼寫,或是老師講出某詞的近義詞,學生讀出該詞。這種訓練,大大地提高了單位時間內的信息接納量,有效地提高了記憶效果。
2. 多形式多渠道的單詞呈現方式有利于加深學生單詞記憶的效果
教師在課堂上應盡量使學生對所要記憶的新單詞形成深刻的印象,為長時記憶打下基礎。同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想方設法用新奇、獨特的方式呈現新詞。
3. 及時復習
單詞的記憶和鞏固需要不斷地重復記憶。遺忘的規律是先快后慢,因此復習時要在遺忘還未快速開始前進行。及時復習可以阻止學習后立即發生的大規模遺忘。學生在記憶單詞的過程中,要注意及時復習。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6-5962(2013)05-0164-01
初中畢業生英語的接觸仍停留在新鮮感層次上,雖然認識其重要性,但進入高中后,各科學習任務加重,學科難度加深,面對日益難學的英語知識,常望而卻步,望"洋"興嘆。因此初高中英語教學的銜接成了高一新生入學后英語教師亟待解決的課題。為了實現初高中英語學習的和諧過度,下面淺談幾點本人的拙見。
1 單詞詞根英語競賽
新生入學,高中教材難度體現在龐大的詞匯量。首先從初中英語教材上圈定若干個重要詞根單詞,作為競賽范圍。例如:1)fact(初中詞匯),在高中含義是"做,創造" 衍伸詞匯factory, faculty(高中詞匯)。2)fix(初中詞匯),在高中含義是"固定" prefix, affix(附加) 。選用常用的,與高中教材緊密相關的,有一定難度的詞根,然后競賽。積極利用學生爭強好勝、愿意在新環境中有個新起點的心理,有效地鞏固舊知識,正確使用詞根方式去擴大高中的詞匯。
2 充分利用前綴、后綴法
進入高中英語學習要掌握前綴和后綴,他們可以回想生詞由我們初中學過的詞和詞綴構成,詞的意義很容易推測出來。例如前綴:1)auto-, 表示"自己,獨立,自動"automobile, autobiography。再如后綴1)-ward(病房), 表示方向性質-wards, downward, inwards, upward。
3 組成單詞鏈,擴大詞匯量
教師課堂上引導學生思考,由此聯想依此類推形成許多詞組鏈,以一帶十,用較短的時間掌握更多的內容,利用單詞短語特有的規律,降低記憶難度,擴大詞匯量。
4 掌握詞匯現象中的"最熟悉的陌生詞"
英語詞匯中常有這種現象,同一個詞在這里是一個意思,而換個語言環境詞義就變了。高中英語學習必須能接受熟悉的詞匯具有陌生的意義。
例如: address(熟義:地址,寫地址)vt.A.稱呼The president should be addressed as "Mr. President."總統應稱為"總統先生"。 B.直接向……說She turned to address the man on her left.她轉身過去,向她左邊的那人講話。C.向……發表演說He is going to address the meeting in a minute.他一會兒就要在大會上講話了。類似現象還有不少,在教學中有意識積累一些,以擴大學生詞匯量。
5 以舊帶新,廣泛聯想,溫故而知新
如學生初中已學過sun"太陽",burn "灼燒",bath"沐浴",即由sun+burn組成sunburn。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思考,由此展開聯想,"曬黑" 即sun-burn,"沐浴日光"即sunbathe。用詞匯同類記憶法就能掌握以sun為中心組成的一條單詞鏈,如sunglasses, sunlight, sunrise, sunshine ……因此學生可以自己構成更多的復合名詞。
6 警惕容易產生望文生義的習語
教師可以提供英美文化中諺語(proverbs)。由于文化差異,導致意義歧義,產生反差效果。
例如: 1)、throw a wet blanket歧義丟掉一個干的筐子,而實際掃人興致。2)、when my ship comes 歧義我的船來了,而實際當我發財的時。3)to be the cat's paw歧義貓爪子,而實際被人利用而自己無所得的人。習語解釋使學生聽后回味無窮,難以忘懷,這樣能擴大他們的詞匯量。
7 借助語言情景更形象記憶詞匯
新教材必修三 Unit2 Healthy Eating中一些有關食物的俗語,并配有英文釋義:
例如: 1)、as cool as a cucumber = calm 2)、mutton dressed as lamb = older people wearing the fashions of young people 3)、like peas in a pod = being similar
單純的解釋雖清楚但缺乏形象地語言環境,學生理解起來或多或少困難,此時我們借助語境就將抽象概念為具體化:
1)、James Bond is always as cool as a cucumber in any urgent situation.
眾所周知,英語是我國規定的外語學習科目,但是由于英語并不是我們的母語,所以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對不少人來說都存在著很大的困難,而在小學這一階段,更是如此。但是小學階段卻也是最好的打基礎的階段,在這一階段為學生將來學好英語打下基礎,那么將來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一定會事半功倍。而英語朗讀教學這一新興的教學方法,則可以完美的為教師們解決英語教學的問題,這一教學方法完全沒有傳統的英語教學方法的枯燥乏味,而是可以充分的帶動起課堂上的氣氛,并且能夠訓練學生的口語,為以后學生學習英語打下良好的基礎。
一、針對性引導――培養學生英語學習思維
在我國有很多的學生都學不好英語或者說學習英語很困難,然而這并不是他們的語言學習能力不行,而是他們的學習習慣并沒有被養成,在英語學習上的學習思維還沒有完善起來,而這一點在小學課堂上尤為明顯,由于小學生在學習上還處于一個比較懵懂的階段,還沒有學會如何去正確的學習,這一點在小學英語的學習上是極為不利的,因此我們的教師在日常的英語教學課堂上應當靈巧的運用英語朗讀教學法,有針對性的引導學生來學習,從而使學生的英語成績得到提高,并為他們以后的英語學習打下基礎。
比如我們的教師在日常的英語教學課堂上,可以帶領學生進行詞匯的朗讀,使之能夠對詞匯的掌握更深,教師們也可以帶領學生進行英語句子或是文章的朗讀,以此來加強他們的英語學習能力,并且在朗讀時循序漸進,由易到難,由此來培養學生的英語學習思維,增強他們的英語自主學習能力。比如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帶領學生朗讀諸如“ I’m from the USA /Canada /China. /the UK.”“How many eggs?”等句子,由易到難,針對學生不同的情況來進行教學,使之能夠更好地掌握英語的學習方法。
二、開展課外朗誦活動――培養學生對英語的學習興趣
由于傳統的英語教學方法只是照本宣科地對學生灌輸知識,這種方法使得學生在課堂上極其枯燥無聊,從而喪失了學習英語的興趣,因此我們的教師在日常的英語教學的課堂上時,要積極的帶領學生進行英語句子的朗讀,由此來激發學生在課堂上學習的興趣,同時更重要的是,我們的教師也應當積極的為學生開展課外朗讀活動,以此來提升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培養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
比如我們的教師可以帶領學生進行多種形式的課外朗讀活動,比如英語話劇、朗讀比賽、英語詩歌朗誦等對英語朗讀能力要求較高的活動,由此來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自信心,激發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另外我們也可以采取分組對抗的形式來進行課外英語朗讀活動,從而培養他們的英語朗讀能力,提升學生學習英語的效率。
三、對比教學――打破英漢界限
對于許多學生來說,學習英語總是有一種生澀感,這也無可厚非,畢竟我們的母語是漢語,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總是會有那么一層界限存在,導致自身學習效率的低下。因此我們的教師在實際的英語教學的課堂上,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通過兩種語言的朗讀方式,進行合理的搭配,從而將兩種語言對比著教學,打破學生腦子中英語和漢語的界限,培養他們的自信心,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效率。
比如我們的教師在運用英語朗讀法進行教學時,可以通過英語與漢語輪流朗讀的方式,打破學生對英語的界限,如選取“We have a new friend today. 今天我們有一位新朋友。”“This is my family. 這是我的家庭。”等簡單易懂并與學生的生活聯系緊密的句子,可以更有效地起到作用。
四、總結
小學時期的英語教學對于學生來說意義深遠,因此在小學時期讓孩子們學習好英語是非常重要的,而英語朗讀教學法經過老師們的實踐之后,對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效果明顯,因此如何運用好它,使之能夠在最大程度上發揮出自己的作用是每一名教師都應該面對的問題。在本文中,筆者通過對小學英語朗讀教學法的應用進行了一定的研究,希望能都對大家有所幫助。
參考文獻:
>> 探究小學英語閱讀方式多樣化教學 如何實現小學英語教學活動的多樣化 小學英語教學的多樣化 小學英語多樣化教學活動探究 小學英語游戲多樣化教學的探索 小學英語語音教學應多樣化 小學語文多樣化教學方法探討 實現小學語文多樣化教學的對策探討 談如何使英語教學模式多樣化 淺談如何實施英語教學目標多樣化 如何創造英語教學的多樣化 如何開展多樣化的小學語文識字教學 小學數學算法多樣化探討 小學數學作業如何多樣化 英語教學的多樣化 小學體育教學要多樣化 淺談如何采用多樣化式提高小學生語文閱讀能力 多樣化教學方式在英語閱讀教學中的運用研究 閱讀方式多樣化在英語教學中的運用 利用多樣化講評方式有效促進英語閱讀理解教學的途徑 常見問題解答 當前所在位置:中國 > 教育 > 探討如何加強小學英語閱讀多樣化教學 探討如何加強小學英語閱讀多樣化教學 雜志之家、寫作服務和雜志訂閱支持對公帳戶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周成志 曾曉琴")
申明:本網站內容僅用于學術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告知我們,本站將立即刪除有關內容。 【分類號】G623.31
摘要:隨著全球化進程的不斷加深,要求著教育教學工作也要與世界接軌,學習英語就是實現這一目標的基礎支撐。英語教學作為教育工作的重要內容,從小學開始進行初級英語教育變的非常必要,如何提高學生英語綜合素質也成為日益重要的研究問題,而體現學生英語綜合素質的重要標桿就是學生的閱讀能力。文中通過解讀現在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的基本狀況,并通過結合現實情況,提出小學英語閱讀多樣化教學的構建策略。
關鍵詞:小學英語;閱讀;多樣化;教學
英語的閱讀能力直接影響著學生學習英語的水平,提高學生英語閱讀能力是培養學生學好英語的基礎。在小學英語教學中要以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為出發點,以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為教學目標,這樣就要求在小學的英語教學中,英語閱讀要具有多樣化的特點,以符合學生的心智、興趣。
1.小學英語閱讀教學基本狀況的分析
1.1課外閱讀的不足
由于教育環境的影響,大部分學生認為只要在課堂上好好學習教師布置的任務,就是學習的最好方式。這在英語閱讀教學中也存在這樣的問題,學生只注重課堂閱讀,在閱讀課堂上根據教師布置的閱讀內容進行閱讀練習,而不重視課外的閱讀練習,因為,在課堂上學生認為那是重要的知識,有教師督促和檢查,是必須要完成的任務,而課下沒有教師的督促與引導,學生不知該怎樣去進行英語閱讀練習,從而導致英語課外閱讀的不足,只局限于課堂的閱讀內容,并不能全面了解英語與母語的差異性、共同性,使英語閱讀能力的提高變的困難重重。
1.2閱讀方式的欠缺
由于小學生英語單詞儲備量的不足,導致學生在進行英語閱讀時會經常遇到不理解單詞意思的問題,這時學生只是單純的依靠工具書的幫助,不把單詞放在整句話中進行分析探究。這樣的閱讀方式對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提升作用不大,久而久之,就會形成不具有思維能力的學習方式,這對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是非常不利的。不掌握英語閱讀的一些技巧,不進行陌生單詞的分析,這對以后的英語學習也是一種詬病,甚至嚴重影響學生的英語閱讀興趣。
1.3運用知識的靈活度不夠
學習英語的精髓就是對所學的知識活學活用,但由于小學階段學生對語法和詞匯的陌生,導致在進行英語閱讀時不能準確、快速的理解句子的含義,使所學的知識并不能準確的運用在閱讀中。同一個單詞或短語出現在不懂文章中,其意思的不同就會迷惑住學生,使閱讀的通暢性、準確性大打折扣。運用知識的靈活度不夠,使學生的閱讀能力也不足。
1.4閱讀技巧的缺失
在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受到客觀條件的限制,教師并不能根據每一個學生的閱讀特點進行設計安排,因此,學生閱讀的技巧也參次不齊,這對提高學生整體閱讀水平是不利的。對于英語閱讀的學習,要掌握一定的技巧,不是每篇文章中的詞匯都是認識的,要掌握分析閱讀的能力,通過系統的積累閱讀方法,來完善英語閱讀的技巧。教師也應注重培養學生的英語閱讀技巧,否則一些學生的閱讀能力很難得到提高。
2. 小學英語閱讀多樣化教學的構建方法
2.1培養學生快速閱讀的能力
培養學生快速閱讀可以增加學生的詞匯量,可以讓學生熟悉英語句子的使用習慣,可以讓學生了解英語文章的基本架構,通過快速閱讀積累的經驗,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得到相應的提高。同時在快速閱讀中遇到的語法問題可以進行整合分析,讓學生在不同語境中感受語法的使用方式,讓語法的學習融入到學生的閱讀習慣中,可以大大降低語法的學習難度,從而使學生的閱讀能力有著質的提升。
2.2培養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培養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要從培養學生自主思維能力開始,在英語閱讀中要進行適當的思維探索訓練。教師在英語閱讀的課堂上可以適當的、有針對性的提高閱讀文章的難度,然后讓學生依靠自身的英語閱讀能力進行仔細閱讀,找出文章中的陌生詞匯,然后結合整句或整段的大概意思進行分析,通過學生自主探索的方式解決閱讀中遇到的問題。通過自主探究的方式,學生可以掌握良好的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培養學生對文章的結構和內容可以準確、快速理解的能力,也使學生形成一種良好的學習習慣,具有自主學習思考能力,不管是對英語閱讀能力,還是對其他學科的學習都是一種幫助。
2.3拓展學生的閱讀面
英語學習具有廣泛性的特點,僅靠特定的英語閱讀訓練,很難對學生的閱讀能力有較大的提高。在英語閱讀教學中,要注重拓展學生的閱讀面,通過閱讀不同的文章素材,可以讓學生形成對英語文化的直觀感受,從不同素材中獲得不同的閱讀技能、語法習慣等一系列對學生以后英語學習有幫助的技能,可以切實符合英語閱讀教學的長期目標。經過不同類型、不同題材的閱讀,學生可以開拓自己的視野,保持英語閱讀的興趣,使學生的閱讀能力、閱讀習慣、閱讀方式得到較大的提高。
結束語:
英語閱讀能力的提升可以從本質上提高英語的學習水平,加強小學英語閱讀多樣化教學,可以培養學生英語閱讀的興趣,可以拓展學生的視野,可以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具有長遠的教育意義。
參考文獻:
關鍵詞:初中英語 自學能力 培養方法 交流工具
key words: Junior middle school English Studies independently ability Raise method Exchange tool
作者簡介:華茵,女,漢族,82年11月出生,重慶人,本科學歷,四川外語學院附屬外國語學校英語教師,研究方向:英語教學與課堂運用
一、培養初中英語學生自學能力的重要性
初中英語的學習主要側重在英語的聽、說、讀、寫四個方面,因此我們應該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英語的能力,如何通過學生的自主學習獲得知識這才是掌握好一門語言的關鍵。從這個角度出發,我們培養自主學習能力比學習英語知識更加重要。傳統的教學方式使學生對老師產生了很大的依賴感,自學能力很差,逐漸對學習失去了興趣和積極性,這些因素不利于學生的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 為了提高學校的教學質量,不僅要改變教師的教學模式,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還要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社會是在不斷進步和發展的,我們在學校學到的知識可能很快就會老化,并不能終身受用,所以教會學生學會自主學習,樹立終身學習意識,不僅可以促進個人的全面發展,也有利于社會文明的不斷進步。自學能力主要是指個人獨自完成學習任務、獲取知識的一種能力,學生通過主動學習英語,獨立思考,對于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有重要的貢獻。在初中英語的學習過程中,我們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自主學習英語,從而提高英語教學質量。我們只有先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改變學生學習英語的態度,不斷反思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不足,調整學習英語的策略,從而促進英語學習成績的不斷提高和學生的全面發展。
二、如何培養初中英語學生自學能力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要求我們改變老師的教學模式和教學重點,不僅要注意向學生講解英語基本知識,還要注意教會學生自主學習的方法。隨著經濟全球化的快速發展,英語作為一種日益不可缺少的交流工具。但是在英語學習中,英語詞匯不斷更新,因此我們只有學會主動學習英語和掌握基本技能,才能滿足社會經濟不斷發展的需要。我們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介紹一下如何培養初中英語學生自學能力:
第一,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我們要提高初中英語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首先必須要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讓學生自主的投入到初中英語的教學活動中,自己主動去聽英語、看英語、學英語,從而提高中學生的英語聽說讀寫能力。初中英語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初一新生對英語的好奇心,然后實行全英語式教學模式,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可以采取多種教學方法來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如做游戲、情景對話等方式,從而為學生自主學習營造活躍、有趣的課堂氛圍;
第二,教會學生自主學習英語的方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英語的習慣。我們應該把教學的重點放在如何幫助學生復習功課、背誦英語課文、記好課堂筆記等,幫助學生打好學習英語的基礎。教師在日常的教學安排中可以適當給學生提供一些時間,進行英語學習方法的交流,從而提高英語的學習效率。在課前教師可以讓學生提前預習課文,背誦一些重要的英語詞匯和短語,從課文中找出重要的句型和難點,從中發現自己未能掌握的知識點,自我思考和學習,把學習內容簡單化,從而幫助學生養成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
第三,充分利用好課外活動,幫助學生提高自我學習能力。要想搞好初中英語的教學,教師應該堅持課內教學和課外活動相結合,幫助學生更好的完成教學任務。老師可以創建一個英語交流的場所,如英語角,方便學生主動進行英語交流,為學生練習英語提供語言交流的環境。學生在課余時間可以多看一些和英語相關的資料和知識講座,不斷調整學習英語的策略,從而幫助學生更好的學習英語。
綜上所述,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老師和學生之間不斷交流、總結和完善。學生應該在日常生活中多練習英語,看英語電影、報刊,從而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理解能力,讓學生課堂內學到的英語知識能夠學有所用。
參考文獻:
Phonics教學法是指直接拼音法,即通過學習英語字母的規律,學生就可以直接地讀出英文單詞的讀音。該法使用的目的是讓學生能夠看到單詞就可以直接讀出單詞的音來,聽到單詞的音就可以直接地寫下單詞。通過使用Phonics教學方法,學生不需要學習國際音標,只要掌握好英語字母的規律就可以直接讀出單詞的音,寫下這個單詞,這樣小學生學習英語能夠得到滿足感,就更喜歡地去學習英語了。
二、Phonics教學法在小學英語課堂中的實踐
Phonics教學法在小學英語課堂的使用,可以將以往復雜無味的英語課堂變得活潑有趣。這種教學法不同于以往的教學法,它將更加注意學生的行為和效果,而它的主要實踐如下:
1.容易營造出輕松的氛圍,刺激學生學習的興趣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為有了興趣,我們才會更愿意去學習東西,相反如果我們對學習沒有興趣的話,一遇到困難我們就會放棄。因此,興趣對于我們學習是很重要的。但是如果小學英語課堂就是讓學生一遍一遍地跟著教師讀單詞的話,學生肯定不會喜歡這樣的教學方式。而Phonics教學法卻可以營造出輕松的氛圍,讓學生更加容易和快速地獲得知識。
2.將難記的英語轉換為易于小學生記憶的形式
英語的學習離不開記憶,也就是說,學生要想學好英語,就需要記下一個個字母符合組成的單詞,再記下一個個單詞組成的句子、對話。這樣的學習對于一個小學生來說是非常困難的。很多小學生剛剛開始學習英語是非常感興趣的,就是因為要一個個單詞地記憶,才導致后來討厭學習英語的。但是Phonics教學法就可以將難記的英語轉換為易于小學生記憶的形式。
比如,教師在教“father”這個單詞時,可以跟“mother”聯系一起,提醒學生兩者之間有了相同的后尾,發同一個音。再者,學生學會“at”的發音,根據自然拼讀法,學生就不難把“bat”“fat”“rat”“cat”等單詞的音讀出來了。
教材是學習過程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尤其是英語,很多學生一開始接觸英語學習英語就是從教材開始的。然而,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網絡的不斷發展,教材所能提供給學生的知識越來越有限,如何才能運用教材而又高于教材培養學生的綜合英語能力,這是目前教師及教育工作者所需要思考的問題。
一、激發學習興趣
著名的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如果教師不想辦法使學生產生情緒高昂和智力振奮的內心狀態,就急于傳授知識,那這種知識只能使人產生冷漠的態度,給不動腦筋的腦力工作者帶來疲勞。”教師可以在課前讓學生唱英語歌曲或者誦讀英語詩詞,集中學生的學習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營造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進而增強教師的教學效果和學生的學習效果。
例如,教師在上課之前可以先播放跟教學課程有關的英語歌謠的錄音,讓學生聽歌謠內容猜測本單元所要講述的話題,從而激發學生對新學期第一單元英語學習的興趣及好奇心。還可以使用學過的句型:“He has got a good pen.They haven’t got any water.Our school has got a lot of students.”并結合相關實物,引導學生復習several,umbrella等單詞,為本課時聽、說、讀、寫這些單詞做好準備。也可以問學生幾個相關的問題,引出本課的重點內容。具體如下:
Teach:several
T:Have you got a pen? How many pens have you got?
S1:Five.
T:We may also say:“You’ve got several pens.”
Teach:umbrella.
T:Have you got a ruler?
S1:Yes,I have.Here you are.
T:Have you got an umbrella?
S2:Sorry,I haven’t.
二、營造課堂氛圍
很多學生在學習英語的時候往往受到母語的限制,這就是我們經常聽到及看到的中國式的英語,如何才能讓學生擺脫漢語思維的干擾學習英語呢?想要學生擺脫母語的限制,可以利用課堂上給學生制造交流場景,讓學生有意識地通過英語跟同學或者老師交流,培養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也可以鼓勵學生多接觸外國的朋友,通過與他們不斷地交流提高英語能力。開課之前老師可以通過簡單的英語跟學生進行交流。比如:
T:Who’s on duty today ?
S:(Stand up) I am.
T:what is the date today?
S:It’Dec the 9.
T:Oh,Next month is Spring Festival,do you feel happy?
T:But before Spring Festival,you must take part in study at school,guess? What’s that?
S:It’s the final test.
T:How do you study for a test? But,don’t worry,today we will learn how to study for a test.
三、關注英語語法
英語學習過程中,對于大部分學生來說最難的應該就是英語語法的學習,語法的學習相對于其他內容來說是比較枯燥無味的,學習英語的主要目的是讓學生掌握并合理運用英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設計一個與英語語法相關的游戲,讓學生在設定的情境中練習間接引語,通過兩個人之間彼此的交流,有意識地運用間接引語加深學生對于語法的認識,既有助于提高學生對于英語的學習興趣,又可以鍛煉學生的膽量和口頭表達能力,在游戲過程中學生還能深刻地體會到交流對于語法學習的重要性。如果老師只是一味地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僅僅講授語法規則之后就是讓學生自己純粹地記憶,即便學生當時記住了,也會很快忘記,而且在以后的實際應用中很少想到老師課堂上所講的內容。因此,教師關注語法的教學,是提高學生綜合英語能力的主要途徑之一。
目前,我國高等教育的大力發展,特別是近來獨立學院的快速發展,為更多的人提供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由于獨立學院的辦學層次不同,學生水平不同,所以它的培養目標和教學手段也應該有所不同。特別是英語教學,獨立學院不應該照搬公辦高校的教學大綱和教學方法,而應該探索一條適合獨立學院學生特點的教學方法,也就是說要把學生的實際運用英語的能力放在首位。
對獨立學院學生的特征和他們的就業目標進行認真分析是制訂其英語教學計劃的依據。由于各種各樣已經社會化的考試使英語教育的應試傾向比其他學科更為明顯,這使許多獨立學院的學生對自己的學習目的感到迷茫。獨立學院的學生在高中階段英語一般都基礎較差,學習習慣不好,高考前中學教師灌輸的全是急功近利的應試教育學習方法,使他們對教師有強烈的依賴心理,自主學習意識非常淡薄。進入大學后,當他們發現這里的學習條件和中學有所不同,沒有了高考的壓力,他們突然感到學習的寬松和自由。在這個關鍵轉折期,應加強對他們的正面引導,幫助他們認清學習目的,樹立正確的學習態度,培養良好的學習方法,造就他們就業的核心競爭力,否則,他們就會抱著混個文憑的想法,放任自己,整天上網、游戲、談戀愛,導致荒廢學業。
要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挖掘他們自主學習的能力,這對我們的教師提出了較高的要求,特別是英語教師。本著教書育人的目的,英語教師要認真分析學生對英語學習的態度,學習效果不好的原因并提出解決辦法,使學生能感受到大學老師有效的教學和人文關懷,讓他們看到希望并學有所獲。英語教師要清楚地意識到他們教給學生的不單是課本,而是以英語為基本技能的人生。要讓他們體驗遨游知識殿堂的喜悅,探索自由精神的快樂。不應讓一個又一個乏味的考試使他們再次忍受應試教育的煎熬,使他們變成考試機器,使他們對學習產生厭倦。
另一方面,獨立學院也應該制訂切合實際,能讓學生能真正掌握英語運用能力的教學計劃。由于現在就業率被視為獨立學院辦學成敗的一項重要指標,加上社會很多用人單位對英語四、六級合格證的盲目強調,導致許多獨立院校在英語過級率上相互攀比,甚至和名牌高校攀比。許多學校給英語教師下達了英語過級指標,英語教學要圍繞過級開展,使得許多學生把通過考試作為學習的最終目的,英語學習變成了為考試而學習,英語教學也變成了應試教學。從學生的角度看,許多學生學習英語的主要目標是為了通過某一考試,他們從一開始就錯誤地采取通過做習題和試卷來學英語。學生學到的不是鮮活的語言素材,而是枯燥無味的習題練習;學生訓練的不是如何使用語言的能力,而是如何猜題,如何應付考試的本領。其結果是一部分愛學習的學生從一進校就開始做試卷、背英語四級詞典,另一部分不愛學習的學生由于基礎較差,對應試學習又沒有興趣,所以干脆放棄,考試時就指望作弊。一旦通過了考試,目的達到了,英語學習就結束了。當他們就業需要使用英語時,除了一張過級證書,什么都不會。
過于效仿公辦高校的辦學模式,過于強調英語過級率,而忽視了獨立學院學生的特征,忽視了學生的應用能力的培養,是目前大多數獨立學院的英語教學效果不好主要原因。如何改變這種狀況,使學生能真正學到有用的知識和技能,是目前各獨立學院需要思考并解決的一個重要課題。
這里就如何改進獨立學院的英語教學,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出幾點看法。
一、轉變觀念,準確定位
獨立學院應該有長遠的辦學目標,應該把人才培養的重點放在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上。獨立學院的很多學生英語基礎都比較差,但不會應試并不等于不會應用。他們絕大部分頭腦靈活,動手能力強,如果樹立他們正確的學習態度,采取有效的教學方法,加強訓練他們運用英語的能力,他們是有可能學好英語的。獨立學院可根據各專業的實際需要,制定應用型英語教學計劃,使英語教學緊扣語言技能的培養,用實際運用語言的能力代替英語過級考試,并作為考核學生英語水平的標準。有些專業需要加大英語聽說教學的力度,如國際貿易,計算機,旅游,法律等,而有些專業不必過分強調英語,如建筑,藝術等。一所學校辦得是否成功,不單是看它的英語過級率,而更重要的是看它的就業成功率。長遠來說,學生的就業成功率不僅僅是一份過級證書能解決的,而是要能用所學的知識和技能勝任這份工作,最終事業有成。
二、制訂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教學大綱
獨立學院的學生的特征是英語水平參差不齊,學習習慣不好,自主學習能力較差。針對這種情況,應該制定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為目的的教學大綱。由于有限的課堂教學無法在把學生所應該掌握的知識和技能全部教給他們,特別是語言技能的訓練,在有限的課堂時間里無法完成,所以為學生設計一套自主學習的方法很有必要。英語教師應該幫學生培養自主學習的方法包括:
1、指導學生確定自己的學習目標
2、制定有效的學習策略
3、幫助學生發現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4、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5、鼓勵學生大膽運用所學的英語技能
6、指導學生自我評估學習效果
在新生進校后,英語教師要盡力安排時間采取一對一的指導模式,和本班的每個學生進行一次學習計劃和方法的談話,使每一位學生都清楚自己的現狀以及要努力的方向。
對學生的英語水平評估,不能僅僅以某一考試來確定,應設計一套科學的評估方法。是否能用英語熟練地進行口頭和書面交流,是否能讀懂和翻譯各類英語應用文,應作為對學生英語水平評估的主要標準。
三、打好基本功,增強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獨立學院的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較差,幫助和培養他們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方法是英語教學的關鍵。英語教師應在教學中要把課堂教學和課外自主學習有機地結合起來,把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作為英語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加以落實,使學生的課堂學習和課后自學相互呼應,相互補充。英語學習是一種能力和技能的培養,需要大量的聽說、讀寫和翻譯實踐;學生只有在大量的語言實踐的基礎上才能真正掌握英語。作為一名向導和顧問,教師應清楚地認識到課堂教學只是重要的實踐場合之一,大量的工夫應該花在課堂之外。英語教師應要求學生在課后加強基本的英語語音和英語聽說技能加強訓練,反復模仿,反復操練,做到學一點,練一點,用一點,使他們學會充分利用課外的時間自學英語。
要做到這一點,首先要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因為興趣決定態度,態度決定投入,投入決定效果。興趣的培養是建立在語言運用的基礎上的,當學生發現他們能用所學的英語和外國人溝通時,當他們發現他們能聽懂英文廣播或看懂英文電視節目時,當他們發現他們能用英語發電子郵件時,當他們發現他們能看懂簡單的英文產品說明書時,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就會應運而生。所以,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應該從實際運用入手。如果學生整天忙于過級考試,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將會被消磨殆盡。
四、加強專業特色英語詞匯教學
在打好英語基礎的同時,應適當增加專業英語詞匯的學習,使學生就業時更具競爭力。目前應試教育的現狀是,許多學生考過四級后就放棄了英語學習,因此造就了大批手拿英語四、六級證書而不會使用英語的應試族。只有充分強調學生學習英語的實用意識和運用能力,讓他們了解他們所學專業英語的語法特點,詞匯特點及專業英語的各種文體中常用的符號,公式及其他,理解專業英語翻譯的基本方法和術語的翻譯,了解常見國外科技文獻及其檢索,了解各類英文文摘閱讀方法,才能真正做到學為所用。
五、教師要首先轉變觀念
英語教師應該是學生學習英語的指導者和協助者。英語課不是一門語言知識課,而是一門培養運用能力的實踐課。英語教師不僅僅要向學生傳授課本知識,而應認真研究如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教會學生良好的學習方法。這就對我們的英語教師提出了較高的要求。他們要不斷更新知識,即時掌握最新的英語教學理論和方法,有針對性地輔導學生。要做到這一點,英語教師首先要轉變思想觀念,因為許多英語教師接受的也是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的教育,他們使用的教學方法也都是他們原來師長的翻版。如何針對獨立學院學生的特征,以實際運用能力為目標,采取有效的教學方法,是我們英語教師應該深入研究的課題。隨著各獨立學院英語自主學習中心的開設,如何抓好課外的英語學習,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將成為當前英語教學研究的重點。
六、學生應有正確的學習態度
在英語學習上,學生應該以務實的態度來學習英語。切忌眼光短淺,只求應試。那種得過且過的學習態度傷害的是學生自己。學生應該擺正掌握英語應用能力和考試過級的關系。事實證明,一個能真正掌握英語應用能力的學生,通過英語四、六級是不存在任何問題的,而那些只顧做題、考試,忽視語言應用的學生,由于缺乏語感,常常是屢考屢敗。
綜上所敘,獨立學院的英語教學應該充分體現它的獨特性和實用性。獨立學院的英語教師也應該積極培養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努力挖掘學生的自主學習潛能,扎扎實實地操練學生的英語基本技能,千方百計地落實學生的語言實際運用能力。在應試教育泛濫的今天,獨立學院的英語教學要走自己的創新之路,努力把英語教學和社會需求緊密結合起來,真正體現教學觀念的獨特,教學方法的獨創和教學質量的獨優。讓英語學習“費時多,效果差”的現象在獨立學院消失,使我們的學生能在獨立學院體驗全新英語教學改革的成果,充分享受學有所用的快樂。
隨著經濟全球化步伐的加快,中國社會各個方面都需要進行適應新形勢的深刻變革,高職高專英語學習也不例外。2001年國家教育部頒發的《高職高專英語教學基本要求》,明確提出了高職高專類院校的英語學習必須堅持的原則是“實用為主,夠用為度”。高職高專英語教學目標只要求學生掌握英語基礎知識,具備初步的聽、說、讀、寫、譯能力,在日后的工作中進行基本的口頭與書面交流。
那么面臨這種情況,高職高專學生如何才能順利輕松地實現自己的英語學習目標呢?一個最主要的方面就是要培養自主學習的能力。語言學家Stern指出:有意識地控制學習行為,是導致學習者學習效果不同的重要因素之一。Allwrigt認為自主學習就是“在自我獨立和相互依靠發展中來達到平衡,而這種平衡是利益中的動態平衡”,通俗地說,就是自主學習者有意識地對自己的學習進行計劃、控制和檢測。可見自主學習的過程就是學生在學習中自我管理、自我負責的過程。這和傳統的“以老師為中心”的整齊劃一的教授模式正好相反,其結果是杜絕教師“滿堂灌”,學生“各行其是”的課堂現象,從而極大地提高學習效率,確保學習目標的實現。
那么,對于剛踏入大學校門,腦子里充滿的是中學時代的學習模式的新生來說,如何才能盡早地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從而更快地適應大學生活呢?
首先,學生需要樹立自主學習的意識。怎樣才能使高中生順利地轉型為大學生呢?一個很重要的方面是樹立他們自主學習的意識。為了做到這一點,教師可以從下面幾個方面著手:一是樹立學生學習英語的信心。這主要針對英語程度特別差的學生。一方面,他們排斥甚至討厭英語,另一方面,他們潛意識里認為自己根本就學不好英語。對于這一部分學生,就要鼓勵,肯定他們,幫助他們正確歸因,從而讓他們認識到,只要以后自己努力,是能夠學好英語的。二是部分學生不想學習英語是因為他們認為英語沒用,和自己的專業沒什么聯系,付出那么大的代價學習英語不值得。對于這個問題,一方面要糾正學生的這種偏見,以更多的、更翔實的數據、例子說明英語至關重要的地位,另一方面要強調英語學習的基礎性和習得性,使他們認識到英語不是一蹴而就可以學好的。三是部分學生學習英語的目的是通過某種考試。但是現在,大學對于“過級”沒有什么要求,有些學校甚至取消過級考試,所以這些學生就不想學英語,更不會自覺自愿地學習英語。所以,要使他們樹立自主學習英語的意識,就要使他們從根本上認識學習英語的重要性與本質。
其次,需要教會學生自主學習英語的策略。Flavell認為,元認知指的是人對認知活動的自我意識和自我調節,包括元認知知識、元認知體驗和元認知監控三個方面。元認知知識是學習者對自身學習過程的認知知識,是用來控制管理認知過程的知識。結合英語學習來說,元認知指的就是學習者對自己英語學習過程中學習策略的認識與掌握。只有學習者掌握并且使用正確的、科學的、符合自己學習特點的學習策略,才能夠做到高效地自主學習。那么在自主學習過程中,學生需要注重哪些策略的使用呢?
一是多讀。中國有句古話“書讀百遍,其義自見”,這照樣適用于英語學習。
二是多說。這一點是中國學生尤其需要重視的。“多讀”,相信大多數中國學生都能夠做到,但是“多說”就不容易做到了,甚至英語專業的學生,等本科畢業甚至研究生畢業時,見了老外還是不能從容交談。在一個不說英語的環境下,要做到“多說”確實不容易,所以要經常給自己創造說英語的機會,比如參加英語演講比賽,經常去英語角,主動地用英語去表述專業術語等。
三是多聽。這一條對于英語的自主學習者來說最容易做到,一部手機加上一副耳機足矣,可以隨時隨地地進行大量的聽力練習,“多聽”是“會說”的最重要的一環,天天接受著大量的正確的標準的輸入(input),想不會說都難。
四是多寫。為了使掌握的知識得到進一步內化,“寫”是必不可少的,通過“寫”可以加深所讀單詞的印象,進一步提高語言組織能力。
當然,行之有效的自主英語學習策略還有很多,主要的有上述這些。專門研究學習策略的專家科恩指出:促使并加強學習者有意識地使用學習策略的有效途徑是,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要把策略的學習作為講授內容的很重要的一部分來對待。這和中國的“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的認知不謀而合。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搞清楚學生已經掌握的學習策略,然后不斷地為他們提供新的學習策略,并且為這些新策略的使用提供豐富的練習機會。
再次,自主學習需要一定的硬件支持。多媒體、語音室等為課堂教學注入了新的活力,智能手機的出現及快速更新,也為學生的語言學習提供了極大的便利。高等職業教育英語教學課程要求(試行)指出:高等職業教育英語教學模式應積極引進和使用計算機、網絡技術等現代化教學手段,構建適合學生個性化學習和自主學習的新教學模式,充分利用多媒體開展教學,加強互動與協作學習,使英語教學朝著個性學習自主學習方向發展。所以,我們應該利用這種有利的工具,更好地加快高職高專英語自主學習的改革進程。
在“全球化”、“地球村”的今天,高職高專英語學習模式只有轉換成學生的自主學習,才能更好地貫徹教育部提出的“實用為主、夠用為度”的原則,從而更有利于學習目標的實現。英語自主學習模式的形成需要電腦、網絡等硬件的支持和保障。在這個前提下,學生樹立英語自主學習的意識,掌握自主學習的策略,以便更有效、更快速地提高英語自主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Stern H H.Fundamental Concepts of Lang Teaching[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9.
在越來越重視教育事業的今天,英語作為具有較強實用性的一門學科,提高英語教學水平是非常重要的,這對學生未來的發展非常有幫助。同時,英語又是一門語言,加強英語教學,可以促進學生良好的溝通和交流。基于英語的特點,開展有效的英語教學應當與生活元素相融合,這樣才能夠貼近學生,使學生對英語產生熟悉感,逐步投入英語教學活動中,提高自身英語水平。基于以上內容,筆者將以初中英語為例,就如何讓生活元素走進初中英語教學進行分析和探討,希望對提高英語教學水平有所作用。
一、添加生活元素,激發英語教學趣味性
興趣是引導學生投入教學活動的關鍵因素。盡管初中生有所成長,但學生的認知能力、學習能力、思考能力、辨別能力等并不是非常成熟。在此種情況下,讓初中生快速地接受英語這門課程并將其學好是有一定困難的。所以,在開展初中英語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應當注意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此在循序漸進中引導和教授學生英語知識,學生必然會逐步掌握英語知識。那么,如何激發英語教學的趣味性,使學生對英語知識學習產生興趣?注重在教學內容中融入生活元素是解答此問題的最佳答案。在英語教學內容中,科學、合理地穿插一幅幅生動形象的、富有情趣的、日常可見的生活場景,將生活場景中所用到的詞語或語句用英語來表示,以此來教育學生,可以促使學生對英語教學產生熟悉感和趣味感,可以積極主動地投入英語教學活動中,跟隨教師的步伐來學習英語知識。例如,在向學生教授英語單詞之前,將運用到英語單詞的生活片段展示給學生,讓學生對生活片段有所熟悉。再將英語單詞引入生活片段,使學生可以快速理解英語單詞的意思。在此種引導教學下,學生可以相對輕松地、愉悅地掌握和運用英語單詞。所以,添加生活元素,激發英語教學趣味性,可以引導學生更好、更快地投入英語學習中。
二、添加生活元素,增強英語教學的引導性
教師應在新課標指引下,努力創設生動和真實的語言環境,增強英語教學活動的引導性,逐步讓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進而形成學習英語的興趣和愛好,不斷提升自身英語水平,所以,注重添加生活元素,使英語教學中形成動態真實環境,讓生活走進課堂,更好地教授學生英語知識,讓學生學習的知識要經得起實踐的考驗。那么,如何添加生活元素,增加英語教學的引導性?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選用可以與學生產生共鳴的生活元素,將其融入英語教學活動中,如此便可以增強英語教學活動的引導性。如學生喜愛的動物、喜愛的水果、喜愛的食物、喜愛的體育活動,恰如好處地融入英語教學中,都能夠引起學生的共鳴,進而巧妙地利用生活元素引導英語知識學習,可以使學生很自然地接受英語知識、學習英語知識、探索英語知識,這對于提高英語教學水平有很大作用。
三、創設真實生活情景,提高英語教學水平
英語既然是一門語言,那么它必然會應用到生活場景中。基于此點,為了提高英語教學水平,應當注重創設生活情景,這可以將學生帶入相對真實的生活場景中,切實感受英語語言的應用,從而增加對英語教學活動的趣味性以投入英語教學活動。創設生活情境來展開英語教學,可以創設愉悅的生活環境、增強英語教學的趣味性、提高英語教學的引導性,促使學生在自由、輕松、愉悅的環境中學習英語知識,這對于增加學生英語知識,培養學生英語知識學習能動性有很大幫助。
在新課標對初中英語教學提出新要求的情況下,要想提高英語教學水平,應當注重將生活元素融入英語教學活動中,提高英語教學的趣味性、引導性、教育性、探索性,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英語教學活動中,清晰、準確地掌握英語知識。
參考文獻:
[1]賈夢雯.融入生活元素,讓初中英語課堂更具活力[J]. 英語畫刊:高級版,20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