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生自我總結匯總十篇

時間:2023-01-17 23:18:06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差生自我總結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差生自我總結

篇(1)

差生的形成是多方面的,由于人各有所長,人的個性存在差異,因此學生在知識、技能方面的發展和興趣、特長等都不盡相同,致使有的學生學習好,有的學生學習差,而好與差是相對的,不是絕對的,差生是可以向優生和中等生轉化的,那么,在教學中應如何轉化差生呢?

一、在課堂教學中轉化差生

課堂教學是學校教育的中心環節。是教師有目的、有計劃、有步驟的引導學生鞏固舊知識,探求新知識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學生的智力和能力得到培養。

教學要面對全體學生,要對每一個學生負責,使所有的學生都達到大綱和教材中規定的基本要求。在組織教學時要兼顧學習有困難的差生,要通過新課的的引入和新舊知識的結合點啟發引導學生順理成章的獲取新知識,力求深入淺出。要設置差生能思考解決的問題,培養他們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要給差生以表揚鼓勵,肯定他們的進步,激發他們的學習動機,樹立他們的學習信心,逐步培養他們的良好的個性品質,要扎實差生的基礎和基本技能,做到前滲后延,螺旋上升。要借助新舊知識的內在聯系補救差生學習中的缺漏,排除他們進一步獲取新知識的障礙,解決他們學習中的困難。課堂教學中還要充分發揮差生的主體作用,組織引導他們積極參與教學活動,充分調動差生的積極性,讓他們多動手實踐,多動腦思考,多動口敘述,多動眼觀察,盡量讓他們處于智力振奮狀態。

二、激發差生的興趣轉化差生

教師的主要任務是啟發和引導學生強烈的求知欲和濃厚的學習興趣,使他們感到學習不是一種負擔,而是一種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在教學中引導差生把興趣的焦點凝聚到學習中去,使他們興致勃勃,專心致志地聽課,這就要教師首先做到語言簡練,風趣幽默,富有啟發性和生動性。其次要根據教材的特點和學生的具體情況講一些學生熟悉的生活例子激發差生對每門學科的興趣,還可以通過游戲等來激發差生的興趣,使學生興趣盎然,使差生在獲得知識的同時又使自制力得到相應的提高。

三、發揮差生的特長轉化差生

“人人有才,人無全才,揚長避短,人人成才。”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善于發現差生的特長和閃光點,引發學生的源動力,激發差生的學習欲望和興趣。如對有繪畫特長的差生在地理、歷史教學中繪制一些基本圖時,就讓他們大顯身手,對有組織能力和表演能力的差生,在課堂游戲等方面展示他們的英姿。另外設立小知識競賽,為差生提供成功的機會,領略成功的喜悅。教師要有意強化差生特長,弱化差生的短處,揚長避短,轉化差生。

四、布置作業中轉化差生

教師布置作業時對差生區別對待,按大綱和教材的基本要求保證足夠的基礎題,降低題目的難度,適度減少作業的量。選題在精不在多,要有針對性,有代表性,要重視差生分析問題解答問題的能力,將抽象的語言文字落實到實際的生活事物中去,化難為易,幫助他們理解記憶。

五、個別輔導轉化差生

篇(2)

1 引言

在對差生的教育轉化工作中,教師必須了解掌握每個學生的興趣、愛好和特長,從興趣愛好出發,采用靈活多樣的方式,把學生看成自己的子女一樣,有愛心,有耐心。激發他們的學習動機,鼓勵他們積極向上,努力學習,把差生轉化成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合格人才。

2 傾注愛心

在教育引導中,差生的認識轉變了,教育者要敦促其徹底改掉壞行為,壞習慣,不良作風等,在學習、生活、人際交往等各方面逐步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及作風,如勤于思考,誠實守信,溫故知新的習慣等,在這一過程中,要長期反復訓練,使其由強制習慣過渡到習慣習慣,最終嘗到甜頭,自覺堅持。后進生大多表現為成績落后,紀律松散,性格內向,不愿意與同學老師進行正常的交往與溝通。他們認為自己各方面都不如尖子生,在班級中沒有自己信任的朋友,在老師的心目中沒有自己的一席之地。這些學生心中缺少愛,而愛心是啟發學生心靈的鑰匙,是育人的靈魂。后進生最需要的也正是這把金鑰匙。作為一名教師,要把他們當作自己的親生子女,以博大的胸懷,豐富的情感,充分尊重后進生,讓他們真誠地體會到教師是值得信賴和坦城相待的師長、朋友。常和他們親近,多溝通,多疏導,談話時注意方式,注意場合,把握分寸。在學習中以朋友的身份教以他們學習方法;在生活中以長者的身份與他們拉家常,尋問家庭情況、在校生活情況;生病時更是關懷備至,若有什么困難應在第一時間給予解決。教師要善于將情感上升到理智的高度,動之于情,曉之以理,用愛心去感染他們,打動他們的心靈。

3 智力差的學生

主要是先天的形成(父母親的遺傳基因,給他們帶來智商缺陷),常表現為:智力低下,反應遲鈍,手腳笨拙,思維能力緩慢,語言表達很費勁,口齒不清。課堂上下敢舉手回答問題,害怕老師提問,不懂不敢問,甚至產生對學習厭學、逃學的情況。矯正這類差生的方法是:

3.1 樹立自信心,每個人都希望得到別人的理解,更盼望得到別人的尊重。因為人性的特點是希望別人稱贊,不愿受到別人的打擊。從孩童時候開始,這種心境就自然形成。

3.2 善于發現差生的閃光點,每人都有自己的長處,也有自己的短處。差生雖然在學習上吃力些,可是他們有別人沒有的優點。我們老師、家長要善于觀察,發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就應該鼓勵他,發揮他們這方面的才能,讓他們向這些方面發展,并認他(她)的長處為出發點,和藹地對他說:“你看,你的這方面這么棒,我相信你,用你做這方面的勁頭來學習,你會進步的。”雖然這是多么簡單,多么樸素的話語,卻能生起“希望”之花。

3.3 多多地美言,在課堂上,無論差生寫對一個字,理解一個詞,或者回答一個題,只要意思相近,就算答不對,教師都給予表揚。

4 以優帶差,增加學習機會

后過生懶散任性,基礎知識掌握不牢,成績低下,抬不起頭。這恐怕是后進生后進的關鍵所在。如果能幫助后進生解決學習上的困難,用愛促使他們獲得成功,從而享受成功的喜悅,就能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發揮他們的潛能,促使他們不斷前進。因此,對后進生的幫學成為轉化過程中的主要工作。動員成績優秀的學生主動幫助差生學習,是提高差生成績的有效措施。在班里開展“求師”活動時,首先要差生認識樂于助人是中國人的美德。讓優秀的學生能主動幫助差生;而差生也要認識到“不恥下問”的道理,也能主動去找一個自己信服的優秀生任自己的“小老師”。活動時開展競賽,看誰最勝任“小老師”,看誰進步最快,增強差生功課的競爭意識。

轉變差生是一項十分艱辛的工作,只要我們教師有像園丁愛護花草那樣的愛心,滿腔熱忱,循循善誘地去對待學生,像和風細雨吹進學生心田,點燃他們智慧的火花。祖國百花園里的朵朵鮮花,定會競相開放,多姿多彩!

5 個別輔導轉化差生

教師不僅要重視教法的研究,也要重視學法的指導。教師要言傳身教,引導學生自我學習,自我總結歸納、自我鉆研。在新課的預習,聽課,筆記,復習,作業和小結等學習環節中教給學生有效的學習方法,要傳授一些淺顯易懂的理解分析方法,培養學生理解、分析、解答問題的能力。要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認知特點、心理特點培養他們的能力和學習品質。

要關心差生,不歧視差生,不能用優等生的水平來衡量差生,更不能用成人的思維水平去估計要求學生。要確立正確的差生思維水平。通過個別輔導,作業面批等方式給差生以幫助指導。要常和差生個別談心,要和其他學科教師配合轉化差生。 要為人師表、是每個教育工作者神圣的職責,誨人不倦、知識淵博,處事公道、儀表大方、獎懲分明,是每個教師必備的素質修養和知識才能,這樣學生、家長才信任我們,我們教師才有威信,黨和人民才相信我們。

篇(3)

我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勤勤懇懇,兢兢業業,使教學工作有計劃,有組織,有步驟地開展。本學期我擔任五年級(2)和(3)的英語教學工作,在教學中我嚴格遵從教學的五個環節,課前認真備課,做到既備教材,又備學生,因材施教;努力實施課堂改革,積極探索小學英語快樂課堂,小學階段英語教學的目的是: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使他們樹立學習英語的自信心,同時培養學生一定的語感和良好的語音、語調基礎,為進一步學習打下基礎。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怎樣創設良好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的興趣是搞好小學英語教學的重要一環。下面結合本學期教學實踐總結一下教學情況如下: 

一、課前認真備課 

備課是教學工作的開始,要想把一節課上的有效果,必須要注重認真備課。首先,我自己反省自己以前上課的缺陷,汲取以前上課的優處,以培養學生興趣為主要目的,以學生考試取得好成績為第二目的,認真閱讀各種教科參考書,結合往界考試的內容,掌握學生現在的學習情況,認真編寫好教案制定好教學計劃,并不斷地加以改善修改。 每節課認真做好反思,并在下節課備課時加以注意或運用。 

二、課堂上認真上課 

    注重教學過程管理 

 上好每一節課是關鍵。在細心備課的基礎上,我在課堂上,認真授課,扣緊為學生定下的兩個目標,運用實物教具、簡筆畫,情景教學、手勢語言等方法來啟發、教育學生。教學生做游戲、唱英語歌等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鼓勵學生大膽質疑,注重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導的教學方法,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生有疑難和不懂讀的地方,我總是不厭其煩地講解、分析、帶讀,力爭讓他們學了就懂,懂了會用。在聽力方面。為提高學生的聽力水平,常讓學生聽英語歌曲及英語會話的錄音磁帶,還讓學生表演對話,背書。在傳授學生知識的同時,關心愛護學生,特別是差生,課堂密切注意他們,教育他們求學勿半途而廢,在思想教育的同時,還耐心地輔導學生復習遺漏知識。使他們的學習成績跟上班里的其他同學。幫助他們樹立學好各門知識的信心。 

三、課后認真批改作業 

在批改作業方面。學生的作業總是按時及時地批改,并詳細地做好批注,對普遍性錯誤,在全班重復講解、分析。針對個別學生的作業還采取面批方法,一一地分析講解、幫助學生解決疑難習題,大大提高了教學質量。我還采取了小組合作的形式來批改作業,以小組長為主,帶領其小組員改及時互相批改作業,從中讓學生學會發現錯誤并及時改正錯誤,互相學習一起提高。 

四、抓好單元測試關 

各個單元是考察每位同學在各階段的學習成果,因此應該予以重視。我每次考試前都讓學生認真復習好該單元并能消化運用了就考試,爭取讓每個學生每單元的過關,對于單元不能及格的學生及時采取措施幫助他們復習查漏,教師教育學生幫助,讓不能過關的學生及時過關。而期中考更是檢查前半階段的學習成果。考試前進行有系統的復習,考試后進行分析結。從中段考試可以看出兩個班的平均水平相差較大,三班的差生面相對較大。所以在中段考后的時間里,我把力量主要集中在兩班的差生輔導上,特別是三班,以縮短差距。另外,還發現學生的綜合能力不夠強,所以以后的教學中要加強這方面的訓練。讓學生輕松學,容易掌握。而期考結果證明,適當輔導差生對班的整體發展有很大幫助 

五、抓好輔導關 

   這主要是說對差生的輔導。以前我一般是用“一幫一”的方式,但后來發現差生在老師不在場的時候很難聽從“小老師”的幫助,所以這個學期我所有采取老師輔導為主,“一幫一”為輔的方式輔導,抓緊一切可以利用的時間對差生輔導,讓他們及時過好單元關,盡量讓他們每個單元都掌握好。 

篇(4)

當我把羅群同學的問題表現放在其生活經歷背景下分析時,對其性格和行為有了更多的理解,“多話”是他一定時期的交流缺失造成的特別渴望溝通的心理問題,“多疑”偏執的性格也和他的一些特殊生活經歷不無關系。基于以上的認識,我在交流形式和場合上首先注意保護其自尊心,他特別反感去辦公室,與他的個人談話我就選擇在沒有第三者的時間和地點,在同學面前他的不佳表現我就只制止不評價。過去的公開批評、談話改為個別教育和談心,既指出問題行為的可理解性,又和其共同分析調整改進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同時鼓勵和肯定他自我約束實現轉變的可能性,理解為前提和溝通方式的轉變,使原本生澀的交流變得順暢,經過一段時間反復抓、抓反復,從高二開始,該同學的自律能力和與同學老師的友善交流能力有了很大提高,班級榮譽和同學親情在他的心目中的地位變重了,優秀的學生轉出班級,他為班級的發展會受影響抱不平;在他的眼中班級受到了不公平待遇他會非常氣憤,甚至于哭鼻子流眼淚,周評比時班級失去升旗的機會他會非常懊惱。

思考羅群同學的轉變過程,我有三點體會,其一,只有對某個學生的情況有了較深層次的了解,才能將學生置于他們的生活環境和經歷中去理解其不同于群體的問題表現,尋求有效交流的手段和方法。其二,轉化一個有問題學生的過程,我們的工作效能并不是單一的表面的。其三,積累了某類學生的教育經驗,還會引發我們思索不同類別的學生教育的相通性,對班級全體學生多標準分類,發現和探索每類學生的共性,積累的經驗和有效教育素材會更多,工作會更有效能。

問題學生轉化即可能是得不償失,收效甚微,事倍功半,也能夠一石三鳥。所站的評價角度不同,操作方法不同,其結果會大相徑庭。

2007年1月,班級班干部改選,我的最初設想是一些學習成績太差和自律能力不強的同學,堅決不選作班級干部。原高一(1)班的齊浩同學和文永言同學均屬于這兩類,最初的自我推薦演講文永言同學十分積極,齊浩沒有參加。文演講后我明確指出,他在高一(1)時不成功的班長經歷說明他缺乏認真的態度和負責精神,不適合做班干。出乎我的意料的是,最后競選時,文同學繼續堅持競選班干,齊浩同學在眾多同學積極參選的感染下也報名競選,競選演說非常精彩。我被兩位同學的高昂的工作熱情和鍥而不舍的精神打動,改變了初衷,對他們的競選雙雙投了贊成票。并在全班同學面前對齊浩同學勇于面對冷水和壓力,積極爭取可能的機會的舉措給以了高度褒獎。

篇(5)

一、認真備課、面向全體授課

在教學中,認真備課,認真閱讀各種教科參考書,結合自己的教學經驗與學生的學習情況,認真編寫好教案制定好教學計劃,并不斷地加以改善修改。在傳授學生知識的同時,關心愛護學生,特別是差生,課堂密切注意他們,教育他們求學勿半途而廢。在思想教育的同時,還耐心地輔導學生復習遺漏知識,使他們的學習成績跟上班里的其他同學,幫助他們樹立學好各門知識的信心。

二、在課堂教學中

第一、在課堂上,認真授課,運用實物教具、簡筆畫,情景教學、手勢語言等方法來啟發、教育學生。教學生做游戲、唱英語歌等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鼓勵學生大膽質疑,注重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導的教學方法,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生有疑難和不懂讀的地方,我總是不厭其煩地講解、分析、帶讀,力爭讓他們學了就懂,懂了會用。

第二、在批改作業方面。學生的作業總是按時及時地批改,并詳細地做好批注,對普遍性錯誤,在全班重復講解、分析。針對個別學生的作業還采取面批方法,一一分析講解、幫助學生解決疑難習題,大大提高了教學質量。

第三、 在聽力方面。為提高學生的聽力水平,常讓學生聽英語歌曲及英語會話的錄音磁帶,還讓學生表演對話,背書。

三、在輔導學生方面

首先,根據我所任教班級的實際情況,優生不多,中差生卻俯視皆是。因而對占相對多數的中差生,我注意幫助他們找到優、缺點,以發揚優點,克服缺點。其次是以平常的心態對待:差生也是孩子,厭惡、責罵只能適得其反,他們應享有同其它學生同樣的平等和民主,也應享受到優秀學生在老師那兒得到的愛。

厚愛差生,我真正做到以情動人:首先做到真誠二字,即我在學生面前不敢有絲毫虛偽與欺哄,做到言出必行;其次做到接受,即能感受差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各種心理表現和看法,如對學習的畏懼、猶豫、滿足、冷漠,錯誤的想法和指責等,信任中差生,鼓勵他們自由討論;最后做到理解二字,即通過學生的眼睛看事物。由于我能善意理解他們,高興地接受他們,因此促進了中差生不同程度的進步。

五年級英語教師期末工作總結【2】 本學期是我擔任小學五年級英語教學工作。在本學期的教學中,我深深地感到教小學英語之難之累。正因為如此,我嚴格遵從教學的五個環節,課前認真備課,做到既備教材,又備學生,因材施教,努力實施課堂改革,積極探索小學英語快樂課堂,小學階段英語教學的目的是: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使他們樹立學習英語的自信心,同時培養學生一定的語感和良好的語音、語調基礎,為進一步學習打下基礎。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怎樣創設良好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的興趣是搞好小學英語教學的重要一環。下面結合本學期教學實踐總結一下教學情況如下:

一、認真備課、面向全體授課

在教學中,認真備課,認真閱讀各種教科參考書,認真編寫好教案制定好教學計劃,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和向其他教師取得的經驗,不斷地加以改善修改;在傳授學生知識時,不厭其煩,耐心教導學生,還耐心地輔導學生復習遺漏知識;在傳授學生知識的同時,并對他們進行思想教育,教育優生幫助后進生。

二、在課堂教學中

第一、 在課堂上,認真授課,運用實物教具、簡筆畫,情景教學、手勢語言等方法來啟發、教育學生。教學生做游戲、唱英語歌等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鼓勵學生大膽質疑,注重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教學,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生有疑難和不懂讀的地方,我總是不厭其煩地講解、分析、帶讀,力爭讓他們學了就懂,懂了會用。

第二、 在批改作業方面。學生的作業總是按時及時地批改,并詳細地做好批注,對普遍性錯誤,在全班重復講解、分析。針對個別學生的作業還采取面批方法,一一地分析講解、幫助學生解決疑難習題,提高了教學質量。

第三、 在聽力方面。為提高學生的聽力水平,常讓學生聽英語歌曲及英語會話的錄音磁帶,還讓學生表演對話,背書。

三、自身的學習

鑒于自己在小學英語教學方面沒有經驗,我抓緊一切機會向其他老師學習,用心收集有助于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的各種游戲、活動。同時多聽錄音磁帶,讓自己的語音和語調標準。

以上是我這學期在小學英語教學方面取得的成績和經驗,但也存在較多的不足,如課堂操作欠靈活,多媒體操作不熟練,尤其是后進生工作,由于客觀原因,做的不夠,以致于成績不理想。

在今后的教學工作中,我會努力填補自己在教學工作中不足,也會不恥下問,向其他老師學習,爭取邁上一個新臺階。

五年級英語教師期末工作總結【3】 本學期我擔任了五年級的英語教學,由于孩子小,人數多,但學習英語興趣較濃,因此,我對五年級英語教學工作也不敢怠慢,認真學習,深入研究教法,虛心向前輩學習。經過一個學期的努力,獲得了很多寶貴的教學經驗。以下是我在本學期的教學總結:

教學就是教與學,兩都是相互聯系,不可分割的。有教者必然有學者。學生是被教的主體。因此,了解和分析學生情況,有針對地教。對教學成功與否至關重要。最初接解教學的時候,我還不懂得了解學生對教學的重要性,只是專心研究書本,教材想方設法令課堂生動,學生易接受。使學生在學中樂,樂中學,從而對英語這門學科產生更濃厚興趣。

教學中,備課是一個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環節,備學生,又要備教法。備課不充分或者備得不好,會嚴重影響課堂氣氛和積極性,曾有一位前輩對我說:備課備不好,倒不如不上課,否則就是白費心機。我明白到備課的重要性,因此,每天我都花費大量的時間在備課之上,認認真真鉆研教材和教法,不滿意就不收工。雖然辛苦,但事實證明是值得的。

備課充分,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上課效果就好。但同時又要有駕馭課堂的能力,因為學生在課堂上的一舉一動都會直接影響課堂教學。因此上課一定要設法令學生投入,不讓其分心這就很講究方法了。上課內容豐富、現實。教態自然、講課生動,難易適中照顧全部就自然能夠吸引住學生。所以,老師每天都要有充足的精神,讓學生感到一種自然

氣氛。這樣,授課就事半功倍。回看自己的授課,我感到有點愧疚。因為有時我并不能很好地做到這點。當學生在課堂上無心自學,違反紀律時,我的情緒就受到影響,并且把這帶到教學中,讓原本正常的講課受到沖擊,發揮不到應有的水平,以致影響教學效果。我以后必須努力克服,研究方法,采取有力方法解決當中困難。

因為英語的特殊情況,學生在不斷學習中,會出現好差分化現象,差生面擴大,會嚴重影響班內的學習風氣。因此,絕對不能忽視。為此,我制定了具體的計劃和目標。對這部分同學進行有計劃的輔導。

篇(6)

步入教壇,彈指一算,已十余年了。其中酸甜苦辣滋味,只有自己知道。但不知為什么,矮小瘦弱的我竟然與差班有些許緣分。一次兩次還不能理解,時間長了,到也心安理得,好班誰放手,差班領導愁。領導一愁,首先想到的就是你,可見你的份量,你還不樂嗎?如果這樣想,那就錯了,“醉翁之意不在酒”,我倒不樂在領導心目中的位置怎樣,我樂的是和差班學生們的相處,我樂的是在我的引導下,學生們改變了很多,我對得起他們,對得起家長,對得起學校。

我很欣慰我當班主任,別班的“雙差生”(同事們的口頭禪)轉至我班,甚至臨校的個別“雙差生”也慕名到我班。我總結出帶差班的幾點做法,拿來與大家商討。

1 實施“愛心教育”是核心

堅持對學生“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我認為愛心溫暖在師生情感和教育轉化中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我從廟溝調往柴坪教書的時候,廟溝一位教育領導把自己調皮的兒子專至柴坪到我的班級里,成為寄宿生,孩子是他們家里的小皇帝,但到了我的班級里,卻突然變了一個人,飯要自己站隊打,衣服要自己洗,被子要自己疊,這一切不但要他自己去做,還要他自己樂意去做才行,我硬是用了幾十個下午或是假日和他一起打球、一起下象棋打賭換來的(他很聰明,愛下棋、愛打籃球),后來他很聽我的話,學習進步很快,并出人意料的考上了縣重點高中;

進入二中,一位難管的學生從別班轉進我班,這是一個單親家庭的孩子,自由散漫、沒有一點自立、自律能力。我主動和他交朋友,并將我的辦公桌從辦公室移到教室做他的同桌,他學習我備課,他有難題我幫助,他遇挫折我鼓勵,讓他從心里感覺到我的幫助的誠意,從此后他對自己的要求也越來越嚴了,最后安全的初三畢業,并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對于班級的學生,不管是學校的小事,還是他們家庭的大事我都要了如指掌,遇到喜事送個禮祝賀,碰到喪事親自上門慰問,讓無聲的愛心變成有形的情感,學生自然尊敬你,愛戴你。即使有時直言的批評,我也是讓學生明白我是在關愛著他們,幫助著他們,教育的效果也不言而喻。

2 樹立良好的形象是基礎

作為班主任,一個健康向上,正直公平、身先士卒、敢于知錯就改的形象肯定會贏得學生的親近。回想我中途連接的幾屆差班,班上學習風氣差,經常打架違紀,真是讓人擔心,但我接手后,與學生一起上課,一起活動、一起打掃衛生,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感化著學生。

有一次,學生廁所蹬坑堵塞,學生報告說不會,我馬上拿起工具對學生說,看我的,就奔向廁所,周圍的學生捂著鼻子看我把廁所疏通,學生都沒想到老師能親自幫他們打掃廁所,這以后班級的衛生好了,打掃衛生不及時地現象也消失了。

人,難免會犯錯誤的,班主任也不例外。我發現很多老師在教育學生上犯錯誤,只一味地搪塞、掩蓋。其實學生的心明得跟鏡子一樣,這樣的搪塞和掩蓋只會增加學生的厭惡。于是我在教育學生師時,發現自己做錯了,我會勇敢的向學生承認錯誤,甚至會在班級上作公開的道歉,這樣不僅沒有降低自己的身份,反而給學生增添的好感,同時老師敢于知錯就改的良好形象對學生也是潛移默化的過程,也是提升學生良好品質的過程。

記得一天下午,我到校較早,看到小倩(事后證實不是她)在2號樓4樓和一個男生勾肩搭背,我很生氣,過去叫她時,早沒人了,第一節晚自習結束我把它叫到辦公室,簡單詢問后便很生氣的批評了他,他不接受,后來我經過調查,發現那個女孩確實不是她,我像她到了歉,并在全班上向他道歉,后來她主動的來到我辦公桌前說:“老師,雖然不是我,但我知道你是為了我,謝謝,這點事你道歉,讓我好感動哇。”

良好的形象是學生的榜樣,良好的形象是學生自我成長的參照物。

3 創新班級管理是關鍵

為了提高學生人文素養,我經常從網上下載很多的名人軼事張貼在教室的墻壁上,對學生進行感染熏陶;我針對接手的差班學生開創的“合養花卉,情感陶冶法”,對學生的教育很大,具體做法是每年開學初,我都要求學生4人一組,合養一盆花,擺放在講臺旁或教室后面,通過學生打碎花盆、攀折花木、疏于管理等機會,我及時對學生進行關于呵護生命、理想前途、關愛他人、學會合作等方面的現場教育,起到了極好的教育效果。

對差班的管理 ,關鍵是對一些特別的學生的教育,要有特別的方法。我總是能夠主動接近這些雙差生,和他們一起打球、聊天、野炊,讓他們感覺到我是一個朋友式的老師,我的教育自然就容易得多了;我組織的每次班會都很特別、有吸引力,每次班會都有一項說出你的優點活動,讓學生大聲說出別人的幾大優點,我最后還要概括出幾位學生的十大優點,常年不變;這樣不僅培養學生的自信心,而且讓一些雙差生感覺到了自己在班級的重要作用。不久,一些到了我班里的雙差生既成為了我的朋友,又成為了班級管理的中流砥柱。

篇(7)

許多人都喜歡秋天,因為秋天是一個收獲的季節。然而,我卻喜歡夏天,因為夏天是我們老師收獲的季節。炎炎夏日,送走自己帶了五年的學生,心頭竟有一絲的不舍與留戀。做班主任不容易,做畢業班班主任更不容易。但只要心中有愛,就會覺得幸福、快樂。哪怕是再多的麻煩和心酸,過后也是甜蜜的回憶。

一、愛這份職業,孜孜不倦

我曾經做過畢業班的班主任工作,也深知畢業班工作的重要。它既是小學學習的收口,又是初中學習的開始。因此,在知識上和學習方法上要做好總結與過度。現在的教材與原來的老教材有所不同,對綜合復習的系統歸納還不夠具體完善,需要老師根據情況做具體的調整與歸納。因此,在本學期初,我就認真研讀教材,提前備課,有目的、有計劃的做好本學期的教學安排。做到了認真研讀教材,認真備課。在備課中準確把握《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做到與學生的實際情況相結合,向四十分鐘要質量。在每一節課的教學中,我都注重把前后知識融會貫通,讓學生不僅學會新知,而且能與舊知識有機結合起來。這樣就減輕了總復習的壓力,分散了教學難點。例如,在教學圓柱的表面積與體積時,與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與體積結合起來,學生很容易掌握了圓柱體的體積和表面積,為期末復習空間與圖形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在教學過程中,有效地對教材進行增補與調整,力爭讓學生學習的知識系統化,為初中的學習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減輕了學生的負擔。

在教學中,我還注意了對學生的分層教學,讓不同學生都會有所收獲。注重了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對學習方法的指導。在教育教學中,我準確把握教學的重點難點,積極開拓教學思路,試著把一些先進的教學理論、科學的管理方法及現代遠程教學手段運用于課堂教學中,努力培養學生的合作交流、自主探究、勇于創新的能力。 ( ) 在期末復習階段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學生都能針對每一部分知識進行自我總結歸納,對不會不懂的問題作重點研究與練習。復習效果良好,好的學生有提高,差的學生有進步。養成了良好的自我總結習慣,為今后的學習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二、愛這些學生,誨人不倦

1、親近、研究學生

班主任要善于接近孩子,體貼和關心學生,和他們進行親密的思想交流,讓他們真正感受到老師對他的親近和愛。這是班主任順利開展一切工作的基礎。研究學生是教育取得成功的必要條件,最好的途徑是通過活動觀察。了解班風、學風,了解全班主要的優缺點并分析其原因所在,研究學生的個性特征,了解個人的生活環境,掌握哪些是積極分子,哪些是特別需要注意的學生等等。在這里,我只想講述發生在班里的幾件小事,與大家分享。

1、我的柔情你會懂

我班的韓浩同學,是個智力超群的男孩。就是特別不喜歡做作業。老師說,家長說,但都收效甚微。我知道這個孩子特別懂事,特別能體諒大人的辛苦。于是在一次談心中我對他說:“你媽媽每天要趕早市賣菜,晚上要陪你姐去補習,她已經夠累的了。如果你再讓你媽媽不省心,讓你媽媽看你寫作業,那她就該更累了。你愿意讓媽媽更辛苦嗎?”從此以后,他的作業再也沒有拖拉過。成績也恢復到了從前。兵法上說以柔克剛,對待這樣的學生不能硬碰硬,應該回避直截了當的批評,調動起孩子的滿腔柔情,就可以很容易達到目的。

2、讓你知道我愛你

我班的張衛同學,學習成績一直不好,升入六年級以來更是難上加難。就是這樣的一個學生,他充滿朝氣與活力,心思如果不往學習上用就會往別的地方用。調皮、搗亂,上課不聽講,影響其他同學等。我班有幾個這樣的學生,但直至期末也一直沒有學生放棄學習,違反紀律,影響他人,我的方法就是讓差生感覺到你是愛他的。愛可以感化一切。孩子雖然學習不好,但他同樣希望得到老師的重視和同學的友愛。因此,我挖掘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從別的方面激勵他們,讓他們覺得自己違法紀律,影響班級,給老師添麻煩不好意思。張衛同學在我的留言冊上這樣寫道:老師,其實我就是一個壞孩子,如果不是你這樣關心我,讓我在同學中有面子,我就不會像今天這樣老老實實的坐在教室了了。我媽媽說她很感謝你,其實我最感謝你。你問我怕不怕你,其實老師批評我我不怕,就怕你找我單獨談話。你的微笑對我來說比批評更可怕。謝謝你,老師,你讓我明白了許多做人的道理。”對待差生不嫌棄,不放棄。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特點與長處,揚長避短是我應該做的。正因為如此,讓我在今年的畢業班管理中得心應手,事半功倍。

3、請讓我為你驕傲

在班級管理中,對好學生的教育也是一門學問。好的學生雖然成績好,但自私心理嚴重。對同學不關心,對班級、學校的號召不響應,總覺得自己有優勢。要克服這種心理,就要建立一種競爭機制,對學生進行全面的評估。我在本學期中,把日常值日,大掃除和對班級貢獻都作為評比項目,這樣有效克服了好孩子的自私心理。在期末評選優秀畢業生時,不以分數論英雄,而以平時表現論高低。這樣克服了優等生只顧學習,不顧班級和他人的弊病,讓班級在一種健康積極的氛圍中進步。在期末復習階段,好的同學主動幫助差的同學,減輕了老師的輔導負擔,同時也加深了好同學對知識的掌握,增強了班級的集體凝聚力,促進了良好班風的形成,有效地培養了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

4、給每個人一個機會

篇(8)

在現代教育中,有人說: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這句話不能說他全對,也不能說他不無道理,因為教育在方法手段上是千變萬化、各種各樣,可以說是"教無定法"。但是,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作為班主任,無論你的管理方法怎樣,都會直接影響到你所任教的班級的班風、學風。在教育工作中班主任工作非常煩瑣,每一樣工作都要做得非常細致。要想把班級管理好,作為班主任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一、樹立班主任個人威信

在理論中,威信是指在社會生活中人們所公認的威望和影響而形成的一種支配力量,它所反映的是一種影響與被影響、支配被支配的關系。在學校教育中,班主任與學生之間是一種和平與民主的人際關系,特別是在學生主體意識日益增強的當今社會,做好學生德育思想工作,班主任就需要個人威信,適度的個人威信是開展學校教育活動的必要前提。

⒈ 言傳身教,以誠取誠

孔子說過"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行。"言傳是身教的基本方式,身教是言傳的有效手段。在我耳邊我常常聽到這樣的話語"老師自己都做不到,還要求我做!"可見,教師的言行對學生的影響有多大。所以,當我要求學生做到時,我總是要求自己首先做到。班級管理中,我有時也會出現些失誤,但是我卻能做到在學生面前坦然自己的缺點和優點,用自己的真誠去喚起學生思想上的共鳴。但是,我不能總是用道歉的方式去贏取學生對我工作失誤的諒解吧。為了更科學、有效的管理班級,少犯錯誤,我不斷加強自我修養,汲取新知識,擴大知識面,注重自身良好品德的形成,以身作則,一視同仁,讓學生信服,努力增強自己的親和力,使自己的非權力性影響持久而深遠。

⒉ 尊重學生,關愛學生

愛學生,就需要我們尊重學生人格、興趣、愛好,了解學生習慣以及為人處世的態度、方式等,然后對癥下藥,幫助學生樹立健全、完善的人格。 人格尊嚴是平等的。作為班主任,我努力做到能像一個真正的朋友一樣,重視、欣賞學生,學會傾聽學生意見,接納他們的感受,包容他們的缺點,分享他們的喜悅。被尊重是學生內心的需要,是學生進步的內在動力。教育專家常說"理解是教育的前提,尊重是教育成功的基礎"參照自己的自身經歷,我發現:當一個孩子在被你認同、尊重后,他可能會有驚人的潛力和爆發力。

⒊ 確立終身學習的教育觀念

在知識經濟的時代,知識的更新日新月異,一個人僅靠一次性教育所獲得的知識是不能滿足社會變革的需求的。況且學生們對新事物的追求,對新觀念的理解都很強烈。班主任進行學生管理,就必須更新觀念。研究新事物的發展,給他們必要的指導和幫助。因此,必須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時時學習,自覺進修,提高自我知識水平和業務能力。學高為師,班主任只有擁有淵博的專業知識,才能讓社會和學生肯定自己的個人威信。

二、建立起強有力的班委領導班子

一個成功的班集體,除了要有一名優秀的班主任外,還必須有一支能干的班干隊伍。班干部作為聯系班主任與學生的橋梁,作為班主任的助手,他們工作能力的高低,工作方法的對錯,在同學中威信的高低,往往能夠決定一個班級的精神面貌與風氣。所以,開學之始,就要了解學生的入學材料,進行仔細地研讀,對學生的情況有一個大致的了解。然后讓學生進行自我介紹則是對他們的全面了解。通過聽他們的自我介紹,對學生有了個更進一步的了解。最后根據自己所掌握的情況從中選用出學習較好,工作能力比較強的學生作為臨時班委。并明確給他們交代任務,提出希望。只要準備充分,了解深入,所選出的臨時班委在開學這段時間定會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選出了班委,就應十分注意發揮他們各自的才能去組織和管理班級同學的學習與生活。應大膽放權給他們,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與工作的積極性,使他們有一個寬松的工作環境,使他們真正成為班主任的得力助手與班級的中堅,而不是成為班主任與學生之間傳話筒。班干的工作責任心加強了,各項工作才能開展得井井有條。當然,對一些必須由班主任解決的事情,班主任必須親自解決,而不能將一切重擔全部工作都一古腦兒地推給班干部,對他們提出過高的要求,使班干的工作處于被動地位,影響了他們工作的積極性,不利于班級凝聚力的形成。

三、剛柔并濟,促進學生的發展

人不可無剛,無剛則不能自立,不自立則無法樹立威信;人也不可無柔,無柔則不親和,不親和就會陷入孤立。所以在管理學生的過程中我們要剛中帶柔,柔中有剛,剛柔并濟。記得馬文生老師曾經指點我,一個班級在建立初期一定要嚴格要求,然后再慢慢地深入學生,關心他們。這樣他們才會體會老師的好。但是對學生的關心、愛護不等于溺愛學生。原則性的東西一定要嚴格要求,只是在嚴格要求的時候要注意方法的使用。

柔是源于愛,沒有愛便沒有教育,班主任唯有心里時刻裝著學生,學生心里才能有你這個老師,尤其結后進生,愛之深切,才能喚起他們奮發向上的勇氣、信心和激情。但光愛不嚴,師生關系極其融洽,像朋友難道不好嗎?打打鬧鬧,嘻嘻笑笑,推動了班主任最基本的尊嚴,將會造成學生對班主任的要求不執行或執行不力,因為學生認為反正我和班主任關系好,我不做、不聽,班主任又不會怎樣,這樣,良好的班風無法形成。

班主任對學生一味地剛,不給學生以關懷、體諒,表面上看,學生非常聽話,甚至做得很好,學生也能遵守各項制度,在一般人眼中,有良好的班風,是一個不錯的班級,但時間長了,學生見了班主任就像老鼠見了老貓一樣,害怕之至。學生長時間處于這樣一種被動壓抑之中,將對學生的身心產生一種不良影響,從而導致厭學、退學、逃學、輟學等。

班主任對學生不僅要給予關心、愛護、幫助、鼓勵、鞭策、指點、引導、開導等,使師生之間關系融洽、自由、和睦,而且要對學生嚴格要求,嚴加管教,使師生之間有一定的距離。唯有做到寬嚴適度,嚴愛統一,方能有效地培養學生良好思想品質、行為習慣。

四、開展豐富多彩的班級活動,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

班級活動形式多種多樣,包括教育活動、教學活動、文娛活動等,開展時必須要有個整體的計劃。應針對學生的特點,精心安排和設計活動,并且通過同學們的精心組織與準備,最后順利開展。提醒他們在注重知識的同時,也要發展多方面的才能,使得同學們真正做到知能并重、一專多能。

一系列的活動為學生之間架起了橋梁,密切了師生、同學之間的關系,使他們由相識到相知、相容、相助、相親、相愛。使他們互相理解,互相關懷,增進了友誼,增強了合作意識。另外這些活動也為同學們提供了舞臺,提供了賽場,使他們能公平、合理、適度地競爭,激發了他們拼搏向上的精神。在活動中使得學生能當家作主,他們的人格得到了尊重,他們的參與意識,主人公意識得到了加強,從而增強了班級的凝聚力。

五、注意加強對后進生的教育工作

俗話說得好,十個手指有長短,無論是好班還是差班,總有一小部分學生成為班中的差生,如何處理這些差生,已成為老師們最頭疼最煩惱的問題。通常的做法就是把這些差生看嚴點,保證在任期內不出問題,不影響到好的同學就是最大的成功。后進生本來就因自己差于別人而心灰意冷,如果在日常學習、生活中,對這樣的學生愛理不理,甚至冷若冰霜,那只能冷上加冷,降低溫度,造成師生感情淡漠、僵化,這對學生的成長不但起不到幫助,反而加劇差生的自卑感,使得他們離隊伍越來越遠。因此,熱愛和關心是解決差生問題的辦法。在處理差生問題上我經常親之近之,決不能因為你氣我,不服從我,我就離你遠遠的,在接觸學生的時候,逐漸深入到他的心靈深處,了解到他的想法,為什么這樣做,而不那樣做。除此而外,對他成為差生的原因,家庭各成員對他的影響,以及他未來的打算等等都有所了解。大部分的差生有是可以去引導的,差生之所以"差",是各方面的原因所造成的,這需要我們班主任去用心了解,對之加以引導。

六、積極主動地和各科教師聯系、共同管理學生

我經常主動地與任課教師進行交流,了解學生課堂表現,特別注意了解學生的進步情況,以便課后及時地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為了增強做學生思想工作的實效性,我經常與課任教師一起探討教育學生的方法,并邀請課任教師共同完成教育學生的重任。

七、重視班會的開展

注重每周班會的開展,上好每周的班會課。注重每次班會的實效性,使每次班會都讓學生得到一次思想上的教育,并留下深刻印象,使之在后面的一段時間內能約束和指導學生的行為。

班會主題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需要、思想動向以及偶發事件來擬定。比如可以通過學校近來發生的一些事,來教育和指導學生的班會;班級近來動態,穩定班級人心的班會;教育學生勤儉節約的班會;安全主題班會;培養良好行為習慣的班會……

篇(9)

所謂后進生是指班上品學俱差的學生。他們為數不多,但其影響很大,是班上一些不安定因素,不容忽視。針對這種情形,我便主動接近他們,用積極的態度,真誠的微笑來縮短我們之間的距離,對他們進行英語學習心理疏導,分析他們學英語的狀況,找出成績差的原因。 教育心理學告訴我們,后進生同樣具有進取心、自尊心,渴望進步。

于是我利用一切可能的機會多與他們接觸交流,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多尋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多表揚鼓勵增強他們的上進心。例如,我們班有一個叫楊貝妮的女生,在學校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在別的老師眼中,她就是一個不學無術的壞女生,但她的記性非常好,我便利用這一閃光點課上多關注、多鼓勵。課下,我還給她制定了每天的學習計劃,漸漸地她有了改變。

二、理解、尊重、寬容后進生

教師在面隊幾十雙渴求知識的眼睛時,無論出現何種狀況時,都要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緒,不遷怒、不急燥,切忌使用訓斥、侮辱人格和傷害自尊心的語言。切忌向家長及班主任告狀,因為英語教學成功與否,不僅取決于學習者的智力因素,還取決于他們情緒,態度、學習動力等。

學生照抄作業是我們每個英語教師經常面臨的最令人頭疼的問題,屢禁不止。許多方法試過了就是不見效果。后來我試著變了方法:當我看見那些后進生抄作業時,不但沒有責備批評他們,反而將那些好生的作業借給他們抄,并用溫和的語氣和他們商量:抄,可以,但要達到了我的要求,那就是“一抄、二讀、三背誦”,下節英語課要站起來背給我聽。這樣學生從心理上,也從行動上接受了我的安排,間接的主動學習了英語(不管多少,反正是學了點兒)。

三、培養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成績

后進生往往厭學情緒較濃,這就要求我們應從抓他們的學習入手,培養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提高英語學習成績,把他們的精力吸引到學習上來。通過杜朗口教學模式借鑒,我總結了一個小方法——通過小組教學法,實行分級教學。

教師創造一種氣氛,使每個孩子受到尊重,并作為小組成員受到重視。

比如現在每節英語課我都通過競賽,選出上課表現最好的小組,獎一顆紅星,那么最后一組就要畫上一顆白星,通過獎勵好的,激勵差的,讓后進生融入小組的學習中,減少他們的自卑感。讓他們清楚地明白,小組的榮譽只有通過小組成員的共同努力才能獲得,促使他們更加自覺地遵守課堂紀律,在各個組員的監督下約束自己,更加自覺地學習,提高學習成績。

四、根據英語學習的特點,采取科學方法

英語是一門實踐技能很強的課程,要求學生要大量地反復地模仿、訓練、運用。這就是英語的特點,而大多數差生學習不主動,怕吃苦。

1、 激發信心,在快樂中學習英語

每個人的兒提時代都是用快樂的方式學習語言交流,認識周圍世界。因此,我就在課堂上盡量創造愉快的氛圍。差生由于羞怯心理往往怕開口,我盡量將難易適度的問題去問他們;叫他們到黑板上寫簡單的單詞;在教授新課前,讓他們朗讀事先已教讀過多遍的課文;并大肆表揚,給他們加分,幾號加幾分,(仿效霍老師的方法)他們往往因此而激動不已,這樣后進生開口的習慣慢慢地養成。一學期下來,后進生的參與意識大大地加強,消除了畏懼心理。為了延長后進生上課專注的時間,我常結合課些游戲,教點歌曲,聽聽錄音,講些有趣的小故事等,調節他們的情緒,讓后進生在和諧輕松的氣氛中學習英語,他們會急切地期盼下節英語課的到來。

2、作業按時交,實行扣分加星制

有的后進生總是不按時交作業,我就讓周圍的同學進行比賽,誰不寫作業的倒扣分,誰最先完成作業的誰就可以在星級比賽中給自己加星。一周下來評選一次周冠軍,為了爭當周冠軍所以有的差生在第一時間認真地完成作業。

3、爭取家長的配合

篇(10)

分類號 B844

1 引言

使學生學會學習是21世紀世界各國對教育發展的共識,學習策略是使學生學會學習的重要手段,此乃教育心理學研究者關注的熱點問題。國內外的大量研究證實,學習策略與學業成績之間有顯著的正相關,學習策略的應用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業成績[1~4]。關于學習策略的概念,一種觀點認為學習策略是學習者在認知過程中所運用的注意、編碼、保持、檢索和運用等信息加工的具體認知方法[5,6];另一種觀點認為學習策略是學習者對認知策略的一系列選擇、協調和運用技能的執行過程,主要涉及信息加工過程的調控手段[7]。目前,大多數研究者普遍認為學習策略是學習者為了提高學習效率與學習效果而有目的、有意識制定的關于整個學習過程的復雜方案,它不僅包括具體的認知方法,還包括學習者對學習過程的調控行為[8,9]。

國內外研究者對學習策略的應用進行了大量研究。Zimmerman和Martinez-Pons考察了小學、初中、高中學生在學習策略運用方面的個體差異。研究結果發現,學優生比普通學生會更頻繁地使用某些學習策略,如組織和轉換、自我獎懲、尋求幫助及復習記錄;女生在運用調節策略上顯著優于男生,而男生在認知策略上優于女生;學習策略的運用次數從小學到初中逐年增長,而從初中到高中則逐年降低[10]。周國韜等人的研究揭示小學高年級到初中三年級學生使用認知策略的頻率有減弱的趨勢[4]。董奇等人指出,隨著年級的增長,小學四年級到高中一年級學生在學習的自我監控行為上都有不同程度的發展和提高[11]。谷生華、辛濤等人的研究結果則表明,初、高中階段學生的學習策略水平沒有顯著差異,初中的優、差生學習策略有顯著差異,高中階段在學習策略上則沒有發現優差生之間的顯著差異[12]。余欣欣指出,初中男、女學生在應用學習策略的水平上差異不顯著,高中女生運用學習策略的水平顯著高于男生[13]。潘穎秋等人表明,從初三到高三學生在學習策略的使用上沒有表現出隨年級增長而提高的趨勢,在時間管理、焦慮和信息加工策略上甚至出現了下降的趨勢[14]。總而言之,關于中學生學習策略應用的研究結果表現出較大的不一致,這一方面反映了中學生應用學習策略特點的復雜性,另一方面也可能是由于研究者使用的量表不一致所造成的。關于學習策略的測量工具,學者們主要采用的量表有:Weinstein編制的學習策略測驗(LASSI),包括態度、動機、時間管理、焦慮、專心、信息加工、選擇要點、學習輔助、自我測試和考試策略10個分量表[15];Pintrich和De Groot編制的學習策略量表,由認知策略、元認知策略和資源管理策略3個分量表組成[16]。目前尚缺乏適合于我國學生實際的學習策略測量工具。本文擬編制一套適合我國中學生學習實際的學習策略量表,并對中學生運用學習策略的基本特點進行初步分析,以期為當前中學教育中的策略教學和學法指導提供有益的理論借鑒。

2 研究方法

2.1 被試

選取長春市重點、普通中學各一所學校的初一、初二、高一、高二4個年級的中學生500人,其中有效被試442人(見表1)。

2.2 測試材料

2.2.1 中學生學習策略量表的理論構建

根據上述學習策略的概念,本研究從信息加工流程的角度將學習策略定義為“學習者在參與學習活動的整個過程中為提高學習效果,有意識使用的具體認知方法和調控整個學習過程的行為手段”。根據該定義,對長春市幾所中學進行了實地調查,通過與有多年教學經驗的教師、優秀中學生進行座談,進一步明確了中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影響其學業成績的主要學習方法和行為。

在分析研究文獻和實地訪談的基礎上,初步確定中學生學習策略量表由認知策略和調控策略兩部分組成。即中學生學習策略量表包括2個分量表:認知策略分量表,主要從信息加工的過程考察中學生學習活動中的具體認知方法和技術;調控策略分量表,主要考察學生在學習的整個過程中合理地協調、安排和調整自己學習行為的調控手段。認知策略量表包括4個維度:①選擇注意策略,指學生按照重要程度分辨學習內容輕重主次的策略;②表層加工策略,指學生對新知識進行一般性復述、加工的策略;③深層加工策略,指學生將學過的知識進行組織、歸納、整理和系統化的策略;④檢索應用策略,指學生正確提取和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新問題的策略。調控策略量表包括4個維度:①自我計劃策略,指學生自己安排和籌劃學習活動的內容與順序的策略;②監督檢查策略,指學生有意識監督和檢查自己學習計劃執行情況的策略;③反饋調節策略,指學生根據獲得的反饋信息和結果及時調整和采取補救措施的策略;④自我總結策略,指學習活動告一段落時自己能定期回顧和總結學習中得失的策略。

2.2.2 量表項目的編制與篩選

根據學習策略的理論結構,本研究通過開放式問卷調查收集并整理出中學生學習中有效的學習行為83項,經過進一步的分析合并,精簡為53項,作為預測項目。選取高一學生107人對這些項目進行了初測。根據初測結果將其中區分度不高、因素負荷不大的項目剔除,最終保留35個項目,構成正式的中學生學習策略量表。

中學生學習策略量表的項目全部采用5點評分,按照學生在實際學習中對每種學習行為應用的頻率進行評定,從不使用=1分,偶爾使用=2分,有時使用=3分,經常使用=4分,總是使用=5分。在5種情況中選擇一種。

2.3 施測程序

由兩名心理學研究生擔任主試,以班級為單位進行團體施測。其中對高一學生于45天后再次施測該量表。以各年級教師提供的期中和期末考試成績總分作為學生學習策略的預測效標。

2.4 數據的統計分析

本研究的全部數據采用SPSS for Windows 10.0軟件包進行數據的管理與分析。

3 結果與分析

3.1 量表的探索性因素分析

運用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從學習策略測量的全部數據中抽取公共因素,并通過斜交旋轉法求出最終的因素負荷矩陣。運用KMO和Bartlett′s Test對研究數據進行探索性因素分析的適當性進行考察,其中認知策略量表的KMO指數=0.905,Bartlett球形檢驗結果?字2=2013.20,p

根據因素分析Cattell的“陡階檢驗”原理和抽取公共因子的標準,從認知策略量表中抽取出特征根大于1的3個因子,共解釋項目總變異的50.44%。其中因素1合并了“選擇注意策略”和“表層加工策略”2個維度,主要是學習者對新信息進行分辨、選擇、標注、復述和編碼加工的行為策略,可以將其稱為“淺層加工策略”;因素2是對新信息進行組織、歸納、整理和系統化的策略,稱為“深層加工策略”;因素3是在面臨新問題時正確檢索提取和運用新信息解決問題的策略,稱為“檢索應用策略”。從調控策略量表中抽取出特征根大于1的4個因子,共解釋項目總變異的54.37%。這4個因素的項目與前文的理論構想維度基本一致,分別為自我計劃、監督檢查、反饋調節和自我總結策略。認知策略與調控策略2個量表的因子負荷矩陣,見表2。由2個量表的因子負荷來看,量表的項目基本驗證和揭示了本研究的中學生學習策略量表的理論維度。

3.2 量表的信度

根據量表的施測結果,本研究計算了各項目與所屬的維度、分量表與總量表之間的相關,各維度、分量表與總量表的Spearman-Brown折半信度,以及各量表項目的內部一致性信度Cronbach ?琢系數和重測信度,結果見表3。

從表3結果可見,各測題與所屬各量表的相關系數范圍在0.38~0.80之間。認知策略與調控策略分量表和總量表的Spearman-Brown折半信度分別為0.85、0.85和0.87;Cronbach α系數0.87、0.89、0.93也表明各量表具有很高的內部一致性。重測信度0.60、0.63、0.64也基本達到同類量表的信度指數,表明本量表所得結果具有一定的穩定性。

3.3 中學生學習策略應用的一般特點

對中學生學習策略各維度的應用水平進行4(年級)×2(性別)的多元方差分析(MANOVA),結果見表4、表5。

MANOVA分析結果表明,學習策略各維度的應用上都有隨年級升高而下降的趨勢。除了反饋調節策略外,學習策略的各維度在應用上都有極其顯著的年級主效應(p

在應用深層加工策略、反饋調節策略上發現年級與性別的交互作用顯著,F(1,434)=3.111,p<0.05,F(1,434)=2.526,p<0.05。對于男生,深層加工策略隨年級的升高而逐漸增高;對于女生,則由逐年下降到高中后逐漸提高。在反饋策略的應用上初中女生多于男生,進入高中后男生逐漸超過女生。

本研究根據各年級學生的學習成績,選取前、后各27%的學生作為學習成績優差兩類,比較其在學習策略應用上的差異,結果見表6。

部一致性,穩定可靠;量表的結構效度理想,能夠對中學生的學業成績有良好的預測作用。因此,可以把它作為測量和鑒別學生學習策略使用情況的工具。

在量表的編制與施測過程中,我們也發現了一些有待于改進的問題。由于本量表是在理論分析的基礎上構建的量表維度,有些維度的項目學生理解和把握起來有一定難度。尤其是認知策略量表的項目,由于認知過程隱蔽性強、加工速度快,很難被人明確意識到。另外,從整個量表來看,學習策略各維度所包含的項目數量不多,還不能全面反映學生學習策略應用的全部情況。這些問題還有待于在以后研究和使用中不斷修訂和改進。

運用該量表對學生進行初步測查,結果揭示出了我國中學生在運用學習策略方面的一般特點。

在學習策略運用的年級水平上,本研究發現,初中生與高中生存在年級差異,有隨年級升高而逐漸下降的趨勢,僅在反饋調節策略上不存在年級的顯著差異。這一結果與潘穎秋、Zimmerman等人的研究結論基本一致[10,14]。為何會出現高中階段學習策略的運用下降這種情況呢?原因可能有3個:①學習策略量表中所測量的學習行為,到了高年級后學生已逐漸掌握并習慣化,其意識程度反而降低了;②中學生隨著年級升高,學習的壓力加大了,教師留給學生自己支配的時間相對減少,學生自主學習的行為策略應用下降了;③進入高中階段,對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與知識的掌握相比)重視程度不夠,可能也是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之一。進一步對學生的調查發現,進入中學的高年級學生根本沒有時間,也不需要自己進行自主學習,只要跟著教師的教學步驟走就能得高分。所以隨著距離高考越近,學習策略的用武之地則越少了。

在學習策略運用的性別差異上,研究結果表明,女生在調控策略應用方面明顯多于男生,在認知策略應用方面女生則少于男生。這與中學生自我意識和自我控制能力發展的特點有關,男女生在自我意識的成熟時間上有差異,女生一般早于男生。因此,女生在調控策略的掌握與運用上明顯多于男生。此外,在深加工策略和反饋調節策略的運用方面存在顯著的性別與年級交互作用,表明男生在深層加工策略的使用上隨年級升高而迅速提高,而對于初中女生則有下降的趨勢,到了高中后女生才迅速趕上;對學習策略使用的調節能力初中女生優于男生,進入高中后男生逐漸超過女生。這一結果表明,由于在調控能力上男女生發展時間早晚的不同,男生行為調控能力發展較晚,到高中后期很快就能趕上甚至超越女生。同時,也提醒中學教師對中學高年級女生策略運用和調控行為水平降低的原因給予更多的關注。

不同年級的學習優、差生在學習策略應用上的差異表明,除了初一學生在學習策略應用上差異不顯著外,其他3個年級的學習優、差生在學習策略各維度上都有明顯差異,尤其是初二的優差生在學習策略的所有維度上都有顯著差異。這說明初中二年級是學生學習策略分化的關鍵時期,也正是掌握和使用學習策略的最佳時期。從學習策略的各維度來看,各年級的學習優差生之間在深層加工策略、檢索應用策略和反饋調節策略上都有顯著差異,這3方面策略的運用差異對學業成績的影響最為明顯,它們也是中學生認知能力和調控能力的集中體現。這啟示廣大教師在對中學生進行學法指導和策略教學時尤其要注意學生對這些學習策略的使用,不但要使學生掌握策略知識,還要使他們能夠在面臨新問題時有效地進行策略遷移,對學習的整個過程和學習策略的效果進行有意識的監控、調節。中學生也只有學會將認知策略和策略的調控行為有效地結合起來才能真正學會自主學習。

5 結論

中學生學習策略量表具有較高的內部一致性和可靠的穩定性,量表的結構效度理想,能夠對中學生的學業成績有良好的預測作用。

中學生使用學習策略有隨年級增長而下降的趨勢,女生調控策略的運用顯著多于男生,男生認知策略的運用多于女生,深層加工和反饋調節策略應用有年級與性別的交互作用。

初二和高二年級學習成績優、差生在學習策略各維度應用上都有顯著的差異,深層加工、檢索應用和反饋調節策略應用水平上各年級的優、差生差異顯著。

參 考 文 獻

1 Corno L & Mandinach E. The role of cognitive engagement in classroom learning and motivation. Educational Psychologist, 1983, 18(1): 88~100

2 Zimmerman B J & Martinez-Pons M. Development of a structured interview for assessing student use of self-regulated learning strategies.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Journal, 1986, 23(5): 614~628

3 Weinstein C E & Mayer R E. The teaching of learning strategies. In: Wittrock M eds.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teaching. New York: Macmi Uan, 1986. 315~327

4 周國韜,張平等. 初中生在方程學習中學習能力感、學習策略與學業成就關系的研究. 心理科學,1997, 20(4): 324~328

5 Rigney J W. Learning strategies, a theoretical perspective. In: in 0′Neil H F eds, Learning Strategies. 1978. 165~188

6 Mayer R E. Learning Strategies, Learning and Study Strategies. Academic Press, NC. 1988. 11~23

7 Nisbet J & Shucksmith J. Learning Strategies. Routledge & Kegan Paul Plc. 1986: 5~6

8 劉儒德. 論學習策略的實質. 心理科學,1997, 20(2): 179~181

9 Pokay P & Blumenfeld P C. Predicting achievement early and late in the semester, the role of motivation and use of Learning Strategies.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1990, 82(1): 41~50

10 Zimmerman B J & Martinez-Pons M. Students difference in self-regulated learning: relating grade, sex, and giftedness to self-efficacy and strategy use.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1990, 82(1): 51~59

11 董奇,周勇. 10~16歲兒童自我監控學習能力的成分、發展及作用的研究. 心理科學,1995, 18(2): 78~93

12 谷生華,辛濤等. 年級、學業成績與學習策略關系的研究. 心理發展與教育, 1998, 14(4): 131~135

13 余欣欣. 中學生學習策略發展的研究. 廣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 37(1): 61~65

14 潘穎秋等. 北京地區中學生學習策略水平的調查研究. 心理科學,2000, 23(6):694~698

15 Weinstein C E. LASSI User′s Manual. H & H Publishing Company Inc, 1987

16 Pintrich P R & De Groot E V. Motivational and self-regulated learning components of classroom academic performance.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1990, 82(1): 33~40

17 等. 初中生學習動機、學習策略與學習成績的關系研究. 心理科學, 1994, 17(4): 198~204

USING OF LEARNING STRATEGY IN MIDDLE SCHOOL STUDENTS

Zhang Xiangkui,Zhang Lin,Wang Ying

(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 Changchun 130024;Department of Social Psychology, JiLin University,

Changchun 130012;Department of Technological Education, Anshan Normal College, Anshan 114005)

上一篇: 培訓報告及總結 下一篇: 國際貨幣基金論文
相關精選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中文字幕日产乱码乱偷在线 | 亚洲午夜久久久影院伊人 | 天天看片在线视频播放 | 色花堂国产精品第一页 | 欧美日韩国产综合有码 |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