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物理復習提綱匯總十篇

時間:2022-08-03 19:18:10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初三物理復習提綱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初三物理復習提綱

篇(1)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712(2013)26-0058-04

[作者簡介]高偉(1979―),男,江蘇寶應人,本科,江蘇省南京市揚子第一中學教師,中學一級。

一、背景分析

近幾年的中考化學考題堅持新課標的理念和要求,穩中有變,立足考察學生全面素質,強調探究性研究的重要性。探究學習的實質是用符合科學知識產生規律和學生學習規律的方式來組織和實施學習的學習活動,無論是探究的過程還是探究的結果都直接與科學知識、科學方法聯系在一起。因此,強調探究性學習不僅不能忽視知識的影響和作用,而且要明確地將知識列為科學探究的重要內容。如何上好化學中考復習課,改變以往“炒冷飯”的現狀從而提高復習課的效率成為了亟待解決的問題。

二、學情分析

初三化學總復習的時間為2―3個月,復習內容多,時間緊。學生的升學壓力大,學習水平發展不平衡,心理素質也有差異,學習新鮮感較之以前也明顯減弱,這些都為總復習增加了難度。

中考復習幫助學生對所學的知識進行歸納、整理、記憶,加深理解,是一個再學習的過程。其內容主要包括:鞏固過去所學的知識;通過復習讓學生加深、擴展知識,并進一步掌握學習知識的方法;在提高熟練程度的基礎上能靈活運用所學知識來分析、解決新的問題和綜合性的問題。

有效的復習方法不應是簡單、機械地重復所學知識,也絕不是把原來的教學活動再重現一次。如何提高復習課的質量呢?通過這幾年的化學教學,筆者有了一些想法,歸納并將其稱之為“中考化學復習中的CPI策略”。

三、中考復習中的CPI策略

(一)查漏(Checking)

經過一年的學習,學生已經掌握了很多化學知識。但由于認知能力的限制,這些知識是零散的、孤立的。因此,在化學總復習時,教師就要幫助學生將零散的知識系統化、網絡化。這就要堅持“以本為本”,緊扣“中考指導”和“化學課程標準”,強化教材,通過課本知識梳理達到查漏的目的。復習中,教師要注意分析學生在知識與能力方面暴露的缺陷,理清知識的條理,找出知識點之間的內在聯系,使前后知識聯系起來,由點到線再到面,最后形成知識網絡的綜合體。

因此,這一階段的復習主要是立足“雙基”,有以下幾點要求:1.通讀課本(包括重要的文字、實驗、圖片、習題);2.歸納梳理(整合前后知識,科學梳理主干知識,如碳和碳的化合物的關系,氧化物、酸、堿、鹽的相互關系等);3.強化記憶(概念、規律,如化合價、金屬活動性順序、物質溶解性等基本知識);4.訓練到位(化學用語如化學式、化學方程式的書寫等);5.建立典型(中考必考題型、??碱}型的典型題目,如物理與化學變化、質量守恒定律等)。在這一階段,教師可采用讓學生自主復習、課堂檢測、當堂糾錯、逐項過關的教學方法。針對這一要求,筆者設計了每一單元的知識點復習提綱。例如,在復習碳和碳的氧化物的知識點時,筆者首先提供如下復習提綱:

(二)拾遺(Picking up)

這一階段的復習,主要將初中化學內容分為:物質構成的奧秘與變化、身邊的化學物質、化學與社會發展、化學實驗與探究和化學計算五大板塊進行專題復習。教師引導學生用歸納分析法、數形結合法、關系圖法、列表法等形式將五大塊知識歸納,整理,并進行重點講解和分析,通過逆向思維訓練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并通過綜合實驗提高學生的實驗技能。

在這一階段的復習中,為了避免“炒冷飯”,筆者立足在五大塊知識的基礎上,設計了以“衣、食、住、行”為素材的復習策略,同時注意化學實驗的應用,通過化學實驗鞏固學生基本實驗技能的復習,還能通過實驗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且讓學生在實驗中遇到新的問題,從而加深學生對已有知識更深入、全面地理解。

圖3

例如,在復習酸、堿、鹽的相關知識時,筆者運用了如下實驗情景:實驗小助手小強走進實驗室,和老師一直檢查每個實驗桌上的藥品儀器是否齊備,走到某組的時候,看到了一個不和諧的音符(如圖3)。

此情此景,你首先會想到的是[CD#5],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CD#10]。

你有什么方法能證明你的猜想呢?

接下來,就不是簡單的知識回顧,而是根據學生的方案提供藥品、儀器讓學生自己進行實驗,從而歸納出以下知識:

3.如何證明NaOH溶液只是部分變質(即樣品中是否還有[CD#5])

(1)向樣品中滴加無色酚酞溶液,酚酞溶液變紅,證明NaOH溶液部分變質,這個結論是否正確[CD#5];這是因為:。

(2)先向樣品中滴加適量的Ca(OH)2溶液,待沉淀完全后,再向上層清液中滴加無色酚酞溶液,酚酞溶液變紅,證明NaOH溶液部分變質,這個結論是否正確[CD#5];這是因為:。

(3)正確的證明方法是。

學生通過自主實驗解決身邊的化學問題,既復習了酸、堿、鹽的相關知識,也復習了實驗基本技能,更加深了學生對酸、堿、鹽知識的理解。

(三)提高(Improving)

這一階段主要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在復習課的教學中,教師要采用啟發式講授、自學式閱讀和鉆研、小組討論、讓學生對實驗裝置進行改裝、對結論進行論證等多種復習形式,要重視典型例題的分析,培養學生讀題、審題、分析、表達和解題能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習課的效率。在這一階段的復習中,教師可以充分使用現代教育技術,特別是交互式電子白板,通過充分調動學生眼、耳、口、手、腦的多感觀應用,強調學生的情感體驗過程和認知思維活動,激勵學生形成自主學習的習慣。教師還可幫助教師區別對待多種教學方式,記錄和主動評價學生的表現,鼓勵學生參與并跟蹤記錄學生所取得的進展,根據每名學生的需求制作個性化復習方案,并鼓勵學生利用交互式電子白板進行協作與交流,從而提高復習課的復習效率。

總之,中考總復習不是對所學知識的簡單重復和再現,也不是簡單地做一些練習。教師一定要結合自己所教班級的實際情況,應用CPI策略,靈活運用方法和手段,讓學生在復習課中“活過來”“動起來”,從而提高化學復習課的效率。

參考文獻:

篇(2)

九年級化學復習提綱第一單元 走進化學世界一、探究空氣中二氧化碳含量和與二氧化碳相關的問題。

(1)怎樣檢驗二氧化碳? (2)怎樣證明吸入的空氣中二氧化碳含量比呼出的氣體低?

(3)如何證明蠟燭的組成中含有碳、氫元素?

二、藥品的取用

(1)如何取用密度較大的塊狀固體藥品?如何取用粉末狀固體藥品?沒有說明用量一般取多少?

(2)用細口瓶向試管中傾倒液體時應注意哪些問題?

(3)量筒應該怎樣正確讀數?如果采用了俯視或仰視讀數測量值與真實值的關系?如何準確量取一定體積的液體?(4)如何稱取粉末狀的藥品或易潮解的固體?用天平如何稱量未知質量固體或定質量固體?砝碼和游碼應按什么樣的順序使用?如果藥品和砝碼的位置顛倒,且使用了游碼,能否知道藥品的實際質量?

三、物質的加熱

(1)如何正確地點燃或熄滅酒精燈?灑出的酒精在桌面上燃燒,應如何處理?它的火焰哪一部分溫度最高?怎樣證明這一點?(2)加熱試管里的液體或固體時,分別應注意哪些問題?兩者有何區別?

(3)給藥品加熱時,發現試管炸裂,可能原因有哪些?

四、藥品和儀器的處理

(1)玻璃儀器洗滌干凈的標志是什么?如何放置?(2)實驗后藥品能否放回原瓶?

第二單元 我們周圍的空氣一、空氣的主要成分及作用

空氣中主要含有哪些氣體?每種氣體分別有哪些用途?

二、實驗探究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

(1)燃燒匙中一般放什么物質?給物質的量有什么要求?目的是什么?

(2)能否用木炭、硫磺代替紅磷?為什么?能否用鋁箔、鐵絲來代替紅磷?為什么?如用木炭來做實驗,又如何改進實驗?

(3)產生什么實驗現象?得到什么結論?實驗原理是什么?

(4)若測定的氧氣的體積分數明顯偏小,有哪些可能原因?

三、大氣污染物的來源和危害

空氣中的污染物主要有哪些?原因是什么?空氣被污染后會造成什么危害?

四、能從組成上區分純凈物和混合物

純凈物和混合物有什么區別?例舉幾種常見的混合物?

五、化學變化的基本特征

物理變化與化學變化有什么區別?如何判斷“硫在氧氣中燃燒”屬于化學變化?

六、化合反應 氧化物

什么叫化合反應?化合反應有什么特點?例舉幾個化合反應?什么叫氧化物?學會識別氧化物

七、探究S、Al的燃燒有關問題

(1)S在空氣中燃燒和在氧氣中燃燒的現象有什么不同?說明什么?

(2)Al燃燒時,火柴在什么時機插入集氣瓶中,為什么?集氣瓶底部為什么要放些細紗?

八、分解反應

什么叫分解反應?分解反應有什么特點?例舉幾個分解反應?

知道催化劑的重要作用催化劑在化學反應中能起到什么作用?如果要證明MnO2是某個反應的催化劑,需要做哪些實驗?

九、探究氧氣的實驗室制法

(1)有三種方法制取氧氣,原料分別是什么?反應原理分別是什么?三種方法的優缺點?

(2)用KMnO4制取氧氣的裝置需要哪些儀器?如何檢查該裝置的氣密性?

(3)用KMnO4制取氧氣時,綿花的作用?試管口為什么略向下傾斜?什么時候開始收集?為什么?結束時,如何操作?為什么這樣?

十、探究碳和鐵的燃燒

(1)在空氣和純氧中的現象分別是什么?

(2)為什么木炭點燃后要緩緩插入集氣瓶中。

(3)鐵絲為什么要盤成螺旋狀?如未發現“火星四射”的現象,原因有哪些?分別應如何改進?

(4)通過上述實驗得出氧氣的什么化學性質?

十一、本單元的反應符號表達式

(1)碳、硫、磷、鋁、鐵分別與氧氣反應符號表達式?

(2)實驗室制取氧氣的三個反應符號表達式?

第三單元 自然界的水一、水的組成

根據什么現象可以推斷出水是由氫、氧兩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

二、單質和化合物

單質和化合物有什么相同點?有什么不同點?要學會區別?各舉幾個例子,并寫出化學式?

三、認識物質的微粒性

構成物質的粒子有哪幾種?它們之間存在什么關系?

四、探究分子的性質

分子的特征有哪些?列舉幾個實例證明分子是不斷運動的?列舉幾個實例證明分子間有間隔的?

五、水的凈化

(1)純水與天然水的區別是什么?硬水與軟水的區別是什么?

(2)有哪些凈化水的操作?凈化程度最高的是何種操作?

(3)明礬和活性炭的凈水的原理分別是什么?

(4)什么樣的混合物可以用過濾的方法進行分離?過濾的操作要領“一貼兩低三靠”的含義是什么?

六、水污染

水污染的主要來源是什么?應如何防治?

七、節約用水

認識節約標志,列舉生活中常見的節約用水的做法?

第四單元 物質構成的奧秘一、原子的構成

(1)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電子的構成?

(2)原子是由哪幾種粒子構成的?它們是怎樣構成原子的?為什么整個原子不顯電性?原子的空間分布和質量分布分別有什么特點?

二、記住一些常見元素的名稱和符號

三、知道元素的簡單分類

元素可以分為哪三類?分類的依據是什么?不同類別的元素的最外層電子數和化學性質各有什么特點?

四、能根據原子序數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指定的元素,如:8、18、28、38、48等

五、形成“化學過程中元素不變”的觀念

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和質量是否改變?微觀原因是什么?

六、核外電子

初步認識核外電子在化學反應中的作用,為什么說最外層電子數決定元素的化學性質?

七、原子與離子

知道同一元素的原子和離子可以相互轉化。如:Na與Na+、S與S2-如何相互轉化?在轉化過程中,質子數、中子數、最外層電子數變化情況?知道離子是構成物質的微粒,NaCl是由什么粒子構成的?

八、說出幾種常見元素和原子團的化合價

K、Na、Ca、Zn、Mg、Cl、Al、SO4、OH、NO3、NH4、CO3等。

九、能用化學式表示常見物質的組成

(1)根據俗名寫化學式;(2)根據用途寫化學式;(3)根據化合價寫化學式。

十、能利用相對原子質量、相對分子質量進行物質組成的簡單計算

(1)計算相對分子質量;(2)計算元素間的質量比;(3)計算某一元素的質量分數;

(4)根據計算來確定有機物的組成中除C、H元素之外是否含有氧元素;

當 M有機物 等于 MH +MC 不含有O元素;

大于 MH +MC 含有O元素;差值即為氧元素的質量。

十一、能懂商品標簽上的物質成分及含量

(1)要注意標示的是物質的質量還是元素的質量,如:加鈣鹽CaCO3-Ca,加碘鹽KIO3-I;

(2)要注意標示的單位質量與所給的質量或體積單位是否一致。

十二、能根據某種氮肥包裝袋或產品說明書標示的含氮量推算它的純度

(1)標示的含氮量 實際含氮量(不純)

根據化學式計算含氮量 理論含氮量(純)則純度=實際含氮量/理論含氮量×100%

(2)判斷廣告其真實性

若標示的含氮量 大于 理論含氮量 則是虛假廣告。

十三、平均值問題

兩種不等量物質混合,所得實際結果必介于兩種之間。

第五單元 化學方程式一、認識質量守恒定律,認識常見反應中的質量關系

(1)鐵釘生銹后質量為什么增加?

(2)高錳酸鉀加熱一段時間后,剩余固體質量為什么減少?

二、用微觀的觀點對質量守恒定律作出解釋

(1)知道質量守恒的微觀原因?

(2)會推斷未知物質的化學式(注意有無系數)

三、探究化學反應中的質量關系

在什么情況下,必須在密閉體系中進行實驗。

四、能正確書寫簡單的化學方程式

(1)查化學式 --- 根據化合價;

(2)查配平 --- 數原子數,尤其氧原子;

(3)查條件和箭頭 ---- 根據所學知識或題目所給信息。

五、能根據化學方程式進行簡單的計算

(1)化學方程式的配平必須要查;

(2)比例式必須要列;

(3)設答必須要完整;

(4)單位,x---不帶單位,數字---必須帶。

第六單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一、認識物質的多樣性

(1)碳的單質:金剛石、石墨、C60、碳納米管;認識同種元素可以形成不同單質;

(2)無定形碳:木炭、活性炭、焦碳、碳黑的特性和用途;

(3)金剛石和石墨性質有什么顯著的特點?主要原因是什么?分別有什么用途?

二、初步學習實驗室制取CO2

(1)用什么藥品?固體能否選用CaCO3或Na2CO3粉末?液體能否選用稀鹽酸或稀硫酸?原理是什么?用什么裝置?

(2)依據什么選擇發生裝置和收集裝置?常見的發生裝置有哪些?常見的收集裝置有哪些?

(3)如何進行氣體的檢驗和驗滿、驗純(可燃性氣體)?

三、知道自然界的氧和碳循環 ,如何實現?

四、溫室效應

知道溫室效應的成因和防治;注意與空氣污染、酸雨污染的防治區別。

五、探究CO2的主要性質及其用途

(1)CO2的物理性質有哪些?如何通過實驗來說明?由此性質決定它有什么用途?

(2)探究CO2與水、澄清水灰水反應,學會設計實驗說明CO2既不能燃燒也不能支持燃燒?由此性質決定它有什么用途?

六、知道CO的主要性質及其用途

1)物理性質有哪些?(2)化學性質有哪三個?(3)如何檢驗CO?

七、本單元的化學方程式之間聯系要熟練掌握。

第七單元 燃料及其利用一、認識燃燒、緩慢氧化和爆炸的條件及防火、滅火、防爆炸的措施

(1)燃燒的條件及可燃物燃燒的條件; (2)緩慢氧化的條件 (3)爆炸發生的條件;

(4)防火滅火的原理和方法; (5)防爆炸的措施(列舉實例)

二、實驗探究燃燒的條件

(1)與氧氣接觸,溫度達不到著火點;(2)溫度達到著火點,不與氧氣接觸;(3)兩者皆滿足

三、控制變量法證明的必要條件,例:A、B、C三個條件;

具備B、C,不具備A,不成立,說明A是必要的; 具備A、C,不具備B,不成立,說明B是必要的;

具備B、A,不具備C,不成立,說明C是必要的;

同時具備A、B、C,成立,說明ABC同時具備時,結論就可以成立;例:鐵生銹,銅生銹;

四、燃料有關問題

石油的幾種產品及主要用途(汽油、柴油、液化石油氣等);知道石油是由沸點不同的有機物組成的混合物;了解我國能源和資源短缺的國情;知道化石燃料是人類重要的自然資源;形成?利用?主要組成元素?所屬物質類別?了解使用H2、CH4、C2H5OH、液化石油氣、汽油、煤等燃料對環境的影響?懂得選擇對環境污染較小的燃料;認識新能源開發的重要意義。

五、認識燃料完全燃燒的重要性:意義?不完全燃燒的后果?措施?

六、本單元有關的反應化學方程式要熟記

第八單元 金屬和金屬材料一、了解金屬的物理性質,能區分常見金屬和非金屬(實驗探究金屬的物理性質,金屬有哪些區別于一般非金屬的物理性質?舉例說明金屬具有導電性、導熱性、延展性、硬度大、熔點高等性質?列舉常見的金屬之最。

二、認識金屬材料在生產、生活和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

從性質決定用途的觀點出發,列舉金屬的用途。了解常見金屬的特性及用途;如:Cu、Fe、Al。

三、認識加入其他元素可以改良金屬的特性

舉例說明在金屬中加入其它元素可以改變金屬的性能。

四、知道生鐵和鋼等重要的合金

生鐵和鋼的主要區別是什么?”百煉成鋼“蘊涵著什么化學知識?列舉常見的生鐵和鋼制品。

五、知道常見金屬與氧氣反應

從”金屬與氧氣反應的難易程度不同“的觀點出發舉例說明金屬的活動性不同。

六、能用金屬活動性順序表對有關的置換反應進行簡單的判斷,并能解釋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現象

(1)回憶金屬活動性順序表

(2)能否用鋁鍋長時間盛放食醋,為什么?

(3)天然水中溶解有一些鐵鹽,為什么新買來的鋁鍋燒開水后,在水面會留下一道黑色的印痕?

(4)農業上常用硫酸銅溶液和熟石灰來配置農藥波爾多液,為什么一般選用木通而不用鐵銅來配制?如何檢驗配好的波爾多液是否含有硫酸銅?

七、實驗探究酸溶液、鹽溶液跟金屬發生置換反應的規律

(1)金屬與酸溶液的置換反應:對金屬的要求?對酸溶液的要求?

(2)金屬與鹽溶液的置換反應:對金屬的要求?對鹽的要求?置換與被置換的順序:

Zn Fe 與CuSO4反應,置換時---先強后弱,所以Zn 先與CuSO4反應;

Fe 與Cu(NO3)2、AgNO3混合溶液反應,置換時---先弱后強,所以Fe先與AgNO3溶液反應

八、知道一些常見金屬的礦物

有哪些常見的鐵礦石和鋁礦石,寫出它們主要成分的化學式。

九、了解金屬銹蝕的條件,討論防止銹蝕的方法

(1)鐵生銹與氧氣和水有關,如何設計實驗證明?

只與水接觸,不與氧氣接觸,不生銹,說明:生銹與氧氣有關,氧氣必不可少;

只與氧氣接觸,不與水接觸,不生銹,說明:生銹與水有關;水必不可少

同時與水和氧氣接觸,生銹,說明:生銹的條件是:氧氣和水兩個必不可少。

(2)防止銹蝕的原理?方法?說出幾種具體做法?

十、了解從鐵礦石中鐵還原出來的方法(用實驗方法將鐵還原出來)

(1)煉鐵的原理;(2)方程式?(3)實驗:步驟,現象,尾氣處理;

十一、知道廢棄金屬對環境的污染,認識回收金屬的重要性

(1)廢電池隨意丟棄對環境有什么影響?

(2)回收廢棄金屬具有什么重要的現實意義?

第九單元 溶液一、認識溶解現象,溶液的組成與特征;

二、知道水、酒精、汽油等是常見的溶劑(如何用簡單的方法將衣服上的油污洗去)

三、能說出一些常見的乳化現象

(1)舉例說明乳化現象;(2)用洗滌劑去油污與用汽油去油污的原理有什么不同?

四、了解溶液在生產和生活中的重要意義

(1)化工生產與化學實驗;(2)無土栽培的營養液;(3)醫療上各種注射液

五、知道一些物質在水溶液中是以離子的形式存在的

蔗糖溶液和食鹽水中溶質分別以什么形式存在?

六、探究NaCl NH4NO3 NaOH 溶解時的溫度變化

為什么物質溶于水后會使溶液的溫度表現不同的變化?溫度的變化有哪幾種情況?各舉一個典型的例子?

七、了解飽和溶液

(1)了解飽和溶液和不飽和溶液有什么區別?如何判斷溶液是否飽和?

(2)一瓶接近飽和的NaCl /KNO3 /Ca(OH)2溶液分別可以采用什么措施變成飽和溶液。

八、了解溶解度的涵義?查看溶解度性或溶解度數據繪制溶解度曲線?

(1)什么叫溶解度?“20攝適度,KNO3的溶解度為31.6g”的含義是什么?

(2)溶解度曲線上橫坐標和縱坐標的含義分別是什么?A、B兩條交于一點,交點的含義是什么?

(3)溫度對固體溶解度的影響可分為哪三種情況?各舉一個例子?

九、知道氣體溶解度及其影響因素

(1)氣體的溶解度受哪些因素的影響?舉例說明?

(2)20攝適度,O2的溶解度為0.031表示什么意義?

十、了解結晶現象,膽礬晶體的形成,海水制鹽?

(1)常見的結晶方法有哪些?分別適用于什么類型的溶液?

(2)如何將KNO3和少量 NaCl的混合物中分離出較純凈的KNO3晶體?

(3)過濾和結晶這兩種分離固體混合物的方法分別適用于什么樣的混合物?

十一、初步學會配制一定質量分數的溶液

(1)需要哪些儀器?主要步驟?

(2)固體作溶質和液體作溶質(或濃溶液稀釋)的區別?

十二、能進行溶質質量分數的簡單的計算

(1)溶質質量分數=溶質質量/溶劑質量x100%;

(2)稀釋:溶質質量不變

M濃 x濃% = M稀 x稀% 或 M濃 x濃% = (M濃 + M水 )x稀%

(3)與方程式的綜合計算

反應后溶液質量 = 反應前溶液質量(不含不溶性雜質)+-生成氣體質量-生成沉淀質量

第十單元 酸和堿一、會用酸堿指示劑檢驗溶液的酸堿性(或試驗某些植物花朵汁液在酸性和堿性溶液中的變化)?

(1)常用的酸堿指示劑有哪兩種?它們遇酸性或堿性溶液分別顯示什么顏色?

(2)什么樣的花朵汁液適合做酸堿指示劑?

二、認識酸堿的腐蝕性

(1)酸和堿都有不同程度的腐蝕性;

(2)濃H2SO4和NaOH不慎沾到皮膚上或衣服上應如何處理?

三、初步學會稀釋常見的酸或堿溶液:如何稀釋濃硫酸?

四、實驗探究酸的重要性質和用途

(1)鹽酸、硫酸的主要性質和用途:探究濃鹽酸的揮發性?造酒時調節酸度,為何使用稀硫酸,而不用鹽酸?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為何不用濃鹽酸?

(2)鹽酸的用途有哪些?

(3)學會探究濃硫酸的吸水性?濃硫酸的用途有哪些?O2、H2、CO2、CO、NH3、CH4是否都能用濃硫酸做干燥劑?

(4)稀鹽酸和稀硫酸的共同的化學性質有哪些?與酸堿指示劑;與活潑金屬;與金屬氧化物;與堿;與某些鹽;為什么它們具有相似的化學性質?

五、實驗探究堿的主要性質和用途

(1)實驗探究NaOH固體的吸水性?NaOH固體的用途?O2、H2、CO2、CO、NH3、CH4是否都能用NaOH做干燥劑?

(2)NaOH和Ca(OH)2的俗稱,Ca(OH)2的用途?使用NaOH應注意什么?

六、學會通過實驗探究NaOH和Ca(OH)2的化學性質?

(1)與指示劑;(2)與酸;什么叫中和反應?(3)與某些非金屬氧化物;(4)與某些鹽;為什么它們具有相似的化學性質?

七、知道酸堿性對生命活動和農作物生長的影響

(1)了解溶液的酸堿性在實際生產和生活中有哪些重要意義?

(2)中和反應在實際生產和生活中有哪些應用?如:胃酸過多,如何治療?如何處理廢液中硫酸?被蚊蟲叮咬如何處理?

八、會用PH試紙檢驗溶液的酸堿性

(1)如何用PH試紙測試溶液或土壤的酸堿性?

九、熟練掌握本單元的化學方程式。

第十一單元 鹽 化肥一、了解NaCl、Na2CO3、NaHCO3、CaCO3等鹽的名稱、俗稱以及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

二、學會粗鹽提純,粗鹽提純過程中蒸發操作需要哪些儀器?步驟?都要用到哪個儀器?蒸發什么時候停止加熱為什么?

三、如何檢驗CO32-?常見的沉淀有哪些?

四、初步認識常見的復分解反應,能用于解釋與日常生活相關的一些現象

(1)復分解反應在什么條件下可以發生?

(2)學會判斷一些物質能否發生復分解反應?

五、知道一些常見化肥的名稱和作用

(1)植物生長需求量較大的幾種元素是什么?

(2)氮肥/磷肥/鉀肥的作用分別什么?什么叫復合肥?舉幾例?

(3)如何鑒別氮肥/磷肥/鉀肥?

六、認識合理使用化肥、農藥對保護環境的重要意義;不合理使用會帶來什么樣的環境問題?應該采取什么措施?

第十二單元 化學與生活一、了解對生命活動具有重要意義的有機物,如:糖、淀粉、油脂、氨基酸、蛋白質、維生素等。

(1)糖類、油脂、蛋白質、維生素的生理功能分別是什么?哪些食物富含糖類或油脂或蛋白質或纖維素?

(2)氨基酸在體內的作用是什么? (3)淀粉的代謝過程。

二、知道某些物質(CO、甲醛、黃曲霉毒素有損人體健康,認識掌握化學知識能幫助人們抵御有害物質的侵害。

(1)CO如何使人中毒? (2)甲醛使人中毒的原因是什么?

(3)黃曲霉毒素使人中毒原因是什么?

三、了解某些元素如:Ca、Fe、Zn、I、F等對人體健康的作用

人體缺乏Ca、Fe、Zn元素對人體分別有什么影響?

四、初步認識在化學科學的發展在幫助人們戰勝疾病與營養保健方面的重大貢獻

五、能從組成上區分有機物和無機物。列舉生活中一些常見的有機物,認識有機物對人類生活的重要性。

六、了解常見的合成纖維、塑料、合成橡膠及其應用;了解合成材料對人和環境的影響;認識新材料的開發與社會發展的密切關系。

上一篇: 組織演講材料 下一篇: 成人護理本科畢業總結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欧洲亚洲国产Av大全 | 一本综合九九国产二区 | 亚洲区自拍偷拍视频 | 天堂久久久亚洲国产一区 | 五月婷婷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 日本中文字幕在线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