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3-01 05:04:12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扶貧日活動匯報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移民局駐古樓鄉富強村幫扶工作隊
2018年7月27日
根據縣脫貧攻堅領導小組關于印發《安化縣決戰決勝脫貧攻堅“一月一主題”活動實施方案》的通知和《脫貧攻堅領導小組會議紀要》[2018]1號文件精神,7月份為全縣產業發展推進月。為使富強村產業幫扶更上一個臺階,我幫扶工作隊認真對照《關于推進龍頭企業參與“千企幫千村”扶貧行動的服務態度通知》和《關于開展貧困村項目覆蓋“清零”行動的通知》主動聯系鄉黨委政府,向牽頭單位匯報富強村目前產業發展的情況,根據富強村產業發展的實際展開如下工作。
一、嚴格落實移民局“家庭副業精準扶持”項目。
“家庭副業精準扶持”項目是移民局2015年在古樓鄉烈溪村整村推進的產業扶持項目,當時投資15萬元對烈溪村新養的畜類、禽類和新種的中藥材、小水果進行補助,此項目主要是根據群眾種、養的規模進行獎補,主要目的是提高群眾發展產業的動力,鼓勵貧困戶勤勞致富。2017年烈溪村與三青村和蒙棋村合并為富強村后,按照原方案移民局又相繼投資20萬元對三青片和蒙棋片實施“家庭副業精準扶持”項目,此項目共補助受益貧困戶70余戶170余人,最高補助4000元,最低補助200元。
二、迅速跟進村集體經濟收入“光伏發電”項目。
富強村是2017年退出村,去年納入“光伏發電”序列,年底也有了5萬元的集體經濟收入,但我工作隊在側面了解到“光伏發電”收停的消息,我工作隊立即前往發改局和扶貧局咨詢情況。扶貧局表示光伏發電已并網,正準備驗收,發電產生效益后根據產生的效益分紅。
三、根據脫貧攻堅領導小組會議紀要精神,與黨委政府研究“扶貧車間”項目落實。
我工作隊收到縣脫貧攻堅領導小組關于印發《安化縣決戰決勝脫貧攻堅“一月一主題”活動實施方案》的通知和《脫貧攻堅領導小組會議紀要》[2018]1號文件后,認真學習了文件精神,并及時與政府溝通,向牽頭單位匯報,牽頭單位移民局表示支持村“荷馨生態種養合作社”成立扶貧車間,帶動部分貧困戶以土地流轉、入股分紅和務工的形式增加收入;另外,鄉黨委政府已對富強村進行了扶貧車間務工人員的摸底,準備引進外來企業在富強村建立扶貧車間,具體由政府和村委實施,富強村已報名47人其中貧困戶13人。
四、與黨委政府一起研究落實“產業清零”行動項目。
“掛村包戶”脫貧責任制替代傳統結對掛鉤
“沒想到供電公司老總直接到俺家來解決生活困難?!?016年4月中旬,宿城區陳集鎮陸圩村低收入戶張德志家迎來了特殊的客人,宿遷供電公司總經理孫大雁給他家送來了慰問金,還幫他找到一份有穩定收入的工作。
2016年 4月至5月期間,像張德志這樣有能力脫貧的10.1萬戶低收入戶都和全市各級機關企事業單位的干部職工結成了“親戚”,在小康路上攜手并進。
宿遷市扶貧辦楊彩林主任表示,結對掛鉤幫扶是近些年扶貧工作的傳統做法和有效手段,但在操作中也還存在主體不明、責任不清、應付交差等現象。2016年開始,宿遷市建立了機關企事業單位“掛村包戶”脫貧責任制,把“掛村、包戶、派第一書記”作為“十三五”時期集中力量緩解相對貧困、促進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徑。
為了更好地推進精準脫貧,宿遷市獨創了全員參與、全程幫扶、全責落實的“三全”工作法。要求以單位為責任主體,做到機關企事業單位全部參加,全市6.4f機關企事業單位干部職工進村入戶,與10多萬有勞動能力的扶貧開發戶結對幫扶;各單位“掛村包戶”幫扶時間為五年,做到村居新“八有”不達標,工作不脫鉤;低收入農戶不脫貧,幫扶不松手。低收入農戶先期脫貧的,也要“扶上馬、送一程”;由“掛村包戶”責任單位全面負責掛鉤村的各項脫貧任務,建立健全“掛村包戶”工作責任制,在確保逐年達標的基礎上,于規定時間內全面完成脫貧任務。建立“掛村包戶統一活動日”制度,每雙月第一個周末必登門走訪。第一書記每月駐村工作時間20天以上,真正脫崗下基層、脫產駐村組。
“掛村包戶”關鍵在于“精”和“準”
“俺們村有的溝渠多年沒有疏通了?!彼捱w市水務局局長鄭干先在掛鉤村進行調研時得到了這樣的信息后就立即組織對該村的溝渠進行了清理,解決了當地村民耕地用水,提高了抗澇能力。
宿遷市圍繞“掛村包戶”制度有效推進,先后組織開展了“掛村包戶活動周”“服務三夏、扶貧助困”等活動,共投入幫扶資金2.89億元,實施幫扶項目1821個,組織開展技能培訓466期,培訓人數3.82萬人,幫助轉移就業人數2.17萬人,干部職工“包戶”資助達4926.8萬元。
楊彩林表示,精準識別是精準扶貧的重要前提,摸清底數,才能出實招、做硬功,才能做到因人因地施策、因貧困原因施策、因貧困類型施策。而“掛村包戶”活動正是策應了精準扶貧的“精”和“準”二字,在活動周期間,所有參與扶貧的干部職工都同鄭干先一樣,腳踏實地到幫扶村、幫扶對象家中,與村干部、幫扶對象面對面交流,了解問題所在,力爭為村民解決實際問題。
第一書記村里認“親戚”
“村里的健身設備是潘書記給安裝的、村里4公里水泥路是潘書記給鋪的、600多米防滲渠也是潘書記給建的,就連我家孩子上學的學費都是潘書記幫忙給解決的,這樣的第一書記真是幫我們這些貧困戶排憂解難,真的是像親戚一樣實實在在地為我們辦事!”宿遷市宿豫區仰化鎮劉澗村低收入農戶王兆忠對記者說。
王兆忠口中的潘書記是宿遷市水務局派駐宿豫區仰化鎮劉澗村第一書記潘雙劍,自2016年4月份進駐村里后,他堅持每天到村工作,已爭取后方單位投入21.6萬元購置2臺秸稈還田機,幫助村集體實現年增收6萬元,并協調70萬元修建2公里道路和防滲渠,解決群眾出行難和土地灌溉問題。明年,還將幫村里新鋪10里防滲渠和6里水泥路,還要把全村排澇溝都修整一遍。村民王兆忠就是潘書記的包戶“親戚”。
截至2016年底,宿遷市共安排751家機關企事業單位、6.4萬干部職工參與“掛村包戶”,幫扶10.1萬戶扶貧開發戶、38.1萬低收入人口。
暗訪視頻 揭丑空話扶貧
2016年7月29日,宿遷市舉行市級機關企事業單位“掛村包戶”工作匯報會,從145家市級“掛村包戶”機關單位中隨機抽取14家單位發言。
14家單位領導發言后,會場上播放了一段暗訪視頻。“有沒有人上門來幫扶你們?有沒有幫扶手冊?有沒有跟你講過?”面對暗訪人員的提問,宿城區中揚鎮嶺橋村張女士連聲回答:“不知道,沒有,沒有!”
匯報會現場這段暗訪視頻令多家沒有實現既定工作目標的單位負責人臉紅,也讓一些匯報工作時所說“有計劃、有實施辦法、有成效”的成績匯報變成了“空話扶貧”。
原來2016年7月20日至22日,宿遷隨機抽取8個市級機關單位、16個縣級機關單位、8個鄉鎮13個機關單位、24個村、332戶低收入農戶進行暗訪督查。
扶貧濟困,積德行善。20xx年10月17日是全國首個扶貧日,開展扶貧日活動,對大力弘揚中華民族扶貧濟困,人心向善的傳統美德,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構建政府市場社會協同推進扶貧開發的工作格局都將發揮積極的帶動作用,產生積極的社會影響。為此,我鄉全面部署,廣泛動員,積極開展活動?,F將扶貧日活動開展情況總結匯報如下:
二是積極響應,開展活動,在三個扶貧村組織村兩委干部對本村范圍內扶貧戶開展走訪慰問,宣傳國家扶貧政策,引導社會各界關注扶貧、關愛困難群體,關心扶貧事業。
總之,我鄉扶貧日活動已告一段落,工作扎扎實實,取得了顯著成績,我們將認真總結,發揚成績,努力做好全鄉今后扶貧工作。
一、組織領導
為了活動的有效開展,2019年10月16日我行根據文件要求結合我行實際情況制定了“*****村鎮銀行金融精準扶貧”宣傳活動方案并成立了活動領導小組,負責此次活動的組織實施。
組 長:行長
副組長:
成 員:
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我行綜合管理辦公室,由辦公室具體負責實施方案制定、組織實施、情況匯總等工作,其他部室要協調調配人員積極配合活動辦公室的宣傳工作。
辦公室主任:
辦公室成員:
二、活動過程
1、籌備階段:2019年10月15至10月16日為本次“金融精準扶貧”宣傳活動籌備階段,我行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明確宣傳小組人員及工作職責,制定具體的活動方案并進行周密安排和部署,印制宣傳折頁和展板等為宣傳活動后續開展做好準備。
2、實施階段:2019年10月17日至10月31日。
(1)10月17日至10月31日,為“金融精準扶貧”宣傳服務活動時間,我行以“聚焦金融精準扶貧、攜手邁進小康社會”等為主題,開展金融精準扶貧宣傳活動,以營業網點為宣傳陣地,通過粘貼宣傳海報、LED滾動展示活動宣傳標語、擺放金融扶貧知識宣傳品等形式,持續開展“金融精準扶貧”宣傳活動。
(2)開展集中宣傳活動:10月17日我行積極響應人民銀行*****支行的宣傳部署,選派人員按照《中國人民銀行*****支行2019度金融扶貧宣傳活動方案》要求,與克旗地區的金融保險機構在經棚鎮政府廣場聯合開展了“10·17 全國第6個扶貧日邀您一起 扶貧濟困”集中宣傳活動,宣傳活動現場各金融機構工作人員及政府扶貧部門為現場群眾發放了大量宣傳折頁等材料。
為了進一步做好健康扶貧政策宣傳,***衛生院于9月4日召開了健康扶貧宣傳月活動啟動會,會議由院長***主持,在會上,院長對健康扶貧政策宣傳月工作進行了全面的安排部署,要求各包村包片人員要結合鄉村醫生深入到村、到戶,結合開展健康履約服務、下鄉義診和公共衛生體檢等活動,全面開展健康扶貧政策宣傳活動,詳細把“先診療、后付費”、“一站式報銷結算”、“大病集中救治”和“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等內容,宣傳救治報銷程序和所需提交資料等應知問題給廣大群眾,特別是建檔立卡貧困人員講解清楚,讓其知曉并了解健康扶貧政策,為他們解決就醫提供政策保障。
并組織安排各村衛生室工作人員通過張貼健康扶貧政策宣傳欄、發放宣傳資料、播放健康扶貧政策視頻和廣播音頻等方式向群眾宣傳健康扶貧政策知識。
“三個一”活動方案下達后,我辦立即組織全體干部職工傳達學習,深刻領會上級有關要求,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上級的決策部署和工作要求上來,精心組織開展。活動開展前,進一步組織相關政策法規的學習,重點學習我市農業產業發展扶持政策,雨露計劃,易地扶貧搬遷等惠民政策,深入貧困戶宣傳貼息貸款、入股分紅、產業扶持、危房改造、異地搬遷、教育幫扶、就業培訓、脫貧獎勵等各項政策,把各項政策措施宣傳到位,落到實處,確保用好1000元產業啟動資金撬動產業發展。并對規范填寫《幫扶手冊》做進一步培訓和要求。
二、登門入戶,加強溝通
全面落實每周三、周四統一幫扶日活動,使干部走訪貧困戶成為常態。干部與貧困戶一起吃飯拉家常謀發展,拉近關系,激勵信心。
三、共同勞動,謀劃發展
1、及早謀劃,明確產業發展要求。
我辦定期不定期召開扶貧工作會議,除傳達學習各項政策外,每位干部匯報各自幫扶戶具體情況,對照“八有一超”探討幫扶措施。按照目前實際情況,幫扶貧困戶中除一戶孤寡老人住房不穩固外,其它均基本達到“八有一超”的要求,幫扶工作著力于增加收入。將貧困戶分為三類,一是全家外出打工,通過勞務輸出獲得穩定收入脫貧;二是沒有勞動能力的孤寡老人,落實低保和安居兜底工程;三是有勞力在家的,至少發展一項農業產業。目前,有勞力在家的貧困戶,除了傳統糧食油料作物種植外,都有一項以上特色產業,有養牛,養豬,種辣椒,竹編等。通過本次活動落實1000元產業啟動資金扶持,又增加蘄艾種植新項目。
2、加強調研,因勢利導發展辣椒種植
念浩村水源缺乏,旱地多,水田少且為沒有灌溉條件的望天田,自然條件較為惡劣。調研中發現,念浩村有種植辣椒的歷史。念浩地處鋁土礦區,旱地土壤夾雜著雞蛋大的鋁土礦,三分石七分土,土地貧瘠,但疏松透氣性好,利于根系穿插,種植辣椒不易漚根爛根,病害較少。并且辣椒種植勞動強度較輕,留守老人小孩都能參與,貧困戶易于接受。我辦因勢利導,年初就著手動員貧困戶種植辣椒。2017年,有勞動力在家的貧困戶都種植1畝左右的辣椒。干部與貧困戶共同勞動,技術指導。為了克服今年前期雨水過多造成的不利影響,干部自掏腰包,分兩次購買價值450元的農藥贈送給貧困戶及時施用。目前,辣椒長勢較好的有李奎、阮志高等戶,市場收購價3.0-3.2元/斤,預計效益可觀。如80歲的孤寡老人阮承沖,以前只靠低保、養老等各類補貼解決溫飽問題。2017年種植辣椒一畝,8月底初產,每天收幾斤,每個趕集日可賣幾十到一百元。盛產后每個集日收入一、二百元,一畝辣椒預計可增加收入3000元。通過力所能及的勞動極大地改善了生活,更有尊嚴。2018年,我們將引導農戶總結技術經驗,適度擴大規模,加大投入,提高管理水平。
三、存在的問題。
鎮共有3個建檔立卡貧困村(村、、),幫扶單位13個,幫扶責任人476人,經2019年第一、第二、第四季度貧困戶動態調整(自然變更涉及64戶69人,出列1戶2人),目前全鎮貧困戶553戶1720人(2016年脫貧47戶149人,2017年脫貧133戶479人,2018年脫貧304戶930人,2019年脫貧61戶147人,2020年預脫貧8戶15人),監測戶8戶25人,低保戶131戶385人,五保戶23戶23人,兜底戶26戶60人,殘疾人155戶168人(其中困難殘疾人52戶65人),孤兒2戶2人。
二、工作開展情況
(一)堅持上下聯動,精準數據信息。
一是規范完善基礎信息資料。按照縣扶貧辦的安排,9月20日至今,我們先后召開3次幫扶單位和第一書記基礎信息“回頭看”工作會議,并抽調專人成立扶貧工作資料組,利用半個月時間,對全鎮553戶貧困戶一戶一檔資料和鎮村資料進行了建立完善。期間,對資料完善情況,入戶開展了兩次督查。二是扎實開展“五看六問三評估”活動。通過走訪入戶共梳理出貧困戶環境臟亂差、數據不精準、政策宣傳不到位、貧困戶內生動力不足、幫扶人入戶次數少等5方面問題,目前已全部整改完成,并形成了鎮、村、戶小結書面資料。三是積極注冊社會扶貧。目前共注冊愛心人士319人,貧困戶305人。
(二)聚焦問題短板,實現“五個保障”。
一是產業發展有保障。通過邀請專家研判和深入實地調研,鎮黨委、政府科學規劃產業布局,助力脫貧攻堅。在、等村發展花椒3000畝,7月份組織村干部和部分貧困戶到韓城參觀學習種植技術,12月份,邀請韓城花椒局專家到林間田地為群眾實地演示花椒修剪技術。目前全鎮已吸收20戶貧困戶參與種植管理,預計每畝可增收6000元。不斷擴大村玫瑰園種植規模,在原基礎上再發展一百畝,吸引15戶貧困戶參與種植,預計每畝可增收3000元。
二是住房安全有保障。通過走訪、調研、做思想工作,鎮村兩級干部協同,完成了全鎮貧困戶危房改造任務17戶,目前已全部通過驗收。同時,協助財產保險公司,為村、大聶村、南范莊、等村8戶貧困戶辦理了房屋財產險賠償,共計12800元,減少了貧困戶財產損失。
三是學習教育有保障。資助學前教育幼兒13名;小學義務教育寄宿生活補助39名;初中義務教育寄宿生活補助39名;高中助學補助16名;高中生入學資助2名;為40名學生辦理雨露計劃資助;為2名考入二本B類以上大學的建檔立卡學生辦理貧困大學生資助,總計37.28萬元。
四是醫療健康有保障。對553戶1720人貧困戶建立健康檔案。為2名新生兒進行了聽力篩查。為9名貧困婦女進行了兩癌篩查。為80個貧困人口辦理慢性病門診補償4.8萬元。配合鎮衛生院在、村先后開展了3次健康扶貧暖心服務義診活動和健康扶貧政策知識宣傳講座,受益人次100余人次。持續開展健康扶貧雙簽約服務,2019年續簽24戶61人。
五是飲水安全有保障。投資150余萬元,對程官莊、東蔡、、小聶等村的自來水管網進行了改造,保障了群眾的飲水安全。
(三)完善基礎設施,提升農村環境。
鎮黨委、政府在深入調研、廣泛聽取民意的基礎上,為3個建檔立卡貧困村科學選定產業扶貧項目,項目一經敲定,全鎮上下齊心、嚴格倒排工期、明確推進要求、認真監督實施。今年,共投資50萬元,完成了村排水渠改造工程、村道路改造及排水工程和村北環路自來水管網改造工程,確保了道路暢通無阻,群眾飲水無憂。
(四)提高思想覺悟,激發內生動力。
堅持扶貧、扶志、扶智三駕齊驅,推動造血輸血雙管齊下。一是在主題教育中,組織黨員干部入貧困戶開展志愿服務,為貧困戶打掃家庭衛生,讓貧困戶感受到黨和政府的關心關愛,增強致富信心。二是按照“戶均一人技能人”的要求,根據貧困戶就業意向,配合人社局在、程官莊、南范莊、北蘇村、澗西村、村等村開展專業技能培訓6次,參與人數達300人次。通過培訓引導,解決了貧困戶“不會干”的問題。
(五)嚴格人員管理,務求幫扶實效。
我鎮將脫貧攻堅作為全鎮中心工作來抓,鎮機關干部、村干部、幫扶工作隊三支隊伍協同推進扶貧,做到“三個必須”:包村干部包村必須包扶貧;村“兩委”主干匯報工作必須匯報扶貧;幫扶單位負責人和第一書記必須每月參與鎮黨委組織的扶貧工作例會,匯報上月扶貧工作開展情況及存在問題。鎮黨委將脫貧攻堅工作納入各村年終考核內容,今年我鎮對脫貧攻堅工作開展督查2次,各村都能圓滿完成各項工作任務。
三、存在的主要問題
2、明確責任,精心組織。縣召開了重點鄉(鎮)、村負責人參加的專項治理工作會議,具體部署專項治理工作,落實任務,明確責任。要求各重點鄉(鎮)、村加強協調,相互配合,共同做好專項治理工作。
3、分步實施,突出重點。按照組織動員、實施檢查和總結提高三個階段分步實施,重點檢查了扶貧資金是否符合投向和及時足額到位,從五個方面查處和糾正違規違紀行為,全力抓好扶貧資金監管專項治理工作。
4、加強整改,完善管理。認真梳理檔案資料,清查規章制度建設和執行情況。廣泛動員,深入調查,發動群眾參與并聽取群眾意見,找準扶貧資金、項目監管的薄弱環節與突出問題,分析原因,加強整改。在調查研究和專項治理過程中,總結經驗,進一步完善對扶貧資金、項目監管的各項措施。
二、財政扶貧資金管理使用情況。
一是財政扶貧資金使用嚴格、規范。實行了報帳制,按照中央、省市有關文件規定要求,嚴格了管理制度,實行了專戶管理,有的鄉鎮還結合實際制定了切實可行的管理辦法。財務管理較為規范,資金撥付及時到位,沒有發現明顯的違紀問題。
二是扶貧重點村建設按計劃完成,大部分質量較高。其重點村建設資金主要用于貧困村的水利、交通等基礎設施建設和村級產業開發,使扶貧資金發揮出了應有效益。
三是認真貫徹落實國家扶貧開發綱要和全省新階段扶貧開發規劃,資源整合和資金捆綁力度大。以重點村建設為平臺,較好地發揮了扶貧財政資金的酵母作用,使重點村逐漸成為當地新農村建設的亮點。
四是強化了監督。各鄉鎮都把扶貧資金的監管納入本地監察、審計的監督范圍,加大了監督、審計力度,確保了扶貧資金的安全,有效運行。
五是規范了檔案建設。95%的鄉鎮村都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統一的扶貧檔案體系,自覺抓好重點村檔案建設工作,真實地記載著村級扶貧項目建設情況和扶貧資金使用情況以及產生的社會和經濟效益,有效地防止了挪用、轉移、貪污扶貧資金現象。
三、有關問題整改情況。
通過檢查,也查找出了一些問題,提出了整改要求。針對存在的問題,我們在認真分析和仔細研究的基礎上,通過采取⑴召開班子會通報情況,研究整改工作,確實整改目標;⑵有關情況專題向領導匯報;⑶存在的問題直接與責任人見面;⑷召開各重點村書記、會計會議,強調布置工作;⑸對具體業務和直接工作人員提出了明確要求等措施、方法進行全面整改,達到預期的效果。
1、帳目管理全縣全面恢復扶貧資金專項管理這一作法,在各鄉鎮村、各項目單位必須建立專帳,資金實行封閉運行。
2、報帳手續和檔案管理應做到手續齊全,資料規范,各項目單位,包括縣辦,對所有項目要相應建立臺帳,項目資料除報帳發票外,還應有項目簡介、項目責任書、項目工程預算、項目驗取單、項目請款申請書、項目實施前后對比圖片等,所有資料歸檔管理,相關證明隨發票入帳。
3、對于地方財政配套,我們已將省、市要求和全市各縣情況向縣領導匯報,確保足額到位。
4、針對有些重點村報帳不及時,影響績效考評,要求他們項目實施完成后,在5個工作日之內驗收報帳。
四、今后工作打算
2018年以來,縣總工會按照中央和省市縣關于精準扶貧工作的具體要求,以“真幫實扶,確保與全縣同步步入小康”為中心目標,認真貫徹縣委、縣政府有關精準扶貧工作的要求和總體部署以及幫扶單位結對幫扶工作目標評價考核要求,結合扶貧對象的實際情況,組織全體干部職工深入錦屏鎮文家咀村,走訪建檔立卡貧困戶,了解掌握幫聯農戶的生產生活情況和困難需求,認真開展扶貧濟困活動,取得較好成效,現將工作開展情匯報如下:
一、加強領導,提高扶貧工作的認識
結合工作實際,縣總工會成立了以主席為組長,分管副主席為副組長的扶貧工作領導小組,負責日常工作的組織、協調。2018年以來縣總工會把精準扶貧工作作為重點列入干部職工年度考核計劃,并安排專人負責日常聯絡,制定實施方案、責任落實到人??h總工會干部職工在駐村幫扶工作隊、村兩委負責人的陪同下,深入村組農戶調查了解村情民意,與鎮黨委政府、村兩委班子、駐村幫扶工作隊開展多次座談了解具體情況,共商制定了精準扶貧年度工作計劃。
二、深入村社,慰問困難群眾
為做好精準扶貧工作,縣總工會多次深入村社,了解村情民意,同時加強與其他幫聯單位的溝通聯系,制定工作計劃、方案,將惠農、利民政策宣傳到戶,為文家咀村的發展做實事。
(一)堅持進村入戶,了解民情。一是通過實地走訪、召開座談會等形式,與鎮村干部、駐村工作隊員開展深入交流,對村社道路、危舊房改造、養殖溫棚建設等基礎設施項目進行全面了解,掌握整體村情。二是對幫扶的7戶貧困戶及全村留守兒童、空巢老人、疾病致貧等特殊困難群體再次進行排查、摸底,詢問他們在生產、生活方面的實際困難,理清幫扶思路。在深入調研、統籌協調的基礎上,制定了幫扶方案。自2018年以來縣總工會干部職工每月都深入幫扶村進行走訪調研,通過開展幫扶活動,進一步密切了黨群、干群關系, 確保了結對幫扶工作有序推進,加強了結對幫扶活動的有效落實。
(二)結合實際,開展幫扶。一是對幫扶聯系的文家咀村會同村兩委及駐村幫扶工作隊深入開展入戶調查,積極參與“一戶一冊”幫扶計劃的制定;二是籌資0.2萬元為村文化活動室購置了籃球等文體活動用品;三是春節期間為7戶貧困戶送去價值0.2萬元的生活物品;四是春耕期間籌集資金0.2萬元,為7戶貧困戶送去化肥、籽種、農藥等生產資料;五是“六·一”期間深入文家咀小學,開展了留守兒童關愛活動,為貧困兒童捐贈“愛心書包”、“愛心書籍”等價值2000多元的學習生活用具。六是今年夏季發生暴雨災害后縣總工會干部職工第一時間進村入戶,查看災情,配合村兩委及幫扶工作隊開展了力所能及的減災救災、幫扶救助活動;七是全縣誓師動員大會后,縣總工會組織全體幫扶干部深入文家咀村,進一步核實貧困戶的產業、收入、勞務等情況,并配合駐村工作隊及時修改完善“一戶一策”幫扶措施;八是與其他幫扶單位聯合對文家咀村硬化了村社道路4.7公里;對千畝杏園進進行了深翻、修整、剪枝。
(三)扎實開展精準摸底,幫助制定一戶一策??h總工會干部利用一周時間,對幫扶的7戶建檔立卡貧困戶逐家逐戶完善落實幫扶方案,按照“謀細、求實、做精”的工作要求,通過和群眾拉家常、心貼心交談等方式全面掌握貧困戶家庭信息數據,逐戶調查家庭人員情況、勞動力、生產生活現狀、生產技能特長、人均收入、致貧原因、產業增收愿望等情況,制定完善“一戶一策”臺賬,精確列出幫扶計劃及措施,進一步找準了幫扶脈搏,幫助農戶樹牢了脫貧及鞏固提升的目標和信心。
一、堅持基本原則、駛好舵、駕好航
(一)堅持政府引導,把握正確方向。
充分發揮政府主導作用,增強政治意識,強化政治責任,牢牢把握主旋律;堅持守正創新,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播脫貧攻堅正能量,確保各項活動正確政治方向。
(二)堅持務實創新,動員廣泛參與。
創新思路,搭建平臺,運用新媒體,探索新宣傳路徑、內容和形式,激勵廣大干部群眾保持勢頭和工作干勁,動員社會各界廣泛參與,凝聚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強大合力。
(三)堅持依法合規,注重務實節儉。
嚴格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省委、省政府十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以及縣委、縣政府相關規定,嚴格遵照有關法律法規要求,做到務實節儉、公開透明,主動接受社會各方面的監督。
二、充裕活動內容、創造良好氛圍
(一)積極宣傳動員、營造良好社會氛圍。
為全方位、多形式的宣傳扶貧日系列活動,擴大公眾對扶貧日的知曉度、參與度,營造人人參與扶貧濟困的濃厚社會氛圍。我鄉在五個村以及鄉政府內懸掛宣傳標語共計6幅,向轄區農戶發放倡議書400余份,在鄉LED宣傳板滾動播放扶貧日宣傳口號,并通過移動公司軟件移動云MAS業務平臺發送774條扶貧日宣傳,激勵帶動社會各界積極加入“扶貧濟困、樂善好施”的行動中來。
(二)積極做好脫貧攻堅評選推薦表揚工作。
按照上級工作安排和相關要求,為開展好2019年脫貧攻堅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評選工作,我鄉以勇挑重擔、無私奉獻、事跡突出、群眾公認、滿意為選擇推薦基準選擇了一名第一書記和一名支部書記為我鄉2019年脫貧攻堅先進個人。
(三)積極開展消費扶貧活動。
為進一步提高農產品銷售質量,擴展貧困戶增收渠道,促進產品穩定銷售,為展示我鄉脫貧成果。積極聯絡組織協調我鄉一家自營企業參加縣級開展的扶貧日特色農產品展覽活動,為開展好消費扶貧活動增添一份來自高山的助力。
(四)扶貧濟困、你我同行積極開展自愿捐贈活動。
為匯聚扶貧愛心力量,助力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本著“扶貧濟困、個人自愿、量力而行”的原則。雪中送炭大愛無疆,多彩社會同步小康。我鄉干部職工以以購代捐的形式,共計采購1200元的扶貧物資,充分體現了我鄉干部職工對扶貧事業的大力支持。
(五)抓好中國社會扶貧網推廣工作。
為做好中國社會扶貧網推廣工作,大力宣傳愛心幫扶典型、自主典型脫貧經典案例,特色扶貧產品展示,我鄉107名黨員干部積極主動帶頭下載注冊APP,并要求做到一傳十十傳百的要求,形成全民參與、全社會關注的濃厚氛圍。
(六)開展“脫貧攻堅,法治同行”主題法治宣傳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