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農業》雜志的收稿方向主要包括:卷首語、隴上印象、農業觀察_現代畜牧業建設專欄、鄉村振興、生態環境、農業經濟、寒旱農業、試驗研究、農技推廣、公共管理、教育培訓、農業文化、甘味故事、甘味優品/數說甘味等。
該雜志收稿方向廣泛,涵蓋了農業的多個重要領域和前沿話題,為農業工作者和研究者提供了一個交流和分享學術成果的重要平臺。
《甘肅農業》雜志投稿要求
(1)作者應在收到“修改后復審”意見后按照本刊要求做必要的內容和格式修訂,本刊編輯部保留對來稿進行文字性和技術性修改的權利。
(2)來稿請注明字數并提供作者簡介,包括姓名、出生年月、性別、民族、籍貫、職稱、學位、工作單位、聯系方式和主要研究方向等,其中姓名和工作單位名稱請提供正確的英文譯名。
(3)標題層次標題層次采用阿拉伯數字連續編碼,標題層次劃分一般不超過4級。一級標題為1,二級標題為1.1,三級標題為1.1.1,四級標題為1.1.1.1。
(4)正文:結構清晰,層次分明,學術類需包含引言、文獻綜述、研究方法、結果分析、結論等部分;文學類需注重敘事邏輯與語言美感。
(5)一律采用結構式摘要,中文一般不超過300字。內容包括本文的目的、方法、結果(包括主要數據及統計學意義)、結論,并附相應英文摘要。
(6)摘要應在200字以內,要求文字通順、簡練,反映論文的主要觀點。用第三人稱敘述,不用“本文”、“作者”等為主語,可用“文章”等。
(7)來稿的注釋均為腳注形式,每頁單獨編碼。其他格式要求及注意事項可參照本刊注釋體例,對于具有較高學術價值的論文,字數要求可以適當放寬。
(8)文稿中表和圖力求精簡,設計正確、合理、易懂。表式為三線表,欄頭左上角不用斜線;表內盡可能不用或少用標點符號;上下行數字對齊;表內“±”號上下對齊,左右各空1格;表注依次用右上標a、b、c、d。
(9)文稿凡屬基金資助項目,應寫明基金項目名稱及項目編號,基金項目名稱應按國家有關部門批準的正式名稱填寫,投稿時附基金項目證明復印件,本刊將優先錄用和發表。
(10)內容相關性:提交的稿件應與眼科領域相關,并具有一定的實驗性質,包括基礎研究、臨床研究、藥物研發等方面。
《甘肅農業》雜志是由甘肅省農業農村廳主管和甘肅農業雜志社主辦的學術理論期刊,創刊于1987年,國內外公開發行,國際刊號ISSN為1673-9019,國內刊號CN為62-1104/F,該雜志級別為省級期刊,預計審稿周期為1個月內。
甘肅農業雜志數據統計
甘肅農業主要引證文獻期刊分析
該雜志在學術界具有較高的影響力,多次獲得國內外權威獎項,如中國優秀期刊遴選數據庫、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JFD)等。
在收錄方面,《甘肅農業》雜志被多個知名數據庫收錄,包括:知網收錄(中)、維普收錄(中)、萬方收錄(中)、國家圖書館館藏、上海圖書館館藏等,在農業領域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和影響力,是農業研究者和實踐者的重要參考刊物。
甘肅農業雜志發文分析
甘肅農業主要機構發文分析
機構名稱 | 發文量 | 主要研究主題 |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 427 | 農村;法律;企業;農業;行政 |
甘肅農業大學 | 366 | 農業;農村;農民;農產;農產品 |
西北師范大學 | 328 | 農業;生態;農村;旅游;教育 |
蘭州大學 | 212 | 農業;農村;法律;農民;教育 |
中共甘肅省委黨校 | 198 | 農業;農村;鄉村;扶貧;脫貧 |
隴東學院 | 177 | 栽培;農業;栽培技術;農村;農民 |
蘭州商學院 | 154 | 農村;農業;農民;教學;高校 |
華中師范大學 | 148 | 農村;農民;主義;政府;新農村 |
遼東學院 | 144 | 教育;高校;教學;文化;英語 |
甘肅農業職業技術學院 | 132 | 教學;教育;農業;高職;院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