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社會科學》雜志的收稿方向主要包括:醫療史、醫學與人文、醫學與社會、書刊評介等。
該雜志收稿方向廣泛,涵蓋了政治的多個重要領域和前沿話題,為政治工作者和研究者提供了一個交流和分享學術成果的重要平臺。
《國際社會科學》雜志投稿要求
(1)內容正確、準確、專業、完整,強調創新性,注重實踐過程中的發現與創見,避免和回避帶有宣傳性質的純粹經驗介紹,文字精煉,結構嚴謹,數據可靠(重要數據請注明出處)。
(2)來稿需附作者簡介,注明作者姓名、出生年月、籍貫、性別、單位、職務、職稱、研究方向、學歷,作者詳細的聯系地址、郵編、電話、電子郵箱等信息。
(3)文章題名應能反映所用關鍵技術及主要研究內容。中文題名的字數不超過20個漢字,英文題名一般不超過10個實詞,確有必要時可使用副標題。
(4)正文部分小標題一般單獨占一行;段首小標題,前空兩格,后空一格。層次編碼依次使用一、二、三…;1.2.3.…;1)、2)…。也可使用1.1、1.2、1.3…的格式。
(5)稿件須有“摘要”(中、英文),用以準確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包括研究的問題、研究目的以及論點、論據和結論,字數一般控制在 300 字以內。
(6)文中注釋一律采用腳注(即頁下注)。說明性文字與引用刊物信息均作為頁下注。每頁重新編號,編號形式為Word自動生成的數字加圈,注碼樣式為:①②③④⑤等。
(7)文中圖表要精選,具有自明性且隨文出現,統一連續編號。圖中文字、符號和數字應與文中表述一致,要有圖序、圖題。表的內容不應與圖表述重復,要有表序、表題。
(8)參考文獻應為正式出版物發表的作品,所引用文獻務必與原文核實,內容、版本、卷期、頁碼、年份應準確無誤,參考文獻中的作者1至3名全部列出。
(9)基金項目:名稱及編號;作者簡介:第一作者姓名(出生年— )、性別、職稱或學位、主要從事專業及郵箱等,在首頁以頁下注形式寫明。
(10)學術原創性要求:學術期刊通常會要求稿件具有獨創性,即未曾在其他期刊或會議上發表過。您的稿件需要是原始的研究成果,不得涉及剽竊或重復發表。
《國際社會科學》雜志是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主管和中國社會科學雜志社主辦的學術理論期刊,創刊于1984年,國內外公開發行,國際刊號ISSN為1002-4913,國內刊號CN為11-1212/C,該雜志級別為部級期刊,預計審稿周期為1-3個月。
國際社會科學雜志數據統計
國際社會科學主要引證文獻期刊分析
該雜志在學術界具有較高的影響力,多次獲得國內外權威獎項,如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JFD)、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全文收錄期刊等。
在收錄方面,《國際社會科學》雜志被多個知名數據庫收錄,包括:知網收錄(中)等,在政治領域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和影響力,是政治研究者和實踐者的重要參考刊物。
國際社會科學雜志發文分析
國際社會科學主要機構發文分析
機構名稱 | 發文量 | 主要研究主題 |
中國社會科學院 | 34 | 社會;社會學;失業;政治;社會福利 |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 30 |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教科文組織;國教;知識;社會 |
加利福尼亞大學 | 18 | 政治;學科;學理;銀行;銀行借貸 |
北京大學 | 18 | 哲學;儒家;主義;隱匿;道德 |
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 | 18 | 政治;社會;生物多樣性;猶太;猶太人 |
蘇聯科學院 | 17 | 農業;階級;道德;道德風尚;道德理想 |
中國社會科學雜志社 | 17 | 專訪;社會;社會科學;文化;中國模式 |
杭州市社會科學院 | 16 | 南宋;宋代;社會;政治;治生 |
哈佛大學 | 16 | 政治;人類學;政治體制;人類學家;主義 |
巴黎政治學院 | 14 | 政治;社會;道德;社會學;歷史社會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