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與信息學報》雜志的收稿方向主要包括:電路與系統設計、密碼學與網絡信息安全、通信與物聯網、數字信號處理、數字信號處理、圖像與智能信息處理等。
該雜志收稿方向廣泛,涵蓋了科技的多個重要領域和前沿話題,為科技工作者和研究者提供了一個交流和分享學術成果的重要平臺。
《電子與信息學報》雜志投稿要求
(1)請在正文前提供中文論文摘要200-300字,關鍵詞3-5個。
(2)正文段落層次號一律使用阿拉伯數字(不出現前言、引言等之內的層次),頂行書寫,層次號后空一格,一級標題前空一行。
(3)參考文獻一般不少于4篇,必須是公開發表且在文中確實引用的專著、期刊文章、論文集文章、學位論文、技術標準等,按文中引用的先后順序編號。
(4)圖、表力求簡明清晰,墨色要黑,線條要勻,圖中文字、符號、坐標中的標值必須寫清,并與正文一致。照片要求圖像清晰,層次分明;表格一律采用三線表。圖、表中出現的數值都應標有明確的量與單位。
(5)標題序號按照“一”、“(一)”、“1”、“第一”或“首先”順序排列,一般不用“①”號。根據文章具體內容,序號可適當減少,但不可反順序使用。
《電子與信息學報》雜志是由中國科學院主管和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主辦的學術理論期刊,創刊于1979年,國內外公開發行,國際刊號ISSN為1009-5896,國內刊號CN為11-4494/TN,該雜志級別為北大期刊、CSCD期刊、統計源期刊,預計審稿周期為1-3個月。
電子與信息學報雜志數據統計
電子與信息學報主要引證文獻期刊分析
該雜志在學術界具有較高的影響力,多次獲得國內外權威獎項,如中國優秀期刊遴選數據庫、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JFD)、RCCSE學術期刊、中國科技期刊優秀期刊、北大圖書館收錄期刊等。
在收錄方面,《電子與信息學報》雜志被多個知名數據庫收錄,包括:北大期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期刊)、CSCD 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來源期刊(含擴展版)、統計源期刊(中國科技論文優秀期刊)、知網收錄(中)、維普收錄(中)、萬方收錄(中)、EI 工程索引(美)、JST 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數據庫(日)、哥白尼索引(波蘭)、國家圖書館館藏、上海圖書館館藏等,在科技領域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和影響力,是科技研究者和實踐者的重要參考刊物。
電子與信息學報雜志發文分析
電子與信息學報主要機構發文分析
機構名稱 | 發文量 | 主要研究主題 |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 1235 | 雷達;信號;合成孔徑;孔徑雷達;合成孔徑雷達 |
中國科學院電子學研究所 | 759 | 雷達;合成孔徑;孔徑雷達;合成孔徑雷達;SAR |
電子科技大學 | 583 | 信號;通信;無線;網絡;雷達 |
北京郵電大學 | 482 | 網絡;通信;無線;信道;自適應 |
國防科學技術大學 | 466 | 雷達;合成孔徑;孔徑雷達;合成孔徑雷達;信號 |
重慶郵電大學 | 424 | 網絡;無線;通信;資源分配;接入 |
中國科學院 | 345 | 圖像;雷達;網絡;信號;通信 |
東南大學 | 334 | 通信;信道;無線;信號;無線通信 |
中國科學院大學 | 306 | 雷達;合成孔徑;孔徑雷達;合成孔徑雷達;網絡 |
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 | 303 | 密碼;網絡;密碼學;信號;分組密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