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史縱覽》雜志的收稿方向主要包括:百年輝煌、新時代 新畫卷、建黨人物、史海拾貝、特別策劃、建黨珍聞等。
該雜志收稿方向廣泛,涵蓋了政治的多個重要領域和前沿話題,為政治工作者和研究者提供了一個交流和分享學術成果的重要平臺。
《黨史縱覽》雜志投稿要求
(1)正文:結構清晰,層次分明,學術類需包含引言、文獻綜述、研究方法、結果分析、結論等部分;文學類需注重敘事邏輯與語言美感。
(2)注釋主要包括釋義性注釋和引文注釋。釋義性注釋是對文章正文中某一特定內容的進一步解釋或補充說明;引文注釋包括各種引用文獻的原文摘錄,要詳細注明節略原文。
(3)對錄用稿件,依照《著作權法》規定,編輯部有權進行適當的修改和刪減。經編輯審校、加工后的待出刊稿件,編輯部將給作者發送清樣,核實無誤后印刷刊出。
(4)作者是指科研內容的構思,具體研究工作的執行及撰稿執筆等方面的主要貢獻人員,能夠對論文的主要內容負責答辯的人員,是論文的法定主權人和責任者。作者署名不宜過多,一般不超過8名。
(5)英文摘要應與中文摘要基本對應,亦可略有擴展。摘要中不應有圖、表、化學結構式、參考文獻、非公知公用的符號和縮寫。
(6)一般情況下,稿件的一級標題為論文標題;二級標題以一、二、三、……表示,占兩行居左排;三級標題以(一)、(二)、(三)、……表示。
(7)數字的用法以GB/T15835-1995《關于出版物上數字用法規定》為準。凡是可以使用阿拉伯數字而且又很得體的地方,均應使用阿拉伯數字。
(8)參考文獻以作者親自閱讀的近期公開發表的文獻為準(內部資料、待發表等不得列入),論著類文稿的參考文獻不超過10條,綜述類文稿的參考文獻不超過30條,其他類文稿的參考文獻不超過5條。
(9)基金項目:名稱及編號;作者簡介:第一作者姓名(出生年— )、性別、職稱或學位、主要從事專業及郵箱等,在首頁以頁下注形式寫明。
(10)內容真實:涉及事實、數據等內容時,務必保證真實準確。若引用他人觀點或資料,需注明出處。嚴禁虛構、夸大事實。
《黨史縱覽》雜志是由中共安徽省委黨史研究院(安徽省地方志研究院)主管和黨史縱覽雜志社主辦的學術理論期刊,創刊于1981年,國內外公開發行,國際刊號ISSN為1005-9482,國內刊號CN為34-1134/D,該雜志級別為省級期刊,預計審稿周期為1個月內。
黨史縱覽雜志數據統計
黨史縱覽主要引證文獻期刊分析
該雜志在學術界具有較高的影響力,多次獲得國內外權威獎項,如中國優秀期刊遴選數據庫、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JFD)等。
在收錄方面,《黨史縱覽》雜志被多個知名數據庫收錄,包括:知網收錄(中)、萬方收錄(中)等,在政治領域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和影響力,是政治研究者和實踐者的重要參考刊物。
黨史縱覽雜志發文分析
黨史縱覽主要機構發文分析
機構名稱 | 發文量 | 主要研究主題 |
中共安徽省委黨史研究室 | 20 | |
中共安徽省委 | 12 | |
中國人民解放軍南京政治學院 | 9 | |
中共合肥市委 | 8 | |
中國人民解放軍廊坊陸軍導彈學... | 7 | |
中共滁州市委 | 5 | |
安徽省委 | 4 | |
安徽省文史研究館 | 4 | |
安徽大學 | 3 | |
中共馬鞍山市委 |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