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法學》雜志投稿要求,如下:
(1)本刊收到稿件后會盡快回復,三個月內(nèi)不得將為本刊撰寫的稿件投給其他媒體,來稿一律不退,請作者自留底稿。
(2)同一文獻兩次或兩次以上引用,第二次引用時,若緊接第一次引用注文,則徑注“同上注,第×頁”;若第二次與第一次引用之間有其他注釋,則在作者名之后,注明“前引注N,第×頁”。
(3)文章標題用三號黑體,二級標題用四號黑體,三級標題用小四號黑體。級次一般 用一、二、三,(一)(二)(三),1. 2. 3. (1)(2)(3)。序數(shù)中文序號用頓號,阿拉伯數(shù)字用下 標圓點分開。
(4)注釋放置于文后(尾注)。注釋序號用[1],[2],[3]……標識,全文統(tǒng)一排序。正文中的注釋序號統(tǒng)一置于包含引文的句子(有時候也可能是詞或詞組)或段落標點符號之后的右上角。
(5)來稿注明作者簡介,格式如下:姓名(出生年一),性別,民族(漢族可略),籍貫(省及市、縣),職稱,學歷,研究方向或主要從事的工作,供職單位任職。
(6)論文須附中、英文摘要;中文摘要 200-300 字,英文摘要 150-200 詞。另請給出能反映全文主要內(nèi)容的關鍵詞 2-4 個。
(7)主題適配:征稿的內(nèi)容應在海洋經(jīng)濟領域范圍內(nèi),涉及海洋政策、法律法規(guī)、管理科學與工程、資源與環(huán)境、原始產(chǎn)業(yè)與新興產(chǎn)業(yè)等各個方面。稿件的主題應緊貼當前海洋經(jīng)濟發(fā)展的熱點問題,有獨到的觀點和研究成果。
(8)學術水平:征稿的稿件應具備一定的學術水平和創(chuàng)新性,具備一定的理論深度和實踐導向。對于學術性論文,要求具備科學、系統(tǒng)和完整的研究方法,有較強的邏輯性和論證能力。對于實踐性文章,要求具有一定的案例分析和實證研究,能夠為實際問題的解決提供有益的思考和建議。
(9)文章質(zhì)量:征稿的稿件應具備較高的寫作質(zhì)量,包括論述清晰、條理嚴密、表達精準、遣詞造句得體。稿件語言應準確無誤,符合學術規(guī)范,不得有剽竊、抄襲等違反學術道德的行為。
(10)格式要求:征稿的稿件應符合雜志的格式要求,包括文章題目、作者姓名、所屬單位、摘要、關鍵詞、正文、參考文獻等。具體要求可在雜志官方網(wǎng)站或投稿指南中查詢到。
東方法學雜志發(fā)文分析
東方法學主要機構發(fā)文分析
機構名稱 | 發(fā)文量 | 主要研究主題 |
華東政法大學 | 236 | 法律;法治;司法;刑法;刑事 |
上海交通大學 | 90 | 法律;法治;正當;行政;司法 |
復旦大學 | 65 | 訴訟;法律;司法;侵權;賠償 |
中國人民大學 | 62 | 民法;民法典;法典;法律;區(qū)塊鏈 |
中國政法大學 | 61 | 法律;司法;刑事;區(qū)塊鏈;訴訟 |
武漢大學 | 54 | 法律;司法;民法;權法;人格權 |
北京大學 | 52 | 法律;司法;刑事;行政;財產(chǎn) |
上海政法學院 | 46 | 行政;法律;法治;政法;行政法 |
山東大學 | 39 | 法律;司法;權利;刑事;審判 |
上海社會科學院 | 37 | 法律;刑事;訴訟;海洋政策;法學 |
《東方法學》雜志是由上海市法學會;上海人民出版社有限責任公司主辦的雙月刊,審稿周期預計為1-3個月。該雜志的欄目設置豐富多樣,涵蓋法治思想研究、智慧法治、民法典適用、司法改革、教育法治、青年論壇等。
該雜志為學者們提供了一個交流學術成果和經(jīng)驗的平臺,發(fā)表的文章具有較高的學術水平和實踐價值,為讀者提供更多的實踐案例和行業(yè)信息,得到了廣大讀者的廣泛關注和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