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工學院學報·社科版》雜志投稿要求,如下:
(1)參考文獻:采用順序編碼制,按照正文中出現次序列于文后。以參考文獻:(左頂格)作為標識;序號(左頂格)用阿拉伯數字加方括號標示;每一條目的最后均以實心點結束。
(2)層次標題序號:采用阿拉伯數字分級編碼。序號左頂格,末位數碼后不加標點,空1字排文字。
(3)帶圈數字與腳注內容之間空一個字符。對文章中所引用的資料第一次進行注釋時,必須將該文獻的作者姓名、文獻名、出版地、出版社、出版時間、資料所屬頁碼一并注出。
(4)附頁。內容依次為:中文標題、中文摘要、作者姓名、工作單位、詳細通信地址、郵編、手機號、電子郵箱。
(5)摘要內容從研究“目的”、“方法”、“結果”及“結論”之后分別填寫。寫成報道性文摘,盡量用量化指標進行描述,請勿籠統泛談。
(6)主題范圍:本刊主要關注社會科學領域的研究,包括但不限于經濟學、管理學、法學、教育學、文化與傳媒學等方面的研究。
(7)文章要求:投稿文章應為原創研究成果,具有較高的學術水平和創新性。文章應采用中文撰寫,并包括題目、作者姓名、單位信息、摘要、關鍵詞、引言、研究方法、結果與討論、結論、參考文獻等內容。
(8)審稿程序:編輯部將在收到稿件后進行初步審核,符合要求的稿件將進入匿名評審程序。稿件將由至少兩位專家進行評審,以保證評審的公正性和嚴謹性。
(9)學術道德:投稿人要嚴格遵守學術道德規范,不得抄襲、篡改他人研究成果或偽造數據。如發現違反學術道德的行為,編輯部有權拒絕投稿人的稿件。
(10)來稿所涉及的課題如屬于基金資助項目,應于文題頁左下方加以注釋,并附基金證書復印件。
《常州工學院學報·社科版》雜志是由常州工學院主辦的雙月刊,審稿周期預計為1個月內。該雜志的欄目設置豐富多樣,涵蓋文學、藝術、語言文字、運河文化研究、常州三杰研究專題、四海論壇——世界華文文學研究專欄、法律社會、教育縱橫等。
該雜志為學者們提供了一個交流學術成果和經驗的平臺,發表的文章具有較高的學術水平和實踐價值,為讀者提供更多的實踐案例和行業信息,得到了廣大讀者的廣泛關注和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