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中醫藥大學學報》雜志的收稿方向主要包括:名家名師名醫、中藥種質資源、抗擊病毒肺炎中醫藥研究、中醫經典傳承創新、實驗研究、臨床研究與報道、醫家經驗、文獻研究與述評等。
該雜志收稿方向廣泛,涵蓋了醫學的多個重要領域和前沿話題,為醫學工作者和研究者提供了一個交流和分享學術成果的重要平臺。
《成都中醫藥大學學報》雜志投稿要求
(1)編輯部接到來稿后,對稿件進行初審,即進入專家評審程序,編輯部在尊重專家審稿意見基礎上,結合本刊的定位和特色確定稿件采用與否。
(2)投稿以電子版為宜,主題請注明投稿和題目,并注明真實姓名、筆名、聯系電話及地址等個人信息,以便寄送樣刊,并隨時取得聯系。
(3)文章標題用三號黑體,二級標題用四號黑體,三級標題用小四號黑體。級次一般 用一、二、三,(一)(二)(三),1. 2. 3. (1)(2)(3)。序數中文序號用頓號,阿拉伯數字用下 標圓點分開。
(4)多次引用同一著者文獻時,只編一個號,即在正文中標注首次引用的文獻序號,并在序號的“[]”外著錄引文頁碼。例如:張三[2]8-12;張三[2]66-80。
(5)關鍵詞是表述論文中心內容且具有實質意義的詞匯,一般為3~8個,以分號分隔.盡量采用《漢語牛題詞表》或各專業豐題詞表提供的規范詞。
(6)引注應能體現所引文獻資料的信息特點,應與其他文獻資料相區別;能說明該文獻資料的準確來源,方便讀者查找;有引有注,不得引而不注或注而不引。
(7)作圖數據必須附于圖后。圖片必須反差鮮明,清晰易辨。顯微照片內應畫長度標尺,如1 μm。圖片像素應盡量較高,附于相應文字下方,并標明圖號、圖題和圖注,注意圖片的上下方位。
(8)參考文獻:參考文獻指的是文中明確引用的文獻,具體內容置于文尾,用楷體五號字。在文中用上標標注,編號為[1][2][3]。引用文獻是著作的,需在上標上同時標注頁碼。
(9)論文如果是基金項目、國家、省部級教育教學科研立項課題成果,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或上述立項的成果,需在文章標題右上角插入腳注,并在腳注中注明項目名稱及編號。
(10)文章結構:稿件應包括標題、摘要、引言、材料與方法、結果、討論、結論、參考文獻等部分。其中,摘要應簡明扼要地介紹研究背景、目的、方法、結果和結論;引言應明確研究背景與目的;材料與方法應準確描述實驗設計、樣本選擇、數據收集和統計分析方法;結果和討論分別闡述實驗結果和對結果的解釋和討論。
《成都中醫藥大學學報》雜志是由四川省教育廳主管和成都中醫藥大學主辦的學術理論期刊,創刊于1958年,國內外公開發行,國際刊號ISSN為1004-0668,國內刊號CN為51-1501/R,該雜志級別為省級期刊,預計審稿周期為1-3個月。
成都中醫藥大學學報雜志數據統計
成都中醫藥大學學報主要引證文獻期刊分析
該雜志在學術界具有較高的影響力,多次獲得國內外權威獎項,如中國優秀期刊遴選數據庫、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JFD)、RCCSE學術期刊等。
在收錄方面,《成都中醫藥大學學報》雜志被多個知名數據庫收錄,包括:知網收錄(中)、維普收錄(中)、萬方收錄(中)、國家圖書館館藏、上海圖書館館藏等,在醫學領域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和影響力,是醫學研究者和實踐者的重要參考刊物。
成都中醫藥大學學報雜志發文分析
成都中醫藥大學學報主要機構發文分析
機構名稱 | 發文量 | 主要研究主題 |
成都中醫藥大學 | 1422 | 中醫;中藥;中醫藥;細胞;小鼠 |
成都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 | 388 | 中醫;中醫藥;中醫藥療法;藥療;藥療法 |
南京中醫藥大學 | 68 | 中醫;動物;動物模型;中藥;中醫藥 |
山東中醫藥大學 | 42 | 針灸;中醫;生殖;中藥;免疫 |
廣州中醫藥大學 | 42 | 中醫;針刺;中藥;中醫藥;療效 |
成都軍區總醫院 | 42 | 中醫;中醫藥;中醫藥療法;藥療;藥療法 |
北京中醫藥大學 | 40 | 針刀;中醫;針刀松解;針刀松解法;松解 |
四川大學 | 37 | 中醫;中藥;中醫藥;重癥;重癥急性 |
安徽中醫藥大學 | 36 | 醫案;中醫;醫家;血證;糖尿 |
上海中醫藥大學 | 33 | 中醫;中醫藥;細胞;中藥;中醫藥療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