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單位:中國科學技術協會
主辦單位:中國科學技術史學會;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
國際刊號:1673-1441
復合影響因子:0.27
全年訂價:¥ 220.00
國內刊號:11-5254/N
審稿周期:1-3個月
創刊年份:1980年
綜合影響因子:0.33
《中國科技史》雜志在全國影響力巨大,創刊于1980年,公開發行的季刊雜志。創刊以來,辦刊質量和水平不斷提高,主要欄目設置有:史實與圖像、資料與考釋、東方科學經典譯介、自述與傳記、書評、信息等。
《中國科技史》獲獎情況:1992年獲得首屆全國優秀科技期刊三等獎;1995年獲得中國科協優秀科技期刊三等獎;1997年獲得中國科協優秀科技期刊三等獎。
(1)來稿時,請作者自留底稿,三個月后未接到錄用通知,作者可自行處理,恕不退稿。
(2)關鍵詞:選取反映文章最主要內容的術語3~8個,關鍵詞之間用分號隔開。
(3)一般注釋采用附注的形式,即在正文需注釋處的右上方按順序加注數碼l、2、3、……,在正文之后寫明“附注”或“注釋”字樣,然后依次寫出對應數碼l、2、3、……和注文,回行時與上一行注文對齊。
(4)作者簡介:簡介內容要以姓名,出生年,性別,民族,籍貫,單位名稱(含二級單位名稱),職稱,學位,研究方向,通訊方式的順序書寫。
(5)題名一般使用能充分反映論文主題內容的短語,不用標點符號。一般不設副題名,確有必要時,用冒號將副題名與主題名分開。
中國科技史是一本由中國科學技術史學會;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主辦的季刊,期刊級別為CSSCI南大期刊、北大期刊、CSCD期刊,預計審稿周期為1-3個月。
機構名稱 | 發文量 | 主要研究主題 |
中國科學院 | 349 | |
中國科學院大學 | 93 |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 77 | |
北京大學 | 77 | |
北京科技大學 | 56 | |
清華大學 | 55 | |
內蒙古師范大學 | 54 | |
西北大學 | 28 | |
首都師范大學 | 28 | |
上海交通大學 | 27 |
資助項目 | 涉及文獻 |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 | 87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71 |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基金 | 18 |
中國科學技術協會“老科學家學術成長資料采集工程”項目 | 18 |
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 | 12 |
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工程重要方向項目 | 12 |
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前沿高端學術交流活動”項目 | 9 |
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工程 | 6 |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資金 | 6 |
陜西省教育廳科研計劃項目 | 5 |
(不代表本站觀點)
非常優秀的一本書!對我幫助特別大,對我順利畢業有很大的幫助。快遞很快,客服態度也挺好的。書的內容很詳盡,質量也很好,印刷也很不錯,會推薦給其他同學的~!
東西收到,很滿意!!真的是超級好的學術之家,解答疑問不厭其煩,細致認真,關鍵是東西好,而且貨物發得超快,包裝仔細,雜志都是新版,內容更是豐富多彩!我很滿意哦。值得信賴!
一如既往的很好,其文筆行云流水,讓人讀起來倍感喜悅。給人以啟迪,發人深省,耐人尋味,每晚翻幾頁,讓自己沉浸在書香中,是一種很美妙的感覺。
包裝比以前有進步都有塑封,作者都是非常喜歡的,內容還沒看,打折時候先屯點貨,今天拿出來看了下,非常好,語言通俗,闡明理論,值得學習。紙質優質,字體清晰,值得推薦。
中國科技史是我比較喜歡的雜志,長期有訂閱習慣,在學術之家很方便沒想到比市面上便宜好多啊..
俗話說一口吃不出一個胖子,但吃成胖子的決心和毅力絕非那些一般人所能理解的,正好趕上學術之家活動,一口氣買了一大堆,接下來慢慢體會與鑒賞。中國科技史是我一直很青睞的。推薦.
很不錯的雜志,編輯老師呢很負責,初審沒退也沒收,只是那個修改意見看完后我心滴血了,1個月后,我找朋友幫忙分析,然后修改重投,之后回來還是修改,前后修改好幾次,跨時3個月后錄用了,之后就見刊了,每次修改稿發過去都不超過10天就給回復了,挺快的,真后悔第一次白白浪費了兩個多月。值得投一投呀!!
投稿到錄用,速度比較快。審稿人的意見很中肯,修改之后文章明顯有提升;修改說明書很長,可見編輯很認真,不過經逐一修改后很快錄用。
第一次投核心期刊,第一個審稿人3天回意見,肯定創新性,文字修改意見,小修。第二個審稿人5個半月回意見,肯定創新性,小修責編,編輯部意見修改后再審議12天修改完畢,上傳,再次責編,一周后編輯部意見為:擬錄用,待處理。
該刊外審慢的出奇!送了兩個外審,一個過了一個月給了意見;另一個過了3個月才反饋意見,不知道是什么大牛,就提了兩條模棱兩可的意見,官腔官調的,最后還附上一句“改改再看”。用了兩個星期仔細修改稿件,提交之后就是干等。等了快一個月了,沒一點兒消息。于是給編輯部發了條信息詢問,編輯部根本不理會。又過了半個月,還沒消息,再次發條信息詢問,編輯部還是沒反應。以后沒10天詢問一次。后來,編輯部好像終于煩了,直接給拒了。反饋的外審意見只有那個大牛的,另一個老師的意見根本沒提。大牛的意見是“沒有正確領會我的意思”,攤上這樣的外審,無語!所以,大家投這個期刊要謹慎,時間上傷不起呀!外審選的太隨意呀!我的投了6個月被拒,沒有浪費我太多時間,據說有投1年修改幾次后被拒的。哎!慎重選擇!
雜志除了審稿速度很快外,負責稿子的是編輯老師,非常負責而且回信迅速,非常感謝!外審老師提出的意見也很犀利,對我幫助很大。很好的雜志,希望越辦越好!
期刊文章質量挺不錯的,就是審稿時間不是很快,小修下就接收了,不過見刊時間有點久,編輯還是非常認真的,比較嚴謹!以后有機會還會再投這個期刊的!
都說態度好,我沒發現編輯部態度好,我有篇文章初審超過2個月,打電話咨詢下為什么初審這么久,那編輯很不耐煩,說讓等,態度相當不好。。。感覺說話的語氣像欠她錢一樣,暈慘了。
正如大家說的那樣,中國科技史雜志的編輯效率非常的高!11.10投稿,第二天通知交審稿人,第三天送外審。11.17號外審意見回來(期間有一個周末)幾乎只有三個工作日的時間。修改后發表。論文質量寫的可以!提的問題都是一些簡單的好修改的。修改了一個禮拜11.22日上傳。11.24日編輯一到工作日就處理,論文已接受。
第一次投這個期刊,經外審專家和編委終審后收到退稿通知。感覺專家的意見很到位。8月底投出,11月中旬接到退稿通知。中間由于匯初稿費時自己耽誤了一個星期左右,所以總的周期大概3個月多一點。
2014年7月17投出,10月20號直接通知錄用,沒有修改意見,比較快了。
這個期刊回復的修改意見參考性不強,好在投了還是比較容易中,直接錄在正刊上面,就是版面費有點高,當時是因為急需要才投的。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北京中關村東路55號自然科學史研究所,郵編:100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