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單位:廈門大學
主辦單位:廈門大學法學院
國際刊號:--
復合影響因子:--
--國內刊號:CN-35(Q)第00
審稿周期:1個月內
創刊年份:2016年
綜合影響因子:--
《現代法治研究》雜志在全國影響力巨大,創刊于2016年,公開發行的季刊雜志。創刊以來,辦刊質量和水平不斷提高,主要欄目設置有:法律實務園地、外國法與比較法論壇、專題研究、理論探索、學說爭鳴、僑務法治專欄等。該雜志的內容涵蓋了廣泛的領域,包括法律理論、法治實踐、法律制度、法律倫理等。雜志聚焦于解決現實中的法律問題,研究法治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路徑,為推動法治社會的建設和法律制度的完善提供學術支撐。同時,雜志還關注法律的跨學科研究,積極倡導法學與其他領域學科的交叉融合,為法學研究注入新的思維和視角。作為一本高水平的學術期刊,受到了廣大法學界和社會各界的認可和關注。它的讀者包括學者、法律從業者和對法學感興趣的普通讀者。
該雜志重視學術研究的深度和質量,每一篇文章都經過嚴格的學術評審和編輯,確保內容的學術水準和可讀性。在文章選題和寫作風格上,強調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注重對法學熱點問題的關注和分析。同時,雜志還定期推出學術專題,邀請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進行深度研究和探討,為讀者提供更加系統和全面的法學知識。注重學術交流與學術引導,定期舉辦學術研討會、學術論壇和研究交流活動。這為法學界的學者提供了一個分享研究成果、交流學術觀點的平臺。同時,雜志還積極與其他相關學術機構和期刊進行合作和交流,推動法學研究的國際化和學科交叉。
(1)題名簡明精練,不宜超過20個字,應刪去無實質性內容、可有可無的字和詞。如“關于……”,“試析……”等詞一般可以省去;沒有特定定語成分的“研究”、“分析”、“思考”等,也應被視為贅詞,予以刪除。
(2)參考文獻盡可能使用近5年公開發表的文獻,數量在10—30條,采用順序編碼制著錄,依照其在文中出現的先后順序用阿拉伯數字標出,并將序號置于方括號中,排列于文后。
(3)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及有關法律規定,凡投至本刊的稿件,本刊均視為作者承諾“專投本刊”,作者在3個月內不得另投他刊(若投了他刊,請務必致電本刊辦理退稿手續)。
(4)主題范圍:我們歡迎各類與現代法治相關的學術論文、研究成果、實證分析和學術評論等稿件。主題涵蓋但不限于法律理論、法治原則、法律制度、法律實踐、法治文化等。
(5)內容要求:請以高質量、原創性和學術價值的方式呈現您的研究成果或理論觀點。稿件可以包括理論分析、實證研究、案例研究、實踐經驗等內容,突出創新性和前瞻性。
(6)原創性要求:我們鼓勵投稿作品為原創內容,未在其他刊物或會議上發表過。如有引用他人作品,請注明出處和作者,并確保符合學術道德規范。
(7)聯系方式:請在投稿時附上您的姓名、聯系方式和簡要個人介紹。如稿件被選中,我們將與您取得聯系,并商議發表細節。
(8)引言:是正文前面的一段短文。引言是論文的開場白,目的是向讀者說明本研究的目的、背景,不宜過多介紹研究成果,字數要求200~250字。
(9)基金項目:指文章產出的資金背景。如國家社會科學基金,教育部博士點基金等。獲得基金項目的文章應注明其名稱,并在圓括號內注明其項目編號。
(10)摘要及關鍵詞:文中必須附中文摘要,內容包括目的、方法、結果(應給出主要數據)及結論4個部分內容,要求以第3人稱撰寫200-300字為宜,并附3-8個關鍵詞。有條件者,可將文題、作者、單位、摘要及關鍵詞譯成英文。
現代法治研究是一本由廈門大學法學院主辦的季刊,期刊級別為省級期刊,預計審稿周期為1個月內。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福建省廈門市思明南路422號,郵編:361005。本站僅做歷史信息展示,不提供任何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