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學雜志

蜀學雜志

蜀學是西華大學;四川省文史研究館;蜀學研究中心主辦的一本學術期刊,主要刊載該領域內的原創性研究論文、綜述和評論等。雜志于2006年創刊,目前已被知網收錄(中)、維普收錄(中)等知名數據庫收錄,是西華大學;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館;蜀學研究中心主管的學術期刊。蜀學為學者們提供了一個交流學術成果和經驗的平臺,該期刊發表的文章具有較高的學術水平和實踐價值,為讀者提供更多的實踐案例和行業信息,得到了廣大讀者的廣泛關注和引用。
欄目設置:文獻綜述、研究報告、簡報、專題研究

蜀學雜志介紹

  • 主管單位:西華大學;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館;蜀學研究中心

    主辦單位:西華大學;四川省文史研究館;蜀學研究中心

    國際刊號:--

  • 復合影響因子:--

    --

    國內刊號:--

  • 出版地方:四川

    郵發代號:--

    發行周期:半年刊

  • 審稿周期:1個月內

    創刊年份:2006年

    綜合影響因子:0.02

《蜀學》雜志在全國影響力巨大,創刊于2006年,公開發行的半年刊雜志。創刊以來,辦刊質量和水平不斷提高,主要欄目設置有:文獻綜述、研究報告、簡報、專題研究等。以研究巴蜀文化為重點,融匯中國傳統文化和現代化研究成果,推動地方文化發展。同時,也關注國際間的學術交流與合作,努力推動中國學術的國際化發展。內容涵蓋了文學、歷史、哲學、藝術等多個領域,注重發表具有原創性、開拓性的研究成果。它不僅關注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創新,也關注當代文化的現象與發展。同時,還注重跨學科的研究,鼓勵學者們從多角度、多層次對巴蜀文化進行研究。

雜志的辦刊宗旨是“傳承文化,服務學術”。始終堅持嚴謹的學術態度,嚴格遵守學術規范,積極推動學術研究與交流。同時,它也注重提高刊物的服務質量,為讀者提供優質的學術閱讀體驗。雜志的讀者群體主要是高校教師、研究人員、文化工作者以及對中國文化和地方文化感興趣的讀者。雜志是一份具有較高學術水平和影響力的綜合性學術期刊。它以研究巴蜀文化為重點,注重傳承與創新,推動地方文化發展。同時,它也關注國際間的學術交流與合作,為中國學術的國際化發展做出了積極的貢獻。對于高校教師、研究人員、文化工作者以及對中國文化和地方文化感興趣的讀者來說,雜志無疑是一本值得訂閱和閱讀的學術期刊。

蜀學雜志投稿要求

(1)本刊自發表之日起,如無電子版、網絡版、有聲版等方面的特殊說明,即視作投稿者同意授權本刊電子版、網絡版、有聲版等的復制權、匯編權、翻譯權、信息網絡傳播權及其轉授權等專著權。

(2)參考文獻書寫格式為:作者.文題.刊名年份;年(期):起始頁.網上參考材料序號.作者.文題網址(至子--欄目).上傳年月。

(3)文章題名應能反映所用關鍵技術及主要研究內容。中文題名的字數不超過20個漢字,英文題名一般不超過10個實詞,確有必要時可使用副標題。

(4)注釋是對論文某一特定內容的解釋或補充說明。文內注釋應按正文中的先后次序集中列于文末,用帶圓圈的阿拉伯數序號標注。

(5)所有作者的簡介,格式為:姓名(出生年份-),性別,籍貫,職稱職務,從事的工作或研究。

(6)摘要和關鍵詞所有論文均要求有中文摘要和關鍵詞,摘要用第三人稱撰寫,分目的、方法、結果及結論四部分,完整準確概括文章的實質性內容,以150字左右為宜,關鍵詞一般3~6個。

(7)基金項目(有則加項):獲得基金資助產出的文章應注明基金項目名稱,并在括號內注明其項目編號。

(8)稿件應具有原創性,內容應未在其他刊物上發表過,且未侵犯他人的知識產權。

(9)稿件應提供中英文標題、摘要和關鍵詞,以及作者的姓名、單位、職務、職稱、聯系方式等信息。

(10)稿件應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關注學術前沿和熱點問題,反映學術發展趨勢和最新成果。

蜀學是一本由西華大學;四川省文史研究館;蜀學研究中心主辦的半年刊,期刊級別為省級期刊,預計審稿周期為1個月內。

投稿咨詢

免責聲明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成都市金牛區二環路北一段111號創新大廈21,郵編:610031。本站僅做歷史信息展示,不提供任何服務。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日本A级免费看片 | 亚洲制服丝袜中文字幕自拍 | 亚洲中文字幕另类小说 | 鲁丝片A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一区二区中文字幕无 | 一本久道久久综合婷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