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外科護士匯總十篇

時間:2022-06-05 02:26:04

序論:好文章的創(chuàng)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yōu)槟扑]十篇普外科護士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普外科護士

篇(1)

外科手術病人相對較多,也就學到了術前術后的相關知識。術前準備有心理疏導和腸道準備、飲食指導。術后生命體征監(jiān)測、切口觀察、協(xié)助咳嗽排痰、觀察輸液量及輸液速度、各種引流管的護理、尿管的護理、飲食護理以及術后并發(fā)癥觀察和護理等等。在日常工作中,就要求我們更耐心地去與她們交流與溝通,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提高護理質量,讓病人信任我們工作。由于外科的節(jié)奏比較快工作比叫忙。瑣碎。記得剛到外科時我還不適應,為了搞好工作,服從領導安排,我不怕麻煩,向老師請教,向同事學習,自己摸索,在短時間內便比較熟悉了外科的工作。了解了各班的職責,,明確了工作的程序,方向,提高了工作能力,在具體的工作中形成了一個清楚的工作思路,能夠順利的開展工作并熟練圓滿地完成本職工作。

篇(2)

隨著社會進步,我國的醫(yī)療水平也在不斷的提高,但是我國護理人員的心理健康卻處于一個較低水平,甚至低于一般人群。焦慮是護理人員常見的心理問題,沒有明顯的客觀原因卻內心不安或無原因的恐懼,認為自己將處于不良狀況的一種緊張情緒,表現(xiàn)為持續(xù)性精神緊張,是一種復雜的消極情緒狀態(tài)。

1臨床普外科護士的焦慮現(xiàn)狀

臨床護士焦慮發(fā)生率高,據(jù)曹麗娟[1]的調查報告顯示,40.3%的護士有焦慮癥狀,17.9%護士有中、重度焦慮癥狀。而作為臨床護理人員中工作量較大的普外科護士,其中有焦慮癥狀的人更值得關注。根據(jù)實際調查的證據(jù),有關部門要對護士的心理健康積極關心、重視,做好對護理人員心理健康的保健工作,改變護理人員心理健康水平明顯低于全國成人常模的現(xiàn)狀。

2引起焦慮的主要因素

2.1工作壓力過大隨著現(xiàn)代社會的進步,醫(yī)學模式也在隨之而改變,護理人員的工作模式也在轉變,從傳統(tǒng)的以疾病為中心轉變而為以患者為中心的整體護理,因此由模式轉變而對護理人員造成的壓力也在不斷增加。護理人員工作量大、力度強,對人體正常的生理狀態(tài)有所影響,容易造成情緒的波動。同時,在較強的專業(yè)知識要求下,護理人員需要不斷提高自身的素質,持續(xù)的學習增加了護士的心理壓力影響其心理、生理健康。

2.2復雜的人際關系人際關系可能是普外科護士產生焦慮的一個因素。護士接觸的人員較多,既要與患者頻繁直接接觸,又要同醫(yī)療機構中醫(yī)生、上級、同事之間進行交往、交流。而當患者產生不配合事件或不禮貌行為,可能會與患者及其家屬產生沖突,造成心理壓力,產生焦慮情緒。在巨大的工作壓力下,護理人員還要將自身情緒收好,因此長期的情緒隱藏容易對護理人員的心理造健康成危害。

2.3惡劣的工作環(huán)境普通外科患者人數(shù)較多、環(huán)境嘈雜、病情復雜、變化快,需要護理人員進行的護理工作內容較多、任務重[2],因而護理人員在長期超負荷的工作狀態(tài)下,容易疲勞,產生事物的風險大,因此普外科護理人員承受著巨大的風險,易產生對未來工作將遇到問題的焦慮。另外,普通外科急診患者多,大多數(shù)需要進行急診手術,而患者對手術的未知和恐懼容易造成患者對護理人員治療、溝通的抵觸情緒,而護理人員在與之交流時,心理負擔大,精神緊張進而焦慮情緒產生。

2.4社會地位低下傳統(tǒng)的醫(yī)療模式總是以醫(yī)生為主體、患者為中心,護理人員的工作產期被忽視而社會地為低下。而對數(shù)患者治愈后,感謝的是醫(yī)生診斷治療,而不是護士的護理,因此護理人員面臨付出與真實回報的巨大落差,不能體驗自我價值實現(xiàn)的滿足感,而產生身心疲憊的狀態(tài),既而加重心理負擔。嚴重的心理負擔下焦慮情緒自然出現(xiàn)。

2.5專業(yè)知識和工齡普外科對護理人員的專業(yè)知識要求較高,而一部分護理人員由于專業(yè)知識的不充足,容易產生因對工作的不了解、知識體系的不完善而對工作產生焦慮,擔心在工作中容易造成失誤和錯誤的處理措施引發(fā)醫(yī)療事故。另外,工齡越高其焦慮產生率越高。長期在普通外科工作的護理人員,其產生焦慮的發(fā)生率要比工齡短的發(fā)生率高,因工齡越長,其承受的壓力越大,面對醫(yī)療環(huán)境中各種壓力與風險的時間也越長。

3解決的對策

面對護理人員焦慮情緒發(fā)生率越來越高的現(xiàn)狀,我們應該采取多種措施改善現(xiàn)狀。提高護理人員的心理承受能力。

3.1合理應用資源高強度與高頻率的工作對護理人員的心理和生理有較強的傷害。在安排護理人員工作的過程中,合理利用資源,保證護理人員有足夠的休息時間,并在一定成都上增加護士的編制,提高其對工作的信任度和滿意度。在普通外科這個患者人數(shù)多、工作強度大、急診手術多的科室合理的增加護理人員,減輕其工作負擔。另外對加班和值夜班的人員進行一定的物質和精神補償,提高其工作積極性,人性化管理。

3.2 關注護士的心理健康狀況定期對護理人員進行心理輔導,保證護理人員的心理健康。在院內提供心理健康咨詢點,鼓勵護士在遇到心理問題或不良情緒時積極尋求幫助,解決,保持樂觀向上的積極情緒。

3.3建立良好的社會關系[3] 良好的社會關系有利于護理人員在工作中無后顧之憂,一心一意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工作。來自于社會、醫(yī)院、患者對護理人員的要求是護理人員的一大壓力之源,因此醫(yī)院要適當減輕對護理人員施加的壓力。

3.4盡快健全制度建立完善的風險管理制度,減輕護理人員承擔的來自于各來群體的風險而造成的心理負擔。另外,必須提高護理人員自身的素質,以降低某些事故發(fā)生的幾率。

4討論

現(xiàn)代社會越來越重視心理因素對健康產生的各種影響。護理人員的焦慮情緒和壓力會對其工作有一定的影響,某種程度上降低護理人員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因此,關心護理人員的心理健康,有利于提高護理人員的工作質量。這樣一個特殊的群體,容易因患者的情緒和疾病狀況而產生失望、焦慮、抑郁的情緒應該更多得研究和關注其情緒變化。提高普通外科護理人員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有利于保證患者所接受的服務質量,保證社會和諧。

參考文獻:

篇(3)

醫(yī)院普外科護士的工作總結:

在普外科的實習即將結束,在這一個多月的實習期間,我遵紀守法,遵守醫(yī)院及醫(yī)院各科室的各項規(guī)章制度,尊敬師長,團結同學,嚴格要求自己,努力做到不遲到、不早退、不無故曠工及擅自離開工作崗位。對待病人和藹可親,態(tài)度良好,努力將所學理論知識和基本技能應用于實踐。在此過程中我不斷總結學習方法和臨床經(jīng)驗,盡力提高獨立思考、獨立解決問題、獨立工作的能力,不斷培養(yǎng)自己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崇高思想和良好的職業(yè)道德。

我在本科室實習期間,遵守勞動紀律,工作認真,勤學好問,能將自己在書本中所學知識用于實際。在老師的指導下,我基本掌握了普外科一些常見病的護理以及一些基本操作,是我從一個實習生逐步向護士過度,從而讓我認識到臨床工作的特殊性與必要性。以前在學校所學都是理論上的,現(xiàn)在接觸臨床才發(fā)現(xiàn)實際工作所見并非想象那么簡單,并非如書上說寫那么典型,好多時候都是要靠自己平時在工作中的經(jīng)驗積累,所以只有扎實投入實習,好好體會才能慢慢積累經(jīng)驗。

篇(4)

【中圖分類號】R-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8231(2011)10-1801-02 護士長是護理管理的主要力量,也是醫(yī)院管理系中的最基層的管理者。護理管理的質量優(yōu)劣直接影響到醫(yī)院的服務質量乃至整個醫(yī)院形象[1]。我院是一所新建的二級甲等醫(yī)院,為了適應自身發(fā)展的需要,于2011年3月實施了護士長夜查房制(與醫(yī)生夜查房同時進行)這一舉措。運行一年多以來,對加強夜間護理質量管理,確保護理安全,構建和諧的醫(yī)護患三者關系,提升病區(qū)護理工作的滿意度,起舉足輕重的作用。在基層醫(yī)院值得推廣,現(xiàn)介紹如下:

1 護士長夜查房制度建立

各臨床科室護士長于每晚18:30后去科室查房。(雙休日、節(jié)假日、外出學習外、每周不少于4次,每次查房時間不少于30分鐘)按查房實際次數(shù)醫(yī)院給予適當?shù)难a貼,與醫(yī)生同酬。

2 護士長夜查房的方法

2.1 查值班護士

2.1.1 了解護士對病區(qū)患者動態(tài)情況的掌握程度。包括:危重患者數(shù)、新入院人數(shù)、當日手術人數(shù)、次日手術人數(shù)、特殊檢查人數(shù)。從而評估護士交班是否認真、仔細,有效的避免了留于形式的護士交班,保證護士在值班期間心中有數(shù),保證了護理安全。

2.1.2 查儀表、勞動紀律、崗位職責履行情況。要求護士穿戴符合規(guī)范,著淡裝上班,服務熱情,主動巡視病房(我科已實施無鈴聲病房)主動解決病者各種合理需要,變“要我服務”為“我要服務”,提升護士服務意識。

2.1.3 嚴格執(zhí)行“十不”準則,以嚴肅的工作之風,一絲不茍地進行各項診療及護理。

2.2 查病房:查病房環(huán)境是否安靜,整潔。我院是一所地處湘西偏遠地區(qū)的醫(yī)院,農村人口多,“一人生病,全家動員”的現(xiàn)象普遍存在。通過對患者宣教,大部分家屬在晚間已離開,但仍有小部分家屬留守病房,病室嘈雜。我科屬外科病房,多為手術后患者,需要靜修養(yǎng),故晚班護士需深入病房做家屬思想動員工作,以減少探陪人員,營造夜間安靜舒適休息環(huán)境,保證患者充足睡眠,利于康復。

2.3 查病房病人

2.3.1 危重病人:生命體征情況,病情變化,引流管通暢,是否皮膚完好否,臥位安置是否恰當,生活護理,心理狀態(tài)等。

2.3.2 手術后患者:患者主訴,切口敷料,引流管情況,術后康復情況等。

2.3.3 特殊檢查,診療患者:相關注意事項患者是否掌握是否存在疑問,并給予解答。

2.3.4 次日手術患者:心理狀態(tài),是否存在焦慮、恐懼、煩躁、抑郁等心理問題,針對性實施心理護理,消除患者緊張情緒,讓患者保證充足睡眠,提高患者手術耐受力。2.3.5 新入院患者:有效的護患溝通是建立在良好印象的關鍵,護士長通過交談,了解責任護士對患者入院宣教,制度介紹情況,對護理服務的初始印象怎樣,并從中掌握患者的護理要求。

2.3.6情緒不穩(wěn)定患者:如何保障住院病人安全是醫(yī)院的首要任務,病人住院期間跳樓,自殺的現(xiàn)象屢屢發(fā)生,護士是接觸患者時間最多的人,對心理護理活動細微變化,如能及時察覺并予疏導,在一定程度上可避免悲劇的發(fā)生,護士長通過查房對科室內治療效果不佳,晚期癌癥,給予真誠關懷,接納患者不滿,找出情況不穩(wěn)定的原因,與家屬充分溝通,讓家人,同事,社會給予關注。

2.3.7次日入院患者:宣教出院指導,征求病友對護理工作的意見與建議,發(fā)放滿意度調查表,對工作中存在的不足采取改進措施。

3 結果

實施護士長晚查房后病區(qū)的滿意度較前大幅度提升,實現(xiàn)了護理零投訴。

4 討論

4.1 實施護士長晚查房[2],充分了解夜間科室動態(tài),指導工作閱歷較淺的護士做好危重患者護理搶救工作,必要時組織人力,物力參與搶救治療,輔助解決護理工作中存在的疑難問題(如靜脈穿刺困難,突發(fā)病情判斷等)對提高危重患者搶救成功率起到了積極保障作用。

4.2 護士長夜晚查房,由于晚上隨時可能檢查,有利增強值班護士的責任心,提高自覺性,使護士能夠始終如一的嚴格執(zhí)行操作規(guī)范,避免存在不必要的僥幸心理,減少因思想松懈所致的工作失職,確保夜間的護理質量[3]。

4.3提高科室護理文書書寫質量,保證了護理安全,通過及時的質量監(jiān)督,提高護士對護理文書重要性的進一步認識和法律意識,消除隱患,杜絕差錯,從而保證了護理質量。

4.4增強了護理人員的責任心,護士長晚查房后,護士經(jīng)常巡視病房,了解病人的各種生理需要及心理需要,能夠及時發(fā)現(xiàn)病人的病情演變情況,為醫(yī)生的診斷和治療,提供了可靠的資料受到醫(yī)生的尊重。為全面掌握術后的病人的情況,護士會主動與醫(yī)生溝通,密切了醫(yī)護關系,提高了醫(yī)生的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

4.5對護生起到了言行示教的作用,臨床教學是護理營造的職責之一,培養(yǎng)一名合格的護士,不僅僅體現(xiàn)使其具有熟練的操作技能,更重要是良好的職業(yè)道德,通過護士長晚查房,護生耳濡目染,一位護士長者對病人關心的工作作風,同時激發(fā)年輕護生對護理事業(yè)的職業(yè)認同感[4],幫助她們樹立腳踏實地,干一行,愛一行的理念,使其成長一名合格的護士。

4.6有利于護士長科學管理水平提高,護士長通過查房5,能掌握病區(qū)病人的基本情況,便于合理排班,合理安排護理人力資源,使病區(qū)護理工作有序進行。通過查房,可以及時發(fā)現(xiàn)工作中存在一些細節(jié)問題,并利用科學的精神,認真地態(tài)度,完善服務流程,不斷提高自身科學管理水平[5]。

參考文獻

[1] 盛海琴,盛麗影,陳玉榮. 護理查房促進護理質量的提高[J]黑龍江醫(yī)學 2010, (02) .

[2] 丁小容,鄧小梅,羅捷,孫詠梅,彭衛(wèi)群. 科室三級護理查房模式在臨床中的應用[J]護理管理雜志 2010,(03).

篇(5)

(尉氏縣人民醫(yī)院河南尉氏475500)【摘要】隨著護理學科的迅速發(fā)展和醫(yī)學護理模式的轉變,對護士的綜合素質要求越來越高,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是現(xiàn)代護理模式對每一位護理人員的基本要求,也是提高護理質量和水平的重要保證。因此,護理人員要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尤其要培養(yǎng)良好的心理素質。【關鍵詞】護士;護理;心理素質【中國分類號】R19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4-5511(2012)04-0363-01 社會的文明進步、護理科學的文明發(fā)展,對護士的綜合素質要求越來越高,護理專業(yè)人才的作用也日益受到社會的重視。一名優(yōu)秀的護士,除了具有全面扎實的基礎護理理論知識及熟練的臨床操作技術外,還必須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然而,由于護理職業(yè)的性質和特點、特殊工作環(huán)境壓力、長期超負荷的工作、相關社會因素及護士本身內在性格等方面因素的影響,許多護士在緊張繁重的護理工作中,承受著很大的精神心理壓力,直接影響著護士的身心健康、護士隊伍的穩(wěn)定、護理工作的質量和患者的治療康復。有針對性地加強護士心理素質的培養(yǎng)和鍛煉,讓護士以積極、樂觀、健康的心態(tài)全身心投入到護理工作之中,是提高護理水平和質量,增強醫(yī)院在市場經(jīng)濟中的競爭力的重要保證。應該怎樣培養(yǎng)護士的優(yōu)良心理品質?筆者認為應從以下環(huán)節(jié)抓起:

1. 加強心理學和醫(yī)學論理學的學習,提高護士培養(yǎng)良好心理品質的自覺性

必須樹立起熱愛護理事業(yè),并為護理事業(yè)而獻身的崇高理想,只有樹立起崇高的理想,才能真正愛護并尊重自己的工作,才能把解除病人的痛苦為己任,想病人之所想,急病人之所急,痛病人之所痛。在護理工作中加強對護士的心理學和醫(yī)學倫理學知識培養(yǎng),使護士了解心理品質對搞好護理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便能自我認識到心理品質的不足方面,并以適當?shù)耐緩胶头椒ǎ囵B(yǎng)自己的心理優(yōu)良品質。良好的心理品質可有效的提高工作學習的效率,更能解除別人的痛苦。

2.拓展護理內涵,轉變服務理念 開展人性化護理的關鍵在于更新護理服務理念,變被動服務為主動服務。人性化護理的本質是“以病人為中心”,其思想內涵是“我能為病人做什么”,在病人的身心及社會需求方面提供力所能及的優(yōu)質護理服務,從而使病人得到最佳的護理。因此,要求臨床護士深入地學習和認識人性化護理的實質和內涵,改變施護觀念及行為,走出那種被動等待和執(zhí)行醫(yī)囑、一切以方便操作為前提的誤區(qū),應該主動去和病人進行深入地交談,了解病人、詢問病情,想方設法解決病人的健康問題;充分尊重病人的尊嚴和對治療、護理操作的自主選擇權,做到知情同意,學會換位思考,適時表達出對病人的理解與同情和必要的告知,為患者提供醫(yī)療費用日清單,讓病人明明白白消費,倡導以人為本的思想,這是開展和深化人性化護理的關鍵,也是贏得病員、提高護理效益的關鍵。 3. 提高護理業(yè)務水平和臨床操作技能,為良好的心理素質奠定基礎要培養(yǎng)良好的心理素質,必須掌握較全面的護理及專科理論知識,包括醫(yī)學基礎、臨床醫(yī)學、衛(wèi)生學、醫(yī)學研究、人文科學及醫(yī)學管理學等知識,并能運用所學知識指導工作。同時,還要熟練掌握臨床 護理操作技能,為患者提供最優(yōu)質的服務。普外科護士,要求她們既要具備良好、穩(wěn)定的心理素質,同時還要求有扎實的基本功和熟練的操作技能,才能輕、穩(wěn)、快、準地完成治療,減輕患者的痛苦,增加患者的信任度,和醫(yī)生配合默契。為此,護士應利用一切機會不斷提高自己的業(yè)務水平,如通過外出學習、自學或夜大學習、護理查房、參加醫(yī)院專題講座、論文交流等途徑,認真學習護理理論知識,按照各項臨床操作技能規(guī)程,進行強化訓練,達到熟練為止。只有這樣,遇到緊急情況時才能保持沉著、冷靜的心理狀態(tài),不慌不忙、不急不躁、準確及時、迅速地處理突發(fā)事件,確保護理工作的順利完成。4.拓展自己的知識領域,培養(yǎng)對挫折的承受能力醫(yī)學心理學研究證明,人在遭受挫折后,往往會引起一系列生理、心理的變化,如自己不善于排除困擾和減輕心理壓力,這種不正常的心態(tài)就會影響人的內分泌功能和免疫功能。由于護士與患者直接接觸的機會多,隨時都有可能接受來自患者的許多“不適宜的刺激”。因此護士必須對護理工作中出現(xiàn)的挫折有充分的心理準備,要善于學習和積累應付各種困難和挫折的經(jīng)驗,對患者所表現(xiàn)出的誤會、不配合、甚至不禮貌的行為,采取諒解的態(tài)度,避免發(fā)生沖突。護士要拓展自己的知識領域,廣泛學習護理專業(yè)的邊緣學科,如心理學、倫理學、社會學、醫(yī)學道德修養(yǎng)、美學等人文科學知識,以培養(yǎng)和提高自己的評價事物的能力豐富的知識貯備,增加知識面,擴大視野。當護士在護理中感到有壓力時,就懂得運用心理學的理論知識和方法來減壓,達到自我調節(jié)自我控制的目的。5.加強自我心理調節(jié),學會換位思考作為護士應充分發(fā)揮自身主觀能動性,學會適應工作環(huán)境的變化,變工作壓力為動力,注意適時進行自我調節(jié)。工作之余,應多參加一些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動,如跑步、健身、郊游、爬山、各種球類比賽等,在運動之余使身心得到全面放松,減少護理工作所帶來的各種壓力和煩惱,從而以更好的心態(tài)和精力投入到臨床護理工作中去。在工作中要學會換位思考,經(jīng)常站到對方立場思考問題。醫(yī)護人員要設身處地站在患者的角度考慮患者的心里的感受,這樣就能更好地理解和同情患者,更好的關心患者。患者與家屬需要醫(yī)護人員的理解和關懷,即使是一個鼓勵的眼神和一個親切的微笑,都能增加戰(zhàn)勝疾病的勇氣,親切美好的語言不僅給患者帶來溫暖、力量和希望,同時也縮小了醫(yī)護和患者之間的距離,使患者機體處于接受治療的最佳狀態(tài)。護理管理者應充分注意到護士的工作壓力對護理質量產生的不利影響,要想方設法消除引起護士工作壓力的不利因素或壓力源,合理安排護士的數(shù)量和工作量,減輕護士的工作強度和心理壓力,重視維護護士的身心健康,加強護士心理素質的培養(yǎng),以提高整體護理質量和水平,促進護理事業(yè)的健康發(fā)展。6.做自己情緒的主人,保持積極健康的心境

護士要確立自己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自尊、自愛、自強,從自己的職責出發(fā),客觀合理的評價自我及在社會生活中的位置,形成合理的心理支點,使心理處于平衡。調整心理需要,人的心理需要是多方面、多層次的,它是激起人們行為的原動力。護士應有事業(yè)的進取心和責任感,以較強的職業(yè)角色意識,并以此作為自我實現(xiàn)的心理需要,從而自覺地為此勤奮努力工作,只有這樣才能在“心理失落”時,正確的對待自己和周圍的一切,獲得心理的自我平衡’。應努力做情緒的主人,培養(yǎng)良好的性格,保持樂觀、恬靜的心情,有健康向上的精神和對工作的全身心投人,不把消極情緒帶人病房,用積極情緒感染和影響患者,并由此得到理智上的愉悅。總之,在倡導人性化護理服務的今天,普外科護士要適應時代要求,在日常護理工作中,不斷對自身內在的、外在的各個方面進行歷練和培養(yǎng),提高綜合素質水平,使病人真正得到人文的關愛和服務,加強護患溝通,密切護患關系,提高臨床護理質量,推動護理事業(yè)向前發(fā)展。參考文獻[1]譚自然.護理新概念與臨床[M].安徽: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出版社,1998:714[2]吳均林.醫(yī)學心理學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209229.[3]戴曉陽.護理心理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3:157[4]李薦中.醫(yī)學心理學與現(xiàn)代心理護理[M].內蒙古:科學技術出版社,1998:152~156

篇(6)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age,nursing age,and psychological capital on job burnout in general surgical nurses.Method: 100 general surgical nurses were enrolled as the research group.They were investigated with Psychological Capital Questionnaire-24 (PCQ-24),Maslach Burnout Inventory-General Survey (MBI-GS).The age,nursing age,and psychological capital scores were investigated by Pearson’s correlation and multivariate line regression analyses.Result:The age and nursing age were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reduced personnel accomplishment scores and total scores in job burnout of nurses (P

【Key words】 General surgical nurse; Age; Nursing age; Psychological capital; Job burnout

First-author’s address:Binhai County People’s Hospital, Binhai 224500, 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6.08.031

工作倦怠(job burnout),又稱職業(yè)倦怠,是從事高強度、高人際接觸頻率的人員所產生的情緒衰竭、去個性化和個人成就感低落的癥狀[1-2]。普外科是一個急診多、病種多、工作量大、護理操作技術要求全面的科室,由于護理工作任務繁重,每天面對重復的操作技術,枯燥的工作流程和緊張的工作氣氛,以及來自于家庭、各種人際關系,都會給護士壓力 [3-4]。由此導致的各種身心健康問題也日漸凸顯,使得工作倦怠現(xiàn)象尤為突出。國外學者研究顯示,心理資本越高的員工對組織的貢獻也越高,其離職率也將越低[2]。也有研究顯示,護士年齡和護齡均會對其心理健康產生影響[5]。因此,是否可通過對不同年齡、護齡的普外科護士提升心理資本來達到降低其工作倦怠,這對管理實踐具有重要意義。本研究旨在探討普外科護士年齡、護齡與心理資本對其工作倦怠的作用,以便為緩解其工作倦怠的尋找一條有效途徑,最終達到為普外科醫(yī)療護理和管理工作提供理論依據(jù)和實踐指導。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4月-2015年3月濱海縣人民醫(yī)院普外科和解放軍第三醫(yī)院普外科的在職護士和實習護士,共100名,年齡17~35歲,平均(20.8±6.8)歲;平均受教育達(12.4±3.8)年;護齡分布1~16年,平均(6.2±2.3)年。受試者無腦血管病、其他腦部疾病、重大軀體疾病或精神障礙史。所有受試者知情同意并簽署同意書。

1.2 調查方法

1.2.1 心理資本問卷 心理資本評估選用Luthans等編制、李超平翻譯的心理資本問卷(Psychological Capital Questionnaire-24,PCQ-24)[6],其維度包含自我效能感、希望、樂觀和韌性,共24題,含3道反向積分題,分別為條目13、20、23題。采用Likert 6點記分,1代表“非常不同意”,6代表“非常同意”。各維度得分越高,說明心理資本水平越高。

1.2.2 工作倦怠量表 工作倦怠評估采用李超平等修訂的工作倦怠量表-通用版(Maslach Burnout Inventory-General Survey,MBI-GS)[7],其維度包含情緒衰竭、去個性化和個人成就感降低。量表采用Likert 7點記分,“0”代表“從來沒有”,“6”代表“每天都有”,頻率由低到高,其中個人成就感降低維度的所有題目是反向計分。

1.3 統(tǒng)計學處理 所有數(shù)據(jù)采用SPSS 20.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計數(shù)資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偏相關分析和多元回歸分析評估年齡、護齡與心理資本多維度、工作倦怠量表多維度評分間的關系,以P

2 結果

2.1 年齡、護齡、心理資本與工作倦怠的關系 偏相關分析結果表明,年齡、護齡均與工作倦怠的個人成就感降低因子及工作倦怠總分呈負相關,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心理資本的4個維度及其總分均與工作倦怠的3個維度及其總分均呈負相關,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2.2 年齡、護齡、心理資本對工作倦怠的逐步多元線性回歸分析 逐步多元線性回歸分析,以工作倦怠3維度為因變量,考察年齡、護齡、心理資本各維度對其的影響。當以情感耗竭因子為因變量時,護齡、希望和樂觀因子進入線性回歸方程,多元線性回歸相關系數(shù)為0.326,其聯(lián)合解釋變異量為14.6%;當以去個性化因子為因變量時,年齡、護齡、樂觀和希望因子進入線性回歸方程,多元線性相關系數(shù)為0.386,其聯(lián)合解釋變異量為18.7%;當以個人成就感降低因子為因變量時,年齡、護齡、韌性、自我效能和樂觀因子進入線性回歸方程,多元相關系數(shù)為0.489,其聯(lián)合解釋變異量為32.9%。結果表明,護齡、心理資本的希望和樂觀因子對工作倦怠情緒衰竭因子有負向預測作用(P

表1 年齡、護齡、心理資本和工作倦怠的相關關系

因子 情緒衰竭 去個性化 個人成就感降低 工作倦怠

總分

年齡 -0.168 -0.133 -0.338** -0.259*

護齡 -0.157 -0.155 -0.382** -0.302**

自我效能 -0.226** -0.387** -0.325** -0.248**

希望 -0.384** -0.324** -0.343** -0.313**

韌性 -0.371** -0.281** -0.424** -0.338**

樂觀 -0.412** -0.434** -0.436** -0.445**

心理資本總分 -0.483** -0.424** -0.385** -0.321**

*表示P

表2 年齡、護齡、心理資本對工作倦怠的逐步多元線性回歸分析

因變量 自變量 R2 F β t P

情感耗竭 1 護齡 0.153 34.332 -0.187 -3.048 0.008

2 希望 0.163 42.226 -0.326 -4.346 0.000

3 樂觀 0.173 44.361 -0.443 -4.802 0.000

去個性化 1 年齡 0.119 28.440 -0.167 -3.032 0.019

2 護齡 0.135 30.362 -0.189 -3.221 0.012

3 樂觀 0.142 63.205 -0.546 -5.325 0.000

4 希望 0.212 73.268 -0.347 -6.130 0.000

個人成就感降低 1 年齡 0.154 45.483 -0.336 -5.463 0.000

2 護齡 0.163 54.347 -0.403 -0.553 0.000

3 韌性 0.192 62.809 -0.421 -6.287 0.000

4 自我效能 0.183 51.034 -0.531 -6.368 0.000

5 樂觀 0.188 43.678 -0.563 -6.448 0.000

3 討論

篇(7)

【關鍵詞】

普外科;優(yōu)質護理;滿意度

在經(jīng)濟快速發(fā)展的今天,隨著人們的物質文化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一些疾病也在這種環(huán)境中孕育而生。最近幾年,外科病例越來越多,在臨床中發(fā)現(xiàn),大多數(shù)的普外科患者的病情都比較重,需要進行手術治療。對在普外科患者實行優(yōu)質護理能夠有效的提高患者的康復速度。本文采取在2011年5月至2013年8月期間本院普外科收治的60例患者進行優(yōu)質護理,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現(xiàn)將具體情況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這次研究的對象是2011年5月至2013年8月期間我院普外科[1]診治的60例患者,在這60例患者中,年紀最高的為76歲,年紀最小的為20歲,平均年齡在(40.2±1.3)歲,在這60例外科患者中男性患者有32例,女性患者有28例。男女患者比例為8∶7。根據(jù)這60例患者的意愿,進行隨機分組,將他們劃分為了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里面30例,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體質量、身高等一般資料里面沒有明顯的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護理方法:首先對對照組的患者進行一般護理,再對觀察組患者進行行優(yōu)質護理。優(yōu)質護理的方法[2]為:①制定詳細的優(yōu)質護理計劃。在醫(yī)院接到患者并安排入住后,立即成立一個優(yōu)質護理小組,小組成員包括患者的主治醫(yī)師、護士長以及專職護士,在進行優(yōu)質護理前,針對該患者的具體情況以及本院的護理條件,為患者制定一套最佳的優(yōu)質護理方案。如對其飲食護理、心理護理、健康教育、排泄護理。②進行飲食護理。在患者住院治療期間,護理人員根據(jù)主治醫(yī)師的飲食指導,告知患者的飲食安排,特別是對于腸內營養(yǎng)患者而言,護理人員對患者的飲食衛(wèi)生、溫度以及進食速度進行規(guī)范指導,并觀察患者進食后的反應,做詳細記錄。③進行心理護理。在患者住院治療期間,患者的心情處在一個不穩(wěn)定的階段,護理人員要抓住時機與患者和家屬進行溝通,解開患者的心理包袱,勸導患者積極的配合醫(yī)護人員進行治療。④進行健康教育。我院接收普外科患者大多數(shù)都要進行手術治療,而平常患者都忙于工作,對普外科的相關知識的了解不夠充分。所以護理人員要在患者進行手術前,要耐心的為其講解普外科手術的相關知識,解開患者心中所有的疑慮,勸其在手術中積極配合醫(yī)護人員,從而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和康復速度[3]。

1.3觀察指標:經(jīng)過手術治療后,比較兩組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滿意度越高,說明其心理狀態(tài)和情緒穩(wěn)定。

1.4統(tǒng)計學方法:處理本次研究的數(shù)據(jù)所采用的軟件是SPSS17.0軟件,用(x-±s)來表示研究的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技術采用χ2檢驗,用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在患者住院治療后,通過對觀察組患者對進行優(yōu)質護理所得到的護理服務滿意度為97.6%,對照組患者進行一般護理所得到的護理服務的滿意度為76.3%。觀察組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二者相比差異顯著(P<0.05)。

3討論

就普外科而言,患者的病情都比較急重,在物質文化日益膨脹的社會,患外科病的人也越來越多,病種涉及的范圍也越來越廣,普外科患者大多數(shù)都要進行手術治療,在普外科患者住院治療到治療結束,對普外科患者實行優(yōu)質護理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4-5],加快患者順利康復的速度。本次研究的結果顯示,對觀察組患者進行優(yōu)質護理的滿意度比對對照組患者進行一般護理的滿意度要高,這說明優(yōu)質護理[6]能夠有效的提高護理質量,為患者提供一個舒心的服務環(huán)境。在護理工作中,護理人員要始終以患者的利益為出發(fā)點,時刻為患者考慮,對患者的飲食、服藥情況做好詳細的記錄,每天微笑的面對患者,在護理的過程中,護理人員對患者不斷的問候,讓患者感受到了親人的問候,有效的提高了患者的對護理服務滿意度,同時護理人員在護理的過程中也提高了自身的文化素質和修養(yǎng)。護理人員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護理服務,在護理的過程中,與患者之間加強了溝通和交流,患者可以隨時感受到護士的關心,使得患者對護理人員百分百的放心,護理人員通過對患者的生活環(huán)境進行改善,讓病房變得更整潔,為患者營造了一個健康舒適的康復環(huán)境,營造了和諧的護患關系,護患關系明顯改善。護士主動為患者提供健康指導意識明顯增強,重視與患者之間的雙向互動和個性化健康指導,患者熟悉入院須知、便民服務措施、熟知主管醫(yī)師和護士、藥物性能、飲食要求、專科疾病知識、安全防范等內容,患者對健康知識的知曉率由實施前的65%上升到95%。提高了患者對健康教育知識的知曉率。開展優(yōu)質護理服務是醫(yī)院秉著“以患者為中心”的服務理念的深化,是實現(xiàn)醫(yī)患關系走向新臺階的重要保證。在今后的醫(yī)療事業(yè)發(fā)展當中,仍然要不斷的發(fā)展優(yōu)質護理服務工作。

參考文獻

[1]賴春娣,鄭仕文,吳蓮香,等.五級質控在“優(yōu)質護理”活動中的臨床應用[J].中外婦兒健康,2011,8(4):222-223.

[2]朱玉星,楊玲,劉青.開展優(yōu)質護理提高護理質量[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1,10(20):110-111.

[3]王宏霞.優(yōu)質護理的實踐與思考[J].全科護理,2011,10(20):34-35.

[4]溫春良,路海云,謝佩珠.床邊工作制在優(yōu)質護理服務中的作用[J].現(xiàn)代醫(yī)院,2011,11(8):18-19.

篇(8)

醫(yī)療護理作為與病人生命和健康息息相關的高風險職業(yè),越來越受到廣大醫(yī)護工作者的關注和重視。尤其是在普外科,任何一點微不足道的診療護理環(huán)節(jié)都與風險相隨,因此,在臨床護理實踐管理中,加強對護理人員的職業(yè)道德和專業(yè)素質的培訓和指導,采取積極的防范護理風險的有效措施,盡量減少護理差錯,規(guī)避護患糾紛的發(fā)生,已經(jīng)成為當前護理管理工作者迫切需要解決的重要課題。通過開展QC護理風險管理實踐,以本科38名護理人員為研究對象,推行“以護士為中心”的人本管理理念,取得了較好的社會聲譽和管理效率。

資料與方法

以本科18名護理人員為研究對象,性別均為女性,年齡20~45歲,學歷層次:本科5名,專科10名,中專3名。職稱等級:主任護師1名,主管護師4名,護師5名,護士8名。工作年限范圍1~27年。婚姻狀況:已婚14名,未婚4名。本科床位數(shù)55張,2010年4月~2011年5月入住我科病人2164例。

方法:①理論學習階段:前期結合“以護士為中心”的管理理念進行學習,學習風險管理相關知識,QC護理相關理論,并結合學習情況進行全員測評,將護理風險管理思想深入到實踐中去。②人員配置:為有效實施“以護士為中心”的護理風險管理活動,對全科護理人員進行了分組管理,推選2名QC組長,以及督導員、記錄員等,全部由專業(yè)技能強的主管護師來擔任。③“以護士為中心”的護理風險活動細節(jié):強化風險管理的重要性,結合普外科護理工作實際,對相關風險因素進行劃分:與患者合法權益相關的風險;與醫(yī)藥、設施設備相關的風險;與健康教育相關的風險;與特殊藥物如鎮(zhèn)靜類藥品的相關風險;與醫(yī)囑要求相關的風險;與護理操作實踐相關的風險;與護理記錄相關的風險;與醫(yī)療環(huán)境相關的風險[1]。對以上風險分類進行細化,并做到人人有分工、人人有參與、人人有責任,對于當班護理人員的護理風險或潛在的隱患,一經(jīng)發(fā)現(xiàn)立即匯報,經(jīng)由護士長處理后并做好記錄。結合品質風險管理要求,由護士長、組長組成的巡視組結合護理實際,實行每日三看五查全面巡視,對各風險要素進行現(xiàn)場分析和管理,并于月終、季末開展總結,優(yōu)化護理風險管理活動。

結 果

對我科實施風險管理前后的效果進行統(tǒng)計分析,見表1。

從上表所示的風險管理前后的效果來看,通過實施“以護士為中心”的護理風險管理以來,本科護理質量有了較大的提升,主要表現(xiàn)在:①增強了全科護理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并在分組的基礎上,融合了護理人員之間的關系,特別是相互協(xié)助、相互競爭的實施,有力的提高了護理人員的團隊精神與凝聚力;②從患者的滿意度來看,投訴例數(shù)明顯下降,護患關系得到了有效的維系,提高了患者的滿意度;③強化監(jiān)督下,有效杜絕了護理差錯的發(fā)生,并最大化的減少和避免了護理風險,提高了本科的護理質量。

討 論

普外科護理因搶救多、急癥多、病情變化快等特點,對于護患關系的維系來說十分艱巨。同時,隨著人民群眾法制意識、自我保護意識的增強,從護理安全和風險隱患的規(guī)避上,護理管理者更應該從風險發(fā)生的規(guī)律和控制風險的措施上,進行探索和實踐,準確的識別風險,科學的衡量風險,有效的控制風險,從而最大化的降低護理風險帶來的損失。為此,護理質量作為提升醫(yī)院管理水平的重要內容,必須從護理風險管理實踐中,消除各類護理風險帶來的危害,有組織的實施護理防范措施,減少不必要的護理糾紛,從而為患者提供優(yōu)質的護理服務[2]。

德魯克在論述管理效率中,提出了“人”作為利用效率最低的資源,只有充分開發(fā)人力資源管理,才能真正實現(xiàn)人力資源效益。醫(yī)學護理模式的發(fā)展,同樣經(jīng)歷了傳統(tǒng)的“以工作任務為中心”的以物為本的管理窠臼,忽視了“人”的能動性、積極性,而“以患者為中心”的護理管理模式,仍然對護士的主體地位重視不夠[3]。因此,在人本管理理念的指導下,將人的能動性作為首要任務,結合科學的管理方法來促進每個人,發(fā)揮其積極性和能力,從而實現(xiàn)人人參與、人人管理,不僅實現(xiàn)了自身的價值,還能有效的完成組織的共同目標。

“以護士為中心”的風險管理模式的探索,旨在從護士的參與管理中,將管理者從繁瑣的事務中解放出來,將更多的重心放在科學的人力、物力調節(jié)上,從而實現(xiàn)經(jīng)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全面提升[4]。同時,“以護士為中心”的管理模式,也是柔性管理理念的一種體現(xiàn),結合人的心理和行為特征,在非強制性的前提下,激發(fā)人的自覺行為,從而實現(xiàn)對人、財、物、信息、時間等要素的綜合管理,也將人作為最重要、最活躍的因素來進行合理安排和有效利用,從而最大程度的發(fā)揮人的潛能。在普外科護理風險管理實踐中,通過引入質量管理理念,從控制的持續(xù)性、全程性上來注重過程管理,對于控制過程中的各個環(huán)節(jié),通過準確的現(xiàn)狀分析、科學的解決方法、有效的結果監(jiān)督,來實現(xiàn)品質(QC)控制,從而改進工作方法、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現(xiàn)場管理的效率[5]。

“以護士為中心”的護理風險管理模式的實施,順應醫(yī)療體制改革的實際需要,更能夠從挖掘護士的工作潛能中,提高管理的民主性和廣泛性,從而不斷改進護理質量,提升我院在市場競爭中的地位。風險管理理念的引入,從護理業(yè)務上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從學科建設上豐富了護理管理的內容,從護患關系上融洽了實現(xiàn)了全面優(yōu)質的護理服務,也為我科整體護理水平的提升做出了有益的探索與實踐,無疑是值得推廣和應用的。

參考文獻

1 謝薄.外科護理風險因素的分析與管理對策[J].護理實踐與研究,2008,(5):68.

2 封維恭.“以護士為中心”的理念在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中國醫(yī)藥導報,2008,(9):137.

篇(9)

選取2013年9月—2014年4月在我院普外一病區(qū)實習的護士146名,按入科時間分組,2013年9月—12月的77名護生為對照組,男2名,女75名;年齡18歲~23歲,平均年齡(19.62±3.54)歲;其中大專生50名,中專生27名。2014年1—4月入科的69名護生為觀察組,男1名,女68名;年齡17歲~23歲,平均年齡(18.87±3.35)歲;大專生46名,中專生23名。2組學生在性別、年齡、學歷等一般資料方面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普外一病區(qū)共有專科以上學歷、護師以上職稱并具有5年以上臨床護理工作經(jīng)歷的護理帶教老師16名。

1.2帶教方法

1.2.1目標教學法

觀察組實習生實施目標教學的帶教方法,即將教學分為制訂目標、實施目標和達到目標三個階段,帶教老師根據(jù)普外科的專業(yè)特點以及護理大綱要求,以教學單元為單位制訂實習期間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目標;在教學前了解學生已有知識,教師采用適當?shù)姆椒ê椭v解深度進行教學,然后檢查是否達到教學目標;在帶教過程中不斷對目標進行總結和改進,如未達到目標,可在學習反饋中及時采取補救措施,直到完全達到教學目標為止。使學生在實習期間了解病區(qū)內常見疾病的特點、臨床癥狀和一般護理,學習各種護理文書的書寫方法,基本掌握普外科多發(fā)病和常見病的護理方法以及危重患者的搶救程序,醫(yī)囑處理以及常用藥物的用法和用量也是必知內容。此外,適當安排學生協(xié)助責任護士管理床位,應用護理程序對患者實施整體護理,掌握一定的護患溝通技巧。護生出科前按照既定目標對學生進行考核。

1.2.2常規(guī)教學法

對照組實習生采用原有的常規(guī)專人帶教方法,護士長在護生入科后統(tǒng)一安排進行分組跟班教學,由所分配班次的具有帶教資格的當班護士帶教,并按照實習生教學大綱的要求制訂教學實施計劃。各班老師按常規(guī)帶教方法進行實習帶教,使學生熟悉醫(yī)院的規(guī)章制度、常見疾病護理常規(guī),掌握基本操作技能,以順利完成當班工作任務為主展開實習,主要是將所學的基礎知識和臨床實踐盡快結合。

1.3考核指標

在實習生出科前由負責護理帶教的老師對學生的實習效果進行考核,同時評價護生對帶教工作的滿意度。實習效果考核分為操作考試及理論考試,滿分均為100分,內容有基本理論及基礎護理操作、護理文件書寫、專科護理和溝通能力等。實習護士對臨床帶教工作滿意度采用自制的調查表進行評價,其由10個條目組成,包括對帶教老師的教授能力和態(tài)度評價、是否達到預期的實習目標、護生是否理解和掌握所學內容等方面,得分越高表示實習生對帶教工作的滿意度越高。

1.4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6.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x±s)表示,采用u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觀察組69名實習護生理論知識考試成績?yōu)椋?8.653±5.304)分,護理操作考試成績?yōu)椋?3.247±6.893)分;對照組77名實習護生理論知識考試成績?yōu)椋?3.784±4.179)分,護理操作考試成績(87.025±6.176)分,觀察組各項考核成績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1)。觀察組實習護士對臨床帶教工作滿意度調查的平均得分為(85.540±12.326)分,顯著高于對照組的(74.739±13.124)分,2組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5)。

篇(10)

現(xiàn)代社會,伴隨著醫(yī)療衛(wèi)生的不斷發(fā)展,以人為服務對象的護理隊伍也不斷地接受新的挑戰(zhàn)。護理工作一定要緊緊圍繞患者需求,不斷地進行革新。人性化護理就是要求醫(yī)護人員尊重病人的生命價值、人格以及個人隱私,形成創(chuàng)造性的、個性的、整體的有效護理模式,本著人道主義精神對患者進行護理、關懷。人性化護理作為一種新型的護理模式,在為病人提供了最優(yōu)質的服務的同時,大大提高了整個醫(yī)院的水準。筆者在多年護理工作實踐的基礎之上進行分析,指出人性化護理的必要性,并針對日常護理中存在的問題,探討外科護理中的人性化護理模式,介紹如下:1 人性化護理在外科護理中的必要性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醫(yī)院文化已經(jīng)成為醫(yī)院競爭力的核心力量,其中的服務文化在醫(yī)院文化中有著特殊意義。它包括物態(tài)服務文化和意態(tài)服務文化,意態(tài)服務文化偏重于人和人、人和自身,物態(tài)服務文化則側重于自然和人,兩者都具有“人性”特征。作為醫(yī)院服務的重要組成部分,護理正是人對人的服務,優(yōu)質的護理工作能夠真正的體現(xiàn)以人為本,充分為患者的需要考慮。護理者要充分認識到患者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對其進行醫(yī)學護理的時候要看到“人”而不只是“病”。特別是普外科具有特殊性,收治的病人一般病情危重、變化快,病人及病人家屬會不同程度的存在焦慮、恐懼、失望、悲觀等負面情緒,這些都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整個治療效果和阻礙術后恢復。因此,在外科護理中,將人性化護理運用于護理工作中,盡量滿足病人不同層次的需求,例如生理需求、心理需求及社會需求等方面,以個性化、人性化服務贏得患者的滿意的同時一定能夠促進整體治療效果。2 日常護理中存在的問題

2.1 護士的工作量日益增大,護士人力資源配備嚴重不足。隨著醫(yī)學模式的轉變,加之歷史因素,護士缺編是目前各級醫(yī)院普遍存在著的問題。一方面,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人民群眾對醫(yī)院護理工作的需求不斷上升;另一方面,護理人員緊缺、護理任務繁重,這就形成了護理供求關系的矛盾。在供求矛盾沒有很好的解決前,日常護理工作作為基礎任務成為了護理人員的主要工作,與病人的溝通就顯得不太現(xiàn)實。在工作量、壓力巨大的工作環(huán)境中,護士難免流露缺乏耐心,情緒不好等負面情緒,這些都阻礙了人性化護理模式的實施。

2.2 難以全面理解護理內涵,護理工作有所欠缺。多年來,我國處于計劃經(jīng)濟體制之下,醫(yī)院又相對于其他行業(yè)較為壟斷。醫(yī)院管理者和醫(yī)務人員受以上因素的影響,形成了片面的醫(yī)護觀念,只看“病”不看“人”。

2.3 護士的知識面狹窄,知識陳舊。當前,相對于醫(yī)生隊伍來講,護士隊伍的專業(yè)理論水平較低,且護理只是缺少專業(yè)性和針對性。另外,醫(yī)院新技術開展迅速,常常出現(xiàn)護理人員對新技術的全面掌握和嫻熟運用上有所脫節(jié)的現(xiàn)象。缺乏倫理學、心理學、行為學等方面的只是,不能很好地運用新知識、新技術為病人服務,忽視了病人的心理體驗和生命感觸。3 建立人性化護理模式的方法和措施

3.1 合理配置人力資源 針對醫(yī)院護理任務繁重、護理人員緊缺的現(xiàn)實,須加大護理人力資源的投入,盡量配置的護理人員,形成合理的人才結構隊伍,使我院的護理工作在人性化模式的探索中不斷進步。醫(yī)院也要重視護理人才的使用,減少護理人才的流失,完善激勵機制,尊重與理解護理人員,關心護理人員的各項需求,為護理人員創(chuàng)造公平競爭的工作氛圍。注重護理任務的分工,使護理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力求醫(yī)院護理工作在數(shù)量上和質量上都滿足患者的需求。充分調動護理人員的積極性,激發(fā)他們最大的潛能,使他們的特長在人性化護理模式的推進中不斷得到發(fā)揮。

3.2 確立服務質量標準 必修確定護理質量評價標準,以人文精神和健康新概念為標準核心,突出護理人員服務主動性和人文關懷等內容評價指標。把住院病人需求分析制度納入護理質量評價標準之中,同時完善出院病人跟蹤隨訪調查制度。真正做到以患者滿意度為風向標,真正地實現(xiàn)以人為本的護理觀念。

參考文獻

[1] 周君.未來趨勢——護理人性化服務[J].中國醫(yī)院管理,2003,23(12):48.

上一篇: 實習學習體會 下一篇: 征地拆遷經(jīng)驗交流材料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熟女一区二区不卡 | 日韩经典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另类欧美综合在线je80 | 性高潮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 性饥渴少妇推油按摩 | 中日高清字幕一区二区版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