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單位:楚雄州人民政府辦公廳
主辦單位:楚雄州人民政府辦公廳
國際刊號:--
復合影響因子:--
--國內刊號:--
審稿周期:1個月內
創刊年份:1999年
綜合影響因子:0.01
《楚雄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公報》雜志在全國影響力巨大,創刊于1999年,公開發行的雙月刊雜志。創刊以來,辦刊質量和水平不斷提高,主要欄目設置有:研究報告、簡報、文獻綜述、專題研究等。旨在向廣大讀者傳遞楚雄彝族自治州政府的決策信息、政策解讀和工作動態,以客觀、公正的態度,及時、準確的報道,深受廣大讀者的信賴和喜愛。每期雜志都會圍繞楚雄彝族自治州政府的工作重點和市民關切的議題進行報道,為讀者提供詳實的政策解讀和工作進展。主要內容包括政府工作報告、領導活動報道、政策解讀、實地調研成果、重點項目推介、民生問題關注等。雜志對楚雄彝族自治州政府的各項工作給予了全面的報道,旨在向讀者呈現政府的決策思路、政策措施和工作成果,幫助讀者更好地了解和參與政府工作。
雜志的編輯團隊由一批經驗豐富、專業素質高的編輯組成。致力于通過采訪、撰稿和編輯工作,將政府的聲音、政策的解讀和工作的推進情況準確地傳遞給讀者。同時,還注重與讀者的互動,鼓勵讀者提出意見和建議,為政府改進工作提供參考。還在發展和改革中不斷創新,通過增設專欄、推出特刊、開辟電子版等多種形式,為讀者提供更加豐富多樣的內容和閱讀方式。它已經建立了一定的影響力和美譽度,在楚雄彝族自治州范圍內具有重要的新聞宣傳作用。旨在向廣大讀者及時、準確地傳遞政府的決策信息和工作動態。通過客觀、公正的報道,幫助讀者了解政府工作、參與社會事務,促進政府與民眾之間的互動與溝通。
(1)本刊持有對稿件的刪改權,不同意刪改的請附聲明。如不同意,請在來稿時說明。因人力有限,恕不退稿。自收稿之日3個月內未收到用稿通知的,作者可自行處理。
(2)作者應在文中相應內容處標注閱讀過的文獻資料。參考文獻的引用,應為作者親自閱讀過的文獻。參考文獻的標注采用順序編碼制,按引用文獻出現的先后順序用阿拉伯數字依次編號,將序號置于方括號內,如[1],[1-2],[3-6]。
(3)各級標題均左頂格,采用阿拉伯數字連續編號。一級標題通常為“1”,二、三級標題編號為“1. 1”,“1. 1. 1”……數字間用下圓點相隔,一般不采用四級標題。 標題末不用標點符號。
(4)主題選擇:我們歡迎與楚雄彝族自治州政府工作和社會發展相關的原創文章。包括但不限于政策解讀、重大項目進展、人民生活改善、鄉村振興等。同時,我們鼓勵關注當地獨特的彝族文化和社會民風民俗。
(5)文章結構:請確保文章有清晰的結構,包括標題、引言、正文和結尾等部分。引言部分要簡要介紹文章的主題和背景,正文部分要有條理地介紹相關內容,結尾部分要對主要觀點進行總結。
(6)數據與案例:如果文章涉及到數據和案例,請確保數據來源可靠,并提供相關的引用和說明。案例分析和實證研究可以幫助讀者更好地了解楚雄彝族自治州的發展情況。
(7)注釋采用頁腳注,每頁重新編號,請按著(作者)、著作(論文)題名、出版社(期刊名稱)、出版年(刊期)、頁碼的順序依次標注。
(8)來稿一律要求使用電子文檔,以Word文檔為佳,可以E-mail方式投稿,并注明詳細通訊地址、郵政編碼、聯系電話等聯系方式。
(9)參考文獻和引用格式:請在文章中正確引用相關的文獻和研究成果,并提供完整的參考文獻列表。請使用學術規范要求的引用格式。
(10)原創性和版權:我們只接受原創投稿。請確保文章是作者獨立創作的,未曾在其他期刊或出版物上發表,并且不侵犯他人的版權。
楚雄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公報是一本由楚雄州人民政府辦公廳主辦的雙月刊,期刊級別為省級期刊,預計審稿周期為1個月內。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云南省楚雄市。本站僅做歷史信息展示,不提供任何服務。